주역 64괘 풀이

 

 

주역은 8괘가 기본이다.

8개의 괘는 각각 3개의 막대기로(3효) 구성돼 있고,

8괘를 상하로 배치해 괘상을 만들면 모두 64개가 된다.(8X8=64)

64개의 괘는 각각 6개의 막대기로(6효) 구성돼 있고,

64괘가 가진 효는 모두 384효가 된다.(64X6=384)

 

8괘가 국어의 자음, 모음에 해당된다면,

64괘는 하나의 단어가 되고,

384효는 하나의 문장이 된다.

 

8괘는 23,

64괘는 26,

384효는 27x3  이 된다.

주역의 자음과 모음, 그리고 단어를 공부하는 것은 2진법으로 해결되는데

주역의 문장에 해당되는 384효사를 공부하기 위해서는 괘상의 의미에(2진법)

3효가 가진 의미를 다시 첨가해 주어야 한다.

 

<쾌의 순서는 1.乾天  2.兌澤  3.離火  4.震雷  5.巽風  6.坎水 7.艮山  8.坤地이며

그 모양은 아래 상하괘의 명칭에 따라 살펴보면 알 수 있다.

일례로 천택리(天澤履)라면 上卦 검은 색이 乾天의 모양이고 下卦 붉은 색이 兌澤의 모양이라는 것으로

뒤의 1 字만 따서 그렇게 부르는 것이다 >

 

 

 

 

 

1. 64괘 공부방법

 

최소한 단어가 되어야 의미가 통할 수 있다.

그런 의미에서 64괘를 공부하는 것이 주역 공부의 첫걸음이라고 할 수 있다.

주역 자료를 보면 8괘 象意라고 해서 건곤감리나 천지수화 같은 8괘의 이름과

오행, 구성, 방위, 육친관계에 대한 표식이 나온다.

 

8괘가 자음 모음에 해당된다면, 굳이 자음과 모음의 세세한 의미에

집중하기 보다는, 전체적인 그림상을 직관적으로 느껴본 후,

주역의 기본단어인 64괘를 이해하려 노력하는 것이

더 재미있게 주역을 공부하는 방법인 듯하다. 

 

한편 64괘에 대해 정리된 책들과 자료들을 보면,

64괘를 풀어가는 관점과 초점이 다양함을 느낄 수 있다.

하나의 괘상에 대해서, 많은 해석자들의 다양한 풀이가 나올 수 있지만

한 해석자가 여러 괘상을 풀이해 나갈 때는, 일관된 관점이 필요하다.

관점이 단일하면 64괘의 맥락이 한 궤에 꿰어질 수 있기 때문이다.

 

개인적으로는 64괘상을 '자연에서 일어나는 현상'으로 먼저 이해하는 것이

주역 64괘를 이해하는 기본열쇠라는 생각이 들었는데,

기존 괘상의 설명 중에 '자연상'이 일관되게 설명되지 않은 부분이 많아 아쉬웠다.

이 부분을 보완해 개인적으로 좀 더 궁리해, '자연상'에 대한 설명을 일관성있게

해석하려고 노력했다.

(자연상은 다시 직유은유부분으로 나눴고, 주역 괘상 번호 중

빨간 색으로 된 부분 중 직유 부분은 기존 설명에 없어 개인적으로 궁리한 부분이다)

 

하단에 제시된 '주역64괘 정리표'를 만드는 과정은

우선 64괘에 대한 자료를 모아 이를 주역괘상 그 자체가 가지는 그림상으로 그려본 후

(창작사주이야기29 참조) 다시 자연상/인간상/조언/핵심키워드로 나눠

일관되게 분류, 정리해 보았다.

 

 

 

2. 주역64괘 정리표

 

 

 

 

괘명의 검정색 부분은 상괘와 하괘의 이름이고, 빨간색 부분은 64 괘상의 이름이다.

예를 들어 天澤의 경우 앞의 두 글자 天과 澤은 상괘와 하괘의 이름이고,

는 괘상의 이름이자 괘상의 의미를 함축적으로 설명한 단어이다.

 

8괘가 반복적으로 사용되는 경우는 반복된다는 의미에서 重OO라고 표현하거나,

괘상의 이름을 앞에다 두고, 8괘의 의미를 뒤에다 배치해 부르기도 한다.

 

 

 

 

 

 

 

 

 

 

 

 

 

 

 

 

 

 

 

 

 

 

 

 

 

 

 

 

 

 

 

 

 

 

 

 

주역 64괘 풀이

1.건위천(乾爲天)

 

元享利貞(건원향리정) :

크고 형통하고 이롭고 바르다.

 

初九(초구) :

潛龍勿用(초구잠룡물용)

잠긴 용이니 쓰지 말아라.

 

九二(구이) :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현룡재전리견대인)

나타난 용이니 밭에 나타나 있으니 대인을 봄이 이롭다.


九三(구삼) :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군자종일건건석)

군자가  날이 다하도록 굳세고 굳세어서 저녁에 두려워하면 허물은 없을 것이다.


九四(구사) :

或躍在淵無咎(혹약재연무구) :

혹 뛰어 못에 있으면 허물이 없을 것이다.

 

九五(구오) :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비룡재천리견대인)

나는 용이 하늘에 있으니 대인을 봄이 이롭다.

 

上九(상구) :

亢龍有悔(항룡유회) :

높은 용이니 뉘우침이 있을 것이다.


用九(용구) :

見群龍無首吉(견군룡무수길)

뭇 용을 보되 머리함이 없으면 길할 것이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大哉乾元(대재건원) : 크구나, 건의 원이여

萬物資始(만물자시) : 만물이 바탕하여 비롯하니,

乃統天(내통천) : 이에 하늘을 거느린다.

雲行雨施(운행우시) : 구름이 행하며 비가 베풀어서

品物流形(품물류형) : 만물이 형상을 이루게 된다.

大明終始(대명종시) : 마침과 비롯함을 크게 밝히면

六位時成(륙위시성) : 여섯 위가 때로 이루어지니

時乘六龍以御天(시승륙룡이어천) : 여섯 용을 타고 하늘을 몬다.

乾道變化(건도변화) : 건의 도가 변하고 화함에

各正性命(각정성명) : 각기 성명을 바로 하니,

保合大和(보합대화) : 크게 화함을 보전하고 합해서

乃利貞(내리정) : 이에 바르게 하면 이롭다.

首出庶物(수출서물) : 뭇 물건에 머리로 나옴에

萬國咸寧(만국함녕) :  만국이 다 편한할 것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天行健(천행건) : 하늘의 운행이 굳건하니

君子以自強不息(군자이자강불식) : 군자는 이것으로써 스스로 굳세게 쉬지 않는다.

潛龍勿用(잠룡물용) : 잠룡물용이란

陽在下也(양재하야) : 양이 아래에 있다는 것이고

見龍在田(견룡재전) : 현룡재전이란

德施普也(덕시보야) : 덕을 베풀음이 넓다는 것이고,

終日乾乾(종일건건) : 종일건건이란

反復道也(반부도야) : 도를 반복한다는 것이고,

或躍在淵(혹약재연) : 혹약재연이란

進無咎也(진무구야) : 나아가도 허물이 없다는 것이고,

飛龍在天(비룡재천) : 비룡재천이란

大人造也(대인조야) : 대인이 만든다는 것이고,

亢龍有悔(항룡유회) : 항용유회라는 것은

盈不可久也(영불가구야) : 차서 가히 오래하지 못한다는 것이다.

用九(용구) : 용구는

天德不可為首也(천덕불가위수야) : 천덕이 가히 머리하지 못하다는 것이다.


文言曰(문언왈) : 문언에 이르기를,

元者善之長也(원자선지장야) : 원은 선의 어른이요,

亨者嘉之會也(형자가지회야) : 형은 아름다움의 모임이요,

利者義之和也(리자의지화야) : 이는 의의 화함이요,

貞者事之幹也(정자사지간야) : 정은 일을 주장함이다.

君子體仁(군자체인) : 군자는 인을 체득함이

足以長人(족이장인) : 족히 사람의 어른이며

嘉會足以合禮(가회족이합례) : 모임을 아름답게함이 족히 예에 합하며,

利物足以和義(리물족이화의) : 물건을 이롭게 함이 족히 화합하여,

貞固足以幹事(정고족이간사) : 바르고 굳셈이 족히 일을 주장함이니,

君子行此四德者(군자행차사덕자) : 군자는 이 네가지 덕을 행한다.

故曰乾元亨利貞(고왈건원형리정) : 그러므로 원형이정이라 말하는 것이다.


初九曰(초구왈) : 초구에 이르기를,

潛龍勿用(잠룡물용) : 잠용물용이라 하였는데,

何謂也(하위야) : 무엇을 말한 것인가?

子曰(자왈) :  공자가 이르기를,

龍德而隱者也(룡덕이은자야) : 용의 덕은 숨어 있는 것으로서,

不易乎世(불역호세) : 세상을 바꾸지 아니하며,

不成乎名(불성호명) : 이름을 이루지 아니 하며,

遯世無悶(둔세무민) : 세상을 피해 살아도, 고민하지 아니 하며,

不見是而無悶(불현시이무민) : 옳음이 알려지지 않아도 고민함이 없으며,

樂則行之(악칙행지) : 즐거우면 행하고,

憂則違之(우칙위지) : 근심하면 어겨서,

確乎其不可拔(확호기불가발) : 확고하여 가히 뽑을 수 없는 것이

潛龍也(잠룡야) : 잠룡이라는 것이다."라고 하였다.

 


九二曰(구이왈) : 구이에 이르기를,

見龍在田(견룡재전) : 현룡재전

利見大人(리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이라 하였는데,

何謂也(하위야) : 이는 무엇을 말한 것인가?

子曰(자왈) : 공자가 이르기를,

龍德而正中者也(룡덕이정중자야) : "용의 덕으로 바르고 가운데 함이니,

庸言之信(용언지신) : 평상시 말을 미덥게 하여

庸行之謹(용행지근) : 평상시 행실을 삼가하며,

閑邪存其誠(한사존기성) : 간사함을 막고 그 정성을 보존하며,

善世而不伐(선세이불벌) : 세상을 착하게 해도 자랑하지 않으며,

德博而化(덕박이화) : 덕을 넓게 펼쳐 교화시키는 것이니,

易曰(역왈) : 역에서 

見龍在田(견룡재전) : 현룡재전

利見大人(리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이란 한 것은

君德也(군덕야) : 인군의 덕이다."라고 하였다.

 


九三曰(구삼왈) : 구삼에 이르기를,

君子終日乾乾(군자종일건건) : "군자종일건건

夕惕若厲(석척약려) : 석척약여

無咎(무구) : 무구"라고 하였는데,

何謂也(하위야) : 이것은 무엇을 말한 것인가?

子曰(자왈) :  공자가 이르기를,

君子進德脩業(군자진덕수업) : "군자가 덕에 나아가며 업을 닦나니

忠信(충신) : 충성되고 미덥게 함이

所以進德也(소이진덕야) : 덕에 나아가는 것이요,

脩辭立其誠(수사립기성) : 말을 닦고 그 정성을 세움이 

所以居業也(소이거업야) : 덕음에 거하게 하는 까닭입다.

知至至之(지지지지) : 이를 줄을 알고 이르니

可與幾也(가여기야) : 더불어 기미할 수 있고,

知終終之(지종종지) : 마칠 줄을 알고 마치니

可與存義也(가여존의야) : 더불어 의리 보존할 수 있으니,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시고거상위이불교) : 이런 까닭에 높은 자리에 있어도 교만하지 않으며,

在下位而不憂(재하위이불우) : 낮은 자리에 있어도 근심하지 않는다.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고건건인기시이척) : 그러므로, 굳세고 굳세게해서 그 때로 인하여 두려워하면

雖危無咎矣(수위무구의) : 비록 위태로울 지라도 허물이 없을 것이다."라고 하였다.

 

 

九四曰(구사왈) : 구사에 이르기를,

或躍在淵(혹약재연) : "혹약재연

無咎(무구) : 무구"하고 하였는데,

何謂也(하위야) : 이것은 무엇을 말한 것인가?

子曰(자왈) : 공자가 이르기를,

上下無常(상하무상) : "오르고 내림에 항상함이 없음이 

非為邪也(비위사야) : 간사함을 하고자 함이 아니요,

進退無恆(진퇴무긍) : 나아가고 물러남에 항상함이 없음이

非離群也(비리군야) : 떠나려 함이 아니다."라고 하였다.

君子進德脩業(군자진덕수업) : "군자진덕수업"이란

欲及時也(욕급시야) : 때에 미치고자 하는 것이니,

故無咎(고무구) : 그러므로 허물이 없다.

 


九五曰(구오왈) : 구오에 이르기를,

飛龍在天(비룡재천) : "비룡재천

利見大人(이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은

何謂也(하위야) : 무엇을 말하는 것인가?

子曰(자왈) : 공자가 이르기를,

同聲相應(동성상응) : "같은 소리는 서로 응하며,

同氣相求(동기상구) : 같은 기운끼리는 서로 구해서,

水流溼(수류습) : 물은 젖은 데로 흐르며,

火就燥(화취조) : 불은 마른 데로 번지며,

雲從龍(운종룡) : 구름은 용을 좇으며,

風從虎(풍종호) : 바람은 범을 따른다"라고 하였다.

聖人作而萬物睹(성인작이만물도) : 성인이 일어남에 만물을 바라보니,

本乎天者親上(본호천자친상) : 하늘에 근본을 둔 것은 위와 친하고,

本乎地者親下(본호지자친하) : 땅에 근본을 둔 것은 아래와 친하니,

則各從其類也(칙각종기류야) : 곧 각기 그 류를 따르는 것이다.

 


上九曰(상구왈) : 상구에 이르기를,

亢龍有悔(항룡유회) : "항룡유회"라 하였는데,

何謂也(하위야) : 이것은 무엇을 말한 것인가?

子曰(자왈) : 공자가 이르기를,

貴而無位(귀이무위) : "귀해도 위가 없으며,

高而無民(고이무민) : 높아도 백성이 없으며,

賢人在下位而無輔(현인재하위이무보) : 어진 사람이 아래에 있어도 돕는 이가 없다.

是以(시이) : 그러므로

動而有悔也(동이유회야) : 움직임에 뉘우침이 없다"라고 하였다.

潛龍勿用(잠룡물용) : "잠룡물용"은

下也(하야) : 아래함이고,

見龍在田(현룡재전) : "현룡재전"은

時舍也(시사야) : 때로 그침이고,

終日乾乾(종일건건) : "종일건건"은

行事也(행사야) : 일을 행함이고,

或躍在淵(혹약재연) :  "혹약재연"은

自試也(자시야) : 스스로 시험함이고,

飛龍在天(비룡재천) : "비룡재천"은

上治也(상치야) : 위에서 다스림이고,

亢龍有悔(항룡유회) : "항룡유회"는

窮之災也(궁지재야) : 궁함으로 생겨나는 재앙이고,

乾元用九(건원용구) : "건원용구"는

天下治也(천하치야) : 천하가 다스림이고,

潛龍勿用(잠룡물용) : "잠룡물용"은

陽氣潛藏(양기잠장) : 양기가 잠겨 감추어짐이고,

見龍在田(견룡재전) : "현룡재전"은

天下文明(천하문명) : 천하가 문명함이고,

終日乾乾(종일건건) : "종일건건"은

與時偕行(여시해행) : 때로 더불어 함께 행함이고,

或躍在淵(혹약재연) : "혹약재연"은

乾道乃革(건도내혁) :건도가 이에 바뀜이고,

飛龍在天(비룡재천) : "비룡재천"은

乃位乎天德(내위호천덕) : 이에 하늘덕에 자리함이고,

亢龍有悔(항룡유회) : "항룡유회"는

與時偕極(여시해극) : 때로 더불어 모두 극함이고,

乾元用九(건원용구) : "건원용구"는

乃見天則(내견천칙) : 이에 하늘법을 보는 것이다.

乾元者(건원자) : "건원"이란

始而亨者也(시이형자야) : 시작해서 형통한 것이고, "

利貞者(이정자) : 이정"이란

性情也(성정야) : 성과 정이다.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건시능이미리리천하) : 건의 시작함은 능히 아름다운 이로써 천하를 이롭게 하니라.

不言所利大矣哉(불언소리대의재) : 이로운 바를 말할 수 없으니, 크도다.

大哉乾乎(대재건호) : 크구나, 건이여.

剛健中正(강건중정) : 강하여 건하며 중하여 정하며,

純粹精也(순수정야) : 순하고 수하며 정미로운 것이고,

六爻發揮(륙효발휘) : 육효가 발휘하는 것은

旁通情也(방통정야) : 두루 뜻을 통함이고,

時乘六龍(시승륙룡) : 때로 여섯 용을 타서

以御天也(이어천야) : 하늘을 몰아 나아가니,

雲行雨施(운행우시) : 구름이 향하고 비가 베풀어지는지라.

天下平也(천하평야) : 천하가 평안하니라.

君子以成德為行(군자이성덕위행) : 군자가 덕을 이룸으로써 행실을 삼나니,

日可見之行也(일가견지행야) : 날로 가히 보는 것을 행함이라.

潛之為言也(잠지위언야) : 잠의 말됨은

隱而未見(은이미견) : 숨어서 나타나지 않는 것이며,

行而未成(행이미성) : 행하여 이루지 못함이라.

是以君子弗用也(시이군자불용야) : 이로써 군자가 쓰지 않느니라.

君子學以聚之(군자학이취지) : 군자가 배워서 모으고,

問以辯之(문이변지) : 물어서 판단하여

寬以居之(관이거지) : 관대함으로 거하고,

仁以行之(인이행지) : 어짐으로 행하나니,

易曰(역왈) : 역에 이르기를,

見龍在田(현룡재전) : "현룡재전

利見大人(리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이라 하니

君德也(군덕야) : 인군의 덕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重剛而不中(중강이불중) : 거듭 강하고 중에 처함이 아니어서,

上不在天(상불재천) : 위로는 하늘에 있지 않고

下不在田(하불재전) : 아래로는 밭에 있지 않음이라.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고건건인기시이척) : 그러므로, 노력하고 노력해서 그 때로 인해 두려워하면

雖危無咎矣(수위무구의) : 비록 위태하나 허물이 없으리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重剛而不中(중강이불중) : 거듭 강하고 중이 아니어서

上不在天(상불재천) : 위로는 하늘에 있지 않으며,

下不在田(하불재전) : 아래로는 밭에 있지 않으며,

中不在人(중불재인) : 가운데로는 사람에 있지 않음이라.

故或之(고혹지) : 그러므로 "혹지"하니,

或之者疑之也(혹지자의지야) : 혹지라는 것은 의심하여 행하는 것이니

故無咎(고무구) : 허물이 없느니라.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부대인자여천지합기덕) : 무릇 대인은 천지와 더불어 그 덕을 합하며,

與日月合其明(여일월합기명) : 일월과 더불어 그 밝음을 합하며,

與四時合其序(여사시합기서) : 사시와 더불어 그 차례를 합하며,

與鬼神合其吉凶(여귀신합기길흉) : 귀신과 더불어 그 길흉을 합해서

先天而天弗違(선천이천불위) : 하늘보다 먼저해도 하늘이 어기지 않으며,

後天而奉天時(후천이봉천시) : 하늘을 뒤따라해도 하늘의 때를 받드나니,

天且弗違(천차불위) : 하늘도 또한 어기지 아니할진대

而況於人乎(이황어인호) : 하물며 사람에게 있어서며,

況於鬼神乎(황어귀신호) : 하물며 귀신에게 있어서랴.

亢之為言也(항지위언야) : "항"이라고 한 말은

知進而不知退(지진이불지퇴) : 나아감은 알되 물러남은 알지 못하며,

知存而不知亡(지존이불지망) : 존함은 알되 망함은 알지 못하며,

知得而不知喪(지득이불지상) : 얻음은 알되 잃음은 알지 못하니,

其唯聖人乎(기유성인호) : 그 오직 성인뿐인가.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지진퇴존망이불실기정자) :지진퇴존망을 알라서 그 바름을 잃지 않는 자,

其唯聖人乎(기유성인호) : 오직 성인뿐이다.

 
乾上乾下 重天乾
乾, 元코 亨코 利코 貞하니라.
【傳】上古聖人 始劃八卦 三才之道備矣. 因而重之 以盡天下之變 故六畫而成卦. 重乾 爲乾. 乾 天也. 天者 天之形體. 乾者 天之性情. 乾 健也 健而无息之謂乾. 夫天專言之則道也 天且弗違 是也. 分而言之 則以形體 謂之天. 以主宰 謂之帝 以功用 謂之鬼神 以妙用 謂之神 以性情 謂之乾. 乾者萬物之始 故爲天爲陽爲父爲君. 元亨利貞 謂之四德. 元者 萬物之始. 亨者 萬物之長. 利者 萬物之遂. 貞者 萬物之成. 唯乾坤 有此四德 在他卦則隨事而變焉. 故元 專爲善大. 利 主於正固. 亨貞之體 各稱其事 四德之義 廣矣大矣.
【本義】六畫者 伏羲所畫之卦也. 一者 奇也 陽之數也. 乾者 健也 陽之性也. 本註乾字 三畫卦之名也. 下者 內卦也. 上者 外卦也. 經文 乾字 六畫卦之名也. 伏羲 仰觀俯察 見陰陽 有奇耦之數 故畫一奇 以象陽. 畫一耦 以象陰. 見一陰一陽 有各生一陰一陽之象 故自下而上 再倍而三 以成八卦. 見陽之性 健而其成形之大者 爲天. 故三奇之卦 名之曰乾而擬之於天也. 三畫已具 八卦已成 則又三倍其畫 以成六畫 而於八卦之上 各加八卦 以成六十四卦也. 此卦 六畫皆奇 上下皆乾 則陽之純 而健之至也 故乾之名天之象 皆不易焉. 元亨利貞 文王所繫之辭 以斷一卦之吉凶 所謂彖辭者也. 元 大也. 亨 通也. 利 宜也. 貞 正而固也. 文王 以爲乾道 大通而至正. 故於筮 得此卦而六爻 皆不變者 言其占 當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後 可以保其終也. 此聖人所以作易 敎人卜筮而可以開物成務之精意. 餘卦放此.
初九, 潛龍이니 勿用이니라.
【傳】下爻 爲初. 九 陽數之盛 故以名陽爻. 理 无形也 故假象以顯義. 乾 以龍爲象 龍之爲物 靈變不測. 故以象乾道變化 陽氣消息 聖人進退. 初九 在一卦之下 爲始物之端 陽氣方萌 聖人側微. 若龍之潛隱 未可自用 當晦養以俟時.
【本義】初九者 卦下陽爻之名. 凡畫卦者 自下而上 故以下爻爲初. 陽數 九爲老 七爲少 老變而少不變 故謂陽爻爲九. 潛龍勿用 周公所繫之辭 以斷一爻之吉凶 所謂爻辭者也. 潛 臧也. 龍 陽物也. 初陽在下 未可施用 故其象 爲潛龍. 其占 曰勿用. 凡遇乾而此爻變者 當觀此象而玩其占也. 餘爻放此.
九二, 見龍在田이니 利見大人이니라.
【傳】田 地上也. 出見於地上 其德已著 以聖人言之 舜之田漁時也. 利見大德之君 以行其道 君亦利見大德之臣 以共成其功. 天下 利見大德之人 以被其澤. 大德之君 九五也. 乾坤 純體 不分剛柔 而以同德相應.
【本義】二 謂自下而上第二爻也 後放此. 九二 剛健中正 出潛離隱 澤及於物 物所利見 故其象 爲見龍在田. 其占 爲利見大人. 九二 雖未得位而大人之德已著 常人不足以當之 故値此爻之變者 但爲利見此人而已. 蓋亦謂在下之大人也. 此 以爻與占者 相爲主賓 自爲一例 若有見龍之德 則爲利見九五在上之大人矣.
九三, 君子 終日乾乾하야 夕惕若하면 厲하나 无咎리라.
【傳】三雖人位 已在下體之上 未離於下而尊顯者也. 舜之玄德升聞時也 日夕不懈而兢惕 則雖處危地而无咎 在下之人而君德已著 天下將歸之. 其危懼可知 雖言聖人事 苟不設戒則何以爲敎 作易之義也.
【本義】九 陽爻. 三 陽位. 重剛不中 居下之上 乃危地也. 然性體剛健 有能乾乾惕厲之象 故其占如此. 君子 指占者而言. 言能憂懼如是 則雖處危地 而无咎也.
九四, 或躍在淵하면 无咎리라.
【傳】淵 龍之所安也. 或 疑辭 謂非必也. 躍不躍 唯及時以就安耳. 聖人之動 无不時也 舜之歷試時也.
【本義】或者 疑而未定之辭. 躍者 无所緣而絶於地 特未飛爾. 淵者 上空下洞 深昧不測之所. 龍之在是 若下於田 或躍而起則向乎天矣. 九陽四陰 居上之下 改革之際 進退未定之時也. 故其象如此 其占 能隨時進退則无咎也.
九五, 飛龍在天이니 利見大人이니라.
【傳】進位乎天位也. 聖人 旣得天位則利見在下大德之人 與共成天下之事. 天下固利見夫大德之君也.
【本義】剛健中正 以居尊位 如以聖人之德 居聖人之位. 故其象如此 而占法與九二同. 特所利見者 在上之大人爾. 若有其位則爲利見九二在下之大人也.
上九, 亢龍이니 有悔리라.
【傳】九五者 位之極中正者 得時之極 過此則亢矣. 上九 至於亢極 故有悔也. 有過則有悔 唯聖人 知進退存亡而无過 則不至於悔也.
【本義】上者 最上一爻之名. 亢者 過於上而不能下之意也. 陽極於上 動必有悔 故其象占如此.
用九, 見群龍호대 无首하면 吉하리라
【傳】用九者 處乾剛之道. 以陽居乾 體純乎剛者也. 剛柔相濟 爲中而乃以純剛 是過乎剛也. 見群龍 謂觀諸陽之義 无爲首則吉也. 以剛爲天下先 凶之道也.
【本義】用九 言凡筮得陽爻者 皆用九而不用七. 蓋諸卦百九十二陽爻之通例也. 以此卦純陽而居首 故於此發之 而聖人因繫之辭. 使遇此卦而六爻皆變者 卽此占之. 蓋六陽皆變 剛而能柔 吉之道也. 故爲群龍无首之象而其占爲如是則吉也. 春秋傳 曰乾之坤 曰見群龍无首吉. 蓋卽純坤卦辭牝馬之貞先迷後得東北喪朋之意.
彖曰 大哉라 乾元이여 萬物이 資始하나니 乃統天이로다.
【本義】彖 卽文王所繫之辭. 傳者 孔子所以釋經之辭也. 後凡言傳者 倣此. ○ 此 專以天道 明乾義 又析元亨利貞爲四德 以發明之而此一節 首釋元義也. 大哉 歎辭. 元 大也  始也. 乾元 天德之大始 故萬物之生 皆資之以爲始也. 又爲四德之首而貫乎天德之始終 故曰統天.
雲行雨施하야 品物이 流形하나니라.
【本義】此, 釋乾之亨也.
大明終始하면 六位時成하나니 時乘六龍하야 以御天하나니라.
【本義】始 卽元也. 終 謂貞也. 不終則无始 不貞則无以爲元也. 此言聖人 大明乾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 各以時成而乘此六陽 以行天道 是乃聖人之元亨也.
乾道變化에 各正性命하나니 保合大和하야 乃利貞하니라.
【本義】變者 化之漸. 化者 變之成. 物所受 爲性. 天所賦 爲命. 大和 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 各正者 得於有生之初. 保合者 全於已生之後. 此 言乾道 變化无所不利而萬物各得其性命 以自全 以釋利貞之義也.
首出庶物에 萬國이 咸寧하나니라.
【傳】卦下之辭 爲彖. 夫子從而釋之 通謂之彖. 彖者 言一卦之義 故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大哉乾元 贊乾元 始萬物之道 大也. 四德之元 猶五常之仁 偏言則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萬物資始乃統天 言元也. 乾元 統言天之道也. 天道 始萬物 物資始於天也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言亨也. 天道運行 生育萬物也 大明天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 各以時成 卦之初終 乃天道終始 乘此六爻之時 乃天運也. 以御天 謂以當天運 乾道變化 生育萬物 洪纖高下 各以其類 各正性命也. 天所賦 爲命. 物所受 爲性. 保合大和乃利貞. 保 謂常存. 合 謂常和. 保合大和 是以利且貞也. 天地之道 常久而不已者 保合大和也. 天爲萬物之祖 王爲萬邦之宗 乾道首出庶物而萬彙亨. 君道 尊臨天位而四海從. 王者 體天之道則萬國 咸寧也.
【本義】聖人在上 高出於物 猶乾道之變化也. 萬國 各得其所而咸寧 猶萬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大和也. 此 言聖人之利貞也. 蓋嘗統而論之 元者物之始生 亨者物之暢茂 利則向於實也 貞則實之成也 實之旣成則其根蔕 脫落 可復種而生矣. 此四德之所以循環而无端也. 然而四者之間 生氣流行 初无間斷 此元之所以包四德而統天也. 其以聖人而言則孔子之意 蓋以此卦 爲聖人 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也. 雖其文義 有非文王之舊者 然讀者 各以其意 求之則竝行而不悖也. 坤卦 放此.
象曰 天行이 健하니 君子 以하야 自彊不息하나니라.
【傳】卦下象 解一卦之象. 爻下象 解一爻之象. 諸卦 皆取象以爲法 乾道 覆育之象至大 非聖人莫能體. 欲人皆可取法也 故取其行健而已 至健 固足以見天道也. 君子以自疆不息 法天行之健也.
【本義】象者 卦之上下兩象 及兩象之六爻 周公所繫之辭也. ○天 乾卦之象也. 凡重卦 皆取重義 此獨不然者 天一而已. 但言天行則見其一日一周而明日又一周. 若重複之象 非至健 不能也. 君子法之 不以人欲 害其天德之剛 則自疆而不息矣.
潛龍勿用은 陽在下也오
【傳】陽氣在下 君子處微 未可用也.
【本義】陽 謂九. 下 謂潛.
見龍在田은 德施普也오
【傳】見於地上 德化及物 其施 已普也.
終日乾乾은 反復道也오.
【傳】進退動息 必以道也.
【本義】反復 重複踐行之意.
或躍在淵은 進이 无咎也오
【傳】量可而進 適其時則无咎也.
【本義】可以進而不必進也.
飛龍在天은 大人造也오
【傳】大人之爲 聖人之事也.
【本義】造 猶作也.
亢龍有悔는 盈不可久也오
【傳】盈則變 有悔也.
用九, 天德은 不可爲首也라
【傳】用九 天德也. 天德 陽剛 復用剛而好先則過矣.
【本義】言陽剛 不可爲物先 故六陽 皆變而吉, ○ 天行以下 先儒謂之大象 潛龍以下 先儒謂之小象 後放此.
文言曰, 元者는 善之長也오 亨者는 嘉之會也오 利者는 義之和也오 貞者는 事之幹也니
【傳】它卦 彖象而已 獨乾坤 更設文言 以發明其義. 推乾之道 施於人事 元亨利貞 乾之四德 在人則元者 衆善之首也. 亨者 嘉美之會也. 利者 和合於義也. 貞者 幹事之用也.
【本義】此篇 申彖傳象傳之意 以盡乾坤二卦之蘊而餘卦之設 因可以例推云. ○元者 生物之始 天地之德 莫先於此 故於時爲春 於人則爲仁而衆善之長也. 亨者 生物之通 物至於此 莫不嘉美 故於時爲夏 於人則爲禮而衆美之會也. 利者 生物之遂 物各得宜 不相妨害 故於時爲秋 於人則爲義而得其分之和. 貞者 生物之成 實理具備 隨在各足 故於時爲冬 於人則爲智而爲衆事之幹. 幹 木之身而枝葉所依以立者也.
君子, 體仁이 足以長人이며
【傳】體法於乾之仁 乃爲君長之道 足以長人也. 體仁 體元也 比而效之 謂之體.
嘉會, 足以合禮며
【傳】得會通之嘉 乃合於禮也 不合禮則非理 豈得爲嘉. 非理 安有享乎.
利物이 足以和義며
【傳】和於義 乃能利物 豈有不得其宜 而能利物者乎.
貞固 足以幹事니
【傳】貞固 所以能幹事也.
【本義】以仁爲體 則无一物不在所愛之中 故足以長人. 嘉其所會則无不合禮 使物各得其所利 則義无不和. 貞固者 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 所謂知而弗去者也. 故足以爲事之幹.
君子 行此四德者라 故로 曰乾元亨利貞이라.
【傳】行此四德 乃合於乾也.
【本義】非君子之至健 无以行此 故曰乾元亨利貞. ○此第一節 申彖傳之意 與春秋傳所載穆姜之言 不異 疑古者 已有此語. 穆姜 稱之而夫子 亦有取焉. 故下文 別以子曰 表孔子之辭 蓋傳者 欲以明此章之爲古語也.
初九曰 潛龍勿用은 何謂也오 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니 不易乎世하며 不成乎名하야 豚世无悶하며 不見是而无悶하야 樂則行之하고 憂則違之하야 確乎其不可拔이 潛龍也라.
【傳】自此以下 言乾之用 用九之道也. 初九 陽之微 龍德之潛隱 乃聖賢之在側陋也. 守其道 不隨世而變 晦其行 不求知於時 自信自樂 見可而動 知難而避 其守 堅不可奪 潛龍之德也.
【本義】龍德 聖人之德也. 在下 故隱. 易 謂變其所守. 大抵乾卦六爻 文言 皆以聖人明之 有隱顯而无淺深也.
九二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은 何謂也오. 子曰 龍德而正中者也니 庸言之信하며 庸行之謹하야 閑邪存其誠하며 善世而不伐하며 德博而化니 易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이라 하니 君德也라.
【傳】以龍德而處正中者也 在卦之正中 爲得正中之義. 庸信庸謹 造次必於是也. 旣處无過之地則唯在閑邪 邪旣閑則誠存矣. 善世而不伐 不有其善也. 德博而化 正己而物正也. 皆大人之事 雖非君位 君之德也.
【本義】正中 不潛而未躍之時也. 常言亦信 常行亦謹 盛德之至也. 閑邪存其誠 无斁亦保之意 言君德也者. 釋大人之爲九二也.
九三曰 君子終日乾乾 夕惕若 厲无咎는 何謂也오 子曰 君子 進德修業하나니 忠信이 所以進德也오 修辭立其誠이 所以居業也라. 知至至之라 可與幾也며 知終終之라 可與存義也니 是故로 居上位而不驕하며 在下位而不憂하나니 故로 乾乾하야 因其時而惕하면 雖危나 无咎矣리라.
【傳】三 居下之上而君德已著 將何爲哉 唯進德修業而已. 內積忠信 所以進德也. 擇言篤志 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 致知也 求知所至而後至之 知之在先 故可與幾 所謂始條理者 知之事也. 知終終之 力行也 旣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 守之在後 故可與存義 所謂終條理者 聖之事也. 此 學之始終也 君子之學 如是 故知處上下之道而无驕憂 不懈而知懼 雖在危地而无咎也.
【本義】忠信 主於心者 无一念之不誠也. 修辭 見於事者 无一言之不實也. 雖有忠信之心 然非修辭立誠則无以居之. 知至至之 進德之事. 知終終之 居業之事. 所以終日乾乾而夕猶惕若者 以此故也. 可上可下 不驕不憂 所謂无咎也.
九四曰 或躍在淵无咎는 何謂也오. 子曰 上下无常이 非爲邪也며 進退无恒이 非離群也라. 君子進德修業은 欲及時也니 故로 无咎니라.
【傳】或躍或處 上下无常 或進或退 去就從宜. 非爲邪枉 非離群類 進德修業 欲及時耳. 時行時止 不可恒也 故云或. 深淵者 龍之所安也. 在淵 謂躍就所安 淵在深而言躍 但取進就所安之義. 或 疑辭 隨時而未可必也. 君子之順時 猶影之隨形 可離 非道也.
【本義】內卦 以德學言. 外卦 以時位言. 進德修業 九三 備矣. 此則欲其及時而進也.
九五曰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은 何謂也오. 子曰 同聲相應하며 同氣相求하야 水流濕하며 火就燥하며 雲從龍하며 風從虎라. 聖人이 作而萬物이 覩하나니 本乎天者는 親上하고 本乎地者는 親下하나니 則各從其類也니라.
【傳】人之與聖人 類也. 五 以龍德 升尊位 人之類 莫不歸仰 况同德乎. 上應於下 下從於上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 流濕就燥從龍從虎 皆以氣類 故聖人作而萬物皆覩 上旣見下 下亦見上. 物 人也 古語 云人物物論 謂人也. 易中 利見大人 其言則同 義則有異 如訟之利見大人 謂宜見大德中正之人則其辨明 言在見前 乾之二五則聖人 旣出 上下相見 共成其事 所利者 見大人也. 言在見後本乎天者 如日月星辰 本乎地者 如蟲獸草木. 陰陽 各從其類 人物 莫不然也.
【本義】作 起也. 物 猶人也. 覩 釋利見之意也. 本乎天者 謂動物. 本乎地者 謂植物. 物各從其類 聖人 人類之首也. 故興起於上則人皆見之.
上九曰 亢龍有悔는 何謂也오. 子曰 貴而无位하며 高而无民하며 賢人이 在下位而无輔라. 是以動而有悔也니라.
【傳】九 居上而不當尊位 是以无民无輔 動則有悔也.
【本義】賢人在下位 謂九五以下 无輔. 以上九 過高志滿 不來輔助之也. ○此 第二節 申象傳之意.
潛龍勿用은 下也오
【傳】此以下 言乾之時 勿用 以在下 未可用也.
見龍在田은 時舍也오
【傳】隨時而止也.
【本義】言未爲時用也.
終日乾乾은 行事야오
【傳】進德修業也.
或躍在淵은 自試也오
【傳】隨時自用也.
[本義] 未遽有爲姑試其可.
飛龍在天은 上治也오
【傳】得位而行上之治也.
【本義】居上以治下.
亢龍有悔는 窮之灾也오
【傳】窮極而灾至也.
乾元用九는 天下治也라.
【傳】用九之道 天與聖人同 得其用則天下治也.
【本義】言乾元用九 見與他卦不同. 君道 剛而能柔 天下无不治也. ○此, 第三節再申前意.
潛龍勿用은 陽氣潛臧이오
【傳】此以下 言乾之義 方陽微潛藏之時. 君子亦當晦隱 未可用也.
見龍在田은 天下文明이오
【傳】龍德 見於地上則天下見其文明之化也.
【本義】雖不在上位 然天下已被其化.
終日乾乾은 與時偕行이오
【傳】隨時而進也.
【本義】時 當然也.
或躍在淵은 乾道乃革이오
【傳】離下位而升上位 上下革矣.
【本義】離下而上 變革之時.
飛龍在天은 乃位乎天德이오.
【傳】正位乎上位 當天德.
【本義】天德 卽天位也 蓋唯有是德 乃宜居是位 故以名之.
亢龍有悔는 與時偕極이오
【傳】時旣極則處時者 亦極矣.
乾元用九는 乃見天則이라
【傳】用九之道 天之則也 天之法則 謂天道也. 或問乾之六爻 皆聖人之事乎. 曰盡其道者 聖人也. 得失則吉凶存焉 豈特乾哉. 諸卦 皆然也.
【本義】剛而能柔 天之法也. ○此第四節 又申前意.
乾元者는 始而亨者也오
【傳】又反覆祥說 以盡其義. 旣始則必亨 不亨則息矣.
【本義】始則必亨 理勢然也.
利貞者는 性情也라
【傳】乾之性情也 旣始而亨 非利貞 其能不息乎.
【本義】收斂歸藏 乃見性情之實.
乾始能以美利로 利天下라. 不言所利하니 大矣哉라
【傳】乾始之道 能使庶類 生成天下 蒙其美利而不言所利者 蓋无所不利 非可指名也. 故贊其利之大曰大矣哉.
【本義】始者 元而亨也. 利天下者 利也. 不言所利者 貞也. 或曰坤利牝馬則言所利矣.
大哉라 乾乎여 剛健中正 純粹精也오
【本義】剛 以體言. 健 兼用言. 中者 其行无過不及. 正者 其立不偏. 四者 乾之德也. 純者 不雜於陰柔. 粹者 不雜於邪惡. 蓋剛健中正之至極 而精者又純粹之至極也. 或 疑乾剛无柔 不得言中正者 不然也. 天地之間 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爾. 以其流行之統體 而言則但謂之乾 而无所不包矣. 以其動靜 分之然後 有陰陽剛柔之別也.
六爻發揮는 旁通情也오
【傳】旁通 猶言曲盡.
時乘六龍하야 以御天也니 雲行雨施라 天下平也라
【傳】大哉 贊乾道之大也. 以剛健中正純粹六者 形容乾道 精謂六者之精極. 以六爻 發揮旁通 盡其情義 乘六爻之時 以當天運則天之功用著矣. 故見雲行雨施 陰陽溥暢 天下和平之道也.
【本義】言聖人 時乘六龍以御天 則如天之雲行雨施 而天下平也. ○此第五節 復申首章之意.
君子 以成德爲行하나니 日可見之行也라 潛之爲言也는 隱而未見하며 行而未成이라 是以君子 弗用也하나니라
【傳】德之成 其事可見者 行也. 德成而後 可施於用. 初方潛隱未見 其行未成 未成 未著也. 是以君子弗用也.
【本義】成德 已成之德也. 初九 固成德. 但其行 未可見爾.
君子 學以聚之하고 問以辨之하며 寬以居之하고 仁以行之하나니 易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이라 하니 君德也라.
【傳】聖人在下 雖已顯而未得位 則進德修業而已. 學聚問辨 進德也 寬居仁行修業也 君德已著 利見大人而進以行之耳. 進居其位者 舜禹也 進行其德者 伊傅也.
【本義】蓋由四者 以成大人之德 再言君德 以深明九二之爲大人也.
九三, 重剛而不中하야 上不在天하며 下不在田이라. 故로 乾乾하야 因其時而惕하면 雖危나 无咎矣리라.
【傳】三重剛 剛之盛也. 過中而居下之上 上未至於天而下已離於田 危懼之地也. 因時順處 乾乾兢惕 以防危 故雖危而不至於咎. 君子順時兢惕 所以能泰也.
【本義】重剛 謂陽爻陽位.
九四, 重剛而不中하야 上不在天하며 下不在田하며 中不在人이라 故로 或之하니 或之者는 疑之也니 故로 无咎라.
【傳】四 不在天不在田而出人之上矣 危地也. 疑者 未決之辭 處非可必也. 或進或退 唯所安耳 所以无咎也.
【本義】九四 非重剛. 重字 疑衍. 在人 謂三. 或者 隨時而未定也.
夫大人者는 與天地合其德하며 與日月合其明하며 與四時合其序하며 與鬼神合其吉凶하야 先天而天弗違하며 後天而奉天時하나니 天且弗違온 而況於人乎며 況於鬼神乎여.
【傳】大人 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 合者 合乎道也. 天地者 道也. 鬼神者 造化之迹也. 聖人 先於天而天同之 後於天而能順天者 合於道而已. 合於道則人與鬼神 豈能違也.
【本義】大人 卽釋爻辭所利見之大人也. 有是德而當其位 乃可以當之. 人與天地鬼神 本无二理 特蔽於有我之私 是以梏於形體而不能相通. 大人无私 以道爲體 曾何彼此先後之可言哉. 先天不違 謂意之所爲 黙與道契. 後天奉天 謂知理如是 奉而行之. 回訖 謂郭子儀曰卜者 言此行 當見一大人而還 其占 蓋與此合. 若子儀者 雖未及乎夫子之所論 然其至公无我 亦可謂當時之大人矣.
亢之爲言也는 知進而不知退하며 知存而不知亡하며 知得而不知喪이니
【本義】所以動而有悔也.
其唯聖人乎아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其唯聖人乎ㄴ져.
【傳】極之甚 爲亢. 至於亢者 不知進退存亡得喪之理也. 聖人則知而處之 皆不失其正 故不至於亢也.
【本義】知其理勢如是而處之以道則不至於有悔矣. 固非計私以避害者也 再言其唯聖人乎 始若設問而卒自應之也. ○此第六節 復申第二第三第四節之意.

 

 

2.곤위지(坤爲地)

 

坤元亨(곤원형) : 곤은 원하고 형하고

利牝馬之貞(리빈마지정) : 이하고 암말의 정함이니,

君子有攸往(군자유유왕) : 군자가 갈바를 두느니라.

 


先迷(선미) : 먼저 하면 아득하고,

後得主利(후득주리) : 뒤에 하면 얻으리니 이로움을 주창하니라.

 


西南得朋(서남득붕) : 서남은 벗을 얻고,

東北喪朋(동북상붕) : 동북은 벗을 잃으니,

安貞吉(안정길) : 안정하여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至哉坤元(지재곤원) : 지극하도다. 곤의 원이여.

萬物資生(만물자생) : 만물이 바탕하여 생하나니,

乃順承天(내순승천) : 이에 순히 하늘을 이으니,

坤厚載物(곤후재물) : 곤이 두터워 만물을 실음이

德合無疆(덕합무강) : 덕이 무강한 데 합하여,

含弘光大(함홍광대) : 머금으며 넓으며 빛나며 커서

品物咸亨(품물함형) : 품물이 다 형통하느니라.

 


牝馬地類(빈마지류) : 암말은 땅의 무리이니

行地無疆(행지무강) : 땅을 다님에 경계가 없으며,

柔順利貞(유순리정) : 유순하고 이정함은

君子攸行(군자유행) : 군자의 행하는 바이다.

 


先迷失道(선미실도) : 먼저 하면 아득해서 돌을 잃고,

後順得常(후순득상) : 뒤에 하면 순해서 항상함을 얻으리니,

西南得朋(서남득붕) : 서남에서 벗을 얻음은

乃與類行(내여류행) : 이에 무리로 더불어 행함이요,

東北喪朋(동북상붕) : 동북에서 벗을 잃음은

乃終有慶(내종유경) : 이에 마침내 경사가 있으리니.

 


安貞之吉(안정지길) : 인정하여 길함이

應地無疆(응지무강) : 땅의 지경이 없는 것에 응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地勢坤(지세곤) : 땅의 형세가 곤이니,

君子以厚德載物(군자이후덕재물) : 군자가 이로써 두터운 덕으로 만물을 싣는니라.

 


初六(초륙) : 초육은

履霜堅冰至(리상견빙지) : 서리를 밟으면 굳은 얼음을 이르니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履霜堅冰(리상견빙) : 이상견빙은

陰始凝也(음시응야) : 음이 처음 엉김이니,

馴致其道(순치기도) : 그 도를 길들여 이루어서 .

至堅冰也(지견빙야) : 굳은 얼음에 이르게 하느니라

 


六二(륙이) : 육이는

直方大(직방대) : 곧고 모나고 큰지라,

不習無不利(불습무불리) : 익히지 아니해도 이롭지 아니함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二之動(륙이지동) : 육이의 동함이 

直以方也(직이방야) : 곧고 방정하니,

不習無不利(불습무불리) : 불습무불리는

地道光也(지도광야) : 땅의 도가 빛남이니라.

 


六三(륙삼) : 육삼은

含章可貞(함장가정) : 빛나는 것을 머금어 가히 바르게 함이니,

或從王事(혹종왕사) : 혹 왕의 일을 좇아서

無成有終(무성유종) : 이름은 없으되 마침은 있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含章可貞(함장가정) : 함장가정이나

以時發也(이시발야) : 때로써 발함이요,

或從王事(혹종왕사) : 혹종왕사는

知光大也(지광대야) : 앎이 빛나고 큼이라.

 


六四(륙사) : 육사는

括囊(괄낭) : 주머니를 매면

無咎無譽(무구무예) : 허물이 없으며 명예로움도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括囊無咎(괄낭무구) : 괄낭무구는

慎不害也(신불해야) : 신중하면 해롭지 아니하리라.

 


六五(륙오) : 육오는

黃裳元吉(황상원길) : 누런 치마면 크게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黃裳元吉(황상원길) : 황상원길은

文在中也(문재중야) : 문채가 가운데 있음이라

 


上六(상륙) : 상육은

龍戰于野(룡전우야) : 용이 들에서 싸우니

其血玄黃(기혈현황) : 그 피가 검고 누르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龍戰于野(룡전우야) : 용이 들에서 싸움은

其道窮也(기도궁야) : 그 도가 다함이아.

 


用六(용륙) : 용육은

利永貞(리영정) : 오래하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用六永貞(용륙영정) : 용육영정은

以大終也(이대종야) : 큼으로써 마침 때문이라.

 


文言曰(문언왈) : 문언에 이르기를,

坤至柔而動也剛(곤지유이동야강) : 곤은 지극히 유순하되 움직임에 강하고,

至靜而德方(지정이덕방) : 지극히 고요하되 덕이 방정하니,

後得主而有常(후득주이유상) : 뒤에 하면 얻어서 리(利)를 주장하여 떳떳함이 있으며,

含萬物而化光(함만물이화광) : 만물이 머금어 화함이 빛나니

坤道其順乎(곤도기순호) : 곤의 도가 그 순한져!

承天而時行(승천이시행) : 하늘을 이어 때로 행하느니라.

 


積善之家(적선지가) : 선을 쌓은 집안에는

必有餘慶(필유여경) : 반드시 남은 경사가 있고,

積不善之家(적불선지가) : 불선을 쌓은 집안에는

必有餘殃(필유여앙) : 반드시 남은 재앙이 있나니,

臣弒其君(신시기군) : 신하가 그 인군을 죽이며,

子弒其父(자시기부) : 자식이 그 아비를 죽임이

非一朝一夕之故(비일조일석지고) : 하루아침 하루저녁의 연고가 아님이라.

 


其所由來者漸矣(기소유래자점의) : 그 말미암아 온 바가 점차함이니,

由辯之不早辯也(유변지불조변야) : 분별할 것을 일찍 분별치 못함으로 말미암은 것이니,

 


易曰(역왈) : 역에 가로대,

履霜堅冰至(리상견빙지) : '서리를 밟으면 굳은 얼음이 이른다'하니

蓋言順也(개언순야) : 대개 순종함을 이른다.

 


直其正也(직기정야) : 직은 그 바름이요,

方其義也(방기의야) : 방은 그 의로운 것이니.

君子敬以直內(군자경이직내) : 군자가 공경함으로써 안을 곧게 하고

義以方外(의이방외) : 의리로써 밖을 방정하게 해서,

敬義立而德不孤(경의립이덕불고) : 경과 의가 섬에 덕이 외롭지 아니하나니,

 


直方大(직방대) : '직방대

不習無不利(불습무불리) : 불습무불리'는

則不疑其所行也(칙불의기소행야) : 즉 그 행하는 바를 의심치 아니 함이라.

 


陰雖有美(음수유미) : 음이 비록 아름다움이 있으나,

含之以從王事(함지이종왕사) : 머금어서 써 왕의 일을 좇아서

弗敢成也(불감성야) : 감히 이루지 못하니,

 


地道也(지도야) : 땅의 도이며,

妻道也(처도야) : 처의 도이며.

臣道也(신도야) : 신하의 도이니,

地道無成(지도무성) : 땅의 도는 이룸은 없되

而代有終也(이대유종야) : 이어서 마침을 두느니라.

天地變化(천지변화) : 천지가 변화하면

草木蕃(초목번) : 초목이 번성하고

天地閉(천지폐) : 천지가 닫히면

賢人隱(현인은) : 현인이 숨나니,

 


易曰(역왈) : 역에 이르기를,

括囊無咎無譽(괄낭무구무예) : 괄낭무구무예'라 하니

蓋言謹也(개언근야) : 대개 '삼감'을 말함이다.

 


君子黃中通理(군자황중통리) : 군자가 황중의 이치를 통해서

正位居體(정위거체) : 바른 자리에 몸을 거하며,

 


美在其中(미재기중) : 아름다움이 그 가운데 있어

而暢於四支(이창어사지) : 사지에 빛나며

發於事業(발어사업) : 사업을 발하나니,

美之至也(미지지야) : 아름다움의 지극함이다.

 


陰疑於陽必戰(음의어양필전) : 음이 양을 의심하면 반드시 싸우나니,

為其嫌於無陽也(위기혐어무양야) : 그 양이 없음을 의심함이라.

 


故稱龍焉(고칭룡언) : 그러므로, 용이라 일컫고,

猶未離其類也(유미리기류야) : 오히려 그 동류를 떠나지 못는지라.

故稱血焉(고칭혈언) : 그러므로 혈이라 일컬으니,

 


夫玄黃者(부현황자) : 무릇 '현황'이라는것은

天地之雜也(천지지잡야) : 천지의 섞임이니

天玄而地黃(천현이지황) : 하늘은 검고 땅은 누르니라

 

坤, 元코 亨코 利코 牝馬之貞이니

【傳】坤 乾之對也. 四德 同而貞體則異. 乾 以剛固爲貞 坤則柔順而貞. 牝馬 柔順而健行 故取其象 曰牝馬之貞.

君子의 有攸往이니라

【傳】君子所行 柔順而利且貞 合坤德也.

先하면 迷하고 後하면 得하리니 主利하니라.

【傳】陰 從陽者也. 待唱而和 陰而先陽則爲迷錯 居後 乃得其常也. 主利 利萬物則主於坤 生成皆地之功也. 臣道亦然 君令臣行 勞於事者 臣之職也.

西南은 得朋이오 東北은 喪朋이니 安貞하야 吉하니라.

【傳】西南 陰方. 東北 陽方. 陰必從陽 離喪其朋類 乃能成化育之功而安貞之吉 得其常則安 安於常則貞 是以吉也.

【本義】--者 偶也 陰之數也. 坤者 順也 陰之性也. 註中者 三畫卦之名也. 經中者 六畫卦之名也, 陰之成形, 莫大於地, 此卦三劃, 皆偶, 故名坤而象地, 重之又得坤焉則是陰之純順之至, 故其名與象, 皆不易也, 牝馬, 順而健行者, 陽先陰後, 陽主義, 陰主利, 西南, 陰方, 東北, 陽方, 安, 順之爲也, 貞, 健之守也, 遇此卦者, 其占, 爲大享而利以順健爲正, 如有所往則先迷後得而主於利, 往西南則得朋, 往東北則喪朋, 大抵能安於正則吉也.

彖曰 至哉라 坤元이여. 萬物이 資生하나니 乃順承天이니

【本義】此, 以地道, 明坤之義而首言元也, 至, 極也, 比大, 義, 差緩, 始者, 氣之始, 生者, 形之始, 順承天施, 地之道也.

坤厚載物이 德合无疆하며

【傳】資生之道, 可謂大矣, 乾旣稱大, 故坤稱至, 至, 義, 差緩, 不若大之盛也, 聖人, 於尊卑之辨, 謹嚴, 如此, 萬物, 資乾以始, 資坤以生, 父母之道也, 順承天施, 以成其功, 坤之厚德, 持載萬物, 合於乾之无疆也.

含弘光大하야 品物이 咸亨하나니라.

【本義】言亨也, 德合无疆, 謂配乾也.

牝馬, 地類니 行地无疆하며 柔順利貞이 君子攸行이라.

【傳】以含弘光大四者, 形容坤道, 猶乾之剛健中正純粹也, 含, 包容也, 弘, 寬裕也, 光, 昭明也, 大, 博厚也, 有此四者, 故能成承天之功, 品物, 咸得亨遂, 取牝馬爲象者, 以其柔順而健行, 地之類也, 行地无疆, 謂健也, 乾健坤順, 坤亦健乎, 曰非健, 何以配乾, 未有乾行而坤止也, 其動也, 剛, 不害其爲柔也, 柔順而利貞, 乃坤德也, 君子之所行也, 君子之道, 合坤德也.

【本義】言利貞也, 馬, 乾之象而以爲地類者, 牝, 陰物而馬又行地之物也, 行地无疆則順而健矣, 柔順利貞, 坤之德也, 君子攸行, 人之所行, 如坤之德也, 所行, 如是則其占, 如下文所云也.

先하면 迷하야 失道하고 後하면 順하야 得常하리니 西南得朋은 乃與類行이오 東北喪朋은 乃終有慶하리니

【本義】陽大陰小, 陰得兼陰, 陰不得兼陽, 故坤之德, 常减於乾之半也, 東北, 雖喪朋, 然, 反之西南則終有慶矣.

安貞之吉이 應地无疆이니라.

【傳】乾之用, 陽之爲也, 坤之用, 陰之爲也, 形而上曰天地之道, 形而下曰陰陽之功, 先迷後得以下, 言陰道也, 先唱則迷, 失陰道, 後和則順而得其常理, 西南, 陰方, 從其類, 得朋也, 東北, 陽方, 離其類, 喪朋也, 離其類而從陽則能成生物之功, 從有吉慶也, 與類行者, 本也, 從於陽者, 用也, 陰體柔躁, 故從於陽則能安貞而吉, 應地道之无疆也, 陰而不安貞, 豈能應地之道, 彖有三无疆, 蓋不同也, 德合无疆, 天之不已也, 慶地无疆, 地之无窮也, 行地无疆, 馬之健行也.

【本義】安而且貞, 地之德也.

象曰 地勢 坤이니 君子 以厚德으로 載物하나니라.

【傳】坤道之大, 猶乾也, 非聖人, 孰能體之, 地厚而其勢順傾, 故取其順厚之象而云地勢坤也, 君子, 觀坤厚之象, 以深厚之德, 容載庶物.

【本義】地, 坤之象, 亦一而已, 故不言重而言其勢之順, 則見其高下相因之无窮, 至順極厚而无所不載也.

初六, 履霜하면 堅氷이 至하나니라.

【傳】陰爻稱六, 陰之盛也, 八則陽生矣, 非純盛也, 陰, 始生於下, 至微也, 聖人, 於陰之始生, 以其將長, 則爲之戒, 陰之始, 凝而爲霜, 履霜則當知陰漸盛而至堅氷矣, 猶小人, 始雖甚微, 不可使長, 長則至於盛也.

【本義】六, 陰爻之名, 陰數, 六老而八少, 故謂陰爻爲六也, 霜, 陰氣所結, 盛則水凍而爲氷, 此爻, 陰, 始生於下, 其端, 甚微而其勢, 必盛, 故其象, 如履霜則知堅氷之將至也, 夫陰陽者, 造化之本, 不能相无而消長, 有常, 亦非人所能損益也, 然, 陽, 主生, 陰, 主殺則其類, 有淑慝之分焉, 故聖人, 作易, 於其不能相无者, 旣以健順仁義之屬, 明之而无所偏主, 至其消長之際淑慝之分則未嘗不致其扶陽抑陰之意焉, 蓋所以贊化育而參天地者, 其旨, 深矣, 不言其占者, 謹微之意, 已可見於象中矣.

象曰 履霜堅氷은 陰始凝也니 馴致其道하야 至堅氷也하나니라.

【傳】陰, 始凝而爲霜, 漸盛則至於堅氷, 小人, 雖微, 長則漸至於盛, 故戒於初馴, 謂習, 習而至於盛, 習, 因循也.

【本義】按魏志, 作初六履霜, 今當從之, 馴, 順習也.

六二, 直方大라. 不習이라도 无不利하니라.

【傳】二, 陰位, 在下, 故爲坤之主, 統言坤道, 中正在下, 地之道也, 以直方大三者, 形容其德用, 盡地之道矣, 由直方大, 故不習而无所不利, 不習, 謂其自然, 在坤道則莫之爲而爲也, 在聖人則從容中道也, 直方大, 孟子所謂至大至剛以直也, 在坤體, 故以方, 易剛, 猶貞加牝馬也, 言氣則先大, 大, 氣之體也, 於坤則先直, 方, 由直方而大也, 直方大, 足以盡地道, 在人識之耳, 乾坤, 純體, 以位相應, 二, 坤之主, 故不取五應, 不以君道, 處五也, 乾則二五, 相應.

【本義】柔順正固, 坤之直也, 賦形有定, 坤之方也, 德合无疆, 坤之大也, 六二, 柔順而中正, 又得坤道之純者, 故, 其德, 內直外方而又盛大, 不待學習而无不利, 占者有其德則其占, 如是也.

象曰 六二之動이 直以方也니 不習无不利는 地道 光也라.

【傳】承天而動, 直以方耳, 直方則大矣, 直方之義, 其大无窮, 地道, 光顯, 其功, 順成, 豈習而後利哉.

六三, 含章可貞이니 或從王事하야 无成有終이니라.

【傳】三居下之上, 得位者也, 爲臣之道, 當含晦其章美, 有善則歸之於君, 乃可常而得正, 上无忌惡之心, 下得柔順之道也, 可貞, 謂可貞固守之, 又可以常久而无悔咎也或從上之事, 不敢當其成功, 唯奉事以守其終耳, 守職以終其事臣之道也.

【本義】六陰三陽, 內含章美, 可貞以守, 然, 居下之上, 不終含藏, 故或時出而從上之事則始雖无成而後必有終, 爻有此上, 故戒占者, 有此德則如此占也.

象曰 含章可貞이나 以時發也오

【傳】夫子, 懼人之守文而不達義也, 又從而明之, 言爲臣處下之道, 不當有其功善, 必含晦其美, 乃正而可常, 然, 義所當爲者則以時而發, 不有其功耳, 不失其宜, 乃以時也, 非含藏終不爲也, 含而不爲, 不盡忠者也.

或從王事는 知光大也라.

【傳】象, 只擧上句解義則幷及下文, 它卦, 皆然, 或從王事而能无成有終者, 是其知之光大也, 唯其知之光大, 故能含晦, 淺暗之人, 有善, 唯恐人之不知, 豈能含章也.

六四, 括囊이면 无咎며 无譽리라.

【傳】四, 居近五之位而无相得之義, 乃上下閉之時, 其自處以正, 危疑之地也, 若晦藏其知, 如刮結囊口而不露則可得无咎, 不然則有害也, 旣晦藏則无譽矣.

【本義】刮囊, 言結囊口而不出也, 譽者, 過實之名, 謹密, 如是則无咎而亦无譽矣, 六四, 重陰不中, 故其象占, 如此, 蓋或事當謹密, 或時當隱遁也.

象曰 括囊无咎는 愼不害也라.

【傳】能愼如此則无害也.

六五, 黃裳이면 元吉이리라.

【傳】坤雖臣道, 五實君位, 故爲之戒云黃裳元吉, 黃, 中色, 裳, 下服, 守中而居下則元吉, 謂守其分也, 元, 大而善也, 爻象, 唯言守中居下則元吉, 不盡發其義也, 黃裳, 旣元吉則居尊, 爲天下大凶, 可知, 後之人, 未達則此義, 晦矣, 不得不辨也, 五, 尊位也, 在它卦, 六居五, 或爲柔順, 或爲文明, 或爲暗弱, 在坤則爲居尊位, 陰者, 臣道也, 婦道也, 臣居尊位, 羿莽, 是也, 猶可言也, 婦居尊位, 女媧氏武氏, 是也, 非常之變, 不可言也, 故有黃裳之戒而不盡言也, 或疑在革, 湯武之事, 猶盡言之, 獨於此不言, 何也, 曰廢興, 理之常也, 以陰居尊位, 非常之變也.

【本義】黃, 中色, 裳, 下飾, 六五, 以陰居尊, 中順之德, 充諸內而見於外,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 爲大善之吉也, 占者, 德必如是則其占, 亦如是矣, 春秋傳, 南蒯, 將叛, 筮得此爻, 以爲大吉, 子服惠伯, 曰忠信之事則可, 不然, 必敗, 外强內溫, 忠也, 和以率貞, 信也, 故曰黃裳元吉, 黃, 中之色也, 裳, 下之飾也, 元, 善之長也, 中不忠, 不得其色, 下不共, 不得其飾, 事不善, 不得其極, 且夫易, 不可以占險, 三者, 有闕, 筮雖當, 未也, 後, 蒯, 果敗, 此可以見占法矣.

象曰 黃裳元吉은 文在中也라.

【傳】黃, 中之文, 在中, 不過也, 內積至美而居下, 故爲元吉.

【本義】文在中而見於外也.

上六, 龍戰于野하니 其血이 玄黃이로다.

【傳】陰, 從陽者也, 然, 盛極則抗而爭, 六旣極矣, 復進不已則必戰, 故云戰于野, 野, 謂進至於外也, 旣敵矣, 必皆傷, 故其血, 玄黃.

【本義】陰盛之極, 至與陽爭, 兩敗俱傷, 其象, 如此, 占者, 如是, 其凶, 可知.

象曰 龍戰于野는 其道 窮也라.

【傳】陰盛至於窮極則必爭而傷也.

用六, 利永貞하니라.

【傳】坤之用六, 猶乾之用九, 用陰之道也, 陰道, 柔而難常, 故用六之道, 利在常永貞固.

【本義】用六, 言凡得陰爻者, 皆用六而不用八, 亦通例也, 以此卦純陰而居首, 故發之, 遇此卦而六爻俱變者, 其占, 如此辭, 蓋陰, 柔而不能固守, 變而爲陽則能永貞矣, 故戒占者以利永貞, 卽乾之利貞也, 自坤而變, 故不足於元亨云.

象曰 用六永貞은 以大終也라.

【傳】陰旣貞固, 不足則不能永終, 故用六之道, 利在盛大於終, 能大於終, 乃永貞也.

【本義】初陰後陽, 故曰大終.

文言曰 坤은 至柔而動也 剛하고 至靜而德方하니後得하야 主而有常하며

【傳】剛方, 釋牝馬之貞也, 方, 謂生物有常.

【本義】程傳, 曰主下, 當有利字.

含萬物而化 光하니

【本義】復明亨義.

坤道 其順乎인져 承天而時行하나니라.

【傳】坤道, 至柔而其動則剛, 坤體, 至靜而其德則方, 動剛, 故應乾不違, 德方, 故生物有常, 陰之道, 待唱而和, 故居後爲得而主利成萬物, 坤之常也, 含容萬類, 其功化, 光大也, 主字下, 脫利字,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承天之施, 行不違時, 贊坤道之順也.

【本義】復明承天之義, ○此, 以上, 申彖傳之意.

積善之家는 必有餘慶하고 積不善之家는 必有餘殃하나니 臣弑其君하며 子弑其父 非一朝一夕之故라. 其所由來者 漸矣니 由辯之不早辯也니 易曰 履霜堅氷至라하니 蓋言順也라.

【傳】天下之事, 未有不由積而成, 家之所積者, 善則福慶, 及於子孫, 所積, 不善則災殃, 流於後世, 其大, 至於弑逆之禍, 皆因積累而至, 非朝夕, 所能成也, 明者則知漸不可長, 小積成大, 辯之於早, 不使順長, 故天下之惡, 无由而成, 乃知霜氷之戒也, 霜而至於氷, 小惡而至於大, 皆事勢之順長也.

【本義】古字, 順愼, 通用, 按此, 當作愼, 言當辯之於微也.

直은 其正也오 方은 其義也니 君子 敬以直內하고 義以方外하야 敬義立而德不孤하나니 直方大 不習无不利는  則不疑其所行也라.

【傳】直, 言其正也, 方, 言其義也, 君子, 主敬以直其內, 守義以方其外, 敬立而內直, 義形而外方, 義形於外, 非在外也, 敬義, 旣立, 其德, 盛矣, 不期大而大矣, 德不孤也, 无所用而不周, 无所施而不利, 孰爲疑乎.

【本義】此, 以學而言之也, 正, 謂本體, 義, 謂裁制, 敬則本體之守也, 直內方外, 程傳, 備矣, 不孤, 言大也, 疑故, 習而後, 利, 不疑則何假於習.

陰雖有美나 含之하야 以從王事하야 弗敢成也니 地道也며  妻道也며 臣道也니 地道는 无成而代有終也니라.

【傳】爲下之道, 不居其功, 含晦其章美, 以從王事, 代上以終其事而不敢有其成功也, 猶地道, 代天終物而成功則主於天也, 妻道, 亦然.

天地變化하면 草木이 蕃하고 天地閉하면 賢人이 隱하나니 易曰 括囊无咎无譽라하니 蓋言謹也라.

【傳】四居上, 近君而无相得之義, 故爲隔絶之象, 天地交感則變化萬物, 草木, 蕃盛, 刮囊晦藏則雖无令譽, 可得无咎, 言當謹自守也.

君子 黃中通理하야

【本義】黃中, 言中德, 內在, 釋黃字之義也.

正位居體하야

【本義】雖在尊位而居下體, 釋裳字之義也.

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하며 發於事業하나니 美之至也라.

【傳】黃中, 文居中也, 君子, 文中而達於理, 居正位而不失爲下之體, 五, 尊位, 在坤則惟取中正之義, 美積於中而通暢於四體, 發見於事業, 德美之至盛也.

【本義】美在其中, 復釋黃中, 暢於四支, 復釋居體.

陰疑於陽하면 必戰하나니 爲其嫌於无陽也라. 故로 稱龍焉하고 猶未離其類也라. 故로 稱血焉하니 夫玄黃者는 天地之雜也니 天玄而地黃하니라.

【傳】陽大陰小, 陰必從陽, 陰旣盛極, 與陽, 偕矣, 是疑於陽也, 不相從則必戰, 卦雖純陰, 恐疑无陽, 故稱龍, 見其與陽戰也, 于野, 進不已而至於外也, 盛極而進不已則戰矣, 雖盛極, 不離陰類也, 而與陽爭, 其傷, 可知, 故稱血, 陰旣盛極, 至與陽爭, 雖陽, 不能无傷, 故其血, 玄黃, 玄黃, 天地之色, 謂皆傷也.

【本義】疑, 謂鈞敵而无小大之差也, 坤雖无陽, 然, 陽未嘗无也, 血, 陰屬, 蓋氣, 陽而血陰也, 玄黃, 天地之正色, 言陰陽, 皆傷也, ○此以上, 申彖傳之意. .

 


3.수뇌준(水雷屯)

 

屯(둔) : 둔은

元亨(원형) : 크게 형통하고

利貞(리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勿用有攸往(물용유유왕) : 써 가는 바를 두지 말고

利建侯(리건후) : 제후를 세움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둔강유시교이난생) : 둔은 강과 유가 처음 사귀어 어렵게 나오며

動乎險中(동호험중) : 험한 가운데 움직이니,

大亨貞(대형정) :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른 것은

雷雨之動滿盈(뢰우지동만영) : 우뢰와 비의 움직임이 가득하기 때문이다.

 


天造草昧(천조초매) : 하늘이 초매를 짓는데는

宜建侯而不寧(의건후이불녕) : 마땅히 제후를 세워야하고 편안히 아니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雲雷屯(운뢰둔) : 구름과 우뢰가 둔이니,

君子以經綸(군자이경륜) : 군자가 이로써 경륜하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磐桓(반환) : 반환함이니,

利居貞(리거정) : 바른데에 거처함이 이로우며

利建侯(리건후) : 제후를 세움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雖磐桓(수반환) : 비록 제자리에서 맴도나,

志行正也(지행정야) : 뜻이 바른 것을 행하며,

以貴下賤(이귀하천) : 귀함으로써 친한 데에 내리니

大得民也(대득민야) : 크게 백성을 얻도다.

 


六二(륙이) : 육이는

屯如邅如(둔여전여) : 머려우며 머뭇거리며

乘馬班如(승마반여) : 말을 탔다가 내리니,

匪寇婚媾(비구혼구) : 도적이 아니면 청혼해오리니.

 


女子貞不字(녀자정불자) : 여자가 곧아서 시집가지 않다가

十年乃字(십년내자) : 십년만에 이에 시집가도다.

字許嫁也(자허가야) : 자는 시집감을 허락하는 것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二之難(륙이지난) : 육이의 어려움은

乘剛也(승강야) : 강을 탔음이요,

十年乃字(십년내자) : '십년만에 시집감'은

反常也(반상야) : 떳떳함으로 돌아옴이라.

 


六三(륙삼) : 육삼은

即鹿無虞(즉록무우) : 사슴사냥에 나아가나 몰이꾼이 없음이라.

惟入于林中(유입우림중) : 오직 숲 가운데 들어감이니.

君子幾不如舍(군자기불여사) : 군자가 기미를 보아서 그치는 것만 같지 못하니,

往吝(왕린) : 가면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即鹿無虞(즉록무우) : '즉록무우'는

以從禽也(이종금야) : 새를 쫓음이요,

君子舍之(군자사지) : 군자가 그치는 것은

往吝窮也(왕린궁야) : 가면 인색하고 궁함이라.

 


六四(륙사) : 육사는

乘馬班如(승마반여) : 말을 탔다가 내리니,

求婚媾(구혼구) : 혼인을

往吉無不利(왕길무불리) : 구하여가면 길해서 이롭지 않음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求而往(구이왕) : '구하여 감'은

明也(명야) : 밝게 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屯其膏(둔기고) : 그 고택이 어려우니,

小貞吉(소정길) : 조금 바르게 나아가면 길하고

大貞凶(대정흉) : 크게 고집하면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屯其膏(둔기고) : '둔기고'는

施未光也(시미광야) : 베풂이 빛나지 못함이라.

 


上六(상륙) : 상육은

乘馬班如(승마반여) : 말을 탔다가 내려서

泣血漣如(읍혈련여) : 피눈물이 줄줄 흐르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泣血漣如(읍혈련여) : '읍혈연여'이니

何可長也(하가장야) : 어찌 가히 오래 가리오

 【傳】屯, 序卦, 曰有天地然後, 萬物生焉, 盈天地之間者, 有萬物, 故受之以屯, 屯者, 盈也, 屯者, 物之始生也, 萬物, 始生, 鬱結未通, 故爲盈塞於天地之間, 至通暢茂盛則塞意亡矣, 天地生萬物, 屯, 物之始生, 故繼乾坤之後, 以二象, 言之, 雲雷之興, 陰陽, 始交也, 以二體, 言之, 震始交於下, 坎始交於中, 陰陽, 相交, 乃成雲雷, 陰陽, 始交雲雷, 相應而未成澤, 故爲屯, 若已成澤則爲解也, 又動於險中, 亦屯之義, 陰陽, 不交則爲否, 始交而未暢則爲屯, 在時則天下屯難未亨泰之時也.

屯, 元亨코 利貞하니 勿用有攸往이요 利建侯하니라.

【傳】屯, 有大亨之通而處之, 利在貞固, 非貞固, 何以濟屯, 方屯之時, 未可有所往也, 天下之屯, 豈獨力, 所能濟, 必廣資輔助, 故利建候也.

【本義】震坎, 皆三劃卦之名, 震一陽, 動於二陰之下, 故其德, 爲動, 其象, 爲雷, 坎一陽, 陷於二陰之間, 故其德, 爲陷爲險, 其象, 爲雲爲雨爲水, 屯, 六劃卦之名也, 難也, 物始生而未通之意, 故其爲字, 象艸, 穿地始出而未申也, 其卦, 以震遇坎, 乾坤, 始交而遇險陷, 故其名, 爲屯, 震動, 在下, 坎險, 在上, 是能動乎險中, 能動, 雖可以亨而在險則宜守正而未可遽進, 故筮得之者, 其占爲大亨而利於正, 但未可遽有所往耳, 又初九, 陽居陰下而爲成卦之主, 是能以賢下人, 得民而可君之象, 故筮立君者, 遇之則吉也.

彖曰 屯은 剛柔 始交而難生하며

【本義】以二體, 釋卦名義, 始交, 謂震, 難生, 謂坎.

動乎險中하니

【傳】以雲雷二象, 言之則剛柔, 始交也, 以坎震二體, 言之, 動乎險中也, 剛柔, 始交, 未能通暢則艱屯, 故云難生, 又動於險中, 爲艱屯之義.

大亨貞은

【本義】以二體之德, 釋卦辭, 動, 震之謂也, 險, 坎之地也, 自此以下, 釋元亨利貞, 乃用文王本意.

雷雨之動이 滿盈일새라.

【傳】所謂大亨而貞者, 雷雨之動, 滿盈也, 陰陽, 始交則艱屯能通暢, 及其和洽則成雷雨, 滿盈於天地之間, 生物, 乃遂, 屯有大亨之道也, 所以能大亨, 由夫貞也, 非貞固, 安能出屯, 人之處屯, 有致大亨之道, 亦在夫貞固也.

天造草昧에는 宜建侯요 而不寧이니라.

【傳】上文, 天地生物之義, 此, 言時事, 天造, 謂時運也, 草, 草亂无倫序, 昧, 冥昧不明, 當此時運, 所宜建立輔助, 則可以濟屯, 雖建候自輔, 又當憂勤兢畏, 不遑寧處, 聖人之深戒也.

【本義】以二體之象, 釋卦辭, 雷, 震象, 雨, 坎象, 天造, 猶言天運, 草, 雜亂, 昧, 晦冥也, 陰陽交而雷雨作, 雜亂晦冥, 塞乎兩間, 天下, 未定, 名分, 未明, 宜立君以統治而未可遽謂安寧之時也, 不取初九爻義者, 取義多端, 姑擧其一也.

象曰 雲雷 屯이니 君子 以하야 經綸하나니라.

【傳】坎不云雨而雲者, 雲, 爲雨而未成者也, 未能成雨, 所以爲屯, 君子, 觀屯之象, 經綸天下之事, 以濟於屯難, 經, 緯, 綸, 緝, 謂營爲也.

【本義】坎不言水而言雲者, 未通之意, 經綸, 治絲之事, 經, 引之, 綸, 理之也, 屯難之世, 君子有爲之時也.

初九는 磐桓이니 利居貞하며 利建侯하니라.

【傳】初以陽爻, 在下, 乃剛明之才, 當屯難之世, 居下位者也, 未能便往濟屯, 故磐桓也, 方屯之初, 不磐桓而遽進則犯難矣, 故宜居正而固其志, 凡人, 處屯難則鮮能守正, 苟无貞固之守則將失義, 安能濟時之屯乎, 居屯之世, 方屯於下, 所宜有助, 乃居屯濟屯之道也, 故取建候之義, 謂求輔助也.

【本義】磐桓, 難進之貌, 屯難之初, 以陽在下, 又居動體而上應陰柔險陷之爻, 故有磐桓之象, 然, 居得其正, 故其占, 利於居貞, 又本成卦之主, 以陽下陰, 爲民所歸, 候之象也, 故其象, 又如此而占者, 如是則, 利建以爲侯也.

象曰 雖磐桓하나 志行正也며

【傳】賢人, 在下, 時苟未利, 雖磐桓未能遂往濟時之屯, 然, 有濟屯之志, 與濟屯之用, 志在行其五也.

以貴下賤하니 大得民也로다.

【傳】九當屯難之時, 以陽而來居陰下, 爲以貴下賤之象, 方屯之時, 陰柔不能自存, 有一剛陽之才, 衆所歸從也, 更能自處卑下, 所以大得民也, 或疑方屯于下, 何有貴乎, 夫以剛明之才而下於陰柔, 以能濟屯之才而下於不能, 乃以貴下賤也, 況陽之於陰, 自爲貴乎.

六二, 屯如邅如하며 乘馬班如하니 匪寇면 婚媾리니 女子  貞하야 不字라가 十年에야 乃字로다.

【傳】二以陰柔, 居屯之世, 雖正應, 在上而逼於初剛, 故屯難邅回, 如辭也, 乘馬, 欲行也, 欲從正應而復班如, 不能進也, 班, 分布之義, 下馬, 爲班, 與馬異處也, 二當屯世, 雖不能自濟而居中得正, 有應在上, 不失義者也, 然, 逼近於初, 陰乃陽所求, 柔者, 剛所陵, 柔, 當屯時, 固難自濟, 又爲剛陽近逼, 故爲難也, 設匪逼於寇難則往求於婚媾矣, 婚媾, 正應也, 寇, 非理而至者, 二守中正, 不苟合於初, 所以不字, 苟貞固不易, 至于十年, 屯極必通, 乃獲正應而字育矣, 以女子陰柔, 苟能守其志節, 久必獲通, 況君子, 守道不回乎, 初爲賢明剛正之人而爲寇, 以侵逼於人, 何也, 曰此, 自據二以來, 近剛而爲義, 更不計初之德, 如何也, 易之取義, 如此.

【本義】班, 分布不進之貌, 字, 許嫁也, 禮, 曰女子, 許嫁, 笄而字, 六二, 陰柔中正, 有應於上而承初剛, 故爲所難而邅回不進, 然, 初非爲寇也, 乃求與己爲婚媾耳, 但己守正, 故不之許, 至于十年, 數窮理極則妄求者, 去, 正應者, 合而可許矣, 爻有此象, 故因以戒占者.

象曰 六二之難은 乘剛也오 十年乃字는 反常也라.

【傳】六二, 居屯之時而又承剛, 爲剛陽所逼, 是其患難也, 至於十年則難久必通矣, 乃得反其常, 與正應, 合也, 十, 數之終也.

六三, 卽鹿无虞라 惟入于林中이니 君子 幾하야 不如舍니 往하면 吝하리라.

【傳】六三, 以陰柔, 居剛, 柔旣不能安屯, 居剛而不中正則妄動, 雖貪於所求, 旣不足以自濟, 又无應援, 將安之乎, 如卽鹿而无虞人也, 入山林者, 必有虞人以導之, 无導之者則惟陷入于林莽中, 君子, 見事之幾微, 不若舍而勿逐, 往則徒取窮吝而已.

【本義】陰柔居下, 不中不正, 上无正應, 妄行取困, 爲逐鹿无虞陷入林中之象, 君子, 見幾, 不如舍去, 若往逐而不舍, 必致羞吝,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卽鹿无虞는 以從禽也오. 君子舍之는 往하면 吝窮也라.

【傳】事不可而妄動以從欲也, 无虞而卽鹿, 以貪禽也, 當屯之時, 不可動而動, 猶无虞而卽鹿, 以有從禽之心也, 君子則見幾而舍之不從, 若往則可吝而困窮也.

六四, 乘馬斑如니 求婚購하야 往하면 吉하야 无不利하리라.

【傳】六四, 以柔順, 居近君之位, 得於上者也而其才, 不足以濟屯, 故欲進而復止, 乘馬班如也, 己旣不足以濟時之屯, 若能求賢以自輔則可濟矣, 初, 陽剛之賢, 乃是正應, 己之婚媾也, 若求此陽剛之婚媾, 往與共輔陽剛中正之君, 濟時之屯則吉而无所不利也, 居公卿之位, 己之才, 雖不足以濟時之屯, 若能求在下之賢, 親而用之, 何所不濟哉.

【本義】陰柔居屯, 不能上進, 故乘馬班如之象, 初九, 守正居下, 以應於己, 故其占, 爲下求婚媾則吉也.

象曰 求而往은 明也라.

【傳】知己不足, 求賢自輔而後, 往, 可謂明矣, 居得致之地, 己不能而遂己, 至暗者也.

九五, 屯其膏니 小貞이면 吉코 大貞이면 凶하리라.

【傳】五, 居尊得正而當屯時, 若有剛明之賢, 爲之輔則能濟屯矣, 以其无臣也, 故屯其膏, 人君之尊, 雖屯難之世, 於其名位, 非有損也, 唯其施爲, 有所不行, 德澤, 有所不下, 是屯其膏, 人君之屯也, 旣膏澤有所不下, 是威權, 不在己也, 威權, 去己而欲驟正之, 求凶之道, 魯昭公高貴卿公之事, 是也, 故小貞則吉也, 小貞則漸正之也, 若盤庚周宣, 脩德用賢, 復先王之政, 諸侯, 復朝, 謂以道馴致, 爲之不暴也, 又非恬然不爲, 若唐之僖昭也, 不爲則常屯以至於亡矣.

【本義】九五, 雖以陽剛, 中正, 居尊位, 然, 常屯之時, 陷於險中, 雖有六二正應而陰柔才弱, 不足以濟, 初九, 得民於下, 衆皆歸之, 九五, 坎體, 有膏潤而不得施, 爲屯其膏之象, 占者, 以處小事則守正, 猶可劃吉, 以處大事則雖正而不免於凶.

象曰 屯其膏는 施 未光也라.

【傳】膏澤不下, 及是, 以德施, 未能光大也, 人君之屯也.

上六, 乘馬斑如하야 泣血漣如로다.

【傳】六以陰柔, 居屯之終, 在險之極而无應援, 居則不安, 動无所之, 乘馬欲往, 復班如不進, 窮厄之甚, 至於泣血漣如, 屯之極也, 若陽剛而有助則屯旣極, 可濟矣.

【本義】陰柔无應, 處屯之終, 進无所之, 憂懼而已, 故其象, 如此.

象曰 泣血漣如1어니 何可長也리오.

【傳】屯難, 窮極, 莫知所爲, 故至泣血顚沛, 如此, 其能長久乎, 夫卦者, 事也, 爻者, 事之時也, 分三而又兩之, 足以包括衆理, 引而伸之, 觸類而長之, 天下之能事, 畢矣.

 

 

4. 山水蒙(산수몽)

 


蒙亨(몽형) : 몽은 형통하니

匪我求童蒙(비아구동몽) : 동몽을 구함이 아니라

童蒙求我(동몽구아) : 동몽이 나를 구함이니,

初筮告(초서고) : 처음 점치거든 알려주고

再三瀆(재삼독) : 주번 세번하면 더럽히는 것이라.

瀆則不告(독칙불고) : 더럽힌 즉 알려주지 말지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蒙山下有險(몽산하유험) : 산 아래 험한 것이 있고

險而止蒙(험이지몽) : 험해서 그치는 것이 몽이라.

 


蒙亨(몽형) : '몽형'은

以亨行(이형행) : 형통함으로써 행함이니

時中也(시중야) :  때로 중함이요,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비아구동몽동몽구아) : '비아구동몽동몽구아'는

志應也(지응야) : 뜻이 응함이요,

初筮告(초서고) : '초사곡'은

以剛中也(이강중야) : 강하고 가운데 함으로써요,

再三瀆瀆則不告(재삼독독칙불곡) : '재삼독독즉불곡'은

瀆蒙也(독몽야) : 몽을 더럽히게 됨이니,

蒙以養正(몽이양정) : 몽으로써 바른 것은 기름이

聖功也(성공야) : 성스러운 공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山下出泉蒙(산하출천몽) : 산 아래 샘이 솟아나는 것이 몽이니,

君子以果行育德(군자이과행육덕) : 군자가 이로써 과감히 행하며 덕을 기르니라.

 


初六(초륙) : 초육은

發蒙(발몽) : 몽을 일깨우는데

利用刑人(이용형인) : 사람에게 형벌함을 쓰고서

用說桎梏(용설질곡) : 질곡을 벗김이 이로우니,

以往吝(이왕린) : 형벌로써만 해 나가면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利用刑人(이용형인) : '이용형인'은

以正法也(이정법야) : 써 법을 바르게 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包蒙吉(포몽길) : 몽을 감싸면 길하고

納婦吉(납부길) : 지어미를 얻으면 길하리니,

子克家(자극가) : 자식이 집을 다스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子克家(자극가) : '자극가'는

剛柔節也(강유절야) : 강과 유가 접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勿用取女(물용취녀) : 써 여자를 취하지 말지니,

見金夫(견금부) : 돈 있는 사내를 보고

不有躬(불유궁) : 몸을 두지 못하니

無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울 바가 없으느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勿用取女(물용취녀) : '물용취녀'는

行不順也(행불순야) : 행실이 순하지 아니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困蒙吝(곤몽린) : 곤궁한 몽이니 인색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困蒙之吝(곤몽지린) : '곤몽지인'은

獨遠實也(독원실야) : 홀로 실상에서 멀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童蒙吉(동몽길) : 어린 몽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童蒙之吉(동몽지길) : '동몽지길'은

順以巽也(순이손야) : 순하고 공순함으로써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擊蒙(격몽) : 몽을 침이니.

不利為寇(불리위구) : 도적이 됨이 이롭지 아니하고

利禦寇(이어구) : 도적을 막음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利用禦寇(이용어구) : '도적 막음을 씀이 이로운 것'은

上下順也(상하순야) : 위와 아래가 순함이라

 【傳】蒙, 序卦, 屯者, 盈也, 屯者, 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 故受之以蒙, 蒙者, 蒙也物之穉也, 屯者, 物之始生, 物始生, 穉小, 蒙昧未發, 蒙所以次屯也, 爲卦, 艮上坎下, 艮, 爲山爲止, 坎, 爲水爲險, 山下有險, 遇險而止, 莫知所之, 蒙之象也, 水必行之, 物始出, 未有所之, 故爲蒙, 及其進則爲亨義.

蒙, 亨하니 匪我 求童蒙이라 童蒙이 求我니 初筮어든 告하고  再三이면 瀆이라. 瀆則不告이니 利貞하니라.

【傳】蒙, 有開發之理, 亨之義也, 卦才, 時中, 乃致亨之道, 六五, 爲蒙之主而九二, 發蒙者也, 我, 謂二也, 二非蒙主, 五旣順巽於二, 二, 乃發蒙者也, 故主二而言, 匪我求童蒙, 童蒙, 求我, 五居尊位, 有柔順之德而方在童蒙, 與二, 爲正應而中德, 又同, 能用二之道, 以發其蒙也, 二以剛中之德, 在下, 爲君所信嚮, 當以道自守, 待君至誠求己而後, 應之, 則能用其道, 匪我求於童蒙, 乃童蒙, 來求於我也, 筮, 占決也, 初筮告, 謂至誠一意, 以求己則告之, 再三則瀆慢矣, 故不告也, 發蒙之道, 利以貞正, 又二雖剛中, 然, 居陰, 故宜有戒.

【本義】艮亦三劃卦之名, 一陽, 止於二陰之上, 故其德, 爲地, 其象, 爲山, 蒙, 昧也, 物生之初, 蒙昧未明也, 其卦, 以坎遇坎, 山下有險, 蒙之地也, 內險外止, 蒙之意也, 故其名, 爲蒙, 亨以下, 占辭也, 九二, 內卦之主, 以剛居中, 能發人之蒙者而與六五, 陰陽, 相應, 故遇此卦者, 有亨道也, 我, 二也, 童蒙, 幼穉而蒙昧, 謂五也, 筮者, 明則人當求我而其亨, 在人, 筮者, 暗則我當求人而亨在我, 人求我者, 當視其可否而應之, 我求人者, 當致其精一而扣之而明者之養蒙, 與蒙者之自養, 又皆利於以正也.

彖曰 蒙은 山下有險하고 險而止 蒙이라.

【本義】以卦象卦德, 釋卦名, 有兩義.

蒙亨은 以亨行이니 時中也오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는 志應也오

【傳】山下有險, 內險, 不可處, 外止, 莫能進, 未知所爲, 故爲昏蒙之義,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蒙之能亨, 以亨道行也, 所謂亨道, 時中也, 時, 謂得君之應, 中, 謂處得其中, 得中則時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志應也, 二以剛明之賢, 處於下, 五以童蒙, 居上, 非是二求於五, 盖五之志, 應於二也, 賢者, 在下, 豈可自進, 以求於君, 苟自求之, 必无能信用之理, 古之人, 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 往者, 非欲自爲尊大, 蓋其尊德樂道, 不如是, 不足與有爲也.

初筮告은 以剛中也오 再三瀆瀆則不告은 瀆蒙也일새니

【傳】初筮, 謂誠一而來, 求決其蒙, 則當以剛中之道, 告而開發之, 再三, 煩數也, 來筮之意, 煩數不能誠一則瀆慢矣, 不當告也, 告之, 必不能信受, 徒爲煩瀆, 故曰瀆蒙也, 求者告者, 皆煩瀆矣.

蒙以養正이 聖功也라.

【傳】卦辭, 曰利貞, 彖, 復伸其義, 以明不止爲戒於二, 實養蒙之道也, 未發之謂蒙, 以純一未發之蒙而養其正, 乃作聖之功也, 發而後禁則扞格而難勝, 養正於蒙, 學之至善也, 蒙之六爻, 二陽, 爲治蒙者, 四陰, 皆處蒙者也.

【本義】以卦體, 釋卦辭也, 九二, 以可亨之道, 發人之蒙而又得其時之中, 謂如下文所指之事, 皆以亨行而當其可也, 志應者, 二, 剛明, 五, 柔暗, 故二不求五而五求二, 其志, 自相應也, 以剛中者, 以剛而中, 故能告而有節也, 瀆, 筮者, 二三則問者, 固瀆而告者, 亦瀆矣, 蒙以養正, 乃作聖之功, 所以釋利貞, 義也.

象曰 山下出泉이 蒙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果行하며 育德하나니라.

【傳】山下出泉, 出而遇險, 未有所之, 蒙之象也, 若人, 蒙穉, 未知所適也, 君子, 觀蒙之象, 以果行育德, 觀其出而未能通行則以果, 決其所行, 觀其始出而未有所向則以養, 育其明德也.

【本義】泉, 水之始出者, 必行而有漸也.

初六, 發蒙호되 利用刑人하야 用說桎梏이니 以往이면 吝하리라.

【傳】初以陰暗, 居下, 下民之蒙也, 爻言發之之道, 發下民之蒙, 當明刑禁以示之, 使之知畏然後, 從而敎導之, 自古聖王, 爲治, 設刑罰以齊其衆, 明敎化以善其俗, 刑罰立而後, 敎化行, 雖聖人, 尙德而不尙刑, 夫嘗偏廢也, 故爲政之始, 立法, 居先, 治蒙之初, 威之以刑者, 所以說去其昏蒙之桎梏, 桎梏, 謂拘束也, 不去其昏蒙之桎梏則善敎, 无由而入, 旣以刑禁, 率之, 雖使心未能喩, 亦當畏威以從, 不敢肆其昏蒙之欲, 然後, 漸能知善道而革其非心, 則可以移風易俗矣, 苟專用刑以爲治則蒙雖畏而終不能發, 苟免而无恥, 治化不可得而成矣, 故以往則可吝.

【本義】以陰居下, 蒙之甚也, 占者, 遇此, 當發其蒙, 然, 發之之道, 當痛懲而暫舍之, 以觀其後, 若遂往而不舍則致羞吝矣,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利用刑人은 以正法也라.

【傳】治蒙之始, 立其防限, 明其罪罰, 正其法也, 使之由之, 漸至於化也, 或疑發蒙之初, 遽用刑人, 无乃不敎而誅乎, 不知立法制刑, 乃所以敎也, 蓋後之論刑者, 不復知敎化, 在其中矣.

【本義】發蒙之初, 法不可不正, 懲戒, 所以正法也.

九二, 包蒙이면 吉하고 納婦면 吉하리니 子 克家로다.

【傳】包, 含容也, 二居蒙之世, 有剛明之才而與六五之君, 相應, 中德, 又同, 當時之任者也, 必廣其含容, 哀矜昏愚, 則能發天下之蒙, 成治蒙之功, 其道, 廣, 其施, 博, 如是則吉也, 卦唯二陽爻, 上九, 剛而過, 唯九二, 有剛中之德而應於五, 用於時而獨明者也, 苟恃其明, 專於自任則其德, 不弘, 故雖婦人之柔闇, 尙當納其所善, 則其明, 廣矣, 又以諸爻, 皆陰, 故云婦, 堯舜之聖, 天下所莫及也, 尙曰淸問下民, 取人爲善也, 二能包納則克濟其君之事, 猶子能治其家也, 五旣陰柔, 故發蒙之功, 皆在於二, 以家言之, 五, 父也, 二, 子也, 二能主蒙之功, 乃人子, 克治其家也.

【本義】九二, 以陽剛, 爲內卦之主, 統治群陰, 當發蒙之任者, 然, 所治, 旣廣, 物性, 不齊, 不可一槪取必而爻之德, 剛而不過, 爲能有所包容之象, 又以陽受陰, 爲納婦之象, 又居下位而能任上事, 爲子克家之象, 故占者, 有其德而當其事則如是而吉也.

象曰 子克家는 剛柔 接也라.

【傳】子而克治其家者, 父之信任, 專也, 二能主蒙之功者, 五之信任, 專也, 二與五剛柔之情, 相接, 故得行其剛中之道, 成發蒙之功, 苟非上下之情, 相接則二雖剛中, 安能尸其事乎.

【本義】指二五之應.

六三, 勿用取女니 見金夫하고 不有躬하니 无攸利하니라.

【傳】三, 以陰陽, 處蒙闇, 不中不正, 女之妄動者也, 正應, 在上, 不能遠從, 近見九二, 爲群蒙所歸, 得時之盛, 故捨其正應而從之, 是女之見金夫也, 女之從人, 當由正禮, 乃見人之多金, 說而從之, 不能保有其身者也, 无所往而利矣.

【本義】六三, 陰柔, 不中不正, 女之見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 占者, 遇之則其取女, 必得如是之人, 无所利矣, 金夫, 蓋以金賂己而挑之, 若魯秋胡之爲者.

象曰 勿用取女는 行이 不順也라.

【傳】女之如此, 其行, 邪僻, 不順, 不可取也.

【本義】順, 當作愼, 蓋順愼, 古字通用, 荀子, 順墨, 作愼墨, 且行不愼, 於經意, 尤親切, 今當從之.

六四, 困蒙이니 吝토다.

【傳】四以陰柔而蒙闇, 无剛明之親援, 无由自發其蒙, 困於昏蒙者也, 其可吝, 甚矣, 吝, 不足也, 謂可少也.

【本義】旣遠於陽, 又无正應, 爲困於蒙之象, 占者, 如是, 可羞吝也, 能求剛明之德而親近之則可免矣.

象曰 困蒙之吝은 獨遠實也라.

【傳】蒙之時, 陽剛, 爲發蒙者, 四, 陰柔而最遠於剛, 乃愚蒙之人而不比近賢者, 无由得明矣, 故困於蒙, 可羞吝者, 以其獨遠於賢明之人也, 不能親賢, 以致困, 可吝之甚也, 實, 謂陽剛也.

【本義】實, 叶韻, 去聲.

六五, 童蒙이니 吉하니라.

【傳】五以柔順, 居君位, 下應於二, 以柔中之德, 任剛明之才, 足以治天下之蒙, 故吉也, 童, 取未發而資於人也, 爲人君者, 苟能至誠任賢, 以成其功, 何異乎出於己也.

【本義】柔中居尊, 下應九二, 純一未發, 以聽於人, 故其象, 爲童蒙而其占, 爲如是則吉也.

象曰 童蒙之吉은 順以巽也일새라.

【傳】舍己從人, 順從也, 降志下求, 卑巽也, 能如是, 優於天下矣.

上九, 擊蒙이니 不利爲寇오 利禦寇하니라.

【傳】九, 居蒙之終, 是當蒙極之時, 人之愚蒙, 旣極, 如苗民之不率爲寇爲亂者, 當擊伐之, 然, 九居上, 剛極而不中, 故戒不利爲寇, 治人之蒙, 乃禦寇也, 肆爲貪暴, 乃爲寇也, 若舜之征有苗, 周公之誅三監, 禦寇也, 秦皇漢武, 窮兵誅伐, 爲寇也.

【本義】以剛居上, 治蒙過剛, 故爲擊蒙之象, 然, 取必, 太過, 攻治, 太深則必反爲之害, 惟捍其外誘, 以全其眞純則雖過於嚴密, 乃爲得宜, 故戒占者如此, 凡事, 皆然, 不止爲誨人也.

象曰 利用禦寇는 上下 順也라.

【傳】利用禦寇, 上下, 皆得其順也, 上下爲過暴, 下得擊去其蒙, 禦寇之義也.

【本義】禦寇以剛, 上下, 皆得其道.

 

 

5. 水天需(수천수)

 


需有孚(수유부) : 수는 믿음이 있어서,

光亨貞吉(광형정길) : 빛나며 형통하고 바르게 하며 길하니,

利涉大川(리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넘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需須也(수수야) : 수는 기다림이니

險在前也(험재전야) : 험한 것이 앞에 있느니라

 


剛健而不陷(강건이불함) : 곧세고 튼튼히 하여 빠지지 않게 하니,

其義不困窮矣(기의불곤궁의) : 그 뜻이 곤궁하지 않음이라.

 


需有孚光亨貞吉(수유부광형정길) : '수유부광형정길'은

位乎天位(위호천위) : 천위에 자리에서

以正中也(이정중야) : 바르게 하고 가운데 함이니라

 


利涉大川(리섭대천) : '이섭대천'은 .

往有功也(왕유공야) : 가서 공이 있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雲上於天需(운상어천수) : 구름이 하늘로 오르는 것이 수니,

君子以飲食宴樂(군자이음식연악) : 군자가 이로써 마시고 먹으며, 잔치를 벌여 즐기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需于郊(수우교) : 들에서 기다림이라.

利用恆(리용긍) : 항상함을 씀이 이로우니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需于郊(수우교) : '수우교'는

不犯難行也(불범난행야) : 어려움을 범치 아니하고 행함이요,

利用恆無咎(리용긍무구) : '이용항무구'는

未失常也(미실상야) : 떳떳함을 잃지 않음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需于沙(수우사) : 모래밭에서 기다림이라

小有言(소유언) : 조금 말이 있으나

終吉(종길) : 마침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需于沙(수우사) : '수우사'는

衍在中也(연재중야) : 너그러움으로 가운데 있으니,

雖小有言(수소유언) : 비록 조금 말이 있으나,

以終吉也(이종길야) : 길함으로써 마치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需于泥(수우니) : 진흙밭에서 기다림이니,

致寇至(치구지) : 도적 이름을 이루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需于泥(수우니) : '수우니'는

災在外也(재재외야) : 재앙이 밖에 있음이라.

自我致寇(자아치구) : 나로부터 말미암아 도적을 이르게 하니,

敬慎不敗也(경신불패야) : 공경하고 삼가하면 패하지 않으리라.

 


六四(륙사) : 육사는

需于血(수우혈) : 피에서 기다림이니

出自穴(출자혈) : 구멍으로 나오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需于血(수우혈) : '수우혈'은

順以聽也(순이청야) : 순함으로써 들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需于酒食(수우주식) : 술과 음식에서 기다리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고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酒食貞吉(주식정길) : '주식정길'은

以中正也(이중정야) : 가운데하고 바름으로써라.

 


上六(상륙) : 상육은

入于穴(입우혈) : 구멍에 들어감이니,

有不速之客三人來(유불속지객삼인래) : 청하지 않은 손님이 셋이 오리니,

敬之終吉(경지종길) : 공경하면 마침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불속지객래경지종길) : '불속지객래경지종길'은

雖不當位(수불당위) : 비록 위는 마땅치 않으나

未大失也(미대실야) : 크게 잃지는 아니함이라

 【傳】需, 序卦, 蒙者, 蒙也, 物之穉也, 物穉, 不可不養也, 故受之以需, 需者, 飮食之道也, 夫物之幼穉, 必待養而成, 養物之所需者, 飮食也, 故曰需者飮食之道也, 雲上於天, 有蒸潤之象, 飮食, 所以潤益於物, 故需爲飮食之道, 所以次蒙也, 卦之大意, 須待之義, 序卦, 取所須之大者耳, 乾, 健之性, 必進者也, 乃處坎險之下, 險爲之阻, 故須待而後, 進也.

需, 有孚하야 光亨코 貞吉하니 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需者, 須待也, 以二體言之, 乾之剛健, 上進而遇險, 未能進也, 故爲需待之義, 以卦才言之, 五居君位, 爲需之主, 有剛健中正之德而誠信, 充實於中, 中實, 有孚也, 有孚則光明而能亨通, 得貞正而吉也, 以此而需, 何所不濟, 雖險无難矣, 故利涉大川也, 凡貞吉, 有旣正且吉者, 有得正則吉者, 當辨也.

【本義】需, 待也, 以乾遇坎, 乾健坎險, 以剛遇險而不遽進, 以陷於險, 待之義也, 孚, 信之在中者也, 其卦, 九五, 以坎體, 中實, 陽剛中正而居尊位, 爲有孚得正之象, 坎水, 在前, 乾健, 臨之, 將涉水而不輕進之象, 故占者, 爲有所待而能有信則光亨矣, 若又得正則吉而利涉大川, 正固, 无所不利而涉川, 尤貴於能待則不欲速而犯難也.

彖曰 需는 須也니 險이 在前也니 剛健而不陷하니 其義  不困窮矣라.

【傳】需之義, 須也, 以險在於前, 未可遽進, 故需待而行也, 以乾之剛健而能需待不輕動, 故不陷於險, 其義, 不至於困窮也, 剛健之人, 其動, 必躁, 乃能需待而動, 處之至善者也, 故夫子, 贊之云其義不困窮矣.

【本義】此, 以卦德, 釋卦名義.

需有孚光亨貞吉은 位乎天位하야 以正中也오.

【傳】五以剛實, 居中, 爲孚之象而得其所需, 亦爲有孚之義, 以乾剛而至誠, 故其德, 光明而能亨通, 得貞正而吉也, 所以能然者, 以居天位而得正中也, 居天位, 指五, 以正中, 兼二言, 故云正中.

利涉大川은 往有功也라.

【傳】旣有孚而貞正, 雖涉險阻, 往則有功也, 需道之至善也, 以乾剛而能需, 何所不利.

【本義】以卦體及兩象, 釋卦辭.

象曰 雲上於天이 需니 君子 以하야 飮食宴樂하나리라.

【傳】雲氣, 蒸而上升於天, 必待陰陽和洽然後, 成雨, 雲方上於天, 未成雨也, 故爲須待之義, 陰陽之氣, 交感而未成雨澤, 猶君子, 畜其才德而未施於用也, 君子, 觀雲上於天, 需而爲雨之象, 懷其道德, 安以待時, 飮食, 以養其氣體, 宴樂以和其心志, 所謂居易以俟命矣.

【本義】雲上於天, 无所復爲, 待其陰陽之和而自雨爾, 事之當需者, 亦不容更有所爲, 但飮食宴樂, 俟其自至而已, 一有所爲則非需也.

初九, 需于郊라 利用恒이니 无咎리라.

【傳】需者, 以遇險, 故需而後, 進, 初, 最遠於險, 故爲需于郊, 郊, 曠遠之地也, 處於曠遠, 利在安守其常, 則无咎也, 不能安常則躁動犯難, 豈能需於遠而无過也.

【本義】郊, 曠遠之地, 未近於險之象也, 而初九陽剛, 又有能恒於其所之象, 故戒占者, 能如是則无咎也.

象曰 需于郊는 不犯難行也오 利用恒无咎는 未失常也라.

【傳】處曠遠者, 不犯冒險難而行也, 陽之爲物, 剛健上進者也, 初能需待於曠遠之地, 不犯險難而進, 復宜安處不失其常, 則可以无咎矣, 雖不進而志動者, 不能安其常也, 君子之需時也, 安靜自守, 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身焉, 乃能用常也.

九二, 需于沙라 小有言하나 終吉하리라.

【傳】坎爲水, 水近則有沙, 二, 去險漸近, 故爲需于沙, 漸近於險難, 雖未至於患害, 己小有言矣, 凡患難之辭, 大小, 有殊, 至於有言, 言語之傷, 至小者也, 二以剛陽之才而居柔守中, 寬裕自處, 需之善也, 雖去險漸近而未至於險, 故小有言語之傷而无大害, 終得其吉也.

【本義】沙則近於險矣, 言語之傷, 亦災害之小者, 漸進近坎, 故有此象, 剛中能需, 故得終吉,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需于沙는 衍으로 在中也니 雖小有言하나 以吉로 終也리라.

【傳】衍, 寬綽也, 二雖近險而以寬裕, 居中, 故雖小有言語及之, 終得其吉. 善處者也

[本義] 衍寬意以寬居中不急進也

九三, 需于泥니 致寇至리라.

【傳】泥, 逼於水也, 旣進逼於險, 當致寇難之至也, 三, 剛而不中, 又居健體之上, 有進動之象, 故致寇也, 苟非敬愼則致喪敗矣.

【本義】泥, 將陷於險矣, 寇則害之大者, 九三, 去險愈近而過剛不中, 故其象, 如此.

象曰 需于泥는 災在外也라 自我致寇하니 敬愼이면 不敗也리라.

【傳】三, 切逼上體之險難, 故云災在外也, 災, 患難之通稱, 對眚而言則分也, 三之致寇, 由己進而迫之, 故云自我, 寇自己致, 若能敬愼, 量宜而進則无喪敗也, 需之時, 須而後, 進也, 其義, 在相時而動, 非戒其不得進也, 直使敬愼毋失其宜耳.

【本義】外, 謂外卦, 敬愼不敗, 發明占外之占, 聖人示人之意, 切矣.

六四, 需于血이니 出自穴이로다.

【傳】四以陰柔之質, 處於險而下當三陽之進, 傷於險難者也, 故云需于血, 旣傷於險難則不能安處, 必失其居, 故云出自穴, 穴, 物之所安也, 順以從時, 不競於險難, 所以不至於凶也, 以柔居陰, 非能競者也, 若陽, 居之則必凶矣, 蓋无中正之德, 徒以剛競於險, 適足以致凶耳.

【本義】血者, 殺傷之地, 穴者, 險陷之所, 四交坎體, 入乎險矣, 故爲需于血之象, 然, 柔得其正, 需而不進, 故又爲出自穴之象, 占者, 如是則雖在傷地而終得出也.

象曰 需于血은 順以廳也라.

【傳】四以陰柔, 居於險難中, 不能固處, 故退出自穴, 蓋陰柔, 不能與時, 競, 不能處, 則退, 是順從以聽於時, 所以不至於凶也.

九五, 需于酒食이니 貞코 吉하니라.

【傳】五以陽剛, 居中, 得正位乎天位, 克盡其道矣, 以此而需, 何需不獲, 故宴安酒食以俟之, 所須, 必得也, 旣得貞正而所需, 必遂, 可謂吉矣.

【本義】酒食, 宴樂之具, 言安以待之, 九五, 陽剛中正, 需于尊位, 故有此象, 占者, 如是而貞固則吉也.

象曰 酒食貞吉은 以中正也라.

【傳】需于酒食而貞且吉者, 以五, 得中正而盡其道也.

上六, 入于穴이니 有不速之客三人이 來하리니 敬之면 終吉이리라.

【傳】需, 以險在前, 需時而後, 進, 上六, 居險之終, 終則變矣, 在需之極, 久而得矣, 陰止於六, 乃安其處, 故爲入于血, 血, 所安也, 安而其止, 後者, 必至, 不速之客三人, 謂下之三陽, 乾之三陽, 非在下之物, 需時而進者也, 需旣極矣, 故皆上進, 不速, 不促之而自來也, 上六, 旣需得其安處, 群剛之來, 苟不起忌疾忿競之心, 至誠盡敬以待之, 雖甚剛暴, 豈有侵陵之理, 故終吉也, 或疑二陰, 居三陽之上, 得爲安乎, 曰三陽, 乾體, 志在上進, 六, 陰位, 非所止之正, 故无爭奪之意, 敬之則吉也.

【本義】陰居險極, 无復有需, 有陷而入穴之象, 下應九三, 九三, 與下二陽, 需極竝進, 爲不速客三人之象, 柔不能禦而能順之, 有敬之之象, 占者, 當陷險中, 然, 於非意之來, 敬以待之則得終吉也.

象曰 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은 雖不當位나 未大失也라.

【傳】不當位, 謂以陰而在上也, 爻以六, 居陰, 爲所安象, 復盡其義, 明陰宜在下而居上, 爲不當位也, 然, 能敬愼以自處則陽不能陵, 終得其吉, 需不當位而未至於大失也.

【本義】以陰居上, 是爲當位, 言不當位, 未詳.

 

 

6. 天水訟(천수송)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송유부질척중길종흉) : 송은 믿음을 두나 막혀서 두려우니,

중은 길하고 마침은 흉하니

利見大人(리견대인) : 대인을 봄이 이롭고

不利涉大川(불리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넘이 이롭지 아니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訟上剛下險(송상강하험) : 송은 위는 강하고 아래는 험해서,

險而健訟(험이건송) : 험하여 건장함이 송이다.

 


訟有孚窒惕中吉(송유부질척중길) : '송유부질척중길'은

剛來而得中也(강래이득중야) : 강이 와서 중을 얻음이오,

終凶(종흉) : '종흉'은

訟不可成也(송불가성야) : 송사는 가히 이루지 못할 것이요,

利見大人(이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은

尚中正也(상중정야) : 중정함을 숭상함이오,

不利涉大川(불리섭대천) : '불리섭대천'은

入于淵也(입우연야) : 못에 빠짐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天與水違行訟(천여수위행송) : 하늘과 물이 어긋나게 행함이 송이니,

君子以作事謀始(군자이작사모시) : 군자가 이로써 일을 지음에 처음을 꾀하느니라.

 


初六(초륙) : 초육은

不永所事(불영소사) : 일을 길게 끌지 아니하면,

小有言終吉(소유언종길) : 조금 말이 있으나 마침은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不永所事(불영소사) : 일을 길게 끌지 아니하면,

訟不可長也(송불가장야) : 송사는 오래하지 못하는 것이니,

雖小有言其辯明也(수소유언기변명야) : 비록 조금 말이 있으나 그 분별함이 분명하리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不克訟(불극송) : 송사를 이기지 못하니,

歸而逋其邑(귀이포기읍) : 그 사는 고을로 돌아가

人三百戶無眚(인삼백호무생) : 읍사람이 300호면 재앙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不克訟歸逋竄也(불극송귀포찬야) : 송사를 이기지 못해서 돌아가 숨으니,

自下訟上患至掇也(자하송상환지철야) : 아래로부터 위를 송사하면, 재환이 이르러도 걷힐 것이다.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食舊德貞厲終吉(식구덕정려종길) : 옛 덕을 먹어서 바르게 하면, 위태로우나 마침내 길하리라.

或從王事無成(혹종왕사무성) : 혹 왕의 일을 좇아서 이룸은 없을 것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食舊德從上吉也(식구덕종상길야) : 옛 덕을 먹어서 바르게 하면, 위를 따라도 길하리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不克訟(불극송) : 송사를 이기지 못함이라.

復即命渝(부즉명투) : 다시 명에 돌아와 변해야 한다

安貞吉(안정길) : 안정하고 곧으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復即命渝安貞(부즉명투안정) : '복즉명유안정'은

不失也(불실야) : 잃지 않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訟元吉(송원길) : 송사에 크게 길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訟元吉(송원길) : 송사에 길함은

以中正也(이중정야) : 중정의 일을 지켰기 때문이다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或錫之鞶帶(혹석지반대) : 혹 이겨서 허리에 두르는 관대를 주더라도,

終朝三褫之(종조삼치지) : 아침이 마치는 짧은 기간에 세번 빼앗기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以訟受服(이송수복) : 송사로써 항복을 받음이,

亦不足敬也(역불족경야) : 또한 족히 공경할 만한 일이 아니기 때문이다

 【傳】訟, 序卦, 飮食必有訟, 故受之以訟, 人之所需者, 飮食, 旣有所須, 爭訟所由起也, 訟所以次需也, 爲卦, 乾上坎下, 以二象, 言之, 天陽, 上行, 水性, 就下, 其行, 相違, 所以成訟也, 以二體言之, 上剛下陰, 剛險, 相接, 能无訟乎, 又人, 內險阻而外剛强, 所以訟也.

訟은 有孚나 窒하야 愓하야 中은 吉코 終은 凶하니

【傳】訟之道, 必有其孚實中, 無其實, 乃是誣妄, 凶之道也, 卦之中實, 爲有孚之象, 訟者, 與人爭辯而待決於人, 雖有孚, 亦須窒塞未通, 不窒則已明, 无訟矣, 事旣未辯, 吉凶, 未可必也, 故有畏愓, 中吉, 得中則吉也, 終凶, 終極其事則凶也.

利見大人이오 不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訟者, 求辯其曲直也, 故見於大人, 大人則能以其剛明中正, 決所訟也, 訟非和平之事, 當擇安地而處, 不可陷於危險, 故不利涉大川也.

【本義】訟, 爭辯也, 上乾下坎, 乾剛坎險, 上剛以制其下, 下險以伺其上, 又爲內險而外健, 又爲己險而彼健, 皆訟之道也, 九二, 中實, 上无應與, 又爲加憂, 且於卦變, 自遯而來, 爲剛來居二而當下卦之中, 有有孚而見窒能懼而得中之象, 上九, 過剛, 居訟之極, 有終極其訟之象, 九五, 剛健中正, 以居尊位, 有大人之象, 以剛乘險, 以實履陷, 有不利涉大川之象, 故戒占者, 必有爭辯之事而隨其所處, 爲吉凶也.

彖曰 訟은 上剛下險하야 險而健이 訟이라.

【傳】訟之爲卦, 上剛下險, 險而又健也, 又爲險健相接, 內險外健, 皆所以爲訟也, 若健而不險, 不生訟也, 險而不健, 不能訟也, 陰而又健, 是以訟也.

【本義】以卦德, 釋卦名矣.

訟有孚窒愓中吉은 剛來而得中也오.

【傳】訟之道, 固如是, 又據卦才而言, 九二, 以剛, 自外來而成訟則二乃訟之主也, 以剛處中, 中實之象, 故爲有孚, 處訟之時, 雖有孚信, 亦必艱阻窒塞而有愓懼, 不窒則不成訟矣, 又居險陷之中, 亦爲窒塞愓懼之義, 二以陽剛, 自外來而得中, 爲以剛來訟而不過之義, 是以吉也, 卦有更取成卦之由, 爲義者, 此, 是也, 卦義, 不取成卦之由, 則更不言所變之爻也, 據卦辭, 二乃善也而爻中, 不見其善, 蓋卦辭, 取其有孚得中而言, 乃善也, 爻則以自下訟上, 爲義, 所取, 不同也.

終凶은 訟不可成也오.

【傳】訟非善事, 不得已也, 安可終極其事, 極意於其事則凶矣, 故曰不可成也, 成, 謂窮盡其事也.

利見大人은 尙中正也오.

【傳】訟者, 求辯其是非也, 辯之當, 乃中正也, 故利見大人, 以所尙者, 中正也, 聽者, 非其人則或不得其中正也, 中正大人, 九五, 是也.

不利涉大川은 入于淵也라.

【傳】與人訟者, 必處其身於安平之地, 若蹈危險則陷其身矣, 乃入于深淵也, 卦中, 有中正險陷之變.

【本義】以卦變卦體卦象, 釋卦辭.

象曰 天與水 違行이 訟이니 君子 以하야 作事謀始하나니라.

【傳】天上水下, 相違而行, 二體, 違戾, 訟之由也, 若上下, 相順, 訟何由興, 君子觀象, 知人情, 有爭訟之道, 故凡所作事, 必謀其始, 絶訟端於事之始, 則訟无由生矣, 謀始之義, 廣矣, 若愼交結明契券之類, 是也.

【本義】天上水下, 其行, 相違, 作事謀始, 訟端節矣.

初六, 不永所事면 小有言하나 終吉이리라.

【傳】六以柔弱, 居下, 不能終極其訟者也, 故於訟之初, 因六之才, 爲之戒曰若不長永其事則雖小有言, 終得吉也, 蓋訟非可長之事, 以陰柔之才而訟於下, 難以吉矣, 以上有應援而能不永其事, 故雖小有言, 終得吉也, 有言, 災之小者也, 不永其事而不至於凶, 乃訟之吉也.

【本義】陰柔居下, 不能終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不永所事는 訟不可長也니

【傳】六以柔弱而訟於下, 其義, 固不可長永也, 永其訟則不勝而禍難, 及矣, 又於訟之初, 卽戒訟非可長之事.

雖小有言이나 其辯이 明也라.

【傳】柔弱居下, 才不能訟, 雖不永所事, 旣訟矣, 必有小災, 小有言也, 旣不永其事, 又上有剛陽之正應, 辯理之明, 故終得其吉也, 不然, 其能免乎, 在訟之義, 同位而相應, 相與者也, 故初於四, 爲獲其辯明, 同位而不相得, 相訟者也, 故二與五, 爲對敵也.

九二, 不克訟이니 歸而逋하야 其邑人이 三百戶면 无眚하리라.

【傳】二五, 相應之地而兩剛, 不相與, 相訟者也, 九二, 自外來, 以剛處險, 爲訟之主, 乃與五爲敵, 五以中正, 處君位, 其可敵乎, 是爲訟而義不克也, 若能知其義之不可, 退歸而逋避, 以寡約自處則得无過眚也, 必逋者, 避爲敵之地也, 三百戶, 邑之至小者, 若處强大, 是猶競也, 能无眚乎, 眚, 過也, 處不當也, 與知惡而爲, 有分也.

【本義】九二, 陽剛, 爲險之主, 本欲訟者也, 爲以剛居柔, 得下之中而上應九五, 陽剛居尊, 勢不可敵, 故其象占, 如此, 邑人三百戶, 邑之小者, 言自處卑約, 以免災患, 占者, 如是則无眚矣.

象曰 不克訟하야 歸而逋竄也니

【傳】義旣不敵, 故不能訟, 歸而逋竄, 避去其所也.

自下訟上이 患至 輟也리라.

【傳】自下而訟其上, 義乖勢屈, 禍患之至, 猶拾掇而取之, 言易得也.

【本義】掇, 自取也.

六三, 食舊德하야 貞하면 厲하나 終吉이리니

【傳】三雖居剛而應上, 然, 質本陰柔, 處險而介二剛之間, 危懼, 非爲訟者也, 祿者, 稱德而受, 食舊德, 謂處其素分, 貞, 謂堅固自守, 厲終吉, 謂雖處危地, 能知危懼則終必獲吉也, 守素分而无求則不訟矣, 處危, 謂在險而承乘, 皆剛與居, 訟之時也.

或從王事하야 无成이로다.

【傳】柔, 從剛者也, 下, 從上者也, 三, 不爲訟而從上九所爲, 故曰或從王事无成, 謂從上而成不在己也, 訟者, 剛健之事, 故初則不永, 三則從上, 皆非能訟者也, 二爻, 皆以陰柔不終而得吉, 四亦以不克而渝, 得吉, 訟以能止, 爲善也.

【本義】食, 猶食邑之食, 言所享也, 六三, 陰柔, 非能訟者, 故守舊居正則雖危而終吉, 然, 或出而從上之事, 則亦必无成功, 占者, 守常而不出則善也.

象曰 食舊德하니 從上이라도 吉也리라.

【傳】守其素分, 雖從上之所爲, 非由己也, 故无成而終得其吉也.

【本義】從上吉, 謂隨人則吉, 明自主事則无成功也.

九四, 不克訟이라. 復卽命하야 渝하야 安貞하면 吉하리라.

【傳】四以陽剛而居健體, 不得中正, 本爲訟者也, 承五履三而應初, 五, 君也, 義不克訟, 三, 居下而柔, 不與之訟, 初, 正應而順從, 非與訟者也, 四雖剛健欲訟, 无與對敵, 其訟, 无由而興, 故不克訟也, 又居柔以應柔, 亦爲能止之義, 旣義不克訟, 若能克其剛念欲訟之心, 復卽就於命, 革其心平其氣, 變而爲安貞則吉矣, 命, 謂正理, 失正理, 爲方命, 故以卽命爲復也, 方, 不順也, 書云方命圮族, 孟子云方命虐民, 夫剛健而不中正則躁動, 故不安處非中正, 故不貞, 不安貞, 所以好訟也, 若義不克訟而不訟, 反就正理, 變其不安貞, 爲安貞則吉矣.

【本義】卽, 就也, 命, 正理也, 渝, 變也, 九四, 剛而不中, 故有訟象, 以其居柔, 故又爲不克而復就正理, 渝變其心, 安處於正之象, 占者, 如是則吉也.

象曰 復卽命渝安貞은 不失也라.

【傳】能如是則爲无失矣, 所以吉也.

九五, 訟에 元吉이라.

【傳】以中正, 居尊位, 治訟者也, 治訟, 得其中正, 所以元吉也, 元吉, 大吉而盡善也, 吉大而不盡善者, 有矣.

【本義】陽剛中正, 以居尊位, 聽訟而得其平者也, 占者, 遇之, 訟而有理, 必獲伸矣.

象曰 訟元吉은 以中正也라.

【傳】中正之道, 何施而不元吉.

【本義】中則聽不偏, 正則斷合理.

上九, 或錫之鞶帶라도 終朝三褫之리라.

【傳】九以陽, 居上, 剛健之極, 又處訟之終, 極其訟者也, 人之肆其剛强, 窮極於訟, 取禍喪身, 固其理也, 設或使之善訟能勝, 窮極不已, 至於受服命之賞, 是亦與人仇爭, 所獲, 其能安保之乎, 故終一朝而三見褫奪也.

【本義】鞶帶, 命服之飾, 褫, 奪也, 以剛, 居訟極, 終訟而能勝之, 故有錫命受服之象, 然, 以訟, 得之, 豈能安久, 故又有終朝三褫之象, 其占, 爲終訟, 无理而或取勝, 然, 其所得, 終必失之, 聖人, 爲戒之意, 深矣.

象曰 以訟受服이 亦不足敬也라.

【傳】窮極訟事, 設使受服命之寵, 亦且不足敬而可賤惡, 況又禍患, 隨至乎.

 

 

7. 地水師(지수사)

 


師貞(사정) : 사는 바르게 함이니,

丈人吉無咎(장인길무구) : 장인이라야 길하고 허물이 없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師眾也(사중야) : 사는 무리를 말함이요

貞正也(정정야) : 정은 정의이니

能以眾正(능이중정) : 능히 무리를 바르게 하면

可以王矣(가이왕의) : 왕이 될 수 있으리라.

 


剛中而應(강중이응) : 양강이 중정의 도를 지키면서 응하고

行險而順(행험이순) : 험한 일을 행하여도 순조로우니

以此毒天下(이차독천하) : 이로써 천하를 괴롭혀도

而民從之(이민종지) : 백성이 따르니

吉又何咎矣(길우하구의) : 길하니 또 무슨 허물이리요.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地中有水師(지중유수사) : 대지 가운데 물이 있으니 사(師)의 형상이다

君子以容民畜眾(군자이용민축중) : 군자가 이로써 백성을 포용하고 민중을 길러야 한다.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師出以律(사출이률) : 군사가 아나가는데 율령으로써 함이니,

否臧凶(부장흉) : 그렇지 아니하면 착하더라도 흉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師出以律(사출이률) : 군사가 출장함에 기율이 있어야 하니

失律凶也(실률흉야) : 율령을 잃으면 흉하리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在師中(재사중) : 군에 있어서 중도를 지켜야

吉無咎(길무구) : 길하고 허물이 없을 것이니

王三錫命(왕삼석명) : 왕이 세 번 포상의 명을 내릴 것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在師中吉(재사중길) : 군에 있어 중도를 지켜 길함은

承天寵也(승천총야) : 하늘의 은총을 이음이요,

王三錫命(왕삼석명) : 왕이 세 번 포상의 명을 내림은

懷萬邦也(회만방야) : 만방을 품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師或輿尸凶(사혹여시흉) : 군사가 시체를 수레에 싣고 돌아오니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師或輿尸(사혹여시) : 군사가 시체를 수레에 싣고 돌아오니

大無功也(대무공야) : 크게 공이 없으리라.

 

 

 

六四(륙사) : 육사는

師左次無咎(사좌차무구) : 군사가 진영으로 물러나는 것이니, 허물이 없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左次無咎未失常也(좌차무구미실상야) : '좌차무구'는 떳떳함을 잃음이 아니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田有禽(전유금) : 밭에 새가 있거든,

利執言(리집언) : 말을 받드는 것이 이로우니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長子帥師(장자수사) : 장자가 군사를 거느리나

弟子輿尸(제자여시) : 제자가 시체를 수레에 실으리라

貞凶(정흉) : 바르게 하더라도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長子帥師(장자수사) : '장장솔사'는

以中行也(이중행야) : 중으로써 행해야 하며

弟子輿尸(제자여시) : '제자여시'는

使不當也(사불당야) : 부림이 마땅치 않게 부림이라.

 


上六(상륙) : 상육은

大君有命(대군유명) : 대군이 명령을 내려

開國承家(개국승가) : 나라를 열고, 가문을 잇는데

小人勿用(소인물용) : 소인을 쓰지 말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大君有命(대군유명) : '대군유명'은

以正功也(이정공야) : 공을 바르게 해야 하기 때문이다

小人勿用(소인물용) : '소인물용'은

必亂邦也(필란방야) : 반드시 나라를 어지럽히기 때문이라

 【傳】師, 序卦, 訟必有衆起, 故受之以師, 師之興, 由有爭也, 所以次訟也, 爲卦, 坤上坎下, 以二體言之, 地中有水, 爲衆聚之象, 以二卦之義言之, 內險外順, 險道而以順, 行師之義也, 以爻言之, 一陽而爲衆陰之主, 統衆之象也, 比以一陽, 爲衆陰之主而在上, 君之象也, 師以一陽, 爲衆陰之主而在下, 將帥之象也.

師, 貞이니 丈人이라아 吉코 无咎하리라.

【傳】師之道, 以正爲本, 興師動衆, 以毒天下而不以正, 民弗從也, 强驅之耳, 故師, 以貞爲主, 其動, 雖正也, 帥之者, 必丈人, 則吉而无咎也, 蓋有吉而有咎者, 有无咎而不吉者, 吉且无咎, 乃盡善也, 丈人者, 尊嚴之稱, 帥師總衆, 非衆所尊信畏服則安能得人心之從, 故司馬禳苴, 擢自微賤, 授之以衆, 乃以衆心未服, 請莊賈爲將也, 所謂丈人, 不必素居崇貴, 但其才謀德業, 衆所畏服則是也, 如穰苴, 旣誅莊賈則衆心, 畏服, 乃丈人矣, 又如淮陰侯, 起於微賤, 遂爲大將, 蓋其謀爲, 有以使人尊畏也.

【本義】師, 兵衆也, 下坎上坤, 坎險坤順, 古者, 寓兵於農, 伏至險於大順, 藏不測於至靜之中, 又卦惟九二一陽, 居下卦之中, 爲將之象, 上下五陰, 順而從之, 爲衆之象, 九二, 以剛居下而用事, 六五, 以柔居上而任之, 爲人君命將出師之象, 故其卦之名, 曰師, 丈人, 長老之稱, 用師之道, 利於得正而任老成之人, 乃得吉而无咎, 戒占者, 亦必如是也.

彖曰 師는 衆也오. 貞은 正也니 能以衆正하면 可以王矣리라.

【傳】能使衆人, 皆正, 可以王天下矣, 得衆心服從而歸正, 王道, 止於是也.

【本義】此, 以卦體, 釋師貞之義, 以, 謂能左右之也, 一陽, 在下之中而五陰, 皆爲所以也, 能以衆正則王者之師矣.

剛中而應하고 行險而順하니

【傳】言二也, 以剛處中, 剛而得中道也, 六五之君, 爲正應, 信任之專也, 雖行險道而以順動, 所謂義兵, 王者之師也, 上順下險, 行險而順也.

以此毒天下而民이 從之하니 吉코 又何咎矣리오.

【傳】師旅之興, 不无傷財害人, 毒害天下, 然而民心, 從之者, 以其義動也, 古者, 東征西怨, 民心, 從也, 如是, 故吉而无咎, 吉, 謂必克, 无咎, 謂合義, 又何咎矣, 其義, 故无咎也.

【本義】又以卦體卦德, 釋丈人吉无咎之義, 剛中, 謂九二, 應, 謂六五, 應之, 行險, 謂行危道, 順謂順人心, 此非有老成之德者, 不能也, 毒, 害也, 師旅之興, 不无害於天下, 然, 以其有是才德, 是以, 民悅而從之也.

象曰 地中有水 師니 君子 以하야 容民畜衆하나니라.

【傳】地中有水, 水聚於地中, 爲衆聚之象, 故爲師也, 君子, 觀地中有水之象, 以容保其民, 畜聚其衆也.

【本義】水不外於地, 兵不外於民, 故能養民則可以得衆矣.

初六, 師出以律이니 否면 臧이라도 凶하니라.

【傳】初, 師之始也, 故言出師之義, 及行師之道, 在邦國興師而言, 合義理, 則是以律法也, 謂以禁亂誅暴而動, 苟動不以義, 則雖善, 亦凶道也, 善, 謂克勝, 凶, 謂殃民害義也, 在行師而言, 律, 謂號令節制, 行師之道, 以號令節制, 爲本, 所以統制於衆, 不以律, 則雖善, 亦凶, 雖使勝捷, 猶凶道也, 制師无法, 幸而不敗, 且勝者, 時有之矣, 聖人之所戒也.

【本義】律, 法也, 否臧, 謂不善也, 鼂氏曰否字, 先儒, 多作不, 是也, 在卦之初, 爲師之始, 出師之道, 當謹其始, 以律則吉, 不臧則凶, 戒占者, 當謹始而守法也.

象曰 師出以律이니 失律하면 凶也리라.

【傳】師出, 當以律, 失律則凶矣, 雖幸而勝, 亦凶道矣.

九二, 在師하야 中할새 吉코 无咎하니 王三錫命이로다.

【傳】師卦, 唯九二一陽, 爲衆陰所歸, 五居君位, 是其正應, 二乃師之主, 專制其事者也, 居下而專制其事, 唯在師則可, 自古命將, 閫外之事, 得專制之, 在師, 專制而得中道, 故吉而无咎, 蓋恃專則失爲下之道, 不專則无成功之理, 故得中, 爲吉, 凡師之道, 威和, 竝至則吉也, 旣處之盡其善則能成功而安天下, 故王錫寵命, 至于三也, 凡事, 至于三者, 極也, 六五, 在上, 旣專倚任, 復厚其寵數, 蓋禮不稱則威不重而下不信也, 他卦, 九二, 爲六五所任者, 有矣, 唯師, 專主其事而爲衆陰所歸, 故其義, 最大, 人臣之道, 於事, 无所敢專, 唯閫外之事則專制之, 雖制之在己, 然, 因師之力而能致者, 皆君所與而職當爲也, 世儒, 有論魯祀周公以天子禮樂, 以爲周公, 能爲人臣不能爲之功則可用人臣不得用之禮樂, 是, 不知人臣之道, 夫居周公之位則爲周公之事, 由其位而能爲者, 皆所當爲也, 周公, 乃盡其職耳, 子道, 亦然, 唯孟子, 爲知此義, 故曰事親, 若曾子者, 可也, 未嘗以曾子之孝, 爲有餘也, 蓋子之身, 所能爲者, 皆所當爲也.

{本義} 九二在下 爲衆陰所歸 而有剛中之德 上應於五 而爲所寵任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在師中吉은 承天寵也오. 王三錫命은 懷萬邦也라.

【傳】在師中吉者, 以其承天之寵任也, 天, 謂王也, 人臣, 非君, 寵任之則安得專征之權而有成功之吉, 象, 以二專主其事, 故發此義, 與前所云世儒之見, 異矣, 王三錫以恩命, 褒其成功, 所以懷萬邦也.

六三, 師或輿尸면 凶하리라.

【傳】三居下卦之上, 居位當任者也, 不唯其才陰柔不中正, 師旅之事, 任當專一, 二旣以剛中之才, 爲上信倚, 必專其事, 乃有成功, 若或更使衆人, 主之, 凶之道也, 輿尸, 衆主也, 蓋指三也, 以三, 居下之上, 故發此義, 軍旅之事, 任不專一, 覆敗必矣.

【本義】輿尸, 謂師徒, 撓敗, 輿尸而歸也, 以陰居陽, 才弱志剛, 不中不正而犯非其分,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師或輿尸면 大无功也리라.

【傳】倚付二三, 安能成功, 豈唯无功, 所以致凶也.

六四, 師左次니 无咎로다.

【傳】師之進, 以强勇也, 四以柔居陰, 非能進而克捷者也, 知不能進而退, 故左次, 左次, 退舍也, 量宜進退, 乃所當也, 故无咎, 見可而進, 知難而退, 師之常也, 唯取其退之得宜, 不論其才之能否也, 度不能勝而完師以退, 愈於覆敗, 遠矣, 可進而退, 乃爲咎也, 易之發此義, 以示後世, 其仁, 深矣.

【本義】左次, 謂退舍也, 陰柔不中而居陰得正, 故其象, 如此, 全師以退, 賢於六三, 遠矣, 故其占, 如此.

象曰 左次无咎는 未失常也라.

【傳】行師之道, 因時施宜, 乃其常也, 故左次, 未必爲失也, 如四, 退次, 乃得其宜, 是以无咎.

【本義】知難而退, 師之常也.

六五, 田有禽이어든 利執言하니 无咎리라 長子 帥師니 弟子 輿尸하면 貞이라도 凶하리라.

【傳】五, 君位, 興師之主也, 故言興師任將之道, 師之興, 必以蠻夷猾夏, 寇賊姦宄, 爲生民之害, 不可懷來然後, 奉辭以誅之, 若禽獸, 入于田中, 侵害稼穡, 於義宜獵取則獵取之, 如此而動, 乃得无咎, 若輕動以毒天下, 其咎, 大矣, 執言, 奉辭之道, 明其罪而討之也, 若秦皇漢武, 皆窮山林以索禽獸者也, 非田有禽也, 任將授師之道, 當以長子帥師, 二在下而爲師之主, 長子也, 若以弟子, 衆主之則所爲, 雖正, 亦凶也, 弟子, 凡非長者也, 自古, 任將, 不專而致覆敗者, 如晋荀林父邲之戰, 唐郭子儀相州之敗, 是也.

【本義】六五, 用師之主, 柔順而中, 不爲兵端者也, 敵加於己, 不得已而應之, 故爲田有禽之象而其占, 利以搏執而无咎也, 言, 語辭也, 長子, 九二也, 弟子, 三四也, 又戒占者, 專於委任, 若使君子, 任事而又使小人, 參之則是, 使之輿尸而歸, 故雖貞而亦不免於凶也.

象曰 長子帥師는 以中行也오 弟子輿尸는 使不當也라.

【傳】長子, 謂二以中正之德, 合於上而受任以行, 若復使其餘者, 衆尸其事, 是, 任使之不當也, 其凶, 宜矣.

上六, 大君이 有命이니 開國承家에 小人勿用이니라.

【傳】上, 師之終也, 功之成也, 大君, 以爵命, 賞有功也, 開國, 封之爲諸侯也, 承家, 以爲卿大夫也, 承, 受也, 小人者, 雖有功, 不可用也, 故戒使勿用, 師旅之興, 成功非一道, 不必皆君子也, 故戒以小人, 有功, 不可用也, 賞之以金帛祿位, 可也, 不可使有國家而爲政也, 小人, 平時, 易致驕盈, 況挾其功乎, 漢之英彭, 所以亡也, 聖人之深慮遠戒也, 此, 專言師終之義, 不取爻義, 蓋以其大者, 若以爻言則六以柔, 居順之極, 師旣終而在无位之地, 善處而无咎者也.

【本義】師之終, 順之極, 論功行賞之時也, 坤爲土, 故有開國承家之象, 然, 小人則雖有功, 亦不可使之得有爵土, 但優以金帛, 可也, 戒行賞之人, 於小人則不可用此占而小人遇之, 亦不得用此爻也.

象曰 大君有命은 以正功也오 小人勿用은 必亂邦也일새라.

【傳】大君, 持恩賞之柄, 以正軍旅之功, 師之終也, 雖賞其功, 小人則不可以有功而任用之, 用之, 必亂邦, 小人, 恃功而亂邦者, 古有之矣.

【本義】聖人之戒, 深矣.

 

 

8. 水地比(수지비)

 


比吉(비길) : 비는 길하니

原筮(원서) : 처음 점을 하되

元永貞無咎(원영정무구) : 크고 장구하고 정도들 얻게 될 때허물이 없으리라.

不寧方來(불녕방래) : 편하지 못하여야 바야흐로 돌아오니,

後夫凶(후부흉) : 뒤에 돌아오면 대장부라도 흉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比吉也(비길야) : 비는 길한것이며,

比輔也(비보야) : 비는 돕는 것이니,

下順從也(하순종야) : 아래가 순종한다.

原筮元永貞無咎(원서원영정무구) : 처음 점을 침에 크고 장구하고 바른 도로써 친애흘 때 탈을 면할 수 있다고 함은

以剛中也(이강중야) : 강양과 중정의 도로 임하기 때문이다

不寧方來(불녕방래) : 에워싼 무리들이 찾아드는 것은

上下應也(상하응야) : 윗사람과 아랫 사람이 서로 호응하고 있기 때문이요

後夫凶(후부흉) : 기회를 놓친 자가 아무리 강한 기상을 지니고 있어도 흉하다 함은

其道窮也(기도궁야) : 그 길이 막히기 때문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地上有水比(지상유수비) : 땅위에 물이 있는 것이 비괘다

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선왕이건만국친제후) : 선왕이 이로써 만국을 세우고 제후를 친애한다.

 


初六(초륙) : 초육은

有孚比之(유부비지) : 믿음을 두고 친화하니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니

有孚盈缶(유부영부) : 믿음을 둠이 그릇에 가득하면

終來有它吉(종래유타길) : 마침내 뜻밖의 다른 데에서 길함이 나타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比之初六(비지초륙) : '비의 초육'은

有它吉也(유타길야) : 다른 데에서 길함이 나타난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比之自內(비지자내) : 돕는 것을 안으로부터 하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比之自內(비지자내) : '지지자내'는

不自失也(불자실야) : 스스로 잃지 아니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比之匪人(비지비인) : 친화할 수 없는 자와 친화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比之匪人(비지비인) : 친화할 수 없는 자와 친화하니

不亦傷乎(불역상호) : 또한 잃지 않겠는가.

 


六四(륙사) : 육사는

外比之(외비지) : 외부에서 도우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리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外比於賢(외비어현) : 밖으로 어진 이를 돕는 것은

以從上也(이종상야) : 위를 좇기 때문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顯比(현비) : 나타나게 돕는 것이니,

王用三驅(왕용삼구) : 왕이 세 군데로 모는 것을 씀에,

失前禽(실전금) : 옆의 새를 달아나게 하여

邑人不誡吉(읍인불계길) : 읍 사람을 경계하지 아니하니 길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顯比之吉(현비지길) : '현비지길'은

位正中也(위정중야) : 위가 정히 가운데 함이요,

舍逆取順(사역취순) : 거역하는 자를 버리고 순종하는 자를 취하고

失前禽也(실전금야) : 달아 나는 짐승을 버려두는 것이다

邑人不誡(읍인불계) : 나라의 백성을 경계하지 않음은

上使中也(상사중야) : 위에서 부림이 정당하기 때문이다

 


上六(상륙) : 상육은

比之無首凶(비지무수흉) : 돕는데 상대가 없으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比之無首(비지무수) : 친화의 길을 모색하나 상대가 없음은

無所終也(무소종야) : 친화의 대열에서 끝까지 할 사람이 때문이다

 【傳】比, 序卦, 衆必有所比, 故受之以比, 親輔也, 人之類, 必相親輔然後, 能安, 故旣有衆則必有所比, 比所以次師也, 爲卦, 上坎下坤, 以二體言之, 水在地上, 物之相切比无間, 莫如水之在地上, 故爲比也, 又衆爻, 皆陰, 獨五, 以陽剛, 居君位, 衆所親附而上亦親下, 故爲比也.

比, 吉하니 元筮호대 元永貞이면 无咎리라.

【傳】比, 吉道也, 人相親比, 自爲吉道, 故雜卦, 云比樂師憂, 人相親比, 必有其道, 苟非其道則, 有悔咎, 故必推原占決其可比者而比之, 筮, 謂占決卜度, 非謂以蓍龜也, 所比, 得元永貞則无咎, 元, 謂有君長之道, 永, 謂可以常久, 貞, 謂得正道, 上之比下, 必有此三者, 下之從上, 必求此三者則无咎也.

不寧이어야 方來니 後면 夫라도 凶이리라.

【傳】人之不能自保其安寧, 方且來求親比, 得所比則能保其安, 當其不寧之時, 固宜汲汲以求比, 若獨立自恃, 求比之志, 不速而後則雖夫, 亦凶矣, 夫猶凶, 況柔弱者乎, 夫, 剛立之稱, 傳, 曰子南, 夫也, 又曰是謂我非夫, 凡生天地之間者, 夫有不相親比而能自存者也, 雖剛强之至, 未有能獨立者也, 比之道, 由兩志相求, 兩志不相求則睽矣, 君, 懷撫其下, 下, 親輔於上, 親戚朋友鄕黨, 皆然, 故當上下, 合志以相從, 苟无相求之意則離而凶矣, 大抵人情, 相求則合, 相持則睽, 相持, 相待莫先也, 人之相親, 固有道, 然而欲比之志, 不可緩也.

【本義】比, 親輔也, 九五, 以陽剛, 居上之中而得其正, 上下五陰, 比而從之, 以一人而撫萬邦, 以四海而仰一人之象, 故筮者, 得之則當爲人所親輔, 然, 必再筮以自審, 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然後, 可以當衆之歸而无咎, 其未比而有所不安者, 亦將皆來歸之, 若又遲而後至則此交, 已固, 彼來, 已晩而得凶矣, 若欲比人則亦以是而反觀之耳.

彖曰 比는 吉也며

【本義】此三字, 疑衍文.

比, 輔也니 下順從也라.

【傳】比, 吉也, 比者, 吉之道也, 物相親比, 乃吉道也, 五以陽, 居尊位, 群下, 順從以親輔之, 所以爲比也.

【本義】此, 以卦體, 釋卦名義.

原筮 元永貞 无咎는 以剛中也오.

【傳】推原筮決相比之道, 得元永貞而後, 可以无咎, 所謂元永貞, 如五, 是也, 以陽剛居中正, 盡比道之善者也, 以陽剛當尊位, 爲君德元也, 居中得正, 能永而貞也, 卦辭, 本泛言比道, 彖言元永貞者, 九五, 以剛處中正, 是也.

不寧方來는 上下 應也오.

【傳】人之生, 不能保其安寧, 方且來求附比, 民不能自保, 故戴君以求寧, 君不能獨立, 故保民以爲安, 不寧而來比者, 上下, 相應也, 以聖人之公, 言之, 固至誠求天下之比, 以安民也, 以後王之私, 言之, 不求下民之附則危亡, 至矣, 故上下之至, 必相應也, 在卦言之, 上下群陰, 比於五, 五比其衆, 乃上下應也.

後夫凶은 其道 窮也라.

【傳】衆必相比而後, 能遂其生, 天地之間, 未有不相親比而能遂者也, 若相從之志, 不疾而後則不能成比, 雖夫, 亦凶矣, 无所親比, 困屈以致凶, 窮之道也.

【本義】亦以卦體, 釋卦辭, 剛中, 謂五, 上下, 謂五陰.

象曰 地上有水 比니 先王이 以하야 建萬國하고 親諸侯하니라.

【傳】夫物相親比而无間者, 莫如水在地上, 所以爲比也, 先王, 親比之象, 以建萬國親諸侯, 建立萬國, 所以比民也, 親撫諸侯, 所以比天下也.

【本義】地上有水, 水比於地, 不容有間, 建國親侯, 亦先王所以比於天下而無間者也, 彖意, 人來比我, 此, 取我往比人.

初六, 有孚比之라아 无咎리니.

【傳】初六, 比之始也, 相比之道, 以誠信爲本, 不信而親人, 人誰與之, 故比之始, 必有孚誠, 乃无咎也, 孚, 信之在中也.

有孚 盈缶면 終에 來有他吉하리라.

【傳】誠信, 充實於內, 若物之盈滿於缶中也, 缶, 質素之器, 言若缶之盈實其中, 外不加文飾則終, 能來有他吉也, 他, 非此也, 外也, 若誠實, 充於內, 物无不信, 豈用飾外以求比乎, 誠信, 中實, 雖他外, 皆當感而來從, 孚信, 比之本也.

【本義】比之初, 貴乎有信, 則可以无咎矣, 若其充實, 則又有他吉也.

象曰 比之初六은 有他吉也니라.

【傳】言比之初六者, 比之道, 在乎始也, 始能有孚則終, 致有他之吉, 其始不誠, 終焉得吉, 上六之凶, 由无首也.

六二, 比之自內니 貞하야 吉토다.

【傳】二與五, 爲正應, 皆得中正, 以中正之道, 相比者也, 二處於內, 自內, 謂由己也, 擇才而用, 雖在乎上而以身許國, 必由於己, 己以得君, 道合而進, 乃得正而吉也, 以中正之道, 應上之求, 乃自內也, 不自失也, 汲汲以求比者, 非君子自重之道, 乃自失也.

【本義】柔順中正, 上應九五, 自內比外而得其貞, 吉之道也, 占者, 如是則正而吉矣.

象曰 比之自內는 不自失也라.

【傳】守己中正之道, 以待上之求, 乃不自失也, 易之爲戒, 嚴密, 二雖中正, 質素體順, 故有貞吉自失之戒, 戒之自守, 以待上之求, 无乃涉後凶乎, 曰士之修己, 乃求上之道, 降志辱身, 非自重之道也, 故伊尹武侯, 救天下之心, 非不切, 必待禮至然後, 出也.

【本義】得正則不自失矣.

六三, 比之匪人이라.

【傳】三不中正而所比, 皆不中正, 四, 陰柔而不中, 二, 存應而比初, 皆不中正, 匪人也, 比於匪人, 其失, 可知, 悔吝, 不假言也, 故可傷, 二之中正而謂之匪人, 隨時取義, 各不同也.

【本義】陰柔不中正, 承乘應, 皆陰, 所比, 皆非其人之象, 其占, 大凶, 不言可知.

象曰 比之匪人이 不亦傷乎아.

【傳】人之相比, 求安吉也, 乃比於匪人, 必將反得悔吝, 其亦可傷矣, 深戒失所比也.

六四, 外比之하니 貞하야 吉토다.

【傳】四與初, 不相應而五比之, 外比於五, 乃得貞正而吉也, 君臣相比, 正也, 相比, 相與宜也, 五, 剛陽中正, 賢也, 居尊位, 在上也, 親賢從上, 比之正也, 故爲貞吉, 以六居四, 亦爲得正之義, 又陰柔不中之人, 能比於剛明中正之賢, 乃得正而吉也, 又比賢從上, 必以正道則吉也, 數說相須, 其義, 始備.

【本義】以柔居柔, 外比九五, 爲得其正, 吉之道也, 占者, 如是則正而吉矣.

象曰 外比於賢은 以從上也라.

【傳】外比, 謂從五也, 五, 剛明中正之賢, 又居君位, 四, 比之, 是, 比賢, 且從上, 所以吉也.

九五, 顯比니 王用三驅에 失前禽하며 邑人不誡니 吉토다.

【傳】五居君位, 處中得正, 盡比道之善者也, 人君比天下之道, 當顯明其比道而已, 如誠意以待物, 恕己以及人, 發政施仁, 使天下, 蒙其惠澤, 是人君親比天下之道也, 如是, 天下, 孰不親比於上, 若乃暴其小人, 違道干譽, 欲以求下之比, 其道, 亦狹矣, 其能得天下之比乎, 故聖人, 以九五, 盡比道之正, 取三驅爲喩曰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先王, 以四時之畋, 不可廢也, 故推其仁心, 爲三驅之禮, 乃禮所謂天子不合圍也, 成湯祝綱, 是其義也, 天子之畋, 圍合其三面, 前開一路, 使之可去, 不忍盡物, 好生之仁也, 只取其不用命者, 不出而反入者也, 禽獸前去者, 皆免矣, 故曰失前禽也, 王者, 顯明其比道, 天下, 自然來比, 來者, 撫之, 固不呴呴, 然求比於物, 若田之三驅, 禽之去者, 從而不追, 來者則, 取之也, 此, 王道之大, 所以其民, 皥皥而莫知爲之者也, 邑人不誡吉, 言其至公不私, 无遠邇親疎之別也, 邑者, 居邑, 易中所言邑, 皆同, 王者所都, 諸侯國中也, 誡, 期約也, 待物之一, 不期誡於居邑, 如是則吉也, 聖人, 以大公无私, 治天下, 於顯比, 見之矣, 非唯人君比天下之道, 如此, 大率人之相比, 莫不然, 以臣於君, 言之, 竭其忠誠, 致其才力, 乃顯其比君之道也, 用之與否, 在君而已, 不可阿諛逢迎, 求其比己也, 在朋友, 亦然, 修身誠意以待之, 親己與否, 在人而已, 不可巧言令色, 曲從苟合, 以求人之比己也, 於鄕黨親戚, 於衆人, 莫不皆然, 三驅失前禽之義也.

【本義】一陽, 居尊, 剛健中正, 卦之祥陰, 皆來比己, 顯其比而无私, 如天子, 不合圍, 開一面之綱, 來者, 不拒, 去者, 不追, 故爲用三驅失前禽而邑人不誡之象, 蓋雖私屬, 亦喩上意, 不相驚備, 以求必得也, 凡此, 皆吉之道, 占者, 如是則吉也.

象曰 顯比之吉은 位正中也오.

【傳】顯比所以吉者, 以其所居之位, 得正中也, 處正中之地, 乃由正中之道也, 比以不偏, 爲善, 故云正中, 凡言正中者, 其處正得中也, 比與隨, 是也, 言中正者, 得中與正也, 訟與需, 是也.

舍逆取順이 失前禽也오.

【傳】禮, 取不用命者, 乃是舍順取逆也, 順命而去者, 皆免矣, 比, 以向背而言, 謂去者爲逆, 來者爲順也, 故所失者, 前去之禽也, 言來者, 撫之, 去者, 不追也.

邑人不誡는 上使 中也일새라.

【傳】不期誡於親近, 上之使下, 中平不偏, 遠近, 如一也.

【本義】由上之德, 使不偏也.

上六, 比之无首니 凶하니라.

【傳】六, 居上, 比之終也, 首, 謂始也, 凡此之道, 其始, 善則其終, 善矣, 有其始而无其終者, 或有矣, 未有无其始而有終者也, 故比之无首, 至終則凶也, 此, 據比終而言, 然, 上六, 陰柔不中, 處險之極, 固非克終者也, 始比, 不以道, 隙於終者, 天下, 多矣.

【本義】陰柔, 居上, 无以比下, 凶之道也, 故爲无首之象而其占則凶也.

象曰 比之无首 无所終也니라.

【傳】比旣无首, 何所終乎, 相比有首, 猶或終違, 始不以道, 終復何保, 故曰无所終也.

【本義】以上下之象, 言之則爲无首, 以終始之象, 言之則爲无終, 无首則无終矣.

 

 

9. 風天小畜(풍천소축)

 


小畜亨(소축형) : 소축은 형통하니

密雲不雨(밀운불우) : 빽빽한 구름에 비가 오지 않은 것은

自我西郊(자아서교) : 우리 서쪽 교외에 머물러있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小畜(소축) : 소축은 유(柔)가 제자리를 얻음에

柔得位(유득위) :

而上下應之曰小畜(이상하응지왈소축) : 위와 아래가 응하니 소축이라하니라.

 


健而巽(건이손) : 굳건하고 겸손하며,

剛中而志行(강중이지행) : 강한 것이 중도를 얻어 뜻이 행해지니

乃亨(내형) : 형통하니라.

 


密雲不雨(밀운불우) : 빽빽한 구름이 비를 내리지 않음은

尚往也(상왕야) : 여전히 진행 중이요

自我西郊(자아서교) : '자아서교'는 우리 서쪽 교외에 머물러 있다고 함은

施未行也(시미행야) : 베풂이 행하여지지 않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風行天上小畜(풍행천상소축) : 바람이 하늘 위에 행하는 것이 소축괘 상이니

君子以懿文德(군자이의문덕) : 군자가 이것으로써 문덕을 아름답게 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復自道(부자도) : 회복함을 도로부터 함이니,

何其咎(하기구) : 무엇이 그 허물이리오.

吉(길) :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復自道(부자도) : '복자도'는

其義吉也(기의길야) : 그 뜻이 길하니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牽復吉(견부길) : 이끌어서 회복함이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牽復在中(견부재중) : '견복'은 가운데 있음이라.

亦不自失也(역불자실야) : 또한 스스로 잃지 않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輿說輻(여설복) : 수레의 바퀴살을 벗김이며,

夫妻反目(부처반목) : 부부가 반목함이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夫妻反目(부처반목) : '부처반목'은

不能正室也(불능정실야) : 능히 집을 바로 하지 못하느니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有孚血去(유부혈거) : 믿음을 두면, 피가 사라져가고

惕出無咎(척출무구) : 두려운데서 나와서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有孚惕出(유부척출) : '유부척출'은

上合志也(상합지야) : 위와 뜻이 합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有孚攣如(유부련여) : 믿음을 갖고 서로 이끌고

富以其鄰(부이기린) : 부를 그 이웃과 같이 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有孚攣如(유부련여) : '유부연여'는

不獨富也(불독부야) : 홀로 부하지 않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既雨既處(기우기처) : 이미 비오고 이미 그침은

尚德載(상덕재) : 덕을 숭상하여 실음이니

婦貞厲(부정려) : 지어미가 너무 고집하면 위태하리라.

月幾望(월기망) : 달이 거의 보름이니

君子征凶(군자정흉) : 군자가 집 떠나가면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既雨既處(기우기처) : '기우기처'는

德積載也(덕적재야) : 덕이 쌓여서 가득 참이요,

君子征凶(군자정흉) : '군자정흉'은

有所疑也(유소의야) : 의심할 바가 있음이라

 【傳】小畜, 序卦, 比必有所畜, 故受之以小畜, 物, 相比附則爲聚, 聚, 畜也, 又相親比則志相畜, 小畜所以次比也, 畜, 止也, 止則聚矣, 爲卦, 巽上乾下, 乾, 在上之物, 乃居巽下, 夫畜止剛健, 莫如巽順, 爲巽所畜, 故爲畜也, 然, 巽, 陰也, 其體, 柔順, 唯能以巽順, 柔其剛健, 非能力止之也, 畜道之小者也, 又四以一陰, 得位, 爲五陽所說, 得位, 得柔巽之道也, 能畜群陽之志, 是以爲畜也, 小畜, 謂以小畜大, 所畜聚者, 小, 所畜之事, 小, 以陰故也, 彖, 專以六四, 畜諸陽, 爲成卦之義, 不言二體, 蓋擧其重者.

小畜은 亨하니 密雲不雨는 自我西郊일새니라.

【傳】雲, 陰陽之氣, 二氣, 交而和則相畜固而成雨, 陽倡而陰和, 順也, 故和, 若陰先陽倡, 不順也, 故不和, 不和則不能成雨, 雲之畜聚, 雖密而不成雨者, 自西郊故也, 東北, 陽方, 西南, 陰方, 自陰倡, 故不和而不能成雨, 以人觀之, 雲氣之興, 皆自四遠, 故云郊, 據四而言, 故云自我, 畜陽者, 四, 畜之主也.

【本義】巽亦三劃卦之名, 一陰, 伏於二陽之下故, 其德, 爲巽爲入, 其象, 爲風爲木, 小陰也, 畜, 止之之義也, 上巽下乾, 以陰畜陽, 又卦唯六四一陰, 上下五陽, 皆爲所畜, 故爲小畜, 又以陰畜陽, 能係而不能固, 亦爲所畜者, 小之象, 內健外巽, 二五, 皆陽, 各居一卦之中而用事, 有剛而能中其志得行之象, 故其占, 當得亨通, 然, 畜未極而施未行, 故有密雲不雨自我西郊之象, 蓋密雲, 陰物, 西郊, 陰方, 我者, 文王, 自我也, 文王, 演易於羑里, 視岐周, 爲西方, 正小畜之時也, 筮者, 得之則占亦如其象云.

彖曰 小畜은 柔 得位而上下 應之할새 曰小畜이라.

【傳】言成卦之義也, 以陰居四, 又處上位, 柔, 得位也, 上下五陽, 皆應之, 爲所畜也, 以一陰而畜五陽, 能係而不能固, 是以爲小畜也, 彖解成卦之義而加曰字者, 皆重卦名, 文勢, 當然, 單名卦, 惟革, 有曰字, 亦文勢, 然也.

【本義】以卦體, 釋卦名義, 柔得位, 指六, 居四, 上下, 謂五陽.

健而巽하며 剛中而志行하야 乃亨하니라.

【傳】以卦才, 言也, 內健而外巽, 健而能巽也, 二五, 居中, 剛中也, 陽性, 上進, 下復乾體, 志在於行也, 剛居中, 爲剛而得中, 又爲中剛, 言畜陽則以柔巽, 言能亨則由剛中, 以成卦之義言則爲陰畜陽, 以卦才言則陽爲剛中, 才, 如是, 故畜雖小而能亨也.

【本義】以卦德卦體而言陽猶可亨也.

密雲不雨는 尙往也오. 自我西郊는 施未行也라.

【傳】畜道, 不能成大, 如密雲而不成雨, 陰陽, 交而和則相固而成雨, 二氣, 不和, 陽尙往而上, 故不成雨, 蓋自我陰方之氣先倡, 故不和而不能成雨, 其功施未行也, 小畜之不能成大, 猶西郊之雲, 不能成雨也.

【本義】尙往, 言畜之未極, 其氣, 猶上進也.

象曰 風行天上이 小畜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懿文德하나니라.

【傳】乾之剛健而爲巽所畜, 夫剛健之性, 惟柔順, 爲能畜止之, 雖可以畜止之, 然, 非能固制其剛健也, 但柔順以擾係之耳, 故爲小畜也, 君子, 觀小畜之義, 以懿美其文德, 畜, 聚, 爲蘊畜之義, 君子所蘊畜者, 大則道德經綸之業, 小則文章才藝, 君子, 觀小畜之象, 以懿美其文德, 文德, 方之道義, 爲小也.

【本義】風, 有氣而无質, 能畜而不能久, 故爲小畜之象, 懿文德, 言未能厚積而遠施也.

初九, 復이 自道어니 何其咎리오 吉하니라.

【傳】初九, 陽爻而乾體, 陽, 在上之物, 又剛健之才, 足以上進而復, 與在上, 同志, 其進復於上, 乃其道也, 故云復自道, 復旣自道, 何過咎之有, 无咎而又有吉也, 諸爻, 言无咎者, 如是則无咎矣, 故云无咎者, 善補過也, 雖使爻義, 本善, 亦不害於不如是, 則有咎之義, 初九, 乃由其道而行, 无有過咎, 故云何其咎, 无咎之甚明也.

【本義】下卦, 乾體, 本皆在上之物, 志欲上進而爲陰所畜, 然, 初九, 體乾, 居下得正, 前遠於陰, 雖與四爲正應而能自守以正, 不爲所畜, 故有進復自道之象, 占者, 如是則无咎而吉也.

象曰 復自道는 其義吉也라.

【傳】陽剛之才, 由其道而復, 其義吉也, 初與四, 爲正應, 在畜時, 乃相畜者也.

九二, 牽復이니 吉하니라.

【傳】二以陽, 居下體之中, 五以陽, 居上體之中, 皆以陽剛, 居中, 爲陰所畜, 俱欲上復, 五雖在四上而爲其所畜則同, 是同志者也, 夫同患相憂, 二五, 同志, 故相牽連而復, 二陽, 竝進則陰不能勝, 得遂其復矣, 故吉也, 曰遂其復則離畜矣乎, 曰凡爻之辭, 皆謂如是則可以如是, 若己然則時己變矣, 尙何敎誡乎, 五爲巽體, 巽畜於乾而反與二, 相牽, 何也, 曰擧二體而言則巽畜乎乾, 全卦而言則一陰, 畜五陽也, 在易, 隨時取義, 皆如此也.

【本義】三, 陽, 志同而九二, 漸近於陰, 以其剛中, 故能與初九, 牽連而復, 亦吉道也, 占者, 如是則吉矣.

象曰 牽復은 在中이라 亦不自失也라.

【傳】二, 居中得正者也, 剛柔進退, 不失乎中道也, 陽之復, 其勢, 必强, 二以處中, 故雖强於進, 亦不至於過剛, 過剛, 乃自失也, 爻, 止言牽復而吉之義, 象, 復發明其在中之美.

【本義】亦者, 承上爻義.

九三, 輿說輻이며 夫妻反目이로다.

【傳】三, 以陽爻, 居不得中而密比於四, 陰陽之情, 相求也, 又暱比而不中, 爲陰畜制者也, 故不能前進, 猶車輿, 說去輪輻, 言不能行也, 夫妻反目, 陰, 制於陽者也, 今反制陽, 如夫妻之反目也, 反目, 謂怒目相視, 不順其夫而反制之也, 婦人, 爲夫寵惑, 旣而遂反制其夫, 夫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者也, 故說輻反目, 三, 自爲也.

【本義】九三, 亦欲上進, 然, 剛而不中, 迫近於陰而又非正應, 但以陰陽相說而爲所係畜, 不能自進, 故有輿說輻之象, 然, 以志剛, 故又不能平而與之爭, 故又爲夫妻反目之象, 戒占者, 如是則不得進而有所爭也.

象曰 夫妻反目은 不能正室也라.

【傳】夫妻反目, 蓋由不能正其室家也, 三, 自處不以道, 故四, 得制之, 不使進, 猶夫不能正其室家, 故致反目也.

【本義】程子, 曰說輻反目, 三, 自爲也.

六四, 有孚면 血去코 場出하야 无咎리라.

【傳】四於畜時, 處近君之位, 畜君者也, 若內有孚誠則五志信之, 從其畜也, 卦獨一陰, 畜衆陽者也, 諸陽之志, 係于四, 四, 苟欲以力畜之則一柔, 敵衆剛, 必見傷害, 惟盡其孚誠以應之則可以感之矣, 故其傷害, 遠, 其危懼, 免也, 如此則可以无咎, 不然則不免乎害矣, 此, 以柔畜剛之道也, 以人君之威嚴而微細之臣, 有能畜止其欲者, 蓋有孚信以感也.

【本義】以一陰, 畜衆陽, 本有傷害憂懼, 以其柔順得正, 虛中巽體, 二陽, 助之, 是, 有孚而血去惕出之上也, 无咎, 宜矣, 故戒占者, 亦有其德則无咎也.

象曰 有孚惕出은 上合志也라.

【傳】四旣有孚則五, 信任之, 與之合志, 所以得惕出而无咎也, 惕出則血去, 可知擧其輕者也, 五旣合志, 衆陽, 皆從之矣.

九五, 有孚라 攣如하야 富以其隣이로다.

【傳】小畜, 衆陽, 爲陰所畜之時也, 五以中正, 居尊位而有孚信則其類, 皆應之矣, 故曰攣如, 謂牽連相從也, 五必援挽, 與之相濟, 是富以其隣也, 五以居尊位之勢, 如富者, 推其財力, 與隣比, 共之也, 君子, 爲小人所困, 正人, 爲群邪所厄則在下者, 必攣挽於上, 期於同進, 在上者, 必援引於下, 與之戮力, 非獨推己力, 以及人也, 固資在下之助, 以成其力耳.

【本義】巽體三爻, 同力畜乾, 隣之象也, 而九五, 居中處尊, 勢能有爲, 以兼乎上下, 故爲有孚攣固用富厚之力而以其隣之象, 以, 猶春秋, 以某師之以, 言能左右之也, 占者, 有孚則能如是也.

象曰 有孚攣如는 不獨富也라.

【傳】有孚攣如, 蓋其隣類, 皆牽攣而從之, 與衆同欲, 不獨有其富也, 君子之處難厄, 惟其至誠, 故得衆力之助而能濟其衆也.

上九, 旣雨旣處는 尙德하야 載니 婦 貞이면 厲하리라.

【傳】九以巽順之極, 居卦之上, 處畜之終, 從畜而止者也, 爲四所止也, 旣雨, 和也, 旣處, 止也, 陰之畜陽, 不和則不能止, 旣和而止, 畜之道, 成矣, 大畜, 畜之大, 故極而散, 小畜, 畜之小, 故極而成, 尙德載, 四, 用柔巽之德, 積滿而至於成也, 陰柔之畜剛, 非一朝一夕, 能成, 由積累而至, 可不戒乎, 載, 積滿也, 詩云厥聲載路, 婦貞厲, 婦, 謂陰, 以陰而畜陽, 以柔而制剛, 婦, 若貞固守此, 危厲之道也, 安有婦制其夫, 臣制其君而能安者乎.

月幾望이니 君子 征이면 凶하리라.

【傳】月望則與日敵矣, 幾望, 言其盛將敵也, 陰, 己能畜陽而云幾望, 何也, 此, 以柔巽, 畜其志也, 非力能制也, 然, 不己則將盛於陽而凶矣, 於幾望而爲之戒曰婦將敵矣, 君子, 動則凶矣, 君子, 謂陽, 征, 動也, 幾望, 將盈之時, 若己望則陽己消矣, 尙何戒乎.

【本義】畜極而成, 陰陽, 和矣, 故爲旣雨旣處之象, 畜尊尙陰德, 至於積滿而然也, 陰加於陽, 故雖正, 亦厲, 然, 陰旣盛而抗陽則君子, 亦不可以有行矣, 其占, 如此, 爲戒深矣.

象曰 旣雨旣處는 德이 積載也오 君子征凶은 有所疑也니라.

【傳】旣雨旣處, 言畜道, 積滿而成也, 陰將盛極, 君子, 動則有凶也, 陰敵陽則必消陽, 小人, 抗君子則必害君子, 安得不疑慮乎, 若前知疑慮而警懼, 求所以制之則不至於凶矣.

 

 

10. 天澤履(천택리)

 


履虎尾(리호미) : 호랑이를 꼬리를 밟더라도

不咥人亨(불질인형) : 사람을 물지 않으니 형통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履柔履剛也(리유리강야) : 리는 유가 강에 밟힘이니,

說而應乎乾(설이응호건) : 기쁨으로 건에 응하는지라.

是以履虎尾(시이리호미) : 이로써 호랑이 꼬리를 밟아도

不咥人亨(불질인형) : 물지 않으니 형통함이라

剛中正(강중정) : 강건하고 중정함으로써

履帝位而不疚(리제위이불구) : 제위(帝位)를 밟아 평폐가 없으니

光明也(광명야) : 광명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上天下澤履(상천하택리) : 위는 하늘이고 아래는 못이 있는 리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辯上下(군자이변상하) : 군자가 이로써 위 아래를 분별하여

定民志(정민지) : 백성의 뜻을 정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素履往無咎(소리왕무구) : 본래대로 밟아 나아가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素履之往(소리지왕) : '소리지왕'은

獨行願也(독행원야) : 홀로 원하는 것을 행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履道坦坦(리도탄탄) : 밟는 도가 탄탄하니,

幽人貞吉(유인정길) : 유인이라야 바르고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幽人貞吉(유인정길) : '유인정길'은

中不自亂也(중불자란야) : 중을 얻어 스스로 어지럽지 않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眇能視(묘능시) : 소경이 능히 보며

跛能履(파능리) : 절름발이가 능히 잛는지라.

履虎尾(리호미) : 호랑이 꼬리를 밟아서

咥人凶(질인흉) : 사람을 무니 흉하고,

武人為于大君(무인위우대군) : 무인이 대군이 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眇能視(묘능시) : '능시'는

不足以有明也(불족이유명야) : 족히 밝음이 있지 못함으로써요,

 


跛能履(파능리) : '파능리'는

不足以與行也(불족이여행야) : 족히 더불어 행하지 못함으로써요.

咥人之凶(질인지흉) : '질인지흉'은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요,

武人為于大君(무인위우대군) : '무인위우대군'은

志剛也(지강야) : 뜻이 강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履虎尾(리호미) : 호랑이 꼬리를 밟음이니,

愬愬終吉(소소종길) : 조심하고 조심하면 마침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愬愬終吉(소소종길) : '소소종길'은

志行也(지행야) : 뜻이 행하여짐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夬履貞厲(쾌리정려) : 흔쾌히 밟음이니, 바르더라도 위태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夬履貞厲(쾌리정려) : '쾌리정려'는

位正當也(위정당야) : 위가 정당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視履考祥(시리고상) : 밟아온 것을 보아서 상서로운 것을 상고하되

其旋元吉(기선원길) : 그 시행을 두루 잘했으면 크게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元吉在上(원길재상) : 크게 길함이 위에 있음이

大有慶也(대유경야) : 큰 경사가 있음이라

 傳】履, 序卦, 物畜然後, 有禮, 故受之以履, 夫物之聚則有小大之別, 高下之等, 美惡之分, 是物畜然後, 有禮, 履所以繼畜也, 履, 禮也, 禮, 人之所履也, 爲卦, 天上澤下, 天而在上, 澤而處下, 上下之分, 尊卑之義, 理之當也, 禮之本也, 常履之道也, 故爲履, 履, 踐也, 藉也, 履物, 爲踐, 履於物, 爲藉, 以柔藉剛, 故爲履也, 不曰剛履柔而曰柔履剛者, 剛乘柔, 常理, 不足道, 故易中, 唯言柔乘剛, 不言剛乘柔也, 言履藉於剛, 乃見卑順說應之義.

履虎尾라도 不侄人이라 亨하니라.

【傳】履, 人所履之道也, 天在上而澤處下, 以柔履藉於剛, 上下, 各得其義, 事之至順, 理之至當也, 人之履行, 如此, 雖履至危之地, 亦无所害, 故履虎尾而不見咥嚙, 所以能亨也.

【本義】兌, 亦三劃卦之名, 一陰, 見於二陽之上, 故其德, 爲說, 其象, 爲澤, 履, 有所躡而進之義也, 以兌遇乾, 和說以躣剛强之後, 有履虎尾而不見傷之象, 故其卦, 爲履而占, 如是也, 人能如是則處危而不傷矣.

彖曰 履는 柔履剛也니

【本義】以二體, 釋卦名義.

說而應乎乾이라 是以履虎尾不侄人亨이라.

【傳】兌以陰陽, 履藉乾之陽剛, 柔履剛也, 兌以說順, 應乎乾剛而履藉之, 下順乎上, 陰承乎陽, 天下之至理也, 所履如此, 至順至當, 雖履虎尾, 亦不見傷害, 以此履行, 其亨, 可知.

【本義】以卦德, 釋彖辭.

剛中正으로 履帝位하야 而不疚면 光明也라.

【傳】九五, 以陽剛中正, 尊履帝位, 苟无疚病, 得履道之至善光明者也, 疚, 謂疵病, 夬履, 是也, 光明, 德盛而輝光也.

【本義】又以卦體, 明之, 指九五也.

象曰 上天下澤이 履니 君子 以하야 辯上下하야 定民志하나니라.

【傳】天在上澤居下, 上下之正理也, 人之所履, 當如是, 故取其象而爲履, 君子, 觀履之象, 以辯別上下之分, 以定其民志, 夫上下之分, 明然後, 民志, 有定, 民志, 定然後, 可以言治, 民志, 不定, 天下, 不可得而治也, 古之時, 公卿大夫而下, 位各稱其德, 終身居之, 得其分也, 位未稱德則君, 擧而進之, 士修其學, 學至而君, 求之, 皆非有預於己也, 農工商賈, 勤其事而所享, 有限, 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 可一, 後世, 自庶士, 至于公卿, 日志于尊榮, 農工商賈, 日至于富侈, 億兆之心, 交鶩於利, 天下, 紛然, 如之何其可一也, 欲其不亂, 難矣, 此, 由上下, 无定志也, 君子, 觀履之象而分辯上下, 使各當其分, 以定民之心志也.

【本義】程傳, 備矣.

初九, 素履로 往하면 无咎리라.

【傳】履不處者, 行之義, 初處至下, 素在下者也, 而陽剛之才, 可以上進, 若安其卑下之素而往則无咎矣, 夫人, 不能自安於貧賤之素則其進也, 乃貪躁而動, 求去乎貧賤耳, 非欲有爲也, 旣得其進, 驕溢, 必矣, 故往則有咎, 賢者則安履其素, 其處也, 樂, 其進也, 將有爲也, 故得其進則有爲而无不善, 乃守其素履者也.

【本義】以陽在下, 居履之初, 未爲物遷, 率其素履者也, 占者, 如是則往而无咎也.

象曰 素履之往은 獨行願也라.

【傳】安履其素而往者, 非苟利也, 獨行其志願耳, 獨, 專也, 若欲貴之心, 與行道之心, 交戰于中, 豈能安履其素也.

九二, 履道 坦坦하니 幽人이라아 貞코 吉하니라.

【傳】九二, 居柔, 寬裕得中, 其所履, 坦坦然平易之道也, 雖所履, 得坦易之道, 亦必幽靜安恬之人, 處之, 則能貞固而吉也, 九二, 陽, 志, 上進, 故有幽人之戒.

【本義】剛中在下, 无應於上, 故爲履道平坦幽獨守貞之象, 幽人, 履道而遇其占則貞而吉矣.

象曰 幽人貞吉은 中不自亂也라.

【傳】履道, 在於安靜, 其中, 恬正則所履, 安裕, 中若躁動, 豈能安其所履, 故必幽人, 則能堅固而吉, 盖其中心, 安靜, 不以利欲, 自亂也.

六三, 渺能視며 跛能履라 履虎尾하야 侄人이니 凶하고 武人이 爲于大君이로다.

【傳】三, 以陰居陽, 志欲剛而體本陰柔, 安能堅其所履, 故如盲渺之視, 其見, 不明, 跛躄之履, 其行, 不遠, 才旣不足而又處不得中, 履非其正, 以柔而務剛, 其履如此, 是, 履於危地, 故曰履虎尾, 以不善履, 履危地, 必及禍患, 故曰咥人凶, 武人爲于大君, 如武暴之人而居人上, 肆其躁率而已, 非能順履而遠到也, 不中正而志剛, 乃爲群陽所與, 是以, 剛躁蹈危而得凶也.

【本義】六三, 不中不正, 柔而志剛, 以此履乾, 必見傷害, 故其象, 如此而占者, 凶, 又爲剛武之人, 得志而肆暴之象, 如秦政項籍, 豈能久也.

象曰 眇能視는 不足以有明也오 跛能履는 不足以與行也오.

【傳】陰柔之人, 其才, 不足, 視不能明, 行不能遠而乃務剛, 所履如此, 其能免於害乎.

咥人之凶은 位不當也오. 武人爲于大君은 志剛也라.

【傳】以柔居三, 履非其正, 所以致禍害跛咥而凶也, 以武人爲喩者, 以其處陽, 才弱而志剛也, 志剛則妄動, 所履, 不由其道, 如武人而爲大君也.

九四, 履虎尾니 愬愬이면 終吉이리라.

【傳】九四, 陽剛而乾體, 雖居四, 剛勝者也, 在近君多懼之地, 无相得之義, 五復剛決之過, 故爲履虎尾, 愬愬, 畏懼之貌, 若能畏懼則當終吉, 蓋九雖剛而志柔, 四雖近而不處, 故能兢愼畏懼則終免於危而獲吉也.

【本義】九四, 亦以不中不正, 履九五之剛, 然, 以剛居柔, 故能戒懼而得終吉.

象曰 愬愬終吉은 志行也라.

【傳】能愬愬畏懼則終得其吉者, 志在於行而不處也, 去危則獲吉矣, 陽剛, 能行者也, 居柔, 以順自處者也.

九五, 夬履니 貞이라도 厲하리라.

【傳】夬, 剛決也, 五以陽剛乾體, 居至尊之位, 任其剛決而行者也, 如此則雖得正, 猶危厲也, 古之聖人, 居天下之尊, 明足以照, 剛足以決, 勢足以專, 然而未嘗不盡天下之議, 雖蒭蕘之微, 必取, 乃其所以爲聖也, 履帝位而光明者也, 若自任剛明, 決行不顧, 雖使得正, 亦危道也, 可固守乎, 有剛明之才, 苟專自任, 猶爲危道, 況剛明不足者乎, 易中, 云貞厲, 義各不同, 隨卦可見.

【本義】九五, 以剛中正, 履帝位而下以兌說, 應之, 凡事, 必行, 无所疑礙, 故其象爲夬決, 其履, 雖使得正, 亦危道也, 故其占, 爲雖正而危, 爲戒深矣.

象曰 夬履貞厲는 位正當也일새라.

【傳】戒夬履者, 以其正當尊位也, 居至尊之位, 據能專之勢而自任剛決, 不復畏懼, 雖使得正, 亦危道也.

【本義】傷於所恃.

上九, 視履하야 考祥호대 其旋이면 元吉이리라.

【傳】上處履之終, 於其終, 視其所履行, 以考其善惡禍福, 若其旋則善且吉也, 旋, 謂周旋, 完備无不至也, 人之所履, 考視其終, 若終始周完无疚, 善之至也, 是以, 元吉, 人之吉凶, 係其所履善惡之多寡, 吉凶之小大也.

【本義】視履之終, 以考其詳, 周旋无虧則得元吉, 占者禍福, 視其所履而未定也.

象曰 元吉在上이 大有慶也니라.

【傳】上, 履之終也, 人之所履, 善而吉, 至其終, 周旋无虧, 乃大有福慶之人也, 人之行, 貴乎有終.

【本義】若得元吉則大有福慶也.

 

 

11. 地天泰(지천태)

 


泰小往大來(태소왕대래) : 태는 작은 것이 가고, 큰 것이 오는 것이니

吉亨(길형) : 길하여 형통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泰小往大來吉亨(태소왕대래길형) : '태소왕대래길형'은

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칙시천지교이만물통야) : 곧 천지가 사귀어 만물이 통하는 것이며,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상하교이기지동야) : 위와 아래가 사귀어 그 뜻이 같음이라.

內陽而外陰(내양이외음) : 안에는 양이고, 밖에는 음이며,

內健而外順(내건이외순) : 안으로는 강건하고 밖으로는 유순하며,

內君子而外小人(내군자이외소인) : 안으로는 군자요 밖으로는 소인이니,

君子道長(군자도장) : 군자의 도는 자라나고

小人道消也(소인도소야) : 소인의 도는 사라지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天地交泰(천지교태) : 하늘과 땅의 사귐이 태괘의 괘상이니,

后以財成天地之道(후이재성천지지도) : 군주가 이로써 천지의 도를 재단하여 이루며,

輔相天地之宜(보상천지지의) : 천지의 마땅함을 힘 보태고

以左右民(이좌우민) : 도움으로써 백성을 좌하고 우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拔茅茹(발모여) : 띠풀 뿌리를 뽑음이라.

以其彙征吉(이기휘정길) : 그 무리로써 감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拔茅征吉(발모정길) : 발모정길은

志在外也(지재외야) : 뜻이 밖에 있음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包荒(포황) : 거친 것을 싸며

用馮河(용풍하) : 하수를 건너는 용맹을 쓰며,

不遐遺(불하유) : 멀리 있는 것을 버리지 아니하며

朋亡(붕망) : 붕당을 없애면,

得尚于中行(득상우중행) : 중정의 도를 행함에 숭상함을 얻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包荒得尚于中行(포황득상우중행) : '포황득상우중행'은

以光大也(이광대야) : 빛나고 큼을 얻기 때문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無平不陂(무평불피) : 평평하다가 언덕지지 않음이 없으며,

無往不復(무왕불부) : 가다가 돌아오지 않음이 없으니,

艱貞(간정) : 어렵게 하고 바르게 하면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어서

勿恤其孚(물휼기부) : 근심치 않더라도 그 미더운지라.

于食有福(우식유복) : 먹는 데에 복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無往不復(무왕불부) : 무왕불복은

天地際也(천지제야) : 천지가 사귐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翩翩(편편) : 펄펄 나래짓하듯

不富以其鄰(불부이기린) : 부하려 하지않고 그 이웃으로써 하여,

不戒以孚(불계이부) : 경계하지 아니해도 미덥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翩翩不富(편편불부) : '편편불복'는

皆失實也(개실실야) : 모두 실질을 잃음이요,

不戒以孚(불계이부) : '부계이부'는

中心願也(중심원야) : 중심으로 원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帝乙歸妹(제을귀매) : 제을이 누이동생을 시집보내는 것이니,

以祉元吉(이지원길) : 이로써 복이 되며 크게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以祉元吉(이지원길) : '이지원길'은

中以行願也(중이행원야) : 가운데로써 원함을 행함이라.

 


上六(상륙) : 상육은

城復于隍(성부우황) : 성이 무너져 터에 돌아옴이라.

勿用師(물용사) : 군사를 쓰지 말고

自邑告命貞吝(자읍고명정린) : 읍으로부터 명이 고할지니 바르더라도 인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城復于隍(성부우황) : '성복우황'은

其命亂也(기명란야) : 그 명이 어지러움이라

 【傳】泰, 序卦, 履而泰然後, 安, 故受之以泰, 履得其所則舒泰, 泰則安矣, 泰所以次履也, 爲卦, 坤陰, 在上, 乾陽, 居下, 天地陰陽之氣, 相交而和則萬物, 生成, 故爲通泰.

泰, 小 往코 大 來하니 吉하야 亨하니라.

【傳】小, 謂陰, 大, 謂陽, 往, 往之於外也, 來, 來居於內也, 陽氣下降, 陰氣上交也, 陰陽, 和暢則萬物, 生遂, 天地之泰也, 以人事言之, 大則君上, 小則臣下, 君, 推誠以任下, 臣, 盡誠以事君, 上下之志, 通, 朝廷之泰也, 陽爲君子, 陰爲小人. 君子, 來處於內, 小人, 往處於外, 是君子, 得位, 小人, 在下, 天下之泰也, 泰之通, 吉而且亨也, 不云吉元亨者, 時有汚隆, 治有小大, 雖泰, 豈一槩哉, 言吉亨則可包矣.

【本義】泰, 通也, 爲卦, 天地交而二氣通, 故爲泰, 正月之卦也, 小, 謂陰, 大, 謂陽, 言坤往居外, 乾來居內, 又自歸妹來則六往居四, 九來居三也, 占者, 有剛陽之德則吉而亨矣

彖曰 泰小往大來吉亨은 則是天地 交而萬物이 通也며 上下 交而其志 同也라.

【傳】小往大來, 陰往而陽來也, 則是天地陰陽之氣, 相交而萬物, 得遂其通泰也, 在人則上下之情, 交通而其志意同也.

內陽而外陰하며 內健而外順하며 內君子而外小人하니 君子道 長하고 小人道 消也라.

【傳】陽來居內, 陰往居外, 陽進而陰退也, 乾健, 在內, 坤順, 在外, 爲內健而外順, 君子之道也, 君子, 在內, 小人, 在外, 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所以爲泰也, 旣取陰陽交和, 又取君子道長, 陰陽交和, 乃君子之道, 長也.

象曰 天地交 泰니 后 以하야 財成天地之道하며 輔相天地之宜하야 以左右民하나니라.

【傳】天地交而陰陽和則萬物, 茂遂, 所以泰也, 人君, 當體天地通泰之象而以財成天地之道, 輔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生民也, 財成, 謂體天地交泰之道而財制, 成其施爲之方也, 輔相天地之宜, 天地, 通泰則萬物, 茂遂, 人君, 體之而爲法制, 使民, 用天時因地利, 輔助化育之功, 成其豊美之利也, 如春氣發生萬物則, 爲播植之法, 秋氣成實萬物則爲收斂之法, 乃輔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輔助於民也, 民之生, 必賴君上, 爲之法制, 以敎率輔翼之, 乃得遂其生養, 是左右之也.

【本義】財成, 以制其過, 輔相, 以補其不及.

初九, 拔茅茹라 以其彙로 征이니 吉하니라.

【傳】初以陽爻, 居下, 是, 有剛明之才而在下者也, 時之否則君子, 退而窮處, 時旣泰則志在上進也, 君子之進, 必與其朋類, 相牽援, 如茅之根然, 拔其一則牽連而起矣, 茹, 根之相牽連者, 故以爲象, 彙, 類也, 賢者, 以其類, 進, 同志以行其道, 是以吉也, 君子之進, 必以其類, 不唯志在相先, 樂於與善, 實乃相賴以濟, 故君子小人, 未有能獨立不賴朋友之助者也, 自古, 君子, 得位則天下之賢, 萃於朝廷, 同志協力, 以成天下之泰, 小人, 在位則不肖者, 竝進然後, 其黨, 勝而天下, 否矣, 蓋各從其類也.

【本義】三陽在下, 相連而進, 拔茅連茹之象, 征行之吉也, 占者, 陽剛則其征, 吉矣, 郭璞洞林, 讀至彙字, 絶句, 下卦放此.

象曰 拔茅征吉은 志在外也라.

【傳】時將泰則群賢, 皆欲上進, 三陽之志, 欲進, 同也, 故取茅茹彙征之象, 志在外, 上進也.

九二, 包荒하며 用馮河하며 不遐遺하며 朋亡하면 得尙于中行하리라.

【傳】二以陽剛得中, 上應於五, 五以柔順得中, 下應於二, 君臣, 同德, 是, 以剛中之才, 爲上所專任, 故二雖居臣位, 主治泰者也, 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故治泰之道, 主二而言, 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四者, 處泰之道也, 人情, 安肆則政, 舒緩而法度, 廢弛, 庶事, 无節治之之道, 必有包含荒穢之量則其施爲, 寬裕詳密, 弊革事理而人安之, 若无含弘之度, 有忿疾之心則无深遠之慮, 是暴擾之患, 深弊, 未去而近患, 己生矣, 故在包荒也, 用馮河, 泰寧之世, 人情, 習於久安, 安於守常, 惰於因循, 憚於更變, 非有馮河之勇, 不能有爲於斯時也, 馮河謂其剛果, 足以濟深越險也, 自古, 泰治之世, 必漸至於衰替, 蓋由狃習安逸因循而然, 自非剛斷之君, 英烈之輔, 不能挺特奮發, 以革其弊也, 故曰用馮河, 或疑上云包荒則是包含寬容, 此云用馮河則是奮發改革, 似相反也, 不知以含容之量, 施剛果之用, 乃聖賢之爲也, 不遐遺, 泰寧之時, 人心, 狃於泰則苟安逸而已, 惡能復深思遠慮, 及於遐遠之事哉, 治夫泰者, 當周及庶事, 雖遐遠, 不可遺, 若事之微隱, 賢才之在僻陋, 皆遐遠者也, 時泰則固遺之矣, 朋亡, 夫時之旣泰則人習於安, 其情, 肆而失節, 將約而正之, 非絶去其朋與之私則不能也, 故云朋亡, 自古, 立法制事, 牽於人情, 卒不能行者, 多矣, 若夫禁奢侈則害於近戚, 限田産則妨於貴家, 如此之類, 旣不能斷以大公而必行則是牽於朋比也, 治泰, 不能朋亡則爲之難矣, 治泰之道, 有此四者則能合於九二之德, 故曰得尙于中行, 言能配合中行之義也, 尙, 配也.

【本義】九二, 以剛居柔, 在下之中, 上有六五之應, 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 占者, 能包容荒穢而果斷剛決, 不遺遐遠而不昵朋比則合乎此爻中行之道矣.

象曰 包荒得尙于中行은 以光大也라.

【傳】象擧包荒一句而通解四者之義, 言如此則能配合中行之德而其道, 光明顯大也.

九三, 无平不陂며 无往不復이니 艱貞이면 无咎하야 勿恤이라도 其孚라 于食에 有福하리라.

【傳】三居泰之中, 在諸陽之上, 泰之盛也, 物理, 如循環, 在下者, 必升, 居上者, 必降, 泰久而必否, 故於泰之盛, 與陽之將進而爲之戒曰无常安平而不險陂者, 謂无常泰也, 无常往而不返者, 謂陰當復也, 平者, 陂, 往者, 復則爲否矣, 當知天理之必然, 方泰之時, 不敢安逸, 常艱危其思慮, 正固其施爲, 如是則可以无咎, 處泰之道, 旣能艱貞則可常保其泰, 不勞憂恤, 得其所求也, 不失所期, 爲孚, 如是則於其祿食, 有福益也, 祿食, 謂福祉, 善處泰者, 其福, 可食也, 盖德善, 日積則福祿, 日臻, 德踰於祿則雖盛而非滿, 自古, 隆盛, 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也.

【本義】將過于中, 泰將極而否欲來之時也, 恤, 憂也, 孚, 所期之信也, 戒占者, 艱難守貞則无咎而有福.

象曰 无往不復은 天地際也라.

【傳】无往不復, 言天地之交際也, 陽降于下, 必復于上, 陰升于上, 必復于下, 屈伸往來之常理也, 因天地交際之道, 明否泰不常之理, 以爲戒也.

六四, 翻翻히 不富以其隣하야 不戒以孚로다.

【傳】六四, 處泰之過中, 以陰在上, 志在下復, 上二陰, 亦志在趍下, 翩翩, 疾飛之貌, 四, 翩翩就下, 與其隣, 同也, 隣, 其類也, 謂五與上, 夫人, 富而其類, 從者, 爲利也, 不富而從者, 其志, 同也, 三陰, 皆在下之物, 居上, 乃失其實, 其志, 皆欲下行, 故不富而相從, 不待戒告而誠意, 相合也, 夫陰陽之升降, 乃時運之否泰, 或交或散, 理之常也, 泰旣過中則將變矣, 聖人, 於三, 尙云艱貞則有福, 蓋三, 爲將中, 知戒則可保, 四, 已過中矣, 理必變也, 故專言始終反復之道, 五, 泰之主則復言處泰之義.

【本義】已過乎中, 泰已極矣, 故三陰, 翩然而下, 復不待富而其類, 從之, 不待戒令而信也, 其爻, 爲有小人合交, 以害正道, 君子, 所當戒也, 陰虛陽實, 故凡言不富者, 皆陰爻也.

象曰 翩翩不富는 皆失實也오 不戒以孚는 中心願也라.

【傳】翩翩, 下往之疾, 不待富而隣從者, 以三陰, 在上, 皆失其實故也, 陰本在下之物, 今乃居上, 是失實也, 不待告戒而誠意相與者, 蓋其中心所願故也, 理當然者, 天也, 衆所同者, 時也.

【本義】本陰居下, 在上, 爲失實.

六五, 帝乙歸妹니 以祉며 元吉이리라.

【傳】史, 謂湯爲天乙, 厥後, 有帝祖乙, 亦賢王也, 後又有帝乙, 多士曰自成湯, 至于帝乙, 罔不明德恤祀, 稱帝乙者, 未知誰是, 以爻義, 觀之, 帝乙, 制王姬下嫁之禮法者也, 自古帝女, 雖皆下嫁, 至帝乙然後, 制爲禮法, 使降其尊貴, 以順從其夫也, 六五, 以陰柔, 居君位, 下應於九二剛明之賢, 五能倚任其賢臣而順從之, 如帝乙之歸妹然, 降其尊而順從於陽則以之守祉, 且元吉也, 元吉, 大吉而盡善者也, 謂成治泰之功也.

【本義】以陰居尊, 爲泰之主, 柔中虛己, 下應九二, 吉之道也, 而帝乙歸媒之時, 亦嘗得此爻, 占者, 如是則有祉而元吉矣, 凡經, 以古人爲言, 如高宗箕子之類者, 皆倣此.

象曰 以祉元吉은 中以行願也라.

【傳】所以能獲祉福且元吉者, 由其以中道, 合而行其志願也, 有中德, 所以能任剛中之賢, 所聽從者, 皆其志願也, 非其所欲, 能從之乎.

上六, 城復于隍이라 勿用師오 自邑告命이니 貞이라도 吝하니라.

【傳】掘隍土積累, 以成城, 如治道, 積累, 以成泰, 及泰之終, 將反於否, 如城土, 頹圯, 復反于隍也, 上, 泰之終, 六, 以小人, 處之, 行將否矣, 勿用師, 君之所以能用其衆者, 上下之情, 通而心從也, 今泰之將終, 失泰之道, 上下之情, 不通矣, 民心, 離散, 不從其上, 豈可用也, 用之則亂, 衆旣不可用, 方自其親近而告命之, 雖使所告命者, 得其正, 亦可羞吝, 邑, 所居, 謂親近, 大率告命, 必自近始, 凡貞凶貞吝, 有二義, 有貞固守此則凶吝者, 有雖得正, 亦凶吝者, 此不云貞凶而云貞吝者, 將否而方告命, 爲可羞吝, 否不由於告命也.

【本義】泰極而否, 城復于隍之象, 戒占者, 不可力爭, 但可自守, 雖得其正, 亦不免於羞吝也.

象曰 城復于隍은 其命이 亂也라.

【傳】城復于隍矣, 雖其命之亂, 不可止也.

【本義】命亂, 故復否, 告命, 所以治之也.

 

 

12. 天地否(천지비)

 


否之匪人(부지비인) : 비는 사람의 도리가 거부된 것이라

不利君子貞(불리군자정) : 군자의 바름도 이롭지 못하니,

大往小來(대왕소래) : 큰 것이 가고 작은 것이 오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부지비인불리군자정대왕소래) : '비지비인불리군자정대왕소래'는

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칙시천지불교이만물불통야) : 곧 이 천지가 사귀지 못해서 만물이 통하지 아니하며,

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상하불교이천하무방야) : 상하가 사귀지 못해서 천하에 나라 없음이라.

內陰而外陽(내음이외양) : 안에는 음이고 밖에는 양이며,

內柔而外剛(내유이외강) : 안에는 유하고 밖에는 강하며,

內小人而外君子(내소인이외군자) : 안에는 소인이요 밖에는 군자니,

小人道長(소인도장) : 소인의 도가 자라나고

君子道消也(군자도소야) : 군자의 도는 사라지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天地不交否(천지불교부) : 천지가 사귀지 않는 것이 비괘의 괘상니,

君子以儉德辟難(군자이검덕벽난) : 군자가 아로써 덕을 검소히 하고 어려움을 피해서

不可榮以祿(불가영이록) : 가히 록 받는 것으로써 영화를 누리지 않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拔茅茹(발모여) : 띠뿌리를 뽐음이라.

以其彙(이기휘) : 그 무리로써

貞吉亨(정길형) : 바름이 길해서 형통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拔茅貞吉(발모정길) : '발모정길'은

志在君也(지재군야) : 뜻이 임금에 있음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包承(포승) : 포옹하여 이음이니,

小人吉(소인길) : 소인은 길하고

大人否亨(대인부형) : 대인은 비색하니 형통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大人否亨(대인부형) : '대인비형'은

不亂群也(불란군야) : 무리를 어지럽히지 않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包羞(포수) : 싼 것이 부끄럽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包羞(포수) : '포수'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위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有命無咎(유명무구) : 명을 두면 허물이 없어서

疇離祉(주리지) : 무리가 복에 걸리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有命無咎(유명무구) : '유명무구'는

志行也(지행야) : 뜻이 행하여 짐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休否(휴부) : 비색한 것을 쉬게 하니라

大人吉(대인길) : 대인의 길함이니

其亡其亡(기망기망) : 그 망할까 망할까 하여야

繫于苞桑(계우포상) : 우묵한 뽕나무에 매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大人之吉(대인지길) : '대인지길'은

位正當也(위정당야) : 위가 바르고 마땅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傾否(경부) : 비색한 것이니 기울어 짐이니,

先否後喜(선부후희) : 먼저는 비색하고 뒤에는 기뻐하지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왈 가로대,

否終則傾(부종칙경) : 비색한 것이 마친 즉 기울어지나니

何可長也(하가장야) : 어찌 가히 길이 하리오

 【傳】否, 序卦, 泰者, 通也, 物不可以終通, 故受之以否, 夫物理, 往來, 通泰之極則必否, 否所以此泰也, 爲卦, 天上地下, 天地相交, 陰陽, 和暢則爲泰, 天處上, 地處下, 是天地隔絶, 不相交通, 所以爲否也.

否之匪人이니

【傳】天地交而萬物, 生於中然後, 三才備, 人爲最靈, 故爲萬物之首, 凡生天地之中者, 皆人道也, 天地不交則不生萬物, 是无人道, 故曰匪人, 謂非人道也, 消長闔闢, 相因而不息, 泰極則復, 否終則傾, 无常而不變之理, 人道, 豈能无也, 旣否則泰矣.

不利君子貞하니 大往小來니라.

【傳】夫上下, 交通, 剛柔, 和會, 君子之道也, 否則反是, 故不利君子貞, 君子正道, 否塞不行也, 大往小來, 陽往而陰來也, 小人道長, 君子道消之象, 故爲否也.

【本義】否, 閉塞也, 七月之卦也, 正與泰, 反, 故曰匪人, 謂非人道也, 其占, 不利於君子之正道, 蓋乾往居外, 坤來居內, 又自漸卦而來則九往居四, 六來居三也, 或疑之, 匪人三字, 衍文, 由比六三而誤也, 傳不特解, 其義, 亦可見.

彖曰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는 則是天地 不交而萬物이 不通也며 上下 不交而天下 无邦也라 內陰而外陽하며 內柔而外剛하며 內小人而外君子하니小人道 長하0고 君子道 消也라.

【傳】否天地之氣, 不交則萬物, 无生成之理, 上下之義, 不交則天下, 无邦國之道, 建邦國, 所以爲治也, 上, 施政以治民, 民, 戴君而從命, 上下, 相交, 所以治安也, 今上下, 不交, 是天下, 无邦國之道也, 陰柔, 在內, 陽剛, 在外, 君子, 往居於外, 小人, 來處於內, 小人道長, 君子道逍之時也.

象曰 天地不交 否니 君子 以하야 儉德辟難하야 不可榮以祿이니라.

【傳】天地不相交通, 故爲否, 否塞之時, 君子道消, 當觀否塞之象而以儉損其德, 避免禍難, 不可榮居祿位也, 否者, 小人得志之時, 君子, 居顯榮之地, 禍患, 必及其身, 故宜晦處窮約也.

【本義】收斂其德, 不形於外, 以避小人之難, 人不得以祿位, 榮之.

初六, 拔茅茹라 以其彙로 貞이니 吉하야 亨하니라.

【傳】泰與否, 皆取茅爲象者, 以群陽群陰, 同在下, 有牽連之象也, 泰之時則以同征, 爲吉, 否之時則以同貞, 爲亨, 始以內小人外君子, 爲否之義, 復以初六否而在下, 爲君子之道, 易, 隨時取義, 變動无常, 否之時, 在下者, 君子也, 否之三陰, 上皆有應, 在否隔之時, 隔絶不相通, 故无應義, 初六, 能與其類, 貞固其節則處否之吉而其道之亨也, 當否而能進者, 小人也, 君子則伸道免禍而已, 君子進退, 未嘗不與其類, 同也.

【本義】三陰, 在下, 當否之時, 小人, 連類而進之象而初之惡則未形也, 故戒其貞則吉而亨, 蓋能如是則變而爲君子矣.

象曰 拔茅貞吉은 志在君也라.

【傳】爻以六, 自守於下, 明君子處下之道, 象, 復推明, 以象君子之心, 君子, 固守其節, 以處下者, 非樂於不進獨善也, 以其道, 方否, 不可進, 故安之耳, 心固未嘗不在天下也, 其志, 常在得君而進, 以康濟天下, 故曰志在君也.

【本義】小人而變爲君子則能以愛君, 爲念而不計其私矣.

六二, 包承이니 小人은 吉코 大人은 否니 亨이라.

【傳】六二, 其質則陰柔, 其居則中正, 以陰柔小人而言則方否於下, 志所包畜者, 在承順乎上, 以求濟其否, 爲身之利, 小人之吉也, 大人, 當否則以道自處, 豈肯枉己屈道, 承順於上, 唯自守其否而已, 身之否, 乃其道之亨也, 或曰上下, 不交, 何所承乎, 曰正則否矣, 小人, 順上之心, 未嘗无也.

【本義】陰柔而中正, 小人而能包容承順乎君子之象, 小人之吉道也, 故占者, 小人, 如是則吉, 大人則當安守其否而後, 道亨, 蓋不可以彼包承於我而自失其守也.

象曰 大人否亨은 不亂群也라.

【傳】大人, 於否之時, 守其正節, 不雜亂於小人之群類, 身雖否而道之亨也, 故曰否亨, 不以道而身亨, 乃道之否也, 不云君子而云大人, 能如是則其道, 大也.

【本義】言不亂於小人之群.

六三, 包 羞로다.

【傳】三以陰柔, 不中不正而居否, 又切近於上, 非能守道安命, 窮斯濫矣, 極小人之情狀者也, 其所包畜謀慮, 邪濫, 无所不至, 可羞恥也.

【本義】以陰居陽而不中正, 小人志於傷善而未能也, 故爲包羞之象, 然, 以其未發, 故无凶咎之戒.

象曰 包羞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陰柔居否而不中不正, 所爲, 可羞者, 處不當故也, 處不當位, 所爲, 不以道也.

九四, 有命이면 无咎하야 疇 離祉리라.

【傳】四以陽剛健體, 居近君之位, 是, 以濟否之才而得高位者也, 足以輔上濟否, 然, 當君道方否之時, 處逼近之地, 所惡, 在居功取忌而已, 若能使動必出於君命, 威柄, 一歸於上則无咎而其志, 行矣, 能使事皆出於君命則可以濟時之否, 其疇類, 皆附離其福祉, 離, 麗也, 君子, 道行則與其類, 同進, 以濟天下之否, 疇, 離祉也, 小人之進, 亦以其類, 同也.

【本義】否過中矣, 將濟之時也, 九四, 以陽居陰, 不極其剛, 故其占, 爲有命无咎而疇類三陽, 皆獲其福也, 命, 謂天命.

象曰 有命无咎는 志行也라.

【傳】有君命則得无咎, 乃可以濟否, 其志, 得行也.

九五, 休否라 大人의 吉이니 其亡其亡이라아 繫于苞桑이리라.

【傳】五以陽剛中正之德, 居尊位, 故能休息天下之否, 大人之吉也, 大人, 當位, 能以其道, 休息天下之否, 以循致於泰, 猶未離於否也, 故有其亡之戒, 否旣休息, 漸將反泰, 不可便爲安肆, 當深慮遠戒, 常虞否之復來曰其亡矣其亡矣, 其繫于苞桑, 謂爲安固之道, 如維繫于苞桑也, 桑之爲物, 其根, 深固, 苞, 謂叢生者, 其固, 尤甚, 聖人之戒, 深矣, 漢王允, 唐李德裕, 不知此戒, 所以致禍敗也, 繫辭曰危者, 安其位者也, 亡者, 保其存者也, 亂者, 有其治者也, 是故, 君子, 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亂, 是以, 身安而國家, 可保也.

【本義】陽剛中正, 以居尊位, 能休時之否, 大人之事也, 故此爻之占, 大人, 遇之則吉, 然, 又當戒懼, 如繫辭傳所云也.

象曰 大人之吉은 位 正當也일새라.

【傳】有大人之德而得至尊之正位, 故能休天下之否, 是以吉也, 无其位則雖有其道, 將何爲乎, 故聖人之位, 謂之大寶.

上九, 傾否니 先否코 後喜로다.

【傳】上九, 否之終也, 物理, 極而必反, 故泰極則否, 否極則泰, 上九, 否旣極矣, 故否道, 傾覆而變也, 先, 極否也, 後, 傾喜也, 否傾則泰矣, 後善也.

【本義】以陽剛, 居否極, 覆傾時之否者也, 其占, 爲先否後喜.

象曰 否終則傾하나니 何可長也리오.

【傳】否終則必傾, 豈有長否之理, 極而必反, 理之常也, 然, 反危爲安, 易亂爲治, 必有剛陽之才而後, 能也, 故否之上九則能傾否, 屯之上六則不

能變屯也.

 

 

13. 天火同人(천화동인)

 


同人于野亨(동인우야형) : 사람을 같이 하는 것을 들에서 하면 형통하리니,

利涉大川(리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너는 것이 이로우며,

利君子貞(리군자정) : 군자의 바름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同人(동인) : 동인은 

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유득위득중이응호건) : 유가 위를 얻으며 중을 얻어서,건에 응하니

曰同人(왈동인) : 가로대 동인이니라.

同人曰(동인왈) : 동인에 가로대,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동인우야형리섭대천) : '동인우야형이섭대천'은

乾行也(건행야) : 건장하게 행함이오,

文明以健(문명이건) : 문명항으로써 굳건히 하고

中正而應(중정이응) : 중정해서 응함이

君子正也(군자정야) : 군자의 바름이니,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유군자위능통천하지지) : 오직 군자여야 능히 천하의 뜻을 통하느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天與火同人(천여화동인) : 하늘과 불이 동인이니

君子以類族辨物(군자이류족변물) : 군자가 이로써 류외 족으로 물건을 분별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同人于門(동인우문) : 동인을 문에서 함이니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出門同人(출문동인) : 문에 나가서 동인하는 것을

又誰咎也(우수구야) : 또 누가 허물하리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同人于宗吝(동인우종린) : 동인을 종친에서 함이니 인색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同人于宗(동인우종) : '동인우종'은

吝道也(린도야) : 인색한 도이다.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伏戎于莽(복융우망) : 군사를 숲에 매복시키고

升其高陵(승기고릉) : 그 높은 언덕에 올라

三歲不興(삼세불흥) : 3년을 일어나지 못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伏戎于莽(복융우망) : '복융우망'은

敵剛也(적강야) : 적이 강함이요,

三歲不興(삼세불흥) : '삼세불흥'이니

安行也(안행야) : 어디를 가리오.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乘其墉(승기용) : 그 담에 오르되

弗克攻吉(불극공길) : 능히 치지 아니하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

乘其墉(승기용) : 승기용'은

義弗克也(의불극야) : 의리가 이기지 못함이요,

其吉(기길) : 그 길한 것은

則困而反則也(칙곤이반칙야) : 즉 곤해서 법에 동옴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동인선호도이후소) : 동인이 먼저는 부르짖고 울고 뒤에는 웃으니,

大師克相遇(대사극상우) : 큰 군사로 이겨야 서로 만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同人之先(동인지선) : '동인지선'은

以中直也(이중직야) : 가운데하고 곧음으로써요,

大師相遇(대사상우) : '대사상우'는

言相克也(언상극야) : 서로 이김을 말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同人于郊(동인우교) : 동인을 들에서 함이니

無悔(무회) : 뉘우침이 없으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同人于郊(동인우교) : '동인우교'는

志未得也(지미득야) : 뜻을 얻지 못함이라

 【傳】同人, 序卦, 物不可以終否, 故受之以同人, 夫天地, 不交則爲否, 上下, 相同則爲同人, 與否義, 相反, 故相次, 又世之方否, 必與人同力乃能濟, 同人所以次否也, 爲卦, 乾上離下, 以二象言之, 天, 在上者也, 火之性, 炎上, 與天同也, 故爲同人, 以二體言之, 五居正位, 爲乾之主, 二爲離之主, 二爻, 以中正相應, 上下相同, 同人之義也, 又卦唯一陰, 衆陽所欲同, 亦同人之義也, 他卦, 固有一陰者, 在同人之時而二五, 相應, 天火, 相同, 故其義, 大.

同人于野면 亨하리니 利涉大川이며 利君子의 貞하니라.

【傳】野, 謂曠野, 取遠與外之義, 夫同人者, 以天下大同之道則聖賢大公之心也, 常人之同者, 以其私意所合, 乃暱比之情耳, 故必于野, 謂不以暱近情之所私而于郊野曠遠之地, 旣不繫所私, 乃至公大同之道, 无遠不同也, 其亨, 可知, 能與天下大同, 是, 天下, 皆同之也, 天下, 皆同, 何險阻之不可濟, 何艱危之不可亨, 故利涉大川, 利君子貞, 上言于野, 止謂不在暱比, 此復言宜以君子正道, 君子之貞, 謂天下至公大同之道, 故雖居千里之遠, 生千歲之後, 若合符節, 推而行之, 四海之廣, 兆民之衆, 莫不同, 小人則唯用其私意, 所比者, 雖非, 亦同, 所惡者, 雖是, 亦異, 故其所同則爲阿黨, 蓋其心, 不正也, 故同人之道, 利在君子之貞正.

【本義】離亦三劃卦之名, 一陰, 麗於二陽之間, 故其德, 爲麗爲文明, 其象, 爲火爲日爲電, 同人, 與人同也, 以離遇乾, 火上同於天, 六二, 得位得中而上應九五, 又卦唯一陰而五陽, 同與之, 故爲同人于野, 謂曠遠而无私也, 有亨道矣, 以健而行, 故能涉川, 爲卦, 內文明而外剛健, 六二, 中正而有應則君子之道也, 占者能如是則亨而又可涉險, 然, 必其所同, 合於君子之道, 乃爲利也.

彖曰 同人은 柔 得位하며 得中而應乎乾할새 曰同人이라.

【傳】言成卦之義, 柔得位, 謂二以陰, 居陰, 得其正位也, 五, 中正而二以中正, 應之, 得中而應乎乾也, 五, 剛健中正而二以柔順中正, 應之各得其正, 其德, 同也, 故爲同人, 五, 乾之主, 故云應乎乾, 象, 取天火之象而彖, 專以二言.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은 乾行也오.

【傳】至誠无私, 可以蹈險難者, 乾之行也, 无私, 天德也.

文明以健하고 中正而應이 君子正也니

【傳】又以二體, 言其義, 有文明之德而剛健, 以中正之道, 相應, 乃君子之正道也.

 


唯君子아 爲能通天下之志하나니라.

【傳】天下之志, 萬殊, 理則一也, 君子, 明理, 故能通天下之志, 聖人, 視億兆之心, 猶一心者, 通於理而已, 文明則能燭理, 故能明大同之義, 剛健則能克己, 故能盡大同之道, 然後, 能中正, 合乎乾行也.

【本義】以卦德卦體, 釋卦辭, 通天下之志, 乃爲大同, 不然則是私情之合而已, 何以致亨而利涉哉.

象曰 天與火 同人이니 君子 以하야 類族으로 辨物하나니라.

【傳】不云火在天下, 天下有火而云天與火者, 天, 在上, 火性, 炎上, 火與天, 同, 故爲同人之義, 君子, 觀同人之象而以類族, 辨物, 各以其類族, 辨物之同異也, 若君子小人之黨, 善惡是非之理, 物情之離合, 事理之異同, 凡異同者, 君子, 能辨明之, 故處物, 不失其方也.

【本義】天在上而火炎上, 其性, 同也, 類族辨物, 所以審異而致同也.

初九, 同人于門이니 无咎리라.

【傳】九居同人之初而无係應, 是, 无偏私, 同人之公者也, 故爲出門同人, 出門, 謂在外, 在外則无私昵之偏, 其同, 博而公, 如此則无過咎也.

【本義】同人之初, 未有私主, 以剛在下, 上无係應, 可以无咎,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出門同人을 又誰咎也리오.

【傳】出門同人于外, 是其所同者, 廣, 无所偏私, 人之同也, 有厚薄親疎之異, 過咎所由生也, 旣无所偏黨, 誰其咎之.

六二, 同人于宗이니 吝토다.

【傳】二與五, 爲正應, 故曰同人于宗, 宗, 謂宗黨也, 同於所係應, 是, 有所偏與, 在同人之道, 爲私狹矣, 故可吝, 二若陽爻則爲剛中之德, 乃以中道, 相同, 不爲私也.

【本義】宗, 黨也, 六二, 雖中且正, 然, 有應於上, 不能大同而係於私, 吝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同人于宗이 吝道也라.

【傳】諸卦以中正相應, 爲善而在同人則爲可吝, 故五不取君義, 蓋私比, 非人君之道, 相同以私, 爲可吝也.

九三, 伏戎于莽하고 升其高陵하야 三歲不興이로다.

【傳】三以陽, 居剛而不得中, 是, 剛暴之人也, 在同人之時, 志在於同, 卦唯陰, 諸陽之志, 皆欲同之, 三又與之比, 然, 二以中正之道, 與五相應, 三, 以剛强, 居二五之間, 欲奪而同之, 然, 理不直義不勝, 故不敢顯發, 伏藏兵戎于林莽之中, 懷惡而內負不直, 故又畏懼, 時升高陵以顧望, 如此至於三歲之久, 終不敢興, 此爻, 深見小人之情狀, 然, 不曰凶者, 旣不敢發, 故未至凶也.

【本義】剛而不中, 上无正應, 欲同於二而非其正, 懼九五之見攻, 故有此象.

象曰 伏戎于莽은 敵剛也오. 三歲不興이어니 安行也리오.

【傳】所敵者, 五, 旣剛且正, 其可奪乎, 故畏憚伏藏也, 至於三歲不興矣, 終安能行乎.

【本義】言不能行.

九四, 乘其墉호대 弗克攻이니 吉하니라.

【傳】四, 剛而不中正, 其志, 欲同二, 亦與五, 爲仇者也, 墉, 垣, 所以限隔也, 四, 切近於五, 如隔墉耳, 乘其墉, 欲攻之, 如義不直而不克也, 苟能自知義之不直而不攻則爲吉也, 若肆其邪欲, 不能反思義理, 妄行攻奪則其凶, 大矣, 三, 以剛居剛, 故終其强而不能反, 四, 以剛居柔, 故有困而能反之義, 能反則吉矣, 畏義而能改, 其吉, 宜矣.

【本義】剛不中正, 又无應與, 亦欲同於六二而爲三所隔, 故爲乘墉以攻之象, 然, 以剛居柔, 故有自反而不克攻之象, 占者, 如是則能改過而得吉也.

象曰 乘其墉은 義弗克也오 其吉은 則困而反則也라.

【傳】所以乘其墉而弗克攻之者, 以其義之弗克也, 以邪攻正, 義不勝也, 其所以得吉者, 由其義不勝, 困窮而反於法則也, 二者, 衆陽所同欲也, 獨三四, 有爭奪之義者, 二爻, 居二五之間也, 初終, 遠, 故取義別.

【本義】乘其墉矣則其力之不足也, 特以義之弗克而不攻耳, 能以義斷, 困而反於法則, 故吉也.

九五, 同人이 先號咷而後笑니 大師克이라야 相遇로다.

【傳】九五, 同於二而爲三四二陽所隔, 五, 自以義直理勝, 故不勝憤抑, 至於號咷, 然, 邪不勝正, 雖爲所隔, 終必得合, 故後笑也, 大師克, 相遇, 五與二正應而二陽, 非理隔奪, 必用大師克勝之, 乃得相遇也, 云大師云克者, 見二陽之强也, 九五, 君位而爻不取人君同人之義者, 蓋五, 專以私暱, 應於二而, 失其中正之德, 人君, 當與天下大同而獨私一人, 非君道也, 又先隔則號咷, 後遇則笑, 是私暱之情, 非大同之體也, 二之在下, 尙以同於宗, 爲吝, 況人君乎, 五旣於君道, 无取, 故更不言君道而明二人, 同心, 不可間陽之義, 繫辭, 云君子之道, 或出或處或黙或語, 二人同心, 其利, 斷金, 中誠所同, 出處語黙, 无不同, 天下, 莫能間也, 同者, 一也, 一不可分, 分, 乃二也, 一可以通金石冒水火, 无所不能入, 故云其利斷金, 其理, 至微, 故聖人, 贊之曰同心之言, 其臭, 如蘭, 謂其言, 意味深長也.

【本義】五剛中正, 二以柔中正, 相應於下, 同心者也, 而爲三四所隔, 不得其同, 然, 義理所同, 物不得而間之, 故有此象, 然, 六二, 柔弱而三四, 剛强, 故必用大師以勝之然後, 得相遇也.

象曰 同人之先은 以中直也오 大師相遇는 言相克也라.

【傳】先所以號咷者, 以中誠理直, 故不勝其忿切而然也, 雖其敵, 剛强, 至用大師, 然, 義直理勝, 終能克之, 故言能相克也, 相克, 謂能勝, 見二陽之强也.

【本義】直謂理直.

上九, 同人于郊니 无悔니라.

【傳】郊, 在外而遠之地, 求同者, 必相親相與, 上九, 居外而无應, 終无與同者也, 始有同則至終, 或有睽悔, 處遠而无與, 故雖无同, 亦无悔, 雖欲同之志, 不遂而其終, 无所悔也

【本義】居外无應, 物莫與同, 然, 亦可以无悔, 故其象占, 如此, 郊, 在野之內, 未至於曠遠, 但荒僻无與同耳.

象曰 同人于郊는 志未得也라.

【傳】居遠莫同, 故終无所悔, 然而在同人之道, 求同之志, 不得遂, 雖无悔, 非善處也.

 

 

14. 火天大有(화천대유)

 


大有(대유) : 대유는

元亨(원형) : 크게 형통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대,

大有(대유) : 대유는

柔得尊位大中(유득존위대중) : 부드러운 것이 존귀한 위를 얻고 크게 중정의 효에 위치하여

而上下應之曰大有(이상하응지왈대유) : 상하의 효들이 잘 호응하여 대유라 하니,

其德剛健而文明(기덕강건이문명) : 그 덕이 강건해서 문명하고,

應乎天而時行(응호천이시행) : 하늘에 응하여 때로 행함이라.

是以元亨(시이원형) : 이로써 형통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火在天上(화재천상) : 불이 하늘 위에 있는 것이

大有(대유) : 대유니,

君子以遏惡揚善(군자이알악양선) : 군자가 이로써 악한 것을 막고 선한 것을 드날려서

順天休命(순천휴명) : 하늘의 아름다운 명을 따르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無交害(무교해) : 해로운 데에 사귐이 없으니

匪咎(비구) : 허물이 아니나,

艱則無咎(간칙무구) : 어렵게 해야 곧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大有初九(대유초구) : '대유초구'는 

無交害也(무교해야) : 해로운데 사귐이 없느니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大車以載(대차이재) : 큰 수레로써 실음이니

有攸往(유유왕) : 갈 바를 두어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大車以載(대차이재) : '대거이재'는

積中不敗也(적중불패야) : 가운데 쌓아서 패하지 않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公用亨于天子(공용형우천자) : 공이 천자에게 바침이니,

小人弗克(소인불극) : 소인은 능하지 못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公用亨于天子(공용형우천자) : '공용형우천자'는

小人害也(소인해야) : 소인은 해로우리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匪其彭(비기팽) : 성대히 하지 아니하면

無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匪其彭無咎(비기팽무구) : '비기방무구'는

明辨晢也(명변절야) : 밝게 분별하는 지혜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厥孚交如(궐부교여) : 믿음있게 사귀니

威如吉(위여길) : 위엄이 있으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대,

厥孚交如(궐부교여) : '궐부교여'는

信以發志也(신이발지야) : 믿음으로써 뜻을 발함이요,

威如之吉(위여지길) : '위여지길'은

易而無備也(이이무비야) : 쉽게 하면 갖추지 못합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自天祐之(자천우지) : 하늘로부터 돕는지라.

吉無不利(길무불리) : 길하여 이롭지 않음이 없도다.

 


象曰(상왈) : 상구에 가로대,

大有上吉(대유상길) : '대유상길'은

自天祐也(자천우야) : 하늘로부터 도움이라

 【傳】大有, 序卦, 與人同者, 物必歸焉, 故受之以大有, 夫與人同者, 物之所歸也, 大有所以次同人也, 爲卦, 火在天上, 火之處高, 其明, 及遠, 萬物之衆, 无不照見, 爲大有之象, 又一柔, 居尊, 衆陽, 竝應, 居尊執柔, 物之所歸也, 上下, 應之, 爲大有之義, 大有, 盛大豊有也.

大有, 元亨하니라.

【傳】卦之才, 可以元亨也, 凡卦德, 有卦名, 自有其義者, 如比吉謙亨, 是也, 有因其卦義, 便爲訓戒者, 如師貞丈人吉同人于野亨, 是也, 有以其卦才而言者, 大有元亨, 是也, 由剛健文明應天時行, 故能元亨也.

【本義】大有, 所有之大也, 離居乾上, 火在天上, 无所不照, 又六五一陰, 居尊得中而五陽, 應之, 故爲大有, 乾健離明, 居尊, 應天, 有亨之道, 占者, 有其德則大善而亨也.

彖曰 大有는 柔得尊位하고 大中而上下應之할새 曰大有니

【傳】言卦之所以爲大有也, 五以陰居君位, 柔得尊位也, 處中, 得大中之道也, 爲諸陽所宗, 上下應之也, 夫居尊執柔, 固衆之所歸也, 而又有虛中文明大中之德, 故上下, 同志應之, 所以爲大有也.

【本義】以卦德, 釋卦名義, 柔謂六五, 上下, 謂五陽.

其德이 剛健而文明하고 應乎天而時行이라 是以元亨하니라.

【傳】卦之德, 內强健而外文明, 六五之君, 應於乾之九二, 五之性, 柔順而明, 能順應乎二, 二, 乾之主也, 是應乎乾也, 順應乾行, 順乎天時也, 故曰應乎天而時行, 其德, 如此, 是以元亨也, 王弼, 云不大通, 何由得大有乎, 大有則必元亨矣, 此不識卦義, 離乾成大有之義, 非大有之義, 便有元亨, 由其才, 故得元亨, 大有而不善者, 與不能亨者, 有矣, 諸卦, 見元亨利定則彖, 皆釋爲大亨, 恐疑與乾坤, 同也, 不兼利貞則釋爲元亨, 盡元義也, 元有大善之義, 有元亨者, 四卦, 大有蠱升鼎也, 唯升之彖, 誤隨他卦作大亨, 曰諸卦之元, 與乾不同, 何也, 曰元之在乾, 爲元始之義, 爲首出庶物之義, 他卦則不能有此義, 爲善爲大而已, 曰元之爲大, 可矣, 爲善, 何也, 曰元者, 物之先也, 物之先, 豈有不善者乎, 事成而後, 有敗, 敗非先成者也, 興而後, 有衰, 衰固後於興也, 得而後, 有失, 非得則何以有失也, 至於善惡治亂是非, 天下之事, 莫不皆然, 必善爲先, 故文言, 曰元者善之長也.

【本義】以卦德卦體, 釋卦辭, 應天指六五也.

象曰 火在天上이 大有니 君子 以하야 遏惡揚善하야 順天休命하나니라.

【傳】火, 高在天上, 照見萬物之衆多, 故爲大有, 大有, 繁庶之義, 君子, 觀大有之象, 以遏絶衆惡, 揚明善類, 以奉順天休美之命, 萬物, 衆多則有善惡之殊, 君子, 享大有之盛, 當代天工, 治養庶類, 治衆之道, 在遏惡揚善而已, 惡懲善勸, 所以順天命而安群生也.

【本義】火在天上, 所照者, 廣, 爲大有之象, 所有, 旣大, 无以治之則釁蘖, 萌於其間矣, 天命, 有善而无惡, 故遏惡揚善, 所以順天, 反之於身, 亦若是而已矣.

初九, 无交害니 匪咎나 艱則无咎리라.

【傳】九居大有之初, 未至於盛, 處卑无應與, 未有驕盈之失, 故无交害, 未涉於害也, 大凡當有, 鮮不有害, 以子貢之賢, 未能盡免, 況其下者乎, 匪咎艱則无咎, 言富有, 本匪有咎也, 人, 因富有, 自爲咎耳, 若能享富有而知難處則自无咎也, 處富有而不能思艱兢畏則驕侈之心, 生矣, 所以有咎也.

【本義】雖當大有之時, 然, 以陽居下, 上无係應而在事初, 未涉乎害者也, 何咎之有, 然, 亦必艱以處之則无咎,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大有初九는 无交害也라.

【傳】在大有之初, 克念艱難則驕溢之心, 无由生矣, 所以不交涉於害也.

九二, 大車以載니 有攸往하야 无咎리라.

【傳】九以陽剛, 居二, 爲六五之君, 所倚任, 剛健則才勝, 居柔則謙順, 得中則无過, 其才, 如此, 所以, 能勝大有之任, 如大車之材, 强壯, 能勝載重物也, 可以任重行遠故, 有攸往而无咎也, 大有豊盛之時, 有而未極, 故以二之才, 可往而无咎, 至於盛極則不可以往矣

【本義】剛中在下, 得應乎上, 爲大車以載之象, 有所往而如是, 可以无咎矣, 占者, 必有此德, 乃應其占也.

象曰 大車以載는 積中不敗也라.

【傳】壯大之車, 重積載於其中而不損敗, 猶九二材力之强, 能勝大有之任也.

九三, 公用亨于天子니 小人은 弗克이니라.

【傳】三, 居下體之上, 在下而居人上, 諸侯人君之象也, 公侯, 上承天子, 天子, 居天下之尊,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在下者, 何敢專其有, 凡土地之富, 人民之衆, 皆王者之有也, 此, 理之正也, 故三, 當大有之時, 居諸侯之位, 有其富盛, 必用亨通乎天子, 謂以其有, 爲天子之有也, 乃人臣之常義也, 若小人, 處之則專其富有, 以爲私, 不知公己奉上之道, 故曰小人不克也.

【本義】亨, 春秋傳, 作享, 謂朝獻也, 古者, 亨通之亨, 享獻之享, 烹飪之烹, 皆作亨字, 九三, 居下之上, 公侯之象, 剛而得正, 上有六五之君, 虛中下賢, 故爲享于天子之象, 占者, 有其德則其占, 如是, 小人, 无剛正之德則雖得此爻, 不能當也.

象曰 公用亨于天子는 小人은 害也리라.

【傳】公, 常用亨于天子, 若小人, 處之則爲害也, 自古諸侯, 能守臣節, 忠順奉上者則蕃養其衆, 以爲王之屛翰, 豊殖其財, 以待上之徵賦, 若小人, 處之則不知爲臣奉上之道, 以其爲己之私, 民衆財豊則反擅其富强, 益爲不順, 是小人, 大有則爲害, 又大有, 爲小人之害也.

九四, 匪其彭이면 无咎리라.

【傳】九四, 居大有之時, 已過中矣, 是大有之盛者也, 過盛則凶咎所由生也, 故處之之道, 匡其彭則得无咎, 謂能謙損, 不處其太盛則得无咎也, 四, 近君之高位, 苟處太盛則致凶咎, 彭, 盛多之貌, 詩載驅, 云汶水湯湯, 行人彭彭, 行人盛多之狀, 雅大明, 云駟騵彭彭, 言武王戎馬之盛也.

【本義】彭字, 音義, 未詳, 程傳, 曰盛貌, 理或當然, 六五柔中之君, 九四, 以剛近之, 有僣逼之嫌, 然, 以其處柔也, 故有不極其盛之象而得无咎,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匪其彭无咎는 明辨晢也라.

【傳】能不處其盛而得无咎者, 蓋有明辨之智也, 晳, 明智也, 賢智之人, 明辨物理, 當其方盛則知咎之將至, 故能損抑, 不敢至於滿極也.

【本義】晳, 明貌.

六五, 厥孚 交如니 威如면 吉하리라.

【傳】六五, 當大有之時, 居君位處中, 爲孚信之象, 人君, 執柔守中而以孚信, 接於下則下亦盡其信誠, 以事於上, 上下, 孚信相交也, 以柔居尊位, 當大有之時, 人心, 安易, 若專尙柔順陵慢, 生矣, 故必威如則吉, 威如, 有威嚴之謂也, 旣以柔和孚信, 接於下, 衆志, 說從, 又有威嚴, 使之有畏, 善處有者也, 吉可知矣.

【本義】大有之世, 柔順而中, 以處尊位, 虛己以應九二之賢而上下, 歸之, 是其孚信之交也, 然, 君道, 貴剛, 太柔則廢, 當以威濟之, 則吉, 故其象占, 如此, 亦戒辭也.

象曰 厥孚交如는 信以發志也오.

【本義】一人之信, 足以發上下之志也.

威如之吉은 易而无備也일새라.

【傳】下之志, 從乎上者也, 上以孚信, 接於下則下亦以誠信, 事其上, 故厥孚交如, 由上, 有孚信以發其下孚信之志, 下之從上, 猶響之應聲也, 威如之所以吉者, 謂若无威嚴則下易慢而无戒備也, 謂无恭畏備上之道, 備, 謂備上之求責也. 【本義】太柔則人將易之而无畏備之心.

上九, 自天佑之라 吉无不利로다.

【傳】上九, 在卦之終, 居无位之地, 是大有之極而不居其有者也, 處離之上, 明之極也, 唯至明, 所以不居其有, 不至於過極也, 有極而不處則无盈滿之災, 能順乎理者也, 五之孚信而履其上, 爲蹈履誠信之義, 五有文明之德, 上能降志以應之, 爲尙賢崇善之義, 其處, 如此, 吉道之至也, 自當亨其福慶, 自天祐之, 行順乎天而獲天祐, 故所往, 皆吉, 无所不利也.

【本義】大有之世, 以剛居上而能下從六五, 是能履信思順而尙賢也, 滿而不溢, 故其占, 如此.

象曰 大有上吉은 自天佑也라.

【傳】大有之上, 有極當變, 由其所爲, 順天合道, 故天, 祐助之, 所以吉也, 君子, 滿而不溢, 乃天祐也, 繫辭, 復申之云天之所助者, 順也, 人之所助者, 信也, 履信思乎順, 又以尙賢也,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履信, 謂履五, 五, 虛中, 信也, 思順, 謂謙退不居, 尙賢, 謂志從於五, 大有之世, 不可以盈, 豊而復處盈焉, 非所宜也, 六爻之中, 皆樂據權位, 唯初上, 不處其位, 故初九, 无咎, 上九, 无不利, 上九, 在上, 履信思順, 故在上而得吉, 蓋自天祐也.

 

 

15. 地山謙(지산겸)

 

謙亨(겸형) : 겸손하면 형통하리니

君子有終(군자유종) : 군자는 유종의 미를 거두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謙亨(겸형) : ‘겸형’은

天道下濟而光明(천도하제이광명) : 하늘의 도리는 작용이 아래로 내려 와 빛나고

地道卑而上行(지도비이상행) : 땅의 도리는 낮은 위치를 지킴으로서 그 작용이 위로 올라 가 시행된다

天道虧盈而益謙(천도휴영이익겸) : 하늘의 도는 이지러지고 차고 하여 차지 않은 것을 보탠다

地道變盈而流謙(지도변영이류겸) : 땅의 도는 가득 찬 것을 변경하여 차지 않은 곳에 흘러든다

鬼神害盈而福謙人(귀신해영이복겸인) : 귀신은 가득 차 있는 것에는 해를 주고 겸손한 자에게는 복을 준다

道惡盈而好謙(도악영이호겸) : 사람의 도리는 교만한 것을 미워하고 겸손한 것을 좋아한다

謙尊而光(겸존이광) : 높은 지위를 겸손히 하면 빛나고

卑而不可踰(비이불가유) : 낮은 자리에 있는 자는 남이 업신여기지 못한다

君子之終也(군자지종야) : 군자는 유종의 미를 거둔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地中有山謙(지중유산겸) : 낮은 땅에 높은 산이 있는 것이 겸괘의 상이다

君子以裒多益寡(군자이부다익과) : 군자는 이 괘상을 보고 많은 것에서 들어 적은 것에 보태어

稱物平施(칭물평시) : 사물의 균형을 살피고 공평하게 베푼다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謙謙君子(겸겸군자) : 겸손한 군자는

用涉大川吉(용섭대천길) : 큰 내를 건너는 일을 해도 길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謙謙君子(겸겸군자) : ‘겸손한 군자’란

卑以自牧也(비이자목야) : 낮추어서 스스로를 기르는 자이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鳴謙貞吉(명겸정길) : 명성이 나도 겸손하고 곧으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鳴謙貞吉(명겸정길) : ‘명성이 나도 겸손하고 곧다’는 것은

中心得也(중심득야) : 중심을 얻었다는 것이다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勞謙君子(로겸군자) : 수고해도 겸손한 군자는

有終吉(유종길) : 끝에 길함이 있을 것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勞謙君子(로겸군자) : ‘수고해도 겸손한 군자’에게는

萬民服也(만민복야) : 만민이 심복한다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無不利撝謙(무불리휘겸) : 자신을 낮추고 겸손함에 이롭지 않음이 없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無不利撝謙(무불리휘겸) : ‘자신을 낮추고 겸손함에 이롭지 않음’은

不違則也(불위칙야) : 규칙을 어기지 않는다는 것이다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不富以其鄰(불부이기린) : 부귀하면서도 그 이웃을 해하지 않으니

利用侵伐(이용침벌) : 이용 침벌해도

無不利(무불리) : 이롭지 않음이 없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利用侵伐(이용침벌) : ‘이용 침벌이라함’은

征不服也(정불복야) : 복종하지 않는 자를 정벌함이다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鳴謙(명겸) :

利用行師(이용행사) :

征邑國(정읍국) :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鳴謙(명겸) : ‘명성을 얻었으나 겸손하다함’은

志未得也(지미득야) : 뜻을 아직 얻지 못함이라

可用行師(가용행사) : 군사를 동원하면

征邑國也(정읍국야) : 작은 읍국을 정벌할 수 있다

 【傳】謙, 序卦, 有大者, 不可以盈, 故受之以謙, 其有, 旣大, 不可至於盈滿, 必在謙損, 故大有之後, 受之以謙也, 爲卦, 坤上艮下, 地中有山也, 地體, 卑下, 山, 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 謙之象也, 以崇高之德而處卑之下, 謙之義也.

謙, 亨하니 君子 有終이니라.

【傳】謙有亨之道也, 有其德而不居, 謂之謙, 人, 以謙巽自處, 何往而不亨乎, 君子有終, 君子, 志存乎謙巽, 達理, 故樂天而不兢, 內充, 故退讓而不矜, 安履乎謙, 終身不易, 自卑而人益尊之, 自晦而德益光顯, 此所謂君子有終也, 在小人則有欲必競, 有德必伐, 雖使勉慕於謙, 亦不能安行而固守, 不能有終也.

【本義】謙者, 有而不居之義, 此乎內而順乎外, 謙之意也, 山, 至高而地, 至卑, 乃屈而止於其下, 謙之象也, 占者, 如是則亨通而有終矣, 有終, 謂先屈而後伸也.

彖曰 謙亨은 天道下濟而光明하고 地道卑而上行이라.

【傳】濟, 當爲際, 此, 明謙而能亨之義, 天之道, 以其氣, 下際, 故能化育萬物, 其道, 光明, 下際, 謂下交也, 地之道, 以其處卑, 所以其氣, 上行, 交於天, 皆以卑降而亨也.

【本義】言謙之必亨.

天道는 虧盈而益謙하고

【傳】以天行而言, 盈者則虧, 謙者則益, 日月陰陽, 是也.

地道는 變盈而流謙하고

【傳】以地勢而言, 盈滿者, 傾變而反陷, 卑下者, 流注而益增也.

鬼神은 害盈而福謙하고

【傳】鬼神, 謂造化之跡, 盈滿者, 禍害之, 謙損者, 福祐之, 凡過而損, 不足而益者, 皆是也.

人道는 惡盈而好謙하나니

【傳】人情, 疾惡於盈滿而好與於謙巽也, 謙者, 人之至德, 故聖人, 詳言所以, 戒盈而勸謙也.

謙, 尊而光하고 卑而不可踰니 君子之終也라.

【傳】謙爲卑巽也而其道, 尊大而光顯, 自處, 雖卑屈而其德, 實高, 不可加尙, 是不可踰也, 君子, 至誠於謙, 恒而不變, 有終也, 故尊光.

【本義】變, 謂傾壞, 流, 謂聚而歸之, 人能謙則其居尊者, 其德, 愈光, 其居卑者, 人亦莫能過, 此, 君子所以有終也.

象曰 地中有山이 謙이니 君子 以하야 裒多益寡하야 稱物平施하나니라.

【傳】地體, 卑下, 山之高大而在地中, 外卑下而內蘊高大之象, 故爲謙也, 不云山在地中而曰地中有山, 言卑下之中, 蘊其崇高也, 若言崇高, 蘊於卑下之中則文理, 不順, 諸象, 皆然, 觀文可見, 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君子觀謙之象, 山而在地下, 是高者, 下之, 卑者, 上之, 見抑高擧下損過益不及之義, 以施於事則裒取多者, 增益寡者, 稱物之多寡, 以均其施與, 使得其平也.

【本義】以卑蘊高, 謙之象也, 裒多益寡, 所以稱物之宜而平其施, 損高增卑, 以趣於平, 亦謙之意也.

初六, 謙謙君子니 用涉大川이라도 吉하니라.

【傳】初六, 以柔順, 處謙, 又居一卦之下, 爲自處卑下之至, 謙而又謙也, 故曰謙謙, 能如是者, 君子也, 自處至謙, 衆所共與也, 雖用涉險難, 亦无患害, 況居平易乎, 何所不吉也, 初處謙而以柔居下, 得無過於謙乎, 曰柔居下, 乃其常也, 但見其謙之至, 故爲謙謙, 未見其失也.

【本義】以柔處下, 謙之至也, 君子之行也, 以此涉難, 何往不濟, 故占者, 如是則利以涉川也.

象曰 謙謙君子는 卑以自牧也라.

【傳】謙謙, 謙之至也, 謂君子, 以謙卑之道, 自牧也, 自牧, 自處也, 詩云自牧歸荑.

六二, 鳴謙이니 貞코 吉하니라.

【傳】二以柔順, 居中, 是爲謙德, 積於中, 謙德, 充積於中, 故發於外, 見於聲音顔色, 故曰鳴謙, 居中得正, 有中正之德也, 故云貞吉, 凡貞吉, 有爲貞且吉者, 有爲得貞則吉者, 六二之貞吉, 所自有也.

【本義】柔順中正, 以謙有聞, 正而且吉者也, 故其占, 如此.

象曰 鳴謙貞吉은 中心得也라.

【傳】二之謙德, 由至誠, 積於中, 所以發於聲音, 中心所自得也, 非勉爲之也.

九三, 勞謙이니 君子有終이니 吉하니라.

【傳】四居上體, 切近君位, 六五之君, 又以謙柔自處, 九三, 又有大功德, 爲上所任衆所宗而己居其上, 當恭畏以奉謙德之君, 卑巽以讓勞謙之臣, 動作施爲, 无所不利於撝謙也, 撝, 施布之象, 如人手之撝也, 動息進退, 必施其謙, 蓋居多懼之地, 又在賢臣之上故也

【本義】柔而得正, 上而能下, 其占, 无不利矣, 然, 居九三之上, 故戒以更當發揮其謙, 以示不敢自安之意也.

象曰 勞謙君子는 萬民의 服也라.

【傳】三, 以陽剛之德而居下體, 爲衆陰所宗履, 得其位, 爲下之上, 是上爲君所任, 下爲衆所從, 有功勞而持謙德者也, 故曰勞謙, 古之人, 有當之者, 周公, 是也, 身當天下之大任, 上奉幼弱之主, 謙恭自牧, 夔夔如畏然, 可謂有勞而能謙矣, 旣能勞謙, 又須君子, 行之, 有終則吉, 夫樂高喜勝, 人之常情, 平時能謙, 固己鮮矣, 況有功勞可尊乎, 雖使知謙之善, 勉而爲之, 若矜負之心, 不忘則不能常久, 欲其有終, 不可得也, 唯君子, 安履謙順, 乃其常行, 故久而不變, 乃所謂有終, 有終則吉也, 九三, 以剛居正, 能終者也, 此爻之德, 最盛, 故象辭特重.

【本義】卦唯一陽, 居下之上, 剛而得正, 上下所歸, 有功勞而能謙, 尤人所難, 故有終而吉, 占者, 如是則如其應矣.

六四, 无不利撝謙이니라.

【傳】四居上體, 切近君位, 六五之君, 又以謙柔自處, 九三, 又有大功德, 爲上所任衆所宗而己居其上, 當恭畏以奉謙德之君, 卑巽以讓勞謙之臣, 動作施爲, 无所不利於撝謙也, 撝, 施布之象, 如人手之撝也, 動息進退, 必施其謙, 蓋居多懼之地, 又在賢臣之上故也

【本義】柔而得正, 上而能下, 其占, 无不利矣, 然, 居九三之上, 故戒以更當發揮其謙, 以示不敢自安之意也.

象曰 无不利撝謙은 不違則也라.

【傳】凡人之謙, 有所宜施, 不可過其宜也, 如六五, 或用侵伐, 是也, 唯四, 以處近君之地, 據勞臣之上, 故凡所動作, 靡不利於撝謙, 如是然後, 中於法則, 故曰不違則也, 謂得其宜也.

【本義】言不爲過.

六五, 不富以其隣이니 利用侵伐이니 无不利하리라.

【傳】富者, 衆之所歸, 唯財, 爲能聚人, 五以君位之尊而執謙順, 以接於下, 衆所歸也, 故不富而能有其隣也, 隣, 近也, 不富而得人之親也, 爲人君而持謙順, 天下所歸心也, 然君道, 不可專尙謙柔, 必須威武相濟然後, 能懷服天下, 故利用行侵伐也, 威德, 竝著然後, 盡君道之宜而无所不利也, 蓋五之謙柔, 當防於過, 故發此義.

【本義】以柔居尊, 在上而能謙者也, 故爲不富而能以其隣之象, 蓋從之者衆矣, 猶有未服者則利以征之而於他事, 亦无不利, 人有是德則如其占也.

象曰 利用侵伐은 征不服也라.

【傳】征其文德謙巽, 所不能服者也, 文德所不能服而不用威武, 何以平天下, 非人君之中道, 謙之過也.

上六, 鳴謙이니 利用行師하야 征邑國이니라.

【傳】六, 以柔處柔, 順之極, 又處謙之極, 極乎謙者也, 以極謙而反居高, 未得遂其謙之志, 故至發於聲音, 又柔處謙之極, 亦必見於聲色, 故曰鳴謙, 雖居无位之地, 非任天下之事, 然, 人之行己, 必須剛柔相濟, 上, 謙之極也, 至於太甚則反爲過矣, 故利在以剛武自治, 邑國, 己之私有, 行師, 謂用剛武, 征邑國, 謂自治其私.

【本義】謙極有聞, 人之所與, 故可用行師, 然, 以其質柔而无位, 故可以征己之邑國而已.

象曰 鳴謙은 志未得也니 可用行師하야 征邑國也라.

【傳】謙極而居上, 欲謙之志, 未得, 故不勝其切, 至於鳴也, 雖不當位, 謙旣過極, 宜以剛武, 自治其私, 故云利用行師征邑國也.

【本義】陰柔无位, 才力, 不足, 故其志, 未得而至於行師, 然, 亦適足以治其私邑而已.

 

 

16. 雷地豫(뇌지예)

豫(예) : 예는 제

利建侯行師(이건후행사) : 후를 세우며 군사를 행함이 이롭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되

豫剛應而志行(예강응이지행) : 예는 강이 응하여 뜻이 행하고

順以動豫(순이동예) : 순함으로써 움직인다

豫順以動(예순이동) : 예가 순응하여 움직이니,

故天地如之(고천지여지) : 천지도 이와 같은데

而況建侯行師乎(이황건후행사호) : 하물며 제후를 세우고 군사를 행함에 있어서랴

天地以順動(천지이순동) : 천지가 순응하여 움직인다

故日月不過(고일월부과) : 그러므로 일월이 지나치지 아니하며

而四時不忒(이사시부특) : 사시가 어긋나지 않고,

聖人以順動(성인이순동) : 성인이 순응하여 움직이니

則刑罰淸而民服(칙형벌청이민복) : 형벌이 맑아서 백성이 복종하니라

豫之時義大矣哉(예지시의대의재) : 예의 때와 뜻이 크도다

 


象曰(象曰 ) : 상에 이르기를

雷出地奮豫(뇌출지분예) : 우뢰가 땅에서 나와 떨침이 예니,

先王以作樂崇德(선왕이작악숭덕) : 선왕이 이로써 음악을 만들고 덕을 숭상하여,

殷薦之上帝(은천지상제) : 성대하게 상제께 제물을 올리며

以配祖考(이배조고) : 조상으로써 배사한다.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鳴豫凶(명예흉) : 우는 예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初六鳴豫(초육명예) : '초육의 명예'는

志窮凶也(지궁흉야) : 뜻이 궁해서 흉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介于石(개우석) : 절개가 돌같음이라.

不終日貞吉(불종일정길) : 날을 마치지 않으니 정하고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終日貞吉(불종일정길) : '불종일정길'은

以中正也(이중정야) : 중정함이기 때문이다.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盱豫(우예) : 바라보는 예라

悔遲有悔(회지유회) : 뉘우치며, 더디게 하여도 뉘우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盱豫有悔(우예유회) : '우예유회'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由豫(유예) : 말미암은 예라

大有得(대유득) : 크게 얻음이 있으니,

勿疑朋盍簪(물의붕합잠) : 의심치 말면 벗이 비녀를 합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由豫大有得(유예대유득) : 유예대유득'은

志大行也(지대행야) : '뜻이 크게 행해짐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貞疾(정질) : 바르고 병들으나

恒不死(항부사) : 항상하게 죽지 않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五貞疾乘剛也(육오정질승강야) : '육오정질'은 <강>을 탔음이요,

恒不死中未亡也(항부사중미망야) : '항부사'는 <중이> 없어지지 않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冥豫(명예) : 어두운 예니

成有无咎(성유무구) : 이룸에 변함이 있으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冥豫在上(명예재상) : '명예'가 위에 있으니

何可長也(하가장야) : 어찌 오래하리오

 

【傳】豫, 序卦, 有大而能謙, 必豫, 故受之以豫, 承二卦之義而爲次也, 有旣大而能謙則有豫樂也, 豫者, 安和悅樂之義, 爲卦, 震上坤下, 順動之象, 動而和順, 是以豫也, 九四, 爲動之主, 上下群陰, 所共應也, 坤又承之以順, 是以動而上下, 順應, 故爲和豫之義, 以二象言之, 雷出於地上, 陽, 始潛閉於地中, 及其動而出地, 奮發其聲, 通暢和豫, 故爲豫也.

豫, 利健侯行師하니라.

【傳】豫, 順而動也, 豫之義, 所利, 在於建侯行師, 夫建侯樹屛, 所以共安天下, 諸侯, 和順則萬, 民, 悅服, 兵師之興, 衆心, 和悅則順從而有功, 故悅豫之道, 利於建侯行師也, 又上動而下順, 諸侯從王師衆順令之象, 君萬邦聚大衆, 非和悅, 不能使之服從也.

【本義】豫和樂也, 人心, 和樂以應其上也, 九四一陽, 上下, 應之, 其志, 得行, 又以坤遇震, 爲順以動, 故其卦, 爲豫而其占, 利以立君用師也.

彖曰 豫는 剛應而志行하고 順以動이 豫라.

【傳】剛應, 謂四爲群陰所應, 剛得衆應也, 志行, 謂陽志上行, 動而上下, 順從, 其志得行也, 順以動豫, 震動而坤順, 爲動而順理, 順理而動, 又爲動而衆順, 所以豫也. 【本義】以卦體卦德, 釋卦名義.

豫順以動故로 天地도 如之온 而況建侯行師乎여.

【傳】以豫順而動則天地如之而不違, 況建侯行師, 豈有不順乎, 天地之道萬物之理, 唯至順而已, 大人所以先天後天而不違者, 亦順乎理而已.

【本義】以卦德, 釋卦辭.


天地 以順動이라 故로 日月이 不過而四時 不忒하고 聖人이 以順動이라 則刑罰이 淸而民이 服하나니

【傳】復詳言順動之道, 天地之運, 以其順動, 所以日月之度, 不過差, 四時之行, 不愆忒, 聖人, 以順動, 故經正而民興於善, 刑罰, 淸簡而萬民服也.

豫之時義 大矣哉라.

【傳】旣言豫順之道矣, 然, 其旨味, 淵永, 言盡而意有餘也, 故復贊之云豫之時義大矣哉, 欲人, 硏味其理, 優柔涵泳而識之也, 時義, 謂豫之時義, 諸卦之時與義用, 大者, 皆贊其大矣哉, 豫以下十一卦, 是也, 豫遯姤旅, 言時義, 坎睽蹇, 言時用, 頤大過解革, 言時, 各以其大者也.

【本義】極言之而贊其大也.


象曰 雷出地奮이 豫니 先王이 以하야 作樂崇德하야  殷薦之上帝하야 以配祖考하니라.

【傳】雷者, 陽氣奮發, 陰陽, 相薄而成聲也, 陽, 始潛閉地中, 及其動則出地奮震也, 始閉鬱, 及奮發則通暢和豫, 故爲豫也, 坤順震發, 和順, 積中而發於聲樂之象也, 先王, 觀雷出地而奮和暢發於聲之象, 作聲樂以褒崇功德, 其殷盛, 至於薦之上帝, 推配之以祖考, 殷, 盛也, 禮有殷尊, 謂盛也, 薦上帝配祖考, 盛之至也.

【本義】雷出地奮, 和之至也, 先王, 作樂, 旣象其聲, 又取其義, 殷, 盛也.

初六, 鳴豫니 凶하니라.

【傳】初六, 以陰柔居下, 四, 豫之主也而應之, 是不中正之小人, 處豫而爲上所寵, 其志意, 滿極, 不勝其豫, 至發於聲音, 輕淺, 如是, 必至於凶也, 鳴, 發於聲也.

【本義】陰柔小人, 上有强援, 得時主事, 故不勝其豫而以自鳴, 凶之道也, 故其占如此, 卦之得名, 本爲和樂, 然, 卦辭, 爲衆樂之義, 爻辭, 除九四與卦同外, 皆爲自樂, 所以有吉凶之異.

象曰 初六鳴豫는 志窮하야 凶也라.

【傳】云初六, 謂其以陰柔, 處下而志意, 窮極, 不勝其豫, 至於鳴也, 必驕肆而致凶矣

【本義】窮, 謂滿極.

六二, 介于石이라 不終日이니 貞코 吉하니라.

【傳】逸之道, 放則失正, 故豫之諸爻, 多不得正, 才與時合也, 唯六二一爻, 處中正自守之象, 可謂特立之操, 是其節介, 如石之堅也, 介于石, 其介, 如石也, 人之於豫樂, 必悅之, 故遲遲, 遂致於眈戀, 不能己也, 二以中正, 自守, 其介, 如石, 其去之速, 不俟終日, 故貞正而吉也, 不可安且久也, 久則溺矣, 如二, 可謂見幾而作者也, 夫子, 因二之見幾而極言知幾之道曰知幾其神乎, 君子, 上交不謟, 下交不瀆, 其知幾乎, 幾者, 動之微, 吉之先見者也, 君子, 見幾而作, 不俟終日, 易曰介于石, 不終日貞, 吉, 介如石焉, 寧用終日, 斷可識矣, 君子, 知微知彰知柔知剛, 萬夫之望, 夫見事之幾微者, 其神妙矣乎, 君子, 上交不至於謟, 下交不至於瀆者, 蓋知幾也, 不知幾則至於過而不己, 交於上, 以恭巽, 故過則爲謟, 交於下, 以和易, 故過則爲瀆, 君子, 見於幾微, 故不至於過也, 所謂幾者, 始動之微也, 吉凶之端, 可先見而未著者也, 獨言吉者, 見之於先, 豈復至有凶也, 君子, 明哲, 見事之幾微, 故能其介, 如石其守, 旣堅則不惑而明, 見幾而動, 豈俟終日也, 斷, 別也, 其判別, 可見矣, 微與彰柔與剛, 相對者也, 君子, 見微則知彰矣, 見柔則知剛矣, 知幾如是, 衆所仰也, 故贊之曰萬夫之望.

【本義】豫雖主樂, 然, 易以溺人, 溺則反而憂矣, 卦獨此爻, 中而得正, 是上下, 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正, 自守, 其介, 如石也, 其德, 安靜而堅確, 故其思慮, 明審, 不俟終日而見凡事之幾微也, 大學, 曰安而后, 能慮, 慮而后, 能得, 意正, 如此, 占者, 如是則正而吉矣.


象曰 不終日貞吉은 以中正也라.

【傳】能不終日而貞且吉者以有中正之德也, 中正, 故其守, 堅而能辨之早去之速, 爻言六二處豫之道, 爲敎之意, 深矣.

六三, 盰豫라 悔며 遲하야도 有悔리라.

【傳】六三, 陰而居陽, 不中不正之人也, 以不中正而處豫, 動皆有悔, 盰, 上視也, 上瞻望於四則以不中正, 不爲四所取, 故有悔也, 四, 豫之主, 與之切近, 苟遲遲而不前則見棄絶, 亦有悔也, 蓋處身, 不正, 進退, 皆有悔吝, 當如之何, 在正身而已, 君子處己有道, 以禮制心, 雖處豫時, 不失中正, 故無悔也.

【本義】盰, 上視也, 陰中正而近於四, 四爲卦主, 故六三, 上視於四而下溺於豫, 宜有悔者也,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 爲事當速悔, 若悔之遲則必有悔也.

象曰 盰豫有悔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自處不當, 失中正也, 是以, 進退有悔.

九四, 由豫라 大有得이니 勿疑면 朋이 盍簪하리라.

【傳】豫之所以爲豫者, 由九四也, 爲動之主, 動而衆陰悅順, 爲豫之義, 四, 大臣之位, 六五之君, 順從之, 以陽剛而任上之事, 豫之所由也, 故云由豫, 大有得, 言得大行其志, 以致天下之豫也, 勿疑朋合簪, 四居大臣之位, 承柔弱之君而當天下之任, 危疑之地也, 獨當上之倚任而下无同德之助, 所以疑也, 唯當盡其至誠, 勿有疑慮則朋類, 自當盍聚, 夫欲上下之信, 唯至誠而已, 苟盡其至誠則何患乎其无助也, 簪, 聚也, 簪之名簪, 取聚髮也, 或曰卦唯一陽, 安得同德之助, 曰居上位而至誠求助, 理必得之, 姤之九五, 曰有隕自天, 是也, 四以陽剛, 迫近君位而專主乎豫, 聖人, 宜爲之戒而不然者, 豫, 和順之道也, 由和順之道, 不失爲臣之正也, 如此而專主於豫, 乃是任天下之事而致時於豫者也, 故唯戒以至誠勿疑

【本義】九四, 卦之所由以爲豫者也,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 爲大有得, 然, 又當至誠不疑, 則朋類, 合而從之矣, 故又因而戒之, 簪, 聚也, 又速也.

象曰 由豫大有得은 志大行也라.

【傳】由己而致天下於樂豫, 故爲大有得, 謂其志, 得大行也.

六五, 貞호대 疾하나 恒不死로다.

【傳】六五, 以陰柔, 居君位, 當豫之時, 沈溺於豫, 不能自立者也, 權之所主, 衆之所歸, 皆在於四, 四之陽剛, 得衆, 非眈惑柔弱之君, 所能制也, 乃柔弱不能自立之君, 受制於專權之臣也, 居得君位, 貞也, 受制於下, 有疾苦也, 六居尊位, 權雖失而位未亡也, 故云貞疾恒不死, 言貞而有疾, 常疾而不死, 如漢魏末世之君也, 人君致危亡之道, 非一而以豫爲多, 在四, 不言失正而於五, 乃見其强逼者, 四本無失, 故於四, 言大臣, 任天下之事之義, 於五則言柔弱居尊, 不能自立, 威權去己之義, 各據爻以取義, 故不同也, 若五, 不失君道而四主於豫, 乃是任得其人, 安享其功, 如太甲成王也, 蒙, 亦以陰, 居尊位, 二以陽, 爲蒙之主, 然, 彼吉而此疾者, 時不同也, 童蒙而資之於人, 宜也, 眈豫而失之於人危亡之道也, 故蒙, 相應則倚任者也, 豫, 相逼則失權者也, 又上下之心, 專歸於四也.

【本義】當豫之時, 以柔居尊, 沈溺於豫, 又乘九四之剛, 衆不附而處勢危, 故爲貞疾之象, 然, 以其得中, 故又爲恒不死之象, 卽象而觀, 占在其中矣.

象曰 六五貞疾은 乘剛也오 恒不死는 中未亡也라.

【傳】貞而疾, 由乘剛, 爲剛所逼也, 恒不死, 中之尊位, 未亡也.

上六, 冥豫니 成하나 有楡면 无咎리라.

【傳】上六, 陰柔, 非有中正之德, 以陰居上, 不正也, 而當豫極之時, 以君子, 居斯時, 亦, 當戒懼, 況陰柔乎, 乃眈肆於豫, 昏迷不知反者也, 在豫之終, 故爲昏冥, 己成也, 若能有渝變則可以无咎矣, 在豫之終, 有變之義, 人之失, 苟能自變, 皆可以无咎, 故冥豫, 雖己成, 能變則善也, 聖人, 發此義, 所以勸遷善也, 故更不言冥之凶, 專言渝之无咎.

【本義】以陰柔, 居豫極, 爲昏冥於豫之象, 以其動體, 故又爲其事雖成而能有渝之象, 戒占者, 如是則能補過而无咎, 所以廣遷善之門也.

象曰 冥豫在上이어니 何可長也리오.

【傳】昏冥於豫, 至於終極, 災咎, 行及矣, 其可長然乎, 當速渝也.

 

 

17.택뇌수(澤雷隨)

隨元亨(수원형) : 수는 크게 형통하니

利貞无咎(이정무구) : 바름이 이로우니 허물이 없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隨剛來而下柔(수강래이하유) : 수는 <강이> 오면 <유> 아래에 처하고,

動而說隨(동이열수) : 움직여 기뻐며 따르니

大亨貞(대형정) :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르리라

无咎而天下隨時(무구이천하수시) : 허물이 없어서 천하가 때를 따르나니,

隨之時義大矣哉(수지시의대의재) : 따름의 때와 의미가 크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中有雷隨(택중유뢰수) : 못 가운데 우뢰가 있는 것이 수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군자이향회입연식) : 군자가 이로써 그믐을 향하여 들어가서 잔치하고 쉰다.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官有(관유) : 관운에 변함이 있으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니,

出門交有功(출문교유공) : 문 밖에 나가서 사귀면 공이 있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官有渝從正吉也(관유투종정길야) : '관유유'에 바름을 좇으면 길할지니,

出門交有功不失也(출문교유공부실야) : '출문교유공'은 잃지 아니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係小子失丈夫(계소자실장부) : 소자에게 매이면 장부를 잃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係小子弗兼與也(계소자불겸여야) : '계소자'는 아울러 더불지 못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係丈夫失小子(계장부실소자) : 장부에 매이고 소자를 잃으니

隨有求得(수유구득) : 따름에 구함이 있음을 얻으나,

利居貞(이거정) : 바른데에 거함이 이롭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係丈夫(계장부) : '계장부'는

志舍下也(지사하야) : 뜻이 아래를 버림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隨有獲(수유획) : 따름에 얻음이 있으면

貞凶(정흉) : 바르더라도 흉하니,

有孚在道(유부재도) : 믿음이 있으면 도에 두고

以明何咎(이명하구) : 밝음으로써 하면 무슨 허물이리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隨有獲其義凶也(수유획기의흉야) : '수유획'은 그 뜻이 흉함이오,

有孚在道明功也(유부재도명공야) : '유부재도'는 밝은 공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孚于嘉吉(부우가길) : 아름다운데에 미더우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孚于嘉吉(부우가길) : '부우가길'은

位正中也(위정중야) : 자리가 바르고 중정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拘係之(구계지) : 얽어서 매고

乃從維之(내종유지) : 이에 좇아 얽으니,

王用亨于西山(왕용형우서산) : 왕이 써 서산에서 형통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拘係之(구계지) : '구계지'는

上窮也(상궁야) : 위에서 궁함이라.

 【傳】隨, 序卦, 豫必有隨, 故受之以隨, 夫悅豫之道, 物所隨也, 隨所以次豫也, 爲卦, 兌上震下, 兌爲說震爲動, 說而動, 動而說, 皆隨之義, 女, 隨人者也, 以少女, 從長男, 隨之義也, 又震爲雷兌爲澤, 雷震於澤中, 澤隨而動, 隨之象也, 又以卦變言之, 乾之上, 來居坤之下, 坤之初, 往居乾之上, 陽來下於陰也, 以陽下陰, 陰必說隨, 爲隨之義, 凡成卦, 旣取二體之義, 又有取爻義者, 復有更取卦變之義者, 如隨之取義, 尤爲詳備.


隨는 元亨하니 利貞이라 无咎리라.

【傳】隨之道, 可以致大亨也, 君子之道, 爲衆所隨, 與己隨於人, 及臨事擇所隨, 皆隨也, 隨得其道則可以致大亨也, 凡人君之從善, 臣下之奉命, 學者之從義, 臨事而從長, 皆隨也, 隨之道, 利在於貞正, 隨得其正然後, 能大亨而无咎, 失其正則有咎矣, 豈能亨乎.

【本義】隨, 從也, 以卦變言之, 本自困卦九, 來居初, 又自噬嗑九, 來居五而自未濟來者, 兼此二變, 皆剛來隨柔之義, 以二體言之, 爲此動而彼說, 亦隨之義, 故爲隨, 己能隨物, 物來隨己, 彼此相從, 其通, 易矣, 故其占, 爲元亨, 然, 必利於貞, 乃得无咎, 若所隨, 不貞則雖大亨而不免於有咎矣, 春秋傳, 穆姜, 曰有是四德, 隨而无咎, 我皆无之, 豈隨也哉, 今按四德, 雖非本義, 然, 其下, 云云, 深得占法之意.

彖曰 隨는 剛來而下柔하고 動而說이 隨니

【本義】以卦變卦德, 釋卦名義.

大亨코 貞하야 无咎하야 而天下隨時하나니

【傳】卦所以爲隨, 以剛來而下柔, 動而說也, 謂乾之上九, 來居坤之下, 坤之初六, 往居乾之上, 以陽剛, 來下於陰柔, 是, 以上下下, 以貴下賤, 能如是, 物之所說隨也, 又下動而上說, 動而可悅也, 所以隨也, 如是則可大亨而得正, 能大亨而得正則爲无咎, 不能亨不得正則非可隨之道, 豈能使天下隨之乎, 天下所隨者, 時也, 故云天下隨時.

【本義】王肅本, 時, 作之, 今當從之, 釋卦辭, 言能如是則天下之所從也.

隨之時義 大矣哉라.

【傳】君子之道, 隨時而動, 從宜適變, 不可爲典要, 非造道之深知幾能權者, 不能與於此也, 故贊之曰隨時之義大矣哉, 凡贊之者, 欲人, 知其義大, 玩而識之也, 此贊隨時之義大, 與豫等諸卦, 不同, 諸卦, 時與義, 是兩事.

【本義】王肅本, 時字, 在之字下, 今當從之.


象曰 澤中有雷隨니 君子以하야 嚮晦入宴息하나니라.

【傳】雷震於澤中, 澤隨震而動, 爲隨之象, 君子, 觀象, 以隨時而動, 隨時之宜, 萬事皆然, 取其最明且近者言之,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君子, 劃則自强不息, 及嚮昏晦則入居於內, 宴息以安其身, 起居隨時, 適其宜也, 禮, 君子, 劃不居內, 夜不居外, 隨時之道也.

【本義】雷藏澤中, 隨時休息.

初九, 官有渝니 貞이면 吉하니 出門交면有功하리라.

【傳】九居隨時而震體, 且動之主, 有所隨者也, 官, 主守也, 旣有所隨, 是其所主守, 有變易也, 故曰官有渝, 貞吉, 所隨, 得正則吉也, 有渝而不得正, 乃過動也, 出門交有功, 人心所從, 多所親愛者也, 常人之情, 愛之則見其是, 惡之則見其非, 故妻孥之言, 雖失而多從, 所憎之言, 雖善, 爲惡也, 苟以親愛而隨之則是私情所與, 豈合正理, 故出門而交則有功也, 出門, 謂非私暱. 交不以私, 故其隨, 當而有功.

【本義】卦, 以物隨, 爲義, 爻, 以隨物, 爲義, 初九, 以陽居下, 爲震之主, 卦之所以爲隨者也, 旣有所隨則有所偏主而變其常矣, 惟得其正則吉, 又當出門以交, 不私其隨則有功也, 故其象占, 如此, 亦因以戒之.

 

 

象曰 官有愉에 從正이면 吉也니

【傳】旣有隨而變, 必所從, 得正, 則吉也, 所從, 不正, 則有悔吝.

 


出門交有功은 不失也라.

【傳】出門而交, 非牽於私其交, 必正矣, 正則无失而有功.

六二, 係小子면 失丈夫하리라.

【傳】二應五而比初, 隨先於近, 柔不能固守, 故爲之戒云若係小子則失丈夫也, 初陽, 在下, 小子也, 五正應, 在上, 丈夫也, 二若志係於初則失九五之正應, 是失丈夫也, 係小子而失丈夫, 捨正應而從不正, 其咎, 大矣, 二有中正之德, 非必至如是也, 在隨之時, 當爲之戒也.

【本義】初陽, 在下而近, 五陽, 正應而遠, 二, 陰柔, 不能自守, 以順正應, 故其象, 如此, 凶吝, 可知, 不假言矣.


象曰 係小子면 弗兼與也리라.

【傳】人之所隨, 得正則遠邪, 從非則失是, 无兩從之理, 二, 苟戒初則失五矣, 不能兼與也, 所以戒人, 從正當專一也.

六三, 係丈夫하고 失小子하니 隨에 有求를 得하나 利居貞하니라.

【傳】丈夫, 九四也, 小子, 初也, 陽之在上者, 丈夫也, 居下者, 小子也, 三雖與初, 同體而切近於四, 故係於四也, 大抵陰柔, 不能自立, 常親係於所近者, 上係於四, 故下失於初, 舍初從上, 得隨之宜也, 上隨則善也, 如昏之隨明, 事之從善, 上隨也, 背是從非, 舍明逐暗, 下隨也, 四亦无應, 无隨之者也, 近得三之隨, 必與之親善, 故三之隨四, 有求必得也, 人之隨於上而上與之, 是得所求也, 又凡所求者, 可得也, 雖然, 固不可非理枉道, 以隨於上, 苟取愛說, 以遂所求, 如此, 乃小人邪謟趍利之爲也, 故云利居貞, 自處於正則所謂有求而必得者, 乃正事, 君子之隨也.

【本義】丈夫, 謂九四, 小子, 亦謂初也, 三, 近係四而失於初, 其象, 與六二, 正相反, 四陽, 當任而己隨之, 有求必得, 然, 非正應, 故有不正而爲邪媚之嫌, 故其占, 如此而又戒以居貞也.

象曰 係丈夫는 志舍下也라.

【傳】旣隨於上則是其志, 舍下而不從也, 舍下而從上, 舍卑而從高也, 於隨, 爲善矣.

九四, 隨에 有獲이면 貞이라도 凶하니 有孚코 在道코 以明이면 何咎리오.

【傳】九四, 以陽剛之才, 處臣位之極, 若於隨, 有獲則雖正, 亦凶, 謂得天下之心, 隨於己, 爲臣之道, 當使恩威, 一出於上, 衆心, 皆隨於君, 若人心, 從己, 危疑之道也, 故凶, 居此地者, 奈何, 唯孚誠, 積於中, 動爲, 合於道, 以明哲, 處之則又何咎, 古之人, 有行之者, 伊尹周公孔明, 是也, 皆德及於, 民而民, 隨之, 其得民之隨, 所以成其君之功, 致其國之安, 其至誠, 存乎中, 是有孚也, 其所施爲, 无不中道, 在道也, 唯其明哲, 故能如是, 以明也, 復何過咎之有, 是以, 下信而上不疑, 位極而无逼上之嫌, 勢重而无專强之過, 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 其次如唐之廓子儀, 威震主而主不疑, 亦由中有誠孚而處无甚失也, 非明哲, 能如是乎.

【本義】九四, 以剛, 居上之下, 與五, 同德, 故其占, 隨而有獲, 然勢陵於五故, 雖正而凶, 惟有孚在道而明則上安而下從之, 可以无咎也, 占者, 當時之任, 宜審此戒.


象曰 隨有獲은 其義凶也오 有孚在道는 明功也라.

【傳】居近君之位而有獲, 其義固凶, 能有孚而在道則无咎, 蓋明哲之功也.

九五, 孚于嘉니 吉하니라.

【傳】九五, 居尊得正而中實, 是其中誠, 在於隨善, 其吉, 可知, 嘉, 善也, 自人君, 至於庶人, 隨道之吉, 唯在隨善而已, 下應二之正中, 爲隨善之義.

【本義】陽剛中正, 下應中正, 是信于善也, 占者如是, 其吉, 宜矣.

象曰 孚于嘉吉은 位正中也일새라.

【傳】處正中之位, 有正中之道, 孚誠所隨者, 正中也, 所謂嘉也, 其吉, 可知, 所孚之嘉, 謂六二也, 隨以得中, 爲善, 隨之所防者, 過也, 蓋心所說隨則不知其過矣.

上六, 拘係之오 乃從維之니 王用亨于西山이로다.

【傳】上六, 以柔順而居隨之極, 極乎隨者也, 拘係之, 謂隨之極, 如拘持縻係之, 乃從維之, 又從而維繫之也, 謂隨之固結, 如此, 王用亨于西山, 隨之極, 如是, 昔者, 太王, 用此道, 亨王業于西山, 太王, 避狄之難, 去豳來岐, 豳人老稚, 扶携以隨之, 如歸市, 蓋其人心之隨, 固結, 如此, 用此, 故能亨盛其王業於西山, 西山, 岐山也, 周王之業, 蓋興於此, 上居隨極, 固爲太過, 然在得民之隨, 與隨善之固, 如此, 乃爲善也, 施於他則過矣.

【本義】居隨之極, 隨之固結而不可解者也, 誠意之極, 可通神明, 故其占, 爲王用亨于西山, 亨, 亦當作祭享之享, 自周而言, 岐山, 在西, 凡筮祭山川者, 得之, 其誠意, 如是則吉也.


象曰 拘係之는 上窮也라.

【傳】隨之固, 如拘係維持, 隨道之窮極也.

【本義】窮, 極也.

 

 

18.산풍고(山風蠱)

蠱元亨(고원형) : 고는 크게 형통하니,

利涉大(이섭대) : 큰 내를 건너는 것이 이로우니,

先甲三日(선갑삼일) : 갑으로 먼저 삼일하며

後甲三日(후갑삼일) : 갑으로 뒤에 삼일이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蠱剛上而柔下(고강상이유하) : <고>는 <강이> 위에 하고 <유가> 아래하고,

巽而止蠱(손이지고) : 겸손해서 그침이 <고>이라.

蠱元亨(고원형) : 고가 크게 형통해서

而天下治也(이천하치야) : 천하가 다스려짐이요,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이섭대천왕유사야) : '이섭대천'은 가서 일을 둠이요,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선갑삼일후갑삼일) : '선갑삼일후갑삼일'은

終則有始天行也(종칙유시천행야) : 마치면 곧 비롯함이 있음이 하늘의 행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下有風蠱(산하유풍고) : 산 아래 바람이 있는 것이 고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振民育德(군자이진민육덕) : 군자가 이로써 백성을 진작시키며 덕을 기르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幹父之蠱(간부지고) : 아비의 고를 주장함이니

有子考无咎(유자고무구) : 자식이 있으면 죽은 아비가 허물이 없으리니,

厲終吉(려종길) : 위태하였다가 마침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幹父之蠱(간부지고) : '간부지고'는

意承考也(의승고야) : 뜻이 죽은 아비를 이음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幹母之蠱(간모지고) : 어미의 일을 주장함이니

不可貞(불가정) : 가히 바르게 못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幹母之蠱(간모지고) : '간모지고'는

得中道也(득중도야) : 중도를 얻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幹父之蠱(간부지고) : 아비의 <고>를 주장함이니,

小有悔无大咎(소유회무대구) : 조금 후회가 있으나 크게 허물은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幹父之蠱終无咎也(간부지고종무구야) : '간부지고'는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裕父之蠱(유부지고) : 아비의 <고>를 너그럽게 함이니

往見吝(왕견린) : 가면 인색함을 보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裕父之蠱(유부지고) : '유부지고'는

往未得也(왕미득야) : 감에 얻지 못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幹父之蠱(간부지고) : 아비의 <고>를 주장함이니,

用譽(용예) : 그러므로써 명예로우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幹父用譽(간부용예) : '간부용예'는

承以德也(승이덕야) : 이음으로서 덕스러운 것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不事王侯(부사왕후) : 왕과 제후를 섬기지 아니하고,

高尙其事(고상기사) : 그 일을 높이 숭상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事王侯(부사왕후) : '부사왕후'는

志可則也(지가칙야) : 뜻이 가히 본받을만 함이라

 

【傳】蠱, 序卦, 以喜隨人者, 必有事, 故受之以蠱, 承二卦之義, 以爲次也, 夫喜悅以隨於人者, 必有事也, 无事則何喜何隨, 蠱所以次隨也, 蠱, 事也, 蠱非訓事, 蠱乃有事也, 爲卦, 山下有風, 風在山下, 遇山而回則物亂, 是爲蠱象, 蠱之義, 壞亂也, 在文, 爲蠱皿, 皿之有蠱, 蠱壞之義, 左氏傳, 云風落山, 女惑男, 以長女, 下於少男, 亂其情也, 風遇山而回, 物皆撓亂, 是爲有事之象, 故云蠱者, 事也, 旣蠱而治之, 亦事也, 以卦之象, 言之, 所以成蠱也, 以卦之才, 言之, 所以治蠱也.

蠱, 元亨하니 利涉大川이니

【傳】旣蠱則有復治之理, 自古, 治必因亂, 亂則開治, 理自然也, 如卦之才, 以治蠱則能致元亨也, 蠱之大者, 濟時之艱難險阻也, 故曰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하며 後甲三日이니라.

【傳】甲, 數之首, 事之始也, 如辰之甲乙, 甲第甲令, 皆謂首也, 事之端也, 治蠱之道, 當思慮其先後三日, 蓋推原先後, 爲救弊可久之道, 先甲, 謂先於此, 究其所以然也, 後甲, 謂後於此, 處其將然也, 一日二日, 至於三日, 言慮之深推之遠也, 究其所以然則知救之之道, 慮其將然則知備之之方, 善救則前弊, 可革, 善備則後利, 可久, 此, 古之聖王, 所以新天下而垂後世也, 後之治蠱者, 不明聖人先甲後甲之誡, 慮淺而事近, 故勞於救世而亂不革, 功未及成而弊己生矣, 甲者, 事之首, 庚者, 變更之首, 制作政敎之類則云甲, 擧其首也, 發號施令之事則云庚, 庚, 猶更也, 有所更變也.

【本義】蠱, 壞極而有事也, 其卦, 艮剛, 居上, 巽柔, 居下, 上下, 不交, 下卑巽而上苟止, 故其卦, 爲蠱, 或曰剛上柔下, 謂卦變, 自賁來者, 初上二下, 自井來者, 五上上下, 自旣濟來者, 兼之, 亦剛上而柔下, 皆所以爲蠱也, 蠱壞之極, 亂當復治, 故其占, 爲元亨而利涉大川, 甲, 日之始, 事之端也, 先甲三日, 辛也, 後甲三日, 丁也, 前事, 過中而將壞則可自新以爲後事之端而不使至於大壞, 後事, 方始而尙新, 然, 更當致其丁寧之意, 以監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於速壞, 聖人之戒, 深也.


彖曰 蠱는 剛上而柔下하고 巽而止蠱라.

【傳】以卦變及二體之義而言, 剛上而柔下, 謂乾之初九, 上而爲上九, 坤之上六, 下而爲初六也, 陽剛, 尊而在上者也, 今往居於上, 陰柔, 卑而在下者也, 今來居於下, 男雖少而居上, 女雖長而在下, 尊卑, 得正, 上下順理, 治蠱之道也, 由剛之上柔之下, 變而爲艮巽, 艮, 止也, 巽, 順也, 下巽而上止, 止於巽順也, 以巽順之道, 治蠱, 是以元亨也.

【本義】以卦體卦變卦德, 釋卦名義, 蓋如此, 則積弊而至於蠱矣.

蠱 元亨하야 而天下 治也오.

【傳】治蠱之道, 如卦之才則元亨而天下, 治矣, 夫治亂者, 苟能使尊卑上下之義, 正, 在下者, 巽順, 在上者, 能止, 齊安定之, 事皆止於順則何蠱之不治也, 其道, 大善而亨也, 如此則天下, 治矣.

 


利涉大川은 往有事也오.

【傳】方天下壞亂之際, 宜涉艱險以往而濟之, 是往有所事也.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은 終則有始 天行也라.

【傳】夫有始則必有終, 旣終則必有始, 天之道也, 聖人, 知終始之道, 故能原始而究其所以然, 要終而備其將然, 先甲後甲而爲之慮, 所以能治蠱而致元亨也. 【本義】釋卦辭, 治蠱至於元亨則亂而復治之象也, 亂之終, 治之始, 天運, 然也.

象曰 山下有風이 蠱니 君子以하야 振民하며 育德하나니라.

【傳】山下有風, 風遇山而回則物皆散亂, 故爲有事之象, 君子, 觀有事之象, 以振濟於民, 養育其德也, 在己則養德, 於天下則濟民, 君子之所事, 无大於此二者. 【本義】山下有風, 物壞而有事矣, 而事莫大於二者, 乃治己治人之道也.

初六, 幹父之蠱니 有子면 考无咎하리니 厲하야아 終吉이리라.

【傳】初六, 雖居最下, 成卦由之, 有主之義, 居內在下而爲主, 子幹父蠱也, 子幹父蠱之道, 能堪其事則爲有子而其考, 得无咎, 不然則爲父之累, 故必惕厲則得終吉也, 處卑而尸尊事, 自當兢畏, 以六之才, 雖能巽順, 體乃陰柔, 在下无應而主幹, 非有能濟之義, 若以不克幹而言則其義, 甚小, 故專言爲子幹蠱之道, 必克濟則不累其父, 能厲則可以終吉, 乃備見爲子侃蠱之大法也.

【本義】幹, 如木之幹, 枝葉之所附而立者也, 蠱者, 前人己壞之緖, 故諸爻皆有父母之象, 子能幹之則飭治而振起矣, 初六, 蠱未深而事易濟, 故其占, 爲有子則能治蠱而考得无咎, 然, 亦危矣, 戒占者, 宜如是, 又知危而能戒則終吉也.

象曰 幹父之蠱는 意承考也라.

【傳】子幹父蠱之道, 意在承當於父之事也, 故祗敬其事, 以置父於无咎之地, 常懷惕厲則終得其吉也, 盡誠於父事, 吉之道也.

九二, 幹母之蠱니 不可貞이니라.

【傳】九二, 陽剛, 爲六五所應, 是, 以陽剛之才, 在下而幹夫在上陰柔之事也, 故取子幹母蠱爲義, 以剛陽之臣, 輔柔弱之君, 義亦相近, 二, 巽體而處柔, 順義爲多, 幹母之蠱之道也, 夫子之於母, 當以柔巽, 輔導之, 使得於義, 不順而致敗蠱則子之罪也, 從容將順, 豈无道乎, 以婦人言之則陰柔可知, 若伸己剛陽之道, 遽然矯拂則傷恩, 所害, 大矣, 亦安能入乎, 在乎屈己下意, 巽順將承, 使之身正事治而已, 故曰不可貞, 謂不可貞固, 盡其剛直之道, 如是, 乃中道也, 又安能使之爲甚高之事乎, 若於柔弱之君, 盡誠竭忠, 致之於中道則可矣, 又安能使之大有爲乎, 且以周公之聖, 輔成王, 成王, 非甚柔弱也, 然, 能使之爲成王而已, 守成不失道則可矣, 固不能使之爲羲黃堯舜之事也, 二, 巽體而得中, 是能巽順而得中道, 合不可貞之義, 得幹母蠱之道也.

【本義】九二, 剛中, 上應六五, 子幹母蠱而得中之象, 以剛承柔而治其壞, 故又戒以不可堅貞, 言當巽以入之也.

 


象曰 幹母之蠱는 得中道也라.

【傳】二得中道而不過剛幹母蠱之善者也.

九三, 幹父之蠱니 小有悔나 无大咎리라.

【傳】三以剛陽之才, 居下之上, 主幹者也, 子幹父之蠱也, 以陽處剛而不中, 剛之過也, 然而在巽體, 雖剛過而不爲无順, 順, 事親之本也, 又居得正, 故无大過, 以剛陽之才, 克幹其事, 雖以剛過而有小小之悔, 終无大過咎也, 然, 有小悔, 己非善事親也.

【本義】過剛不中, 故小有悔, 巽體得正, 故无大咎.

象曰 幹父之蠱는 終无咎也니라.

【傳】以三之才, 幹父之蠱, 雖小有悔, 終无大咎也, 蓋剛斷能幹, 不失正而有順, 所以終无咎也.

六四, 裕父之蠱니 往하면 見吝하리라.

【傳】四, 以陰, 居陰, 柔順之才也, 所處, 得正, 故爲寬裕以處其父事者也, 夫柔順之才而處正, 僅能循常自守而已, 若往幹過常之事則不勝而見吝也, 以陰柔而无應助, 往安能濟.

【本義】以陰居陰, 不能有爲, 寬裕以治蠱之象也, 如是則蠱將日深, 故往則見吝, 戒占者, 不可如是也.

象曰 裕父之蠱는 往앤 未得也라.

【傳】以四之才, 守常, 居寬裕之時則可矣, 欲有所往則未得也, 可其所任則不勝矣.


六五, 幹父之蠱니 用譽리라.

【傳】五居尊位, 以陰柔之質, 當人君之幹而下應於九二, 是能任剛陽之臣也, 雖能下應剛陽之賢而倚任之, 然, 己實陰柔, 故不能爲創始開基之事, 承其舊業則可矣, 故爲幹父之蠱, 夫創業垂統之事, 非剛明之才則不能, 繼世之君, 雖柔弱之資, 苟能任剛賢則可以爲善繼而成令譽也, 太甲成王, 皆以臣而用譽者也.

【本義】柔中居尊而九二, 承之以德, 以此幹蠱, 可致聞譽,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幹父用譽는 承以德也라.

【傳】幹父之蠱而用有令譽者, 以其在下之賢, 承輔之以剛中之德也.


上九, 不事王侯하고 高尙其事로다.

【傳】上九, 居蠱之終, 无係應於下, 處事之外, 无所事之地也, 以剛明之才, 无應援而處无事之地, 是, 賢人君子, 不偶於時而高潔自守, 不累於世務者也, 故云不事王侯高尙其事, 古之人, 有行之者, 伊尹太公望之始, 曾子子思之徒, 是也, 不屈道以徇時, 旣不得施設於天下則自善其身, 尊高敦尙其事, 守其志節而已, 士之自高尙, 亦非一道, 有懷抱道德, 不偶於時而高潔自守者, 有知止足之道, 退而自保者, 有量能度分, 安於不求知者, 有淸介自守, 不屑天下之事, 獨潔其身者, 所處, 雖有得失小大之殊, 皆自高尙其事者也, 象所謂志可則者, 進退合道者也.

【本義】剛陽, 居上, 在事之外, 故爲此象而占與戒, 皆在其中矣.


象曰 不事王侯는 志可則也라.

【傳】如上九之處事外, 不累於世務, 不臣事於王候, 蓋進退以道, 用捨隨時, 非賢者, 能之乎, 其所存之志, 可爲法則也.

 

 

19.지택임(地澤臨)

臨元亨(임원형) : 임은 크게 형통하고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至于八月(지우팔월) : 8월에 이르러선

有凶(유흉) : 흉함이 있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되

臨剛浸而長(임강침이장) : 임은 강이 차츰차츰 길어지며,

說而順(열이순) : 기뻐하고 순응하며,

剛中而應(강중이응) : 강이 가운데하고 응해서,

大亨以正(대형이정) :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르니

天之道也(천지도야) : 하늘의 도라.

 


至于八月有凶(지우팔월유흉) : '至于八月有凶'은

消不久也(소부구야) : 사라져서 오래하지 못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上有地臨(택상유지임) : 못 위에 땅이 있는 것이 <임>이니,

君子以敎思无窮(군자이교사무궁) : 군자가 이로써 가르치는 생각이 다함이 없으며,

容保民无疆(용보민무강) : 백성을 용납해서 보전함이 지경이 없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咸臨(함림) : 느껴서 임함이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해야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咸臨貞吉(함림정길) : '함림정길'은

志行正也(지행정야) : 뜻이 바름을 행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咸臨(함림) : 느껴서 임함이니

吉无不利(길무부리) : 길해서 이롭지 않음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咸臨吉无不利(함림길무부리) : '함림길무부리'는

未順命也(미순명야) : 명에 순응함만은 아님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甘臨无攸利(감림무유리) : 달게 임함이라 이로운 바가 없으니,

旣憂之无咎(기우지무구) : 이미 근심함이라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甘臨位不當也(감림위불당야) : '감림'은 자리가 마땅치 아니함이요,

旣憂之咎不長也(기우지구불장야) : 이미 근심하니 허물이 오래하지 않으리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至臨无咎(지림무구) : 지극하게 임함이니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至臨无咎(지림무구) : 상에 이르기를 '지림무구'는

位當也(위당야) : 자리가 마땅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知臨(지림) : 앎으로 임함이니

大君之宜吉(대군지의길) : 대군의 마땅함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大君之宜(대군지의) : '대군지의'는

行中之謂也(행중지위야) : 중을 행함을 이름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敦臨(돈림) : 돈독하게 임함이니,

吉无咎(길무구) : 길해서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敦臨之吉(돈림지길) : '돈림지길'은

志在內也(지재내야) : 뜻이 안에 있음이라

 

【傳】臨, 序卦, 有事而後, 可大, 故受之以臨, 臨者, 大也, 蠱者, 事也, 有事則可大矣, 故受之以臨也, 韓康伯, 云可大之業, 由事而生, 二陽, 方長而盛大, 故爲臨也, 爲卦, 澤上有地, 澤上之地, 岸也, 與水相際, 臨近乎水, 故爲臨, 天下之物, 密近相臨者, 莫若地與水, 故地上有水則爲比, 澤上有地則爲臨也, 臨者, 臨民臨事凡所臨, 皆是, 在卦, 取自上臨下, 臨民之義.


臨, 元亨코 利貞하니

【傳】以卦才言也, 臨之道, 如卦之才則大亨而正也.

 


至于八月하얀 有凶하리라.

【傳】二陽, 方長於下, 陽道嚮盛之時, 聖人, 豫爲之戒曰陽雖方盛, 至於八月則其道, 消矣, 是有凶也, 大率聖人爲戒, 必於方盛之時, 方盛而慮衰則可以防其滿極而圖其永久, 若旣衰而後, 戒, 亦无及矣, 自古, 天下, 安治, 未有久而不亂者, 蓋不能戒於盛也, 方其盛而不知戒, 故狃安富則驕侈, 生, 樂舒肆則剛紀, 壞, 忘禍亂則釁孽, 萌, 是以, 浸淫不知亂之至也.

【本義】臨, 進而凌逼於物也, 二陽, 浸長, 以逼於陰, 故爲臨, 十二月之卦也, 又其爲卦, 下兌說上坤順, 九二, 以剛居中, 上應六五, 故占者, 大亨而利於正, 然, 至于八月, 當有凶也, 八月, 謂自復卦一陽之月, 至于遯卦二陰之月, 陰長陽遯之時也, 或曰八月, 謂夏正八月, 於卦, 爲觀, 亦臨之反對也, 又因占而戒之.

 


彖曰 臨은 剛侵而長하며

【本義】以卦體, 釋卦名.

 


說而順하고 剛中而應하야

【本義】又以卦德卦體, 言卦之善.

大亨以正하니 天之道也라.

【傳】浸, 漸也, 二陽, 長於下而漸進也, 下兌上坤和說而順也, 剛得中道而有應助, 是以, 能大亨而得正, 合天之道, 剛正而和順, 天之道也, 化育之功, 所以不息者, 剛正和順而已, 以此臨人臨事臨天下, 莫不大亨而得正也, 兌爲說, 說乃和也, 夬彖, 云決而和.

【本義】當剛長之時, 又有此善, 故其占, 如此也.

 


至于八月有凶은 消不久也라.

【傳】臨, 二陽, 生, 陽方漸盛之時, 故聖人, 爲之戒云陽雖方長, 然, 至于八月則消而凶矣, 八月, 謂陽生之八月, 陽, 始生於復, 自復, 至遯, 凡八月, 自建子, 至建未也, 二陰, 長而陽消矣, 故云消不久也, 在陰陽之氣言之則消長, 如循環, 不可易也, 以人事言之則陽爲君子, 陰爲小人, 方君子道長之時, 聖人, 爲之誡, 使知極則有凶之理而虞備之, 常不至於滿極, 則无凶矣.

【本義】言雖天運之當然, 然, 君子, 宜知所戒.

象曰 澤上有地 臨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敎思 无窮하며 容保民이 无疆하나니라.

【傳】澤之上, 有地, 澤, 岸也, 水之際也, 物之相臨與含容, 无若水之在地, 故澤上有地, 爲臨也, 君子, 觀親臨之象則敎思, 無窮, 親臨於民則有敎導之意思也, 無窮, 至誠无斁也, 觀含容之象則有容保民之心, 无疆, 廣大无疆限也, 含容, 有廣大之意, 故爲无窮无疆之義.

【本義】地臨於澤上, 臨下也, 二者, 皆臨下之事, 敎之无窮者, 兌也, 容之无疆者, 坤也.


初九, 咸臨이니 貞하야 吉하니라.

【傳】咸, 感也, 陽長之時, 感動於陰, 四應於初, 感之者也, 比他卦, 相應, 尤重, 四, 近君之位, 初得正位, 與四感應, 是, 以正道, 爲當位所信任, 得行其志, 獲乎上而得行其正道, 是以吉也, 他卦, 初上爻, 不言得位失位, 蓋初終之義, 爲重也, 臨則以初得位居正, 爲重, 凡言貞吉, 有旣正且吉者, 有得正則吉者, 有貞固守之則吉者, 各隨其事也.

【本義】卦唯二陽, 徧臨四陰, 故二爻, 皆有咸臨之象, 初九, 剛而得正, 故其占, 爲貞吉.

象曰 咸臨貞吉은 志行正也라.

【傳】所謂貞吉, 九之志, 在於行正也, 以九居陽, 又應四之正, 其志, 正也.

九二, 咸臨이니 吉하야 无不利하리라.

【傳】二方陽長而漸盛, 感動於六五中順之君, 其交之親, 故見信任得行其志所臨, 吉而无不利也, 吉者, 已然, 如是, 故吉也, 无不利者, 將然, 於所施爲, 无所不利也.

【本義】剛得中而勢上進, 故其占, 吉而无不利也.

象曰 咸臨吉无不利는 未順命也라.

【傳】未者, 非遽之辭, 孟子, 或, 問勸齊伐燕, 有諸, 曰未也, 又云仲子所食之栗, 伯夷之所樹歟, 抑亦盜跖之所樹歟, 是未可知也, 史記, 侯嬴, 曰人固未易知, 古人用字之意, 皆如此, 今人, 大率用對己字, 故意似異, 然, 實不殊也, 九二, 與五, 感應以臨下, 蓋以剛德之長而又得中, 至誠相感, 非由順上之命也, 是以, 吉而无不利, 五, 順體而二, 說體, 又陰陽, 相應, 故象, 特明其非由說順也.

【本義】未詳.


六三, 甘臨이라 无攸利하니 旣憂之라 无咎1리라.

【傳】三居下之上, 臨人者也, 陰柔而說體, 又處不中正, 以甘說臨人者也, 在上而以甘說臨下, 失德之甚, 无所利也, 兌性, 旣說, 又承二陽之上, 陽方長而上進, 故不安而益甘, 旣知危懼而憂之, 若能持謙守正, 至誠以自處則无咎也, 邪說, 由己能憂而改之, 復何咎乎

【本義】陰柔不中正而居下之上, 爲以甘說臨人之象, 其占, 固无所利, 然, 能憂而改之則无咎也, 勉人遷善, 爲敎, 深矣.


象曰 甘臨은 位不當也오 旣憂之하니 咎不長也리라.

【傳】陰柔之人, 處不中正而居下之上, 復乘二陽, 是處不當位也, 旣能知懼而憂之則必强勉自改, 故其過咎, 不長也.


六四, 至臨이니 无咎하니라.

【傳】四居上之下, 與下體, 相比, 是切臨於下, 臨之至也, 臨道, 尙近, 故以比爲至, 四居正位而下應於剛陽之初, 處近君之位, 守正而任賢, 以親臨於下, 是以无咎, 所處, 當也.

【本義】處得其位, 下應初九, 相臨之至, 宜无咎者也.

 


象曰 至臨无咎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居近君之位, 爲得其任, 以陰處四, 爲得其正, 與初相應, 爲下賢, 所以无咎, 蓋由位之當也.

六五, 知臨이니 大君之宜니 吉하니라.

【傳】五以柔中順體, 居尊位而下應於二, 剛中之臣, 是能倚任於二, 不勞而治, 以知臨下者也, 夫以一人之身, 臨乎天下之廣, 若區區自任, 豈能周於萬事, 故自任其知者, 適足爲不知, 唯能取天下之善, 任天下之聰明則无所不周, 是不自任其知則其知, 大矣, 五, 順應於九二剛中之賢, 任之以臨下, 乃己以明知, 臨天下, 大君之所宜也, 其吉, 可知.

【本義】以柔居中, 下應九二, 不自用而任人, 乃知之事而大君之宜, 吉之道也.


象曰 大君之宜는 行中之謂也라.

【傳】君臣, 道合, 蓋以氣類相求, 五有中德, 故能倚任剛中之賢, 得大君之宜, 成知臨之功, 蓋由行其中德也, 人君之於賢才, 非道同德合, 豈能用也.


上六, 敦臨이니 吉하야 无咎하니라.

【傳】上六, 坤之極, 順之至也, 而居臨之終, 敦厚於臨也, 與初二, 雖非正應, 然, 大率陰求於陽, 又其至順, 故志在從乎二陽, 尊而應卑, 高而從下, 尊賢取善, 敦厚之至也, 故曰敦臨, 所以吉而无咎, 陰柔, 在上, 非能臨者, 宜有咎也, 以其敦厚於順剛, 是以吉而无咎, 六居臨之終而不取極義, 臨, 无過極, 故止爲厚義, 上, 无位之地, 止以在上言.

【本義】居卦之上, 處臨之終, 敦厚於臨, 吉而无咎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敦臨之吉은 志在內也라.

【傳】志在內, 應乎初與二也, 志順剛陽而敦篤, 其吉, 可知也.

 

 

20.풍지관(風地觀)

觀盥而不薦(관관이부천) : <관>은 세수를 하고 제사를 올리지 아니하면,

有孚顒若(유부옹약) : 믿음을 두어서 우러러 보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大觀在上(대관재상) : 크게 봄으로 위에 있어서,

順而巽(순이손) : 순해서 겸손하고,

中正以觀天下(중정이관천하) : 중정으로 천하를 봄이니,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관관이부천유부옹약하) : '관관이부천유부옹약'은

觀而化也(관이화야) : 천하의 인민이 보아서 교화된다.

 


觀天之神道(관천지신도) : 하늘의 신비한 도를 봄에

而四時不忒(이사시부특) : 사시가 어긋나지 아니하니,

聖人以神道設敎(성인이신도설교) : 성인이 신비한 도로써 가르침을 베풂에

而天下服矣(이천하복의) : 천하가 복종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風行地上觀(풍행지상관) : 바람이 땅위를 지나는 것이 관괘의 상이니

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선왕이성방관민설교) : 선왕이 이로써 방소를 살피고 백성을 살펴서 가르침을 베푸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童觀(동관) : 아이의 봄이니,

小人无咎(소인무구) : 소인은 허물이 없고

君子吝(군자인) : 군자는 인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初六童觀(초육동관) : '초육동관'은

小人道也(소인도야) : 소인의 도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窺觀(규관) : 엿보는 것이니,

利女貞(이여정) : 여자의 바름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窺觀女貞(규관여정) : '규관여정'이

亦可醜也(역가추야) : 또한 추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觀我生進退(관아생진퇴) : 나의 생김새를 보아서 나아가고 물러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觀我生進退(관아생진퇴) : '관아생진퇴'하니

未失道也(미실도야) : 도를 잃지 아니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觀國之光(관국지광) : 나라의 빛을 봄이니,

利用賓于王(이용빈우왕) : 왕에게 손님대접을 받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觀國之光尙賓也(관국지광상빈야) : '관국지광'은 손님을 숭상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觀我生(관아생) : 나의 생김새를 보되,

君子无咎(군자무구) : 군자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觀我生觀民也(관아생관민야) : '관아생'은 백성을 봄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觀其生(관기생) : 그 생김새를 보되,

君子无咎(군자무구) : 군자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觀其生(관기생) : '관기생'은

志未平也(지미평야) : 뜻이 평안치 않음이라

 

【傳】觀, 序卦, 臨者, 大也, 物大然後, 可觀, 故受之以觀, 觀所以次臨也, 凡觀, 視於物則爲觀, 爲觀於下則爲觀, 如樓觀, 謂之觀者, 爲觀於下也, 上觀天道, 下觀民俗則爲觀, 修德行政, 爲民瞻仰則爲觀, 風行地上, 徧觸萬類, 周觀之象也, 二陽在上, 四陰, 在下, 陽剛, 居尊, 爲群下所觀, 仰觀之義也,在諸爻則唯取觀見,隨時爲義也.


觀, 盥 而不薦이면 有孚하야 顒若하리라.

【傳】予, 聞之胡翼之先生, 曰君子, 居上, 爲天下之表儀, 必極其莊敬, 則下, 觀仰而化也, 故爲天下之觀, 當如宗廟之祭, 始盥之時, 不可如旣薦之後則下民, 盡其至誠, 顒然瞻仰之矣, 盥, 謂祭祀之始, 盥手酌鬱鬯於地, 求神之時也, 薦, 謂獻腥獻熟之時也, 盥者, 事之始, 人心, 方盡其精誠嚴肅之至也, 至旣薦之後, 禮數, 繁縟則人心, 散而精一, 不若始盥之時矣, 居上者, 正其表儀, 以爲下民之觀, 當莊嚴, 如始盥之初, 勿使誠意, 少散, 如旣薦之後則天下之人, 莫不盡其孚誠, 顒然瞻仰之矣, 顒, 仰望也.

【本義】觀者, 以中正, 示人而爲人所仰也, 九五, 居上, 四陰, 仰之, 又內順外巽而九五, 以中正, 示天下, 所以爲觀, 盥, 將祭而潔手也, 薦, 奉酒食以祭也, 顒然, 尊敬之貌, 言致其潔淸而不輕自用則其孚信, 在中而顒然可仰, 戒占者, 當如是也, 或曰有孚顒若, 更取他義, 亦扶陽抑陰之意.


彖曰 大觀으로 在上하야 順而巽하고 中正으로 以觀天下니

【傳】五居尊位, 以剛陽中正之德, 爲下所觀, 其德, 甚大, 故曰大觀在上, 下坤而上巽, 是能順而巽也, 五居中正, 以巽順中正之德, 爲觀於天下也. 【本義】以卦體卦德, 釋卦名義.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은 下觀而化也라.

【傳】爲觀之道, 嚴敬, 如始盥之時則下民, 至誠瞻仰而從化也, 不薦, 謂不使誠意, 少散也.

【本義】釋卦辭.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 不忒하니 聖人이 以神道設敎而天下 服矣니라.

【傳】天道, 至神, 故曰神道, 觀天之運行, 四時, 无有差忒則見其神妙, 聖人, 見天道之神, 體神道, 以設敎, 故天下, 莫不服也, 夫天道, 至神, 故運行四時, 化育萬物, 无有差忒, 至神之道, 莫可名言, 唯聖人, 黙契體其妙用, 設爲政敎, 故天下之人, 涵泳其德而不知其功, 鼓舞其化而莫測其用, 自然仰觀而戴服, 故曰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矣.

【本義】極言觀之道也, 四時不忒, 天之所以爲觀也, 神道設敎, 聖人之所以爲觀也.


象曰 風行地上이 觀이니 先王이 以하야 省方觀民하야  設敎하니라.

【傳】風行地上, 周及兼物, 爲由歷周覽之象, 故先王, 體之, 爲省方之禮, 以觀民俗而設政敎也, 天子, 巡省四方, 觀視民俗, 設爲政敎, 如奢則約之以儉, 儉則示之以禮, 是也, 省方, 觀民也, 設敎, 爲民觀也.

【本義】省方, 以觀民, 設敎, 以爲觀.

 


初六, 童觀이니 小人은 无咎오 君子는 吝이니라.

【傳】六以陰柔之質, 居遠於陽, 是以, 觀見者, 淺近, 如童稚然, 故曰童觀, 陽剛中正, 在上, 聖賢之君也, 近之則見其道德之盛, 所觀, 深遠, 初乃遠之, 所見, 不明, 如童蒙之觀也, 小人, 下民也, 所見, 昏淺, 不能識君子之道, 乃常分也, 不足謂之過咎, 若君子而如是則可鄙吝也.

【本義】卦以觀示, 爲義, 據九五爲主也, 爻以觀瞻, 爲義, 皆觀乎九五也, 初六, 陰柔在下, 不能遠見, 童觀之象, 小人之道, 君子之羞也, 故其占, 在小人則无咎, 君子, 得之則可羞矣.

 


象曰 初六童觀은 小人道也라.

【傳】所觀, 不明, 如童稚, 乃小人之分, 故曰小人道也.

六二, 窺觀이니 利女貞하니라.

【傳】二應於五, 觀於五也, 五剛陽中正之道, 非二陰暗柔弱, 所能觀見也, 故但如窺覘之觀耳, 窺覘之觀, 雖少見而不能甚明也, 二旣不能明見剛陽中正之道則利如女子之貞, 雖見之不能甚明而能順從者, 女子之道也, 在女子, 爲貞也, 二旣不能明見九五之道, 能如女子之順從則不失中正, 乃爲利也.

【本義】陰柔, 居內而觀乎外, 窺觀之象, 女子之正也, 故其占, 如此, 丈夫, 得之則非所利矣.


象曰 窺觀女貞이 亦可醜也니라.

【傳】君子, 不能觀見剛陽中正之大道而僅窺覘其彷彿, 雖能順從, 乃同女子之貞, 亦可羞醜也.

【本義】在丈夫則爲醜也.

六三, 觀我生하야 進退로다.

【傳】三, 居非其位, 處順之極, 能順時以進退也, 若居當其位則无進退之義也, 觀我生, 我之所生, 謂動作施爲, 出於己者, 觀其所生而隨宜進退, 所以處雖非正而未知失道也, 隨時進退, 求不失道, 故无悔咎, 以能順也.

【本義】我生, 我之所行也, 六三, 居下之上, 可進可退, 故不觀九五而獨觀己所行之通塞, 以爲進退, 占者, 宜自審也.


象曰 觀我生進退하니 未失道也라.

【傳】觀己之生而進退, 以順乎宜, 故未至於失道也.

六四, 觀國之光이니 利用賓于王하니라.

【傳】觀莫明於近五, 以剛陽中正, 居尊位, 聖賢之君也, 四, 切近之, 觀見其道, 故云觀國之光, 觀見國之盛德光輝也, 不指君之身而云國者, 在人君而言, 豈止觀其行一身乎, 當觀天下之政化, 則人君之道德, 可見矣, 四雖陰柔而巽體居正, 切近於五, 親見而能順從者也, 利用賓于王, 夫聖明, 在上則懷抱才德之人, 皆願進於朝廷, 輔戴之, 以康濟天下, 四旣觀見人君之德, 國家之治, 光華盛美, 所宜賓于王朝, 效其智力, 上輔於君, 以施澤天下, 故云利用賓于王也, 古者, 有賢德之人則人君, 賓禮之, 故士之仕進於王朝, 則謂之賓.

【本義】六四, 最近於五, 故有此象, 其占, 爲利於朝覲仕進也.

象曰 觀國之光은 尙賓也라.

【傳】君子, 懷負才業, 志在乎兼善天下, 然, 有卷懷自守者, 蓋時无明君, 莫能用其道, 不得已也, 豈君子之志哉, 故孟子曰中天下而立, 定四海之民, 君子, 樂之, 旣觀見國之盛德光華, 古人所謂非常之遇也, 所以志願, 登進王朝, 以行其道, 故云觀國之光, 尙賓也, 尙, 謂尙志, 其志意, 願慕賓于王朝也.

九五, 觀我生호대 君子면 无咎리라.

【傳】九五, 居人君之位, 時之治亂, 俗之美惡, 係乎己而已, 觀己之生, 若天下之俗, 皆君子矣則是己之所爲政化, 善也, 乃无咎矣, 若天下之俗, 未合君子之道則是己之所爲政治, 未善, 不能免於咎也.

【本義】九五, 陽剛中正, 以居尊位, 其下四陰, 仰而觀之, 君子之象也, 故戒居此位, 得此占者, 當觀己所行, 必其陽剛中正, 亦如是焉則得无咎也.


象曰 觀我生은 觀民也1라.

【傳】我生, 出於己者, 人君, 欲觀己之施爲, 善否, 當觀於民, 民俗, 善則政化, 善也, 王弼, 云觀民以察己之道, 是也.

【本義】此, 夫子, 以義言之, 明人君, 觀己所行, 不但一身之得失, 又當觀民德之善否, 以自省察也.


上九, 觀其生호대 君子면 无咎리라.

【傳】上九, 以陽剛之德, 處於上, 爲下之所觀而不當位, 是賢人君子, 不在於位而道德, 爲天下所觀仰者也, 觀其生, 觀其所生也, 謂出於己者德業行義也, 旣爲天下所觀仰, 故自觀其所生, 若皆君子矣則无過咎也, 苟未君子則何以使人, 觀仰矜式, 是其咎也.

【本義】上九, 陽剛, 居尊位之上, 雖不當事任而亦爲下所觀, 故其戒辭, 累與五同, 但以我爲其, 小有主賓之異耳.

象曰 觀其生은 志未平也라.

【傳】雖不在位, 然, 以人, 觀其德, 用爲儀法, 故當自愼省, 觀其所生, 常不失於君子則人不失所望而化之矣, 不可以不在於位故, 安然放意, 无所事也, 是其志意, 未得安也, 故云志未平也, 平, 謂安寧也.

【本義】志未平, 言雖不得位, 未可忘戒懼也.

 

 

21.화뢰서합(火雷噬嗑)

噬嗑亨(서합형) : 서합은  형통하니

利用獄(이용옥) : 감옥을 씀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頤中有物曰噬嗑(이중유물왈서합) : 턱 가운데 물건이 있음을 이르기를  <서합>이니

噬嗑而亨(서합이형) : 씹어 합하여 형통하니라.

 


剛柔分(강유분) : <강>과 <유>가 나뉘고,

動而明(동이명) : 움직여서 밝고,

雷電合而章(뇌전합이장) : 우뢰와 번개가 합하여 빛나고,

柔得中而上行(유득중이상행) : <유>가 <중>을 얻어 위로 올라가니,

雖不當位(수불당위) : 비록 자리는 당치 않으나

利用獄也(이용옥야) : 감옥을 씀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雷電噬嗑(뇌전서합) : 우뢰와 번개가  <서합>이니,

先王以明罰勅法(선왕이명벌칙법) : 선왕이 이로써 벌을 밝히고 법을 신칙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屨校滅趾(구교멸지) : 형틀을 신겨서 발을 멸함이니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屨校滅趾(구교멸지) : '구교멸지'는

不行也(부행야) : 행하지 못하게 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噬膚滅鼻(서부멸비) : 살을 씹되 코를 멸하니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膚滅鼻(부멸비) : '서부멸비'는

乘剛也(승강야) : 굳셈을 탐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噬腊肉遇毒(서석육우독) : 말린 고기를 씹다가 독을 만나니,

小吝无咎(소린무구) : 조금 인색하나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遇毒位不當也(우독위불당야) : '우독'은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噬乾得金矢(서건득김시) : 마른 고기를 씹다가 금과 화살을 얻으나,

利艱貞吉(이간정길) : 어렵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利艱貞吉(이간정길) : '이간정길'은

未光也(미광야) : 빛나지 못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噬乾肉得黃金(서건육득황김) : 마른 고기를 씹어서 황금을 얻으니,

貞厲无咎(정려무구) : 바르고 위태하게 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貞厲无咎(정려무구) : '정려무구'는

得當也(득당야) : 마땅함을 얻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何校滅耳凶(하교멸이흉) : 형틀을 매어서 귀를 멸하니, 흉토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何校滅耳(하교멸이) : '하교멸이'는

聰不明也(총부명야) : 귀밝음이 밝지 못함이라

 

【傳】噬嗑, 序卦, 可觀而後, 有所合, 故受之以噬嗑, 嗑者, 合也, 旣有可觀然後, 有來合之者也, 噬嗑, 所以次觀也, 噬, 齧也, 嗑, 合也, 口中, 有物間之, 齧而後, 合之也, 卦, 上下二剛爻而中柔, 外剛中虛, 人頤口之象也, 中虛之中, 又一剛爻, 爲頤中, 有物之象, 口中, 有物則隔其上下, 不得嗑, 必齧之則得嗑, 故爲噬嗑, 聖人, 以卦之象, 推之於天下之事, 在口則爲有物, 隔而不得合, 在天下則爲强梗或讒邪, 間隔於其間故, 天下之事, 不得合也, 當用刑法, 小則懲戒, 大則誅戮, 以除去之然後, 天下之治, 得成矣, 凡天下, 至於一國, 一家, 至於萬事, 所以不和合者, 皆由有間也, 无間則合矣, 以至天地之生, 萬物之成, 皆合而後, 能遂, 凡未合者, 皆有間也, 若君臣父子親戚朋友之間, 有離貳怨隙者, 蓋讒邪, 間於其間也, 除去之則和合矣, 故間隔者, 天下之大害也, 聖人, 觀噬嗑之象, 推之於天下萬事, 皆使去其間隔而合之則无不和且治矣, 噬嗑者治天下之大用也, 去天下之間, 在任刑罰故, 卦取用刑爲義, 在二體, 明照而威震, 乃用刑之象也.

 


噬嗑은 亨하니 利用獄하니라.

【傳】噬嗑亨, 卦自有亨義也, 天下之事, 所以不得亨者, 以有間也, 噬而嗑則亨通矣, 利用獄, 噬而嗑之之道, 宜用刑獄也, 天下之間, 非刑獄, 何以去之, 不云利用刑而云利用獄者, 卦有明照之象, 利於察獄也, 獄者, 所以究治情僞, 得其情則和爲間之道, 然後, 可以設防與致刑也.

【本義】噬, 齧也, 嗑, 合也, 物有間者, 齧而合之也, 爲卦, 上下兩陽而中虛, 頤口之象, 九四一陽, 間於其中, 必齧之而後, 合, 故爲噬嗑, 其占, 當得亨通者, 有間故不通, 齧之而合則亨通矣, 又三陰三陽, 剛柔, 中半, 下動上明, 下雷上電, 本自益卦六四之柔, 上行, 以至於五而得其中, 是知以陰居陽, 雖不當位而利用獄, 蓋治獄之道, 惟威與明而得其中之爲貴, 故筮得之者, 有其德則應其占也.

 


彖曰 頤中有物일새 曰噬嗑이니

【本義】以卦體, 釋卦名義.

 


噬嗑하야 而亨하니라.

【傳】頤中有物, 故爲噬嗑, 有物, 間於頤中則爲害, 噬而嗑之則其害, 亡, 乃亨通也, 故云噬嗑而亨.

剛柔分하고 動而明하고 雷電이 合而章하고

【傳】以卦才, 言也, 剛爻與柔爻, 相間, 剛柔分而不相雜, 爲明辨之象, 明辨, 察獄之本也, 動而明, 下震上離, 其動而明也, 雷電合而章, 雷震而電耀, 相須並見, 合而章也, 照與威, 並行, 用獄之道也, 能照則无所隱情, 有威則莫敢不畏, 上旣以二象, 言其動而明, 故復言威照並用之矣.

柔得中而上行하니 雖不當位나 利用獄也니라.

【傳】六五, 以柔居中, 爲用柔得中之義, 上行, 謂居尊位, 雖不當位, 謂以柔居五, 爲不當而利於用獄者, 治獄之道, 全剛則傷於嚴暴, 過柔則失於寬縱, 五爲用獄之主, 以柔處剛而得中, 得用獄之宜也, 以柔居剛, 爲利用獄, 以剛居柔, 爲利否, 質也, 居, 用也, 非治獄之宜也.

【本義】以卦名卦體卦德二象卦變, 釋卦辭.


象曰 雷電이 噬嗑이니 先王이 以하야 明罰勅法하니라.

【傳】象无倒置者, 疑此文, 互也, 雷電, 相須並見之物, 亦有嗑象, 電明而雷, 威, 先王, 觀雷電之象, 法其明與威, 以明其刑罰, 飭其法令, 法者, 明事理而爲之防者也.

【本義】雷電, 當作電雷.

初九, 校하야 趾니 咎하니라.

【傳】九居初, 最上, 无位者也, 下民之象, 爲受刑之人, 常用刑之始, 罪小而刑輕, 校, 木誡也, 其過, 小, 故屨之於足, 以滅傷其趾, 人有小過, 校而滅其趾則當懲懼, 不敢進於惡矣, 故得无咎, 繫辭, 云, 小懲而大誡, 此, 小人之福也, 言懲之於小與初, 故得无咎也, 初與上, 无位, 爲受刑之人, 餘四爻, 皆爲用刑之人, 初居最下, 无位者也, 上處尊位之上, 過於尊位, 亦无位者也, 王弼, 以爲无陰陽之位, 陰陽, 係於奇偶, 豈容无也, 諸卦, 初上, 不言當位不當位者, 蓋初終之義, 爲大, 臨之初九則以位爲正, 若需上六, 云不當位, 乾上九, 云无位, 爵位之位, 非陰陽之位也.

【本義】初上, 无位, 爲受刑之象, 中四爻, 爲用刑之象, 初在卦始, 罪薄過小, 又在卦下, 故爲屨校滅趾之象, 止惡於初, 故得无咎, 占者, 小傷而无咎也.

象曰, 校滅趾는 不行也라.

【傳】屨校而滅傷其趾則知懲誡而不敢長其惡, 故云不行也, 古人制刑, 有小罪則校其趾, 蓋取禁止其行, 使不進於惡也.

【本義】滅趾, 又有不進於惡之象.

六二, 膚호대 鼻니 咎하니라.

【傳】二應五之位, 用刑者也, 四爻, 皆取噬爲義二, 居中得正, 是用刑, 得其中正也, 用刑, 得其中正則罪惡者, 易服, 故取噬膚爲象, 噬齧人之肌膚, 爲易入也, 滅, 沒也, 深入至沒其鼻也, 二以中正之道, 其刑, 易服, 然, 乘初剛, 是, 用刑於剛强之人, 刑剛强之人, 必須深痛, 故至滅鼻而无咎也, 中正之道, 易以服人, 與嚴刑以待剛强, 義不相妨.

【本義】祭有膚鼎, 蓋肉之柔脆, 噬而易嗑者, 六二, 中正, 故其所治, 如噬膚之易, 然, 以柔乘剛, 故雖甚易, 亦不免於傷滅其鼻, 占者, 雖傷而終无咎也.

象曰 膚滅鼻는 乘剛也일라.

【傳】深至滅鼻者, 乘剛故也, 乘剛, 乃用刑於剛强之人, 不得不深嚴也, 深嚴則得矣, 乃所謂中也.


六三, 噬腊肉하다가 毒이니 小吝이나 无咎리라.

【傳】三居下之上, 用刑者也, 六居三, 處不當位, 自處, 不得其當而刑於人則人不服而怨懟悖犯之, 如噬齧乾腊堅韌之物而遇毒惡之味, 反傷於口也, 用刑而人不服, 反致怨傷, 是可鄙吝也, 然, 當噬嗑之時, 大要噬間而嗑之, 雖其身, 處位不當而强梗難服, 至於遇毒, 然, 用刑, 非爲不當也, 故雖可吝而亦小, 噬而嗑之, 非有咎也.

【本義】腊肉, 謂獸腊, 全體骨而爲之者, 堅靭之物也, 陰柔不中正, 治人而人不服, 爲噬嗑毒之象, 占雖小吝, 然, 時當噬嗑, 於義, 爲无咎也.

 


象曰 遇毒은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六三, 以陰居陽, 處位不當, 自處, 不當, 故所刑者, 難服而反毒之也.


九四, 噬乾胏하야 得金矢나 利艱貞하니 吉하리라.

【傳】九四, 居近君之位, 當噬嗑之任者也, 四已過中, 是其間, 愈大而用刑, 愈深也, 故云噬乾胏, 胏, 肉之有聯骨者, 乾肉而兼骨, 至堅難噬者也, 噬至堅而得金矢, 金, 取剛, 矢, 取直, 九四, 陽德剛直, 爲得剛直之道, 雖用剛直之道, 利在克艱其事而貞固其守, 則吉也, 九四, 剛而明, 體陽而居柔, 剛明則傷於果, 故戒以知難, 居柔則守不固, 故戒以堅貞, 剛而不貞者, 有矣, 凡失剛者, 皆不貞也, 在噬嗑, 四最爲善.

【本義】胏, 肉之帶骨者, 與胾, 通, 周禮, 獄訟, 入鈞金束矢而後, 聽之, 九四, 以剛居柔, 得用刑之道, 故有此象, 言所噬, 愈堅而得聽訟之宜也, 然, 必利於艱難正固則吉,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利艱貞吉은 未光也라.

【傳】凡言未光, 其道, 未光大也, 戒於利艱貞, 蓋其所不足也, 不得中正故也.


六五, 噬乾肉하야 得黃金이니 貞厲면 无咎리라.

【傳】五在卦愈上而爲噬乾肉, 反易於四之乾胏者, 五居尊位, 乘在上之勢, 以刑於下, 其勢, 易也, 在卦, 將極矣, 其爲間, 甚大, 非易嗑也, 故爲噬乾肉也, 得黃金, 黃, 中色, 金, 剛物, 五, 居中爲得中道處剛而四, 輔以剛, 得黃金也, 五无應而四居大臣之位, 得其助也, 貞厲无咎, 六五, 雖處中剛, 然, 實柔體, 故戒以必正固而懷危厲則得无咎也, 以柔居尊而當噬嗑之時, 豈可不貞固而懷危懼哉.

【本義】噬乾肉, 難於膚而易於腊胏者也, 黃, 中色, 金, 亦謂鈞金, 六五, 柔順而中, 以居尊位, 用刑於人, 人无不服, 故有此象, 然, 必貞厲, 乃得无咎, 亦戒占者之辭也.


象曰 貞厲无咎는 得當也일새라.

【傳】所以能无咎者, 以所爲, 得其當也, 所謂當, 居中用剛而能守正慮危也.


上九, 何校하야 滅耳니 凶토다.

【傳】上過乎尊位, 无位者也, 故爲受刑者, 居卦之終, 是其間, 大, 噬之極也, 繫辭, 所謂惡積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者也, 故何校而滅其耳, 凶可, 知矣, 何, 負也, 謂在頸也.

【本義】何, 負也, 過極之陽, 在卦之上, 惡極罪大, 凶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何校滅耳는 聰不明也일새라.

【傳】人之聾暗不悟, 積其罪惡, 以至於極, 古人, 制法, 罪之大者, 何之以校, 爲其无所聞知, 積成其惡, 故以校而滅傷其耳, 誡聰之不明也.

【本義】滅耳, 蓋罪其聽之不聰也, 若能審聽而早圖之則无此凶矣.

 

 

22.산화비(山火賁)

賁亨(분형) : <비>는 형통하니,

小利有攸往(소리유유왕) : 가는 바가 있음이 조금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賁亨柔來(분형유래) : <분형>은 <유>가 와서

而文剛故亨(이문강고형) : <강>을 무늬하는 까닭에 형통하고,

分剛上而文柔故(분강상이문유고) : <강>을 나누어 올라가서 <유>를 무늬하는 까닭에

小利有攸往天文也(소리유유왕천문야) : 가는 바를 가짐이 조금 이로우니 천문이요,

文明以止人文也(문명이지인문야) : 문명해서 그치니 인문이고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관호천문이찰시변) : 천문을 보아서 때의 변화를 살피며,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관호인문이화성천하) : 인문을 살펴서 천하를 화하여 이루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下有火賁(산하유화분) : 산아래 불이 있는 것이 분괘의 상이니,

君子以明庶政(군자이명서정) : 군자가 이로써 뭇 정사를 밝히되

敢折獄(감절옥) : 감히 옥을 판단함이 없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賁其趾(분기지) : 그 발을 꾸밈이니,

舍車而徒(사거이도) : 수레를 버리고 걷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舍車而徒(사거이도) : '사거이도'는

義弗乘也(의불승야) : 의리가 타지 못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賁其須(분기수) : 그 수염을 꾸밈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賁其須(분기수) : '분기수'는

與上興也(여상흥야) : 위와 더불어 일어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賁如濡如(분여유여) : 빛나고 윤택하니

永貞吉(영정길) : 오래도록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永貞之吉(영정지길) : '영정지길'은

終莫之陵也(종막지능야) : 마침내 능멸하지 못하니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賁如皤如(분여파여) : 빛나고 희며

白馬翰如(백마한여) : 흰말이 나니,

匪寇婚媾(비구혼구) : 도적이 아니면 청혼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四當位疑也(육사당위의야) : 육사는 당위를 의심함이니,

匪寇婚媾(비구혼구) : '비구혼구'는

終无尤也(종무우야)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賁于丘園(분우구원) : 동산에 빛남이니,

束帛孱孱吝終吉(속백잔잔인종길) : 비단 묶음이 작으면 인색하나 마침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五之吉(육오지길) : '육오지길'은

有喜也(유희야) : 기쁨이 있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白賁无咎(백분무구) : 희게 빛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白賁无咎(백분무구) : '백분무구'는

上得志也(상득지야) : 위에서 뜻을 얻음이라

 

【傳】賁, 序卦, 嗑者, 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 故受之以賁, 賁者, 飾也, 物之合則必有文, 文, 乃飾也, 如人之合聚則有威儀上下, 物之合聚則有次序行列, 合則必有文也, 賁所以次噬嗑也, 爲卦, 山下有火, 山者, 草木百物之所聚也, 下有火則照見其上, 草木品彙, 皆被其光彩, 有賁飾之象, 故爲賁也.


賁는 亨하니 小利有攸往하니라.

【傳】物, 有飾而後, 能亨, 故曰无本, 不立, 无文, 不行, 有實而加飾則可以亨矣, 文飾之道, 可增其光彩, 故能小利於進也.

【本義】賁, 飾也, 卦, 自損來者, 柔自三來而文二, 剛自二上而文三, 自旣濟而來者, 柔自上來而文五, 剛自五上而文上, 又內離而外艮, 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 故爲賁, 占者, 以其柔, 來文剛, 陽得陰助而離明於內, 故爲亨, 以其剛, 上文柔而艮止於外, 故小利有攸往.


彖曰 賁亨은

【本義】亨字, 疑衍.


柔 來而文剛故로 亨하고 分剛하야 上而文柔故로 小利有攸往하니 天文也오.

【本義】以卦變, 釋卦辭, 剛柔之交, 自然之象, 故曰天文, 先儒, 說, 天文上, 當有剛柔交錯四字, 理或然也.


文明以止하니 人文也니

【傳】卦爲賁飾之象, 以上下二體, 剛柔交相, 爲文飾也, 下體, 本乾, 柔來文其中而爲離, 上體, 本坤, 剛往文其上而爲艮, 乃爲山下有火, 止於文明而成賁也, 天下之事, 无飾, 不行, 故賁則能亨也, 柔來而文剛, 故亨, 柔來文於剛而成文明之象, 文明, 所以爲賁也, 賁之道, 能致亨, 實由飾而能亨也, 分剛上而文柔, 故小利有攸往, 分乾之中爻, 往文於艮之上也, 事由飾而加盛, 由飾而能行, 故小利有攸往, 夫往而能利者, 以有本也, 賁飾之道, 非能增其實也, 但加之文彩耳, 事由文而顯盛, 故爲小利有攸往, 亨者, 亨通也, 往者, 加進也, 二卦之變, 共成賁義而彖, 分言上下各主一事者蓋離明, 足以致亨, 文柔, 又能小進也, 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此, 承上文言陰陽剛柔相文者, 天之文也, 止於文明者, 人之文也, 止, 謂處於文明也, 質必有文, 自然之理, 理必有對待, 生生之本也, 有上則有下, 有此則, 有彼, 有質則有文, 一不獨立, 二則爲文, 非知道者, 孰能識之, 天文, 天之理也, 人文, 人之道也.

【本義】又以卦德, 言之, 止, 謂各得其分.


觀乎天文하야 以察時變하며

【傳】天文, 謂日月星辰之錯列, 寒暑陰陽之代變, 觀其運行, 以察四時之遷改也.

觀乎人文하야 以化成天下하나니라.

【傳】人文, 人理之倫序, 觀人文, 以敎化天下, 天下, 成其禮俗, 乃聖人用賁之道也, 賁之象, 取山下有火, 又取卦變柔來文剛剛上文柔, 凡卦, 有以二體之義及二象而成者, 如屯取動乎險中與雲雷, 訟取上剛下險與天水違行, 是也, 有取一爻者, 成卦之由也, 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 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是也, 有取二體又取消長之義者, 雷在地中復, 山附於地剝, 是也, 有取二象兼取二爻交變爲義者, 風雷益兼取損上益下, 山下有澤損兼取損下益上, 是也, 有旣以二象成卦復取爻之義者, 夬之剛決柔, 姤之柔遇剛, 是也, 有以用成卦者, 巽乎水而上水井, 木上有火鼎, 是也, 鼎又以卦形爲象, 有以形爲象者, 山下有雷頤頤中有物曰噬嗑, 是也, 此, 成卦之義也, 如剛上柔下損上益下, 謂剛居上柔在下損於上益於下, 據成卦而言, 非謂就卦中升降也, 如訟无妄, 云剛來, 豈自上體而來也, 凡以柔居五者, 皆云柔進而上行, 柔, 居下者也, 乃居尊位, 是, 進而上也, 非謂自下體而上也, 卦之變, 皆自乾坤, 先儒, 不達, 故謂賁, 本是泰卦, 豈有乾坤, 重而爲泰, 又由泰而變之理, 下離, 本乾中爻, 變而成離, 上艮, 本坤上爻, 變而成艮, 離在內, 故云柔來, 艮在上, 故云剛上, 非自下體而上也, 乾坤, 變而爲六子, 八卦, 重而爲六十四, 皆由乾坤之變也. 

【本義】極言賁道之大也.

象曰 山下有火 憤니 君子 以하야 明庶政호대  无敢折獄하나니라.

【傳】山者, 草木百物之所聚生也, 火在其下而上照, 庶類, 皆被其光明, 爲賁飾之象也, 君子, 觀山下有火明照之象, 以修明其庶政, 成文明之治而无果敢於折獄也, 折獄者, 人君之所致愼也, 豈可恃其明而輕自用乎, 乃聖人之用心也, 爲戒深矣, 象之所取, 唯以山下有火, 明照庶物, 以用明, 爲戒而賁, 亦自有无敢折獄之義, 折獄者, 專用情實, 有文飾則沒其情矣, 故无敢用文, 以折獄也.

【本義】山下有火, 明不及遠, 明庶政, 事之小者, 折獄, 事之大者, 內離明而外艮止, 故取象, 如此.


初九, 憤其趾니 舍車而徒로다.

【傳】初九, 以剛陽, 居明體而處下, 君子, 有剛明之德而在下者也, 君子, 在无位之地, 無所施於天下, 唯自賁飾其所行而已, 趾, 取在下而所以行也, 君子修飾之道, 正其所行, 守節處義其行, 不苟, 義或不當則舍車輿而寧徒行, 衆人之所羞而君子, 以爲賁也, 舍車而徒之義, 兼於比應, 取之, 初比二而應四, 應四, 正也, 與二, 非正也, 九之剛明, 守義, 不近與於二而遠應於四, 舍易而從難, 如舍車而徒行也, 守節義, 君子之賁也, 是故, 君子所賁, 世俗所羞, 世俗所貴, 君子所賤, 以車徒爲言者, 因趾與行爲義也.

【本義】剛德明體自賁於下, 爲舍非道之車而安於徒步之象, 占者, 自處, 當如是也.

象曰 舍車而徒는 義弗乘也라.

【傳】舍車而徒行者, 於義, 不可以乘也, 初, 應四, 正也, 從二, 非正也, 近舍二之易而從四之難, 舍車而徒行也, 君子之賁, 守其義而已.

【本義】君子之取舍, 決於義而已.

 


六二, 賁其須로다.

【傳】卦之爲賁, 雖由兩爻之變而文明之義, 爲重, 二, 實賁之主也, 故主言賁之道, 飾於物者, 不能大變其質也, 因其質而加飾耳, 故取須義, 須, 隨頤而動者也, 動止, 惟係於所附, 猶善惡, 不由於賁也, 二之文明, 唯爲賁飾, 善惡則係其質也. 【本義】二以陰柔, 居中正, 三以陽剛, 而得正, 皆无應與, 故二附三而動, 有賁須之象, 占者, 宜從上之陽剛而動


象曰 賁其須는 與上興也라.

【傳】以須爲象者, 謂其與上同興也, 隨上而動, 動止, 唯係所附也, 猶加飾於物, 因其質而賁之, 善惡, 在其質也.

九三, 賁如濡如하니 永貞하면 吉하리라.

【傳】三, 處文明之極, 與二四二陰, 間處相賁, 賁之盛者也, 故云賁如, 如, 辭助也, 賁飾之盛, 光彩, 潤澤, 故云濡如, 光彩之盛則潤澤, 詩云麀鹿濯濯, 永貞吉, 三與二四, 非正應相比而成相賁, 故係以常永貞正, 賁者, 飾也, 賁飾之事, 難乎常也, 故永貞則吉, 三, 與四相賁, 又下比於二, 二柔, 文一剛, 上下, 交賁, 爲賁之盛也. 【本義】一陽, 居二陰之間, 得其賁, 潤澤者也, 然, 不可溺於所安, 故有永貞之戒.

象曰 永貞之吉은 終莫之陵也니라.

【傳】飾而不常, 且非正, 人所陵侮也, 故戒能永正則吉也, 其賁, 旣常而正, 誰能陵之乎.


六四, 賁如皤如하며 白馬翰如하니 匪寇면 婚媾리라.

【傳】四與初, 爲正應, 相賁者也, 本當賁如而爲三所隔, 故不獲相賁而皤如, 皤, 白也, 未獲賁也, 馬, 在下而動者也, 未獲相賁, 故云白馬, 其從正應之志, 如飛, 故云翰如, 匪爲九三之寇讎所隔則婚媾, 遂其相親矣, 己之所乘與動於下者, 馬之象也, 初四, 正應, 終必獲親, 第始爲其間隔耳.

【本義】皤, 白也, 馬, 人所乘, 人白則馬亦白矣, 四, 與初相賁者, 乃爲九三所隔而不得遂, 故皤如而其往求之心, 如飛翰之疾也, 然, 九三, 剛正, 非爲寇者也, 乃求婚媾耳, 故其象, 如此.

 


象曰 六四는 當位疑也니 匪寇婚媾는 終无尤也라.

【傳】四, 與初相遠而三, 介於其間, 是所當之位, 爲可疑也, 雖爲三寇讎所隔, 未得親於婚媾, 然, 其正應, 理直義勝, 終必得合, 故云終无尤也, 尤, 怨也, 終得相賁, 故无怨尤也【本義】當位疑, 謂所當之位, 可疑也, 終无尤, 謂若守正而不與, 亦无他患也.

六五, 賁于丘園이니 束帛이 戔戔이면 吝하나 終吉이리라.

【傳】六五, 以陰柔之質, 密比於上九剛陽之賢, 陰比於陽, 復无所係應從之者也, 受賁於上九也, 自古, 設險守國, 故城壘, 多依丘坂, 丘, 謂在外而近且高者, 園圃之地, 最近城邑, 亦在外而近者, 丘園, 謂在外而近者, 指上九也, 六五, 雖居君位而陰柔之才, 不足自守, 輿上之剛陽, 相比而志從焉, 獲賁於外比之賢, 賁于丘園也, 若能受賁於上九, 受其裁制, 如束帛而戔戔則雖其柔弱, 不能自爲, 爲可吝少, 然, 能從於人, 成賁之功, 終獲其吉也, 戔戔, 翦裁分裂之狀, 帛, 未用則束之, 故謂之束帛, 及其制爲衣服, 必翦裁分裂, 戔戔然, 束帛喩六五本質, 戔戔, 謂受人翦製而成用也, 其資於人, 與蒙, 同而蒙不言吝者, 蓋童蒙而賴於人, 乃其宜也, 非童幼而資賁於人, 爲可吝耳, 然享其功, 終爲吉也.

【本義】六五, 柔中, 爲賁之主, 敦本尙實, 得賁之道, 故有丘園之象, 然, 陰性, 吝嗇, 故有束帛戔戔之象, 束帛, 薄物, 戔戔, 淺小之意, 人而如此, 雖可羞吝, 然, 禮奢寧儉, 故得終吉.


象曰 六五之吉은 有喜也라.

【傳】能從人以成賁之功, 享其吉美, 是有喜也.

上九, 白賁면 无咎리라.

【傳】上九, 賁之極也, 賁飾之極則失於華僞, 唯能質白其賁則无過失之咎, 白, 素也, 尙質素則不失其本眞, 所謂尙質素者, 非无飾也, 不使華沒實耳.

【本義】賁極, 反本, 復於无色, 善補過矣,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白憤无咎는 上得志라.

【傳】白賁无咎, 以其在上而得志也, 上九, 爲得志者, 在上而文柔, 成賁之功, 六五之君, 又受其賁, 故雖居无位之地而實尸賁之功, 爲得志也, 與他卦居極者, 異矣, 旣在上而得志, 處賁之極, 將有華僞失實之咎, 故戒以質素則无咎, 飾不可過也.

 

 

23.산지박(山地剝)

剝不利有攸往(박부리유유왕) : <박>은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롭지 아니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剝剝也(박박야) : <박>은 깎는 것이니,

柔變剛也(유변강야) : <유>가 <강>을 변하게 함이니,

 


不利有攸往(부리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롭지 않음은

小人長也(소인장야) : 소인이 성장이라.

 


順而止之觀象也(순이지지관상야) : 순하여 그침은 <상>을 봄이니,

君子尙消息盈虛天行也(군자상소식영천행야허) : 군자가 사라지고 불어나고 차고 비는 하늘의 행함을 숭상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附於地剝(산부어지박) : 산이 땅에 붙은 것이 박괘의 괘상이니

上以厚下安宅(상이후하안택) : 상이 이를 본받아서 아래를 후하게하여 집을 편안히 한다.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剝牀以足(박상이족) : 상을 깎되 다리로써 함이니,

蔑貞凶(멸정흉) : 바른 것을 멸함이라. 흉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剝牀以足(박상이족) : '박상이족'은

以滅下也(이멸하야) : 아래를 멸함으로써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剝牀以辨(박상이변) : 상을 깎되 언저리로써 함이니,

蔑貞凶(멸정흉) : 바른 것을 없앰이라. 흉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剝牀以辨(박상이변) : '박상이변'은

未有與也(미유여야) : 더불음이 있지 아니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剝之无咎(박지무구) : 깎음에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剝之无咎(박지무구) : '박지무구'는

失上下也(실상하야) : 상과 하를 잃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剝牀以膚凶(박상이부흉) : <상>을 깎되 살(피부)로써 함이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剝牀以膚(박상이부) : '박상이부'는

切近災也(절근재야) : 절박하게 재앙에 가까이 있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貫魚以宮人寵(관어이궁인총) : 고기를 꿰어서 궁인의 사랑으로써 하면,

无不利(무부리) : 이롭지 않음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以宮人寵(이궁인총) : '이궁인총'은

終无尤也(종무우야)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碩果不食(석과부식) : 큰 열매는 먹지 아니함이니,

君子得輿(군자득여) : 군자는 수레를 얻고

小人剝廬(소인박려) : 소인은 집을 깎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君子得輿(군자득여) : '군자득여'는

民所載也(민소재야) : 백성을 실음이요,

小人剝廬(소인박려) : '소인박려'는

終不可用也(종부가용야) : 마침내 쓰지 못함이라

 

【傳】剝, 序卦, 賁者, 飾也, 致飾然後, 亨則盡矣, 故受之以剝, 夫物, 至於文飾, 亨之極也, 極則必反, 故賁終則剝也, 卦, 五陰而一陽, 陰, 始, 自下生, 漸長至於盛極, 羣陰, 消剝於陽, 故爲剝也, 以二體言之, 山附於地, 山, 高起地上而反附著於地, 頹剝之象也.

剝, 不利有攸往하니라.

【傳】剝者, 羣陰, 長盛, 消剝於陽之時, 衆小人, 剝喪於君子, 故君子, 不利有所往, 唯當巽義晦迹, 隨時消息, 以免小人之害也.

【本義】剝, 落也, 五陰, 在下而方生, 一陽, 在上而將盡, 陰盛長而陽消落, 九月之卦也, 陰盛陽衰, 小人壯而君子病, 又內坤而外艮, 有順時而止之象, 故占得之者, 不可有所往也.


彖曰 剝은 剝也니 柔 變剛也니

【本義】以卦體, 釋卦名義, 言柔進于陽, 變剛爲柔也.

不利有攸往은 小人이 長也일새라.

【傳】剝, 剝也, 謂剝落也, 柔變剛也, 柔長而剛變也, 夏至, 一陰, 生而漸長, 一陰, 長則一陽, 消, 至於建戌則極而成剝是陰柔, 變剛陽也, 陰, 小人之道, 方長盛而剝消於陽, 故君子, 不利有所往也.

順而止之는 觀象也니 君子尙消息盈虛天行也라.

【傳】君子, 當剝之時, 知不可有所往, 順時而止, 乃能觀剝之象也, 卦有順止之象, 乃處剝之道, 君子, 當觀而體之, 君子, 尙消息盈虛, 天行也, 君子, 存心消息盈虛之理而能順之, 乃合乎天行也, 理, 有消衰有息長有盈滿有虛損, 順之則吉, 逆之則凶, 君子, 隨時敦尙, 所以事天也.

【本義】以卦體卦德, 釋卦辭.

象曰 山附於地剝이니 上이 以하야 厚下하야 安宅하나니라.

【傳】艮重於坤, 山附於地也, 山, 高起於地而反附著於地, 圮剝之象也, 上, 謂人君, 與居人上者, 觀剝之象而厚固其下, 以安其居也, 下者, 上之本, 未有基本, 固而能剝者也, 故上之剝, 必自下, 下剝則上危矣, 爲人上者, 知理之如是則安養人民, 以厚其本, 乃所以安其居也, 書, 曰民惟邦本, 本固, 邦寧.

初六, 剝床以足이니 蔑貞이라 凶토다.

【傳】陰之剝也, 自下而上, 以牀爲象者, 取身之所處也, 自下而剝, 漸至於身也, 剝牀以足, 剝牀之足也, 剝, 始自下, 故爲剝足, 陰, 自下進, 漸消蔑於貞正, 凶之道也, 蔑, 无也, 謂消亡於正道也.

【本義】剝, 自下起, 滅正則凶, 其占, 如此, 蔑, 滅也.


象曰 剝床以足은 以滅下也라.

【傳】取牀足爲象者, 以陰, 侵沒陽於下也, 滅, 沒也, 侵滅正道, 自下而上也.

六二, 剝床以辨이니 蔑貞이라 凶토다.

【傳】辨, 分隔上下者, 牀之幹也, 陰漸進而上剝, 至於辨, 愈蔑於正也, 凶益甚矣.

【本義】辨, 牀幹也, 進而上矣.

象曰 剝床以辨은 未有與也일새라.

【傳】陰之侵剝於陽, 得以益盛, 至於剝辨者, 以陽, 未有應與故也, 小人, 侵剝君子, 若君子, 有與則可以勝小人, 不能爲害矣, 唯其无與, 所以被蔑而凶, 當消剝之時而无徒與, 豈能自存也, 言未有與, 剝之未盛, 有與, 猶可勝也, 示人之意, 深矣.

【本義】言未大盛.


六三, 剝之无咎니라.

【傳】陰柔剝陽之時而三獨居剛應剛, 與上下之陰, 異矣, 志從於正, 在剝之時, 爲无咎者也, 三之爲, 可謂善矣, 不言吉, 何也, 曰方羣陰, 剝陽, 衆小人, 害君子, 三雖從正, 其勢, 孤弱, 所應, 在无位之地, 於斯時也, 難乎免矣, 安得吉也, 其義, 爲无咎耳, 言其无咎, 所以勸也.

【本義】衆陰, 方剝陽而己獨應之, 去其黨而從正, 无咎之道也, 占者, 如是則得无咎.


象曰 剝之无咎는 失上下也일새라.

【傳】三, 居剝而无咎者, 其所處, 與上下諸陰, 不同, 是與其同類, 相失, 於處剝之道, 爲无咎, 如東漢之呂强, 是也.

【本義】上下, 諸四陰.


六四, 剝床以膚니 凶하니라.

【傳】始剝於牀足, 漸至於膚, 身之外也, 將滅其身矣, 其凶, 可知, 陰長, 己盛, 陽剝, 已甚, 貞道, 已消, 故更不言蔑貞, 直言凶也.

【本義】陰禍, 切身, 故不復言蔑貞而直言凶也.


象曰 剝床以膚는 切近災也라.

【傳】五爲君位, 剝己及四, 在人則剝其膚矣, 剝及其膚, 身垂於亡矣, 切近於災禍也.

六五, 貫魚하야 以宮人寵이면 无不利리라.

【傳】剝及君位, 剝之極也, 其凶, 可知, 故更不言剝而別設義, 以開小人遷善之門, 五, 群陰之主也, 魚, 陰物, 故以爲象, 五能使群陰, 順序, 如貫魚然, 反獲寵愛於在上之陽, 如宮人則无所不利也, 宮人, 宮中之人, 妻妾侍使也, 以陰言, 且取獲寵愛之義, 以一陽在上, 衆陰, 有順從之道, 故發此義.

【本義】魚, 陰物, 宮人, 陰之美而受制於陽者也, 五爲衆陰之長, 當率其類, 受制於陽, 故有此象而占者, 如是則无不利也.


象曰 以宮人寵은 終无尤也리라.

【傳】群陰, 消剝於陽, 以至於極, 六五, 若能長率群, 陰, 騈首順序, 反獲寵愛於陽則終无過尤也, 於剝之將終, 復發此義, 聖人勸遷善之意, 深切之至也.

上九, 碩果不食이니 君子는 得輿하고 小人은 剝廬리라.

【傳】諸陽, 消剝已盡, 獨有上九一爻, 尙存, 如碩大之果, 不見食, 將見復生之理, 上九, 亦變則純陰矣, 然, 陽无可盡之理, 變於上, 則生於下, 无間可容息也, 聖人, 發明此理, 以見陽與君子之道, 不可亡也, 或曰剝盡則爲純坤, 豈復有陽乎, 曰以卦配月則坤當十月, 以氣消息言則陽剝, 爲坤, 陽來, 爲復, 陽未嘗盡也, 剝盡於上, 則復生於下矣, 故十月, 謂之陽月, 恐疑其无陽也, 陰亦然, 聖人, 不言耳, 陰道盛極之時, 其亂, 可知, 亂極則自當思治, 故衆心, 願載於君子, 君子, 得輿也, 詩匪風下泉, 所以居變風之終也, 理旣如是, 在卦, 亦衆陰, 宗陽, 爲共載之象, 小人剝廬, 若小人則當剝之極, 剝其廬矣, 无所容其身也, 更不論爻之陰陽, 但言小人, 處剝極則及其廬矣, 廬取在上之象, 或曰陰陽之消, 必待盡而後, 復生於下, 此在上, 便有復生之義, 何也, 夬之上六, 何以言終有凶, 曰上九, 居剝之極, 止有一陽, 陽无可盡之理, 故明其有復生之義, 見君子之道, 不可亡也, 夬者, 陽消陰, 陰, 小人之道也, 故但言其消亡耳, 何用更言却有復生之理乎.

【本義】一陽, 在上, 剝未盡而能復生, 君子, 在上則爲衆陰所載, 小人, 居之則剝極於上, 自失所覆而无復碩果得輿之象矣, 取象, 旣明而君子小人, 其占, 不同, 聖人之情, 益可見矣.

 


象曰 君子得輿는 民所載也오 小人剝廬는 終不可用也라.

【傳】正道, 消剝, 旣極則人復思治故, 陽剛君子, 爲民所承載也, 若小人, 處剝之極則小人之窮也, 終不可用也, 非謂九爲小人, 但言剝極之時, 小人, 如是也.

 

 

24.지뢰복(地雷復)

復亨(부형) : 복은 형통하니,

出入无疾(출입무질) : 출입에 병이 없어서

朋來无咎(붕래무구) : 벗이 와야 허물이 없으리라.

 


反復其道(반부기도) : 그 도를 반복해서

七日來復(칠일래복) : 7일에 와서 회복하니,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갈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되

復亨剛反(부형강반) : '부형'은 <강>이 돌아옴이니,

動而以順行(동이이순행) : 움직여 순응함으로써 행함이라

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시이출입무질붕래무구) : 이로써 '출입질붕래구구'니라.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반부기도칠일래복) : '반부기도칠일래복'은

天行也(반부기도칠일래부천행야) : 하늘의 행함이요,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이유유왕'은

剛長也(이유유왕강장야) : <강>이 자라나는 것이니,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부기견천지지심호) : <부>에 그 천지의 마음을 볼진져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雷在地中復(뇌재지중복) : 우뢰가 땅 가운데 있는 것이 복괘의 괘상이니,

先王以(선왕이) : 선왕이 이를 본받아서

至日閉關(지일폐관) : 동짓날에 관문을 닫아

商旅不行(상려부행) : 장사와 여행을 행하지 못하게 하며,

后不省方(후부성방) : 임금이 방소를 살피지 아니하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不遠復(부원복) : 머지 않아 회복함이라.

无祗悔(무지회) : 뉘우치는데 이르지 아니하니

元吉(원길) : 크게 선하고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不遠之復(부원지부) : '부원지복'은

以脩身也(이수신야) : 몸을 닦음으로써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休復吉(휴부길) : 아름답게 회복함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休復之吉(휴부지길) : '휴부지길'은

以下仁也(이하인야) : 아래가 어짊으로써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頻復(빈복) : 자주 회복함이니,

厲无咎(려무구) : 위태하나 허물은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頻復之厲(빈부지려) : '빈부지려'는

義无咎也(의무구야) : 의리가 허물이 없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中行獨復(중행독부) : 중으로 행하되 홀로 회복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中行獨復(중행독부) : '중행독복'은

以從道也(이종도야) : 도를 좇음으로써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敦復无悔(돈복무회) : 돈독하게 회복함이니 후회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敦復无悔(돈부무회) : '돈부무회'는

中以自考也(중이자고야) : 중으로써 스스로 이룸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迷復凶(미부흉) : 아득하게 회복함이라 흉하니,

有災用行師(유재용행사) : 재앙이 있어서 군사를 쓰면

終有大敗(종유대패) : 마침내 크게 패하고,

以其國君凶(이기국군흉) : 그 나라로써 하면 임금이 흉하여

至于十年不克征(지우십년부극정) : 10년에 이르도록 능히 가지 못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迷復之凶(미복지흉) : '미부지흉'은

反君道也(반군도야) : 임금의 도에 반함이라

 

【傳】復, 序卦, 物不可以終盡, 剝, 窮上反下, 故受之以復, 物无剝盡之理, 故剝極則復來, 陰極則陽生, 陽, 剝極於上而復生於下, 窮上而反下也, 復所以次剝也, 爲卦, 一陽, 生於五陰之下, 陰極而陽復也, 歲十月, 陰盛, 旣極, 冬至則一陽, 復生於地中, 故爲復也, 陽, 君子之道, 陽, 消極而復反, 君子之道, 消極而復長也, 故爲反善之矣.


復, 亨하니 出入에 无疾하야 朋來라아 无咎리라.

【傳】復亨, 旣復則亨也, 陽氣, 復生於下, 漸亨盛而生育萬物, 君子之道, 旣復則漸以亨通, 澤於天下, 故復則有亨盛之理也, 出入无疾, 出入, 謂生長, 復, 生於內, 入也, 長進於外, 出也, 先云出, 語順耳, 陽生, 非自外也, 來於內, 故謂之入, 物之始生, 其氣, 至微, 故多屯艱, 陽之始生, 其氣, 至微, 故多摧折, 春陽之發, 爲陰寒所折, 觀草木於朝暮則可見矣, 出入无疾, 謂微陽, 生長, 微害之者也, 旣微害之而其類, 漸進而來則將亨盛, 故无咎也, 所謂咎, 在氣則爲差忒, 在君子則爲抑塞, 不得盡其理, 陽之當復, 雖使有疾之, 固不能止其復也, 但爲阻礙耳, 而卦之才, 有无疾之義, 乃復道之善也, 一陽, 始生, 至微, 固未能勝群陰而發生萬物, 必待諸陽之來然後, 能成生物之功而无差忒, 以朋來而无咎也, 三陽子丑寅之氣, 生成萬物, 衆陽之功也, 若君子之道, 旣消而復, 豈能便勝於小人, 必待其朋類, 漸盛則能恊力, 以勝之也.

反復其道하야 七日에 來復하니 利有攸往니라.

【傳】謂消長之道, 反復迭至, 陽之消, 至七日而來復, 姤, 陽之始消也, 七變而成復, 故云七日, 謂七更也, 臨云八月有凶, 謂陽長, 至於陰長, 歷八月也, 陽進則陰退, 君子道長則小人道消, 故利有攸往也.

【本義】復, 陽, 復生於下也, 剝進則爲純坤十月之卦而陽氣, 已生於下矣, 積之踰月然後, 一陽之體, 始成而來復, 故十月一月, 其卦, 爲復, 以其陽, 旣往而復反, 故有亨道, 又內震外坤, 有陽動於下而以順上行之象, 故其占, 又爲已之出入, 旣得无疾, 朋類之來, 亦得无咎, 又自五月姤卦一陰始生, 至此七爻而一陽, 來復, 乃天運之自然, 故其占, 又爲反復其道, 至於七日, 當得來復, 又以剛德, 方長, 故其占, 又爲利有攸往也, 反復其道, 往而復來, 來而復往之意, 七日者, 所占來復之期也.


彖曰 復亨은 剛反이니

【本義】剛反則亨.

 


動而以順行이라 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니라.

【傳】復亨, 謂剛反而亨也, 陽剛, 消極而來反, 旣來反則漸長盛而亨通矣, 動而以順行, 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以卦才, 言其所以然也, 下動而上順, 是動而以順行也, 陽剛, 反, 以順動, 是以得出入无疾朋來而无咎也, 朋之來, 亦順動也.

【本義】以卦德而言.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은 天行也오.

【本義】陰陽消息, 天運, 然也.

利有攸往은 剛長也일새니

【本義】以卦體而言, 旣生則漸長矣.

 


復애 其見天地之心乎인져.

【傳】其道, 反復往來, 迭消迭息, 七日而來復者, 天地之運行, 如是也, 消長, 相因, 天之理也, 陽剛君子之道, 長, 故利有攸往, 一陽, 復於下, 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先儒, 皆以靜, 爲見天地之心, 蓋不知動之端, 乃天地之心也, 非知道者, 孰能識之.

【本義】積陰之下, 一陽, 復生, 天地生物之心, 幾於滅息而至此, 乃復可見, 在人則爲靜極而動惡極而善, 本心, 幾息而復見之端也, 程子, 論之詳矣而邵子之詩, 亦曰冬至子之半, 天心无改移, 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 玄酒味力淡, 大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 更請問包羲, 至哉, 言也, 學者, 宜盡心焉.

象曰 雷在地中이 復이니 先王이 以하야 至日애 閉關하야 商旅 不行하며 后不省方하니라.

【傳】雷者, 陰陽, 相薄而成聲, 當陽之微, 未能發也, 雷在地中, 陽, 始復之時也, 陽始生於下而甚微, 安靜而後, 能長, 先王, 順天道, 當至日陽至始生, 安靜以養之故, 閉關, 使商旅, 不得行, 人君, 不省視四方, 觀復之象而順天道也, 在一人之身亦然, 當安靜以養其陽也.

【本義】安靜以養微陽也, 月令, 是月, 齋戒掩身, 以待陰陽之所定.

初九, 不遠復이라 无祗悔니 元吉하니라.

【傳】復者, 陽, 反來復也, 陽, 君子之道, 故復爲反善之義, 初剛陽, 來復, 處卦之初, 復之最先者也, 是不遠而復也, 失而後, 有復, 不失則何復之有, 唯失之不遠而復則不至於悔, 大善而吉也, 祇, 宜音秖, 抵也, 玉篇, 云適也, 義亦同, 无祇悔, 不至於悔也, 坎卦, 曰祇旣平, 无咎, 謂至旣平也, 顔子, 无形顯之過, 夫子, 謂其庶幾, 乃无祇悔也, 過旣未形而改, 何悔之有, 旣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踰矩, 是有過也, 然, 其明而剛, 故一有不善, 未嘗不知, 旣知, 未嘗不遽改, 故不至於悔, 乃不遠復也, 祇, 陸德明, 音支, 玉篇, 五經文字, 羣經音辨, 並見衣部.

【本義】一陽, 復生於下, 復之主也, 祇, 抵也, 又居事初, 失之未遠, 能復於善, 不抵於悔, 大善而吉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不遠之復은 以脩身也라.

【傳】不遠而復者, 君子所以脩身之道也, 學問之道, 无他也, 唯其知不善, 則速改以從善而已.


六二, 休復이니 吉하니라.

【傳】二雖陰爻, 處中正而切比於初, 志從於陽, 能下仁也, 復之休美者也, 復者, 復於禮也, 復禮則爲仁, 初陽復, 復於仁也, 二, 比而下之, 所以美而吉也.

【本義】柔順中正, 近於初九而能下之, 復之休美, 吉之道也.

象曰 休復之吉은 以下仁也라.

【傳】爲復之休美而吉者, 以其能下仁也, 仁者, 天下之公, 善之本也, 初復於仁, 二能親而下之, 是以吉也.

六三, 頻復이니 厲하나 无咎리라.

【傳】三, 以陰躁, 處動之極, 復之頻數而不能固者也, 復貴安固, 頻復頻失, 不安於復也, 復善而屢失, 危之道也, 聖人, 開遷善之道, 與其復而危其屢失, 故云厲无咎, 不可以頻失而戒其復也, 頻失則爲危, 屢復, 何咎, 過在失而不在復也.

【本義】以陰, 居陽, 不中不正, 又處動極, 復而不固, 屢失屢復之象, 屢失故, 危, 復則无咎, 故其占, 又如此.


象曰 頻復之厲는 義无咎也니라.

【傳】頻復頻失, 雖爲危厲, 然, 復善之義則无咎也.

六四, 中行호대 獨復이로다.

【傳】此爻之義, 最宜詳玩, 四行羣陰之中而獨能復, 自處於正, 下應於陽剛, 其志, 可謂善矣, 不言吉凶者, 蓋四以柔, 居羣陰之間, 初方甚微, 不足以相援, 無可濟之理, 故聖人, 但稱其能獨復而不欲言其獨從道而必凶也, 曰然則不言无咎, 何也, 曰以陰居陰, 柔弱之甚, 雖有從陽之志, 終不克濟, 非无咎也.

【本義】四, 處羣陰之中而獨與初應, 爲與衆俱行而獨能從善之象, 當此之時, 陽氣甚微, 未足以有爲, 故不言吉, 然, 理所當然, 吉凶, 非所論也, 董子, 曰仁人者, 正其義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 於剝之六三, 及此爻, 見之.

 


象曰 中行獨復은 以從道也라.

【傳】稱其獨復者, 以其從陽剛君子之善道也.

六五, 敦復이니 无悔하니라.

【傳】六五, 以中順之德, 處君位, 能敦篤於復善者也, 故无悔, 雖本善, 戒亦在其中矣, 陽復, 方微之時, 以柔居尊, 下復无助, 未能致亨吉也, 能无復悔而已.

【本義】以中順, 居尊而當復之時, 敦復之象, 无悔之道也.

象曰 敦復无悔는 中以自考也라.

【傳】以中道, 自成也, 五以陰, 居尊處中而體順, 能敦篤其志, 以中道, 自成則可以无悔也, 自成, 謂成其中順之德.

【本義】考, 成也.

 


上六, 迷復이라 凶하니 有災眚하야 用行師면 終有大敗하고 以其國이면 君이 凶하야 至于十年히 不克征하리라.

【傳】以陰柔, 居復之終, 終迷不復者也, 迷而不復, 其凶, 可知, 有災眚, 災, 天災, 自外來, 眚, 己過, 由自作, 旣迷不復善, 在己則動皆過失, 災禍, 亦自外而至, 蓋所招也, 迷道不復, 无施而可, 用以行師則終有大敗, 以之爲國則君之凶也, 十年者, 數之終, 至於十年不克征, 謂終不能行, 旣迷於道, 何時而可行也.

【本義】以陰柔, 居復終, 終迷不復之象, 凶之道也, 故其占, 如此, 以, 猶及也.

象曰 迷復之凶은 反君道也일새라.

【傳】復則合道, 旣迷於復, 與道相反也, 其凶, 可知, 以其國君凶, 謂其反君道也, 人君, 居上而治衆, 當從天下之善, 乃迷於復, 反君之道也, 非止人君, 凡人, 迷於復者, 皆反道而凶也.

 

 

25.천뢰무망(天雷无妄)

无妄元亨利貞(무망원형이정) : <무망>은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其匪正(기비정) : 그 바르지 않으면 재앙이 있으니

不利有攸往(부리유유왕) : 갈 바를 둠이 이롭지 아니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无妄(무망) : 무망은

剛自外來而爲主於內(강자외래이위주어내) : <강>이 밖으로부터 와서 안의 주인이 되니,

動而健(동이건) : 움직여 굳건하고,

剛中而應(강중이응) : <강>이 중정해서 응하여

大亨以正(대형이정) :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르게 하니

天之命也(천지명야) : 하늘의 命이라.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기비정유생부리유유왕) : '기비정유생부리유유왕'은

无妄之往何之矣(무망지왕하지의) : 무망의 감이 어디로 가리오

天命不祐行矣哉(천명부우행의재) : 천명이 돕지 아니함을 행하리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天下雷行(천하뇌행) : 하늘 아래에 우뢰가 행해서

物與无妄(물여무망) : 물건마다 무망을 주니,

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선왕이무대시육만물) : 선왕이 성하게 때를 대해서 만물을 기른다.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无妄(무망) : 무망이니

往吉(왕길) : 감에 길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无妄之往得志也(무망지왕득지야) : '무망지왕'은 뜻을 얻으리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不耕穫(부경확) : 갈지 아니해서 거두며,

不菑畲(부치여) : 새 밭을 일구지 아니해도 세해 된 밭이니,

則利有攸往(칙이유유왕) : 곧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耕穫未富也(부경확미부야) : '부경확'은 부하려 함이 아님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无妄之災(무망지재) : 무망의 재앙이니,

或繫之牛(혹계지우) : 혹 소를 매나,

行人之得邑人之災(행인지득읍인지재) : 지나가는 사람의 얻음이 읍인의 재앙이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行人得牛(행인득우) : 지나가는 사람이 소를 얻음이

邑人災也(읍인재야) : 읍인의 재앙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可貞无咎(가정무구) : 가히 바르게 함이니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可貞无咎(가정무구) : '가정무구'는

固有之也(고유지야) : 굳게 지킴이다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无妄之疾(무망지질) : 무망의 병은

勿藥有喜(물약유희) : 약을 쓰지 않으면 기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无妄之藥(무망지약) : '무망지약'은

不可試也(부가시야) : 가히 시험하지 못하니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无妄行有(무망행유) : 무망에 가면 재앙이 있어서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운 바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无妄之行(무망지행) : '무망지행'은

窮之災也(궁지재야) : 궁한 재앙이라

 

【傳】无妄, 序卦, 復則不妄矣, 故受之以无妄, 復者, 反於道也, 旣復於道則合正理而无妄, 故復之後, 受之以无妄也, 爲卦, 乾上震下, 震, 動也, 動以天, 爲无妄, 動以人欲則无妄矣, 无妄之義, 大矣哉.


无妄, 元亨하고 利貞하니 其匪正이면 有眚하릴새 不利有攸往하니라.

【傳】无妄者, 至誠也, 至誠者, 天之道也, 天之化育萬物, 生生不窮, 各正其性命, 乃无妄也, 人能合无妄之道則所謂與天地合其德也, 无妄, 有大亨之理, 君子, 行无妄之道則可以致大亨矣, 无妄, 天之道也, 卦言人由无妄之道也, 利貞, 法无妄之道, 利在貞正, 失貞正則妄也, 雖无邪心, 苟不合正理則妄也, 乃邪心也, 故有匪正則爲過眚, 旣己无妄, 不宜有往, 往則妄也.

【本義】无妄, 實理自然之謂, 史記, 作无望, 謂无所期望而有得焉者, 其義, 亦通, 爲卦, 自訟而變, 九自二來而居於初, 又爲震主, 動而不妄者也, 故爲无妄, 又二體, 震動而乾健, 九五, 剛中而應六二, 故其占, 大亨而利於正, 若其不正則有眚而不利有所往也.

彖曰 无妄은 剛이 自外來而爲主於內하니

【傳】謂初九也, 坤初爻, 變而爲震, 剛自外而來也, 震, 以初爻爲主, 成卦, 由之, 故初爲无妄之主, 動以天, 爲无妄, 動而以天, 動爲主也, 以剛變柔, 爲以正去妄之象, 又剛正, 爲主於內, 无妄之義也, 九居初, 正也.

動而健하고 剛中而應하야 大亨以正하니 天之命也라.

【傳】下動而上健, 是其動, 剛健也, 剛健, 无妄之體也, 剛中而應, 五, 以剛居中正, 二, 復以中正相應, 是順理而不妄也, 故其道, 大亨通而貞正, 乃天之命也, 天命, 謂天道也, 所謂无妄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은 无妄之往이 何之矣리오 天命不祐를 行矣哉아.

【傳】所謂无妄, 正而已, 小失於正則爲有過, 乃妄也, 所謂匪正, 蓋由有往, 若无妄而不往, 何由有匪正乎, 无妄者, 理之正也, 更有往, 將何之矣, 乃入於妄也, 往則悖於天理, 天道所不祐, 可行乎哉.

【本義】以卦變卦德卦體, 言卦之善, 如此, 故其占, 當獲大亨而利於正, 乃天命之當然也, 其有不正則不利有所往, 欲何往哉, 蓋其逆天之命而天不祐之, 故不可以有行也.

象曰 天下雷行하야 物與无妄하니 先王이 以하야 茂對時하야 育萬物하니라.

【傳】雷行於天下, 陰陽, 交和, 相薄而成聲, 於是, 驚蟄藏, 振萌芽, 發生萬物, 其所賦與, 洪纖高下, 各正其性命, 无有差妄, 物與无妄也, 先王, 觀天下雷行發生賦與之象而以茂對天時, 養育萬物, 使各得其宜, 如天與之无妄也, 茂, 盛也, 茂對之爲言, 猶盛行水言之比, 對時, 謂順合天時, 天道, 生萬物, 各正其性命而不妄, 王者, 體天之道, 養育人民, 以至昆蟲草木, 使各得其宜, 乃對時育物之道也.

【本義】天下雷行, 震動發生, 萬物, 各正其性命, 是物物而與之以无妄也, 先王, 法此, 以對時育物, 因其所性而不爲私焉.

 


初九, 无妄이니 往에 吉하리라.

【傳】九以陽剛, 爲主於內, 无妄之象, 以剛實, 變柔而居內, 中誠不妄者也, 以无妄而往, 何所不吉, 卦辭, 言不利有攸往, 謂旣无妄, 不可復有往也, 過則妄矣, 爻言往吉, 謂以无妄之道而行則吉也.

【本義】以剛在內, 誠之主也. 如是而往, 其吉, 可知,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无妄之往은 得志也리라.

【傳】以无妄而往, 无不得其志也, 蓋誠之於物, 无不能動, 以之修身則身正, 以之治事則事得其理, 以之臨人則人感而化, 无所往而不得其志也.

 


六二는 不耕하야 穫하며 不菑하야 畬1니 則利有攸往하니라.

【傳】凡理之所然者, 非妄也, 人所欲爲者, 乃妄也, 以耕獲菑畬, 譬之, 六二, 居中得正, 又應五之中正, 居動體而柔順, 爲動能順乎中正, 乃无妄者也, 故極言无妄之義, 耕, 農之始, 獲其成終也, 田一歲曰菑, 三歲曰畬, 不耕而獲不菑而畬, 謂不首造其事, 因其事理所當然也, 首造其事則是人心所作爲, 乃妄也, 因事之當然則是順理應物, 非妄也, 獲與畬, 是也, 蓋耕則必有獲, 菑則必有畬, 是事理之固然, 非心意之所造作也, 如是則爲无妄, 不妄則所往, 利而无害也, 或曰聖人, 制作, 以利天下者, 皆造端也, 豈非妄乎, 曰聖人, 隨時制作, 合乎風氣之宜, 未嘗先時而開之也, 若不待時則一聖人, 足以盡爲矣, 豈待累聖繼作也, 時乃事之端, 聖人, 隨時而爲也.

【本義】柔順中正, 因時順理而无私意期望之必, 故有不耕穫不菑畬之象, 言其无所爲於前, 无所冀於後也, 占者, 如是則利有所往矣.

象曰 不耕穫은 未富也라.

【傳】未者, 非必之辭, 臨卦, 曰未順命, 是也, 不耕而穫不菑而畬, 因其事之當然, 旣耕則必有穫, 旣菑則必成畬, 非必以穫畬之富而爲也, 其始耕畬, 乃設心, 在於求穫畬, 是, 以其富也, 心有欲而爲者則妄也.

【本義】富, 如非富天下之富, 言非計其利而爲之也.

六三, 无妄之災니 或繫之牛하나 行人之得이 邑人之災로다.

【傳】三以陰柔而不中正, 是爲妄者也, 又志應於上, 欲也, 亦妄也, 在无妄之道, 爲災害也, 人之妄動, 由有欲也, 妄動而得, 亦必有失, 雖使得其所利, 其動而妄, 失己大矣, 況復凶悔, 隨之乎, 知者, 見妄之得則知其失, 必如與稱也, 故聖人, 因六三有妄之象而發明其理, 云无妄之災或繁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言如三之爲妄, 乃无妄之災害也, 設如有得, 其失, 隨至, 如或繫之牛, 或, 謂設或也, 或繼得牛, 行人得之以爲有得, 邑人, 失牛, 乃是災也, 借使邑人, 繫得馬則行人失馬, 乃是災也, 言有得則有失, 不足以爲得也, 行人邑人, 但言有得則有失, 非以爲彼己也, 妄得之福, 災亦隨之, 妄得之得, 失亦稱之, 固不足以爲得也, 人能知此則不爲妄動矣.

【本義】卦之六爻, 皆无妄者也, 六三, 處不得正, 故遇其占者, 无故而有災, 如行人, 牽牛以去而居者, 反遭詰捕之擾也.

象曰 行人得牛邑人災也라.

【傳】行人得牛, 乃邑人之災也, 有得則有失, 何足以爲得乎.

九四, 可貞이니 无咎리라.

【傳】四, 剛陽而居乾體, 復无應與, 无妄者也, 剛而无私, 豈有妄乎, 可貞固守此, 自无咎也, 九, 居陰, 得爲正乎, 曰以陽居乾體, 若復處剛則爲過矣, 過則妄也, 居四, 无尙剛之志也, 可貞, 與利貞, 不同, 可貞, 謂其所處, 可貞固守之, 利貞, 謂利於貞也.


象曰 可貞无咎는 固有之也일새라.

【傳】貞固守之則无咎也.

【本義】有, 猶守也.


九五, 无妄之疾은 勿藥이면 有喜리라.

【傳】九以中正, 當尊位, 下復以中正, 順應之, 可謂无妄之至者也, 其道, 无以加矣, 疾, 爲之病者也, 以九五之无妄, 如其有疾, 勿以藥治則有喜也, 人之有疾則以藥石, 攻去其邪, 以養其正, 若氣體, 平和, 本无疾病而攻治之則反害其正矣, 故勿藥則有喜也, 有喜, 謂疾自亡也, 无妄之所謂疾者, 謂若治之而不治, 率之而不從, 化之而不革, 以妄而爲无妄之疾, 舜之有苗, 周公之管蔡, 孔子之叔孫武叔, 是也, 旣己无妄而有疾之者則當自如, 无妄之疾, 不足患也, 若遂自攻治, 乃是渝其无妄而遷妄也, 五, 旣處无妄之極, 故唯戒在動, 動則妄矣.

【本義】乾剛中正, 以居尊位而下應, 亦中正, 无妄之至也, 如是而有疾, 勿藥而自愈矣,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无妄之藥은 不可試也니라.

【傳】人之有妄, 理必修改, 旣无妄矣, 復藥以治之, 是反爲妄也, 其可用乎, 故云不可試也, 試暫用也, 猶曰少嘗之也.

【本義】旣己无妄而復藥之則反爲妄而生疾矣, 試, 謂少嘗之也.

 


上九, 无妄에 行이면 有眚하야 无攸利하니라.

【傳】上九, 居卦之終, 无妄之極者也, 極而復行, 過於理也, 過於理則妄也, 故上九而行則有過眚而无所利矣.

【本義】上九, 非有妄也, 但以其窮極而不可行耳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无妄之行은 窮之災也라

【傳】无妄, 旣極而復加進, 乃爲妄矣, 是窮極而爲災害也.

 

 

26.산천대축(山川大畜)

大畜利貞(대축이정) : 대축은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不家食吉(부가식길) : 집에서 먹지 아니하면 길하니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큰 내을 건넘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大畜(대축) : 대축은

剛健篤實輝光(강건독실휘광) : 강건하고 독실하고 빛나서

日新其德(일신기덕) : 날로 그 덕을 새롭게 함이니,

剛上而尙賢(강상이상현) : <강>이 올라가서 어진 이를 숭상하고,

能止健大正也(능지건대정야) : 능히 굳건함을 그치게하니 크게 바름이라.

不家食吉(부가식길) : '부가식길'은

養賢也(양현야) : 어진 이를 기름이요,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이섭대천'은

應乎天也(응호천야) : 하늘에 응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天在山中大畜(천재산중대축) : 하늘이 산 가운데 있음이 <대축>이니

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군자이다식전언왕행이축기덕) : 군자가 앞의 말과 간 행실을 많이 알아서 그 덕을 쌓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有利已(유이이) : 위태로움이 있으리니 그침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有厲利已(유려이이) : '유려이이'는

不犯災也(부범재야) : 재앙을 범치 아니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輿說輹(여설복) : 수레의 바퀴살을 벗기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輿說輹中(여설복중) : '여설복'은 중정함이라.

无尤也(무우야) : 허물이 없느니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良馬逐(양마축) : 좋은 말로 쫓아감이니,

利艱貞(이간정) :어렵게 하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日閑輿衛(일한여위) : 날로 수레와 호위를 익히면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이유유왕'은

上合志也(상합지야) : 위가 뜻을 합이다.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童牛之梏(동우지곡) : 어린 소의 뿔이니,

元吉(원길) : 크게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四元吉(육사원길) : '육사원길'은

有喜也(유희야) : 기쁨이 있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豶豕之牙吉(분시지아길) : 불알 깐 돼지의 어금니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五之吉(육오지길) : '육오지길'은

有慶也(유경야) : 경사가 있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何天之衢亨(하천지구형) : 어찌하여 하늘에 거니는가, 형통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何天之衢(하천지구) : '하천지구'는

道大行也(도대행야) : 도가 크게 행함이라

 

【傳】大畜, 序卦, 有无妄然後, 可畜, 故受之以大畜, 无妄則爲有實, 故可畜聚, 大畜所以次无妄, 爲卦, 艮上乾下, 天而在於山中, 所畜, 至大之象, 畜爲畜止, 又爲畜聚, 止則聚矣. 取天在山中之象則爲蘊畜, 取艮之止乾則爲畜止, 止而後, 有積, 故止爲畜義.


大畜, 利貞하니 不家食하면 吉하니 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莫大於天而在山中, 艮在上而止乾於下, 皆蘊畜至大之象也, 在人, 爲學術道德, 充積於內, 乃所畜之大也, 凡所畜聚, 皆是, 專言其大者, 人之蘊畜, 宜得正道, 故云利貞, 若夫異端偏學, 所畜, 至多而不正者, 固有矣, 旣道德, 充積於內, 宜在上位, 以亨天祿, 施爲於天下, 則不獨於一身之吉, 天下之吉也, 若窮處而自食於家, 道之否也, 故不家食則吉, 所畜, 旣大, 宜施之於時, 濟天下之艱險, 乃大畜之用也, 故利涉大川, 此, 只據大畜之義而言, 彖, 更以卦之才德而言, 諸爻則惟有止畜之矣, 蓋易, 體道隨宜, 取明且近者.

【本義】大, 陽也, 以艮畜乾, 又畜之大者也, 又以內乾, 剛健, 外艮, 篤實輝光, 是以, 能日新其德而爲畜之大也, 以卦變, 言, 此卦, 自需而來, 九自五而上, 以卦體, 言, 六五尊而尙之, 以卦德, 言, 又能止健, 皆非大正, 不能, 故其占, 爲利貞而不家食吉也, 又六五, 下應於乾, 爲應乎天, 故其占, 又爲利涉大川也, 不家食, 謂食祿於朝, 不食於家也.

彖曰 大畜은 剛健코 篤實코 輝光하야 日新其德이니

【傳】以卦之才德而言也, 乾體, 剛乾, 艮體, 篤實, 人之才, 剛健篤實則所畜, 能大, 充實而有輝光, 畜之不已則其德, 日新也.

【本義】以卦體, 釋卦名義.


剛上而尙賢하고 能止健이 大正也라.

【傳】剛上, 陽居上也, 陽剛居尊位之上, 爲尙賢之義, 止居健上, 爲能止健之義, 止乎健者, 非大正則安能, 以剛陽, 在上, 與尊尙賢德, 能止至健, 皆大正之道也.

【本義】以卦變卦體, 釋卦辭.


不家食吉은 養賢也오.

【本義】亦取尙賢之象.

 


利涉大川은 應乎天也라.

【傳】大畜之人, 所宜施其所畜, 以濟天下, 故不食於家則吉, 謂居天位享天祿也, 國家, 養賢, 賢者, 得行其道也, 利涉大川, 謂大有蘊畜之人, 宜濟天下之艱險也, 彖, 更發明卦才云所以能涉大川者, 以應乎天也, 六五, 君也, 下應乾之中爻, 乃大畜之君, 應乾而行也, 所行, 能應乎天, 无艱險之不可, 況其他乎.

【本義】亦以卦體而言.


象曰 天在山中이 大畜이니 君子 以하야 多識前言往行하야 以畜其德하나니라.

【傳】天爲至大而在山之中, 所畜, 至大之象, 君子, 觀象, 以大其蘊畜, 人之蘊畜, 由學而大, 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 考跡以觀其用, 察言以求其心, 識而得之, 以畜成其德, 乃大畜之義也.

【本義】天在山中, 不必實有是事, 但以其象, 言之耳.

初九, 有厲리니 利已니라.

【傳】大畜, 艮之畜乾也, 故乾三爻, 皆取被止爲義, 艮三爻, 皆取止之爲義, 初以陽剛, 又健體而居下, 必上進者也, 六四, 在上, 畜止於己, 安能敵在上得位之勢, 若犯之而進則有危厲, 故利在己而不進也, 在他卦則四與初, 爲正應, 相援者也, 在大畜則相應, 乃爲上止畜, 上與三, 皆陽則爲合志, 蓋陽, 皆上進之物, 故有同志之象而无相之義.

【本義】乾之三陽, 爲艮所止, 故內外之卦, 各取其義, 初九, 爲六四所止, 故其占, 往則有危而利止也.

 


象曰 有厲利已는 不犯災也라.

【傳】有危則宜己, 不可犯災危而行也, 不度其勢而進, 有災, 必矣.

九二, 輿說輹이로다.

【傳】二爲六五所畜止, 勢不可進也, 五據在上之勢, 豈可犯也, 二雖剛乾之體, 然, 其處, 得中道, 故進止无失, 雖志於進, 度其勢之不可則止而不行, 如車輿, 脫去輪輹, 謂不行也.

【本義】九二, 亦爲六五所畜, 以其處中, 故能自止而不進, 有此象也.

象曰 輿說輹은 中이라 无尤也라.

【傳】輿說輹而不行者, 蓋其處, 得中道, 動不失宜, 故无過尤也, 善莫善於剛中, 柔中者, 不至於過柔耳, 剛中, 中而才也, 初九, 處不得中, 故戒以有危宜己, 二, 得中, 進止自无過差, 故但言輿說輹, 謂其能不行也, 不行則无尤矣, 初與二, 乾體剛健而不足以進, 四與五, 陰柔而能止, 時之盛衰, 勢之强弱, 學易者所宜深識也.

九三, 良馬逐이니 利艱貞하니 日閑輿衛면 利有攸往하리라.

【傳】三, 剛健之極而上九之陽, 亦上進之物, 又處畜之極而思變也, 與三, 乃不相畜而志同, 相應以進者也, 三, 以剛健之才而在上者, 與合志而進, 其進, 如良馬之馳逐, 言其速也, 雖其進之勢, 速, 不可恃其才之健, 與上之應而忘備與愼也, 故宜艱難其事而由正正之道, 輿者, 用行之物, 衛者, 所以自防, 當自日常閑習其車輿, 與其防衛則利有攸往矣, 三, 乾體而居正, 能貞者也, 當有銳進, 故戒以知難與不失其貞也, 志旣銳於進, 雖剛明, 有時而失, 不得不誡也.

【本義】三, 以陽居健, 極, 上, 以陽居畜極, 極而通之時也, 又皆陽爻, 故不相畜而俱進, 有良馬逐之象焉, 然, 過剛銳進, 故其占, 必戒以艱貞閑習, 乃利於有往也, 曰, 當爲日月之日.

 


象曰 利有攸往은 上이 合志也일새라.

【傳】所以利有攸往者, 以與在上者, 合志也, 上九陽性, 上進, 且畜己極, 故不下畜三而與合志上進也.

六四, 童牛之牿이니 元吉하니라.

【傳】以位而言則四, 下應於初, 畜初者也, 初居最下, 陽之微者, 微而畜之則易制, 猶童牛而加牿, 大善而吉也, 槪論畜道則四, 艮軆, 居上位而得正, 是, 以正德, 居大臣之位, 當畜之任者也, 大臣之任, 上畜止人君之邪心, 下畜止天下之惡人, 人之惡, 止於初則易旣盛而後, 禁則扞格而難勝故, 上之惡, 旣甚則雖聖人, 救之, 不能免, 違拂, 下之惡, 旣甚則雖聖人, 治之, 不能免刑戮, 莫若止之於初, 如童牛而加牿則元吉也, 牛之性, 觝觸以角, 故牿以制之, 若童犢, 始角而加之以牿, 使觝觸之性, 不發則易而无傷, 以況六四, 能畜止上下之惡於未發之前則大善之吉也.

【本義】童者, 未角之稱, 牿, 施橫木於牛角, 以防其觸, 詩所謂楅衡者也, 止之於未角之時, 爲力, 則易, 大善之吉也, 故其象占, 如此, 學記曰禁於未發之謂豫, 正此意也.

象曰 六四元吉은 有喜也라.

【傳】天下之德, 已盛而止之則上勞於禁制而下傷於刑誅, 故畜止於微, 小之前則大善而吉, 不勞而无傷, 故可喜也, 四之畜初, 是也, 上畜, 亦然.

六五, 豶豕之牙니 吉하니라.

【傳】六五, 居君位, 止畜天下之邪惡, 夫以億兆之衆, 發其邪欲之心, 人君, 欲力以制之, 雖密法嚴刑, 不能勝也, 夫物, 有總攝, 事有機會, 聖人, 操得其要則視億兆之心, 猶一心, 道之斯行, 止之則戢, 故不勞而治, 其用, 若豶豕之牙也, 豕, 剛躁之物而牙爲猛利, 若强制其牙則用力, 勞而不能止其躁猛, 雖繫之維之, 不能使之變也, 若豶去其勢則牙雖存而剛躁, 自止, 其用, 如此, 所以吉也, 君子, 發豶豕之義, 知天下之惡, 不可以力制也, 則察其機持其要, 塞絶其本原, 故不假刑法嚴峻而惡自止也, 且如止盜, 民有欲心, 見利則動, 苟不知敎而迫於飢寒, 雖刑殺, 日施, 其能勝億兆利欲之心乎, 聖人則知所以止之之道, 不尙威刑而脩政敎, 使之有農桑之業, 知廉恥之道, 雖賞之, 不竊矣, 故止惡之道, 在知其本得其要而已, 不嚴刑於彼而脩政於此, 是猶患牙之利, 不制其牙而豶其勢也.

【本義】陽己進而止之, 不若初之易矣, 然, 以柔居中而當尊位, 是以, 得其機會而可制, 故其象, 如此, 占雖吉而不言元也.


象曰 六五之吉은 有慶也라.

【傳】在上者, 不知止惡之方, 嚴刑以敵民欲則其傷, 甚而无功, 若知其本, 制之有道則不勞无傷而俗革, 天下之福慶也.


上九, 何天之衢이니 亨하니라

【傳】予, 聞之胡先生, 曰天之懼亨, 誤加何字, 事極則反, 理之常也, 故畜極而亨, 小畜, 畜之小, 故極而成, 大畜, 畜之大, 故極而散, 極旣當變, 又陽性, 上行, 故遂散也, 天衢, 天路也, 謂虛空之中, 雲氣飛鳥往來故, 謂之天衢, 天衢之亨, 謂其亨通曠闊, 无有蔽阻也, 在畜道則變矣, 變而亨, 非畜道之亨也.

【本義】何天之衢, 言何其通達之甚也, 畜極而通, 豁達无礙,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何天之衢오 道 大行也라.

【傳】何以謂之天衢, 以其无止礙, 道路, 大通行也, 以天衢, 非常語, 故象, 特設問曰何謂天之衢, 以道路, 大通行, 取空豁之狀也, 以象, 有何字, 故爻下, 亦誤加之.

 

 

27.산뢰이(山雷頤)

頤貞吉(이정길) : <이> 는 바르면 길하니,

觀頤自求口實(관이자구구실) : 기르며 스스로 입의 실상을 구하는 것을 본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頤貞吉(이정길) : '이정길'은

養正則吉也(양정칙길야) : 바른 것을 기르면 길하니

觀頤觀其所養也(관이관기소양야) : '관이'는 그 기르는 바를 보는 것이요,


自求口實(자구구실) : '자구구실'은

觀其自養也(관기자양야) : 그 스스로 기르는 것을 보는 것이라.

 


天地養萬物(천지양만물) : 천지가 만물을 기르며

聖人養賢(성인양현) : 성인이 어진 이를 길러서

以及萬民(이급만민) : 만민에게 미치니,

頤之時大矣哉(이지시대의재) : 기르는 때가 큼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下有雷頤(산하유뢰이) : 산 아래에 우뢰가 있는 것이 이괘의 상이니

君子以愼言語(군자이신언어) : 군자가 이로써 언어를 삼가하며

節飮食(절음식) : 음식을 절도있게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舍爾靈龜(사이영귀) : 너의 신령한 거북이를 버리고

觀我朶頤凶(사이영귀관아타이흉) : 나를 보고서 턱을 벌리니, 흉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觀我朶頤(관아타이) : '관아타이'하니

亦不足貴也(역불족귀야) : 또한 족히 귀하지 못하도다.

 

 

27.산뢰이(山雷頤)

頤貞吉(이정길) : <이> 는 바르면 길하니,

觀頤自求口實(관이자구구실) : 기르며 스스로 입의 실상을 구하는 것을 본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頤貞吉(이정길) : '이정길'은

養正則吉也(양정칙길야) : 바른 것을 기르면 길하니

觀頤觀其所養也(관이관기소양야) : '관이'는 그 기르는 바를 보는 것이요,


自求口實(자구구실) : '자구구실'은

觀其自養也(관기자양야) : 그 스스로 기르는 것을 보는 것이라.

 


天地養萬物(천지양만물) : 천지가 만물을 기르며

聖人養賢(성인양현) : 성인이 어진 이를 길러서

以及萬民(이급만민) : 만민에게 미치니,

頤之時大矣哉(이지시대의재) : 기르는 때가 큼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下有雷頤(산하유뢰이) : 산 아래에 우뢰가 있는 것이 이괘의 상이니

君子以愼言語(군자이신언어) : 군자가 이로써 언어를 삼가하며

節飮食(절음식) : 음식을 절도있게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舍爾靈龜(사이영귀) : 너의 신령한 거북이를 버리고

觀我朶頤凶(사이영귀관아타이흉) : 나를 보고서 턱을 벌리니, 흉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觀我朶頤(관아타이) : '관아타이'하니

亦不足貴也(역불족귀야) : 또한 족히 귀하지 못하도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顚頤拂經(전이불경) : 엎어진 턱이라 법도를 거스르니,

于丘頤征凶(우구이정흉) : 언덕에 기르려 해서 가면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二征凶(육이정흉) : '육이정흉'은

行失類也(행실류야) : 행함이 같은 무리를 잃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拂頤貞凶(불이정흉) : <이> 의 바름을 거스르치니 흉하다

十年勿用(십년물용) : 십년을 쓰지 말지니라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울 바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十年勿用(십년물용) : '십년물용'은

道大悖也(도대패야) : 도가 크게 패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顚頤吉(전이길) : 순서에 위배되나 길하니,

虎視耽耽(호시탐탐) : 호랑이가 탐탐히 보며

其欲逐逐无咎(기욕축축무구) : 그 하고자 함이 쫓고 쫓고자 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顚頤之吉(전이지길) : '전이지길'은

上施光也(상시광야) : 위에서 베풂이 빛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拂經居貞吉(불경거정길) : 법을 거스리나, 바른 데 거하면 길하려니와

不可涉大川(부가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널 수는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居貞之吉(거정지길) : '거정지길'은

順以從上也(순이종상야) : 순함으로써 위를 좇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由頤厲吉(유이려길) : 말미암음 이니, 위태롭게 여기면 길하니,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넘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由頤厲吉(유이려길) : '유이려길'은

大有慶也(대유경야) : 큰 경사가 있음이라

 

【傳】頤, 序卦, 物畜然後, 可養, 故受之以頤, 夫物旣畜聚則必有以養之, 无養則不能存息, 頤所以次大畜也, 卦, 上艮下震, 上下二陽爻, 中含四陰, 上止而下動, 外實而中虛, 人頤頷之象也, 頤, 養也, 人口, 所以飮食, 養人之身, 故名爲頤, 聖人, 設卦, 推養之義, 大至於天地, 養育萬物, 聖人, 養賢, 以及萬民, 與人之養生養形, 養德養人, 皆頤養之道也, 動息節宜, 以養生也, 飮食衣服, 以養形也, 威儀行義, 以養德也, 推己及物, 以養人也.

 


頤는 貞하면 吉하니 觀頤하며 自求口實이니라.

【傳】頤之道, 以正則吉也, 人之養身養德養人養於人, 皆以正道則吉也, 天地造化, 養育萬物, 各得其宜者, 亦正而已矣, 觀頤自求口實, 觀人之所頤, 與其自求口實之道則善惡吉凶, 可見矣.

【本義】頤, 口旁也, 口食物以自養, 故爲養義, 爲卦, 上下二陽, 內含四陰, 外實內虛, 上止下動, 爲頤之象, 養之義也, 貞吉者, 占者, 得正則吉, 觀頤, 謂觀其所養之道, 自求口實, 謂觀其所以養身之術, 皆得正則吉也.


彖曰 頤貞吉은 養正則吉也니 觀頤는 觀其所養也오 自求口實은 觀其自養也라.

【傳】貞吉, 所養者, 正則吉也, 所養, 謂所養之人, 與養之之道, 自求口實, 謂其自求養身之道, 皆以正則吉也.

【本義】釋卦辭.

 


天地 養萬物하면 聖人이 養賢하야 以及萬民하나니 頤之時 大矣哉라.

【傳】聖人, 極言頤之道而贊其大, 天地之道則養育萬物, 養育萬物之道, 正而已矣, 聖人則養賢才, 與之共天位, 使之食天祿, 俾施澤於天下, 養賢以及萬民也, 養賢, 所以養萬民也, 夫天地之中, 品物之衆, 非養則不生, 聖人, 裁成天地之道, 輔相天地之宜, 以養天下, 至於鳥獸草木, 皆有養之之政, 其道, 配天地, 故夫子, 推頤之道, 贊天地與聖人之功曰頤之時大矣哉, 或云義或云用或止云時, 以其大者也, 萬物之生與養, 時爲大, 故云時.

【本義】極言養道而贊之.

 


象曰 山下有雷 頤니 君子 以하야 愼言語하며 節飮食하나니라.

【傳】以二體言之, 山下有雷, 雷震於山下, 山之生物, 皆動其根荄, 發其萌芽, 爲養之象, 以上下之義言之, 艮止而震動, 上止下動, 頤頷之象, 以卦形言之, 上下二陽, 中含四陰, 外實中虛, 頤口之象, 口所以養身也, 故君子觀其象, 以養其身, 愼言語, 以養其德, 節飮食, 以養其體, 不唯就口取養義, 事之至近而所係, 至大者, 莫過於言語飮食也, 在身, 爲言語, 於天下則凡命令政敎出於身者, 皆是, 愼之則必當而无失, 在身, 爲飮食, 於天下則凡貨資財用養於人者, 皆是, 節之則適宜而无傷, 推養之道, 養德養天下, 莫不然也.

【本義】二者, 養德養身之切務.


初九, 舍爾靈龜하고 觀我하야 朶頤니 凶하니라.

【傳】蒙之初六, 蒙者也, 爻乃主發蒙而言, 頤之初九, 亦假外而言, 爾, 謂初也, 舍爾之靈龜, 乃觀我而朶頤, 我, 對爾而設, 初之所以朶頤者, 四也, 然, 非四謂之也, 假設之辭爾, 九, 陽體剛明, 其才智, 足以養正者也, 龜能咽息不食, 靈龜, 喩其明智而可以不求養於外也, 才雖如是, 然, 以陽居動體而在頤之時, 求頤, 人所欲也, 上應於四, 不能自守, 志在上行, 說所欲而朶頤者也, 心旣動則其自失, 必矣, 迷欲而失己, 以陽而從陰則何所不至, 是以凶也, 朶頤, 爲朶動其頤頷, 人, 見食而欲之則動頤垂涎, 故, 以爲象.

【本義】霙龜, 不食之物, 朶, 垂也, 朶頤, 欲食之貌, 初九, 陽剛在下, 足以不食, 乃上應六四之陰而動於欲, 凶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觀我朶頤하니 亦不足貴也로다.

【傳】九, 動體, 朶頤, 謂其說陰而志動, 旣爲欲所動則雖有剛健明智之才, 終必自失, 故其才, 亦不足貴也, 人之貴乎剛者, 爲其能立而不屈於欲也, 貴乎明者, 爲其能照而不失於正也, 旣惑所欲而失其正, 何剛明之有, 爲可賤也.

六二, 顚頤라 拂經이니 于丘에 頤하야 征하면 凶하리라.

【傳】女不能自處, 必從男, 陰不能獨立, 必從陽, 二, 陰柔不能自養, 待養於人者也, 天子, 養天下, 諸侯, 養一國, 臣, 食君上之祿, 民, 賴司牧之養, 皆以上養下, 理之正也, 二, 旣不能自養, 必求養於剛陽, 若反下求於初則爲顚倒, 故云顚頤, 顚則拂違經常, 不可行也, 若求養於丘則往必有凶, 丘, 在外而高之物, 謂上九也, 卦止二陽, 旣不可顚頤于初, 若求頤于上九, 往則有凶, 在頤之時, 相應則相養者也, 上非其應而往求養, 非道妄動, 是以凶也, 顚頤則拂經, 不獲其養爾, 妄求於上, 往則得凶也, 今有人, 才不足以自養, 見在上者勢力, 足以養人, 非其族類, 妄往求之, 取辱得凶, 必矣, 六二, 中正, 在他卦, 多吉而凶, 何也, 然也, 陰柔, 旣不足以自養, 初上二爻, 皆非其與, 故往求則悖理而得凶也.

【本義】求養於初則顚倒而違於常理, 求養於上則往而得凶, 丘, 土之高者, 上之象也.


象曰 六二征凶은 行이 失類也라.

【傳】往而從上則凶者, 非其類故也, 往求而失其類, 得凶, 宜矣, 行, 往也.

【本義】初上, 皆非其類也.


六三, 拂頤貞이라 凶하야 十年勿用이라 无攸利하니라.

【傳】頤之道, 唯正則吉, 三, 以陰柔之質而處不中正, 又在動之極, 是柔邪不正而動者也, 其養, 如此, 拂違於頤之正道, 是以凶也, 得頤之正則所養, 皆吉, 求養養人則合於義, 自養則成其德, 三乃拂違正道, 故戒以十年勿用, 十, 數之終, 謂終不可用, 无所往而利也.

【本義】陰柔不中正, 以處動極, 拂於頤矣, 旣拂於頤, 雖正, 亦凶,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十年勿用은 道 大悖也라.

【傳】所以戒終不可用, 以其所由之道, 大悖義理也.

六四, 顚頤나 吉하니 虎視耽耽하며 其欲逐逐하면 无咎리라.

【傳】四在人上, 大臣之位, 六, 以陰居之, 陰柔, 不足以自養, 況養天下乎, 初九, 以剛陽居下, 在下之賢也, 與四爲應, 四又柔順而正, 是能順於初, 賴初之養也, 以上養下則爲順, 今反求下之養, 顚倒也, 故曰顚頤, 然己不勝其任, 求在下之賢而順從之, 以濟其事則天下, 得其養而已, 无曠敗之咎, 故爲吉也, 夫居上位者, 必有才德威望, 爲下民所尊畏則事行而衆心, 服從, 若或下易其上則政出而人違, 刑施而怨起, 輕於陵犯, 亂之由也, 六四, 雖能順從剛陽, 不廢厥職, 然質本陰柔, 賴人以濟, 人之所輕, 故必養其威嚴, 耽耽然如虎視則能重其體貌, 下不敢易, 又從於人者, 必有常, 若間或无繼則其政, 敗矣, 其欲, 謂所須用者, 必逐逐相繼而不乏則其事可濟, 若取於人而无繼則困窮矣, 旣有威嚴, 又所施, 不窮, 故能无咎也, 二, 顚頤則拂經, 四則吉, 何也, 曰二, 在上而反求養於下, 下非其應類, 故爲拂經, 四則居上位, 以貴下賤, 使在下之賢, 由己以行其道, 上下之志, 相應而施於民, 何吉如之, 自三以下, 養口體者也, 四以上, 養德義者也, 以君而資養於臣, 以上位而賴養於下, 皆養德也.

【本義】柔居上而得正, 所應, 又正而賴其養, 以施於下, 故雖顚而吉, 虎視耽耽, 下而專也, 其欲逐逐, 求而繼也, 又能如是則无咎矣.

象曰 顚頤之吉은 上施 光也일새라.

【傳】顚倒求養而所以吉者, 蓋得剛陽之應, 以濟其事, 致己居上之德施, 光明被于天下, 吉孰大焉.

六五, 拂經이나 居貞하면 吉하려니와 不可涉大川이니라.

【傳】六五, 頤之時, 居君位, 養天下者也, 然, 其陰柔之質, 才不足以養天下, 上有剛陽之賢, 故順從之, 賴其養己, 以濟天下, 君者, 養人者也, 反賴人之養, 是違拂於經常, 旣以己之不足而順從於賢師傅, 上, 師傅之位也, 必居守貞固, 篤於委信則能輔翼其身, 澤及天下, 故吉也, 陰柔之質, 无貞剛之性, 故戒以能居貞則吉, 以陰柔之才, 雖倚賴剛賢, 能持循於平時, 不可處艱難變故之際, 故云不可涉大川也, 以成王之才, 不至甚柔弱也, 當管蔡之亂, 幾不保於周公, 况其下者乎, 故書曰王亦未敢誚公, 賴二公, 得終信, 故艱險之際, 非剛明之主, 不可恃也, 不得已而濟艱險者則有矣, 發此義者, 所以深戒於爲君也, 於上九則據爲臣致身盡忠之道言, 故不同也.

【本義】六五, 陰柔不正, 居尊位而不能養人, 反賴上九之養,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居貞之吉은 順以從上也일새라.

【傳】居貞之吉者, 謂能堅固順從於上九之賢, 以養天下也.

上九, 由頤니 厲하면 吉하니 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上九, 以剛陽之德, 居師傅之任, 六五之君, 柔順而從於己, 賴己之養, 是當天下之任, 天下, 由之以養也, 以人臣而當是任, 必常懷危厲則吉也, 如伊尹周公, 何嘗不憂勤兢畏, 故得終吉, 夫以君之才不足, 以倚賴於己, 身當天下大任, 宜竭其才力, 濟天下艱危, 成天下之治安, 故曰利涉大川, 得君, 如此之專, 受任, 如此之重, 苟不濟天下艱危, 何足稱委遇而謂之賢乎, 當盡誠竭力而不顧慮, 然, 惕厲則不可忘也.

【本義】六五, 賴上九之養, 以養人, 是物由上九以養也, 位高任重, 故厲而吉, 陽剛在上, 故利涉川.

象曰 由頤厲吉은 大有慶也라.

【傳】若上九之當大任, 如是, 能兢畏, 如是, 天下, 被其德澤, 是大有福慶也.

 

 

30.이위화(離爲火)

離利貞(리이정) : <離>는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亨畜牝牛吉(형축빈우길) : 형통하니, 암소를 기르면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離麗也(리려야) : <離>는 걸림이니,

日月麗乎天(일월려호천) : 해와 달이 하늘에 걸리며

百穀草木麗乎土(백곡초목려호토) : 백곡과 초목이 땅에 걸리니,

 


重明以麗乎正(중명이려호정) : 거듭 밝음으로써 바른 데 걸려

乃化成天下(내화성천하) : 이에 천하를 화하여 이루느니라.

 


柔麗乎中正故亨(유려호중정고형) : 부드러운 것이 中正에 걸린 까닭에 형통하니,

是以畜牝牛吉也(시이축빈우길야) : 이로써 암소를 기르면 길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明兩作離(명량작리) : 밝은 것 둘이 <리>를 지었으니

大人以繼明(대인이계명) : 대인이 이로써 밝은 것을 이어서

照于四方(조우사방) : 사방에 비추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履錯然(리착연) : 밟는 것이 섞이니

敬之无咎(경지무구) : 공경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履錯之敬(이착지경) : '이착지경'은

以避咎也(이피구야) : 허물을 피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黃離元吉(황리원길) : 누런 <離>니 크게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黃離元吉(황리원길) : '황리원길'은

得中道也(득중도야) : 중정을 얻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日仄之離(일측지리) : 해가 기울어져 걸림이니,

不鼓缶而歌(부고부이가) : 장구를 두드리고 노래하지 아니하면

則大耊之嗟凶(즉대질지차흉) : 즉 큰 노인이 슬퍼함이라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日仄之離(일측지리) : '일측지리'가

何可久也(하가구야) : 어찌 가히 오래하리오.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突如其來如(돌여기래여) : 돌연히 그 오는 것이라.

焚如死如棄如(분여사여기여) : 불사르니 죽이며 버리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突如其來如(돌여기래여) : '돌여기래여'는

无所容也(무소용야) : 용납할 바가 없느니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出涕沱若(출체타약) : 눈물 나옴이 물흐르는 듯하며

戚嗟若吉(척차약길) : 슬퍼서 슬퍼하니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五之吉(육오지길) : '육오지길'은

離王公也(리왕공야) : 왕공에 걸림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王用出征有嘉(왕용출정유가) : 왕이 나가서 치면 아름다움이 있으리니,

折首獲匪其醜无咎(절수획비기추무구) : 머리를 끊고 얻는 것이 그 동류가 아니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王用出征(왕용출정) : '왕용출정'은

以正邦也(이정방야) : 나라를 바로 함이라

 

【傳】離, 序卦, 坎者, 陷也, 陷必有所麗, 故受之以離, 離者, 麗也, 陷於險難之中則必有所附麗, 理, 自然也, 離所以次坎也, 離, 麗也, 明也, 取其陰, 麗於上下之陽則爲附麗之義, 取其中虛則爲明義, 離爲火, 火體, 虛, 麗於物而明者也, 又爲日, 亦以虛明之象.

離, 利貞하니 亨하니 畜牝牛하면 吉하리라.

【傳】離, 麗也, 萬物, 莫不皆有所麗, 有形則有麗矣, 在人則爲所親附之人, 所由之道, 所主之事, 皆其所麗也, 人之所麗, 利於貞正, 得其正則可以亨通, 故曰離利貞亨, 畜牝牛吉, 牛之性, 順而又牝焉, 順之至也, 旣附麗於正, 必能順於正道, 如牝牛則吉也, 畜牝牛, 謂養其順德, 人之順德, 由養以成, 旣麗於正, 當養習以成其順德也.

【本義】離, 麗也, 陰麗於陽, 其象, 爲火, 體陰而用陽也, 物之所麗, 貴乎得正, 牝牛, 柔順之物也, 故占者, 能正則亨而畜牝牛則吉也.


彖曰, 離는 麗也1니 日月이 麗乎天하며 百穀草木이 麗乎土하니

【傳】離, 麗也, 謂附麗也, 如日月則麗於天, 百穀草木則麗於土, 萬物, 莫不各有所麗, 天地之中, 无无麗之物, 在人, 當審其所麗, 麗得其正則能亨也.

 


重明으로 以麗乎正하야 乃化成天下하나니라.

【傳】以卦才, 言也, 上下, 皆離, 重明也, 五二, 皆處中正, 麗乎正也, 君臣上下, 皆有明德而處中正, 可以化天下成文明之俗也.

【本義】釋卦名義.

柔 麗乎中正故로 亨하니 是以畜牝牛吉也라.

【傳】二五, 以柔順, 麗於中正, 所以能亨, 人能養其至順, 以麗中正則吉, 故曰畜牝牛吉也, 或曰二則中正矣, 五, 以陰居陽, 得爲正乎, 曰離主於所麗, 五, 中正之位, 六, 麗於正位, 乃爲正也, 學者, 知時義而不失輕重則可以言易矣.

【本義】以卦體, 釋卦辭.

象曰, 明兩이 作離하니 大人이 以하야 繼明하야 照于四方하나니라.

【傳】若云兩明則是二明, 不見繼明之義, 故云明兩明而重兩, 謂相繼也, 作離, 明兩而爲離, 繼明之義也, 震巽之類, 亦取洊隨之義, 然, 離之義, 尤重也, 大人, 以德言則聖人, 以位言則王者, 大人, 觀離明相繼之象, 以世繼其明德, 照臨于四方, 大凡以明相繼, 皆繼明也, 擧其大者, 故以世襲繼照, 言之.

【本義】作, 起也.

初九, 履 錯然하니 敬之면 无咎리라.

【傳】陽固好動, 又居下而離體, 陽居下則欲進, 離性, 炎上, 志在上麗, 幾於躁動, 其履, 錯然, 謂交錯也, 雖未進而跡己動矣, 動則失居下之分而有咎也, 然, 其剛明之才, 若知其義而敬愼之則不至於咎矣, 初, 在下, 无位者也, 明其身之進退, 乃所麗之道也, 其志, 旣動, 不能敬愼則忘動, 是不明所麗, 乃有咎也.

【本義】以剛居下而處明體, 志欲上進, 故有履錯然之象, 敬之則无咎矣,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履錯之敬은 以辟咎也라.

【傳】履錯然欲動而知敬愼不敢進, 所以求辟免過咎也, 居明而剛, 故知而能辟, 不剛明則妄動矣.


六二, 黃離니 元吉하니라.

【傳】二, 居中得正, 麗於中正也, 黃, 中之色, 文之美也, 文明中正, 美之盛也, 故云黃離, 以文明中正之德, 上同於文明中順之君, 其明, 如是, 所麗, 如是, 大善之吉也.【本義】黃, 中色, 柔麗乎中而得其正,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黃離元吉은 得中道也라.

【傳】所以元吉者, 以其得中道也, 不云正者, 離, 以中爲重, 所以成文明, 由中也, 正在其中矣.


九三, 日昃之離니 不鼓缶而歌면 則大耋之嗟라 凶하리라.

【傳】八純卦, 皆有二體之義, 乾, 內外, 皆健, 坤, 上下, 皆順, 震, 威震, 相繼, 巽, 上下, 順隨, 坎, 重險, 相習, 離, 二明, 繼照, 艮, 內外, 皆止, 兌, 彼己, 相說而離之義, 在人事, 最大, 九三, 居下體之終, 是前明, 將盡, 後明, 當繼之時, 人之始終, 時之革易也, 故爲日昃之離, 日下昃之明也, 昃則將沒矣, 以理言之, 盛必有衰, 始必有終, 常道也, 達者, 順理爲樂, 缶, 常用之器也, 鼓岳而歌, 樂其常也, 不能如是則以大耋, 爲嗟憂, 乃爲凶也, 大耋, 傾沒也, 人之終盡, 達者則知其常理, 樂天而已, 遇常皆樂, 如鼓缶而歌, 不達者則恐恒有將盡之悲, 乃大耋之嗟, 爲其凶也, 此, 處死生之道也, 耋, 與昳, 同.

【本義】重離之間, 前明, 將盡, 故有日昃之象, 不安常以自樂則不能自處而凶矣,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日昃之離 何可久也리오.

【傳】日旣傾昃, 明能久乎, 明者, 知其然也, 故求人以繼其事, 退處以休其身, 安常處順, 何足以爲凶也.

 


九四, 突如其來如라 焚如니 死如며 棄如니라.

【傳】九四, 離下體而升上體, 繼明之初, 故言繼承之義, 在上而近君, 繼承之地也, 以陽居離體而處四, 剛躁而不中正, 且重剛, 以不正而剛盛之勢, 突如而來, 非善繼者也, 夫善繼者, 必有巽讓之誠, 順承之道, 若舜啓然, 今四, 突如其來, 失善繼之道也, 又承六五陰柔之君, 其剛盛陵爍之勢, 氣焰, 如焚然, 故云焚如, 四之所行, 不善, 如此, 必被禍害, 故曰死如, 失繼紹之義, 承上之道, 皆逆德也, 衆所棄絶, 故云棄如, 至於死棄, 禍之極矣, 故不假言凶也.

【本義】後明將繼之時而九四, 以剛迫之, 故其象, 如此.

象曰, 突如其來如는 无所容也니라.

【傳】上陵其君, 不順所承, 人惡衆棄, 天下所不容也.【本義】无所客, 言焚死棄也.


六五, 出涕陀若하며 戚嗟若이니 吉하리라.

【傳】六五, 居尊位而守中, 有文明之德, 可謂善矣, 然, 以柔居上, 在下无助, 獨附麗於剛强之間, 危懼之勢也, 唯其明也, 故能畏懼之深, 至於出涕, 憂慮之深, 至於戚嗟, 所以能保其吉也, 出涕戚嗟, 極言其憂懼之深耳, 時, 當然也, 居尊位而文明, 知憂畏, 如此, 故得吉, 若自恃其文明之德, 與所麗, 中正, 泰然不懼則安能保其吉也.

【本義】以陰居尊, 柔麗乎中, 然, 不得其正而迫於上下之陽, 故憂懼如此, 然後, 得吉,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六五之吉은 離王公也일새라.

【傳】六五之吉者, 所麗, 得王公之正位也, 據在上之勢而明察事理, 畏懼憂虞以持之, 所以能吉也, 不然, 豈能安乎.

 


上九, 王用出征이면 有嘉니

【傳】九, 以陽居上, 在離之終, 剛明之極者也, 明則, 能照, 剛則能斷, 能照, 足以察邪惡, 能斷, 足以行威刑, 故王者, 宜用如是剛明, 以辨天下之邪惡而行其征伐, 則有嘉美之功也, 征伐, 用刑之大者.

 


折首코 獲匪其醜면 无咎리라.

【傳】夫明極則无微不照, 斷極則无所寬宥, 不約之以中則傷於嚴察矣, 去天下之惡, 若盡究其漸染詿誤則何可勝誅, 所傷殘, 亦甚矣, 故但當折取其魁首, 所執獲者, 非其醜類則无殘暴之咎也, 書, 曰殲厥渠魁, 脅從, 岡治.

【本義】剛明, 及遠, 威震而刑不濫, 无咎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王用出征은 以正邦也라.

【傳】王者, 用此上九之德, 明照而剛斷, 以察除天下之惡, 所以正治其邦國, 剛明, 居上之道也.

 

 

31.택산함(澤山咸)

咸亨(함형) : 함은 형통하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取女吉(취녀길) : 여자를 취하면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咸感也(함감야) : 함은 느낌이니,

柔上而剛下(유상이강하) : <유>가 올라가고 <강>이 내려와

二氣感應以相與(이기감응이상여) : 두 기운이 응함으로써 서로 더불어,

止而說男下女(지이열남하여) : 그쳐서 기뻐하고, 남자가 여자에 아래함이라.

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시이형이정취녀길야) : 이로써 '형리정취녀길야'이니라.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천지감이만물화생) : 천지가 느껴서 만물이 화생하고,

聖人感人心(성인감인심) : 성인이 인심을 느껴서

而天下和平(이천하화평) : 천하가 화평하나니,

觀其所感(관기소감) :

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이천지만물지정가견의) : 그 느끼는 바를 보아 천지만물의 정을 볼 수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上有澤咸(산상유택함) : 산위에 못이 있는 것이 <함>이니,

君子以虛受人(군자이허수인) : 군자가 비움으로 사람을 받아들이느리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咸其拇(함기무) : 느끼는 괘의 처음에 있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咸其拇(함기무) : 마치 엄지발가락에 느끼는 정도이다.

志在外也(지재외야) : 뜻은 밖에 있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咸其凶(함기흉) : 그 장딴지에 느기면 흉하니,

居吉(거길) : 거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상에 이르기를 :

雖凶居吉(수흉거길) : 비록 흉하나 '거길'하다는 것은

順不害也(순부해야) : 순하면 해롭지 않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咸其股(함기고) : 그 넓적다리에 느낌이라.

執其隨(집기수) : 그 따르는 이를 잡으니,

往吝(왕인) : 가면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咸其股(함기고) : '함기고'는

亦不處也(역부처야) : 또한 처하지 않음이니,

志在隨人(지재수인) : 뜻이 따르는 사람에게 있으니

所執下也(소집하야) : 잡는 바가 아래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貞吉悔亡(정길회망) : 바르게 하면 길해서 뉘우침이 없어지리니.

憧憧往來(동동왕래) : 자주자주 오고 가면

朋從爾思(붕종이사) : 벗이 네 뜻을 좇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貞吉悔亡(정길회망) : '정길회망'은

未感害也(미감해야) : 느껴서 해롭지 않음이요,

憧憧往來(동동왕래) : '동동왕래'는

未光大也(미광대야) : 빛나고 크지 못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咸其脢无悔(함기매무회) : 그 등심에 느낌이니, 뉘우침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咸其志末也(함기지말야) : '함기'는 뜻이 끝일세라.

 


上六(상육) : 상륙은

咸其輔頰舌(함기보협설) : 그 볼과 혀로 느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咸其輔頰舌(함기보협설) : '함기보협설'은

滕口說也(등구설야) : 구설에 오름이라

 


 

「傳」 咸 序卦 有天地然後 有萬物 有萬物然後 有男女 有男女然後 有夫婦 有夫婦然後 有父子 有父子然後 有君臣 有君臣然後 有上下 有上下然後 禮義有所錯 天地 萬物之本 夫婦 人倫之始 所以上經 首乾坤 下經 首咸繼以恒也 天地 二物 故二卦 分爲天地之道 男女 交合而成夫婦 故咸與恒 皆二體 合爲夫婦之義. 咸 感也 以說爲主. 恒 常也. 以正爲本而說之道 自有正也. 正之道 固有說焉. 巽而動 剛柔 皆應 說也. 咸之爲卦 兌上艮下 少女少男也. 男女相感之深 莫如少者 故二少 爲咸也 艮體 篤實 止爲誠慤之義 男志 篤實以下交 女心 說而上應 男 感之先也 男 先以誠感則女 說而應也.

咸, 亨하니 利貞하니 取女면 吉하리라.

「傳」 咸 感也 不曰感者 咸有皆義 男女 交相感也. 物之相感 莫如男女而少復甚焉. 凡君臣上下 以至萬物 皆有相感之道 物之相感則有亨通之理 君臣能相感則君臣之道通 上下能相感則上下之志通 以至父子夫婦親戚朋友 皆情意相感則和順而亨通 事物皆然 故咸有亨之理也. 利貞 相感之道 利在於正也 不以正則入於惡矣. 如夫婦之以淫姣 君臣之以媚說 上下之以邪僻 皆相感之不以正也. 取女吉 以卦才言也. 卦有柔上剛下 二氣 感應相與 止而說 男下女之義 以此義取女則得正而吉也.

「本義」 咸 交感也. 兌柔在上 艮剛在下 而交相感應 又艮止則感之專 兌說則應之至. 又艮 以少男 下於兌之少女 男先於女 得男女之正 婚姻之時 故其卦爲咸 其占亨而利貞 取女則吉 蓋感有必通之理. 然不」以貞則失其亨而所爲 皆凶矣.

彖曰, 咸은 感也니

「本義」 釋卦名義.

柔上而剛下하야 二氣 感應以相與하야 止而說하고 男下女라 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니라.

「傳」 咸之義 感也. 在卦則柔爻上 而剛爻下 柔上變剛而成兌 剛下變柔而成艮 陰陽相交 爲男女交感之義. 又兌女在上 艮男居下 亦柔上剛下也. 陰陽二氣 相感相應而和合 是相與也 止而說 止於說 爲堅慤之意 艮止於下 篤誠相下也. 兌說於上 和說相應也 以男下女 和之至也 相感之道如此 是以能亨通而得正 取女 如是則吉也. 卦才如此 大率感道 利於正也.

「本義」 以卦體卦德卦象 釋卦辭 或以卦變 言柔上剛下之義曰咸自旅來 柔上居六 剛下居五也 亦通.

天地 感而萬物이 化生하고 聖人이 感人心而天下 和平하나니 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을 可見矣리라.

「傳」 旣言男女相感之義 復推極感道 以盡天地之理. 聖人之用 天地二氣 交感而化生萬物 聖人至誠以感億兆之心而天下和平 天下之心 所以和平 由聖人感之也. 觀天地交感化生萬物之理 與聖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則天地萬物之情 可見矣. 感通之理 知道者 黙而觀之可也.

「本義」 極言感通之理.

象曰, 山上有澤이 咸이니 君子 以虛로 受人하니라.

「傳」 澤性 潤下. 土性 受潤. 澤在山上而其漸潤通徹 是二物之氣 相感通也. 君子 觀山澤通氣之象而虛其中 以受於人. 夫人中虛則能受 實則不能入矣. 虛中者 无我也. 中无私主則无感不通 以量而容之 擇合而受之 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本義」 山上有澤 以虛而通也.

初六, 咸其拇라.

「傳」 初六 在下卦之下 與四相感 以微處初 其感未深 豈能動於人 故如人拇之動 未足以進也. 拇 足大指 人之相感 有淺深輕重之異 識其時勢 則所處不失其宜矣.

「本義」 拇 足大指也. 咸以人身取象 感於最下 咸拇之象也. 感之尙淺 慾進未能 故不言吉凶. 此卦雖主於感 然六爻 皆宜靜而不宜動也.

象曰, 咸其拇는 志在外也라

「傳」 初志之動 感於四也 故曰在外. 志雖動而感未深 如拇之動 未足以進也.

六二, 咸其腓면 凶하니 居하면 吉하리라.

「傳」 二 以陰在下 與五爲應 故設咸腓之戒. 腓 足肚 行則先動 足乃擧之 非如腓之自動也. 二若不守道 待上之求而如腓之動 則躁妄自失 所以凶也. 安其居而不動 以待上之求 則得進退之道而吉也. 二 中正之人 以其在咸而應五 故爲此戒. 復云居吉 若安其分 不自動則吉也.

「本義」 腓 足肚也. 欲行則先自動 躁妄而不能固守者也. 二當其處 又以陰柔不能固守 故取其象 然有中正之德 能居其所 故其占 動凶而靜吉也.

象曰, 雖凶居吉은 順하면 不害也라.

「傳」 二 居中得正所應 又中正 其才本善 以其在咸之時 質柔而上應 故戒以先動 求君則凶 居以自守則吉. 象 復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感 唯順理則不害 謂守道不先動也.

九三, 咸其股라 執其隨니 往하면 吝하리라.

「傳」 九三 以陽居剛 有剛陽之才 而爲主於內. 居下之上 是宜自得於正道 以感於物而乃應於上六. 陽 好上而說陰 上居感說之極 故三感而從之. 股者 在身之下足之上 不能自由 隨身而動者也 故以爲象. 言九三 不能自主 髓物而動 如股然 其所執守者 髓於物也. 剛陽之才 感於所說而髓之 如此而往 可羞吝也.

「本義」 股 髓足而動 不能自專者也. 執者 主當持守之意. 下二爻 皆欲動者 三亦不能自守而髓之 往則吝矣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咸其股는 亦不處也니 志在髓人하니 所執이 下也라.

「傳」 云亦者 蓋象辭. 本不與易相比 自作一處. 故諸爻之象辭 意有相續者 此言亦者 承上爻辭也. 上云咸其拇志在外也 雖凶居吉 順不害也. 咸其股 亦不處也. 前二陰爻 皆有感而動 三雖陽爻亦然 故云亦不處也. 不處 謂動也 有剛陽之質而不能自主 志反在於髓人 是所操執者 卑下之甚也.

「本義」 言亦者 因前二爻 皆欲動而云也. 二爻陰躁 其動也宜. 九三 陽剛居止之極 宜靜而動 可吝之甚也.

九四, 貞이면 吉하야 悔 亡하리니 憧憧往來면 朋從爾思리라.

「傳」 感者 人之動也 故皆就人身取象. 拇 取在下而動之微. 腓 取先動. 股 取其隨. 九四 无所取 直言感之道 不言咸其心 感乃心也. 四在中而居上 當心之位 故爲感之主而言感之道 貞正則吉而悔亡 感不以正則有悔也. 又四 說體居陰而應初 故戒於貞 感之道 无所不通 有所私係則害於感通 乃有悔也. 聖人感天下之心 如寒暑雨暘 无不通无不應者 亦貞而已矣. 貞者 虛中无我之謂也. 憧憧 往來朋從爾思. 夫貞一則所感 无不通. 若往來憧憧然 用其私心以感物 則思之所及者 有能感而動 所不及者 不能感也. 是其朋類則從其思也 以有係之私心 旣主於一隅一事 豈能廓然无所不通乎. 繫辭 曰天下何思何慮. 天下同歸而殊塗 一致而百慮. 天下何思何慮. 夫子 因咸極論感通之道 夫以思慮之私心 感物所感狹矣 天下之理一也. 塗雖殊而其歸則同 慮雖百而其致則一 雖物有萬殊 事有萬變 統之以一則无能違也. 故貞其意則窮天下无不感通焉 故曰天下何事何慮 用其思慮之私心 豈能无所不感也. 日往則月來 月往則日來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 暑往則寒來 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 來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此以往來屈信 明感應之理 屈則有信 信則有屈 所謂感應也. 故日月相推而明生 寒暑相推而歲成 功用由是而成 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感 動也 有感 必有應. 凡有動 皆爲感 感則必有應 所應 復爲感 感復有應 所以不已也. 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 龍蛇之蟄 以存身也. 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 過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 傳云屈信之理矣 復取物以明之 尺확蠖之行 先屈而後信 蓋不屈則无信 信而後有屈 觀尺蠖則知感應之理矣. 龍蛇之藏 所以存息其身而後 能奮迅也 不蟄則不能奮矣. 動息相感 乃屈信也 君子潛心精微之義 入於神妙 所以致其用也. 潛心精微 積也. 致用 施也. 積與施 乃屈信也. 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 承上文致用而言利其施用 安處其身 所以崇大其德業也 所爲合理則事正而身安 聖人能事盡於此矣 故云過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旣云過此以往未之或知 更以此語 終之云窮極至神之妙知化育之道 德之至盛也 无加於此矣.

「本義」 九四 居股之上脢之下 又當三陽之中 心之象 咸之主也. 心之感物 當正而固 乃得其理. 今九四 乃以陽居陰 爲失其正而不能固. 故因占設戒 以爲能正而固 則吉而悔亡. 若憧憧往來 不能正固而累於私感 則但其朋類 從之 不復能及遠矣.

象曰,貞吉悔亡은 未感害也오 憧憧往來는 未光大也라.

「傳」 貞則吉而悔亡 未爲私感所害也 係私應則害於感矣 憧憧往來 以私心相感 感之道狹矣 故云未光大也.

「本義」 感害 言不正而感則有害也.

九五, 咸其脢니 无悔러라.

「傳」 九居尊位 當以至誠 感天下而應二比上 若係二而說上則偏私淺狹 非人君之道 豈能感天下乎. 脢 背肉也 與心相背而所不見也. 言能背其私心 感非其所見而說者則得人君感天下之正 而无悔也.

「本義」 脢 背肉. 在心上而相背 不能感物而无私係. 九五 適當其處 故取其象而戒占者以能如是 則雖不能感物 而亦可以无悔也.

象曰, 咸其脢는 志末也일새라.

「傳」 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 爲其存心淺末 係二而說上感於私欲也.

「本義」 志末 謂不能感物.

上六, 咸其輔頰舌이라

「傳」 上 陰柔而說體 爲說之主. 又居感之極 是其欲感物之極也. 故不能以至誠感物 而發見於口舌之間 小人女子之常態也 豈能動於人乎. 不直云口而輔頰舌 亦猶今人 謂口過曰唇吻曰頰舌也. 輔頰舌 皆所用以言也.

「本義」 輔頰舌 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 上六 以陰居說之終 處咸之極 感人以言而无其實. 又兌爲口舌 故其象如此 凶咎可知.

象曰, 咸其輔頰舌은 滕口說也라.

「傳」 唯至誠 爲能感人 乃以柔說 騰揚於口舌言說 豈能感於人乎.

「本義」 滕 騰 通用.

 

【傳】 咸 序卦 有天地然後 有萬物 有萬物然後 有男女 有男女然後 有夫婦 有夫婦然後 有父子 有父子然後 有君臣 有君臣然後 有上下 有上下然後 禮義有所錯 天地 萬物之本 夫婦 人倫之始 所以上經 首乾坤 下經 首咸繼以恒也 天地 二物 故二卦 分爲天地之道 男女 交合而成夫婦 故咸與恒 皆二體 合爲夫婦之義. 咸 感也 以說爲主. 恒 常也. 以正爲本而說之道 自有正也. 正之道 固有說焉. 巽而動 剛柔 皆應 說也. 咸之爲卦 兌上艮下 少女少男也. 男女相感之深 莫如少者 故二少 爲咸也 艮體 篤實 止爲誠慤之義 男志 篤實以下交 女心 說而上應 男 感之先也 男 先以誠感則女 說而應也.

咸, 亨하니 利貞하니 取女면 吉하리라.

【傳】 咸 感也 不曰感者 咸有皆義 男女 交相感也. 物之相感 莫如男女而少復甚焉. 凡君臣上下 以至萬物 皆有相感之道 物之相感則有亨通之理 君臣能相感則君臣之道通 上下能相感則上下之志通 以至父子夫婦親戚朋友 皆情意相感則和順而亨通 事物皆然 故咸有亨之理也. 利貞 相感之道 利在於正也 不以正則入於惡矣. 如夫婦之以淫姣 君臣之以媚說 上下之以邪僻 皆相感之不以正也. 取女吉 以卦才言也. 卦有柔上剛下 二氣 感應相與 止而說 男下女之義 以此義取女則得正而吉也.

【本義】 咸 交感也. 兌柔在上 艮剛在下 而交相感應 又艮止則感之專 兌說則應之至. 又艮 以少男 下於兌之少女 男先於女 得男女之正 婚姻之時 故其卦爲咸 其占亨而利貞 取女則吉 蓋感有必通之理. 然不」以貞則失其亨而所爲 皆凶矣.

彖曰, 咸은 感也니

【本義】 釋卦名義.

柔上而剛下하야 二氣 感應以相與하야 止而說하고 男下女라 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니라.

【傳】 咸之義 感也. 在卦則柔爻上 而剛爻下 柔上變剛而成兌 剛下變柔而成艮 陰陽相交 爲男女交感之義. 又兌女在上 艮男居下 亦柔上剛下也. 陰陽二氣 相感相應而和合 是相與也 止而說 止於說 爲堅慤之意 艮止於下 篤誠相下也. 兌說於上 和說相應也 以男下女 和之至也 相感之道如此 是以能亨通而得正 取女 如是則吉也. 卦才如此 大率感道 利於正也.

【本義】 以卦體卦德卦象 釋卦辭 或以卦變 言柔上剛下之義曰咸自旅來 柔上居六 剛下居五也 亦通.

天地 感而萬物이 化生하고 聖人이 感人心而天下 和平하나니 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을 可見矣리라.

【傳】 旣言男女相感之義 復推極感道 以盡天地之理. 聖人之用 天地二氣 交感而化生萬物 聖人至誠以感億兆之心而天下和平 天下之心 所以和平 由聖人感之也. 觀天地交感化生萬物之理 與聖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則天地萬物之情 可見矣. 感通之理 知道者 黙而觀之可也.

【本義】 極言感通之理.

象曰, 山上有澤이 咸이니 君子 以虛로 受人하니라.

【傳】 澤性 潤下. 土性 受潤. 澤在山上而其漸潤通徹 是二物之氣 相感通也. 君子 觀山澤通氣之象而虛其中 以受於人. 夫人中虛則能受 實則不能入矣. 虛中者 无我也. 中无私主則无感不通 以量而容之 擇合而受之 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本義】 山上有澤 以虛而通也.

初六, 咸其拇라.

【傳】 初六 在下卦之下 與四相感 以微處初 其感未深 豈能動於人 故如人拇之動 未足以進也. 拇 足大指 人之相感 有淺深輕重之異 識其時勢 則所處不失其宜矣.

【本義】 拇 足大指也. 咸以人身取象 感於最下 咸拇之象也. 感之尙淺 慾進未能 故不言吉凶. 此卦雖主於感 然六爻 皆宜靜而不宜動也.

象曰, 咸其拇는 志在外也라

【傳】 初志之動 感於四也 故曰在外. 志雖動而感未深 如拇之動 未足以進也.

六二, 咸其腓면 凶하니 居하면 吉하리라.

【傳】 二 以陰在下 與五爲應 故設咸腓之戒. 腓 足肚 行則先動 足乃擧之 非如腓之自動也. 二若不守道 待上之求而如腓之動 則躁妄自失 所以凶也. 安其居而不動 以待上之求 則得進退之道而吉也. 二 中正之人 以其在咸而應五 故爲此戒. 復云居吉 若安其分 不自動則吉也.

【本義】 腓 足肚也. 欲行則先自動 躁妄而不能固守者也. 二當其處 又以陰柔不能固守 故取其象 然有中正之德 能居其所 故其占 動凶而靜吉也.

象曰, 雖凶居吉은 順하면 不害也라.

【傳】 二 居中得正所應 又中正 其才本善 以其在咸之時 質柔而上應 故戒以先動 求君則凶 居以自守則吉. 象 復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感 唯順理則不害 謂守道不先動也.

九三, 咸其股라 執其隨니 往하면 吝하리라.

【傳】 九三 以陽居剛 有剛陽之才 而爲主於內. 居下之上 是宜自得於正道 以感於物而乃應於上六. 陽 好上而說陰 上居感說之極 故三感而從之. 股者 在身之下足之上 不能自由 隨身而動者也 故以爲象. 言九三 不能自主 髓物而動 如股然 其所執守者 髓於物也. 剛陽之才 感於所說而髓之 如此而往 可羞吝也.

【本義】 股 髓足而動 不能自專者也. 執者 主當持守之意. 下二爻 皆欲動者 三亦不能自守而髓之 往則吝矣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咸其股는 亦不處也니 志在髓人하니 所執이 下也라.

【傳】 云亦者 蓋象辭. 本不與易相比 自作一處. 故諸爻之象辭 意有相續者 此言亦者 承上爻辭也. 上云咸其拇志在外也 雖凶居吉 順不害也. 咸其股 亦不處也. 前二陰爻 皆有感而動 三雖陽爻亦然 故云亦不處也. 不處 謂動也 有剛陽之質而不能自主 志反在於髓人 是所操執者 卑下之甚也.

【本義】 言亦者 因前二爻 皆欲動而云也. 二爻陰躁 其動也宜. 九三 陽剛居止之極 宜靜而動 可吝之甚也.

九四, 貞이면 吉하야 悔 亡하리니 憧憧往來면 朋從爾思리라.

【傳】 感者 人之動也 故皆就人身取象. 拇 取在下而動之微. 腓 取先動. 股 取其隨. 九四 无所取 直言感之道 不言咸其心 感乃心也. 四在中而居上 當心之位 故爲感之主而言感之道 貞正則吉而悔亡 感不以正則有悔也. 又四 說體居陰而應初 故戒於貞 感之道 无所不通 有所私係則害於感通 乃有悔也. 聖人感天下之心 如寒暑雨暘 无不通无不應者 亦貞而已矣. 貞者 虛中无我之謂也. 憧憧 往來朋從爾思. 夫貞一則所感 无不通. 若往來憧憧然 用其私心以感物 則思之所及者 有能感而動 所不及者 不能感也. 是其朋類則從其思也 以有係之私心 旣主於一隅一事 豈能廓然无所不通乎. 繫辭 曰天下何思何慮. 天下同歸而殊塗 一致而百慮. 天下何思何慮. 夫子 因咸極論感通之道 夫以思慮之私心 感物所感狹矣 天下之理一也. 塗雖殊而其歸則同 慮雖百而其致則一 雖物有萬殊 事有萬變 統之以一則无能違也. 故貞其意則窮天下无不感通焉 故曰天下何事何慮 用其思慮之私心 豈能无所不感也. 日往則月來 月往則日來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 暑往則寒來 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 來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此以往來屈信 明感應之理 屈則有信 信則有屈 所謂感應也. 故日月相推而明生 寒暑相推而歲成 功用由是而成 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感 動也 有感 必有應. 凡有動 皆爲感 感則必有應 所應 復爲感 感復有應 所以不已也. 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 龍蛇之蟄 以存身也. 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 過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 傳云屈信之理矣 復取物以明之 尺확蠖之行 先屈而後信 蓋不屈則无信 信而後有屈 觀尺蠖則知感應之理矣. 龍蛇之藏 所以存息其身而後 能奮迅也 不蟄則不能奮矣. 動息相感 乃屈信也 君子潛心精微之義 入於神妙 所以致其用也. 潛心精微 積也. 致用 施也. 積與施 乃屈信也. 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 承上文致用而言利其施用 安處其身 所以崇大其德業也 所爲合理則事正而身安 聖人能事盡於此矣 故云過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旣云過此以往未之或知 更以此語 終之云窮極至神之妙知化育之道 德之至盛也 无加於此矣.

【本義】 九四 居股之上脢之下 又當三陽之中 心之象 咸之主也. 心之感物 當正而固 乃得其理. 今九四 乃以陽居陰 爲失其正而不能固. 故因占設戒 以爲能正而固 則吉而悔亡. 若憧憧往來 不能正固而累於私感 則但其朋類 從之 不復能及遠矣.

象曰,貞吉悔亡은 未感害也오 憧憧往來는 未光大也라.

【傳】 貞則吉而悔亡 未爲私感所害也 係私應則害於感矣 憧憧往來 以私心相感 感之道狹矣 故云未光大也.

【本義】 感害 言不正而感則有害也.

九五, 咸其脢니 无悔러라.

【傳】 九居尊位 當以至誠 感天下而應二比上 若係二而說上則偏私淺狹 非人君之道 豈能感天下乎. 脢 背肉也 與心相背而所不見也. 言能背其私心 感非其所見而說者則得人君感天下之正 而无悔也.

【本義】 脢 背肉. 在心上而相背 不能感物而无私係. 九五 適當其處 故取其象而戒占者以能如是 則雖不能感物 而亦可以无悔也.

象曰, 咸其脢는 志末也일새라.

【傳】 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 爲其存心淺末 係二而說上感於私欲也.

【本義】 志末 謂不能感物.

上六, 咸其輔頰舌이라

【傳】 上 陰柔而說體 爲說之主. 又居感之極 是其欲感物之極也. 故不能以至誠感物 而發見於口舌之間 小人女子之常態也 豈能動於人乎. 不直云口而輔頰舌 亦猶今人 謂口過曰唇吻曰頰舌也. 輔頰舌 皆所用以言也.

【本義】 輔頰舌 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 上六 以陰居說之終 處咸之極 感人以言而无其實. 又兌爲口舌 故其象如此 凶咎可知.

象曰, 咸其輔頰舌은 滕口說也라.

【傳】 唯至誠 爲能感人 乃以柔說 騰揚於口舌言說 豈能感於人乎.

【本義】 滕 騰 通用.

 

 

32.뇌풍항(雷風恒)

恒亨无咎(항형무구) : 항은 형통해서 허물이 없으니

利貞利有攸往(이정이유유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恒久也(항구야) : <항>은 오래함이니,

剛上而柔下(강상이유하) : <강>이 올라가며 <유>가 내려오고,

雷風相與巽而動(뇌풍상여손이동) : 우뢰와 바람이 서로 더불고,

剛柔皆應恒(강유개응항) : <강>과 <유>가 다 응하는 것이 <항>이니.

 


恒亨无咎利貞(항형무구이정) : '항형무구이정'은

久於其道也(구어기도야) : 그 도에 오래함이니,

天地之道(천지지도) : 하늘과 땅의 도가

恒久而不已也(항구이부이야) : 항구하게 해서 그만두지 않느니라.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이유유왕'은

終則有始也(종칙유시야) : 마치면 비롯함이 있음이라.

 


日月(일월) : 해와 달이

得天而能久照(득천이능구조) : 하늘을 얻어 능히 오래 비추며,

四時變化(사시변화) : 사시가 변화해서

而能久成(이능구성) : 능히 오래 이루며,

聖人久於其道(성인구어기도) : 성인이 그 도에 오래해서

而天下化成(이천하화성) : 천하가 화하여 이루나니,

觀其所恒(관기소항) : 그 항상하는 바를 보아서

而天地萬物之情(이천지만물지정) : 천지만물의 實情을

可見矣(가견의) : 볼 수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雷風恒(뇌풍항) : 우뢰와 바람이 항이니,

君子以立不易方(군자이입부역방) : 군자가 이로써 방소를 바꾸지 않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浚恒(준항) : 항상함을 파느니라.

貞凶无攸利(정흉무유리) : 고집해서 흉하니 이로울 바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浚恒之凶(준항지흉) : '浚恒之凶'은

始求深也(시구심야) : 비롯함에 깊은 것을 구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二悔亡(구이회망) : '구이회망'은

能久中也(능구중야) : 능히 정중에 오래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不恒其德(부항기덕) : 그 덕에 항상하지 않음이라.

或承之羞(혹승지수) : 혹 부끄러움을 이으니

貞吝(정인) : 고집하면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恒其德(부항기덕) : '부항기덕'하니

无所容也(무소용야) : 용납할 바가 없도다.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田无禽(전무금) : 사냥하는데 새가 없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久非其位(구비기위) : 그 자리가 아닌데 오래하니

安得禽也(안득금야) : 어찌 새를 잡으리오.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恒其德貞(항기덕정) : 그 덕에 항상하면 바르니,

婦人吉(부인길) : 부인은 길하고

夫子凶(부자흉) : 부자는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婦人貞吉(부인정길) : 부인은 정하여 길하니

從一而終也(종일이종야) : 하나를 좇아서 마침이요,

夫子制義(부자제의) : 부자는 의를 만들거늘

從婦凶也(종부흉야) : 부인을 좇으면 흉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振恒凶(진항흉) : 항상함을 떨침이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振恒在上(진항재상) : '진항'이 위에 있으니

大无功也(대무공야) : 크게 공이 없도다

 

【傳】 恒 序卦 夫婦之道 不可以不久也 故受之以恒. 恒 久也. 咸 夫婦之道. 夫婦 終身不變者也 故咸之後 受之以恒也. 咸 少男在少女之下 以男下女 是男女交感之義. 恒 長男在長女之上 男尊女卑 夫婦居室之常道也. 論交感之情則少爲親切 論尊卑之序則長當謹正 故兌艮爲咸 而震巽爲恒也. 男在女上 男動于外 女順于內 人理之常 故爲恒也. 又剛上柔下 雷風相與巽而動 剛柔相應 皆恒之義也.

恒, 亨하야 无咎하니 利貞하니 利有攸往하니라.

【傳】 恒者 常久也. 恒之道 可以亨通 恒而能亨 乃无咎也. 恒而不可以亨 非可恒之道也 爲有咎矣. 如君子之恒於善 可恒之道也. 小人恒於惡 失可恒之道也 恒所以能亨 由貞正也 故云利貞. 夫所謂恒 謂可恒久之道 非守一隅而不知變也. 故利於有往 唯其有往 故能恒也 一定則不能常矣 又常久之道 何往不利.

【本義】 恒 常久也. 爲卦 震剛在上 巽柔在下 震雷巽風二物 相與巽順震動 爲巽而動 二體六爻 陰陽相應 四者皆理之常 故爲恒 其占 爲能久於其道 則亨而无咎 然又必利於守貞 則乃爲得所常久之道 而利有所往也.

彖曰, 恒은 久也니

【傳】 恒者 長久之義也

剛上而柔下하고 雷風이 相與하고 巽而動하고 剛柔 皆應이 恒이니

【傳】 卦才 有此四者 成恒之義也 剛上而柔下 謂乾之初 上居於四 坤之初 下居於初 剛爻上而柔爻下也. 二爻 易處則成震巽 震上巽下 亦剛上而柔下也. 剛處上而柔居下 乃恒道也. 雷風相與 雷震則風發 二者相須 交助其勢 故云相與 乃其常也. 巽而動 下巽順上震動 爲以巽而動 天地造化 恒久不已者. 順動而已巽而動 常久之道也 動而不順 豈能常也. 剛柔皆能一卦 剛柔之爻 皆相應 剛柔相應 理之常也. 此四者 恒之道也 卦所以爲恒也.

【本義】 以卦體卦象卦德 釋卦名義 或以卦變 言剛上柔下之義曰恒 自豊來 剛上居二 柔下居初也 亦通.

恒亨无咎利貞은 久於其道也니

【傳】 恒之道 可致亨而无過咎 但所恒 宜得其正 失正則非可恒之道也. 故曰久於其道 其道可恒之正道也 不恒其德 與恒於不正 皆不能亨而有咎也.

天地之道 恒久而不已也니라

【傳】 天地之所以不已 蓋有恒久之道 人能恒於可恒之道則合天地之理也.

【本義】 恒固能亨 且无咎矣 然必利於正 乃爲久於其道 不正則久非其道矣 天地之道所以長久 亦以正而已矣.

利有攸往은 終則有始也일새라

【傳】 天下之理 未有不動而能恒者也 動則終而復始 所以恒而不窮. 凡天地所生之物 雖山嶽之堅厚 未有能不變者也 故恒非一定之謂也 一定則不能恒矣 唯隨時變易 乃常道也. 故云利有攸往 明理之如是 懼人之泥於常也.

【本義】 久於其道 終也 利有攸往 始也. 動靜相生 循環之理 然必靜爲主也.

日月이 得天而能久照하며 四時 變化而能久成하며 聖人이 久於其道而天下 化成하나니 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을 可見矣리라.

【傳】 此極言常理 日月 陰陽之精氣耳 唯其順天之道 往來盈縮 故能久照而不已 得天 順天理也. 四時 陰陽之氣耳 往來變化 生成萬物 亦以得天 故常久不已 聖人 以常久之道 行之有常而天下化之 以成美俗也 觀其所恒 謂觀日月之久照 四時之久成 聖人之道 所以能常久之理 觀此則天地萬物之情理 可見矣. 天地常久之道 天下常久之理 非知道者 孰能識之.

【本義】 極言恒久之道.

象曰, 雷風이 恒하니 君子 以立不易方하니라.

【傳】 君子 觀雷風相與成恒之象 以常久其德 自立於大中常久之道 不變易其方所也.

初六은 浚恒이니 貞하야 凶하니 无攸利하니라.

【傳】 初 居下而四爲正應 柔暗之人 能守常而不能度勢. 四 震體而陽性 以剛居高 志上而不下 又爲二三所隔 應初之志 異乎常矣 而初 乃求望之深 是 知常而不知變也 浚 深之也. 浚恒 謂求恒之深也. 守常而不度勢 求望於上之深 堅固守此 凶之道也 泥常如此 无所往而利矣 世之責望故素而致悔咎者 皆浚恒者也 志旣上求之深 是不能恒安其處者也 柔微而不恒安其處 亦致凶之道 凡卦之初終 淺與深微與盛之地也 在下而求深 亦不知時矣.

【本義】 初與四 爲正應 理之常也 然初居下而在初 未可以深有所求. 四 震體而陽性 上而不下 又爲二三所隔 應初之意 異乎常矣 初之柔暗 不能度勢 又以陰居巽下 爲巽之主 其性務入 故深以常理求之 浚恒之象也. 占者 如此則雖貞 亦凶而无所利矣.

象曰, 浚恒之凶은 始에 求深也일새라.

【傳】 居恒之始 而求望於上之深 是知常而不知度勢之甚也 所以凶 陰暗不得恒之宜也.

九二, 悔 亡하리라.

【傳】 在恒之義 居得其正則常道也. 九 陽爻 居陰位 非常理也. 處非其常 本當有悔而九二 以中德而應於五 五復居中 以中而應中 其處與動 皆得中也. 是能恒久於中也 能恒久於中則不失正矣. 中 重於正 中則正矣 正不必中也. 九二 以剛中之德而應於中 德之勝也 足以亡其悔矣 人能識重輕之勢則可以言易矣.

象曰, 九二悔亡은 能久中也라

【傳】 所以得悔亡者 由其能恒久於中也. 人能恒久於中 豈止亡其悔 德之善也.

九三, 不恒其德이라 或承之羞니 貞이면 吝하리라

【傳】 三 陽爻 居陽位 處得其位 是其常處也. 乃志從於上六 不唯陰陽相應 風復從雷 於恒處而不處 不恒之人也. 其德不恒 則羞辱或承之矣. 或承之 謂有時而至也 貞吝 固守不恒 以爲恒 豈不可羞吝乎.

【本義】 位雖得正 然過剛不中 志從於上 不能久於其所 故爲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之象 或者 不知其何人之辭. 承 奉也. 言人皆得奉而進之 不知其所自來也. 貞吝者 正而不恒 爲可羞吝 申戒占者之辭.

象曰, 不恒其德하니 无所容也로다

【傳】 人旣无恒 何所容處 當處之地 旣不能恒 處非其據 豈能恒哉 是不恒之人 无所容處其身也.

九四, 田无禽이라

【傳】 以陽居陰 處非其位 處非其所 雖常何益 人之所爲 得其道則久而成功 不得其道則雖久何益 故以田爲喩 言九之居四 雖使恒久 如田獵而无禽獸之獲 謂徒用力而无功也.

【本義】 以陽居陰 久非其位 故爲此象. 占者 田无所獲 而凡事亦不得其所求也.

象曰, 久非其位이니 安得禽也리오

【傳】 處非其位 雖久何所得乎 以田爲喩 故云安得禽也.

六五, 恒其德이면 貞하니 婦人은 吉코 夫子는 凶하니라.

【傳】 五應於二 以陰柔而應陽剛 居中而所應 又中陰柔之正也 故恒久其德則爲貞也. 夫以順從 爲恒者 婦人之道 在婦人則爲貞故吉. 若丈夫而以順從於人 爲恒則失其剛陽之正 乃凶也. 五 君位而不以君道 言者 如六五之義 在丈夫猶凶 況人君之道乎 在它卦 六 居君位而應剛 未爲失也 在恒故 不可耳 君道豈可以柔順爲恒也.

【本義】 以柔中而應剛中 常久不易 正而固矣 然乃婦人之道 非夫子之宜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婦人은 貞吉하니 從一而終也일새오 夫子는 制義어늘 從婦하면 凶也라

【傳】 如五之從二 在婦人則爲正而吉 婦人以從爲正 以順爲德 當終守於從一 夫子則以義制者也 從婦人之道則爲凶也.

上六, 振恒이니 凶하리라

【傳】 六 居恒之極 在震之終 恒極則不常 震終則動極 以陰居上 非其安處 又陰柔 不能堅固其守 皆不常之義也 故爲振恒 以振爲恒也. 振者 動之速也. 如振衣如振書 抖擻運動之意 在上而其動无節 以此爲恒 其凶宜矣.

【本義】 振者 動之速也. 上六 居恒之極 處震之終 恒極則不常 震終則過動 又陰柔 不能固守 居上 非其所安 故有振恒之象而其占則凶也.

象曰, 振恒在上하니 大无功也로라

【傳】 居上之道 必有恒德 乃能有功. 若躁動不常 豈能有所成乎. 居上而不恒 其凶甚矣. 象 又言其不能有所成立 故曰大无功也.

 

 

33.천산둔(天山遯)

遯亨(둔형) : 돈은 형통하니

小利貞(소리정) : 바르게 하면 조금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遯亨遯而亨也(둔형둔이형야) : '둔형'은 물러나서 형통하나,

剛當位而應(강당위이응) : 강한 것이 자리에 마땅해서 응함이라.

與時行也(여시행야) : 때로 더불어 행함이라.

 


小利貞(소리정) : '小利貞'은

浸而長也(침이장야) : 점차 길어짐이니,

遯之時義大矣哉(둔지시의대의재) : 돈의 때와 뜻이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天下有山遯(천하유산둔) : 하늘 아래 산이 있는 것이 돈이니,

君子以遠小人(군자이원소인) : 군자가 이로써 소인을 멀리하되

不惡而嚴(부악이엄) : 악하게 아니하고 엄하게 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遯尾厲(둔미려) : 도망하는데 꼬리라 위태하니

勿用有攸往(물용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두지 말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遯尾之厲(둔미지려) : '둔미지려'는

不往何災也(부왕하재야) : 가지 아니하면 무슨 재앙이리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執之用黃牛之革(집지용황우지혁) : 잡는데 누런소의 가죽을 쓰느니라.

莫之勝說(막지승설) : 이기어 말하지 못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執用黃牛(집용황우) : '집용황우'는

固志也(고지야) : 뜻을 굳게 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係遯(계둔) : 매여서 물러남이라.

有疾厲(유질려) : 병이 있어 위태하니

畜臣妾吉(축신첩길) : 신하와 첩을 기르는 데어는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係遯之厲(계둔지려) : '係遯之려'는

有疾憊也(유질비야) : 병이 있어 곤함이요,

 


畜臣妾吉(축신첩길) : '축신첩길'은

不可大事也(부가대사야) : 큰 일은 못하는 것이다.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好遯(호둔) : 좋아도 물러남이니,

君子吉(군자길) : 군자는 길하고

小人否(소인부) : 소인은 비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君子好遯(군자호둔) : 군자는 '호둔'하고

小人否也(소인부야) : 소인은 '부색'하리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嘉遯(가둔) : 아름답게 물러남이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해야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嘉遯貞吉(가둔정길) : '가둔정길'은

以正志也(이정지야) : 뜻을 바륵 함으로써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肥遯(비둔) : 살지게 물러남이니,

无不利(무부리) : 이롭지 않음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肥遯无不利(비둔무부리) : '비둔무부리'는

无所疑也(무소의야) : 의심할 바가 없음이라

 

【傳】 遯 序卦 恒者 久也.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 故受之以遯. 遯者 退也. 夫久則有去 相須之理也 遯所以繼恒也. 遯 退也 避也 去之之謂也. 爲卦 天下有山. 天 在上之物 陽性 上進. 山 高起之物 形雖高起 體乃止物 有上陵之象而止不進 天乃上進而去之 下陵而上去 是相違遯 故爲遯去之義. 二陰 生於下 陰長將盛 陽消而退 小人漸盛 君子退而避之 故爲遯也.

遯, 亨하니 小利貞하니라

【傳】 遯者 陰長陽消 君子 遯藏之時也. 君子退藏 以伸其道 道不屈則爲亨 故遯所以有亨也 在事 亦有由遯避而亨者 雖小人道長之時 君子知幾退避 固善也 然事有不齊 與時消息 无必同也 陰柔 方長而未至於甚盛 君子尙有遲遲致力之道 不可大貞而尙利小貞也.

【本義】 遯 退避也. 爲卦 二陰浸長 陽當退避 故爲遯 六月之卦也. 陽雖當遯 然九五當位而下有六二之應 若猶可以有爲 但二陰 浸長於下 則其勢不可以不遯 故其占 爲君子 能遯則身雖退而道亨 小人則利於守正 不可以浸長之故而遂侵迫於陽也. 小 謂陰柔小人也. 此卦之占 與否之初二兩爻 相類.

彖曰, 遯亨은 遯而亨也나

【傳】 小人道長之時 君子遯退 乃其道之亨也. 君子遯藏 所以伸道也. 此言處遯之道 自剛當位而應以下則論時與卦才 尙有可爲之理也.

剛當位而應이라 與時行也니라

【傳】 雖遯之時 君子處之 未有必遯之義. 五 以剛陽之德 處中正之位. 又下與六二 以中正相應 雖陰長之時 如卦之才 尙當隨時消息 苟可以致其力 无不至誠自盡 以扶持其道 未必於遯藏而不爲 故曰與時行也.

【本義】 以九五一爻 釋亨義.

小利貞은 浸而長也일새라

【本義】 以下二陰 釋小利貞.

遯之時義 大矣哉라

【傳】 當陰長之時 不可大貞而尙小利貞者 蓋陰長 必以浸漸 未能遽盛 君子 尙可小貞 其道 所謂小利貞 扶持 使未遂亡也 遯者 陰之始長 君子知微 故當深戒而聖人之意 未便遽已也 故有與時行小利貞之敎 聖賢之於天下 雖知道之將廢 豈肯坐視其亂而不救 必區區致力於未極之間 强此之衰 艱彼之進 圖其暫安 苟得爲之 孔孟之所屑爲也 王久謝安之於漢晉 是也. 若有可變之道可亨之理 更不假言也. 此處遯時之道也 故聖人贊其時義大矣哉 或久或速 其義皆大也.

【本義】 陰方浸長 處之爲難 故其時義 爲尤大也.

象曰, 天下有山이 遯이니 君子 以하야 遠小人호대 不惡而嚴하니라

【傳】 天下有山 山 下起而乃止 天 上進而相違 是遯避之象也. 君子觀其象 以避遠乎小人 遠小人之道 若以惡聲厲色 適足以致其怨忿 唯在乎矜莊威嚴 使知敬畏則自然遠矣.

【本義】 天體无窮 山高有限 遯之象也. 嚴者 君子自守之常 而小人自不能近.

初六, 遯尾라 厲하니 勿用有攸往이니라

【傳】 他卦 以下爲初 遯者 往遯也. 在前者先進 故初乃爲尾. 尾 在後之物也. 遯而在後 不及者也 是以危也. 初 以柔處微 旣已後矣 不可往也 往則危矣. 微者 易於晦藏 往旣有危 不若不往之无灾也.

【本義】 遯而在後 尾之象 危之道也. 占者 不可以有所往 但晦處靜俟 可免灾耳.

象曰, 遯尾之厲는 不往이면 何灾也리오

【傳】 見幾先遯 固爲善也. 遯而爲尾 危之道也 往旣有危 不若不往而晦藏 可免於灾 處微故也 古人處微下 隱亂世而不去者多矣.

六二, 執之用黃牛之革이라 莫之勝說이니라

【傳】 二與五 爲正應 雖在相違遯之時 二以中正 順應於五 五以中正 親合於二 其交自固. 黃 中色. 牛 順物. 革 堅固之物. 二五 以中正順道 相與其固 如執係之以牛革也. 莫之勝說 謂其交之固 不可勝言也. 在遯之時 故極言之.

【本義】 以中順自守 人莫能解必遯之志也. 占者固守 亦當如是.

象曰, 執用黃牛는 固志也라

【傳】 上下 以中順之道 相固結 其心志甚堅 如執之以牛革也.

九三, 係遯이라 有疾하야 厲하니 畜臣妾에는 吉하니라

【傳】 陽志 說陰 三與二 切比 係乎二者也. 遯 貴速而遠 有所係累則安能速且遠也 害於遯矣 故爲有疾也. 遯而不速 是以危也. 臣妾 小人女子 懷恩而不知義 親愛之則忠其上 係戀之私恩 懷小人女子之道也 故以畜養臣妾則得其心 爲吉也 然君子之待小人 亦不如是也. 三與二 非正應以暱比 相親 非待君子之道 若以正則雖係 不得爲有疾. 蜀先主之不忍棄士民是也 雖危 爲无咎矣.

【本義】 下比二陰 當遯而有所係之象 有疾而危之道也. 然以畜臣妾則吉 蓋君子之於小人 惟臣妾則不必其賢而可畜耳 故其占如此.

象曰, 係遯之厲는 有疾하야 憊也오 畜臣妾吉은 不可大事也니라.

【傳】 遯而有係累 必以困憊致危 其有疾 乃憊也. 蓋力亦不足矣. 以此暱愛之心 畜養臣妾則吉 豈可以當大事乎.

九四, 好遯이니 君子 吉코 小人은 否하니라.

【傳】 四與初 爲正應 是所好愛者也. 君子 雖有所好愛 義苟當遯則去而不疑 所謂克己復禮 以道制欲 是以吉也. 小人則不能以義處 暱於所好 牽於所私 至於陷辱其身而不能已 故在小人則否也. 否 不善也. 四 乾體 能剛斷者. 聖人 以其處陰而有係 故設小人之戒 恐其失於正也.

【本義】 下應初六而乾體 剛健有所好 而能絶之 以遯之象也. 惟自克之君子 能之而小人不能 故占者 君子則吉而小人 否也.

象曰, 君子는 好遯하고 小人은 否也니라.

【傳】 君子 雖有好而能遯 不失於義 小人則不能勝其私意 而至於不善也.

九五, 嘉遯이니 貞하야 吉하니라.

【傳】 九五 中正 遯之嘉美者也 處得中正之道 時止時行 乃所謂嘉美也 故爲貞正而吉. 九五 非无係應 然與二 皆以中正自處 是其心志 及乎動止 莫非中正而无私係之失 所以爲嘉也. 在彖則槩言遯時 故云與時行小利貞 尙有濟遯之意. 於爻 至五 遯將極矣 故唯以中正處遯言之. 遯非人君之事 故不主君位言 然人君之所避遠 乃遯也. 亦在中正而已.

【本義】  剛陽中正 下應六二 亦柔順而中正 遯之嘉美者也. 占者如是而正則吉矣.

象曰, 嘉遯貞吉은 以正志也라.

【傳】 志正則動必由正 所以爲遯之嘉也. 居中得正而應中正 是其志正也 所以爲吉 人之遯也. 止也 唯在正其志而已矣.

上九, 肥遯이니 无不利하니라.

【傳】 肥者 充大寬裕之意. 遯者 唯飄然遠逝 无所係滯之爲善. 上九 乾體剛斷 在卦之外矣. 又下无所係 是遯之遠而无累 可謂寬綽有餘裕也. 遯者 窮困之時也 善處則爲肥矣. 其遯如此 何所不利.

【本義】 以剛陽 居卦外 下无係應 遯之遠而處之裕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肥者 寬裕自得之意.

象曰, 肥遯无不利는 无所疑也라.

【傳】 其遯之遠 无所疑滯也. 蓋在外則已遠 无應則无累 故爲剛決无疑也.

 

 

34.뇌천대장(雷天大壯)

大壯利貞(대장이정) : 대장은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大壯大者壯也(대장대자장야) : 대장은 큰 것이 장함이니,

剛以動故壯(강이동고장) : 강으로써 동하는 까닭에 장하니,

大壯利貞(대장이정) : '대장이정'은

大者正也(대자정야) : 큰 것이 바름이니,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정대이천지지정가견의) : 바르고 크게 해서 천지의 참 뜻을 볼 수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雷在天上大壯(뇌재천상대장) : 우뢰가 하늘 위에 있는 것이 대장이니,

君子以非禮弗履(군자이비례불리) : 군자가 이로써 예가 아니면 밟지 않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壯于趾(장우지) : 발꿈치에 장함이니,

征凶有孚(정흉유부) : 거면 흉함이 믿음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壯于趾(장우지) : '장우지'하니

其孚窮也(기부궁야) : 그 궁함을 믿으리로다.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貞吉(정길) : 바르게해서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二貞吉(구이정길) : '구이정길'은

以中也(이중야) : 중정 함으로써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小人用壯(소인용장) : 소인은 장함을 쓰고

君子用罔(군자용망) : 군자는 없는 것을 쓰니,

貞厲(정려) : 곧게하면 위태하니,

羝羊觸藩羸其角(저양촉번리기각) : 숫양이 울타리를 들이받아 그 뿔이 걸림이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小人用壯(소인용장) : 장함을 쓰고

君子罔也(군자망야) : 군자는 없는체 하느니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해서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으리니,

藩決不羸(번결불리) : 울타리가 터져서 걸리지 아니하며

壯于大輿之輹(장우대여지복) : 큰수레바퀴에 장함이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藩決不羸(번결불리) : '번결부리'는

尙往也(상왕야) : 감을 숭상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喪羊于易(상양우이) : 양을 쉬운데서 잃으면

无悔(무회) : 뉘우침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喪羊于易(상양우이) : '상양우이'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위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羝羊觸藩(저양촉번) : 숫양이 울타리를 받아서,

不能退不能遂(부능퇴부능수) : 능히 물러나지 못하며 능히 나아가지도 못해서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운 바가 없으니,

艱則吉(간칙길) : 어렵게 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能退不能遂(부능퇴부능수) : '부능퇴부능수'는

不詳也(부상야) : 헤아리지 못함이요,

艱則吉(간칙길) : '간칙길'은

咎不長也(구불장야) : 허물이 오래가지 아니함이라

 

【傳】 大壯 序卦 遯者 退也. 物不可以終遯 故受之以大壯 遯爲違去之義 壯爲進盛之義 遯者 陰長而陽遯也. 大壯 陽之壯盛也. 衰則必盛 消息相須 故旣遯則必壯. 大壯所以次遯也. 爲卦 震上乾下 乾剛而震動 以剛而動 大壯之義也. 剛陽 大也 陽長 已過中矣. 大者 壯盛也. 又雷之威震而在天上 亦大壯之義也.

大壯은 利貞하니라

【傳】 大壯之道 利於貞正也 大壯而不得其正 强猛之爲耳 非君子之道. 壯 盛也.

【本義】 大 謂陽也. 四陽 盛長 故爲大壯 二月之卦也. 陽壯則占者 吉亨 不假言 但利在正固而已.

彖曰, 大壯은 大者 壯也니 剛以動故로 壯하니

【傳】 所以名大壯者 謂大者 壯也. 陰爲小 陽爲大 陽長以盛 是大者 壯也. 下剛而上動 以乾之至剛而動 故爲大壯 爲大者壯 與壯之大也.

【本義】 釋卦名義 以卦體 言則陽長過中. 大者 壯也. 以卦德 言則乾剛震動 所以壯也.

大壯利貞은 大者 正也니 正大而天地之情을 可見矣리라

【傳】 大者 旣壯則利於貞正 正而大者 道也. 極正大之理則天地之情 可見矣. 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 至大至正也. 正大之理 學者 黙識心通 可也. 不云大正而云正大 恐疑爲一事也.

【本義】 釋利貞之義而極言之.

象曰, 雷在天上이 大壯이니 君子 以하야 非禮弗履하니라

【傳】 雷震於天上 大而壯也. 君子 觀大壯之象 以行其壯 君子之大壯者 莫若克己復禮 古人云自勝之謂强. 中庸 於和而不流 中立而不倚 皆曰强哉矯 赴湯火蹈白刃 武夫之勇 可能也. 至於克己復禮則非君子之大壯 不可能也 故云君子以非禮弗履.

【本義】 自勝者 强.

初九, 壯于趾니 征하면 凶이 有孚리라

【傳】 初 陽剛乾體而處下 壯于進者也. 在下而用壯 壯于趾也. 趾 在下而進動之物. 九 在下用壯而不得其中 夫以剛處壯 雖居上 猶不可行 況在下乎 故征則其凶. 有孚 孚 信也. 謂以壯往則得凶 可必也.

【本義】 趾 在下而進動之物也. 剛陽 處下而當壯時 壯于進者也 故有此象 居下而壯于進 其凶必矣 故其占 又如此.

象曰, 壯于趾하니 其孚窮也로다

【傳】 在最下而用壯以行 可必信其窮困而凶也.

【本義】 言必窮困.

九二, 貞하야 吉하니라

【傳】 二雖以陽剛 當大壯之時 然居柔而處中 是剛柔得中 不過於壯 得貞正而吉也. 或曰貞非以九居二 爲戒乎. 曰易取所勝爲義 以陽剛健體 當大壯之時 處得中道 无不正也. 在四則有不正之戒 人能識時義之輕重 則可以學易矣.

【本義】 以陽居陰 已不得其正矣 然所處 得中則猶可因以不失其正 故戒占者 使因中以求正然後 可以得吉也.

象曰, 九二貞吉은 以中也라.

【傳】 所以貞正而吉者 以其得中道也. 中則不失正 況陽剛而乾體乎.

九三, 小人은 用壯이요 君子는 用罔이니 貞이면 厲하니 羝羊이 觸藩하야 羸其角이로다.

【傳】 九三 以剛居陽而處壯 又當乾體之終 壯之極者也 極壯如此 在小人則爲用壯 在君子則爲用罔 小人尙力 故用其壯勇 君子志剛 故用罔. 罔 无也 猶云蔑也. 以其至剛 蔑視於事 而无所忌憚也. 君子小人 以地言 如君子有勇而无義 爲亂 剛柔得中則不折不屈 施於天下而无不宜 苟剛之太過則无和順之德 多償莫與 貞固守此則危道也 凡物 莫不用其壯 齒者 齧. 角者 觸. 蹄者 踶.. 羊 壯於首 羝爲喜觸 故取爲象. 羊 喜觸藩籬 以藩籬當其前也. 蓋所當必觸 喜用壯如此 必羸困其角矣. 猶人 尙剛壯 所當必用 必至摧困也. 三 壯甚如此而不至凶 何也. 曰如三之爲 其往足以致凶而方言其危 故未及於凶也. 凡可以致凶而未至者則曰厲也.

【本義】 過剛不中 當壯之時. 是小人 用壯而君子則 用罔也. 罔 无也. 視有如无 君子之過於勇者也. 如此則雖正 亦危矣. 羝羊 剛壯喜觸之物. 藩 籬也. 羸 困也. 貞厲之占 其象如此.

象曰, 小人은 用壯이오 君子는 罔也라.

【傳】 在小人則爲用其强壯之力 在君子則爲用罔 志氣剛强 蔑視於事 靡所顧憚也.

【本義】 小人 以壯敗 君子 以罔困.

九四, 貞이면 吉하야 悔亡하리니 藩決不羸하며 壯于大輿之輹이로다

【傳】 四 陽剛長盛 壯已過中 壯之甚也. 然居四爲不正 方君子道長之時 豈可有不正也 故戒以貞則吉而悔亡. 蓋方道長之時 小失則害亨進之勢 是有悔也. 若在他卦 重剛而居柔 未必不爲善也 大過是也. 藩 所以限隔也. 藩籬決開 不復羸困其壯也. 高大之車 輪輹强壯 其行之利可知. 故云壯于大輿之輹輹 輪之要處也. 車之敗 常在折輹 輹壯則車强矣. 云壯于輹 謂壯于進也. 輹 與輻同.

【本義】 貞吉悔亡 與咸九四 同占. 藩決不羸 承上文而言也. 決 開也. 三前有四 猶有藩焉. 四前二陰則藩決矣. 壯于大輿之輹 亦可進之象也. 以陽居陰 不極其剛故 其象占如此.

象曰, 藩決不羸은 尙往也일새라

【傳】 剛陽之長 必至於極 四雖已盛 然其往未止也. 以至盛之陽 用壯而進 故莫有當之 藩決開 而不羸困其力也 尙往其進 不已也.

六五, 喪羊于易면 无悔리라

【傳】 羊群行而喜觸 以象諸陽 並進四陽 方長而並進. 五 以柔居上 若以力制則難勝而有悔 唯和易以待之則群陽 无所用其剛 是喪其壯于和易也 如此則可以无悔. 五 以位言則正 以德言則中. 故能用和易之道 使群陽雖壯 无所用也.

【本義】 卦體 似兌 有羊象焉. 外柔而內剛者也. 獨六五 以柔居中 不能抵觸 雖失其壯 然亦无所悔矣 故其象如此 而占亦與咸九五同. 易 容易之易 言忽然不覺其亡也. 或作疆場之埸 亦通. 漢食貨志 埸作易.

象曰, 喪羊于易은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所以必用柔和者 以陰柔居尊位故也. 若以陽剛中正 得尊位則下无壯矣. 以六五 位不當也 故設喪羊于易之義. 然大率治壯 不可用剛. 夫君臣上下之勢 不相侔也. 苟君之權 足以制乎下 則雖有强壯跋扈之人 不足謂之壯也. 必人君之勢 有所不足然後 謂之治壯. 故治壯之道 不可以剛也.

上六, 羝羊이 觸藩하야 不能退하며 不能遂하야 无攸利니 艱則吉하리라

【傳】 羝羊 但取其用壯 故陰爻亦稱之. 六 以陰處震 終而當壯極 其過可知. 如羝羊之觸藩籬 進則礙身 退則妨角 進退 皆不可也. 才本陰柔 故不能勝己以就義 是不能退也. 陰柔之人 雖極用壯之心 然必不能終其壯 有摧必縮 是不能遂也. 其所爲如此 无所往而利也. 陰柔處壯 不能固其守. 若遇艱困 必失其壯 失其壯則反得柔弱之分矣. 是艱則得吉也 用壯則不利 知艱而處柔則吉也. 居壯之終 有變之義也.

【本義】 壯終動極 故觸藩而不能退 然其質本柔 故于不能遂其進也. 其象如此 其占可知. 然猶幸其不剛 故能艱以處 則尙可以得吉也.

象曰, 不能退不能遂는 不詳也오 艱則吉은 咎不長也일새라.

【傳】 非其處而處 故進退不能 是其自處之不詳愼也. 艱則吉 柔遇艱難 又居壯終 自當變矣. 變則得其分 過咎不長 乃吉也.

 

 

35.화지진(火地晉)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진강후용석마번서) : 진은 편안케 하는 제후에게 말을 많이 주고

晝日三接(주일삼접) : 하룻날에 세번 접하도다.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晉進也(진진야) : 진은 나아가는 것이니,

 


明出地上(명출지상) : 밝은 것이 땅 위에 나와서,

順而麗乎大明(순이려호대명) : 순해서 크게 밝은 데에 걸리고,

柔進而上行(유진이상행) : 유가 나아가 위로 행함이라.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강후용석마번서주일삼접야) : 나라를 평안케 하는 제후에게 마필을 상으로 주되 그 수가 풍성하고 하루에 세 번 접견하는 우대를 베풀었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明出地上晉(명출지상진) : 밝은 것이 땅위에 나온 것이 <진>이니,

君子以自昭明德(군자이자소명덕) : 군자가 스스로 밝은 덕을 밝히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晉如摧如貞吉(진여최정여길) : 나아가는듯 꺾이는 듯함에 바르게 하면 길하고,

罔孚裕无咎(망부유무구) : 믿음이 없더라도 넉넉하게 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晉如摧如(진여최여) : '진여최여'는

獨行正也(독행정야) : 홀로 바른 것을 행함이요,

裕无咎(유무구) : '유무구'는

未受命也(미수명야) : 명을 받지 아니할새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晉如愁如(진여수여) : 나아가는 것이 근심하는 듯하나.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리니

受玆介福于其王母(수자개복우기왕모) : 이 큰 복을 그 왕모로뿌터 받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受玆介福(수자개복) : '수자개복'은

以中正也(이중정야) : 중정하고 바름으로 써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衆允(중윤) : 무리가 믿음이라.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衆允之志(중윤지지) : '중윤'의 뜻은

上行也(상행야) : 위로 행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晉如鼫鼠(진여석서) : 나아가는 것이 다람쥐니,

貞厲(정려) : 고집부리면 위태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鼫鼠貞厲(석서정려) : '석서정려'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며

失得勿恤(실득물휼) : 잃고 얻음을 근심치 말 것이니,

往吉无不利(왕길무부리) : 감에 길해서 이롭지 않음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失得勿恤(실득물휼) : '실득물휼'은

往有慶也(왕유경야) : 가면 경사가 있으리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晉其角(진기각) : 그 뿔에 나아감이니,

維用伐邑(유용벌읍) : 오직 써 읍을 치면

厲吉无咎(려길무구) : 위태하나 길하고 허물이 없거니와,

貞吝(정인) : 고집하면 인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維用伐邑(유용벌읍) : '유용벌읍'은

道未光也(도미광야) : 도가 빛나지 못함이라

 

【傳】 晉 序卦 物不可以終壯 故受之以晉. 晉者 進也. 物无壯而終止之理 旣盛壯則必進 晉所以繼大壯也. 爲卦 離在坤上 明出地上也. 日出於地 升而益明 故爲晉. 晉 進而光明盛大之意야. 凡物漸盛爲進 故彖云晉 進也. 卦有有德者 有无德者 隨其宜也. 乾坤之外 云元亨者 固有也. 云利貞者 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 有不同者 革漸是也 隨卦可見 晉之盛而无德者 无用有也 晉之明盛 故更不言亨 順乎大明 无用戒正也.

晉, 康侯를 用錫馬蕃庶하고 晝日三接이로다

【傳】 晉 爲進盛之時. 大明 在上而下體順附 諸侯承王之象也 故爲康侯. 康侯者 治安之侯也. 上之大明而能同德以順附 治安之侯也. 故受其寵數 錫之馬衆多也. 車馬 重賜也. 蕃庶 衆多也. 不唯錫與之厚 又見親禮 晝日之中 至於三接 言寵遇之至也. 晉 進盛之時 上明下順 君臣相得. 在上而言則進於明成 在臣而言則進升高顯. 受其光寵也.

【本義】 晉 進也. 康侯 安國之侯也. 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言多受大賜而顯被親禮也. 蓋其爲卦 上離下坤 有日出地上之象 順而麗乎大明之德. 又其變 自觀而來 爲六四之柔 進而上行 以至于五. 占者有是三者則亦當有是寵也.

彖曰, 晉은 進也니

【本義】 釋卦名義.

明出地上하야 順而麗乎大明하고 柔進而上行이라 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라.

【傳】 晉 進也 明進而盛也. 明出於地 益進而盛 故爲晉. 所以不謂之進者 進爲前進 不能包明盛之義. 明出地上 離在坤上也. 坤 麗於離以順 麗於大明. 順德之臣 上附於大明之君也 柔進而上行. 凡卦離在上者 柔居君位 多云柔進而上行 噬嗑睽鼎 是也. 六五 以柔居君位 明而順麗 爲能待下寵遇親密之義. 是以爲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大明之君 安天下者也. 諸侯 能順附天子之明德 是康民安國之侯也. 故謂之康侯 是以享寵錫而見親禮 晝日之間 三接見於天子也. 不曰公卿而曰侯 天子 治於上者也. 諸侯 治於下者也. 在下而順附於大明之君 諸侯之象也.

【本義】 以卦象卦德卦變 釋卦辭.

象曰, 明出地上이 晉이니 君子 以하야 自昭明德하니라.

【傳】 昭 明之也. 傳曰昭德塞違 昭其度也. 君子觀明出地上 而益明盛之象 而以自昭其明德 去蔽致知 昭明德於己也. 明明德於天下 昭明德於外也. 明明德在己 故云自昭.

【本義】 昭 明之也.

初六, 晉如摧如에 貞이면 吉하고 罔孚라도 裕면 无咎리라.

【傳】 初居晉之下 進之始也. 晉如 升進也. 摧如 抑退也. 於始進而言遂其進不遂其進 唯得正則吉也. 罔孚者 在下而始進 豈遽能深見信於上. 苟上未見信 則當安中自守 雍容寬裕 无急於求上之信也. 苟欲信之心 切非汲汲以失其守 則悻悻以傷於義矣 皆有咎也. 故裕則无咎 君子處進退之道也.

【本義】 以陰居下 應不中正 有欲進見摧之象. 占者 如是而能守正則吉. 設不爲人所信 亦當處以寬裕 則无咎也.

象曰, 晉如摧如는 獨行正也오 裕无咎는 未受命也일새라

【傳】 无進无抑 唯獨行正道也. 寬裕則无咎者 始欲進而未當位故也. 君子之於進退 或遲或速 唯義所當 未嘗不裕也. 聖人 恐後之人 不達寬裕之義. 居位者 廢職失守 以爲裕 故特云初六. 裕則无咎者 始進 未受命當職任故也. 若有官守 不信於上而失其職 一日 不可居也. 然事非一槩 久速唯時 亦容有爲之兆者.

【本義】 初居下位 未有官守之命.

六二, 晉如 愁如나 貞이면 吉하리니 受玆介福于其王母리라

【傳】 六二 在下 上无應援 以中正柔和之德 非强於進者也. 故於進爲可憂愁 謂其進之難也. 然守其貞正則當得吉 故云晉如愁如貞吉. 王母 祖母也. 謂陰之至尊者 指六五也. 二以中正之道自守 雖上无應援 不能自進 然其中正之德 久而必彰. 上之人 自當求之 蓋六五大明之君 與之同德 必當求之 加之寵祿 受介福於王母也. 介 大也.

【本義】 六二 中正 上无應援 故欲進而愁. 占者 如是而能守正則吉 而受福于王母也. 王母 指六五. 蓋享先妣之吉占 而凡以陰居尊者 皆其類也.

象曰, 受玆介福은 以中正也라.

【傳】 受玆介福 以中正之道也. 人能守中正之道 久而必亨. 況大明在上而同德 必受大福也.

六三, 衆允이라 悔 亡하니라

【傳】 以六居三 不得中正 宜有悔咎而三在順體之上 順之極者也. 三陰 皆順上者也 是三之順上 與衆同志 衆所允從 其悔所以亡也. 有順上向明之志 而衆允從之 何所不利. 或曰不由中正 而與衆同 得爲善乎. 曰衆所允者 必至當也. 況順上之大明 豈有不善也 是以悔亡. 蓋亡其不中正之失矣. 古人曰 謀從衆則合天心.

【本義】 三不中正 宜有悔者 以其與下二陰 皆欲上進 是以 爲衆所信而悔亡也.

象曰, 衆允之志는 上行也라

【傳】 上行 上順麗於大明也 上從大明之君 衆志之所同也.

九四, 晉如 鼫鼠니 貞이면 厲하리라.

【傳】 以九居四 非其位也. 非其位而居之 貪據其位者也. 貪處高位 旣非所安而又與上同德 順麗於上 三陰 皆在己下 勢必上進 故其心 畏忌之. 貪而畏人者 鼫鼠也. 故云晉如鼫鼠 貪於非據而存畏忌之心 貞固守此 其危可知. 言貞厲者 開有改之道也.

【本義】 不中不正 以竊高位 貪而畏人 蓋危道也. 故爲鼫鼠之象. 占者如是 雖正亦危.

象曰, 鼫鼠貞厲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賢者 以正德 宜在高位. 不正而處高位 則爲非據 貪而懼失則畏人 固處其地 危可知也.

六五, 悔亡하란대 失得을 勿恤이니 往에 吉하야 无不利리라.

【傳】 六 以柔居尊位 本當有悔. 以大明而下皆順附 故其悔 得亡也. 下旣同德順附 當推誠委任 盡衆人之才 通天下之志 勿復自任其明 恤其失得 如此而往則吉而无不利也. 六五 大明之主 不患其不能明照 患其用明之過. 至於察察 失委任之道 故戒以失得勿恤也. 夫私意偏任 不察則有蔽 盡天下之公 豈當復用私察也.

【本義】 以陰居陽 宜有悔矣. 以大明在上 而下皆順從 故占者得之 則其悔亡. 又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 則往吉而无不利也. 然亦必有其德 乃應其占耳.

象曰, 失得勿恤은 往有慶也리라

【傳】 以大明之德 得下之附 推誠委任 則可以成天下之大功 是往而有福慶也.

上九, 晉其角이니 維用伐邑이면 厲하니 吉코 无咎어니와 貞엔 吝하리라.

【傳】 角 剛而居上之物. 上九 以剛居卦之極 故取角爲象. 以陽居上 剛之極也. 在晉之上 進之極也. 剛極則有强猛之過 進極則有躁急之失 以剛而極於進 失中之甚也. 无所用而可 維獨用於伐邑 則雖厲而吉且无咎也. 伐四方者 治外也 伐其居邑者 治內也. 言伐邑 謂內自治也. 人之自治剛極 則守道愈固 進極則遷善愈速 如上九者 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 而吉且无咎也. 嚴厲 非安和之道 而於自治則有功也. 復云貞吝 以盡其義 極於剛進 雖自治有功 然非中和之德. 故於貞正之道 爲可吝也. 不失中正 爲貞.

【本義】 角 剛而居上. 上九 剛進之極 有其象矣. 占者 得之而以伐其私邑 則雖危而吉且无咎. 然以極剛 治小邑 雖得其正 亦可吝矣.

象曰, 維用伐邑은 道未光也일새라

【傳】 維用伐邑 旣得吉而无咎 復云貞吝者 貞道 未光大也. 以正理言之 尤可吝也. 夫道旣光大則无不中正 安有過也. 今以過剛自治 雖有功矣. 然其道 未光大 故亦可吝 聖人 言盡善之道.

 

 

36.지화명이(地火明夷)

明夷(명이) : 명이는

利艱貞(이간정) : 어렵게하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가로되

明入地中明夷(명입지중명이) : 밝은 것이 땅가운데 들어감이 명이니,

內文明(내문명) : 안으로 문명하고

而外柔順以蒙大難(이외유순이몽대난) : 밖으로는 유순해서 크게 어려움을 무릅쓰니,

文王以之(문왕이지) : 문왕이 그러하니라.

 


利艱貞(이간정) : '이간정'은

晦其明也(회기명야) : 밝은 것을 그믐으로 하니라.

內難而正其志(내난이정기지) : 그 안으로 어려우면서 능히 그 뜻을 바르게 함이니,

箕子以之(기자이지) : 기자가 써 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明入地中明夷(명입지중명이) : 밝은 것이 땅 가운데 들어감이 명이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衆(군자이중) : 군자가 이것으로써 무리를 씀에

用晦而明(용회이명) : 그믐을 써서 밝히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明夷于飛(명이우비) : 명이가 나는데에

垂其翼(수기익) : 그 날개를 드리우니,

君子于行(군자우행) : 군자가 감에

三日不食(삼일부식) : 삼일을 먹지 않아서,

有攸往(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둠에

主人有言(주인유언) : 주인이 말이 있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君子于行(군자우행) : '군자우행'은

義不食也(의부식야) : 의리가 먹지 아니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明夷夷于左股(명이이우좌고) : 명이에 왼쪽 다리를 상함이니,

用拯馬(용증마) : 구원하는 말을 씀에

壯吉(장길) : 건장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六二之吉(육이지길) : '육이지길'은

順以則也(순이칙야) : 순함으로써 본받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明夷于南狩(명이우남수) : 명이에 남쪽으로 사냥해서

得其大首(득기대수) : 그 큰머리를 얻으니,

不可疾貞(부가질정) : 빨리 바르게 할 수 없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南狩之志(남수지지) : '남수'의 뜻을

乃大得也(내대득야) : 이에 크게 얻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入于左腹(입우좌복) : 왼쪽배에 들어가서

獲明夷之心(획명이지심) : 명이의 마음을 얻어서

于出門庭(우출문정) : 문정에 나옴이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入于左腹(입우좌복) : '입우좌복'은

獲心意也(획심의야) : 마음과 뜻을 얻음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箕子之明夷(기자지명이) : 기자의 명이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箕子之貞(기자지정) : '기자지정'은

明不可息也(명부가식야) : 밝은 것은 쉬지 않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不明晦(부명회) : 밝지 아니하여 그믐이니,

初登于天(초등우천) : 처음에는 하늘에 오르고

後入于地(후입우지) : 나중에는 땅에 들어가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가로되

初登于天(초등우천) : '초등우천'은

照四國也(조사국야) : 사국을 비춤이요,

後入于地(후입우지) : '후입우지'는

失則也(실칙야) : 법을 잃음이라

 

【傳】 明夷 序卦 晉者 進也. 進必有所傷 故受之以明夷. 夷者 傷也. 夫進之不已 必有所傷. 理 自然也. 明夷所以次晉也. 爲卦 坤上離下 明入地中也. 反晉成明夷 故義與晉 正相反. 晉者 明盛之卦 明君在上 群賢並進之時也. 明夷 昏暗之卦 暗君在上 明者見傷之時也. 日入於地中 明傷而昏暗也 故爲明夷.

明夷, 利艱貞하니라

【傳】 君子 當明夷之時 利在知艱難 而不失其貞正也. 在昏暗艱難之時 而能不失其正 所以爲明君子也.

【本義】 夷 傷也. 爲卦 下離上坤 日入地中 明而見傷之象 故爲明夷. 又其上六 爲暗之主 六五 近之. 故占者 利於艱難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彖曰, 明入地中이 明夷니

【本義】 以卦象 釋卦名.

內文明而外柔順하야 以蒙大難이니 文王以之하니라

【傳】 明入於地 其明滅也 故爲明夷. 內卦離 離者 文明之象. 外卦坤 坤者 柔順之象. 爲人 內有文明之德 而外能柔順也. 昔者文王如是 故曰文王以之. 當紂之昏暗 乃明夷之時 而文王內有文明之德 外柔順以事紂 蒙犯大難 而內不失其明聖 而外足以遠禍患 此文王所用之道也. 故曰文王以之.

【本義】 以卦德 釋卦義 蒙大難 謂遭紂之亂而見囚也.

利艱貞은 晦其明也라 內難而能正其志니 箕子 以之하니라

【傳】 明夷之時 利於處艱戹而不失其貞正 謂能晦藏其明也. 不晦其明 則被禍患 不守其正 則非賢明. 箕子當紂之時 身處其國內 切近其難 故云內難. 然箕子能藏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 箕子所用之道也. 故曰箕子以之.

【本義】 以六五 一爻之義 釋卦辭. 內難 謂爲紂近親 在其國內 如六五之近於上六也.

象曰, 明入地中이 明夷니 君子 以하야 莅衆에 用晦而明하니라

【傳】 明 所以照. 君子 无所不照. 然用明之過則傷於察 太察則盡事而无含弘之度. 故君子 觀明入地中之象 於莅衆也. 不極其明察而用晦然後 能容物和衆. 衆親而安 是用晦 乃所以爲明也. 若自任其明 无所不察 則己不勝其忿疾 而无寬厚含容之德. 人情 聧疑而不安 失莅衆之道 適所以爲不明也. 古之聖人 設前旒屛樹者 不欲明之盡乎隱也.

初九, 明夷于飛에 垂其翼이니 君子 于行에 三日不食하야 有攸往에 主人有言이로다

【傳】 初九 明體而居明夷之初 見傷之始也. 九 陽明上升者也 故取飛象. 昏暗在上 傷陽之明 使不得上進 是于飛而傷其翼也. 翼見傷 故垂朶. 凡小人之害君子 害其所以行者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君子明照 見事之微 雖始有見傷之端 未顯也 君子則能見之矣 故行去避之. 君子于行 謂去其祿位而退藏也. 三日不食 言困窮之極也. 事未顯而處甚艱 非見幾之明 不能也. 夫知幾者 君子之獨見 非衆人 所能識也. 故明夷之始 其見傷 未顯而去之則世俗 孰不疑怪. 故有所往適則主人 有言也. 然君子 不以世俗之見怪 而遲疑其行也. 若俟衆人 盡識則傷己及而不能去矣. 此薛方所以爲明而楊雄所以不獲其去也 或曰傷至於垂翼 傷已明矣 何得衆人 猶未識也 曰初 傷之始也 云垂其翼 謂傷其所以飛爾 其事則未顯也. 君子見幾 故亟去之 世俗之人 未能見也 故異而非之. 如穆生之去 楚申公白公 且非之 況世俗之人乎. 但譏其責小禮而不知穆生之去 避胥靡之禍也 當其言曰不去. 楚人 將鉗我於市 雖二儒者 亦以爲過甚之言也. 又如袁閎 於黨事未起之前 名德之士 方鋒起而獨潛身土室 故人以爲狂生 卒免黨錮之禍 所往而人有言 胡足怪也.

【本義】 飛而垂翼 見傷之象. 占者 行而不食 所如不合 時義當然 不得而避也.

象曰, 君子于行은 義不食也라

【傳】 君子遯藏而困窮 義當然也 唯義之當然 故安處而无悶 雖不食可也.

【本義】 唯義所在 不食可也.

六二, 明夷에 夷于左股니 用拯馬 壯하면 吉하리라

【傳】 六二 以至明之才 得中正而體順 順時自處 處之至善也. 雖君子自處之善 然當陰闇小人傷明之時 亦不免爲其所傷. 但君子 自處有道 故不能深相傷害 終能違避之爾. 足者 所以行也. 股 在脛足之上 於行之用 爲不甚切. 左 又非便用者 手足之用 以右爲便. 唯蹶張用左 蓋右立爲本也. 夷于左股 謂傷害其行而不甚切也. 雖然亦必自免有道 拯用壯健之馬則獲免之速而吉也. 君子 爲陰闇所傷 其自處有道 故其傷不甚. 自拯有道 故獲免之疾 用拯之道 不壯則被傷深矣. 故云馬壯則吉也. 二 以明居陰闇之下 所謂吉者 得免傷害而已 非謂可以有爲於斯時也.

【本義】 傷而未切 救之速則免矣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六二之吉은 順以則也일새라

【傳】 六二之得吉者 以其順處而有法則也. 則 謂中正之道 能順而得中正 所以處明傷之時而能保其吉也.

九三, 明夷于南狩하야 得其大首니 不可疾貞이니라

【傳】 九三 離之上 明之極也 又處剛而進. 上六 坤之上 暗之極也. 至明 居下而爲下之上 至暗 在上而處窮極之地 正相敵應 將以明去暗者也. 斯義也 其湯武之事乎. 南 在前而明方也. 狩 畋而去害之事也. 南狩 謂前進而除害也. 當克獲其大首. 大首 謂暗之魁首 上六也. 三與上 正相應 爲至明 克至暗之象. 不可疾貞 謂誅其元惡 舊染汚俗 未能遽革 必有其漸. 革之遽則駭懼而不安 故酒誥云 惟殷之迪諸臣惟工 乃湎于酒 勿庸殺之 姑惟敎之 至於旣久 尙曰餘風 未殄 是漸漬之俗 不可以遽革也. 故曰不可疾貞 正之 不可急也. 上六 雖非君位 以其居上而暗之極 故爲暗之主 謂之大首.

【本義】 以剛居剛 又在明體之上 而屈於至暗之下 正與上六闇主 爲應故 有向明. 除害得其首惡之象 然不可以極也 故有不可疾貞之戒. 成湯起於夏臺 文王興於羑里 正合此爻之義 而小事亦有然者.

象曰, 南狩之志를 乃大得也로다

【傳】 夫以下之明 除上之暗 其志 在去害而已. 如商周之湯武 豈有意於利天下乎. 得其大首 是能去害 而大得其志矣. 志苟不然 乃悖亂之事也

六四, 入于左腹하야 獲明夷之心하야 于出門庭이로다

【傳】 六四 以陰居陰而在陰柔之體 處近君之位 是陰邪小人 居高位 以柔邪 順於君者也. 六五 明夷之君位 傷明之主也. 四 以柔邪 順從之 以固其交. 夫小人之事君 未有由顯明以道合者也. 必以隱僻之道 自結於上. 右 當用 故爲明顯之所. 左 不當用 故爲隱僻之所. 人之手足 皆以右爲用 世謂僻所爲僻左. 是左者 隱僻之所也. 四 由隱僻之道 深入其君 故云入于左腹. 入腹 謂其交深也. 其交之深 故得其心. 凡姦邪之見信於其君 皆由奪其心也. 不奪其心 能无悟乎. 于出門庭 旣信之於心而後 行之於外也. 邪臣之事暗君 必先蠱其心而後 能行於外.

【本義】 此爻之義 未詳. 竊疑左腹者 幽隱之處 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者 得意於遠去之義. 言筮而得此者 其自處 當如是也. 蓋離體 爲至明之德. 坤體 爲至闇之地. 下三爻 明在闇外 故隨其遠近高下而處之不同. 六四 以柔 正居闇地而尙淺. 故猶可以得意於遠去. 五 以柔中 居闇地而已迫 故爲內難正志 以晦其明之象 上則極乎闇矣 故爲自傷其明 以至於闇而又足以傷人之明. 蓋下五爻 皆爲君子 獨上一爻 爲闇君也.

象曰, 入于左腹은 獲心意也라

【傳】 入于左腹 謂以邪僻之道 入于君而得其心意也. 得其心 所以終不悟也.

六五, 箕子之明夷니 利貞하니라

【傳】 五爲君位 乃常也. 然易之取義 變動 隨時上六 處坤之上而明夷之極. 陰暗 傷明之極者也. 五 切近之 聖人 因以五 爲切近至暗之人 以見處之之義 故不專以君位. 言上六陰暗 傷明之極 故以爲明夷之主. 五 切近傷明之主 若顯其明則見傷害必矣. 故當如箕子之自晦藏 則可以免於難. 箕子商之舊臣而同姓之親 可謂切近於紂矣. 若不自晦其明 被禍可必也 故佯狂爲奴 以免於害. 雖晦藏其明而內守其正 所謂內難而能正其志 所以謂之仁與明也. 若箕子可謂貞矣 以五陰柔 故爲之戒云利貞 謂宜如箕子之貞固也. 若以君道言 義亦如是. 人君 有當含晦之時 亦外晦其明而內正其志也.

【本義】 居至闇之地 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 箕子之象也. 貞之至也 利貞 以戒占者.

象曰, 箕子之貞은 明不可息也라

【傳】 箕子 晦藏 不失其貞固. 雖遭患難 其明自存 不可滅息也. 若逼禍患 遂失其所守則是亡其明 乃滅息也. 古之人 如楊雄者是也.

上六, 不明하야 晦니 初登于天하고 後入于地로다.

【傳】 上 居卦之終 爲明夷之主 又爲明夷之極. 上 至高之地 明在至高 本當遠照 明旣夷傷 故不明而反昏晦也. 本居於高 明當及遠 初登于天也 乃夷傷其明而昏暗 後入于地也. 上 明夷之終 又坤陰之終 明傷之極者也.

【本義】 以陰 居坤之極 不明其德 以至於晦. 始則處高位 以傷人之明 終必至於自傷而墜厥命故 其象如此而占亦在其中矣.

象曰, 初登于天은 照四國也오 後入于地는 失則也라.

【傳】 初登于天 居高而明 則當照及四方也 乃被傷而昏暗 是後入于地 失明之道也. 失則失其道也.

【本義】 照四國 以位言.

 

 

37.풍화가인(風火家人)

家人(가인) : 가인은

利女貞(이여정) : 여자가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家人女正位乎內(가인여정위호내) : <가인>은 여자는 안에서 자리를 바르게 하고,

男正位乎外(남정위호외) : 남자는 밖에서 자리를 바르게 하니,

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남녀정천지지대의야) : 남녀가 바르게 함이 천지의 큰 의리라.

家人有嚴君焉(가인유엄군언) : <가인>이 엄한 인군이 있으니

父母之謂也(부모지위야) : 부모를 말함이라.

父父子子(부부자자) : 아비는 아비노릇을, 자식은 자식노릇을,

兄兄弟弟(형형제제) : 형은 형노릇을, 동생은 동생노릇을,

夫夫婦婦(부부부부) : 지아비는 지아비노릇을, 지어미는 지어미노릇을 하여서

而家道正(이가도정) : 집안의 도가 바르게 되리니,

正家而天下定矣(정가이천하정의) : 집안을 바르게 하여야 천하가 정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風自火出家人(풍자화출가인) : 바람이 불로부터 나는 것이 <가인>이니,

君子以言有物(군자이언유물) : 군자가 이로써 말에는 물건이 있고

而行有恒(이행유항) : 행동에는 항상성이 있게 하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閑有家悔亡(한유가회망) : 집에 있어서 막으면 후회가 없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閑有家(한유가) : '한유가'는

志未變也(지미변야) : 뜻이 변하지 않음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无攸遂(무유수) : 이루는 바가 없고,

在中饋貞吉(재중궤정길) : 중궤에 있으면 바르게 해서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二之吉(육이지길) : '육이지길'은

順以巽也(순이손야) : 순하고 공손함으로 써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家人嗃嗃(가인학학) : 가인이 엄숙하게 하니

悔厲吉(회려길) : 위태하여 늬우치나 길하니,

婦子嬉嬉終吝(부자희희종린) : 부녀자가 희희덕거리면 마침내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家人嗃嗃(가인학학) : '가인학학'은 

未失也(미실야) : 잃지 않음이요,

婦子嬉嬉(부자희희) : '부자희희'는

失家節也(실가절야) : 집의 절도를 잃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富家大吉(부가대길) : 집을 부하게 하니 크게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富家大吉(부가대길) : '부가대길'은

順在位也(순재위야) : 순한 것이 위에 있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王假有家(왕가유가) : 왕이 집을 지극히 하니

勿恤吉(물휼길) : 근심치 말아서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王假有家(왕가유가) : '왕가유가'는

交相愛也(교상애야) : 사귀어 서로 사랑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有孚(유부) : 믿음을 두고

威如終吉(위여종길) : 위엄있게 한면 마침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威如之吉(위여지길) : '위여지길'은

反身之謂也(반신지위야) : 몸을 반성함을 이름이다

 

【傳】 家人 序卦 夷者 傷也. 傷於外者 必反於家 故受之以家人 夫傷困於外則必反於內 家人所以次明夷也. 家人者 家內之道 父子之親 夫婦之義 尊卑長幼之序 正倫理篤恩義 家人之道也. 卦 外巽內離 爲風自火出 火熾則風生 風生自火 自內而出也 自內而出 由家而及於外之象 二與五 正男女之位於內外 爲家人之道 明於內而巽於外 處家之道也 夫人 有諸身者則能施於家 行於家者則能施於國 至於天下. 治 治天下之道 蓋治家之道也. 推而行之於外耳 故取自內而出之象 爲家人之義也. 文中子書 以明內齊外爲義. 古今善之 非取象之意也. 所謂齊乎巽 言萬物 潔齊於巽方 非巽有齊義也. 如戰乎乾 乾非有戰義也.

家人은 利女貞하니라

【傳】 家人之道 利在女正 女正則家道正矣. 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獨云利女貞者. 夫正者 身正也. 女正者 家正也 女正則男正 可知矣

【本義】 家人者 一家之人. 卦之九五六二 內外各得其正 故爲家人. 利女貞者 欲先正乎內也 內正則外无不正矣.

彖曰, 家人은 女 正位乎內하고 男 正位乎外하니 男女正이 天地之大義也라

【傳】 彖 以卦才而言 陽居五 在外也 陰居二 處內也. 男女 各得其正位也. 尊卑內外之道正 合天地陰陽之大義也.

【本義】 以卦體九五六二 釋利女貞之義..

家人에 有嚴君焉하니 父母之謂也라

【傳】 家人之道 必有所尊嚴而君長者 謂父母也. 雖一家之小 无尊嚴則孝敬衰 无君長則法度廢 有嚴君而後家道正 家者國之則也.

【本義】 亦謂二五.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 正하리니 正家而天下 定矣리라

【傳】 父子兄弟夫婦 各得其道則家道正矣. 推一家之道 可以及天下 故家正則天下定矣.

【本義】 上 父. 初 子. 五三 夫. 四二 婦. 五 兄. 三 弟. 以卦畫推之 又有此象.

象曰, 風自火出이 家人이니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하니라

【傳】 正家之本 在正其身 正身之道 一言一動 不可易也. 君子 觀風自火出之象 知事之由內而出 故所言必有物 所行必有恒也. 物 謂事實. 恒 謂常度法則也. 德業之著於外 由言行之謹於內也 言愼行修則身正而家治矣.

【本義】 身修則家治矣.

初九, 閑有家면 悔 亡하리라

【傳】 初 家道之始也. 閑 謂防閑法度也. 治其有家之始 能以法度 爲之防閑則不至於悔矣. 治家者 治乎衆人也. 苟不閑之以法度則人情流放 必至於有悔 失長幼之序 亂男女之別 傷恩義害倫理 无所不至 能以法度 閑之於始則无是矣 故悔亡也. 九 剛明之才能閑其家者也. 不云无悔者 群居 必有悔 以能閑 故亡耳.

【本義】 初九 以剛陽 處有家之始 能防閑之 其悔亡矣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閑有家는 志未變也라

【傳】 閑之於始 家人志意 未變動之前也. 正志 未流散變動而閑之則不傷恩不失義 處家之善也. 是以悔亡 志變而後 治則所傷多矣 乃有悔也.

【本義】 志未變而豫防之.

六二, 无攸遂오 在中饋면 貞吉하리라

【傳】 人之處家 在骨肉父子之間 大率以情勝禮 以恩奪義. 唯剛立之人則能不以私愛 失其正理. 故家人卦 大要以剛爲善 初三上 是也. 六二 以陰柔之才而居柔 不能治於家者也. 故无攸遂 无所爲而可也. 夫以英雄之才 尙有溺情愛而不能自守者 況柔弱之人 其能勝妻子之情乎. 如二之才 若爲婦人之道則其正也 以柔順處中 正婦人之道也. 故在中饋則得其正而吉也 婦人居中而主饋者也 故云中饋.

【本義】 六二 柔順中正 女之正位乎內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六二之吉은 順以巽也일새라

【傳】 二 以陰柔 居中正 能順從而卑巽者也 故爲婦人之貞吉也.

九三, 家人이 嗃嗃하니 悔厲나 吉하니 婦子 嘻嘻면 終吝하리라

【傳】 嗃嗃 未詳字義 然以文義及音意觀之 與嗷嗷相類 又若急束之意. 九三 在內卦之上 主治乎內者也. 以陽居剛而不中 雖得正而過乎剛者也. 治內過剛則傷於嚴急 故家人 嗃嗃然. 治家過嚴 不能无傷 故必悔於嚴厲 骨肉恩勝嚴過 故悔也. 雖悔於嚴厲 未得寬猛之中 然而家道齊肅 人心祗畏 猶爲家之吉也. 若婦子 嘻嘻則終至羞吝矣. 在卦 非有嘻嘻之象 蓋對嗃嗃而言. 謂與其失於放肆 寧過於嚴也. 嘻嘻 笑樂无節也. 自恣无節則終至敗家 可羞吝也. 蓋嚴謹之過 雖於人情 不能无傷. 然苟法度立 倫理正 乃恩義之所存也. 若嘻嘻无度 乃法度之所由廢 倫理之所由亂 安能保其家乎. 嘻嘻之甚則致敗家之凶 但云吝者 可吝之甚則至於凶 故未遽言凶也.

【本義】 以剛居剛而不中 過乎剛者也. 故有嗃嗃嚴厲之象 如是則雖有悔厲而吉也. 嘻嘻者 嗃嗃之反 吝之道也. 占者各以其德爲應 故兩言之.

象曰, 家人嗃嗃은 未失也오 婦子嘻嘻는 失家節也라

【傳】 雖嗃嗃於治家之道 未爲甚失 若婦子嘻嘻 是无禮法 失家之節 家必亂矣,

六四, 富家니 大吉하니라

【傳】 六 以巽順之體而居四 得其正位 居得其正 爲安處之義. 巽順於事而由正道 能保有其富者也. 居家之道 能保有其富則爲大吉也. 四 高位而獨云富者 於家而言 高位 家之尊也. 能有其富 是能保其家也 吉孰大焉.

【本義】 陽 主義 陰 主利. 以陰居陰而在上位 能富其家者也.

象曰, 富家大吉은 順在位也일새라

【傳】 以巽順而居正位 正而巽順 能保有其富者也. 富 家之大吉也.

九五, 王假有家니 勿恤하야 吉하리라

【傳】 九五 男而在外 剛而處陽 居尊而中正 又其應 順正於內 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 王假有家. 五 君位 故以王言. 假 至也. 極乎有家之道也. 夫王者之道 修身以齊家 家正而天下治矣. 自古聖王 未有不以恭己正家爲本 故有家之道 旣至則不憂勞而天下治矣 勿恤而吉也. 五 恭己於外. 二 正家於內 內外同德 可謂至矣.

【本義】 假 至也 如假于大廟之假. 有家 猶言有國也. 九五 剛健中正 下應六二之柔順中正 王者以是 至于其家 則勿用憂恤而吉可必也. 蓋聘納后妃之吉占而凡有是德者 遇之皆吉也.

象曰, 王假有家는 交相愛也라

【傳】 王假有家之道者 非止能使之順從而已 必致其心化誠合 夫愛其內助 婦愛其刑家 交相愛也. 能如是者 文王之妃乎. 若身修法立而家未化 未得爲假有家之道也.

【本義】 程子曰 夫愛其內助 婦愛其刑家.

上九, 有孚코 威如면 終吉하리라

【傳】 上 卦之終 家道之成也 故極言治家之本. 治家之道 非至誠不能也 故必中有孚信則能常久而衆人 自化爲善. 不由至誠 己且不能常守也 況欲使人乎. 故治家 以有孚爲本. 治家者 在妻孥情愛之間 慈過則无嚴 恩勝則掩義. 故家之患 常在禮法 不足而瀆慢生也. 長失尊嚴 少忘恭順而家不亂者 未之有也. 故必有威嚴則能終吉 保家之終 在有孚威如二者而已 故於卦終 言之.

【本義】 上九 以剛居上 在卦之終 故言正家久遠之道. 占者必有誠信嚴威則終吉也.

象曰, 威如之吉은 反身之謂也라

【傳】 治家之道 以正身爲本 故云反身之謂. 爻辭 謂治家 當有威嚴而夫子 又復戒云當先嚴其身也. 威嚴 不先行於己則人怨而不服 故云威如而吉者 能自反於身也. 孟子所謂身不行道 不行於妻子也.

【本義】 謂非作威也 反身自治則人畏服之矣.

 


38.화택규(火澤睽)

睽小事吉(규소사길) : 규는 작은 일은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睽火動而上(규화동이상) : <규>는 불이 움직여서 위로 오르고,

澤動而下(택동이하) : 못이 움직여서 내려가며,

二女同居(이녀동거) : 두여자가 한 곳에 머물러 살게 하나

其志不同行(기지불동행) : 그 뜻이 같이 행하지 아니하니라.

 


說而麗乎明(열이려호명) : 기뻐해서 밝은 데에 걸리고

柔進而上行(유진이상행) : <유>가 나아가 위로 행해서

 


得中而應乎剛(득중이응호강) : 중정을 얻어 <강>에 응함이라.

是以小事吉(시이소사길) : 이로써 '소사길'이니라.


天地睽(천지규) : 천지가 어긋나도

而其事同也(이기사동야) : 그 일 은 같으며,

男女睽(남녀규) : 남녀가 어긋나도

而其志通也(이기지통야) : 그 뜻은 통하며,

 


萬物睽而其事類也(만물규이기사류야) : 만물이 어긋나도 그 일은 같으니  

睽之時用大矣哉(규지시용대의재) : 규의 때와 씀이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上火下澤睽(상화하택규) : 위에는 불 아래에는 못이니,

君子以同而異(군자이동이이) : 군자가 이로써 같이해도 다르게 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悔喪馬(회상마)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니 말을 잃고

勿逐自復(물축자부) : 좇지 아니해도 스스로 회복함이니,

見惡人无咎(견악인무구) : 악한 사람을 보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見惡人(견악인) : '見惡人'은

以辟咎也(以피구야) : 허물을 피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遇主于巷无咎(우주우항무구) : 주인을 거리에서 만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遇主于巷(우주우항) : '우주우항'이

未失道也(미실도야) : 도를 잃지 않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見輿曳其牛掣(견여예기우체) : 수레를 당기고 그 소를 막으며

其人天且劓(기인천차의) : 그 사람이 하늘하고 또 코를 베임을 보니,

 

 

 

无初有終(무초유종) : 처음은 없고 마침은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見輿曳位不當也(견여예위불당야) : '견여예'는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요,

初有終遇剛也(초유종우강야) : '무초유종'은 <강>을 만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睽孤遇元夫交孚(규고우원부교부) : 규가 외로워서 <元夫>를 만나 미덥게 사귐이니,

厲无咎(려무구) : 위태로우나 허물은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交孚无咎(교부무구) : '교부무구'는

志行也(지행야) : 뜻이 행해지리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니

厥宗噬膚(궐종서부) : 그 종당이 살을 씹으면

往何咎(왕하구) : 감에 무슨 허물이리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厥宗噬膚(궐종서부) : '궐종서부'는

往有慶也(왕유경야) : 가서 경사가 있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睽孤(규고) : 규가 외로워서

見豕負塗(견시부도) : 돼지가 진흙은 짊어진 것을 보고

載鬼一車(재귀일거) : 귀신을 한수레 실은 것을 보느니라.

先張之弧(선장지호) : 먼저는 활을 매기다가

後說之弧匪寇(후열지호비구) : 뒤에는 활을 벗겨서, 도적이 아니라

婚媾(혼구) : 혼인을 하자는 것이니,

往遇雨則吉(왕우우칙길) : 가서 비를 만나면 곧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遇雨之吉(우우지길) : 遇雨之吉'은

群疑亡也(군의망야) : '뭇 의심이 없어진 것이니라

 

【傳】 睽 序卦 家道窮 必乖 故受之以睽. 睽者 乖也. 家道窮則睽乖離散 理必然也. 故家人之後 受之以睽也. 爲卦 上離下兌 離火炎上 兌澤潤下 二體相違 睽之義也. 又中少二女 雖同居而所歸各異 是其志 不同行也 亦意睽義.

睽는 小事는 吉하리라

【傳】 睽者 睽乖離散之時 非吉道也 以卦才之善 雖處睽時而小事吉也.

【本義】 睽 乖異也. 爲卦 上火下澤 性相違異. 中女少女 志不同歸 故爲睽. 然以卦德言之 內說而外明. 以卦變言之 則自離來者 柔進居三 自中孚來者 柔進居五 自家人來者兼之. 以卦體言之 則六五得中 而下應九二之剛. 是以其占 不可大事而小事 尙有吉之道也.

彖曰, 睽는 火動而上하고 澤動而下하며 二女 同居하나 其志 不同行하니라

【傳】 彖 先釋睽義 次言卦才 終言合睽之道而贊其時用之大. 火之性 動而上. 澤之性 動而下. 二物之性 違異 故爲睽義 中少二女 雖同居 其志不動行 亦爲睽義 女之少也同處 長則各適其歸 其志異也. 言睽者 本同也 本不同則非睽也.

【本義】 以卦象 釋卦名義.

說而麗乎明하고 柔 進而上行하야 得中而應乎剛이라 是以小事吉이니라

【傳】 卦才如此 所以小事 吉也. 兌 說也. 離 麗也 又爲明. 故爲說順而附麗於明 凡離在上而彖 欲見柔居尊者則曰柔進而上行 晉鼎是也. 方睽乖之時 六五 以柔居尊位 有說順麗明之善 又得中道而應剛 雖不能合天下之睽 成天下之大事 亦可以小濟 是於小事 吉也. 五 以明而應剛 不能致大吉 何也. 曰五 陰柔 雖應二而睽之時 相與之道 未能深固 故二必遇主于巷 五噬膚則无咎也. 天下睽散之時 必君臣 剛陽中正 至誠協力而後能合也.

【本義】 以卦德卦變卦體 釋卦辭.

天地 睽而其事 同也며 男女 睽而其志 通也며 萬物이 睽而其事 類也니 睽之時用이 大矣哉라

【傳】 推物理之同 以明睽之時用 乃聖人合睽之道也. 見同之爲同者 世俗之知也. 聖人則明物理之本同 所以能同天下而和合萬類也 以天地男女萬物 明之. 天高地下 其體睽也 然陽降陰升 相合而成化育之事則同也. 男女異質 睽也而相求之志則通也. 生物萬殊睽也 然而得天地之和 禀陰陽之氣則相類也. 物雖異而理本同 故天下之大 群生之衆 睽散萬殊而聖人爲能同之. 處睽之時 合睽之用 其事至大 故云大矣哉.

【本義】 極言其理而贊之.

象曰, 上火下澤이 睽니 君子 以하야 同而異하니라

【傳】 上火下澤 二物之性 違異 所以爲睽離之象. 君子觀睽異之象 於大同之中而知所當異也. 夫聖賢之處世 在人理之常 莫不大同 於世俗所同者則有時而獨異 蓋於秉彛則同矣 於世俗之失則異也. 不能大同者 亂常拂理之人也. 不能獨異者 隨俗習非之人也. 要在同而能異耳 中庸曰和而不流是也.

【本義】 二卦 合體而性不同.

初九, 悔亡하니 喪馬하고 勿逐도 自復이니 見惡人하면 无咎리라

【傳】 九居卦初 睽之始也. 在睽乖之時 以剛動於下 有悔可知 所以得亡者 九四在上 亦以剛陽 睽離无與 自然同類相合 同是陽爻 同居下 又當相應之位 二陽 本非相應者 以在睽 故合也. 上下相與 故能亡其悔也. 在睽諸爻 皆有應 夫合則有睽 本異則何睽 唯初與四 雖非應而同德相與 故相遇. 馬者 所以行也. 陽 上行者也. 睽獨无與則不能行 是喪其馬也. 四旣與之合則能行矣 是勿逐而馬復得也. 惡人 與己乖異者也. 見者 與相通也. 當睽之時 雖同德者相與 然小人乖異者至衆 若棄絶之 不幾盡天下以仇君子乎. 如此則失含弘之義 致凶咎之道也. 又安能化不善而使之合乎 故必見惡人則无咎也 古之聖王 所以能化姦凶爲善良 革仇敵爲臣民者 由弗絶也.

【本義】 上无正應 有悔也 而居睽之時 同德相應 其悔亡矣 故有喪馬勿逐而自復之象 然亦必見惡人然後 可以辟咎 如孔子之於陽貨也.

象曰. 見惡人은 以辟咎也라

【傳】 睽離之時 人情乖違 求和合之 且病其不能得也. 若以惡人而拒絶之則將衆仇於君子而禍咎至矣 故必見之 所以免辟怨咎也 无怨咎則有可合之道.

九二, 遇主于巷하면 无咎리라

【傳】 二與五 正應 爲相與者也. 然在睽乖之時 陰陽相應之道 衰而剛柔相戾之意勝 學易者 識此則知變通矣. 故二五 雖正應 當委曲以相求也. 二 以剛中之德居下 上應六五之君 道合則志行 成濟睽之功矣 而居睽離之時 其交非固 二當委曲 求於相遇 覬其得合也. 故曰遇主于巷 必能合而後无咎 君臣睽離 其咎大矣. 巷者 委曲之途也. 遇者 會逢之謂也. 當委曲相求 期於會遇 與之合也. 所謂委曲者 以善道 宛轉將就 使合而已 非枉己屈道也.

【本義】 二五 陰陽正應 居睽之時 乖戾不合 必委曲相求而得會遇 乃爲无咎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遇主于巷이 未失道也라

【傳】 當睽之時 君心未合 賢臣在下 竭力盡誠 期使之信合而已. 至誠以感動之 盡力以扶持之. 明義理以致其知 杜蔽惑以誠其意 如是宛轉 以求其合也. 遇 非枉道迎逢也. 巷 非邪僻曲徑也. 故夫子特云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未 非必也 非必謂失道也.

【本義】 本其正應 非有邪也.

六三, 見輿曳코 其牛 掣며 其人이 天且劓니 无初코 有終하리라

【傳】 陰柔 於平時 且不足以自立 況當睽離之際乎. 三居二剛之間 處不得其所安 其見侵陵可知矣. 三 以正應在上 欲進與上合志而四 阻於前 二 牽於後. 車牛 所以行之具也. 輿曳 牽於後也. 牛掣 阻於前也. 在後者 牽曳之而已. 當前者 進者之所力犯也 故重傷於上 爲四所傷也. 其人天且劓 天 髡首也. 劓 截鼻也. 三 從正應而四 隔止之. 三雖陰柔 處剛而志行 故力進以犯之 是以傷也. 天而又劓 言重傷也 三不合於二與四 睽之時 自无合義 適合居剛守正之道也. 其於正應則睽極 有終合之理 始爲二陽 所戹 是无初也. 後必得合 是有終也. 掣 從制從手 執止之義也.

【本義】 六三上九 正應而三 居二陽之間 後爲二所曳. 前爲四所掣而當睽之時 上九猜狼方深 故又有髡劓之傷. 然邪不勝正 終必得合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見輿曳는 位不當也오 无初有終은 遇剛也일새라

【傳】 以六居三 非正也. 非正則不安 又在二陽之間 所以有如是艱戹 由位不當也. 无初有終者 終必與上九 相遇而合 乃遇剛也. 不正而合 未有久而不離者也. 合以正道 自无終睽之理 故賢者 順理而安行 智者知幾而固守.

九四, 睽孤하야 遇元夫하야 交孚니 厲하나 无咎리라

【傳】 九四 當睽時 居非所安 无應而在二陰之間 是睽離孤處者也. 以剛陽之德 當睽離之時 孤立无與 必以氣類 相求而合 是以遇元夫也. 夫 陽稱. 元 善也. 初九 當睽之 初 遂能與同德而亡睽之悔 處睽之至善者也. 故目之爲元夫 猶云善士也. 四則過中 爲睽已甚 不若初之善也. 四與初 皆以陽 處一卦之下 居相應之位 當睽乖之時 各无應援 自然同德相親 故會遇也. 同德相遇 必須至誠相與交孚 各有孚誠也 上下二陽 以至誠相合則何時之不能行 何危之不能濟 故雖處危厲而无咎也. 當睽離之時 孤居二陰之間 處不當位 危且有咎也. 以遇元夫而交孚 故得无咎也.

【本義】 睽孤 謂无應. 遇元夫 謂得初九. 交孚 謂同德相信. 然當睽時 故必危厲 乃得无咎. 占者 亦如是也.

象曰, 交孚无咎는 志行也리라

【傳】 初四 皆陽剛君子 當睽乖之時 上下以至誠相交 協志同力則其志可以行 不止无咎而已. 卦辭 但言无咎 夫子又從而明之 云可以行其志 救時之睽也. 蓋以君子陽剛之才 而至誠相輔 何所不能濟也 唯有君則能行其志矣.

六五, 悔亡하니 厥宗이 噬膚면 往에 何咎리오

【傳】 六 以陰柔 當睽離之時而居尊位 有悔可知. 然而下有九二剛陽之賢 與之爲應 以輔翼之 故得悔亡. 厥宗 其黨也 謂九二正應也. 噬膚 噬齧肌膚而深入之也. 當睽之時 非入之者深 豈能合也. 五 雖陰柔之才 二 輔以陽剛之道而深入之 則可往而有慶 復何過咎之有. 以周成之幼稚而興盛王之治 以劉禪之昏弱而有中興之勢 蓋由任聖賢之輔而姬公孔明所以入之者 深也.

【本義】以陰居陽 悔也. 居中得應 故能亡之. 厥宗 指九二. 噬膚 言易合. 六五 有柔中之德 故其象占如是.

象曰, 厥宗噬膚는 往有慶也리라

【傳】 爻辭 但言厥宗 噬膚則可以往而无咎. 象 復推明其義 言人君 雖己才不足 若能信任賢輔 使以其道 深入於己則可以有爲 是往而有福慶也.

上九, 睽孤하야 見豕負塗와 載鬼一車라 先張之弧라가 後說之弧하야 匪寇라 婚媾니 往遇雨하면 則吉하리라

【傳】 上 居卦之終 睽之極也. 陽剛居上 剛之極也. 在離之上 用明之極也. 睽極則咈戾而難合 剛極則躁暴而不詳 明極則過察而多疑. 上九 有六三之正應 實不孤而其才性如此 自睽孤也. 如人 雖有親黨而多自疑猜 妄生乖離 雖處骨肉親黨之間而常孤獨也. 上之與三 雖爲正應 然居睽極 无所不疑. 其見三 如豕之汚穢而又背負泥塗 見其可惡之甚也. 旣惡之甚則猜成其罪惡 如見載鬼滿一車也. 鬼本无形而見載之一車 言其以无爲有 妄之極也. 物理 極而必反 以近明之 如人適東 東極矣 動則西也. 如升高 高極矣 動則下也. 旣極則動而必反也. 上之睽乖 旣極 三之所處者 正理. 大凡失道 旣極則必反正理. 故上 於三 始疑而終必合也. 先張之弧 始疑惡而欲射之也. 疑之者 妄也. 妄安能常 故終必復於正. 三 實无惡 故後說弧而弗射 睽極而反. 故與三 非復爲寇讐 乃婚媾也. 此非寇婚媾之語 與他卦 同而義則殊也. 陰陽 交而和暢則爲雨. 上 於三 始疑而睽 睽極則不疑而合. 陰陽 合而益和則爲雨 故云往遇雨則吉. 往者 自此以往也. 謂旣合而益和則吉也.

【本義】 睽孤 謂六三 爲二陽所制而已. 以剛處明極 睽極之地 又自猜狼而乖離也. 見豕負塗 見其汚也. 載鬼一車 以无爲有也. 張弧 欲射之也. 說弧 疑稍釋也. 匪寇婚媾 知其非寇而實親也. 往遇雨則吉 疑盡釋而睽合也. 上九之與六三 先睽後合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遇雨之吉은 群疑 亡也라

【傳】 雨者 陰陽和也. 始睽而能終和 故吉也. 所以能和者 以群疑盡亡也 其始睽也 无所不疑 故云群疑 睽極而合則皆亡也.

 

 

39.수산건(水山蹇)

蹇(건) : 건은

利西南不利東北(이서남부리동북) : 서남은 이롭고 동북은 이롭지 아니하나

利見大人貞吉(이견대인정길) : 대인을 버면 이로우니,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蹇難也(건난야) : 건은 어려움이니

險在前也(험재전야) : 험한 것이 앞에 있으니,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견험이능지지의재) : 험한 것을 보아 능히 그치니 지혜롭도다.

蹇利西南(건이서남) : '건이서남'은

往得中也(왕득중야) : 그 도가 궁함이요,

不利東北(부리동북) : '부리동북'은

其道窮也(기도궁야) : 그도가 궁함이요,

利見大人(이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은

往有功也(왕유공야) : 가서 공이 있음이요,

當位貞吉(당위정길) : 자리가 마땅해서 '정길'하다는 것은

以正邦也(이정방야) : 나라를 바르게 하는 것이니,

蹇之時用大矣哉(건지시용대의재) : <건>의 때와 쓰임이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上有水蹇(산상유수건) : 산위에 물이 있는 것이 건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反身脩德(군자이반신수덕) : 군자가 이로써 몸을 돌이키고 덕을 닦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往蹇來譽(왕건래예) : 가면 절고 오면 명예로우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往蹇來譽(왕건래예) : '왕건래예'는

宜待也(의대야) : 기다림이 마땅하니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王臣蹇蹇(왕신건건) : 왕과 신하가 어려운데 절고 저는 어려움이

匪躬之故(비궁지고) : 몸의 까닭이 아님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王臣蹇蹇(왕신건건) : '왕신건건'은

終无尤也(종무우야)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往蹇來反(왕건래반) : 가면 어렵고 오면 돌아오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往蹇來反(왕건래반) : '왕건래반'은

內喜之也(내희지야) : 안에서 기뻐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往蹇來連(왕건래연) : 가면 어렵고 오면 이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往蹇來連(왕건래연) : '왕건래연'은

當位實也(당위실야) : 당한 자리가 건실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大蹇朋來(대건붕래) : 크게 어려움에 벗이 오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大蹇朋來(대건붕래) : '대건붕래'는

以中節也(이중절야) : 가운데한 절도로써 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륙은

往蹇來碩(왕건래석) : 가면 어렵고 오면 큼이라.

吉利見大人(길이견대인) : 길하리니, 대인을 봄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往蹇來碩(왕건래석) : '왕건래석'은

志在內也(지재내야) : 뜻이 안에 있음이요,

利見大人(이견대인) : '이견대인'은

以從貴也(이종귀야) : 귀함을 좇음이라

 

【傳】 蹇 序卦 睽者 乖也. 乖必有難 故受之以蹇. 蹇者 難也. 睽乖之時 必有蹇難 蹇所以次睽也. 蹇 險阻之義 故爲蹇難. 爲卦 坎上艮下. 坎 險也. 艮 止也. 險在前而止 不能進也. 前有險陷 後有峻阻 故爲蹇也.

蹇은 利西南하고 不利東北하며 利見大人하니 貞이면 吉하리라

[傳] 西南 坤方 坤 地也 體順而易. 東北 艮方 艮 山也 體止而驗. 在蹇難之時 利於順處平易之地 不利止於危險也 處順易則難可紓 止於險則難益甚矣. 蹇難之時 必有聖賢之人則能濟天下之難 故利見大人也. 濟難者 必以大正之道而堅固其守 故貞則吉也. 凡處難者 必在乎守貞正 設使難不解 不失正德 是以吉也. 若遇難而不能固其守 入於邪濫 雖使苟免 亦惡德也 知義命者 不爲也

[本義] 蹇 難也 足不能進 行之難也. 爲卦 艮下坎上 見險而止 故爲蹇. 西南 平易 東北 險阻 又艮方也. 方在蹇中 不宜走險. 又卦 自小過而來 陽進則往居五而得中 退則入於艮而不進 故其占 曰利西南而不利東北. 當蹇之時 必見大人然後 可以濟難. 又必守正然後 得吉而卦之九五 剛健中正 有大人之象. 自二以上五爻 皆得正位則又貞之義也. 故其占 又曰利見大人貞吉. 蓋見險者 貴於能止而又不可終於止 處險者 利於進而不可失其正也.

彖曰, 蹇은 難也니 險在前也니

[傳] 蹇 難也. 蹇之爲難 如乾之爲健 若易之爲難則義有未足. 蹇有險阻之義 屯亦難也 困亦難也 同爲難而義則異. 屯者 始難而未得通. 困者 力之窮. 蹇 乃險阻艱難之義 各不同也 險在前也. 坎險在前 下止而不得進 故爲蹇.

見險而能止하니 知矣哉라

[傳] 以卦才 言處蹇之道也. 上險而下止 見險而能止也. 犯險而進則有悔咎 故美其能止爲知也. 方蹇難之時 唯能止爲善 故諸爻 除五與二外 皆以往爲失 來爲得也.

[本義] 以卦德 釋卦明義而贊其美.

蹇利西南은 往得中也오 不利東北은 其道 窮也오

[傳] 蹇之時 利於處平易. 西南 坤方 爲順易. 東北 艮方 爲險阻. 九 上居五而得中正之位 是往而得平易之地 故爲利也. 五居坎險之中而謂之平易者 蓋卦本坤 由五 往而成坎 故但取往而得中 不取成坎之義也. 方蹇而又止危險之地則蹇益甚矣 故不利東北 其道窮也 謂蹇之極也.

利見大人은 往有功也오 當位貞吉은 以正邦也니

[傳] 蹇難之時 非聖賢 不能濟天下之蹇 故利於見大人也. 大人 當位則成濟蹇之功矣 往而有功也. 能濟天下之蹇者 唯大正之道 夫子 又取卦才而言蹇之諸爻 除初外 餘皆當正位 故爲貞正而吉也. 初六 雖以陰居陽而處下 亦陰之正也 以如此正道 正其邦 可以濟於蹇矣.

蹇之時用이 大矣哉라

[傳] 處蹇之時 濟蹇之道 其用至大 故云大矣哉. 天下之難 豈易平也 非聖賢不能 其用可謂大矣. 順時而處 量險而行 從平易之道 由至正之理 乃蹇之時用也.

[本義] 以卦變卦體 釋卦辭而贊其時用之大也.

象曰, 山上有水 蹇이니 君子 以하야 反身脩德하니라

[傳] 山之峻阻 上復有水 坎水 爲險陷之象 上下險阻 故爲蹇也. 君子 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脩德 君子之遇艱阻 必反求諸己而益自脩. 孟子 曰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諸己. 故遇艱蹇 必自省於身 有失而致之乎 是反身也. 有所未善則改之 无歉於心則加勉 乃自脩其德也. 君子修德 以俟時而已.

初六, 往하면 蹇코 來하면 譽리라

【傳】 六 居蹇之初 往進則益入於蹇 往蹇也. 當蹇之時 以陰柔无援而進 其蹇可知. 來者 對往之辭. 上進則爲往 不進則爲來. 止而不進 是有見幾知時之美 來則有譽也.

【本義】 往 遇險. 來 得譽.

象曰, 往蹇來譽는 宜待也니라

【傳】 方蹇之初 進則益蹇 時之未可進也 故宜見幾而止 以待時可行而後行也. 諸爻 皆蹇往而善來 然則无出蹇之義乎. 曰在蹇而往則蹇也. 蹇終則變矣 故上已有碩義.

六二, 王臣蹇蹇이 匪躬之故라

【傳】 二 以中正之德 居艮體 止於中正者也 與五相應 是中正之人 爲中正之君所信任 故謂之王臣 雖上下同德而五方在大蹇之中 致力於蹇難之時 其艱蹇至甚 故爲蹇於蹇也. 二雖中正 以陰柔之才 豈易勝其任 所以蹇於蹇也. 志在濟君於蹇難之中 其蹇蹇者 非爲身之故也. 雖使不勝 志義可嘉 故稱其忠藎 不爲已也. 然其才 不足以濟蹇也. 小可濟則聖人 當盛稱以爲勸矣.

【本義】 柔順中正 正應在上而在險中 故蹇而又蹇 以求濟之 非以其身之故也. 不言吉凶者 占者 但當鞠躬盡力而已 至於成敗利鈍則非所論也.

象曰, 王臣蹇蹇은 終无尤也리라

【傳】 雖艱戹於蹇時 然其志 在濟君難 雖未成功 然終无過尤也 聖人取其志義 而謂其无尤 所以勸忠藎也.

【本義】 事雖不濟 亦无可尤.

九三, 往하면 蹇코 來하면 反이리라

【傳】 九三 以剛居正 處下體之上 當蹇之時 在下者皆柔 必依於三 是爲下所附者也. 三與上 爲正應. 上 陰柔而无位 不足以爲援 故上往則蹇也. 來 下來也. 反 還歸也. 三 爲下二陰所喜 故來爲反其所也 稍安之地也.

【本義】 反就二陰 得其所安.

象曰, 往蹇來反은 內 喜之也일새라

【傳】 內 在下之陰也. 方蹇之時 陰柔 不能自立 故皆附於九三之陽而喜愛之. 九之處三 在蹇 爲得其所也. 處蹇而得下之心 可以求安 故以來爲反 猶春秋之言歸也.

六四, 往하면 蹇코 來하면 連이리라

【傳】 往則益入於坎險之深 往蹇也. 居蹇難之時 同處艱戹者 其志不謀而同也. 又四居上位而與在下者 同有得位之正. 又與三 相比相親者也. 二與初 同類相與者也 是與下同志 衆所從附也 故曰來連. 來則與在下之衆 相連合也. 能與衆合 得處蹇之道也.

【本義】 連於九三 合力以濟.

象曰, 往蹇來連은 當位 實也일새라

【傳】 四 當蹇之時 居上位 不往而來 與下同志 固足以得衆矣. 又以陰居陰 爲得其實 以誠實與下 故能連合而下之. 二三 亦各得其實. 初 以陰居下 亦其實也. 當同患之時 相交以實 其合可知. 故來而連者 當位以實也. 處蹇難 非誠實 何以濟. 當位 不曰正而曰實 上下之交 主於誠實 用各有其所也.

九五, 大蹇에 朋來로다

【傳】 五居君位而在蹇難之中 是天下之大蹇也. 當蹇而又在險中 亦爲大蹇. 大蹇之時而二在下 以中正相應 是其朋助之來也. 方天下之蹇而得中正之臣相輔 其助 豈小也. 得朋來而无吉何也 曰未足以濟蹇也. 以剛陽中正之君而方在大蹇之中 非得剛陽中正之臣 相輔之 不能濟天下之蹇也. 二之中正 固有助矣 欲以陰柔之助 濟天下之難 非所能也. 自古聖王 濟天下之蹇 未有不由賢聖之臣 爲之助者 湯武得伊呂是也. 中常之君 得剛明之臣而能濟大難者有矣. 劉禪之孔明 唐肅宗之郭子儀 德宗之李晟是也. 雖賢明之君 苟无其臣則不能濟於難也. 故凡六 居五. 九 居二者則多由助而有功 蒙泰之類是也. 九居五 六居二則其功 多不足 屯否之類是也. 蓋臣賢於君則輔君以君所不能 臣不及君則贊助之而已 故不能成大功也.

【本義】 大蹇者 非常之蹇也. 九五 居尊而有剛健中正之德 必有朋來而助之者. 占者 有是德則有是助矣.

象曰, 大蹇朋來는 以中節也라

【傳】 朋者 其朋類也. 五有中正之德而二亦中正 雖大蹇之時 不失其守 蹇於蹇以相應助 是以其中正之節也. 上下 中正而弗濟者 臣之才不足也. 自古守節秉義而才不足以濟者 豈小乎. 漢李固王允 晉周顗王導之徒是也.

上六, 往하면 蹇코 來하면 碩이라 吉하리니 利見大人하니라

【傳】 六 以陰柔 居蹇之極 冒極險而往 所以蹇也 不往而來 從五求三 得剛陽之助 是以碩也. 蹇之道 戹塞窮蹙. 碩 大也 寬裕之稱. 來則寬大 其蹇紓矣. 蹇之極 有出蹇之道. 上六 以陰柔 故不得出 得剛陽之助 可以紓蹇而已. 在蹇極之時 得紓則爲吉矣. 非剛陽中正 豈能出乎蹇也. 利見大人 蹇極之時 見大德之人則能有濟於蹇也. 大人 謂五 以相比 發此義. 五 剛陽中正而居君位 大人也. 在五 不言其濟蹇之功而上六 利見之 何也. 曰在五不言 以其居坎險之中 无剛陽之助 故无能濟蹇之義. 在上 六 蹇極而見大德之人則能濟於蹇 故爲利也. 各爻取義不同 如屯初九之志 正而於六二則目之爲寇也. 諸爻皆不言吉 上獨言吉者 諸爻皆得正 各有所善 然皆未能出於蹇 故未足爲吉. 唯上 處蹇極而得寬裕 乃爲吉也.

【本義】 已在卦極 往无所之 益以蹇耳. 來取九五 與之濟蹇則有碩大之功. 大人 指九五. 曉占者 宜如是也.

象曰, 往蹇來碩은 志在內也오 利見大人은 以從貴也라

【傳】 上六 應三而從五 志在內也. 蹇旣極而有助 是以碩而吉也. 六 以陰柔 當蹇之極 密近剛陽中正之君 自然其志從附 以求自濟 故利見大人 謂從九五之貴也. 所以云從貴 恐人不知大人 爲指五也.

 

 

40.뇌수해(雷水解)

解(해) : <해>는

利西南(이서남) : 서남이 이로우니,

无所往(무소왕) : 갈 바가 없느니라.

其來復吉(기래복길) : 그 와서 회복함이 길하니,

有攸往夙吉(유유왕숙길) : 갈 바가 있거든 빨리하면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解險以動(해험이동) : <해>는 험하고 움직임이니

動而免乎險解(동이면호험해) : 움직여 험한데서 면함이 <해>라,

 


解利西南(해이서남) : '해이서남'은

往得衆也(왕득중야) : 가서 무리를 얻음이요, '

其來復吉(기래복길) : 기래부길'은

乃得中也(내득중야) : 이에 정중을 얻음이요,

有攸往夙吉(유유왕숙길) :'유유왕숙길'은

往有功也(왕유공야) : 가서 공이 있음이라.

 


天地解而雷雨作(천지해이뇌우작) : 천지가 풀림에 우뢰와 비가 일어나고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뢰우작이백과초목) : 우뢰와 비가 내림에 온갖 과일과 초목이생긴다

皆甲拆解之時大矣哉(개갑탁해지시대의재) : 모두 열려서 터지나니, <해>의 때가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雷雨作解(뢰우작해) : 우뢰와 비가 일어나는 것이 <해>니,

君子以 赦過宥罪(君子以 사과유죄) : 군자가 이로써 허물을 용서해주고 죄를 감해 주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剛柔之際(강유지제) : <강>과 <유>가 서로 사귐이라.

義无咎也(의무구야) : 의로우면 허물이 없느니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田獲三狐得黃矢(전획삼호득황시) : 사냥에 세 여우를 잡아서 누런 화살을 얻으니,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해서 길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二貞吉(구이정길) : '구이정길'은

得中道也(득중도야) : 정중을 얻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負且乘(부차승) : 지고 또 탐이라.

致寇至貞吝(치구지정인) : 도적 이름을 이르니 바르게 하더라도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負且乘(부차승) : '부차승'이

亦可醜也(역가추야) : 또한 추한 것이며,

自我致戎(자아치융) : 나로부터 도적을 이룸이니

又誰咎也(우수구야) : 또 누구를 허물하리오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解而拇(해이무) : 너의 엄지발가락에서 풀면

朋至斯孚(붕지사부) : 벗이 이르러 이에 믿음직스럽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解而拇(해이무) : '해이무'는

未當位也(미당위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아니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君子維有解吉(군자유유해길) : 군자가 오직 풀림이 있으면 길하니,

有孚于小人(유부우소인) : 소인에게 믿음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君子有解(군자유해) : '군자유해'는

小人退也(소인퇴야) : 소인의 물러감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공용사준우고용지상획지) : 공이 써 높은 담위의 새매를 쏘아 잡으니,
无不利(무부리) : 이롭지 않음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公用射隼(공용사준) : '공용사준'은

以解悖也(이해패야) : 거슬리는 것을 풀음이라

 

【傳】 解 序卦 蹇者 難也 物不可以終難 故受之以解 物无終難之理 難極則必散. 解者 散也 所以次蹇也. 爲卦 震上坎下. 震 動也. 坎 險也. 動於險外 出乎險也. 故爲患難解散之象. 又震爲雷 坎爲雨 雷雨之作 蓋陰陽交感 和暢而緩散 故爲解. 解者 天下患難解散之時也.

解는 利西南하니 无所往이라 其來復이 吉하니 有攸往이어든 夙하면 吉하리라

【傳】 西南 坤方. 坤之體 廣大平易. 當天下之難 方解 人始離艱苦 不可復以煩苛嚴急治之 當濟以寬大簡易 乃其宜也. 如是則人心 懷而安之 故利於西南也. 湯 除桀之虐而寬治 武王 誅紂之暴而反商政 皆從寬易也. 无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无所往 謂天下之難 已解散 无所爲也 有攸往 謂尙有所當解之事也. 夫天下國家 必紀綱法度廢亂 而後禍患生 聖人旣解其難而安平无事矣. 是无所往也 則當脩復治道 正紀綱 明法度 進復先代明王之治 是來復也 謂反正理也 天下之吉也. 其 發語辭. 自古聖王 救難定亂 其始未暇遽爲也 旣安定則爲可久可繼之治. 自漢以下 亂旣除則不復有爲 姑隨時維持而已 故不能成善治 蓋不知來復之義也. 有攸往夙吉 謂尙有當解之事則早爲之 乃吉也 當解而未盡者 不早去則將復盛 事之復生者 不早爲則將漸大 故夙則吉也.

【本義】 解 難之散也. 居險能動則出於險之外矣 解之象也. 難之旣解 利於平易安靜 不欲久爲煩擾. 且其卦 自升來 三往居四 入於坤體 二居其所而又得中故 利於西南平易之地. 若无所往則宜來復其所而安靜 若尙有所往則宜早往早復 不可久煩擾也.

彖曰, 解는 險以動이니 動而免乎險이 解라

【傳】 坎險震動 險以動也. 不險則非難 不動則不能出難 動而出於險外 是免乎險難也. 故爲解.

【本義】 以卦德 釋卦名義.

解利西南은 往得衆也오

【傳】 解難之道 利在廣大平易 以寬易而往濟解則得衆心之歸也.

其來復吉은 乃得中也오

【傳】 不云无所往 省文爾. 救亂除難 一時之事 未能成治道也 必待難解无所往然後 來復先王之治 乃得中道 謂合宜也.

有攸往夙吉은 往有功也라

【傳】 有所爲則夙 吉也. 早則往而有功 緩則惡滋而害深矣.

【本義】 以卦變 釋卦辭 坤爲衆 得衆 謂九四 入坤體 得中有功 皆指九二.

天地 解而雷雨 作하고 雷雨 作而百果草木이 皆甲拆이니 解之時 大矣哉라

【傳】 旣明處解之道 復言天地之解 以見解時之大 天地之氣 開散交感而和暢則成雷雨 雷雨作而萬物皆生發甲拆 天地之功 由解而成 故贊解之時大矣哉. 王者法天道 行寬宥 施恩惠 養育兆民 至於昆蟲草木 乃順解之時 與天地合德也.

【本義】 極言而贊其大也.

象曰, 雷雨作이 解니 君子 以하야 赦過宥罪하니라

【傳】 天地 解散而成雷雨 故雷雨作而爲解也 與明兩而作離 語不同. 赦 釋之. 宥 寬之 過失則赦之可也. 罪惡而赦之則非義也 故寬之而已. 君子 觀雷雨作解之象 體其發育則施恩仁 體其解散則行寬釋也.

初六, 无咎하니라

【傳】 六 居解初患難旣解之時 以柔居剛 以陰應陽 柔而能剛之義 旣无患難而自處 得剛柔之宜 患難旣解 安寧无事 唯自處得宜 則爲无咎矣 方解之初 宜安靜以休息之 爻之辭. 寡 所以示意.

【本義】 難旣解矣 以柔在下 上有正應 何咎之有 故其占如此.

象曰, 剛柔之際라 義无咎也니라

【傳】 初四 相應 是剛柔 相際接也. 剛柔相際 爲得其宜 難旣解而處之 剛柔得宜 其義无咎也.

九二, 田獲三狐하야 得黃矢니 貞하야 吉토다

【傳】 九二 以陽剛得中之才 上應六五之君 用於時者也 天下小人常衆 剛明之君 在上則明足以照之 威足以懼之 剛足以斷之 故小人不敢用其情 然尤常存警戒 慮其有間而害正也. 六五 以陰柔 居尊位 其明易蔽 其威易犯 其斷不果而易惑 小人 一近之則移其心矣. 況難方解而時之初 其變尙易 二旣當用 必須能去小人 則可以正君心而行其剛中之道. 田者 去害之事. 狐者 邪媚之獸. 三狐 指卦之三陰 時之小人也. 獲 謂能變化除去之 如田之獲狐也. 獲之則得中直之道 乃貞正而吉也. 黃 中色. 矢 直物. 黃矢 謂中直也. 群邪不去 君心一入則中直之道 无由行矣 桓敬之不去武三思是也.

【本義】 此爻取象之意 未詳. 或曰卦凡四陰 除六五君位 餘三陰 卽三狐之象也. 大抵此爻 爲卜田之吉占 亦爲去邪媚而得中直之象 能守其正則无不吉矣.

象曰, 九二貞吉은 得中道也일새라

【傳】 所謂貞吉者 得其中道也. 除去邪惡 使其中直之道得行 乃正而吉也.

六三, 負且乘이라 致寇至니 貞이라도 吝하리라

【傳】 六三 陰柔 居下之上 處非其位 猶小人 宜在下 以負荷而且乘車 非其據也. 必致寇奪之至 雖使所爲得正 亦可鄙吝也. 小人而竊盛位 雖勉爲正事而氣質卑下 本非在上之物 終可吝也. 若能大正則如何. 曰大正 非陰柔 所能也. 若能之則是化爲君子矣. 三 陰柔小人 宜在下而反處下之上 猶小人 宜負而反乘 當致寇奪也. 難解之時而小人竊位 復致寇矣.

【本義】 繫辭 備矣. 貞吝 言雖以正得之 亦可羞也 唯避而去之 爲可免耳.

象曰, 負且乘이 亦可醜也며 自我致戎이어니 又誰咎也리오

【傳】 負荷之人而且乘載 爲可醜惡也. 處非其據 德不稱其器則寇戎之致 乃己招取 將誰咎乎. 聖人又於繫辭 明其致寇之道 謂作易者 其知盜乎. 盜者 乘釁而至 苟无釁隙則盜安能犯. 負者 小人之事. 乘者 君子之器. 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 非其所能安也 故盜乘釁而奪之 小人而居君子之位 非其所能堪也. 故滿假而陵慢其上 侵暴其下 盜則乘其過惡而伐之矣. 伐者 聲其罪也. 盜 橫暴而至者也. 貨財而輕慢其藏 是敎誨乎盜 使取之也. 女子而夭冶其容 是敎誨淫者 使暴之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 是招盜使奪之也. 皆自取之之謂也.

九四, 解而拇면 朋至하야 斯孚리라

【傳】 九四 以陽剛之才 居上位 承六五之君 大臣也而下與初六之陰爲應. 拇 在下而微者 謂初也. 居上位而親小人則賢人正士 遠退矣. 斥去小人則君子之黨 進而誠相得也. 四 能解去初六之陰柔則陽剛君子之朋 來至而誠合矣. 不解去小人則己之誠未至 安能得人之孚也. 初六 其應 故謂遠之爲解.

【本義】 拇 指初. 初與四 皆不得其位而相應 應之不以正者也. 然四陽而初陰 其類則不同矣. 若能解而去之 則君子之朋 至而相信也.

象曰, 解而拇는 未當位也일새라 

【傳】 四雖陽剛 然居陰 於正疑不足 若復親比小人則其失正必矣 故戒必解其拇然後 能來君子 以其處未當位也. 解者 本合而離之也. 必解拇而後 朋孚. 蓋君子之交 而小人容於其間 是與君子之誠 未至也.

六五, 君子 維有解면 吉하니 有孚于小人이러라

【傳】 六五 居尊位 爲解之主 人君之解也. 以君子 通言之. 君子所親比者 必君子也 所解去者 必小人也 故君子 維有解則吉也. 小人去則君子進矣 吉孰大焉. 有孚者 世云見驗也 可驗之於小人 小人之黨去 則是君子能有解也 小人去則君子自進 正道自

    行 天下不足治也.

【本義】 卦凡四陰而六五 當君位 與三陰同類者 必解而去之則吉也. 孚 驗也. 君子有解 以小人之退 爲驗也.

象曰, 君子有解는 小人退也라

【傳】 君子之所解者  謂退去小人也 小人居 則君子之道行 是以吉也.

上六,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하야 獲之니 无不利로다

【傳】 上六 尊高之地而非君位 故曰公. 但據解終而言也. 隼 鷙害之物. 象爲害之小人. 墉 墻 內外之限也. 害若在內則是未解之時也 若出墉外則是无害矣 復何所解 故在墉上 離乎內而未去也. 云高 見防限之嚴而未去者. 上 解之極也 解極之時而獨有未解者 乃害之堅强者也. 上居解極 解道已至 器已成也 故能射而獲之 旣獲之則天下之患 解已盡矣 何所不利. 夫子 於繫辭 復伸其義曰隼者 禽也. 弓矢者 器也. 射之者 人也 君子 藏器於身 待時而動 何不利之有. 動而不括 是以出而有獲 語成器而動者也 鷙害之物 在墉上 苟无其器 與不待時而發則安能獲之 所以解之之道 器也. 事之當解 與己解之之道 至者時也. 如是而動 故无括結 發而无不利矣. 括結 謂阻礙. 聖人於此 發明藏器待時之義 夫行一身 至於天下之事 苟无其器與不以時而動 小則括塞 大則喪敗 自古喜有爲而无成功 或顚覆者 皆由是也.

【本義】 繫辭 備矣.

象曰, 公用射隼은 以解悖也라

【傳】 至解終而未解者 悖亂之大者也. 射之 所以解之也 解則天下平矣.

 

 

41.산택손(山澤損)

損(손) : <손>은

有孚元吉(유부원길) : 믿음을 두면 크게 길하고

无咎可貞(무구가정) : 허물이 없어서 가히 바름이라.

 


利有攸往曷之用(이유유왕갈지용) :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니, 어디에 쓰리요,

二簋可用享(이궤가용향) : 두 대그릇에 가히 써 제사지내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損損下益上(손손하익상) : 손은 아래를 덜어 위를 더하여

其道上行(기도상행) : 그 도가 위로 행함이니,

損而有孚(손이유부) : 손괘의 도리를 지켜 성의가 있으면

元吉无咎(원길무구) : 크게 길하여 허물이 없다

可貞利有攸往(가정이유유왕) : 꾸준한 마음이 변함이 없게 하라 그러면 하는 일에 이로우니라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갈지용이궤가용향) : '갈지용이궤가용향'은

二簋應有時(이궤응유시) : 두 대그릇이 마땅한 때가 있으며,

損剛益柔有時(손강익유유시) : 손괘에서 <剛>을 덜어 <柔>에 더함에 때가 있으니,

損益盈虛(손익영허) : 덜고 더하고 차고 비는 것을

與時偕行(여시해행) : 때에 따라 함께 행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下有澤損(산하유택손) : 산아래 못이 있는 것이 손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懲忿窒欲(군자이징분질욕) : 군자가 이로써 성냄을 징계하며 욕심을 막느리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已事湍往无咎(이사단왕무구) : 일을 마치거든 빨리 가야 허물이 없으리니,

酌損之(작손지) : 참작하여 더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已事湍往(이사단왕) : '이사단왕'은

尙合志也(상합지야) : 위와 뜻이 합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利貞征凶(이정정흉) : 바르게 하는 것이 이롭고 가면 흉하니,

弗損益之(불손익지) : 덜지 말아야 보탬을 받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二利貞(구이이정) : '구이이정'은

中以爲志也(중이위지야) : 중정으로써 뜻을 삼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三人行則損一人(삼인행칙손일인) : 세사람이 가면 의심이 생겨 곧 한사람을 덜고,

一人行則得其友(일인행칙득기우) : 한사람이 가면 벗을 얻어 협력할 수 있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一人行(일인행) : '일인행'은

三則疑也(삼칙의야) : 셋이 되면 곧 의심하리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損其疾(손기질) : 그 병을 덜되,

使遄有喜无咎(사천유희무구) : 빨리하게 하면 기쁨이 있어서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損其疾(손기질) : '손기질'하니

亦可喜也(역가희야) : 또한 가히 기쁘도다.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或益之十朋之(혹익지십붕지) : 혹 더하면 열 벗이라.

龜弗克違元吉(귀불극위원길) : 거북점을 하여도 어기지 아니 하리니 크게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五元吉(육오원길) : '육오원길'은

自上祐也(자상우야) : 위로부터 도우니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弗損益之(불손익지) : 덜지말고 더하면

无咎貞吉(무구정길) : 허물이 없고 바르게 하여 길하니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롭다

 


得臣이 无家ㅣ리라.

득신    무가

신하를 얻음이 집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弗損益之(불손익지) : '불손익지'는

大得志也(대득지야) : 크게 뜻을 얻음이라

 

【傳】 損 序卦 解者 緩也. 緩必有所失 故受之以損. 縱緩則必有所失 失則損也. 損所以繼解也. 爲卦 艮上兌下 山體高 澤體深 下深則上益高 爲損下益上之義. 又澤在山下 其氣上通 潤及草木百物 是損下而益上也. 又下爲兌說. 三爻 皆上應 是說以奉上 亦損下益上之義. 又下兌之成兌.. 由六三之變也 上艮之成艮 自上九之變也 三本剛而成柔 上本柔而成剛 亦損下益上之義. 損上而益於下則爲益 取下而益於上則爲損 在人上者 施其澤 以及下則益也. 取其下 以自厚則損也 譬諸壘土 損於上 以培厚其基本則上下 安固矣 豈非益乎. 取於下 以增上之高則危墜至矣 豈非損乎. 故損者 損下益上之義 益則反是.

損은 有孚면 元吉코 无咎하야 可貞이라 利有攸往하니

【傳】 損 減損也. 凡損抑其過 以就義理 皆損之道也. 損之道 必有孚誠 謂至誠順於理也. 損而順理則大善而吉 所損无過差 可貞固常行而利有所往也 人之所損 或過或不及或不常 皆不合正理 非有孚也. 非有孚則无吉而有咎 非可貞之道 不可行也.

【本義】 損 減省也. 爲卦 損下卦上畫之陽 益上卦上畫之陰 損兌澤之深 益艮山之高 損下益上 損內益外 剝民奉君之象 所以爲損也. 損所當損而有孚信則其占 當有此下四者之應矣.

曷之用이리오 二簋 可用享이니라

【傳】 損者 損過而就中 損浮末而就本實也. 聖人 以寧儉爲禮之本 故爲損發明其義 以享祀言之 享祀之禮 其文最繁 然以誠敬爲本 多儀備物 所以將飾其誠敬之心 飾過其誠則爲僞矣. 損飾 所以存誠也 故云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二簋之約 可用享祭 言在乎誠而已 誠爲本也 天下之害 无不由末之勝也. 峻宇雕墻 本於宮室 酒池肉林 本於飮食 淫酷殘忍 本於刑罰 窮兵黷武 本於征討. 凡人欲之過者 皆本於奉養 其流之遠則爲害矣. 先王 制其本者 天理也 後人 流於末者 人欲也. 損之義 損人欲 以復天理而已.

【本義】 言當損時則至薄 无害.

彖曰, 損은 損下益上하야 其道 上行이니

【傳】 損之所以爲損者 以損於下而益於上也 取下以益上 故云其道上行. 夫損上而益下則爲益 損下而益上則爲損 損基本以爲高者 豈可謂之益乎.

【本義】 以卦體 釋卦名義.

損而有孚면 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이니

【傳】 謂損而以至誠則有此元吉以下四者 損道之盡善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은 二簋 應有時며 損剛益柔 有時니

【傳】 夫子 特釋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卦辭簡直 謂當損去浮飾曰何所用哉. 二簋可以享也 厚本損末之謂也. 夫子 恐後人不達 遂以爲文飾 當盡去 故詳言之. 有本必有末 有實必有文 天下萬事 无不然者. 无本不立 无文不行. 父子主恩 必有嚴順之體. 君臣主敬 必有承接之儀. 禮讓 存乎內 待威儀而後行. 尊卑 有其序 非物采則无別. 文之與實 相須而不可缺也. 及夫文之勝 末之流 遠本喪實 乃當損之時也 故云曷所用哉. 二簋 足以薦其誠矣 謂當務實而損飾也. 夫子恐人之泥言也 故復明之曰二簋之質 用之當有時 非其所用而用之 不可也. 謂文飾未過而損之 與損之至於過甚則非也 損剛益柔有時 剛爲過 柔爲不足 損益 皆損剛益柔也 必順時而行 不當時而損益之則非也.

損益盈虛를 與時偕行이니라

【傳】 或損或益或盈或虛 唯隨時而已. 過者損之 不足者益之 虧者盈之 實者虛之 與時偕行也.

【本義】 此釋卦辭 時 謂當損之時.

象曰, 山下有澤이 損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懲忿窒欲하니라

【傳】 山下有澤 氣通上潤 與深下以增高 皆損下之象 君子 觀損之象 以損於己 在修己之道 所當損者 唯忿與欲 故以懲戒其忿怒 窒塞其意欲也.

【本義】 君子修身 所當損者 莫切於此.

初九, 己事어든 遄往이라가 无咎리니 酌損之니라

【傳】 損之義 損剛益柔 損下益上也. 初以陽剛 應於四 四以陰柔 居上位 賴初之益者也. 下之益上 當損己而不自以爲功 所益於上者 事旣已則速去之 不居其功 乃无咎也. 若享其成功之美 非損己益上也 於爲下之道 爲有咎矣. 四之陰柔 賴初者也 故聽於初 初當酌度其宜而損己以益之 過與不及 皆不可也.

【本義】 初九 當損下益上之時 上應六四之陰 輟所爲之事而速往以益之 无咎之道也. 故其象占如此. 然居下而益上 亦當斟酌其淺深也.

象曰, 己事遄往은 尙合志也일새라

【傳】 尙 上也. 時之所崇用 爲尙. 初之所尙者 與上合志也. 四賴於初 初益於四 與上合志也.

【本義】 尙 上通.

九二, 利貞코 征이면 凶하니 弗損이라야 益之리라

【傳】 二以剛中 當損剛之時 居柔而說體 上應六五陰柔之君 以柔說應上則失其剛中之德 故戒所利 在貞正也. 征 行也. 離乎中則失其貞正而凶矣 守其中 乃貞也. 弗損益之 不自損其剛貞則能益其上 乃益之也. 若失其剛貞而用柔說 適足以損之而已 非損己而益上也 世之愚者 有雖无邪心而唯知竭力順上 爲忠者 蓋不知弗損益之之義也.

【本義】 九二 剛中 志在自守 不肯妄進 故占者 利貞而征則凶也 弗損益之 言不變其所守 乃所以益上也.

象曰, 九二利貞은 中以爲志也라

【傳】 九 居二 非正也. 處說 非剛也 而得中爲善 若守其中德 何有不善 豈有中而不正者 豈有中而有過者. 二所謂利貞 謂以中爲志也 志存乎中則自正矣. 大率中重於正 中則正矣 正不必中也 能守中則有益於上矣.

六三, 三人行엔 則損一人코 一人行엔 則得其友로다

【傳】 損者 損有餘也. 益者 益不足也. 三人 謂下三陽 上三陰. 三陽同行則損九三以益上 三陰同行則損上六以爲三 三人行則損一人也. 上 以柔易剛而謂之損 但言其減一耳. 上與三 雖本相應 由二爻升降而一卦 皆成兩相與也. 初二二陽 四五二陰 同德相比 三與相應 皆兩相與則其志專 皆爲得其友也. 三雖與四相比 然異體而應上 非同行者也. 三人則損一人 一人則得其友 蓋天下无不二者. 一與二 相對待 生生之本也. 三則餘而當損矣 此損益之大義也. 夫子又於繫辭 盡其義曰天地絪縕 萬物化醇 男女構精 萬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 則損一人 一人行則得其友 言致一也. 絪縕 交密之狀 天地之氣 相交而密則生萬物之化醇. 醇 謂醲厚 醲厚 猶精一也. 男女精氣 交構則化生萬物 唯精醇專一 所以能生也. 一陰一陽 豈可二也 故三則當損 言專致乎一也. 天地之間 當損益之明且大者 莫過此也.

【本義】 下卦 本乾而損上爻以益坤 三人行而損一人也. 一陽上而一陰下 一人行而得其友也. 兩相與則專 三則雜而亂. 卦有此象 故戒占者 當致一也.

象曰, 一人行은 三이면 則疑也리라

【傳】 一人行而得一人 乃得友也. 若三人行則疑所與矣 理當損去其一人 損其餘也.

六四, 損其疾호대 使遄이면 有喜하야 无咎리라

【傳】 四以陰柔 居上 與初之剛陽相應 在損時而應剛 能自損以從剛陽也 損不善以從善也 初之益四 損其柔而益之以剛 損其不善也 故曰損其疾. 疾 謂疾病 不善也. 損於不善 唯使之遄速則有喜而无咎 人之損過 唯患不速 速則不致於深過 爲可喜也.

【本義】 以初九之陽剛 益己而損其陰柔之疾 唯速則善 戒占者 如是則无咎矣.

象曰, 損其疾하니 亦可喜也로다

【傳】 損其所疾 固可喜也. 云亦 發語辭.

六五, 或益之면 十朋之라 龜도 弗克違하리니 元吉하니라

【傳】 六五 於損時 以中順 居尊位 虛其中以應乎二之剛陽 是人君 能虛中自損 以順從在下之賢也 能如是 天下孰不損己自盡以益之 故或有益之之事則十朋助之矣 十 衆辭. 龜者 決是非吉凶之物. 衆人之公論 必合正理 雖龜莢 不能違也 如此可謂大善之吉矣 古人曰謀從衆則合天心.

【本義】 柔順虛中 以居尊位 當損之時 受天下之益者也. 兩龜爲朋 十朋之龜 大寶也 或以此益之而不能辭 其吉可知 占者有是德則獲其應也.

象曰, 六五元吉은 自上祐也라

【傳】 所以得元吉者 以其能盡衆人之見 合天地之理 故自上天降之福祐也.

上九, 弗損코 益之면 无咎코 貞吉하니 利有攸往이니 得臣이 无家리라

【傳】 凡損之義 有三. 損己從人也 自損以益於人也 行損道以損於人也. 損己從人 徙於義也. 自損益人 及於物也. 行損道以損於人 行其義也. 各因其時 取大者言之. 四五二爻 取損己從人 下體三爻 取自損以益人 損時之用 行損道以損天下之當損者也. 上九則取不行其損爲義 九居損之終 損極而當變者也. 以剛陽居上 若用剛以損削於下 非爲上之道 其咎大矣. 若不行其損 變而以剛陽之道 益於下則无咎而得其正且吉也. 如是則宜有所往 往則有益矣. 在上 能不損其下而益之 天下孰不服從. 從服之衆 无有內外也 故曰得臣无家. 得臣 謂得人心歸服. 无家 謂无有遠近內外之限也.

【本義】 上九 當損下益上之時 居卦之上 受益之極而欲自損以益人也. 然居上而益下 有所謂惠而不費者 不待損己然後 可以益人也 能如是則无咎. 然亦必以正則吉而利有所往 惠而不費 其惠廣矣. 故又曰得臣无家.

象曰, 弗損益之는 大得志也라

【傳】 居上 不損下而反益之 是君子 大得行其志也. 君子之志 唯在益於人而已.

 

 

42.풍뢰익(風雷益)

益(익) : <익>은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며,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너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益損上益下(익손상익하) : <익>은 위를 덜어 아래에 더함이니

民說无疆(민열무강) : 백성의 기뻐함이 지경이 없음이요,

自上下下(자상하하) : 위로부터 아래로 내리니

其道大光(기도대광) : 그 도가 크게 빛남이니라.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이유유왕'은

中正有慶(중정유경) : 중정하고 바르게 하여 경사가 있음이요,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이섭대천'은

木道乃行(목도내행) : <목도>가 이에 행함이라.

益動而巽(익동이손) : <익>은 움직이고 겸손해서

日進无疆(일진무강) : 날로 나아감이 지경이 없으며,

天施地生(천시지생) : 하늘이 베풀고 땅이 낳아서 

其益无方(기익무방) : 그 더함이 방소가 없으니,

凡益之道(범익지도) : 무릇 <익>의 도가

與時偕行(여시해행) : 때와 더불어 함께 행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風雷益(풍뢰익) : 바람과 우뢰가 익괘의 상이니

君子以見善則遷(군자이견선칙천) : 군자가 이로써 착한 것을 보면 옮기고

有過則改(유과칙개) : 허물이 있으면 고치느리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利用爲大作(이용위대작) : 크게 짓는 것이 이로우니,

元吉无咎(원길무구) : 크게 길하여야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元吉无咎(원길무구) : '원길무구'는

下不厚事也(하부후사야) : 아래가 두터운 일을 못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或益之十朋之(혹익지십붕지) : 혹 더하면 열벗이라.

龜弗克違(귀불극위) : 거북도 능히 어기지 아니하나

永貞吉(영정길) : 길이 바르게 하면 길하니,

王用享于帝吉(왕용향우제길) : 왕이 써 상제께 제사지내더라도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或益之(혹익지) : '혹익지'는

自外來也(자외래야) : 밖으로부터 옴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益之用凶事无咎(익지용흉사무구) : 더함을 흉한일에 씀엔 허물이 없거니와,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유부중행고공용규) : 믿음을 두고 중도를 행하여야 <공>에 고하여 규를 쓰듯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益用凶事(익용흉사) : '익용흉사'는

固有之也(고유지야) : 굳게 둠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中行告公從(중행고공종) : 중도로 행하면 <공>에 고해서 좇게 하리니,

利用爲依 遷國(利用爲依 천국) : 의지하며 나라를 옮기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告公從(고공종) : '고공종'은

以益志也(이익지야) : 더하려는 뜻으로 써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有孚惠心(유부혜심) : 믿음을 두어 마음을 은혜롭게 함이라.

勿問元吉(물문원길) : 묻지 않아도 크게 길하니,

有孚惠我德(유부혜아덕) : 믿음을 두어 내덕을 은혜롭게 여기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有孚惠心(유부혜심) : '유부혜심'은

勿問之矣(물문지의) : 물을 것도 없으며,

惠我德(혜아덕) : '혜아덕'은

大得志也(대득지야) : 크게 뜻을 얻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莫益之(막익지) : 더하는 이가 없느니라.

或擊之(혹격지) : 혹 치리니,

立心勿恒凶(입심물항흉) : 마음을 세워 항상 하지 못하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莫益之(막익지) : '막익지'는

偏辭也(편사야) : 편벽하다는 말이요,

或擊之(혹격지) : '혹격지'는

自外來也(자외래야) : 밖으로부터 옴이라

 

【傳】 益 序卦 損而不已必益 故受之以益 盛衰損益 如循環 損極必益 理之自然 益所以繼損也. 爲卦 巽上震下 雷風二物 相益者也. 風烈則雷迅 雷激則風怒 兩相助益 所以爲益 此以象言也. 巽震二卦 皆由下變而成 陽變而爲陰者 損也. 陰變而爲陽者 益也. 上卦損而下卦益 損上益下 損以爲益 此以義言也. 下厚則上安 故益下 爲益.

益은 利有攸往하며 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 益者 益於天下之道也 故利有攸往 益之道 可以濟險難 利涉大川也.

【本義】 益 增益也. 爲卦 損上卦初畫之陽 益下卦初畫之陰 自上卦而下於下卦之下 故爲益 卦之九五六二 皆得中正 下震上巽 皆木之象 故其占 利有所往而利涉大川也.

彖曰, 益은 損上益下하니  民說无疆이요 自上下下하니 其道 大光이라

【傳】 以卦義與卦才言也 卦之爲益 以其損上益下也. 損於上而益下則民說之无疆 謂无窮極也. 自上而降己以下下 其道之大光顯也. 陽下居初 陰上居四 爲自上下下之義.

【本義】 以卦體 釋卦名義.

利有攸往은 中正하야 有慶이요

【傳】 五以剛陽中正 居尊位 二復以中正應之. 是以中正之道 益天下 天下受其福慶也.

利涉大川은 木道 乃行이라

【傳】 益之爲道 於平常无事之際 其益猶小 當艱危險難則所益至大 故利涉大川也. 於濟艱險 乃益道大行之時也. 益 誤作木 或以爲上巽下震 故云木道 非也.

【本義】 以卦體卦象 釋卦辭.

益은 動而巽하야 日進无疆하며

【傳】 又以二體言 卦才 下動而上巽 動而巽也. 爲益之道 其動巽順於理則其益日進 廣大无有疆限也. 動而不順於理 豈能成大益也.

天施地生하야 其益이 无方하니

【傳】 以天地之功 言益道之大 聖人體之 以益天下也. 天道資始 地道生物 天施地生 化育萬物 各正性命 其益可謂无方矣. 方 所也. 有方所則有限量. 无方 謂廣大无窮極也. 天地之益萬物 豈有窮際乎.

凡益之道 與時偕行하니라

【傳】 天地之益 无窮者 理而已矣 聖人利益天下之道 應時順理 與天地合 與時偕行也.

【本義】 動巽 二卦之德 乾下施坤上生 亦上文卦體之義 又以此極言 贊益之大.

象曰, 風雷 益이니 君子 以하야 見善則遷하고 有過則改하니라

【傳】 風烈則雷迅 雷激則風怒 二物 相益者也. 君子 觀風雷相益之象而求益於己 爲益之道 无若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也. 見善能遷則可以盡天下之善 有過能改則无過矣 益於人者 无大於是.

【本義】 風雷之勢 交相助益 遷善改過 益之大者而其相益 亦猶是也.

初九, 利用爲大作이니 元吉이라야 无咎니라

【傳】 初九 震動之主 剛陽之盛也. 居益之時 其才足以益物 雖居至下而上有六四之大臣 應於己. 四 巽順之主 上能巽於君 下能順於賢才也. 在下者 不能有爲也 得在上者 應從之則宜以其道 輔於上 作大益天下之事 利用爲大作也. 居下而得上之用 以行其志 必須所爲大善而吉 則无過咎 不能元吉則不唯在己有咎 乃累乎上 爲上之咎也 在至下而當大任 小善不足以稱也 故必元吉然後 得无咎.

【本義】 初雖居下 然當益下之時 受上之益者也 不可徒然无所報效 故利用爲大作 必元吉然後 得无咎.

象曰, 元吉无咎는 下 不厚事也일새라

【傳】 在下者 本不當處厚事 厚事 重大之事也 以爲在上所任 所以當大事  必能濟大事而致元吉 乃爲无咎 能致元吉則在上者 任之爲知人 己當之爲勝任 不然則上下 皆有咎也.

【本義】 下 本不當任厚事 故不如是 不足以塞咎也.

六二, 或益之면 十朋之龜도 弗克違나 永貞이면 吉하니 王用享于帝라도 吉하리라

【傳】 六二 處中正而體柔順 有虛中之象 人 處中正之道 虛其中以求益而能順從天下 孰不願告而益之 孟子曰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 皆將輕千里而來 古之以善 夫滿則不受 虛則來物 理自然也 故或有可益之事則衆朋 助而益之. 十者 衆辭 衆人所是 理之至當也. 龜者 占吉凶辨是非之物 言其至是 龜不能違也. 永貞吉 就六二之才而言 二 中正虛中 能得衆人之益者也 然而質本陰柔 故戒在常永貞固則吉也. 求益之道 非永貞則安能守也. 損之六五 十朋之則元吉者 蓋居尊自損 應下之剛 以柔而居剛 柔爲虛受 剛爲固守 求益之至善 故元吉也. 六二 虛中求益 亦有剛陽之應而以柔居柔 疑益之未固也 故戒能常永貞固則吉也. 王用享于帝吉 如二之虛中而能永貞 用以享上帝 猶當獲吉 況與人接物 其意有不通乎. 求益於人 有不應乎 祭天 天子之事 故云王用也.

【本義】 六二 當益下之時 虛中處下 故其象占 與損六五同 然爻位 皆陰故 以永貞爲戒 以其居下而受上之益 故又爲卜郊之吉占.

象曰, 或益之는 自外來也라

【傳】 旣中正虛中 能受天下之善而固守則有有益之事 衆人 自外來益之矣 或曰自外來 豈非謂五乎. 曰如二之中正虛中 天下孰不願益之 五爲正應 固在其中矣.

【本義】 或者 衆无定主之辭.

六三, 益之用凶事엔 无咎어니와 有孚中行이라야 古公用圭리라

【傳】 三 居下體之上 在民上者也 乃守令也. 居陽應剛 處動之極 居民上而剛決 果於爲益者也 果於爲益 用之凶事則无咎 凶事 謂患難非常之事. 三 居下之上 在下 當承禀於上 安得自任 擅爲益乎. 唯於患難非常之事則可量宜應卒 奮不顧身 力庇其民 故无咎也. 下專自任 上必忌疾 雖當凶難以義在可爲 然必有其孚誠而所爲 合於中道則誠意 通於上而上 信與之矣. 專爲而无爲上愛民之至誠 固不可也. 雖有誠意而所爲 不合中行 亦不可也. 圭者 通信之物. 禮云大夫 執圭而使 所以申信也. 凡祭祀朝聘 用圭玉 所以通達誠信也. 有誠孚而得中道則能使上信之 是猶告公上 用圭玉也 其孚 能通達於上矣. 在下而有爲之道 固當有孚中行. 又三 陰爻而不中 故發此義 或曰三乃陰柔 何得反以剛果任事 爲義. 曰三 質雖本陰 然其居陽 乃自處以剛也. 應剛 乃志在乎剛也. 居動之極 剛果於行也 以此行益 非剛果而何. 易 以所勝爲義 故不論其本質也.

【本義】 六三 陰柔不中不正 不當得益者也. 然當益下之時 居下之上 故有益之以凶事者. 蓋警戒震動 乃所以益之也. 占者如此然後 可以无咎. 又戒以有孚中行而告公用圭也. 用圭 所以通信.

象曰, 益用凶事는 固有之也일새라

【傳】 六三 益之獨可用於凶事者 以其固有之也 謂專固自任其事也. 居下 當禀承於上 乃專任其事. 唯救民之凶災 拯時之艱急則可也. 乃處急難變故之權宜 故得无咎 若平時則不可也.

【本義】 益用凶事 欲其困心衡慮而固有之也.

六四, 中行이면 告公從하리니 利用爲依며 遷國이니라

【傳】 四 當益時 處近君之位 居得其正 以柔巽輔上而下順應於初之剛陽 如是可以益於上也. 唯處不得其中而所應又不中 是不足於中也 故云若行得中道則可以益於君上 告於上而獲信從矣. 以柔巽之體 非有剛特之操 故利用爲依遷國. 爲依 依附於上也. 遷國 順下而動也. 上依剛中之君而致其益 下順剛陽之才 以行其事 利用如是也. 自古國邑 民不安其居則遷 遷國者 順下而動也.

[本義」 三四 皆不得中 故皆以中行爲戒 此言以益下 爲心而合於中行則告公而見從矣. 傳曰周之東遷 晉鄭焉依. 蓋古者 遷國以益下 必有所依然後能立 此爻又爲遷國之吉占也.

象曰, 告公從은 以益志也라

【傳】 爻辭 但云得中行則告公而獲從象 復明之曰告公而獲從者 告之以益天下之志也. 志苟在於益天下 上必信而從之 事君者 不患上之不從 患其志之不誠也.

九五, 有孚惠心이라 勿問하야도 元吉하니 有孚하야 惠我德하리라

【傳】 五 剛陽中正 居尊位 又得六二之中正相應 以行其益 何所不利 以陽實在中 有孚之象也. 以九五之德之才之位而中心至誠 在惠益於物 其至善大吉 不問可知 故云勿問元吉. 人君居得致之位 操可致之權 苟至誠益於天下 天下受其大福 其元吉 不假言也. 有孚惠我德 人君至誠益於天下 天下之人 无不至誠愛戴 以君之德澤 爲恩惠也.

【本義】 上有信以惠于下則下亦有信以惠於上矣 不問而元吉可知.

象曰, 有孚惠心이라 勿問之矣며 惠我德이 大得志也라

【傳】 人君 有至誠惠益天下之心 其元吉 不假言也 故云勿問之矣. 天下 至誠懷吾德 以爲惠 是其道大行 人君之志得矣.

上九, 莫益之라 或擊之리니 立心勿恒이니 凶하니라

【傳】 上 居无位之地 非行益於人者也. 以剛處益之極 求益之甚者也. 所應者陰 非取善自益者也. 利者 衆人所同欲也. 專欲益己 其害大矣. 欲之甚則昏蔽而忘義理 求之極則侵奪而致仇怨 故夫子 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孟子 謂先利則不奪不厭 聖賢之深戒也. 九 以剛而求益之極 衆人所共惡 故无益之者而或攻擊之矣. 立心勿恒凶 聖人 戒人存心不可專利 云勿恒 如是凶之道也 所當速改也.

【本義】 以陽居益之極 求益不已 故莫益而或擊之. 立心勿恒 戒之也.

象曰, 莫益之는 偏辭也오 或擊之는 自外來也라

【傳】 理者 天下之至公 利者 衆人所同欲 苟公其心 不失其正理則與衆同利 无侵於人 人亦欲與之 若切於好利 蔽於自私 求自益以損於人則人亦與之力爭 故莫肯益之而有擊奪之者矣. 云莫益之者 非有偏己之辭也 苟不偏己 合於公道則人亦益之 何爲擊之乎. 旣求益於人 至於甚極則人皆惡而欲攻之 故擊之者 自外來也. 人爲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六二 中正虛己 益之者 自外而至是也. 苟爲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 上九 求益之極 擊之者 自外而至是也 繫辭曰君子 安其身而後動 易其心而後語 定其交而後求 君子修此三者 故全也. 危以動 則民不與也 懼以語 則民不應也. 无交而求 則民不與也. 莫之與 則傷之者至矣 易曰莫益之 或擊之 立心勿恒凶 君子言動與求 皆以其道 乃完善也 不然則取傷而凶矣.

【本義】 莫益之者 猶從其求益之偏辭而言也 若究而言之則又有擊之者矣.

 


 


29.감위수(坎爲水)

習坎(습감) : 習坎은

有孚維心亨(유부유심형) : 믿음이 있어서 오직 마음이 형통하리니,

行有尙(행유상) : 행하면 숭상함이 있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習坎重險也(습감중험야) : 습감은 거듭 험한 것이니,

水流而不盈(수류이부영) : 물이 흘러서 차지(盈) 아니하며

行險而不失其信(행험이부실기신) : 험한데 행해도 그 믿음을 잃지 아니하니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유심형내이강중야) : '유심형'은 이에 <강>으로써 중정함이요

行有尙往有功也(행유상왕유공야) : '행유상'은 가서 공이 있음이라.

天險(천험) : 하늘의 험한 것은

不可升也(부가승야) : 가히 오르지 못함이요,

地險山川丘陵也(지험산천구릉야) : 땅의 험한 것은 산과 내와 구릉이니,

王公設險(왕공설험) : 왕공이 험한 것을 베풀어서

以守其國(이수기국) : 그 나라를 지키나니,

險之時用大矣哉(험지시용대의재) : <험>의 때와 씀이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水洊至習坎(수천지습감) : 물이 거듭 이르는 것이 습감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常德行(군자이상덕행) : 군자가 이로써 덕행을 떳떳하게 하며

習敎事(습교사) : 가르치는 일을 익히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習坎入于坎窞凶(습감입우감담흉) : 습감에 구덩이에 들어감이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習坎入坎(습감입감) : '습감입감'은

失道凶也(실도흉야) : 도를 잃음이라. 흉하니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坎有險(감유험) : <감>에 <험>함이 있으나

求小得(구소득) : 구하는 것을 조금 얻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求小得(구소득) : '구소득'은

未出中也(미출중야) : 가운데에서 나가지 않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來之坎坎(래지감감) : 오고 감에 구덩이와 구덩이며,

險且枕(험차침) : 험한데에 또 베개하여

入于坎窞(입우감담) : 구덩이에 들어감이니,

勿用(물용) : 쓰지 말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來之坎坎(래지감감) : '래지감감'은

終无功也(종무공야) : 마침내 공이 없으리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樽酒簋貳用缶(준주궤이용부) : 동이술과 대그릇 둘을 질그릇에 쓰고,

納約自牖(납약자유) : 간략하게 드리되 바라지 창문으로부터 하면,

終无咎(종무구)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樽酒簋貳(준주궤이) : '준주궤이'는

剛柔際也(강유제야) : <강>과 <유>가 사귐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坎不盈(감부영) : <감>에 차지 아니하니,

祗旣平无咎(지기평무구) : 이미 평평한데 이르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坎不盈(감부영) : '감부영'은

中未大也(중미대야) : 가운데가 크지 않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係用徽于叢棘(계용휘우총극) : 매는 데 노끈을 써서 가시덩쿨에 두어서

三歲不得凶(삼세불득흉) : 삼년이라도 얻지 못하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上六失道(상육실도) : '上六失道'은

凶三歲也(흉삼세야) : 그 흉함이 삼세리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顚頤拂經(전이불경) : 엎어진 턱이라 법도를 거스르니,

于丘頤征凶(우구이정흉) : 언덕에 기르려 해서 가면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二征凶(육이정흉) : '육이정흉'은

行失類也(행실류야) : 행함이 같은 무리를 잃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拂頤貞凶(불이정흉) : <이> 의 바름을 거스르치니 흉하다

十年勿用(십년물용) : 십년을 쓰지 말지니라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울 바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十年勿用(십년물용) : '십년물용'은

道大悖也(도대패야) : 도가 크게 패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顚頤吉(전이길) : 순서에 위배되나 길하니,

虎視耽耽(호시탐탐) : 호랑이가 탐탐히 보며

其欲逐逐无咎(기욕축축무구) : 그 하고자 함이 쫓고 쫓고자 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顚頤之吉(전이지길) : '전이지길'은

上施光也(상시광야) : 위에서 베풂이 빛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拂經居貞吉(불경거정길) : 법을 거스리나, 바른 데 거하면 길하려니와

不可涉大川(부가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널 수는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居貞之吉(거정지길) : '거정지길'은

順以從上也(순이종상야) : 순함으로써 위를 좇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由頤厲吉(유이려길) : 말미암음 이니, 위태롭게 여기면 길하니,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넘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由頤厲吉(유이려길) : '유이려길'은

大有慶也(대유경야) : 큰 경사가 있음이라

 

【傳】頤, 序卦, 物畜然後, 可養, 故受之以頤, 夫物旣畜聚則必有以養之, 无養則不能存息, 頤所以次大畜也, 卦, 上艮下震, 上下二陽爻, 中含四陰, 上止而下動, 外實而中虛, 人頤頷之象也, 頤, 養也, 人口, 所以飮食, 養人之身, 故名爲頤, 聖人, 設卦, 推養之義, 大至於天地, 養育萬物, 聖人, 養賢, 以及萬民, 與人之養生養形, 養德養人, 皆頤養之道也, 動息節宜, 以養生也, 飮食衣服, 以養形也, 威儀行義, 以養德也, 推己及物, 以養人也.

 


頤는 貞하면 吉하니 觀頤하며 自求口實이니라.

【傳】頤之道, 以正則吉也, 人之養身養德養人養於人, 皆以正道則吉也, 天地造化, 養育萬物, 各得其宜者, 亦正而已矣, 觀頤自求口實, 觀人之所頤, 與其自求口實之道則善惡吉凶, 可見矣.

【本義】頤, 口旁也, 口食物以自養, 故爲養義, 爲卦, 上下二陽, 內含四陰, 外實內虛, 上止下動, 爲頤之象, 養之義也, 貞吉者, 占者, 得正則吉, 觀頤, 謂觀其所養之道, 自求口實, 謂觀其所以養身之術, 皆得正則吉也.


彖曰 頤貞吉은 養正則吉也니 觀頤는 觀其所養也오 自求口實은 觀其自養也라.

【傳】貞吉, 所養者, 正則吉也, 所養, 謂所養之人, 與養之之道, 自求口實, 謂其自求養身之道, 皆以正則吉也.

【本義】釋卦辭.

 


天地 養萬物하면 聖人이 養賢하야 以及萬民하나니 頤之時 大矣哉라.

【傳】聖人, 極言頤之道而贊其大, 天地之道則養育萬物, 養育萬物之道, 正而已矣, 聖人則養賢才, 與之共天位, 使之食天祿, 俾施澤於天下, 養賢以及萬民也, 養賢, 所以養萬民也, 夫天地之中, 品物之衆, 非養則不生, 聖人, 裁成天地之道, 輔相天地之宜, 以養天下, 至於鳥獸草木, 皆有養之之政, 其道, 配天地, 故夫子, 推頤之道, 贊天地與聖人之功曰頤之時大矣哉, 或云義或云用或止云時, 以其大者也, 萬物之生與養, 時爲大, 故云時.

【本義】極言養道而贊之.

 


象曰 山下有雷 頤니 君子 以하야 愼言語하며 節飮食하나니라.

【傳】以二體言之, 山下有雷, 雷震於山下, 山之生物, 皆動其根荄, 發其萌芽, 爲養之象, 以上下之義言之, 艮止而震動, 上止下動, 頤頷之象, 以卦形言之, 上下二陽, 中含四陰, 外實中虛, 頤口之象, 口所以養身也, 故君子觀其象, 以養其身, 愼言語, 以養其德, 節飮食, 以養其體, 不唯就口取養義, 事之至近而所係, 至大者, 莫過於言語飮食也, 在身, 爲言語, 於天下則凡命令政敎出於身者, 皆是, 愼之則必當而无失, 在身, 爲飮食, 於天下則凡貨資財用養於人者, 皆是, 節之則適宜而无傷, 推養之道, 養德養天下, 莫不然也.

【本義】二者, 養德養身之切務.


初九, 舍爾靈龜하고 觀我하야 朶頤니 凶하니라.

【傳】蒙之初六, 蒙者也, 爻乃主發蒙而言, 頤之初九, 亦假外而言, 爾, 謂初也, 舍爾之靈龜, 乃觀我而朶頤, 我, 對爾而設, 初之所以朶頤者, 四也, 然, 非四謂之也, 假設之辭爾, 九, 陽體剛明, 其才智, 足以養正者也, 龜能咽息不食, 靈龜, 喩其明智而可以不求養於外也, 才雖如是, 然, 以陽居動體而在頤之時, 求頤, 人所欲也, 上應於四, 不能自守, 志在上行, 說所欲而朶頤者也, 心旣動則其自失, 必矣, 迷欲而失己, 以陽而從陰則何所不至, 是以凶也, 朶頤, 爲朶動其頤頷, 人, 見食而欲之則動頤垂涎, 故, 以爲象.

【本義】霙龜, 不食之物, 朶, 垂也, 朶頤, 欲食之貌, 初九, 陽剛在下, 足以不食, 乃上應六四之陰而動於欲, 凶之道也,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觀我朶頤하니 亦不足貴也로다.

【傳】九, 動體, 朶頤, 謂其說陰而志動, 旣爲欲所動則雖有剛健明智之才, 終必自失, 故其才, 亦不足貴也, 人之貴乎剛者, 爲其能立而不屈於欲也, 貴乎明者, 爲其能照而不失於正也, 旣惑所欲而失其正, 何剛明之有, 爲可賤也.

六二, 顚頤라 拂經이니 于丘에 頤하야 征하면 凶하리라.

【傳】女不能自處, 必從男, 陰不能獨立, 必從陽, 二, 陰柔不能自養, 待養於人者也, 天子, 養天下, 諸侯, 養一國, 臣, 食君上之祿, 民, 賴司牧之養, 皆以上養下, 理之正也, 二, 旣不能自養, 必求養於剛陽, 若反下求於初則爲顚倒, 故云顚頤, 顚則拂違經常, 不可行也, 若求養於丘則往必有凶, 丘, 在外而高之物, 謂上九也, 卦止二陽, 旣不可顚頤于初, 若求頤于上九, 往則有凶, 在頤之時, 相應則相養者也, 上非其應而往求養, 非道妄動, 是以凶也, 顚頤則拂經, 不獲其養爾, 妄求於上, 往則得凶也, 今有人, 才不足以自養, 見在上者勢力, 足以養人, 非其族類, 妄往求之, 取辱得凶, 必矣, 六二, 中正, 在他卦, 多吉而凶, 何也, 然也, 陰柔, 旣不足以自養, 初上二爻, 皆非其與, 故往求則悖理而得凶也.

【本義】求養於初則顚倒而違於常理, 求養於上則往而得凶, 丘, 土之高者, 上之象也.


象曰 六二征凶은 行이 失類也라.

【傳】往而從上則凶者, 非其類故也, 往求而失其類, 得凶, 宜矣, 行, 往也.

【本義】初上, 皆非其類也.


六三, 拂頤貞이라 凶하야 十年勿用이라 无攸利하니라.

【傳】頤之道, 唯正則吉, 三, 以陰柔之質而處不中正, 又在動之極, 是柔邪不正而動者也, 其養, 如此, 拂違於頤之正道, 是以凶也, 得頤之正則所養, 皆吉, 求養養人則合於義, 自養則成其德, 三乃拂違正道, 故戒以十年勿用, 十, 數之終, 謂終不可用, 无所往而利也.

【本義】陰柔不中正, 以處動極, 拂於頤矣, 旣拂於頤, 雖正, 亦凶,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十年勿用은 道 大悖也라.

【傳】所以戒終不可用, 以其所由之道, 大悖義理也.

六四, 顚頤나 吉하니 虎視耽耽하며 其欲逐逐하면 无咎리라.

【傳】四在人上, 大臣之位, 六, 以陰居之, 陰柔, 不足以自養, 況養天下乎, 初九, 以剛陽居下, 在下之賢也, 與四爲應, 四又柔順而正, 是能順於初, 賴初之養也, 以上養下則爲順, 今反求下之養, 顚倒也, 故曰顚頤, 然己不勝其任, 求在下之賢而順從之, 以濟其事則天下, 得其養而已, 无曠敗之咎, 故爲吉也, 夫居上位者, 必有才德威望, 爲下民所尊畏則事行而衆心, 服從, 若或下易其上則政出而人違, 刑施而怨起, 輕於陵犯, 亂之由也, 六四, 雖能順從剛陽, 不廢厥職, 然質本陰柔, 賴人以濟, 人之所輕, 故必養其威嚴, 耽耽然如虎視則能重其體貌, 下不敢易, 又從於人者, 必有常, 若間或无繼則其政, 敗矣, 其欲, 謂所須用者, 必逐逐相繼而不乏則其事可濟, 若取於人而无繼則困窮矣, 旣有威嚴, 又所施, 不窮, 故能无咎也, 二, 顚頤則拂經, 四則吉, 何也, 曰二, 在上而反求養於下, 下非其應類, 故爲拂經, 四則居上位, 以貴下賤, 使在下之賢, 由己以行其道, 上下之志, 相應而施於民, 何吉如之, 自三以下, 養口體者也, 四以上, 養德義者也, 以君而資養於臣, 以上位而賴養於下, 皆養德也.

【本義】柔居上而得正, 所應, 又正而賴其養, 以施於下, 故雖顚而吉, 虎視耽耽, 下而專也, 其欲逐逐, 求而繼也, 又能如是則无咎矣.

象曰 顚頤之吉은 上施 光也일새라.

【傳】顚倒求養而所以吉者, 蓋得剛陽之應, 以濟其事, 致己居上之德施, 光明被于天下, 吉孰大焉.

六五, 拂經이나 居貞하면 吉하려니와 不可涉大川이니라.

【傳】六五, 頤之時, 居君位, 養天下者也, 然, 其陰柔之質, 才不足以養天下, 上有剛陽之賢, 故順從之, 賴其養己, 以濟天下, 君者, 養人者也, 反賴人之養, 是違拂於經常, 旣以己之不足而順從於賢師傅, 上, 師傅之位也, 必居守貞固, 篤於委信則能輔翼其身, 澤及天下, 故吉也, 陰柔之質, 无貞剛之性, 故戒以能居貞則吉, 以陰柔之才, 雖倚賴剛賢, 能持循於平時, 不可處艱難變故之際, 故云不可涉大川也, 以成王之才, 不至甚柔弱也, 當管蔡之亂, 幾不保於周公, 况其下者乎, 故書曰王亦未敢誚公, 賴二公, 得終信, 故艱險之際, 非剛明之主, 不可恃也, 不得已而濟艱險者則有矣, 發此義者, 所以深戒於爲君也, 於上九則據爲臣致身盡忠之道言, 故不同也.

【本義】六五, 陰柔不正, 居尊位而不能養人, 反賴上九之養, 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 居貞之吉은 順以從上也일새라.

【傳】居貞之吉者, 謂能堅固順從於上九之賢, 以養天下也.

上九, 由頤니 厲하면 吉하니 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上九, 以剛陽之德, 居師傅之任, 六五之君, 柔順而從於己, 賴己之養, 是當天下之任, 天下, 由之以養也, 以人臣而當是任, 必常懷危厲則吉也, 如伊尹周公, 何嘗不憂勤兢畏, 故得終吉, 夫以君之才不足, 以倚賴於己, 身當天下大任, 宜竭其才力, 濟天下艱危, 成天下之治安, 故曰利涉大川, 得君, 如此之專, 受任, 如此之重, 苟不濟天下艱危, 何足稱委遇而謂之賢乎, 當盡誠竭力而不顧慮, 然, 惕厲則不可忘也.

【本義】六五, 賴上九之養, 以養人, 是物由上九以養也, 位高任重, 故厲而吉, 陽剛在上, 故利涉川.

象曰 由頤厲吉은 大有慶也라.

【傳】若上九之當大任, 如是, 能兢畏, 如是, 天下, 被其德澤, 是大有福慶也.

 

 

43.택천쾌(澤天夬)

夬(쾌) : 쾌는

揚于王庭(양우왕정) : 왕의 뜰에서 드날림이니,

孚號有厲(부호유려) : 미덥게 부르짖어 위엄이 있게 한다

告自邑(고자읍) : 읍으로부터 고함이요,

不利卽戎(부리즉융) : 군사에 나아가는 것이 이롭지 아니하며,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가는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담에 이르기를

夬決也(쾌결야) : 쾌는 결단하는 것이니,

剛決柔也(강결유야) : <강>이 <유>를 결단함이니,

健而說(건이열) : 굳세며 기뻐하고,

決而和(결이화) : 결단하여 회합하니라,

揚于王庭(양우왕정) : '양우왕정'은

柔乘五剛也(유승오강야) : <유>가 다섯 <강>을 타는 것이요,

孚號有厲(부호유려) : '부호유려'는

其危乃光也(기위내광야) : 그 위태함이 이에 빛남이요,

告自邑不利卽戎(고자읍부리즉융) : '고자읍부리즉융'은

所尙乃窮也(소상내궁야) : 숭상하는 바가 궁하게 됨이요,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이유유왕'은

剛長乃終也(강장내종야) : 강한 것이 자라서 이에 마침이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上於天夬(택상어천쾌) : 못이 하늘에 오르는 것이 쾌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施祿及下(군자이시록급하) : 군자가 녹을 베풀음이 아래에 미치며,

居德則忌(거덕즉기) : 덕에 거하여 꺼림을 법받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壯于前趾(장우전지) : 앞 발꿈치에 장함이니,

往不勝爲咎(왕부승위구) : 가서 이기지 못하면 허물이 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勝而往咎也(부승이왕구야) : 이기지 못하면서 가는 것이 허물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惕號(척호) : 두렵게 부르짖음이니,

莫夜有戎勿恤(막야유융물휼) : 저문 밤에 군사가 있더라도 근심치 말지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有戎勿恤(유융물휼) : '유융물휼'은

得中道也(득중도야) : 중도를 얻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壯于구頄有凶(壯于구규유흉) : 광대뼈에 장해서 흉함이 있고

獨行遇雨(독행우우) : 홀로 행하여 비를 만나니.

君子夬夬(군자쾌쾌) : 군자는 결단할 것을 결단하는지라,

若濡有无咎(약유유무구) : 젖는듯 해서 성냄이 있으면 허물이 없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君子夬夬(군자쾌쾌) : '군자쾌쾌'라

終无咎也(종무구야)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느니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臀无膚其行次且(둔무부기행차차) : 볼기에 살이 없으며 그 행함이 머뭇거리니,

牽羊悔亡(견양회망) : 끌면 뉘우침이 없으련마는

聞言不信(문언부신) : 말을 듣더라도 믿지 않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其行次且(기행차차) : '기행차차'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당치 않음이요,

聞言不信(문언부신) : '문언부신'은

聰不明也(총부명야) : 귀밝음이 밝지 않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莧陸夬夬(현륙쾌쾌) : 현륙을 결단하고 결단하면,

中行无咎(중행무구) : <중>을 행함에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中行无咎(중행무구) : '중행무구'나

中未光也(중미광야) : <중>이 빛나지 못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无號(무호) : 호소할 데가 없으니,

終有凶(종유흉) : 마침내 흉함이 있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无號之凶(무호지흉) : '무호지흉'은

終不可長也(종부가장야) : 끝까지 길지 못하니라

 

【傳】 夬 序卦 益而不已 必決 故受之以夬. 夬者 決也. 益之極 必決而後止 理无常益 益而不已 已乃決也. 夬所以次益也. 爲卦 兌上乾下 以二體言之 澤 水之聚也 乃上於至高之處 有潰決之象. 以爻言之 五陽在下 長而將極 一陰在上 消而將盡 衆陽上進 決去一陰 所以爲夬也. 夬者 剛決之義 衆陽進而決去一陰 君子道長小人消衰將盡之時也.

夬은 揚于王庭이니 孚號有厲니라

【傳】 小人 方盛之時 君子之道未勝 安能顯然以正道 決去之 故含晦俟時 漸圖消之之道 今旣小人衰微 君子道盛 當顯行之於公朝 使人明知善惡 故云揚于王庭. 孚 信之在中誠意也. 號者 命衆之辭 君子之道 雖長盛而不敢忘戒備 故至誠以命衆 使知尙有危道 雖以此之甚盛 決彼之甚衰 若易而无備則有不虞之悔 是尙有危理 必有戒懼之心則无患也. 聖人設戒之意深矣.

告自邑이오 不利卽戎이며 利有攸往이니라

【傳】 君子之治小人 以其不善也. 必以己之善道 勝革之 故聖人誅亂 必先脩己 舜之敷文德是也. 邑 私邑. 告自邑 先自治也. 以衆陽之盛 決於一陰 力固有餘 然不可極其剛 至於太過. 太過 乃如蒙上九之爲寇也. 戎兵者 强武之事 不利卽戎 謂不宜尙壯武也. 卽 從也. 從戎 尙武也. 利有攸往 陽雖盛 未極乎上. 陰雖微 猶有未去. 是小人 尙有存者 君子之道 有未至也. 故宜進而往也. 不尙剛武而其道益進 乃夬之善也.

【本義】 夬 決也. 陽決陰也 三月之卦也. 以五陽 去一陰 決之而已. 然其決之也 必正名其罪而盡誠以呼號其衆 相與合力 然亦尙有危厲 不可安肆. 又當先治其私而不可專尙威武 則利有所往也 皆戒之之辭.

彖曰, 夬는 決也니 剛決柔也니 健而說하고 決而和하니라

【傳】 夬爲決義 五陽 決上之一陰也. 健而說決而和 以二體 言卦才也. 下健而上說 是健而能說決而能和 決之至善也. 兌說 爲和.

【本義】 釋卦名義而贊其德.

揚于王庭은 柔 乘五剛也오

【傳】 柔雖消矣 然居五剛之上 猶爲乘陵之象 陰而乘陽 非理之甚 君子勢旣足以去之 當顯揚其罪於王朝大庭 使衆知善惡也.

孚號有厲는 其危 乃光也오

【傳】 盡誠信以命其衆而知有危懼則君子之道 乃无虞而光大也.

告自邑不利卽戎은 所尙이 乃窮也오

【傳】 當先自治 不宜專尙剛武 卽戎則所尙 乃至窮極矣. 夬之時所尙 謂剛武也.

利有攸往은 剛長이 乃終也리라

【傳】 陽剛 雖盛 長猶未終 尙有一陰 更當決去 則君子之道 純一而无害之者矣 乃剛長之終也.

【本義】 此釋卦辭 柔乘五剛. 以卦體言 謂以一小人 加于衆君子之上 是其罪也. 剛長乃終 謂一變則爲純乾也.

象曰, 澤上於天이 夬니 君子 以하야 施祿及下하며 居德하야 則忌하니라

【傳】 澤 水之聚也而上於天至高之處 故爲夬象. 君子觀澤決於上而注漑於下之象 則以施祿及下 謂施其祿澤 以及於下也. 觀其決潰之象 則以居德則忌. 居德 謂安處其德. 則 約也. 忌 防也 謂約立防禁. 有防禁 則无潰散也. 王弼 作明忌 亦通 不云澤在天上而云澤上於天 上於天則意不安而有決潰之勢. 云在天上 乃安辭也.

【本義】 澤上於天 潰決之勢也. 施祿及下 潰決之意也. 居德則忌 未詳.

初九, 壯于前趾니 往하야 不勝이면 爲咎리라

【傳】 九 陽爻而乾體 剛健在上之物 乃在下而居決時 壯于前進者也. 前趾 謂進行 人之決於行也. 行而宜則其決爲是 往而不宜則決之過也 故往而不勝則爲咎也. 夬之時而往 往決也 故以勝負言. 九 居初而壯於進 躁於動者也 故有不勝之戒. 陰雖將盡而己之躁動 自宜有不勝之咎 不計彼也.

【本義】 前 猶進也. 當決之時 居下任壯 不勝宜矣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不勝而往이 咎也라

【傳】 人之行 必度其事 可爲然後 決之則无過矣 理不能勝而且往 其咎可知 凡行而有咎者 皆決之過也.

九二, 惕號니 莫夜에 有戎이라도 勿恤이로다

【傳】 夬者 陽決陰 君子決小人之時 不可忘戒備也. 陽長將極之時而二 處中居柔 不爲過剛 能知戒備 處夬之至善也. 內懷兢惕而外嚴誡號 雖莫夜 有兵戎 亦可勿恤也.

【本義】 九二 當決之時 剛而居柔 又得中道 故能憂惕號呼 以自戒備而莫夜有戎 亦可无患也.

象曰, 有戎勿恤은 得中道也일새라

【傳】 莫夜 有兵戎 可懼之甚也 然可勿恤者 以自處之善也. 旣得中道 又知惕懼 且有戒備 何事之足恤也. 九居二 雖得中 然非正 其爲至善何也. 曰陽決陰 君子決小人而得中 豈有不正也. 知時識勢 學易之大方也.

九三, 壯于頄하야 有凶코 君子는 夬夬니라 獨行遇雨니 若濡有慍이면 无咎리라

【傳】 爻辭 差錯. 安定胡公 移其文曰壯于頄 有凶 獨行遇雨 若濡有慍 君子 夬夬无咎. 亦未安也. 當云壯于頄 有凶 獨行遇雨 君子夬夬 若濡有慍 无咎. 夬決 尙剛健之時 三居下體之上 又處健體之極 剛果於決者也. 頄 顴骨也 在上而未極於上者也. 三居下體之上 雖在上而未爲最上 上有君而自任其剛決 壯于頄者也 有凶之道也. 獨行遇雨 三與上六 爲正應 方群陽 共決一陰之時 己若以私應之 故不與衆同而獨行則與上六 陰陽和合 故云遇雨. 易中言雨者 皆謂陰陽和也. 君子道長 決去小人之時而已獨與之和 其非可知. 唯君子 處斯時則能夬夬 謂夬其夬 果決其斷也. 雖其私與 當遠絶之 若見濡汚有慍惡之色 如此則无過咎也. 三 健體而處正 非必有是失也 因此義 以爲敎耳. 爻文所以交錯者 由有遇雨者 又有濡字 故誤以爲連也.

【本義】 頄 顴也. 九三 當決之時 以剛而過乎中 是欲決小人而剛壯 見于面目也. 如是則有凶道矣. 然在衆陽之中 獨與上六爲應 若能果決其決 不係私愛則雖合於上六 如獨行遇雨. 至於若濡而爲君子所慍 然終必能決去小人而无所咎也. 溫嶠之於王敦 其事類此.

象曰, 君子는 夬夬라 終无咎也니라

【傳】 牽梏於私好 由无決也. 君子義之與比 決於當決 故終不至於有咎也.

九四, 臀无膚며 其行次且니 牽羊하면 悔亡이련마는 聞言하야도 不信하리라

【傳】 臀无膚 居不安也. 行次且 進不前也. 次且 進難之狀. 九四 以陽居陰 剛決不足 欲止則衆陽 並進於下 勢不得安 猶臀傷而居不能安也. 欲行則居柔失其剛壯 不能强進 故其行 次且也. 牽羊悔亡 羊者 群行之物 牽者 挽拽之義. 言若能自强而牽挽 以從群行則可以亡其悔 然旣處柔 必不能也. 雖使聞是言 亦必不能信用也. 夫過而能改 聞善而能用 克己以從義 唯剛明者能之. 在它卦 九居四 其失未至如此之甚 在夬而居柔 其害大矣.

【本義】 以陽居陰 不中不正 居則不安 行則不進 若不與衆陽 競進而安出其後則可以亡其悔. 然當決之時 志在上進 必不能也. 占者 聞其言而信則轉凶而吉矣. 牽羊者 當其前則不進 縱之使前而隨其後則可以行矣.

象曰, 其行次且는 位不當也오 聞言不信은 聰不明也라

【傳】 九 處陰 位不當也. 以陽居柔 失其剛決 故不能强進 其行次且 剛然後能明 處柔則遷 失其正性 豈復有明也. 故聞言而不能信者 蓋其聰聽之不明也.

九五, 莧陸夬夬면 中行에 无咎니라

【傳】 五 雖剛陽中正 居尊位 然切近於上六 上六 說體而卦獨一陰 陽之所比也. 五爲決陰之主而反比之 其咎大矣. 故必決其決 如莧陸然 則於其中行之德 爲无咎也. 中行 中道也. 莧陸 今所謂馬齒莧 是也. 曝之難乾 感陰氣之多者也 而脆易折. 五 若如莧陸 雖感於陰而決斷之易則於中行 无過咎矣. 不然則失其中正也 感陰多之物 莧陸 爲易斷 故取爲象.

【本義】 莧陸 今馬齒莧 感陰氣之多者. 九五 當決之時 爲決之主而切近上六之陰 如莧陸然. 若決而決之而又不爲過暴 合於中行則无咎矣.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中行无咎나 中未光也라

【傳】 卦辭 言夬夬則於中行 爲无咎矣. 象 復盡其義 云中未光也. 夫人心正意誠 乃能極中正之道而充實光輝. 五 心有所比 以義之不可而決之. 雖行於外 不失中正之義 可以无咎 然於中道 未得爲光大也. 蓋人心 一有所欲則離道矣. 夫子於此 示人之意深矣.

【本義】 程傳 備矣.

上六, 无號니 終有凶하니라

【傳】 陽長將極 陰消將盡 獨一陰 處窮極之地 是衆君子得時 決去危極之小人也. 其勢必須消盡 故云无用號咷畏懼 終必有凶也.

【本義】 陰柔小人 居窮極之時 黨類已盡 无所號呼 終必有凶也. 占者 有君子之德則其敵當之 不然反是.

象曰, 无號之凶은 終不可長也니라

【傳】 陽剛君子之道 進而益盛 小人之道 旣已窮極 自然消亡 豈復能長久乎. 雖號咷 无二爲也 故云終不可長也. 先儒 以卦中 有孚號惕號 欲以无號 爲无號作去聲 謂无用更加號令 非也. 一卦中 適有兩去聲字一平聲字 何害而讀易者 率皆疑之. 或曰聖人之於天下 雖大惡 未嘗必絶之也 今直使之无號 謂必有凶可乎. 曰夬者 小人之道 消亡之時也 決去小人之道 豈必盡誅之乎. 使之變革 乃小人之道亡也 道亡 乃其凶也.

 

 

44.천풍구(天風姤)

姤(구) : 구는

女壯(여장) : 여자가 장함이니

勿用取女(물용취녀) : 여자를 취하지 말지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姤遇也(구우야) : 구는 만남이니,

柔遇剛也(유우강야) : <유>가 <강>을 만남이라.

勿用取女(물용취녀) : '물용취녀'는

不可與長也(부가여장야) : 가히 더불어 길지 못함이라.

天地相遇(천지상우) : 천지가 서로 만나니

品物咸章也(품물함장야) : 모든 물건이 다 빛남이요,

剛遇中正(강우중정) : 강한 것이 중정을 만나니

天下大行也(천하대행야) : 천하에 크게 행함이니,

姤之時義大矣哉(구지시의대의재) : 만남의 시와 때가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天下有風姤(천하유풍구) : 하늘 아래 바람이 있는 것이 구니,

后以施命誥四方(후이시명고사방) : <后>가 이로써 명을 베풀고 사방에 고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繫于金貞吉(계우김정길) : 쇠말뚝에 매면 바르게 함이 길하고,

有攸往見凶(유유왕견흉) : 가는 바를 두면 흉함을 보리니,

羸豕孚(리시부) : 마른 돼지가 믿고 뛰는데 믿음을 둔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繫于金柅(계우김니) : '계우김니'는

柔道牽也(유도견야) : 유의 도를 견제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包有魚无咎(포유어무구) : 꾸러미에 고기가 있으면 허물이 없으리니,

不利賓(부리빈) : 손님에게는 이롭지 아니하니라.

 


象曰(상왈) :상에 이르기를

包有魚(포유어) : '포유어'는

義不及賓也(의부급빈야) : 의리가 손에게 미치지 못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臀无膚其行次(둔무부기행차차) : 볼기에 살이 없으나 그 행함은 머뭇거리니,

厲无大咎(려무대구) : 위태하게 하면 큰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其行次且(기행차차) : '기행차차'는

行未牽也(행미견야) : 행함을 끌지 못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包无魚起凶(포무어기흉) : 꾸러미에 고기가 없으니 흉이 일어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无魚之凶(무어지흉) : '무어지흉'은

遠民也(원민야) : 백성을 멀리 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以杞包瓜(이기포과) : 박달나무로써 오이를 싸니,

含章有隕自天(함장유운자천) : 빛나는 것을 머금으면 하늘로부터 떨어짐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五含章(구오함장) : '구오함장'은

中正也(중정야) : 중정함이요

有隕自天(유운자천) : '유운자천'은

志不舍命也(지부사명야) : 뜻이 명을 버리지 않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姤其角(구기각) : 그뿔을 만남이라.

吝无咎(인무구) : 인색하니 허물할 데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姤其角(구기각) : '구기각'은

上窮吝也(상궁인야) : 위에서 궁하여 인색함이라

 

【傳】 姤 序卦 夬 決也. 決必有遇 故受之以姤. 姤 遇也. 決 判也. 物之決判則有遇合 本合則何遇 姤所以次夬也. 爲卦 乾上巽下 以二體言之 風行天下 天之下者 萬物也. 風之行 无不經觸 乃遇之象. 又一陰 始生於下 陰與陽遇也 故爲姤.

姤는 女壯이니 勿用取女니라

【傳】 一陰 始生 自是而長 漸以盛大 是女之將長壯也. 陰長則陽消 女壯則男弱 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 取女者 欲其柔和順從 以成家道.. 姤 乃方進之陰 漸壯而敵陽者 是以不可取也. 女漸壯則失男女之正 家道敗矣. 姤雖一陰 甚微 然有漸壯之道 所以戒也.

【本義】 姤 遇也. 決盡則爲純乾四月之卦 至姤然後 一陰可見而爲五月之卦 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値之 如不期而遇者 故爲遇. 遇已非正 又一陰而遇五陽則女德 不貞而壯之甚也. 取以自配 必害乎陽 故其象占如此.

彖曰, 姤는 遇也니 柔遇剛也라

【傳】 姤之義 遇也. 卦之爲姤 以柔遇剛也. 一陰方生 始與陽 相遇也.

【本義】 釋卦名.

勿用取女는 不可與長也일새라

【傳】 一陰旣生 漸長而盛 陰盛則陽衰矣. 取女者 欲長久而成家也 此漸盛之陰 將消勝於陽 不可與之長久也. 凡女子小人夷狄 勢苟漸盛 何可與久也 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

【本義】 釋卦辭.

天地相遇하니 品物이 咸章也오

【傳】 陰 始生於下 與陽相遇 天地相遇也. 陰陽不相交遇則萬物不生 天地相遇則化育庶類 品物咸章 萬物章明也.

【本義】 以卦體言.

剛遇中正하니 天下에 大行也니

【傳】 以卦才言也. 五與二 皆以陽剛 居中與正 以中正相遇也. 君得剛中之臣 臣遇中正之君 君臣以剛陽遇中正 其道可以大行於天下矣.

【本義】 指九五.

姤之時義 大矣哉라

【傳】 贊姤之時與姤之義 至大也. 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生 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 聖賢不相遇則道德不亨 事物不相遇則功用不成 姤之時與義 皆甚大也.

【本義】 幾微之際 聖人所謹.

象曰, 天下有風이 姤니 后 以하야 施命誥四方하니라

【傳】 風行天下 无所不周 爲君后者 觀其周徧之象 以施其命令 周誥四方也. 風行地上 與天下有風 皆爲周徧庶物之象而行於地上 徧觸萬物則爲觀 經歷觀省之象也. 行於天下 周徧四方則爲姤 施發命令之象也. 諸象 或稱先王 或稱后 或稱君子大人. 稱先王者 先王所以立法制 建國作樂省方欶法閉關育物享帝 皆是也. 稱后者 后王之所爲也. 財成天地之道施命誥四方 是也. 君子則上下之通稱. 大人者 王公之通稱.

初六, 繫于金柅면 貞吉하야 有攸往이면 見凶하리니 羸豕 孚蹢躅하니라

【傳】 姤 陰始生而將長之卦 一陰生則長而漸盛 陰長則陽消 小人道長也. 制之當於其微而未盛之時. 柅 止車之物 金爲之 堅强之至也. 止之以金柅而又繫之 止之固也. 固止 使不得進則陽剛貞正之道吉也. 使之進往則漸盛而害於陽 是見凶也. 羸豕孚蹢躅 聖人重爲之戒 言陰雖甚微 不可忽也. 豕 陰躁之物 故以爲況羸弱之豕 雖未能强猛 然其中心 在乎蹢躅. 蹢躅 跳躑也. 陰微而在下 可謂羸矣 然其中心 常在乎消陽也. 君子小人異道 小人雖微弱之時 未嘗无害君子之心 防於微則无能爲矣.

【本義】 柅 所以止車 以金爲之 其剛可知. 一陰始生 靜正則吉 往進則凶 故以二義 戒小人使不害於君子 則有吉而无凶 然其勢不可止也. 故以羸豕蹢躅曉君子 使深爲之備云.

象曰, 繫于金柅는 柔道 牽也일새라

【傳】 牽者 引而進也. 陰始生而漸進 柔道 方牽也 繫之于金柅 所以止其進也. 不使進則不能消正道 乃貞吉也.

【本義】 牽 進也 以其進 故止之.

九二, 包有魚면 无咎하리니 不利賓하니라

【傳】 姤 遇也. 二與初 密比 相遇者也. 在他卦則初 正應於四 在姤則以遇爲重 相遇之道 主於專一 二之剛中 遇固以誠 然初之陰柔 群陽在上而又有所應者 其志所求也 陰柔之質 鮮克貞固 二之於初 難得其誠心矣. 所遇不得其誠心 遇道之乖也. 包者 苴裹也. 魚 陰物之美者 陽之於陰 其所悅美 故取魚象. 二於初 若能固畜之 如包苴之有魚則於遇 爲无咎矣. 賓 外來者也. 不利賓 包苴之魚 豈能及賓 謂不可更及外人也. 遇道 當專一 二則雜矣.

【本義】 魚 陰物. 二與初遇 爲包有魚之象 然制之在己 故猶可以无咎. 若不制而使遇於衆則其爲害廣矣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包有魚는 義不及賓也라

【傳】 二之遇初 不可使有二於外 當如包苴之有魚 包苴之魚 義不及於賓客也.

九三, 臀无膚나 其行은 次且니 厲하면 无大咎리라

【傳】 二與初 旣相遇. 三 說初而密比於二 非所安也. 又爲二所忌惡 其居不安 若臀之无膚也. 處旣不安則當去之而居姤之時 志求乎遇 一陰在下 是所欲也. 故處雖不安而其行則又次且也. 次且 進難之狀 謂不能遽舍也. 然三剛正而處巽 有不終迷之義 若知其不正而懷危懼 不敢妄動則可以无大咎也. 非義求遇 固己有咎矣 知危而止則不至於大也.

【本義】 九三 過剛不中 下不遇於初 上无應於上 居則不安 行則不進 故其象占如此. 然旣无所遇則无陰邪之傷 故雖危厲而无大咎也.

象曰, 其行次且는 行未牽也라

【傳】 其始 志在求遇於初 故其行遲遲未牽 不促其行也. 旣知危而改之 故未至於大咎也.

九四, 包无魚니 起凶하리라

【傳】 包者 所裹畜也. 魚 所美也. 四與初 爲正應 當相遇者也 而初已遇於二矣 失其所遇 猶包之无魚 亡其所有也. 四 當姤遇之時 居上位而失其下 下之離 由己之失德也. 四之失者 不中正也 以不中正而失其民 所以凶也. 曰初之從二 以比近也 豈四之罪乎. 曰在四而言 義當有咎 不能保其下 由失道也 豈有上不失道而下離者乎. 遇之道 君臣民主夫婦朋友 皆在焉. 四 以下睽 故主民而言 爲上而下離 必有凶變 起者 將生之謂 民心旣離 難將作矣.

【本義】 初六正應 己遇於二而不及於己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无魚之凶은 遠民也일새라

【傳】 下之離 由己致之 遠民者 己遠之也 爲上者 有以使之離也.

【本義】 民之去己 猶己遠之.

九五, 以杞包瓜니 含章이면 有隕自天이리라

【傳】 九五 下亦无應 非有遇也 然得遇之道 故終必有遇. 夫上下之遇 由相求也. 杞高木而葉大 處高體大而可以包物者 杞也. 美實之在下者 瓜也. 美而居下者 側微之賢之象也. 九五 尊居君位而下求賢才 以至高而求至下 猶以杞葉而包坬 能自降屈如此. 又其內蘊中正之德 充實章美 人君如是則无有不遇所求者也. 雖屈己求賢 若其德不正 賢者不屑也 故必含蓄章美 內積至誠則有隕自天矣. 猶云自天而降 言必得之也 自古人君 至誠降屈 以中正之道 求天下之賢 未有不遇者也. 高宗感於夢寐 文王遇於漁釣 皆由是道也.

【本義】 瓜 陰物之在下者 甘美而善潰. 杞 高大堅實之木也. 五以陽剛中正 主卦於上而下防始生必潰之陰 其象如此 然陰陽迭勝 時運之常 若能含晦章美 靜以制之則可以回造化矣 有隕自天 本无而倏有之象也.

象曰, 九五含章은 中正也오

【傳】 所謂含章 謂其含蘊中正之德也 德充實則成章而有輝光.

有隕自天은 志不舍命也일새라

【傳】 命 天理也. 舍 違也. 至誠中正 屈己求賢 存志合於天理 所以有隕自天 必得之矣.

上九, 姤其角이라 吝하니 无咎니라

【傳】 至剛而在最上者 角也. 九 以剛居上 故以角爲象. 人之相遇 由降屈以相從 和順以相接 故能合也. 上九 高亢而剛極 人誰與之 以此求遇 固可吝也. 己則如是 人之遠之 非他人之罪也 由己致之 故无所歸咎.

【本義】 角 剛乎上者也. 上九 以剛居上而无位 不得其遇 故其象占 與九三 類.

象曰, 姤其角은 上窮하야 吝이라

【傳】 旣處窮上 剛亦極矣 是上窮而致吝也. 以剛極 居高而求遇 不亦難乎.

 


 
45.택지췌(澤地萃)

萃(췌) : <췌>는

亨王假有廟(형왕가유묘) : 형하니 왕이 사당을 둠에 지극히 함이니,

利見大人亨利貞(이견대인형이정) : 대인을 봄이 이롭고 형통하니,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用大牲吉(용대생길) : 큰 희생을 쓰는 것이 길하니,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갈 바를 둠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萃聚也(췌취야) : <취>는 모으는 것이니,

順以說(순이열) : 순해서 기뻐하고,

剛中而應(강중이응) : 강한 것이 가운데에서 응함이라.

故聚也(고취야) : 그러므로 모이느리라.

王假有廟(왕가유묘) : '왕가유묘'는

致孝享也(치효향야) : 효성으로 제사를 이룸이요,

利見大人亨(이견대인형) : '이견대인형'은

聚以正也(취이정야) : 모으는 데 바른것으로 함이요,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용대생길이유유왕) : '용대생길이유유왕'은

順天命也(순천명야) : 천명을 따름이니,

觀其所聚(관기소취) : 그 모이는 바를 보아서

而天地萬物之情(이천지만물지정) : 천지만물의 실정을

可見矣(가견의) : 가히 보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上於地萃(택상어지췌) : 못이 땅의 위에 한 것이 취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除戎器(군자이제융기) : 군자가 이로써 병기를 수리하여

戒不虞(계부우) : 헤아리지 못할 것을 경계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有孚(유부) : 미더움이 있으나

不終乃亂乃萃(불종내란내췌) : 끝까지 아니하면 이에 어지럽고 이에 모으니.

若號(약호) : 호소하는 듯하면

一握爲笑(일악위소) : 일제히 비웃으리니,

勿恤往无咎(물휼왕무구) : 근심치 말고 가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乃亂乃萃(내란내췌) : '내란내췌'는

其志亂也(기지란야) : 그 뜻이 어지러움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引吉无咎(인길무구) : 이끌면 길하여 허물이 없으리니,

孚乃利用禴(부내이용약) : 미더워서 이에 간략히 제사 올리는 것이 이로우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引吉无咎(인길무구) : '인길무구'는

中未變也(중미변야) : 중정해서 변하지 아니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萃如嗟如(췌여차여) : 모이는데 슬퍼하느니라.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운 바가 없으니,

往无咎(왕무구) : 가면 허물이 없거니와

小吝(소린) : 조금 인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往无咎(왕무구) : 가서 허물이 없다는 것은

上巽也(상손야) : 위가 겸손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大吉无咎(대길무구) : 크게 길하여야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大吉无咎(대길무구) : '대길무구'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당치 아니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萃有位无咎(췌유위무구) : 모으는데 자리가 있고 허물이 없으나.

匪孚(비부) : 믿지 아니하거든

元永貞悔(원영정회) : 크게 길이 바른 길을 지켜야 후회가 해소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萃有位(췌유위) : '췌유위'는

志未光也(지미광야) : 뜻이 빛나지 않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齎咨涕无咎(재자체무구) : 탄식하며 눈물을 흘림이니, 허물할 데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齎咨涕(재자체) : '지자체이'는

未安上也(미안상야) : 위에서 편안하지 못함이니라

 

【傳】 萃 序卦 姤者 遇也. 物相遇而后 聚 故受之以萃. 萃者 聚也. 物相會遇則成群 萃所以次姤也. 爲卦 兌上坤下 澤上於地 水之聚也 故爲萃. 不言澤在地上而云澤上於地 言上於地則爲方聚之義也.

萃는 亨王假有廟니

【傳】 王者萃聚天下之道 至於有廟 極也. 群生 至衆也 而可一其歸仰 人心莫知其鄕也 而能致其誠敬 鬼神之不可度也 而能致其來格 天下萃合人心 總攝衆志之道 非一 其至大 莫過於宗廟 故王者 萃天下之道 至於有廟則萃道之至也. 祭祀之報 本於人心 聖人 制禮以成其德耳 故豺獺 能祭其性 然也. 萃下有亨字 羨文也. 亨字自在下 與渙不同 渙則先言卦才 萃 乃先言卦義 彖辭甚明.

利見大人하니 亨하니 利貞하리라

【傳】 天下之聚 必得大人以治之. 人聚則亂 物聚則爭 事聚則紊 非大人治之則萃 所以致爭亂也. 萃以不正則人聚 爲苟合財聚 爲悖入安得亨乎 故利貞.

用大牲이 吉하니 利有攸往하니라

【傳】 萃者 豊厚之時也 其用宜稱 故用大牲吉 事莫重於祭 故以祭享而言. 上交鬼神 下接民物 百用莫不皆然 當萃之時而交物以厚則是享豊富之吉也. 天下莫不同其富樂矣 若時之厚而交物以薄 乃不享其豊美 天下莫之與而悔吝生矣. 蓋隨之宜 順理而行 故彖云順天命也. 夫不能有爲者 力之不足也 當萃之時 故利有攸往. 大凡興工立事 貴得可爲之時 萃而後用 是動而有裕 天理然也.

【本義】 萃 聚也. 坤順兌說 九五 剛中而二應之 又爲澤上於地 萬物萃聚之象 故爲萃. 亨字 衍文. 王假有廟 言王者 可以至乎宗廟之中 王者卜祭之吉也. 祭義曰公假于太廟 是也. 廟 所以聚祖考之精神 又人必能聚己之精神則可以至于廟而承祖考也. 物旣聚則必見大人而後 可以得亨 然又必利於正 所聚不正則亦不能亨也. 大牲 必聚而後有聚則可以有所往 皆占吉而有戒之辭.

彖曰, 萃는 聚야니 順以說하고 剛中而應이라 故聚也니라

【傳】 萃之義 聚也. 順以說 以卦才言也. 上說而下順 爲上以說道 使民而順於人心 下說上之政令而順從於上 旣上下順說 又陽剛 處中正之位而下有應助如此 故能聚也. 欲天下之萃 才非如是 不能也.

【本義】 以卦德卦體 釋卦名義.

王假有廟는 致孝享也오

【傳】 王者萃人心之道 至於建立宗廟 所以致其孝享之誠也. 祭祀 人心之所自盡也 故萃天下之心者 无如孝享 王者萃天下之道 至於有廟則其極也.

利見大人亨은 聚以正也일새라

【傳】 萃之時 見大人則能亨 蓋聚以正道也. 見大人則其聚 以正道 得其正則亨矣 萃不以正 其能亨乎.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은 順天命也니

【傳】 用大牲 承上有廟之文 以享祀而言 凡事莫不如是 豊聚之時 交於物者當厚 稱其宜也. 物聚而力贍 乃可以有爲 故利有攸往 皆天理然也 故云順天命也.

【本義】 釋卦辭.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을 可見矣리라

【傳】 觀萃之理 可以見天地萬物之情也. 天地之化育 萬物之生成 凡有者 皆聚也. 有无動靜終始之理 聚散而已 故觀其所以聚則天地萬物之情 可見矣.

【本義】 極言其理而贊之.

象曰, 澤上於地 萃니 君子 以하야 除戎器하야 戒不虞하니라

【傳】 澤上於地 爲萃聚之象 君子觀萃象 以除治戎器 用戒備於不虞. 凡物之萃則有不虞度之事 故衆聚則有爭 物聚則有奪. 大率旣聚則多故矣 故觀萃象而戒也. 除 謂簡治也 去弊惡也. 除而聚之 所以戒不虞也.

【本義】 除者 修而聚之之謂.

初六, 有孚나 不終이면 乃亂乃萃할새 若號하면 一握爲笑하리니 勿恤코 往하면 无咎리라

【傳】 初與四 爲正應 本有孚以相從者也. 然當萃時 三陰聚處 柔无守正之節 若捨正應而從其類 乃有孚而不終也. 乃亂 惑亂其心也. 乃萃 與其同類聚也. 初若守正不從 號呼以求正應則一握笑之矣. 一握 俗語 一團也 謂衆以爲笑也. 若能勿恤而往從剛陽之正應則无過咎 不然則入小人之群矣.

【本義】 初六 上應九四而隔於二陰 當萃之時 不能自守 是有孚而不終 志亂而妄聚也. 若呼號正應則衆以爲笑 但勿恤而往從正應則无咎矣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乃亂乃萃는 其志亂也일새라

【傳】 其心志 爲同類所惑亂 故乃萃於群陰也. 不能固其守則爲小人 所惑亂而失其正矣.

六二, 引하면 吉하야 无咎하리니 孚乃利用禴이리라

【傳】 初 陰柔 又非中正 恐不能終其孚 故因其才而爲之戒. 二雖陰柔而得中正 故雖戒而微辭. 凡爻之辭 關得失二端者 爲法爲戒 亦各隨其才而設也. 引吉无咎 引者 相牽也 人之交 相求則合 相待則離. 二與五 爲正應當萃者也而相遠 又在群陰之間 必相牽引則得其萃矣. 五居尊位 有中正之德 二亦以中正之道 往與之萃 乃君臣和合也 其所共致 豈可量也 是以吉而无咎也. 无咎者 善補過也. 二與五 不相引則過矣. 孚乃利用禴 孚 信之在中 誠之謂也. 禴 祭之簡薄者也. 菲薄而祭 不尙備物 直以誠意 交於神明也. 孚乃者 謂有其孚則可不用文飾 專以至誠 交於上也. 以禴言者 謂薦其誠而已 上下相聚而尙飾焉 是未誠也. 蓋其中實者 不假飾於外 用禴之義也. 孚信者 萃之本也 不獨君臣之聚 凡天下之聚 在誠而已.

【本義】 二應五而雜於二陰之間 必牽引以萃 乃吉而无咎. 又二中正柔順 虛中以上應 九五 剛健中正 誠實而下交 故卜祭者 有其孚誠則雖薄物 亦可以祭矣.

象曰, 引吉无咎는 中하야 未變也일새라

【傳】 萃之時 以得聚爲吉 故九四 爲得上下之萃. 二與五 雖正應 然異處有間 乃當萃而未合者也. 故能相引而萃則吉而无咎 以其有中正之德 未遽至改變也 變則不相引矣. 或曰二旣有中正之德而象云未變 辭若不足 何也. 曰群陰 比處 乃其類聚 方萃之時 居其間 能自守不變 遠須正應 剛立者能之. 二 陰柔之才 以其有中正之德 可覬其未至於變耳. 故象 含其意以存戒也.

六三, 萃如嗟如라 无攸利하니 往하면 无咎어니와 小吝하니라

【傳】 三 陰柔不中正之人也 求萃於人而人莫與 求四則非其正應 又非其類 是以不正 爲四所棄也 與二則二. 二自中正應五 是以不正 爲二所不與也. 故欲萃如則爲人棄絶而嗟如 不獲萃而嗟恨也. 上下皆不與 无所利也 唯往而從上六則得其萃 爲无咎也. 三與上 雖非陰陽正應 然萃之時 以類相從 皆以柔 居一體之上 又皆无與 居相應之地. 上 復處說順之極 故得其萃而无咎也. 易道 變動无常 在人識之 然而小吝 何也. 三 始求萃於四與二 不獲而後 往從上六 人之動爲如此 雖得所求 亦可小羞吝也.

【本義】 六三 陰柔不中不正 上无應與 欲求萃於近而不得 故嗟如而无所利 唯往從於上 可以无咎. 然不得其萃 困然後往 復得陰極无位之爻 亦可小羞矣. 戒占者 當近捨不正之强援而遠結正應之窮交 則无咎矣.

象曰, 往无咎는 上이 巽也일새라

【傳】 上居柔說之極 三往而无咎者 上六 巽順而受之也.

九四, 大吉이라야 无咎리라

【傳】 四 當萃之時 上比九五之君 得君臣之聚也. 下比下體群陰 得下民之聚也. 得上下之聚 可謂善矣. 然四 以陽居陰 非正也 雖得上下之聚 必得大吉然後 爲无咎也. 大爲周遍之義 无所不周然後爲大 无所不正則爲大吉 大吉則无咎也. 夫上下之聚 固有不由正道而得者 非理枉道而得君者 自古多矣 非理枉道而得民者 蓋亦有焉. 如齊之陳恒 魯之季氏是也. 然得爲大吉乎 得爲无咎乎. 故九四 必能大吉然後 爲无咎也.

【本義】 上比九五 下比衆陰 得其萃矣 然以陽居陰不正 故戒占者 必大吉然後 得无咎也.

象曰, 大吉无咎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以其位之不當 疑其所爲 未能盡善 故云必得大吉然後 无咎也. 非盡善 安得爲大吉乎.

九五, 萃有位코 无咎하나 匪孚어든 元英貞이면 悔亡하리라

【傳】 九五 居天下之尊 萃天下之衆而君臨之 當正其位脩其德 以陽剛 居尊位 稱其位矣 爲有其位矣. 得中正之道 无過咎也. 如是而有不信而未歸者則當自反 以脩其元永貞之德 則无思不服而悔亡矣. 元永貞者 君之德 民所歸也 故比天下之道 與萃天下之道 皆在此三者 王者旣有其位 又有其德 中正无過咎而天下 尙有未信服歸附者. 蓋其道未光大也. 元永貞之道 未至也 在脩德以來之 如苗民逆命 帝乃誕敷文德 舜德非不至也. 蓋有遠近昏明之異 故其歸有先後. 旣有未歸則當脩德也 所謂德 元永貞之道也. 元 首也 長也. 爲君德 首出庶物 君長群生 有尊大之義焉 有主統之義焉 而又恒永貞固則通於神明 光於四海 无思不服矣 乃无匪孚而其悔 亡也. 所謂悔 志之未光 心之未慊也.

【本義】 九五 剛陽中正 當萃之時而居尊 固无咎矣. 若有未信則亦脩其元永貞之德而悔亡矣.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萃有位는 志未光也일새라

【傳】 象 擧爻上句 王者之志 必欲誠信 著於天下 有感必通 含生之類 莫不懷歸 若尙有匪孚 是其志之未光大也.

【本義】 未光 謂匪孚.

上六, 齎咨涕洟니 无咎니라

【傳】 六 說之主 陰柔小人 說高位而處之 天下 孰肯與也. 求萃而人莫之與 其窮 至於齎咨而涕洟也. 齎咨 咨嗟也. 人之絶之 由己自取 又將誰咎 爲人惡絶 不知所爲則隕穫而至嗟涕 眞小人之情狀也.

【本義】 處萃之終 陰柔无位 求萃不得 故戒占者 必如此而後 可以无咎也.

象曰, 齎咨涕柂는 未安上也라

【傳】 小人所處 常失其宜 旣貪而從欲 不能自擇安地 至於困窮則顚沛不知所爲 六之涕洟 蓋不安於處上也. 君子愼其所處 非義不居 不幸而有危困則泰然自安 不以累其心 小人居不擇安 常履非據 及其窮迫則隕穫躁橈 甚至涕洟 爲可羞也. 未者 非遽之辭 猶俗云未便也. 未便能安於上也. 陰而居上 孤處无與 旣非其據 豈能安乎.

 

 

46.지풍승(地風升)

升(승) : <승>은

元亨(원형) : 크게 형통하니.

用見大人勿恤(용견대인물휼) : 대인을 보되 근심치 말고

南征吉(남정길) : 남으로 가면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柔以時升(유이시승) : <유>가 때로 올라가서,

巽而順(손이순) : 겸손해서 순하고,

剛中而應(강중이응) : 강한 것이 중정해서 응함이라.

是以大亨(시이대형) : 이로써 크게 형통하니라.

用見大人勿恤(용견대인물휼) : '용견대인물휼'은

有慶也(유경야) : 경사가 있음이요,

南征吉(남정길) : '남정길'은

志行也(지행야) : 뜻이 행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地中生木升(지중생목승) : 땅가운데에서 나무가 나오는 것이 <승>이니,

君子以順德(군자이순덕) : 군자가 덕에 순해서

積小以高大(적소이고대) : 작은 것을 쌓아 크게 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允升大吉(윤승대길) : 믿어서 오름이니 크게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允升大吉(윤승대길) : '윤승대길'은

上合志也(상합지야) : 위와 뜻이 합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孚乃利用禴(부내이용약) : 믿어서 이에 간략한 제사를 씀이 이로우니,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二之孚(구이지부) : '구이지부'는

有喜也(유희야) : 기쁨이 있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升虛邑(승허읍) : 빈 읍에 오름이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升虛邑(승허읍) : '승허읍'은

无所疑也(무소의야) : 의심할 바가 없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王用亨于岐山(왕용형우기산) : 왕이 기산에서 제사를 지내면

吉无咎(길무구) : 길하고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王用亨于岐山(왕용형우기산) : '왕용향우기산'은

順事也(순사야) : 순히 섬김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여야 길하리니

升階(승계) : 섬돌에 오르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貞吉升階(정길승계) : '정길승계'는

大得志也(대득지야) : 뜻을 크게 얻으리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冥升(명승) : 어둡게 오름이니,

利于不息之貞(이우부식지정) : 계속하지 않는 바름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冥升在(명승재) : '명승'이 위에 있으니,

消不富也(소부부야) : 사라져 부유하지 못함이라

 

【傳】 升 序卦 萃者 聚也. 聚而上者 謂之升 故受之以升. 物之積聚而益高大 聚而上也 故爲升. 所以次於萃也. 爲卦 坤上巽下 木在地下 爲地中生木 木生地中 長而益高 爲升之象也.

升은 元亨하니 用見大人호대 勿恤코 南征하면 吉하리라

【傳】 升者 進而上也. 升進則有亨義而以卦才之善 故元亨也. 用此道 以見大人 不假憂恤 前進則吉也. 南征 前進也.

【本義】 升 進而上也. 卦 自解來 柔上居四 內巽外順. 九二 剛中而五應之 是以其占如此. 南征 前進也.

彖曰, 柔 以時升하야

【本義】 以卦變 釋卦名.

巽而順하고 剛中而應이라 是以大亨하니라

【傳】 以二體言 柔升 謂坤 上行也. 巽 旣體卑而就下. 坤 乃順時而上 升以時也 謂時當升也. 柔旣上而成升則下巽而上順 以巽順之道升 可謂時矣 二以剛中之道 應於五 五以中順之德 應於二 能巽而順 其升以時 是以元亨也. 彖文 誤作大亨 解在大有卦.

【本義】 以卦德卦體 釋卦辭.

用見大人勿恤은 有慶也오

【傳】 凡升之道 必由大人 升於位則由王公 升於道則由聖賢 用巽順剛中之道 以見大人 必遂其升. 勿恤 不憂其不遂也. 遂其升則己之福慶而福慶及物也.

南征吉은 志行也라

【傳】 南 人之所向 南征 謂前進也. 前進則遂其升而得行其志 是以吉也.

象曰, 地中生木이 升이니 君子 以하야 順德하야 積小以高大하니라

【傳】 木生地中 長而上升 爲升之象. 君子 觀升之象 以順脩其德 積累微小 以至高大也. 順則可進 逆乃退也. 萬物之進 皆以順道也. 善不積 不足以成名 學業之充實 道德之崇高 皆由積累而至積小 所以成高大 升之義也.

【本義】 王肅本 順作愼. 今按他書 引此亦多作愼 意尤明白 蓋古字通用也. 說見上篇蒙卦.

初六, 允升이니 大吉하니라

【傳】 初以柔 居巽體之下 又巽之主 上承於九二之剛 巽之至者也. 二以剛中之德 上應於君 當升之任者也. 允者 信從也. 初之柔巽 唯信從於二 信二而從之同升 乃大吉也. 二 以德言則剛中 以力言則當任 初之陰柔 又无應援 不能自升 從於剛中之賢以進 是由剛中之道也 吉孰大焉.

【本義】 初以柔順居下 巽之主也. 當升之時 巽於二陽 占者如之則信能升而大吉矣.

象曰, 允升大吉은 上合志也라

【傳】 與在上者 合志同升也. 上 謂九二 從二而升 乃與二同志也. 能信從剛中之賢 所以大吉.

九二, 孚乃利用禴이니 无咎리라

【傳】 二 陽剛而在下. 五 陰柔而居上. 夫以剛而事柔 以陽而從陰 雖有時而然 非順道也. 以暗而臨明 以剛而事弱 若黽勉於事勢 非誠服也. 上下之交 不以誠 其可以久乎 其可以有爲乎. 五雖陰柔 然居尊位 二雖剛陽 事上者也 當內存至誠 不假文飾於誠 積於中則自不事外飾 故曰利用禴. 謂尙誠敬也. 自古剛强之臣 事柔弱之君 未有不爲矯飾者也. 禴 祭之簡質者也. 云孚乃 謂旣孚 乃宜不用文飾 專以其誠 感通於上也. 如是則得无咎 以剛强之臣而事柔弱之君 又當升之時 非誠意相交 其能免於咎乎.

【本義】 義見萃卦.

象曰, 九二之孚는 有喜也라

【傳】 二 能以孚誠 事上則不唯爲臣之道 无咎而已 可以行剛中之道 澤及天下 是有喜也. 凡象 言有慶者 如是則有福慶 及於物也. 言有喜者 事旣善而又有可喜也. 如大畜童牛之牿元吉 象云有喜 蓋牿於童則易 又免强制之難 是有可喜也.

九三은 升虛邑이로다

【傳】 三 以陽剛之才 正而且巽 上皆順之 復有援應 以是而升 如入无人之邑 孰禦哉.

【本義】 陽實陰虛而坤有國邑之象. 九三 以陽剛 當承時而進臨於坤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升虛邑은 无所疑也라

【傳】 入无人之邑 其進无疑阻也.

六四, 王用亨于岐山이면 吉코 无咎하리라

【傳】 四 柔順之才 上順君之升 下順下之進 己則止其所焉. 以陰居柔 陰而在下 止其所也. 昔者 文王之居岐山之下 上順天子而欲致之有道 下順天下之賢而使之升進 己則柔順謙恭 不出其位 至德如此 周之王業 用是而亨也. 四 能如是則亨而吉 且无咎矣 四之才 固自善矣 復有无咎之辭 何也. 曰四之才 雖善而其位 當戒也. 居近君之位 在升之時 不可復升 升則凶咎可知 故云如文王則吉而无咎也. 然處大臣之位 不得无事於升 當上升其君之道 下升天下之賢 己則止其分焉. 分雖當止而德則當升也 道則當亨也. 盡斯道者 其唯文王乎.

【本義】 義見隨卦.

象曰, 王用亨于岐山은 順事也라

【傳】 四 居近君之位而當升時 得吉而无咎者 以其有順德也. 以柔居坤 順之至也. 文王之亨于岐山 亦以順時而已. 上順於上 下順乎下 己順處其義 故云順事也.

【本義】 以順而升 登祭于山之象.

九五, 貞이라야 吉하리니 升階로다

【傳】 五 以下有剛中之應 故能居尊位而吉 然質本陰柔 必守貞固 乃得其吉也. 若不能貞固則信賢不篤 任賢不終 安能吉也. 階 所由而升也. 任剛中之賢 輔之而升 猶登進自階 言有由而易也. 指言九二正應 然在下之賢 皆用升之階也 能用賢則彙升矣.

【本義】 以陰居陽 當升而居尊位 必能正固則可以得吉而升階矣. 階 升之易者.

象曰, 貞吉升階는 大得志也리라

【傳】 倚任賢才而能貞固 如是而升 可以致天下之大治 其志可大得也. 君道之升 患无賢才之助爾 有助則猶自階而升也.

上六, 冥升이니 利于不息之貞하니라

【傳】 六 以陰居升之極 昏冥於升 知進而不知止者也 其爲不明甚矣. 然求升不已之心 有時而用於貞正而當不息之事則爲宜矣 君子於貞正之德 終日乾乾 自强不息 如上六不已之心 用之於此則利也. 以小人貪求无已之心 移於進德則何善如之.

【本義】 以陰 居升極 昏冥不已者也. 占者遇此 无適而利 但可反其不已於外之心 施之於不息之正而已.

象曰, 冥升在上하니 消不富也로다

【傳】 昏冥於升極 上而不知已 唯有消亡 豈復有加益也. 不富 无復增益也. 升旣極則有退而无進也.

 


47.택수곤(澤水困)

困(곤) : <곤>은

亨貞(형정) : 형통하고, 바르니

大人(대인) : 대인이라.

吉无咎(길무구) : 길하고 허물이 없으니,

有言不信(유언부신) : 말이 있으면 믿지 않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困剛揜也(곤강엄야) : <곤>은 <강>이 가리워짐이니.

險以說(험이열) : 험하되 기뻐하며,

困而不失其所亨(곤이부실기소형) : 곤궁하되 그 형통한 바를 잃지 아니하니,

其唯君子乎(기유군자호) : 그 오직 군자이로다

貞大人吉(정대인길) : '정대인길'은

以剛中也(이강중야) : 강이 정중함으로써요,

有言不信(유언부신) : '유언부신'은

尙口乃窮也(상구내궁야) : 입을 숭상함이 이에 궁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无水困(택무수곤) : 못에 물이 없는 것이 곤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致命遂志(군자이치명수지) : 군자가 이로써 목숨을 다하여 뜻을 이루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臀困于株木(둔곤우주목) : 궁둥이가 등걸에 <곤>함이라.

入于幽谷(입우유곡) : 그윽한 골짜기에 들어가서

三歲不覿(삼세부적) : 3년이라도 보지 못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入于幽谷(입우유곡) : '입우유곡'은

幽不明也(유부명야) : 그윽해서 밝지 못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困于酒食(곤우주식) : 일상의 식생활에 곤란하나

朱紱方來(주불방래) : 붉은 인끈을 찬 천자의 사자가 있어 바야흐로 오리니,

利用亨祀(리용형사) : 제사를 올림이 이로우니,

征凶无咎(정흉무구) : 구하려 가면 흉하니 허물할 데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困于酒食(곤우주식) : '곤우주식'은,

中有慶也(중유경야) : 중정이라 경사가 있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困于石(곤우석) : 돌에 곤란하며

據于蒺藜(거우질려) : 가시에 웅거함이라.

入于其宮(입우기궁) : 그 집에 들어가더라도

不見其妻(부견기처) : 그 처를 보지 못하니 흉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據于蒺藜(거우질려) : '거우질려'는

乘剛也(승강야) : 강을 탐이요,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입우기궁부견기처) : 제집에 들어가니 아내를 보지 못하니

不祥也(부상야) : 상서롭지 못함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來徐徐(래서서) : 오는 것이 느릿느릿한 것은

困于金車(곤우김거) : 쇠수레에 곤함을 당하니

吝有終(인유종) : 인색하나 마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來徐徐(래서서) : '래서서'는

志在下也(지재하야) : 뜻이 아래에 있음이니,

雖不當位(수불당위) : 비롯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으나

有與也(유여야) : 더불음이 있느니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劓刖(의월) : 코를 베이고 발꿈치를 베임이니,

困于赤紱(곤우적불) : 벼슬아치에 괴로움을 당하나,

乃徐有說(내서유열) : 이에 서서히 기쁨이 있으리니,

利用祭祀(이용제사) : 제사를 지냄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劓刖(의월) : '의월'은

志未得也(지미득야) : 뜻을 얻지 못함이요,

乃徐有說(내서유열) : '내서유열'은

以中直也(이중직야) : 중정하고 곧음으로써요,

利用祭祀(이용제사) : '이용제사'는

受福也(수복야) : 복을 받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困于葛藟于臲卼(곤우갈류우얼올) : 칡덩쿨과 위태함에 곤란함이니,

曰動悔(왈동회) : 말하되 '움직이면 뉘우친다'라 하여

有悔征吉(유회정길) : 뉘우침을 두면 가서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困于葛藟(곤우갈류) : '곤우갈류'는

未當也(미당야) : 당치 않음이요,

動悔有悔(동회유회) : '동회유회'는

吉行也(길행야) : 길하게 행함이라

 

【傳】 困 序卦 升而不已必建 故受之以困. 升者 自下而上 自下升上 以力進也不已 必困矣. 故升之後 受之以困也. 困者 憊乏之義. 爲卦 兌上而坎下 水居澤上則澤中有水也. 乃在澤下 枯涸无水之象 爲困乏之義. 又兌 以陰在上 坎 以陽居下 與上六 在二陽之上而九二 陷於二陰之重 皆陰柔 揜於陽剛 所以爲困也. 君子 爲小人所揜蔽 窮困之時也.

困은 亨코 貞하니 大人이라 吉코 无咎하니 有言이면 不信하리라

【傳】 如卦之才則困而能亨 且得貞正 乃大人處困之道也 故能吉而无咎. 大人處困 不唯其道自吉 樂天安命 乃不失其吉也 況隨時善處 復有裕乎. 有言不信 當困而言 人誰信之.

【本義】 困者 窮而不能自振之義. 坎剛 爲兌柔所揜. 九二 爲二陰所揜 四五 爲上六所揜. 所以爲困 坎險兌說 處險而說 是身雖困而道則亨也. 二五 剛中 又有大人之象 占者 處困能亨則得其正矣. 非大人 其孰能之 故曰貞 又曰大人者 明不正之小人 不能當也. 有言不信 又戒以當務晦黙 不可尙口 益取困窮.

彖曰, 困은 剛揜也니

【傳】 卦所以爲困 以剛 爲柔所掩蔽也. 陷於下而掩於上 所以困也 陷亦掩也. 剛陽君子而爲陰柔 小人所掩蔽 君子之道 困窒之時也.

【本義】 以卦體 釋卦名.

險以說하야 困而不失其所亨은 其唯君子乎인져

【傳】 以卦才 言處困之道也. 下險而上說 爲處險而能說 雖在困窮艱險之中 樂天安義 自得其說樂也. 時雖困也 處不失義則其道自亨 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能如是者 其唯君子乎. 若時當困而反亨 身雖亨 乃其道之困也. 君子 大人通稱.

貞大人吉은 以剛中也오

【傳】 困而能正 大人所以吉也. 蓋其以剛中之道也. 五與二 是也. 非剛中則遇困而失其正矣.

有言不信은 尙口 乃窮也라

【傳】 當困而言 人所不信 欲以口免困 乃所以致窮也. 以說處困 故有尙口之戒.

【本義】 以卦德卦體 釋卦辭.

象曰, 澤无水 困이니 君子 以하야 致命遂志하니라

【傳】 澤无水 困乏之象也. 君子當困窮之時 旣盡其防慮之道而不得免則命也. 當推致其命 以遂其志 知命之當然也則窮塞禍患 不以動其心 行吾義而已. 苟不知命則恐懼於險難 隕穫於窮戹 所守亡矣 安能遂其爲善之志乎.

【本義】 水下漏則澤上枯 故曰澤无水. 致命 猶言授命 言持以與人而不之有也 能如是則雖困而亨矣.

初六, 臀困于株木이라 入于幽谷하야 三歲라도 不覿이로다

【傳】 六 以陰柔 處於至卑 又居坎險之下 在困不能自濟者也. 必得在上剛明之人 爲援助則可以濟其困矣. 初與四 爲正應 九四 以陽而居陰 爲不正. 失剛而不中 又方困於陰揜 是惡能濟人之困 猶株木之下 不能蔭覆於物. 株木 无枝葉之木也. 四 近君之位. 在他卦 不爲无助 以居困而不能庇物 故爲株木. 臀 所以居也. 臀困于株木 謂无所庇而不得安其居 居安則非困也. 入于幽谷 陰柔之人 非能安其所遇 旣不能免於困則益迷暗妄動 入於深困. 幽谷 深暗之所也. 方益入於困 无自出之勢 故至於三歲不覿 終困者也. 不覿 不遇其所亨也.

【本義】 臀 物之底也 困于株木 傷而不能安也. 初六 以陰柔 處困之底 居暗之甚.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入于幽谷은 幽不明也라

【傳】 幽 不明也. 謂益入昏暗 自陷於深困也 明則不至於陷矣.

九二, 困于酒食이나 朱紱이 方來하리니 利用亨祀니 征이면 凶하니 无咎니라

【傳】 酒食 人所欲而所以施惠也. 二以剛中之才而處困之時 君子 安其所遇 雖窮戹險難 无所動其心 不恤其爲困也. 所困者 唯困於所欲耳 君子之所欲者 澤天下之民 濟天下之困也 二未得遂其欲施其惠 故爲困于酒食也. 大人君子 悔其道而困於下 必得有道之君 求而用之然後 能施其所蘊. 二以剛中之德 困於下 上有九五剛中之君 道同德合 必來相求 故云朱紱方來. 方來 方且來也. 朱紱 王者之服 蔽膝也. 以行來爲義 故以蔽膝言之. 利用亨祀 亨祀以至誠 通神明也. 在困之時 利用至誠 如亨祀然 其德旣誠 自能感通於上. 自昔賢哲 困於幽遠而德卒升聞 道卒爲用者 唯自守至誠而已. 征凶无咎 方困之時 若不至誠安處 以俟命 往而求之則犯難得凶 乃自取也 將誰咎乎. 不度時而征 乃不安其所 爲困所動也. 失剛中之德 自取凶悔 何所怨咎. 諸卦二五 以陰陽相應而吉 唯小畜與困 乃戹於陰 故同道相求. 小畜 陽爲陰所畜. 困 陽爲陰所揜也.

【本義】 困于酒食 厭飫苦惱之意. 酒食 人之所欲 然醉飽過宜則是反爲所困矣. 朱紱方來 上 應之也. 九二 有剛中之德 以處困時 雖无凶害而反困於得其所欲之多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 利以亨祀. 若征行則非其時 故凶而於義 爲无咎也.

象曰, 困于酒食은 中이라 有慶也리라

【傳】 雖困于所欲 未能施惠於人 然守其剛中之德 必能致亨而有福慶也. 雖使時未亨通 守其中德 亦君子之道. 亨 乃有慶也.

六三, 困于石하며 據于蒺蔾라 入于其宮이라도 不見其妻니 凶토다

【傳】 六三 以陰柔不中正之質 處險極而用剛 居陽用剛也 不善處困之甚者也. 石 堅重難勝之物. 蒺蔾 刺不可據之物. 三 以剛險而上進則二陽在上 力不能勝 堅不可犯 益自困耳 困于石也. 以不善之德 居九二剛中之上 其不安猶藉刺 據于蒺蔾也. 進退 旣皆益困 欲安其所 益不能矣. 宮 其居所安也. 妻 所安之主也. 知進退之不可而欲安其居則失其所安矣. 進退與處 皆不可 唯死而已 其凶可知. 繫辭曰非所困而困焉 名必辱 非所據而據焉 身必危 旣辱且危 死期將至 妻其可得見耶. 二陽 不可犯也而犯之以取困 是非所困而困也. 名辱 其事惡也. 三在二上 固爲據之 然苟能謙柔以下之則无害矣. 乃用剛險以乘之則不安而取困 如據蒺蔾也 如是死期將至 所安之主 可得而見乎.

【本義】 陰柔而不中正 故有此象而其占則凶. 石 指四. 蒺蔾 指二. 宮 謂三而妻則六也. 其義則繫辭備矣.

象曰, 據于蒺蔾는 乘剛也일새오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는 不祥也라

【傳】 據于蒺蔾 謂乘九二之剛. 不安 猶藉刺也. 不祥者 不善之徵. 失其所安者 不善之效 故云不見其妻不祥也.

九四, 來徐徐는 困于金車일새니 吝하나 有終하리라

【傳】 唯力不足 故困. 亨困之道 必由援助 當困之時 上下相求 理當然也. 四與初 爲正應 然四以不中正 處困 其才 不足以濟人之困. 初 比二 二有剛中之才 足以拯困則宜爲初所從矣. 金 剛也. 車 載物者也. 二 以剛在下 載己 故謂之金車. 四 欲從初而阻於二 故其來遲疑而徐徐 是困于金車也. 己之所應 疑其少己而之他 將從之則猶豫不敢遽前 豈不可羞吝乎. 有終者 事之所歸者 正也. 初四 正應 終必相從也. 寒士之妻 弱國之臣 各安其正而已 苟擇勢而從則惡之大者 不容於世矣. 二與四 皆以陽居陰而二以剛中之才 所以能濟困也. 居陰者 尙柔也. 得中者 不失剛柔之宜也.

【本義】 初六 九四之正應 九四 處位不當 不能濟物而初六方困於下 又爲九二所隔 故其象如此. 然邪不勝正 故其占 雖爲可吝而必有終也. 金車 爲九二象 未詳 疑坎有輪象也.

象曰, 來徐徐는 志在下也니 雖不當位나 有與也니라

【傳】 四 應於初而隔於二 志在下求 故徐徐而來 雖居不當位 爲未善 然其正應相與 故有終也.

九五, 劓刖이니 困于赤紱하나 乃徐有說하리니 利用祭祀니라

【傳】 截鼻曰劓 傷於上也. 去足 爲刖 傷於下也. 上下 皆揜於陰 爲其傷害 劓刖之象也. 五 君位也. 人君之困 由上下 无與也. 赤紱 臣下之服 取行來之義 故以紱言. 人君之困 以天下不來也 天下皆來則非困也. 五雖在困而有剛中之德 下有九二剛中之賢 道同德合 徐必相應而來 共濟天下之困 是始困而徐有喜說也. 利用祭祀 祭祀之事 必致其誠敬而後受福. 人君在困時 宜念天下之困 求天下之賢 若祭祀然 致其誠敬 則能致天下之賢 濟天下之困矣. 五與二 同德而云上下无與 何也. 曰陰陽相應者 自然相應也 如夫婦骨肉 分定也. 五與二 皆陽爻 以剛中之德 同而相應 相求而後 合者也. 如君臣朋友 義合也. 方其始困 安有上下之與. 有與則非困 故徐合而後有說也. 二云亨祀 五云祭祀 大意則宜用至誠 乃受福也. 祭與祀享 泛言之則可通 分而言之 祭 天神. 祀 地祗. 享 人鬼. 五 君位 言祭. 二 在下 言享. 各以其所當用也.

【本義】 劓刖者 傷於上下 下旣傷則赤紱 无所用而反爲困矣. 九五 當困之時 上爲陰揜 下則乘剛 故有此象. 然剛中而說體 故能遲久而有說也. 占具象中 又利用祭祀 久當獲福.

象曰, 劓刖은 志未得也오 乃徐有說은 以中直也오 利用祭祀는 受福也리라

【傳】 始爲陰揜无上下之與 方困未得志之時也 徐而有說 以中直之道 得在下之賢 共濟於困也. 不曰中正 與二合者 云直 乃宜也. 直 比正 意 差緩 盡其誠意 如祭祀然 以求天下之賢則能亨天下之困而享受其福慶也.

上六, 困于葛藟와 于臲卼이니 曰動悔라하야 有悔면 征하야 吉하리라

【傳】 物極則反 事極則變 困旣極矣 理當變矣. 葛藟 纏束之物. 臲卼 危動之狀. 六 處困之極 爲困所纏束而居最高危之地 困于葛藟與臲卼也. 動悔 動輒有悔 无所不困也. 有悔 咎前之失也. 曰 自謂也. 若能曰如是 動皆得悔 當變前之所爲 有悔也 能悔則往而得吉也. 困極而征則出於困矣 故吉. 三 以陰在下卦之上而凶 上 居一卦之上而无凶 何也. 曰三 居剛而處險 困而用剛險 故凶. 上 以柔居說 唯爲困極耳. 困極則有變 困之道也 困與屯之上 皆以无應 居卦終 屯則泣血漣如 困則有悔征吉. 屯 險極而困 說體故也 以說順進 可以離乎困也.

【本義】 以陰柔 處困極 故有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之象 然物窮則變 故其占 曰若能有悔則可以征而吉矣.

象曰, 困于葛藟는 未當也오 動悔有悔는 吉行也라

【傳】 爲困所纏而不能變 未得其道也 是處之未當也. 知動則得悔 遂有悔而去之 可出於困 是其行而吉也.

 

 

48.수풍정(水風井)

井(정) : <정>은

改邑不改井(개읍부개정) : 고을은 고치되 우물은 고치지 못하니,

无喪无得(무상무득) : 잃는 것도 없고 얻는 것도 없으며,

往來井井(왕래정정) : 가고 오는 이가 우물하고 우물하나니,

汔至亦未繘井(흘지역미율정) : 거의 이르름에 또 우물에 닿지 못함이니,

羸其甁凶(리기병흉) : 그 병을 깨면 흉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巽乎水而上水井(손호수이상수정) : 물에 들어가서 물을 올리는 것이 <정>이니,

井養而不窮也(정양이부궁야) : <정>은 길러서 궁하지 아니하니라.

改邑不改井(개읍부개정) : '개읍부개정'은

乃以剛中也(내이강중야) : 이에 강으로써 가운데 함이요,

汔至亦未繘井(흘지역미율정) : '흘지역미귤'은

未有功也(미유공야) : 공이 있지 못함이요,

羸其甁(리기병) : '리기병'이라

是以凶也(시이흉야) : 이로써 흉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木上有水井(목상유수정) : 나무 위에 물이 있는 것이 정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勞民勸相(군자이노민권상) : 군자가 백성을 위로하고 돕는 것을 권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井泥不食(정니부식) : 우물이 진흙이라 먹지 못하니라.

舊井无禽(구정무금) : 옛우물에 새가 없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井泥不食下也(정니부식하야) : '정니부식'은 아래함이요,

舊井无禽時舍也(구정무금시사야) : '구정무금'은 때가 버림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井谷(정곡) : 우물이 골짜기라.

射鮒(사부) : 붕어를 쏘고

甕敝漏(옹폐루) : 독이 깨져서 새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井谷射鮒(정곡사부) : '정곡사부'는

无與也(무여야) : 더불음이 없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井渫不食(정설부식) : 우물이 깨끗하되 먹지 못해서,

爲我心惻(위아심측) : 내 마음이 슬프게 되어,

可用汲(가용급) : 가히 길어 쓸만하니

王明(왕명) : 왕이 밝으면

竝受其福(병수기복) : 아울러 그 복을 받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井渫不食(정설부식) : '정설부식'은

行惻也(행측야) : 행함을 슬퍼함이요,

求王明(구왕명) : '구왕명'은

受福也(수복야) : 복을 받음이라.

 


六四는 井추ㅣ면 无咎ㅣ리라.

육사    정추       무구

육사는 우물을 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井甃无咎(정추무구) : '정추무구'는

修井也(수정야) : 우물을 닦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井冽寒泉食(정렬한천식) : 우물이 맑고 차서 찬 샘물을 먹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寒泉之食(한천지식) : '한천지식'은

中正也(중정야) : 중정이니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井收勿幕(정수물막) : 우물을 거두어서 덮지 말라

有孚元吉(유부원길) : 믿음을 주면 크게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元吉在上(원길재상) : 크게 길하면서 위에 있으니

大成也(대성야) : 대성하리라

 

【傳】 井 序卦 困乎上者 必反下 故受之以井 承上升而不已 必困爲言 謂上升不已而困則必反於下也. 物之在下者 莫如井 井所以次困也. 爲卦 坎上巽下 坎 水也. 巽之象則木也 巽之義則入也. 木 器之象 木入於水下而上乎水 汲井之象也.

井은 改邑호대 不改井이니 无喪无得하며 往來 井井하나니

【傳】 井之爲物 常而不可改也. 邑 可改而之他 井 不可遷也. 故曰改邑不改井 汲之而不竭 存之而不盈 无喪无得也. 至者 皆得其用 往來井井也 无喪无得 其德也常. 往來井井 其用也周 常也周也 井之道也.

汔至 亦未繘井이니 羸其甁이면 凶하니라

【傳】 汔 幾也. 繘 綆也. 井 以濟用爲功 幾至而未及用 亦與未下繘於井 同也 君子之道 貴乎有成 所以五穀不熟 不如荑稗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猶爲棄井 有濟物之用而未及物 猶无有也. 羸 敗其甁而失之 其用喪矣 是以凶也. 羸 毁敗也.

【本義】 井者 穴地出水之處 以巽木 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 故爲井. 改邑不改井 故无喪无得而往者來者 皆井其井也. 汔 幾也. 繘 綆也. 羸 敗也. 汲井幾至 未盡綆而敗其甁則凶也. 其占 爲事仍舊无得喪而又當敬勉 不可幾成而敗也.

彖曰, 巽乎水而上水 井이니 井은 養而不窮也하니라

【本義】 以卦象 釋卦名義.

改邑不改井은 乃以剛中也오

【傳】 巽入於水下而上其水者 井也. 井之養於物 不有窮已 取之而不竭 德有常也. 邑可改 井不可遷 亦其德之常也. 二五之爻剛中之德 其常乃如是 卦之才與義 合也.

汔至亦未繘井은 未有功也오 羸其甁이라 是以凶也라

【傳】 雖使幾至 旣未爲用 亦與未繘井 同. 井 以濟用爲功 水出乃爲用 未出則何功也. 甁 所以上水而致用也. 羸敗其甁則不爲用矣 是以凶也.

【本義】 以卦體 釋卦辭 无喪无得往來井井兩句 意與不改井同 故不復出 剛中 以二五而言 未有功而敗其甁 所以凶也.

象曰, 木上有水 井이니 君子 以하야 勞民勸相하니라

【傳】 木承水而上之 乃器汲水而出井之象 君子 觀井之象 法井之德 以勞徠其民而勸勉以相助之道也. 勞徠其民 法井之用也 勸民使相助 法井之施也.

【本義】 木上有水 津潤上行 井之象也. 勞民者 以君養民 勸相者 使民相養 皆取井養之義.

初六. 井泥不食이라 舊井에 无禽이로다

【傳】 井與鼎 皆物也 就物以爲義. 六 以陰柔居下 上无應援 无上水之象 不能濟物 乃井之不可食也. 井之不可食 以泥汙也. 在井之下 有泥之象 井之用 以其水之養人也 无水則舍置不用矣. 井水之上 人獲其用 禽鳥亦就而求焉 舊廢之井 人旣不食 水不復上則禽鳥亦不復往矣 蓋无以濟物也. 井 本濟人之物. 六 以陰居下 无上水之象 故爲不食 井之不食 以泥也. 猶人 當濟物之時而才弱无援 不能及物 爲所舍也.

【本義】 井 以陽剛爲泉 上出爲功. 初六 以陰居下 故爲此象 蓋不泉而泥則人所不食而禽鳥亦莫之顧也.

象曰, 井泥不食은 下也일새오 舊井无禽은 時舍也라

【傳】 以陰而居井之下 泥之象也. 无水而泥 人所不食也 人不食則水不上 无以及禽鳥 禽鳥亦不至矣 見其不能濟物 爲時所舍置不用也 若能及禽鳥 是亦有所濟也. 舍 上聲 與乾之時舍 音不同.

【本義】 言爲時所棄.

九二, 井谷이라 射鮒오 甕敝漏로다

【傳】 二雖剛陽之才而居下 上无應而比於初 不上而下之象也. 井之道 上行者也 澗谷之水則旁出而就下. 二 居井而就下 失井之道 乃井而如谷也. 井 上出則養人而濟物 今乃下就汚泥 注於鮒而已. 鮒 或以爲蝦 或以爲蟆 井泥中微物耳. 射 注也. 如谷之下流 注於鮒也. 甕敝漏 如甕之破漏也. 陽剛之才 本可以養人濟物而上无應援 故不能上而就下 是以无濟用之功 如水之在甕 本可爲用 乃破敝而漏之 不爲用也. 井之初二 无功而不言悔咎何也. 曰失則有悔 過則爲咎 无應援而不能成用 非悔咎乎 居二比初 豈非過乎. 曰處中 非過也 不能上 由无援 非以比初也.

【本義】 九二 剛中 有泉之象 然上无正應 下比初六 功不上行 故其象如此.

象曰, 井谷射鮒는 无與也일새라

【傳】 井 以上出爲功. 二 陽剛之才 本可濟用 以在下而上无應援 是以下比而射鮒 若上有與之者則當汲引而上 成井之功矣.

九三, 井渫不食하야 爲我心惻하야 可用汲이니 王明하면 並受其福하리라

【傳】 三 以陽剛 居得其正 是有濟用之才者也. 在井下之上 水之淸潔可食者也. 井 以上爲用居下 未得其用也. 陽之性 上 又志應上六 處剛而過中 汲汲於上進 乃有才用而切於詩爲 未得其用 則如井之渫治淸潔而不見食 爲心之惻怛也. 三 居井之時 剛而不中 故切於施爲 異乎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者也. 然明王用人 豈求備也 故王明則受福矣. 三之才 足以濟用 如井之淸潔 可用汲而食也. 若上有明王則當用之而得其效 賢才見用則己得行其道 君得享其功 下得被其澤 上下並受其福也.

【本義】 渫 不停汙也. 井渫不食而使人心惻 可用汲矣 王明則汲井以及物而施者受者 並受其福也. 九三 以陽居陽 在下之上而未爲時用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井渫不食은 行을 惻也오 求王明은 受福也라

【傳】 井渫治而不見食 乃人有才知而不見用 以不得行 爲憂惻也. 旣以不得行 爲惻則豈免有求也 故求王明而受福 志切於行也.

【本義】 行惻者 行道之人 皆以爲惻也.

六四, 井甃면 無咎리라

【傳】 四雖陰柔而處正 上承九五之君 才不足以廣施利物 亦可自手者也 故能修治則得无咎. 甃 砌累也 謂修治也. 四雖才弱 不能廣濟物之功 修治其事 不至於廢可也. 若不能修治 廢其養人之功則失井之道 其咎大矣. 居高位而得剛陽中正之君 但能處正承上 不廢其事 亦可以免咎也.

【本義】 以六居四 雖得其正 然陰柔不泉 則但能修治 而无及物之功 故其象 爲井甃而占則无咎 占者 能自修治則雖无及物之功 而亦可以无咎矣.

象曰, 井甃无咎는 修井也일새라

【傳】 甃者 修治於井也 雖不能大其濟物之功 亦能修治不廢也 故无咎 僅能免咎而已. 若在剛陽 自不至如是 如是則可咎矣.

九五, 井冽寒泉食이로다

【傳】 五以陽剛中正 居尊位 其才其德 盡善盡美 井冽寒泉食也. 冽 謂甘潔也. 井泉 以寒爲美 甘潔之寒泉 可爲人食也 於井道 爲至善也. 然而不言吉者 井 以上出爲成功 未至於上 未及用也 故至上而後 言元吉.

【本義】 冽 潔也. 陽剛中正 功及於物 故爲此象 占者 有其德則契其象也.

象曰, 寒泉之食은 中正也일새라

【傳】 寒泉而可食 井道之至善者也. 九五中正之德 爲至善之義.

上六, 井收勿幕고 有孚라 元吉이니라

【傳】 井 以上出爲用 居井之上 井道之成也. 收 汲取也. 幕 蔽覆也. 取而不蔽 其利无窮 井之施 廣矣大矣. 有孚 有常而不變也 博施而有常 大善之吉也. 夫體井之用 博施而有常 非大人孰能 他卦之終 爲極爲變 唯井與鼎. 終 乃爲成功 是以吉也.

【本義】 收 汲取也. 鼂氏云 收 鹿盧收繘者也 亦通. 幕 蔽覆也. 有孚 謂其出 有源而不窮也. 井 以上出爲功而坎口不揜 故上六 雖非陽剛而其象如此 然占者應之 必有孚 乃元吉也.

象曰, 元吉在上이 大成也라

【傳】 以大善之吉 在卦之上 井道之大成也. 井 以上爲成功.

 

 

49.택화혁(澤火革)

革(혁) : <개혁>은

已日乃孚(이일내부) : 끝나는 날이라야 곧 믿음이 가니,

元亨利貞(원형이정) :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革水火相息(혁수화상식) : 개혁은 물과 불이 서로 멸하며,

二女同居(이녀동거) : 두 여인이 서로 같이 살되

其志不相得曰革(기지부상득왈혁) : 그 뜻이 서로 맞지 않는 것을 <혁>이라고 한다.

已日乃孚(이일내부) : '已日乃孚'는

革而信之(혁이신지) : 개혁되어야 믿게된다.

 


文明以說(문명이열) : 문명하고 기뻐하여

大亨以正(대형이정) : 크게 형통하고 바르니,

革而當(혁이당) : 고쳐서 마땅함에

其悔乃亡(기회내망) : 그 뉘우침이 이에 없어지느니라.

 


天地革(천지혁) : 천지가 고쳐서

而四時成(이사시성) : 사시가 이루어지며,

湯武革命(탕무혁명) : <탕무>가 혁명해서

順乎天(순호천) : 하늘에 순종하고

而應乎人(이응호인) : 백성에게 응하니,

革之時(혁지시) : 개혁의 때가

大矣哉(대의재) : 크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中有火革(택중유화혁) : 못 가운데 불이 있는 것이 혁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治歷明時(군자이치력명시) : 군자가 이로서 책력을 다스리고 때를 밝히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鞏用黃牛之革(공용황우지혁) : 굳게 누런 소의 가죽을 굳게 묶어 맨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鞏用黃牛(공용황우) : '공용황우'는

不可以有爲也(부가이유위야) : 가히 행할 수 없게 하다.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已日乃革之(이일내혁지) : 그치는 날이어야 이를 고치리니,

征吉无咎(정길무구) : 전진하면 길해서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已日革之(이일혁지) : '이일혁지'는

行有嘉也(행유가야) : 행함에 아름다움이 있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征凶(정흉) : 떠나면 흉하니,

貞厲(정려) : 바르게 하고 위태하게 할 것이니,

革言三就有孚(혁언삼취유부) : 고친다는 말이 세번 후에 나아가면 믿음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革言三就(혁언삼취) : 개혁한다는 말을 3번하고 나아가니 

又何之矣(우하지의) : 또 어디에 가겠는가.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悔亡(회망) : 회한이 없어지니

有孚改命吉(유부개명길) : 믿음이 있으면 명을 고쳐도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改命之吉(개명지길) : '개명지길'은

信志也(신지야) : 뜻을 믿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大人虎變(대인호변) : 대인이 호랑이 처럼 변하는 것이니,

未占有孚(미점유부) : 점을 하지 아니해도 믿음이 있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大人虎變(대인호변) : '대인호변'은

其文炳也(기문병야) : 그 무늬가 빛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君子豹變(군자표변) : 군자는 표범으로 변함이요,

小人革面(소인혁면) : 소인은 낯만 고치니,

征凶居貞吉(정흉거정길) : 나가면 흉하고 바른데 거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君子豹變(군자표변) : '군자표변'은

其文蔚也(기문울야) : 그 무늬가 성함이요,

小人革面(소인혁면) : '소인혁면'은

順以從君也(순이종군야) : 순해서 임금을 좇음이라

 

【傳】 革 序卦 井道 不可不革 故受之以革 井之爲物 存之則穢敗 易之則淸潔 不可不革者也 故井之後 受之以革也. 爲卦 兌上離下 澤中有火也. 革 變革也. 水火 相息之物 水滅火 火涸水 相變革者也. 火之性上 水之性下 若相違行則睽而已 乃火在下水在上 相就而相剋 相滅息者也 所以爲革也. 又二女 同居而其歸各異 其志不同 爲不相得也 故爲革也.

革은 己日이라도 乃孚하리니 元亨코 利貞하야 悔 亡하니라

【傳】 革者 變其故也. 變其故則人未能遽信 故必己日然後 人心信從 元亨利貞悔亡 弊壞而後革之. 革之 所以致其通也 故革之而可以大亨 革之而利於正道則可久而得去故之義 无變動之悔 乃悔亡也 革而无甚益 猶可悔也 況反害乎. 古人所以重改作也.

【本義】 革 變革也. 兌澤在上 離火在下 火然則水乾 水決則火滅. 中少二女 合爲一卦而少上中下 志不相得 故其卦 爲革也. 變革之初 人未之信 故必己日而後信. 又其內有文明之德而外有和說之氣 故其占 爲有所更革 皆大亨而得其正 所革皆當而所革之悔亡也. 一有不正則所革 不信不通而反有悔矣.

彖曰, 革은 水火 相息하며 二女 同居호대 其志不相得이 曰革이라

【傳】 澤火 相滅息 又二女 志不相得 故爲革. 息 爲止息 又爲生息 物止而後有生 故爲生義 革之相息 謂止息也.

【本義】 以卦象 釋卦名義. 大略與睽相似 然以相違而爲睽 相息而爲革也. 息 滅息也 又爲生息之義. 滅息而後 生息也.

己日乃孚는 革而信之라

【傳】 事之變革 人心豈能便信 必終日而後孚. 在上者 於改爲之際 當詳告申令 至於己日 使人信之. 人心不信 雖强之行 不能成也. 先王政令 人心始以爲疑者有矣 然其久也必信 終不孚而成善治者 未之有也.

文明以說하야 大亨以正하니 革而當할새 其悔乃亡하니라

【傳】 以卦才 言革之道也. 離爲文明 兌爲說 文明則理无不盡 事无不察. 說則人心和順 革而能照察事理 和順人心 可致大亨而得貞正如是 變革得其至當 故悔亡也. 天下之事 革之不得其道則反致弊害 故革有悔之道. 唯革之至當則 新舊之悔 皆亡也.

【本義】 以卦德 釋卦辭.

天地革而四時 成하고 湯武 革命하야 順乎天而應乎人하니 革之時 大矣哉라

【傳】 推革之道 極乎天地變易 時運終始也. 天地陰陽 推遷改易而成四時 萬物 於是生長成終 各得其宜 革而後 四時成也. 時運旣終 必有革而新之者. 王者之興 受命於天 故易世 謂之革命. 湯武之王 上順天命 下應人心 順乎天而應乎人也. 天道變改 世故遷易 革之至大也 故贊之曰革之時大矣哉.

【本義】 極言而贊其大也.

象曰, 澤中有火 革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治歷明時하니라

【傳】 水火相息爲革. 革 變也. 君子觀變革之象 推日月星辰之遷易 以治歷數 明四時之序也. 夫變易之道 事之至大 理之至明 跡之至著 莫如四時. 觀四時而順變革則與天地 合其序矣.

【本義】 四時之變 革之大者.

初九, 鞏用黃牛之革이니라

【傳】 變革 事之大也 必有其時 有其位 有其才 審慮而愼動而後 可以无悔. 九 以時則初也. 動於事初則无審愼之意而有躁易之象. 以位則下也 无時无援而動於下則有僭妄之咎而无體勢之重. 以才則離體而陽也. 離 性上而剛體健 皆速於動也 其才如此 有爲則凶咎至矣. 蓋剛不中而體躁所不足者 中與順也. 當以中順 自固而无妄動 則可也. 鞏 局束也. 革 所以包束. 黃 中色. 牛 順物. 鞏用黃牛之革 謂以中順之道自固 不妄動也. 不云吉凶 何也. 曰妄動則有凶咎 以中順自固則不革而已 安得便有吉凶乎.

【本義】 雖當革時 居初无應 未可有爲 故爲此象. 鞏 固也. 黃 中色. 牛 順物. 革 所以固物 亦取卦名而義不同也. 其占 爲當堅確固守而不可以有爲 聖人之於變革 其謹如此.

象曰, 鞏用黃牛는 不可以有爲也일새라

【傳】 以初九時位才 皆不可以有爲 故當以中順 自固也.

六二, 己日이어야 乃革之니 征이면 无咎하리라

【傳】 以六居二 柔順而得中正 又文明之主 上有剛陽之君 同德相應 中正則无偏蔽 文明則盡事理 應上則得權勢 體順則无違悖 時可矣 位得矣 才足矣 處革之至善者也. 然臣道 不當爲革之先 又必待上下之信 故己日乃革之也. 如二之才德 所居之地 所進之時 足以革天下之弊. 新天下之治 當進而上輔於君 以行其道 則吉而无咎也. 不進則失可爲之時 爲有咎也. 以二體柔而處當位 體柔則其進緩 當位則其處固 變革者 事之大 故有此戒. 二 得中而應剛 未至失於柔也. 聖人 因其有可戒之疑而明其義耳 使賢才 不失可爲之時也.

【本義】 六二 柔順中正而爲文明之主 有應於上 於是可以革矣 然必己日然後 革之則征吉而无咎 戒占者 猶未可遽變也.

象曰, 己日革之는 行有嘉也라

【傳】 己日而革之 征則吉而无咎者 行則有嘉慶也. 謂可以革天下之弊 新天下之事 處而不行 是无救弊濟世之心 失時而有咎也.

九三, 征이면 凶하니 貞厲할지니 革言이 三就면 有孚리라

【傳】 九三 以剛陽 爲下之上 又居離之上而不得中 躁動於革者也. 在下而躁於變革 以是而行則有凶也. 然居下之上 事苟當革 豈可不爲也. 在乎守貞正而懷危懼 順從公論則可行之不疑. 革言 猶當革之論. 就 成也 合也. 審察當革之言 至於三而皆合則可信也. 言重愼之至 能如是則必得至當 乃有孚也. 己可信而衆所信也 如此則可以革矣. 在革之時 居下之上 事之當革 若畏懼而不爲則失時爲害 唯當愼重之至 不自任其剛明 審稽公論 至於三就而後 革之則无過矣.

【本義】 過剛不中 居離之極 躁動於革者也. 故其占 有征凶貞厲之戒 然其時則當革 故至於革言三就則亦有孚而可革也.

象曰, 革言三就어니 又何之矣리오

【傳】 稽之衆論 至於三就 事至當也 又何之矣. 乃俗語 更何往也. 如是而行 乃順理時行 非己之私意所欲爲也 必得其宜矣.

[本義] 言已甚.

九四, 悔亡하니 有孚면 改命하야 吉하리라

【傳】 九四 革之盛也. 陽剛 革之才也 離下體而進上體 革之時也. 居水火之際 革之勢也 得近君之位 革之任也. 下无係應 革之志也. 以九居四 剛柔相際 革之用也. 四 旣具此 可謂當革之時也. 事之可悔而後革之 革之而當其悔 乃亡也. 革之旣當 唯在處之以至誠 故有孚則改命吉. 改命 改爲也 謂革之也. 旣事當而弊革 行之以誠 上信而下順 其吉可知. 四非中正而至善 何也. 曰唯其處柔也 故剛而不過 近而不逼 順承中正之君 乃中正之人也. 易之取義 无常也 隨時而已.

【本義】 以陽居陰 故有悔. 然卦已過中 水火之際 乃革之時而剛柔不偏 又革之用也 是以悔亡. 然又必有孚然後 革 乃可獲吉 明占者 有其德而當其時 又必有信 乃悔亡而得吉也.

象曰, 改命之吉은 信志也일새라

【傳】 改命而吉 以上下 信其志也 誠旣至則上下信矣. 革之道 以上下之信爲本 不當不孚則不信 當而不信 猶不可行也 況不當乎.

九五, 大人이 虎變이니 未占에 有孚리라

【傳】 九五 以陽剛之才中正之德 居尊位 大人也. 以大人之道 革天下之事 无不當也 无不時也 所過變化 事理炳著 如虎之文采 故云虎變. 龍虎 大人之象也. 變者 事物之變 曰虎 何也. 曰大人 變之 乃大人之變也. 以大人中正之道 變革之 炳然昭著 不待占決 知其至當而天下必信也. 天下蒙大人之革 不待占決 知其至當而信之也.

【本義】 虎 大人之象. 變 謂希革而毛毨也. 在大人則自新新民之極 順天應人之時也. 九五 以陽剛中正 爲革之主 故有此象 占而得此則有此應 然亦必自其未占之時 人己信其如此 乃足以當之耳.

象曰, 大人虎變은 其文이 炳也라

【傳】 事理明著 若虎文之炳煥明盛也. 天下有不孚乎.

上六, 君子는 豹變이오 小人은 革面이니 征이면 凶코 居貞이면 吉하리라

【傳】 革之終 革道之成也. 君子 謂善人. 良善則己從革而變 其著見 若豹之彬蔚也. 小人 昏愚難遷者 雖未能心化 亦革其面 以從上之敎令也. 龍虎 大人之象 故大人. 云虎 君子 云豹也. 人性本善 皆可以變化 然有下愚 雖聖人 不能移者. 以堯舜爲君 以聖繼聖 百有餘年 天下被化 可謂深且久矣 而有苗有象 其來格烝乂 蓋亦革面而已. 小人 旣革其外 革道 可以爲成也. 苟更從而深治之則爲己甚 己甚 非道也. 故至革之終而又征則凶也 當貞固以自守. 革 至於極而不守以貞則所革 隨復變矣. 天下之事 始則患乎難革 已革則患乎不能守也 故革之終 戒以居貞則吉也. 居貞 非爲六戒乎 曰爲革終言也 莫不在其中矣. 人性本善 有不可革者 何也. 曰語其性則皆善也 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 所謂下愚 有二焉 自暴也自棄也. 人苟以善自治則无不可移者 雖昏愚之至 皆可漸磨而進也. 有自暴者 拒之以不信 自棄者 絶之以不爲. 雖聖人與居 不能化而入也 仲尼之所謂下愚也. 然天下自暴自棄者 非必皆昏愚也 往往强戾而才力有過人者 商辛是也. 聖人 以其自絶於善 謂之下愚 然考其歸則誠愚也. 旣曰下愚 其能革面 何也. 曰心雖絶於善道 其畏威而寡罪則與人同也. 唯其有與人同 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本義】 革道已成 君子如豹之變 小人亦革面以聽從矣 不可以往而居正則吉 變革之事 非得己者 不可以過而上六之才 亦不可以有行也 故占者 如之.

象曰, 君子豹變은 其文이 蔚也오 小人革面은 順以從君也라

【傳】 君子 從化遷善 成文彬蔚 章見於外也. 中人以上 莫不變革 雖不移之小人 則亦不敢肆其惡. 革易其外 以順從君上之敎令 是革面也 至此革道成矣. 小人 勉而假善 君子所容也 更往而治之則凶矣.

 

 

50.화풍정(火風鼎)

鼎(정) : 정은

元吉亨(원길형) : 크게 길하여 형통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鼎象也(정상야) : <정>은 형상이니,

以木巽火亨飪也(이목손화형임야) : 나무로써 불을 들여서 밥을 삶으니

聖人亨(성인형) : 성인이 삶아서

以享上帝(이향상제) : 상제께 제사 올리고,

而大亨(이대형) : 크게 삶아서

以養聖賢(이양성현) : 성현을 기르느니라.

巽而耳目聰明(손이이목총명) : 겸손하고 귀와 눈이 총명하며,

柔進而上行(유진이상행) : <유화한 자>가 나아가 높은 자리로 가고

得中而應乎剛(득중이응호강) : <중정>을 얻어 강에 응함이라.

是以元亨(시이원형) : 이로써 크게 형통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木上有火鼎(목상유화정) : 나무위에 불이 있는 것이 정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正位凝命(군자이정위응명) : 군자가 자리하여 바로해서 천명을 완수한다.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鼎顚趾(정전지) : 솥이 발꿈치가 엎어지나

利出否(이출부) : 비색한 것을 내놓는 것이 이로우니,

得妾以其子无咎(득첩이기자무구) : 첩을 얻으면 그 자식으로써 허물이 없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鼎顚趾未悖也(정전지미패야) : '정전지'나 거스리지 아니함이요,

利出否以從貴也(이출부이종귀야) : '이출부'는 귀한 것을 좇음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鼎有實(정유실) : 솥에 실물이 있으니

我仇有疾(아구유질) : 내 원수는 병이 들었으니,

不我能卽吉(부아능즉길) : 나를 능히하지 못하니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鼎有實(정유실) : '鼎有實'이나

愼所之也(신소지야) : 삼가해서 가는 바를 삼가야 한다

我仇有疾(아구유질) : '我仇有疾'하니

終无尤也(종무우야)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어지리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鼎耳革(정이혁) : 솥귀가 고쳐서

其行塞(기행색) : 그 행함이 막혀서

稚膏不食(치고부식) : 꿩의 기름을 먹지 못하나,

方雨(방우) : 바야흐로 비 내려서

虧悔終吉(휴회종길) : 뉘우침이 이그러져 마침내 길하게 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鼎耳革(정이혁) : '정이혁'은

失其義也(실기의야) : 그 뜻을 잃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鼎折足覆公餗(정절족복공속) : 솥이 다리가 부러져서 공의 밥을 엎으니,

其形渥凶(기형악흉) : 그 얼굴이 젖음이라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覆公信如何也(복공신여하야) : '복공속'하니 믿음이 어떠하리오.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鼎黃耳金鉉(정황이김현) : 솥이 누런 귀에 금 고리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힘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鼎黃耳(정황이) : '정황이'는

中以爲實也(중이위실야) : 중정서 실물이 있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鼎玉鉉(정옥현) : 솥이 옥고리이니

大吉无不利(대길무부리) : 크게 길해서 이롭지 아니함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玉鉉在上(옥현재상) : '옥현재상'은

剛柔節也(강유절야) : 강과 유가 절제함이라

 

【傳】 鼎 序卦 革物者 莫若鼎 故受之以鼎 鼎之爲用 所以革物也. 變腥而爲熟 易堅而爲柔 水火不可同處也 能使相合爲用而不相害 是能革物也 鼎所以次革也. 爲卦 上離下巽 所以爲鼎 則取其象焉 取其義焉. 取其象者 有二. 以全體言之則下植爲足 中實爲腹 受物在中之象 對峙於上者 耳也. 橫亘乎上者 鉉也. 鼎之象也. 以上下二體言之則中虛在上 下有足以承之 亦鼎之象也. 取其義則木從火也. 巽 入也 順從之義 以木從火 爲然之象. 火之用 唯燔與烹 燔不假器 故取烹象而爲鼎. 以木巽火 烹飪之象也. 制器 取其象也 乃象器以爲卦乎. 曰制器 取於象也. 象存乎卦而卦不必先器 聖人制器 不待見卦而後知象 以衆人之不能知象也 故設卦以示之. 卦器之先後 不害於義也. 惑疑鼎非自然之象 乃人爲也. 曰固人爲也 然烹飪 可以成物 形制如是則可用 此非人爲 自然也. 在井亦然 器雖在卦先 而所取者 乃卦之象 卦復用器以爲義也.

鼎은 元吉亨하니라

【傳】 以卦才 言也. 如卦之才 可以致元亨也. 止當云元亨 文羨吉字. 卦才 可以致元亨 未便有元吉也. 彖 復止云元亨 其羨明矣.

【本義】 鼎 烹飪之器. 爲卦 下陰爲足 二三四陽爲腹  五陰爲耳 上陽爲鉉 有鼎之象. 又以巽木 入離火而致烹飪 鼎之用也. 故其卦爲鼎 下巽 巽也 上離 爲目而五爲耳. 有內巽順而外聰明之象. 卦 自巽來 陰進居五而下應九二之陽 故其占曰元亨. 吉 衍文也.

彖曰, 鼎은 象也니

【傳】 卦之爲鼎 取鼎之象也. 鼎之爲器 法卦之象也 有象而後有器 卦復用器而爲義也. 鼎 大器也 重寶也. 故其制作形模 法象尤嚴 鼎之名 正也. 古人訓方 方 實正也. 以形言則耳 對植於上 足 分峙於下 周圓內外 高卑厚薄 莫不有法而至正 至正然後 成安重之象 故鼎者 法象之器 卦之爲鼎 以其象也.

以木巽火 亨飪也니 聖人이 亨하야 以享上帝하고 而大亨하야 以養聖賢하니라

【傳】 以二體 言鼎之用也. 以木巽火 以木從火 所以亨飪也. 鼎之爲器 生人所賴至切者也. 極其用之大則聖人亨 以亨上帝. 大亨 以養聖賢. 聖人 古之聖王. 大 言其廣.

【本義】 以卦體二象 釋卦名義因極其大而言之. 享帝貴誠 用犢而已. 養賢則饔飱牢禮 當極其盛 故曰大亨.

巽而耳目이 聰明하고 柔進而上行하고 得中而應乎剛이라 是以元亨하니라

【傳】 上 旣言鼎之用矣 復以卦才言 人能如卦之才 可以致元亨也. 下體巽 爲巽順於理 離 明而中虛於上 爲耳目聰明之象. 凡離在上者 皆云柔進而上行 柔在下之物 乃居尊位 進而上行也. 以明居尊而得中道 應乎剛 能用剛陽之道也. 五 居中而又以柔而應剛 爲得中道 其才如是 所以能元亨也.

【本義】 以卦象卦變卦體 釋卦辭.

象曰, 木上有火 鼎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正位하야 凝命하니라

【傳】 木上有火 以木巽火也 烹飪之象 故爲鼎. 君子觀鼎之象 以正位凝命. 鼎者 法象之器 其形端正 其體安重 取其端正之象則以正其位 謂正其所居之位. 君子所處 必正其小 至於席不正不坐 毋跛毋倚 取其安重之象則凝其命令 安重其命令也. 凝 聚止之義 謂安重也. 今世俗 有凝然之語 以命令而言耳. 凡動爲 皆當安重也.

【本義】 鼎 重器也. 故有正位凝命之意. 凝 猶至道不凝之凝 傳所謂協于上下 以承天休者也.

初六, 鼎이 顚趾나 利出否하니 得妾하면 以其子无咎리라

【傳】 六 在鼎下 趾之象也. 上應於四 趾而向上 顚之象也. 鼎覆則趾顚 趾顚則覆其實矣 非順道也. 然有當顚之時 謂傾出敗惡 以致潔取新則可也. 故顚趾 利在於出否 否 惡也. 四 近君大臣之位. 初 在下之人而相應 乃上求於下 下從其上也. 上能用下之善 下能輔上之爲 可以成事功 乃善道. 如鼎之顚趾 有當顚之時 未爲悖理也 得妾以其子无咎. 六 陰而卑 故爲妾. 得妾 謂得其人也. 若得良妾則能輔助其主 使无過咎也. 子 主也. 以其子 致其主於无咎也. 六 陰 居下而卑巽從陽 妾之象也. 以六 上應四 爲顚趾而發此義. 初六 本无才德可取 故云得妾 言得其人則如是也.

【本義】 居鼎之下 鼎趾之象也 上應九四則顚矣. 然當卦初 鼎未有實而舊有否惡之積焉 因其顚而出之則爲利矣. 得妾而因得其子 亦由是也. 此爻之象如此 而其占无咎 蓋因敗以爲功 因賤以致貴也.

象曰, 鼎顚趾나 未悖也오

【傳】 鼎覆而趾顚 悖道也. 然非必爲悖者 蓋有傾出否惡之時也.

利出否는 以從貴也라

【傳】 去故而納新 瀉惡而受美 從貴之義也. 應於四 上從於貴者也.

【本義】 鼎而顚趾 悖道也而因可出否 以從貴則未爲悖也. 從貴 謂應四 亦爲取新之意.

九二, 鼎有實이나 我仇 有疾하니 不我能卽이면 吉하리라

【傳】 二以剛實居中 鼎中有實之象 鼎之有實 上出則爲用. 二 陽剛 有濟用之才 與五相應. 上從六五之君則得正而其道可亨 然與初密比. 陰 從陽者也. 九二 居中而應中 不至失正 己雖自守 彼必相求 故戒能遠之 使不來卽我則吉也. 仇 對也. 陰陽 相對之物 謂初也. 相從則非正而害義 是有疾也. 二當以正自守 使之不能來就己 人能自守以正則不正 不能就之矣 所以吉也.

【本義】 以剛居中 鼎有實之象也. 我仇 謂初 陰陽相求而非正則相陷於惡而爲仇矣. 二能以剛中自守則初雖近 不能以就之矣. 是以其象 如此而其占 爲如是則吉也.

象曰, 鼎有實이나 愼所之也니

【傳】 鼎之有實 乃人之有才業也. 當愼所趨向 不愼所往則亦陷於非義 二能不暱於初而上從六五之正應 乃是愼所之也.

我仇有疾은 終无尤也리라

【傳】 我仇有疾 擧上文也. 我仇 對己者 謂初也. 初 比己而非正 是有疾也. 旣自守以正則彼不能卽我 所以終无過尤也.

【本義】 有實而不愼所往 則爲仇所卽而陷於惡矣.

九三, 鼎耳 革하야 其行이 塞하야 雉膏를 不食하나 方雨하야 虧悔 終吉이리라

【傳】 鼎耳 六五也 爲鼎之主. 三 以陽居巽之上 剛而能巽 其才足以濟務 然與五 非應而不同. 五 中而非正. 三 正而非中 不同也 未得於君者也. 不得於君則其道 何由而行 革. 變革爲異也 三與五 異而不合也. 其行塞 不能亨也. 不合於君則不得其任 无以施其用. 膏 甘美之物 象祿位. 雉 指五也 有文明之德 故謂之雉. 三 有才用而不得六五之祿位 是不得雉膏食之也. 君子 蘊其德 久而必彰 守其道 其終必亨. 五 有聰明之象而三 終上進之物 陰陽 交暢則雨. 方雨 且將雨也. 言五與三 方將和合 虧悔終吉 謂不足之悔 終當獲吉也. 三 懷才而不偶 故有不足之悔. 然其有陽剛之德 上聰明而下巽正 終必相得 故吉也. 三雖不中 以巽體 故无過剛之失 若過剛則豈能終吉.

【本義】 以陽 居鼎腹之中 本有美實者也. 然以過剛失中 越五應上 又居下之極 爲變革之時 故爲鼎耳方革而不可擧移. 雖承上卦文明之腴 有雉膏之美而不得以爲人之食. 然以陽居陽 爲得其正 苟能自守則陰陽 將和而失其悔矣. 占者 如是則初雖不利而終得吉也.

象曰, 鼎耳革은 失其義也일새라

【傳】 始與鼎耳革異者 失其相求之義也. 與五非應 失求合之道也. 不中 非同志之象也. 是以其行 塞而不通 然上明而下才 終必和合 故方雨而吉也.

九四, 鼎이 折足하야 覆公餗하니 其形이 渥이라 凶토다

【傳】 四 大臣之位 任天下之事者也. 天下之事 豈一人所能獨任 必當求天下之賢智 與之叶力 得其人則天下之治 可不勞而致也. 用非其人則敗國家之事 貽天下之患. 四 下應於初. 初 陰柔小人 不可用者也而四用之 其不勝任而敗事 猶鼎之折足也. 鼎 折足則傾覆公上之餗. 餗 鼎實也. 居大臣之位 當天下之任而所用非人 至於覆敗 乃不勝其任 可羞愧之甚也. 其形渥 謂赧汗也 其凶可知. 繫辭 曰德薄而位尊 知小而謀大 力少而任重 鮮不及矣. 言不勝其任也 蔽於所私 德薄知小也.

【本義】 晁氏曰形渥 諸本 作刑剭 謂重刑也. 今從之. 九四 居上任重者也而下應初六之陰則不勝其任矣.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凶也.

象曰, 覆公餗하니 信如何也오

【傳】 大臣 當天下之任 必能成天下之治安則不誤君上之所倚 下民之所望. 與己致身任道之志 不失所期 乃所謂信也. 不然則失其職 誤上之委任 得爲信乎. 故曰信如何也.

【本義】 言失信也.

六五, 鼎黃耳金鉉이니 利貞하니라

【傳】 五在鼎上 耳之象也. 鼎之擧措 在耳 爲鼎之主也. 五有中德 故云黃耳. 鉉 加耳者也. 二應於五 來從於耳者 鉉也. 二有剛中之德 陽體. 剛 中色 黃 故爲金鉉. 五 文明得中而應剛 二 剛中巽體而上應 才无不足也 相應 至善矣 所利 在貞固而已. 六五 居中應中 不至於失正而質本陰柔 故戒以貞固於中也.

【本義】 五 於象 爲耳而有中德 故云黃耳. 金 堅剛之物. 鉉 貫耳以擧鼎者也. 五 虛中 以應九二之堅剛 故其象如此 而其占則利在貞固而已. 或曰金鉉 以上九而言 更詳之.

象曰, 鼎黃耳는 中以爲實也라

【傳】 六五 以得中爲善 是 以中爲實德也. 五之所以聰明應剛 爲鼎之主 得鼎之道 皆由得中也.

上九, 鼎玉鉉이니 大吉하야 无不利니라

【傳】 井與鼎 以上出爲用 處終 鼎功之成也. 在上 鉉之象 剛而溫者 玉也. 九雖剛陽而居陰履柔 不極剛而能溫者也. 居成功之道 唯善處而已 剛柔適宜 動靜不過 則爲大吉 无所不利矣. 在上爲鉉 雖居无位之地 實當用也 與他卦異矣. 井 亦然.

【本義】 上 於象 爲鉉而以陽居陰 剛而能溫 故有玉鉉之象而其占 爲大吉无不利 蓋有是德則如其占也.

象曰, 玉鉉在上은 剛柔 節也일새라

【傳】 剛而溫 乃有節也. 上 居成功致用之地而剛柔中節 所以大吉 无不利也. 井鼎 皆以上出爲成功 而鼎不云元吉 何也. 曰井之功用 皆在上. 井 又有博施有常之德 是以元吉. 鼎 以烹飪爲功 居上爲成. 德 與井異 以剛柔節 故得大吉也.

 

 

51.진위뇌(震爲雷)

震(진) : 진은

亨(형) : 형통하니,

震來虩虩(진래혁혁) : 우뢰가 옴에 놀라고 놀라면

笑言啞啞(소언아아) : 웃는 소리가 깔깔거리니,

震驚百里(진경백리) : 우뢰가 백리를 놀라게 함에

不喪匕(부상비) : 시창을 잃지 아니하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震亨(진형) : 진은 형통하니

震來虩虩(진래혁혁) : '진래혁혁'은

恐致福也(공치복야) : 두려워하여 복을 이룸이요,

笑言啞啞(소언아아) : '소언아아'은

後有則也(후유칙야) : 뒤에 법칙이 있음이라.

震驚百里(진경백리) : '진경백리'는

驚遠而懼邇也(경원이구이야) : 먼데서는 놀라게 하고 가까운데서는 두려워하게 함이니,

出可以守宗廟社稷(출가이수종묘사직) : 나아가서 종묘와 사직을 지켜

以爲祭主也(이위제주야) : 제主가 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洊雷震(천뢰진) : 거듭한 우뢰가 진이니,

君子以恐懼修省(군자이공구수성) : 군자가 이로써 놀라고 두려워하여 수양하고 반성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震來虩虩(진래혁혁) : 우뢰가 옴에 놀라야

後笑言啞啞吉(후소언아아길) : 뒤에 웃는 소리가 깔깔거릴 것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震來虩虩(진래혁혁) : '진래혁혁'은

恐致福也(공치복야) : 두려워하여 복을 이룸이요,

笑言啞啞(소언아아) : '소언아아'는

後有則也(후유칙야) : 뒤에 법칙이 있음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震來厲(진래려) : 우뢰가 오니 위태함이라.

億喪貝(억상패) : 재물 잃을 것을 헤아려

蹄于九陵(제우구릉) : 구릉에 오름이니,

勿逐七日得(물축칠일득) : 쫓지 아니하면 칠일에 얻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震來厲(진래려) : '진래려'는

乘剛也(승강야) : 강을 탐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震蘇蘇(진소소) : 우뢰에 깨어남이니

震行无(진행무) : 두려워하여 행하면 재앙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震蘇蘇(진소소) : '진소소'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당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震遂泥(진수니) : 우뢰소리가 드디어 진흙에 빠짐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震遂泥(진수니) : '진수니'는

未光也(미광야) : 빛나지 아니하도다.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震往來厲(진왕래려) : 우뢰가 지나가고 다시 옴이 위태로우니

億无喪有事(억무상유사) : 헤아려 일을 잃음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震往來厲(진왕래려) : '진왕래려'는

危行也(위행야) : 행함이 위태함이요,

其事在中(기사재중) : 그 일이 가운데 있으니

大无喪也(대무상야) : 크게 잃음이 없느니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震索索(진삭삭) : 우뢰가 흩어지고 흩어져서

視矍矍(시확확) : 눈을 두리번 거림이니,

征凶(정흉) : 가면 흉하니,

震不于其躬(진부우기궁) : 우뢰가 그 몸에 아니하고

于其隣无咎(우기린무구) : 그 이웃이면 허물이 없으리니,

婚媾有言(혼구유언) : 혼구는 말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震索索中未得也(진삭삭중미득야) : '진삭삭'은 중정을 얻지 못함이요,

雖凶无咎畏隣戒也(수흉무구외린계야) : 비록 흉하나 허물이 다함은 이웃 경계함을 두려워 함이라

 

【傳】 震 序卦 主器者 莫若長子 故受之以震. 鼎者 器也. 震爲長男 故取主器之義而繼鼎之後. 長子 傳國家繼位號者也 故爲主器之主. 序卦 取其一義之大者 爲上繼之義. 震之爲卦 一陽生於二陰之下 動而上者也 故爲震. 震 動也. 不曰動者 震 有動而奮發震驚之義 乾坤之交 一索而成震 生物之長也 故爲長男. 其象則爲雷 其義則爲動 雷有震奮之象 動爲驚懼之義.

震은 亨하니

【傳】 陽生於下而上進 有亨之義 又震爲動 爲恐懼 爲有主 震而奮發 動而進 懼而脩有 主而保大 皆可以致亨 故震則有亨.

震來에 虩虩이면 笑言이 啞啞이리라

【傳】 當震動之來則恐懼不敢自寧 旋顧周慮 虩虩然也. 虩虩 顧慮不安之貌. 蠅虎 謂之虩者 以其周環顧慮 不自寧也. 處震 如是則能保其安裕 故笑言啞啞. 啞啞 言笑和適之貌.

震驚百里에 不喪匕鬯하니라

【傳】 言震動之大而處之之道 動之大者 莫若雷 震爲雷 故以雷言. 雷之震動 驚及百里之遠 人无不懼而自失 雷聲所及 百里也. 唯宗廟祭祀 執匕鬯者則不致於喪失 人之致其誠敬 莫如祭祀. 匕 以載鼎實 升之於俎 鬯 以灌地而降神 方其酌祼以求神 薦牲而祈享 盡其誠敬之心則雖雷震之威 不能使之懼而失守 故臨大震懼 能安而不自失者 唯誠敬而已 此處震之道也. 卦才 无取故 但言處震之道.

【本義】 震 動也. 一陽 始生於二陰之下 震而動也. 其象爲雷 其屬爲長子 震有亨道 震來 當震之來時也. 虩虩 恐懼驚顧之貌 震驚百里 以雷言. 匕 所以擧鼎實. 鬯 以秬黍酒 和鬱金 所以灌地降神者也. 不喪匕鬯 以長子言也 此卦之占 爲能恐懼則致福而不失其所主之重.

彖曰 震은 亨하니

【本義】 震有亨道 不待言也.

震來虩虩은 恐致福也오 笑言啞啞는 後有則也라

【傳】 震 自有亨之義 非由卦才 震來而能恐懼 自脩自愼則可反致福吉也. 笑言啞啞 言自若也. 由能恐懼而後 自處有法則也. 有則則安而不懼矣 處震之道也.

【本義】 恐致福 恐懼以致福也. 則 法也.

震驚百里는 驚遠而懼邇也니

【傳】 雷之震 及於百里 遠者 驚 邇者 懼. 言其威 遠大也.

出可以守宗廟社稷하야 以爲祭主也리라

【傳】 彖文 脫不喪匕鬯一句 卦辭 云不喪匕鬯 本謂誠敬之至 威懼 不能使之自失. 彖 以長子 宜如是 因承上文用長子之義通解之 謂其誠敬 能不喪匕鬯則君出而可以守宗廟社稷 爲祭主也 長子 如是而後 可以守世祀承國家也.

【本義】 程子 以爲邇也下 脫不喪匕鬯四字 今從之. 出 謂繼世而主祭也. 或云出 卽鬯字之誤.

象曰, 洊雷 震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恐懼脩省하니라

【傳】 洊 重襲也. 上下皆震 故爲洊雷. 雷重仍則威益盛 君子 觀洊雷威震之象 以恐懼自脩飭循省也. 君子畏天之威則脩正其身 思省其過咎而改之 不唯雷震 凡遇驚懼之事 皆當如是.

初九, 震來虩虩이라야 後에 笑言啞啞이리니 吉하리라

【傳】 初九 成震之主 致震者也. 在卦之下 處震之初也 知震之來 當震之始 若能以爲恐懼而周旋顧慮 虩虩然不敢寧止則終必保其安吉 故後笑言啞啞也.

【本義】 成震之主 處震之初 故其占如此.

象曰, 震來虩虩은 恐致福也오 笑言啞啞는 後有則也라

【傳】 震來而能恐懼周顧則无患矣 是能因恐懼而反致福也. 因恐懼而自脩省 不敢違於法度 是由震而後 有法則 故能保其安吉而笑言啞啞也.

六二, 震來厲라 億喪貝하야 躋于九陵이니 勿逐하면 七日得하리라

【傳】 六二 居中得正 善處震者也而乘初九之剛. 九 震之主 震剛 動而上奮 孰能禦之. 厲 猛也 危也. 彼來旣猛則已 處危矣. 億 度也. 貝 所有之資也. 躋 升也. 九陵 陵之高也. 逐 往追也. 以震來之厲 度不能當而必喪其所有則升至高以避之也, 九 言其重 岡陵之重 高之至也. 九 重之多也 如九天九地也. 勿逐七日得 二之所貴者 中正也. 遇震懼之來 雖量勢巽避 當守其中正 无自失也 億之必喪也. 故遠避以自守 過則復其常矣 是勿逐而自得也. 逐 卽物也 以己卽物 失其守矣 故戒勿逐. 避遠自守 處震之大方也. 如二者 當危懼而善處者也. 卦位 有六 七乃更始 事旣終 時旣易也 不失其守 雖一時 不能禦其來 然時過事已則復其常 故云七日得.

【本義】 六二 乘初九之剛 故當震之來而危厲也. 億字 未詳 又當喪其貨貝而升於九陵之上 然柔順中正 足以自守 故不求而自獲也. 此爻 占具象中 但九陵七日之象則未詳耳.

象曰, 震來厲는 乘剛也일새라

【傳】 當震而乘剛 是以彼厲而己危 震剛之來 其可禦乎.

六三, 震蘇蘇니 震行하면 无眚하리라

【傳】 蘇蘇 神氣緩散自失之狀. 三 以陰居陽 不正 處不正 於平時 且不能安 況處震乎 故其震懼而蘇蘇然 若因震懼而能行 去不正而就正則可以无過. 眚 過也. 三 行則至四 正也. 動 以就正爲善 故二 勿逐則自得 三能行則无眚 以不正而處震懼 有眚可知.

【本義】 蘇蘇 緩散自失之狀. 以陰居陽 當震時而居不正 是以如此 占者 若因懼而能行 以去其不正則可以无眚矣.

象曰, 震蘇蘇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其恐懼自失蘇蘇然 由其所處 不當故也. 不中不正 其能安乎.

九四, 震이 遂泥라

【傳】 九四 居震動之時 不中不正 處柔 失剛健之道. 居四 无中正之德 陷溺於重陰之間 不能自震奮者也 故云遂泥. 泥 滯溺也. 以不正之陽而上下重陰 安能免於泥乎. 遂 无反之意 處震懼則莫能守也 欲震動則莫能奮也. 震道 亡矣 豈復能光亨也.

【本義】 以剛處柔 不中不正 陷於二陰之間 不能自震也. 遂者 无反之意. 泥 滯溺也.

象曰, 震遂泥는 未光也로다

【傳】 陽者 剛物. 震者 動義. 以剛處動 本有光亨之道 乃失其剛正而陷於重陰 以致遂泥 豈能光也. 云未光 見陽剛 本能震也 以失德 故泥耳.

六五, 震이 往來 厲하니 億하야 无喪有事니라

【傳】 六五 雖以陰居陽 不當位爲不正 然以柔居剛 又得中 乃有中德者也. 不失中則不違於正矣 所以中爲貴也. 諸卦 二五 雖不當位 多以中爲美. 三四 雖當位 或以不中 爲過. 中 常重於正也. 蓋中則不違於正 正不必中也. 天下之理 莫善於中 於六二六五可見. 五之動 上往則柔不可居動之極 下來則犯剛 是往來 皆危也. 當君位 爲動之主 隨宜應變 在中而已. 故當億度 无喪失其所有之事而已. 所有之事 謂中德 苟不失中 雖有危 不至於凶也. 億度 謂圖慮 求不失中也. 五所以危 由非剛陽而无助 若以剛陽有助 爲動之主則能亨矣 往來皆危 時則甚難 但期於不失中則可自守 以柔主動 固不能致亨濟也.

【本義】 以六居五而處震時 无時而不危也. 以其得中 故无所喪而能有事也. 占者不失其中則雖危无喪矣.

象曰, 震往來厲는 危行也오 其事 在中하니 大无喪也니라

【傳】 往來皆厲 行則有危也. 動皆有危 唯在无喪其事而已 其事 謂中也. 能不失其中則可自守也. 大无喪 以无喪 爲大也.

上六, 震이 索索하야 視 矍矍이니 征이면 凶이니 震不于其躬이오 于其鄰이면 无咎리니 婚媾는 有言이리라

【傳】 索索 消索不存之狀 謂其志氣如是. 六 以陰柔 居震動之極 其驚懼之甚 志氣 彈索也. 矍矍 不安定貌. 志氣 索索則視瞻徊徨 以陰柔不中正之質而處震動之極 故征則凶也. 震之及身 乃于其躬也 不于其躬 謂未及身也. 鄰者 近於身者也. 能震懼於未及身之前則不至於極矣 故得无咎. 苟未至於極 尙有可改之道 震終當變 柔不固守 故基畏鄰戒而能變之義. 聖人 於震終 示人知懼能改之義 爲勸深矣. 婚媾 所親也 謂同動者. 有言 有怨咎之言也. 六 居震之上 始爲衆動之首 今乃畏鄰戒而不敢進 與諸處震者異矣 故婚媾有言也.

【本義】 以陰柔 處震極 故爲索索矍矍之象. 以是而行 其凶必矣 然能及其震未及其身之時 恐懼脩省則可以无咎 而亦不能免於婚媾之有言 戒占者 當如是也.

象曰, 震索索은 中未得也일새오 雖凶无咎는 畏鄰戒也일새라

【傳】 所以恐懼自失如此 以未得於中道也 謂過中也. 使之得中 則不至於索索矣 極而復征則凶也. 若能見鄰戒而知懼 變於未極之前則无咎也. 上六 動之極 震極則有變義也.

【本義】 中 謂中心.

 

 

52.간위산(艮爲山)

艮其背(간기배) : 그 등에 그치면

不獲其身(부획기신) : 그 몸을 얻지 못하며,

行其庭(행기정) : 그 뜰에 행하여도

不見其人(부견기인) : 그 사람을 보지 못하여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艮止也(간지야) : <간>은 그침이니,

時止則止(시지칙지) : 때가 그칠 때면 그치고

時行則行(시행칙행) : 때가 행할 때면 행하여,

動靜不失其時(동정부실기시) : 움직이며 그침에 때를 잃지 아니함이

其道光明(기도광명) : 그 도가 광명하니

艮其止止其所也(간기지지기소야) : '간기지'는 그곳에 그침이라.

上下敵應(상하적응) : 상하가 적응하여

不相與也(부상여야) : 서로 더불지 못하니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부획기신행기정부견기인무구야) : 자신을 추구하는 일에서 얻는 바도 없고 뜰을 거닐어도 그 사람을 보지 못하니 허물은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兼山艮(겸산간) : 산이 아울러 있는 것이 간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군자이사부출기위) : 군자는 생각을 그 자리에서 벗어나지 아니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艮其趾无咎(간기지무구) : 그 발꿈치에 그치면 허물이 없으니,

利永貞(이영정) : 길이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艮其趾(간기지) : '간기지'는

未失正也(미실정야) : 바름을 잃지 아니함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艮其腓(간기비) : 그 장딴지에 그침이니,

不拯其隨(불증기수) : 구원하지 못하고 따르는 자라.

其心不快(기심부쾌) : 그 마음이 유쾌하지 아니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拯其隨(불증기수) : '불증기수'는

未退聽也(미퇴청야) : 물러나 듣지 아니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艮其限(간기한) : 그 허리에 그치니

列其夤(열기인) : 등뼈가 찢어지는 듯하고

厲薰心(열기려훈심) : 불안한 생각에 마음이 찌는 듯 하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艮其限(간기한) : 그 허리에 그치니

危薰心也(위훈심야) : 위태로움에 마음이 찐다.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艮其身(간기신) : 그 몸에 그침이니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艮其身(간기신) : '간기신'은

止諸躬也(지제궁야) : 그 몸에 그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艮其輔(간기보) : 그 중간에 그침이라.

言有序(언유서) : 말이 차례가 있음이니

悔亡(회망) : 후회가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艮其輔(간기보) : '간기보'는

以中正也(이중정야) : 중정하여 바름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敦艮吉(돈간길) : 도타웁게 그침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敦艮之吉(돈간지길) : '돈간지길'은

以厚終也(이후종야) : 도탑게 함으로써 마침이라

 

【傳】 艮 序卦 震者 動也.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 故受之以艮. 艮者 止也. 動靜相因 動則有靜 靜則有動 物无常動之理 艮所以次震也. 艮者 止也. 不曰止者 艮 山之象 有安重堅實之意 非止義 可盡也. 乾坤之交 三索而成艮. 一陽 居二陰之上 陽 動而上進之物 旣至於上則止矣. 陰者 靜也 上止而下靜 故爲艮也. 然則與畜止之義 何異. 曰畜止者 制畜之義 力止之也. 艮止者 安止之義 止其所也.

艮其背면 不獲其身하며 行其庭하야도 不見其人하야 无咎리라

【傳】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 動於欲也. 欲牽於前而求其止 不可得也. 故艮之道 當艮其背 所見者 在前而背 乃背之 是所不見也. 止於所不見則无欲以亂其心而止 乃安 不獲其身 不見其身也 謂忘我也 无我則止矣. 不能无我 无可止之道 行其庭不見其人 庭除之間 至近也. 在背則雖至近不見 謂不交於物也. 外物不接 內欲不萌 如是而止 乃得止之道 於止爲无咎也.

【本義】 艮 止也. 一陽 止於二陰之上 陽自下升 極上而止也. 其象爲山 取坤地而隆其上之狀 亦止於極而不進之意也. 其占則必能止于背而不有其身 行其庭而不見其人 乃无咎也. 蓋身 動物也 唯背爲止 艮其背則止於所當止也. 止於所當止則不隨身而動矣 是不有其身也. 如是則雖行於庭除有人之地 而亦不見其人矣. 蓋艮其背而不獲其身者 止而止也. 行其庭而不見其人者 行而止也. 動靜 各止其所而皆主夫靜焉 所以得无咎也.

彖曰, 艮은 止也니 時止則止하고 時行則行하고 動靜不失其時 其道 光明이니

【傳】 艮爲止 止之道 唯其時 行止動靜 不以時則妄也. 不失其時則順理而合義 在物爲理 處物爲義 動靜合理義 不失其時也 乃其道之光明也. 君子所貴乎時 仲尼行止久速是也. 艮體篤實 有光明之義.

【本義】 此釋卦名. 艮之義則止也. 然行止 各有其時 故時止而止 止也 時行而行 亦止也. 艮體篤實 故又有光明之義. 大畜於艮 亦以輝光言之.

艮其止는 止其所也일새라

【傳】 艮 其止謂止之而止也. 止之而能止者 由止得其所也. 止而不得其所則无可止之理. 夫子 曰於止 知其所止 謂當止之所也. 夫有物 必有則 父止於慈 子止於孝 君止於仁 臣止於敬 萬物庶事 莫不各有其所 得其所則安 失其所則悖 聖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 非能爲物作則也. 唯止之 各於其所而已.

上下 敵應하야 不相與也일새

【傳】 以卦才言也. 上下二體 以敵相應 无相與之義. 陰陽相應則情通而相與 乃以其敵 故不相與也. 不相與則相背 爲艮其背 止之義也.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라

【傳】 相背 故不獲其身不見其人 是以能止 能止則无咎也.

【本義】 此釋卦辭 易背爲止 以明背卽止也. 背者 止之所也. 以卦體言 內外之卦 陰陽敵應而不相與也. 不相與則內不見己 外不見人而无咎矣. 晁氏云艮其止 當依卦辭 作背.

象曰, 兼山이 艮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思不出其位하니라

【傳】 上下 皆山 故爲兼山. 此而幷彼爲兼 謂重復也 重艮之象也. 君子 觀艮止之象而思安所止 不出其位也. 位者 所處之分也. 萬事 各有其所 得其所則止而安 若當行而止 當速而久 或過或不及 皆出其位也 況踰分非據乎.

初六, 艮其趾라 无咎하니 利永貞하니라

【傳】 六 在最下 趾之象. 趾 動之先也. 艮其趾 止於動之初也. 事止於初 未至失正 故无咎也. 以柔處下 當趾之時也 行則失其正矣 故止乃无咎. 陰柔 患其不能常也 不能固也. 故方止之初 戒以利在常永貞固則不失止之道也.

【本義】 以陰柔 居艮初 爲艮趾之象 占者如之則无咎而又以其陰柔 故又戒其利永貞也.

象曰, 艮其趾는 未失正也라

【傳】 當止而行 非正也. 止之於初 故未至失正. 事止於始則易而未至於失也.

六二, 艮其腓니 不拯其隨라 其心不快로다

【傳】 六二 居中得正 得止之道者也 上无應援 不獲其君矣. 三 居下之上 成止之主 主乎止者也. 內剛而失中 不得止之宜 剛止於上 非能降而下求. 二 雖有中正之德 不能從也. 二之行止 係乎所主 非得自由 故爲腓之象 股動則腓隨 動止 在股而不在腓也. 二旣不得以中正之道 拯救三之不中則必勉而隨之 不能拯而唯隨也. 雖咎不在己 然豈其所欲哉 言不聽道不行也 故其心不快 不得行其志也. 士之處高位則有拯而无隨 在下位則有當拯 有當隨 有拯之不得而後 隨.

【本義】 六二 居中得正 旣止其腓矣. 三爲限則腓所隨也而過剛不中 以止乎上 二雖中正而體柔弱 不能往而拯之 是以其心不快也. 此爻占在象中 下爻放此.

象曰, 不拯其隨는 未退聽也일새라

【傳】 所以不拯之而唯隨者 在上者 未能下從也. 退聽 下從也.

【本義】 三 止乎上 亦不肯退而聽乎二也.

九三, 艮其限이라 列其夤이니 厲 薰心이로다

【傳】 限 分隔也. 謂上下之際 三 以剛居剛而不中 爲成艮之主 決止之極也. 己在下體之上而隔上下之限 皆爲止義 故爲艮其限 是確乎止而不復能進退者也. 在人身 如列其夤 夤 膂也. 上下之際也 列絶其夤則上下 不相從屬 言止於下之堅也. 止道 貴乎得宜 行止 不能以時而定於一. 其堅强如此則處世乖戾 與物睽絶 其危甚矣. 人之固止一隅而擧世 莫與宜者則艱蹇忿畏 焚撓其中 豈有安裕之理. 厲薰心 謂不安之勢 薰爍其中也.

【本義】 限 身上下之際 卽腰胯也. 夤 膂也. 止于腓則不進而已. 九三 以過剛不中 當限之處而艮其限 則不得屈伸而上下判隔 如列其夤矣. 危厲薰心 不安之甚也.

象曰, 艮其限이라 危 薰心也라

【傳】 謂其固止不能進退 危懼之慮 常薰爍其中心也.

六四, 艮其身이니 无咎니라

【傳】 四 大臣之位 止天下之當止者也. 以陰柔而不遇剛陽之君 故不能止物 唯自止其身則可无咎 所以能无咎者 以止於正也. 言止其身无咎則見其不能止物 施於政則有咎矣 在上位而僅能善其身 无取之甚也.

【本義】 以陰居陰 時止而止 故爲艮其身之象而占得无咎也.

象曰 艮其身은 止諸躬也라

【傳】 不能爲天下之止 能止於其身而已 豈足稱大臣之位也.

六五, 艮其輔라 言有序니 悔亡하리라

【傳】 五 君位 艮之主也. 主天下之止者也而陰柔之才 不足以當此義 故止以在上 取輔義言之 人之所當愼而止者 唯言行也. 五 在上 故以輔言. 輔 言之所由出也. 艮於輔則不妄出而有序也. 言輕發而无序則有悔 止之於輔則悔亡也. 有序 中節 有次序也. 輔與頰舌 皆言所由出而輔在中 艮其輔 謂止於中也.

【本義】 六五 當輔之處 故其象如此而其占悔亡也. 悔 謂以陰居陽.

象曰, 艮其輔는 以中으로 正也라

【傳】 五之所善者 中也. 艮其輔 謂止於中也. 言以得中爲正 止之於輔 使不失中 乃得正也.

【本義】 正字 羨文 叶韻 可見.

上九, 敦艮이니 吉하니라

【傳】 九 以剛實 居上而又成艮之主 在艮之終 止之至堅篤者也. 敦 篤實也. 居止之極 故不過而爲敦 人之止 難於久終 故節或移於晩 守或失於終 事或廢於久 人之所同患也. 上九 能敦厚於終 止道之至善 所以吉也. 六爻之德 唯此爲吉.

【本義】 以陽剛 居止之極 敦厚於止者也.

象曰, 敦艮之吉은 以厚終也일새라

【傳】 天下之事 唯終守之爲難 能敦於止 有終者也. 上之吉 以其能厚於終也.

 

 

53.풍산점(風山漸)

漸(점) : 점은

女歸吉(여귀길) : 여자가 시집가는 것이니 길하다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하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漸之進也(점지진야) : 점의 나아감이

女歸吉也(여귀길야) : 여자가 시집가는 것의 길함이라.

進得位(진득위) : 나아가서 자리를 얻으니

往有功也(왕유공야) : 가서 공이 있음이요,

進以正(진이정) : 나아감에 바름으로써 하니

可以正邦也(가이정방야) : 가히 나라를 바룸이니

其位(기위) : 그 자리는

剛得中也(강득중야) : 강함이 중정을 얻음이라.

止而巽(지이손) : 그치고 겸손하니

動不窮也(동부궁야) : 움직여서 궁하지 않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上有木漸(산상유목점) : 산 위에 나무가 있는 것이 점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居賢德善俗(군자이거현덕선속) : 군자가 이로써 어진 덕에 거해서 풍속을 착하게 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鴻漸于干(홍점우간) : 기러기가 물가에 나아감이니,

小子厲(소자려) : 어린 아이처럼 위태해서

有言无咎(유언무구) : 말이 있으나 허물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小子之厲(소자지려) : 어린 아이의 위태로움이 있으나

義无咎也(의무구야) : 의리 있어 허물이 없느니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鴻漸于磐(홍점우반) : 기러기가 반석에 나아감이라.

飮食衎衎吉(음식간간길) : 마시고 먹는 것이 즐겁고 즐거우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飮食衎衎(음식간간) : '음식간간'은

不素飽也(부소포야) : 공연히 배부르려 하지 아니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鴻漸于陸(홍점우륙) : 기러기가 땅에 나아감이니

夫征不復(부정부부) : 지아비가 가면 돌아오지 못하고

婦孕不育(부잉부육) : 지어미가 잉태하여도 기르지 못하여

凶利禦寇(흉이어구) : 흉하니, 도적을 막는 것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夫征不復(부정부부) : '부정부부'은

離群醜也(이군추야) : 무리를 떠나서 추한 것이요,

婦孕不育(부잉부육) : '부잉부육'은

失其道也(실기도야) : 그 도를 잃음이요,

利用禦寇順相保也(이용어구순상보야) : 욕망의 도둑을 막아서 일의 형편에 순응해서 서로 도와야 이롭다.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鴻漸于木(홍점우목) : 기러기가 나무에 나아감이니,

或得其无咎(혹득기무구) : 혹 그 평이한 가지를 얻으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或得其桷(혹득기각) : '혹득기각'은

順以巽也(순이손야) : 순하고 겸손함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鴻漸于陵(홍점우릉) : 기러기가 언덕에 나아감이니,

婦三歲不孕(부삼세부잉) : 지어미가 3년을 애배지 못하나

終莫之勝吉(종막지승) : 끝내는 이보다 좋은 일은 것을 것이니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終莫之勝吉(종막지승길) : '종막지승길'은

得所願也(득소원야) : 원하는 바를 얻음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鴻漸于逵(홍점우규) : 기러기가 하늘에 나아감이니,

其羽可用爲儀吉(기우가용위의길) : 그 깃을 치고 나르는 것이 의표를 삼을만 하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其羽可用爲儀吉(기우가용위의길) : '기우가용위의길'은

不可亂也(부가란야) : 어지럽게 하지 못함이라

 

【傳】 漸 序卦 艮者 止也. 物不可以終止 故受之以漸. 漸者 進也. 止必有進 屈伸消息之理也. 止之所生亦進也 所反 亦進也. 漸所以次艮也 進以序 爲漸. 今人以緩進爲漸 進以序 不越次 所以緩也. 爲卦 上巽下艮 山上有木 木之高而因山 其高有因也. 其高有因 乃其進也 有序也 所以爲漸也.

漸은 女歸 吉하니 利貞이니라

【傳】 以卦才 兼漸義而言也. 乾坤之變 爲巽艮 巽艮 重而爲漸 在漸體而言. 中二爻 交也. 由二爻之交然後 男女各得正位. 初終二爻 雖不當位 亦陽上陰下 得尊卑之正. 男女 各得其正 亦得位也. 與歸妹 正相對. 女之歸 能如是之正則吉也. 天下之事 進必以漸者 莫如女歸. 臣之進於朝 人之進於事 固當有序. 不以其序則陵節犯義 凶咎隨之. 然以義之輕重 廉恥之道 女之從人 最爲大也 故以女歸爲義. 且男女 萬事之先也. 諸卦 多有利貞而所施或不同 有涉不正之疑而爲之戒者 有其事必貞 乃得其宜者. 有言所以利者 以其有貞也. 所謂涉不正之疑而爲之戒者 損之九二 是也. 處陰居說 故戒以宜貞也 有其事必貞 乃得宜者 大畜是也. 言所畜 利於貞也 有言所以利者 以其有貞者. 漸 是也 言女歸之所以吉 利於如此貞正也. 蓋其固有 非設戒也. 漸之義 宜能亨而不云亨者 蓋亨者 通達之義 非漸進之義也.

【本義】 漸 漸進也. 爲卦 止於下而巽於上 爲不遽進之義 有女歸之象焉. 又自二至五 位皆得正 故其占 爲女歸吉而又戒以利貞也.

彖曰, 漸之進也 女歸의 吉也라

【傳】 如漸之義而進 乃女歸之吉也 謂正而有漸也. 女歸爲大耳 他進亦然.

【本義】 之字 疑衍 或是漸字.

進得位하니 往有功也오

【傳】 漸進之時而陰陽各得正位 進而有功也. 四 復由上進而得正위. 三 離下而爲上 遂得正位 亦爲進得位之義.

進以正하니 可以正邦也니

【傳】 以正道而進 可以正邦國 至於天下也. 凡進於事 進於德 進於位 莫不皆當以正也.

【本義】 以卦變 釋利貞之意 蓋此卦之變 自渙而來 九進居三 自旅而來 九進居五 皆爲得位之正.

其位는 剛得中也라

【傳】 上 云進得位往有功也 統言陰陽得位 是以進而有功 復云其位剛得中也. 所謂位者. 五 以剛陽中正 得尊位也. 諸爻之得正 亦可謂之得位矣 然未若五之得尊位 故特言之.

【本義】 以卦體言 謂九五也.

止而巽할새 動不窮也라

【傳】 內艮止 外巽順 止爲安靜之象. 巽爲和順之義 人之進也 若以欲心之動則躁而不得其漸 故有困窮 在漸之義 內止靜而外巽順 故其進動 不有困窮也.

【本義】 以卦德 言漸進之義.

象曰, 山上有木이 漸이니 君子 以하야 居賢德하야 善俗하니라

【傳】 山上有木 其高有因 漸之義也. 君子觀漸之象 以居賢善之德 化美於風俗 人之進於賢德 必有其漸 習而後能安 非可陵節而遽至也. 在己且然 敎化之於人 不以漸 其能入乎 移風易俗 非一朝一夕 所能成 故善俗 必以漸也.

【本義】 二者 皆當以漸而進 疑賢字衍 或善下 有脫字.

初六, 鴻漸于干이니 小子 厲하야 有言이나 无咎니라

【傳】 漸諸爻 皆取鴻象. 鴻之爲物 至有時而群有序 不失其時序 乃爲漸也. 干 水湄. 水鳥 止於水之湄. 水 至近也. 其進 可謂漸矣. 行而以時 乃所謂漸 漸進不失漸 得其宜矣. 六 居初 至下也. 陰之才 至弱也而上無應援 以此而進 常情之所憂也. 君子則深識遠照 知義理之所安 時事之所宜 處之不疑. 小人幼子 唯能見己然之事 從衆人之知 非能燭理也 故危懼而有言. 蓋不知在下 所以有進也. 用柔 所以不躁也. 无應 所以能漸也. 於義 自无咎也. 若漸之初而用剛急進則失漸之義 不能進而有咎必矣.

【本義】 鴻之行 有序而進有漸. 干 水涯也. 始進於下 未得所安而上復无應 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則爲小子厲 雖有言而於義則无咎也.

象曰, 小子之厲나 義无咎也니라

【傳】 雖小子 以爲危厲 在義理 實无咎也.

六二, 鴻漸于磐이라 飮食이 衎衎하니 吉하니라

【傳】 二 居中得正 上應於五 進之安裕者也. 但居漸 故進不速. 磐 石之安平者 江河之濱所有. 象進之安 自干之磐 又漸進也. 二與九五之君 以中正之道相應 其進之安固平易 莫加焉 故其飮食 和樂衎衎然 吉可知也.

【本義】 磐 大石也. 漸遠於水 進於干而益安矣, 衎衎 和樂意. 六二 柔順中正 進以其漸而上有九五之應 故其象如此 而占則吉也.

象曰, 飮食衎衎은 不素飽也라

【傳】 爻辭 以其進之安平 故取飮食和樂爲言 夫子恐後人之未喩 又釋之云中正君子 遇中正之主 漸進于上 將行其道 以及天下 所謂飮食衎衎 謂其得志和樂 不謂空飽飮食而已. 素 空也.

【本義】 素飽 如詩言素湌. 得之以道則不爲徒飽而處之安矣.

九三, 鴻漸于陸이니 夫征이면 不復하고 婦孕이라도 不育하야 凶하니 利禦寇하니라

【傳】 平高曰陸 平原也, 三 在下卦之上 進至於陸也. 陽 上進者也. 居漸之時 志將漸進而上无應援 當守正以俟時 安處平地 則得漸之道. 若或不能自守 欲有所牽 志有所就則失漸之道. 四陰在上而密比 陽所說也. 三陽 在下而相親 陰所從也. 二爻 相比而无應 相比則相親而易合. 无應則无適而相求 故爲之戒. 夫 陽也. 夫 謂三. 三 若不守正而與四合 是知征而不知復. 征 行也. 復 反也. 不復 謂不反顧義理. 婦 謂四. 若以不正而合則雖孕而不育 蓋非其道也 如是則凶也. 三之所利 在於禦寇 非理而至者 寇也. 守正以閑邪 所謂禦寇也 不能禦寇則自失而凶矣.

【本義】 鴻 水鳥. 陸 非所安也. 九三 過剛不中而无應 故其象如此而其占 夫征則不復 婦孕則不育 凶莫甚焉. 然以其過剛也 故利禦寇.

象曰, 夫征不復은 離群하야 醜也오 婦孕不育은 失其道也오 利用禦寇는 順相保也라

【傳】 夫征不復則失漸之正 從欲而失正 離叛其群類 爲可醜也. 卦之諸爻 皆无不善 若獨失正 是離其群類. 婦孕 不由其道 所以不育也. 所利 在禦寇 謂以順道相保 君子之與小人比也. 自守以正 豈唯君子 自完其己而已乎 亦使小人 得不陷於非義 是以順道相保 禦止其惡 故曰禦寇.

六四, 鴻漸于木이니 或得其桷이면 无咎리라

【傳】 當漸之時 四 以陰柔 進據剛陽之上 陽剛而上進 豈能安處陰柔之下 故四之處非安地 如鴻之進于木也. 木 漸高矣 而有不安之象. 鴻 趾連 不能握枝 故不木棲. 桷 橫木之柯. 唯平柯之上 乃能安處. 謂四之處 本危. 或能自得安寧之道則无咎也. 如鴻之於木 本不安. 或得平柯而處之則安也. 四 居正而巽順 宜无咎者也. 必以得失言者 因得失 以明其義也.

【本義】 鴻不木棲 桷 平柯也 或得平柯則可以安矣. 六四 乘剛而順巽 故其象如此 占者 如之則无咎也.

象曰, 或得其桷은 順以巽也일새라

【傳】 桷者 平安之處 求安之道 唯順與巽 若其義順正 其處卑巽 何處而不安 如四之順正而巽 乃得桷也.

九五, 鴻漸于陵이니 婦 三歲를 不孕하나 終莫之勝이라 吉하리라

【傳】 陵 高阜也. 鴻之所止 崔高處也. 象君之位 雖得尊位 然漸之時 其道之行 固亦非遽 與二 爲正應而中正之德同 乃隔於三四. 三 比二. 四 比五. 皆隔其交者也. 未能卽合 故三歲不孕. 然中正之道 有必亨之理. 不正 豈能隔害之 故終莫之能勝. 但其合有漸耳 終得其吉也. 以不正而敵中正 一時之爲耳 久其能勝乎.

【本義】 陵 高阜也. 九五 居尊. 六二正應 在下而爲三四所隔 然終不能奪其正也. 故其象如此 而占者如是則吉也.

象曰, 終莫之勝吉은 得所願也라

【傳】 君臣 以中正相交 其道當行 雖有間其間者 終豈能勝哉. 徐必得其所願 乃漸之吉也.

上九, 鴻漸于陸이니 其羽 可用爲儀니 吉하니라

【傳】 安定胡公 以陸爲逵 逵 雲路也. 謂虛空之中. 爾雅 九達 謂之逵. 逵 通達无阻蔽之義也. 上九 在至高之位 又益上進 是出乎位之外 在他時則爲過矣 於漸之時 居巽之極. 必有其序 如鴻之離所止而飛于雲空 在人則超逸乎常事之外者也. 進至於是而不失其漸 賢達之高致也 故可用爲儀法而吉也. 羽 鴻之所用進也 以其進之用 況上九進之道也.

【本義】 胡氏程氏皆云陸 當作逵. 謂雲路也. 今以韻讀之 良是. 儀 羽旄旌纛之飾也. 上九 紙高 出乎人位之外而其羽毛 可用以爲儀飾 位雖極高而不爲无用之象 故其占 爲如是則吉也.

象曰, 其羽可用爲儀吉은 不可亂也일새라

【傳】 君子之進 自下而上 由微而著 跬步造次 莫不有序 不失其序則无所不得其吉 故九雖窮高而不失其吉 可用爲儀法者 以其有序而不可亂也.

【本義】 漸進愈高而不爲无用 其志卓然 豈可得而亂哉.

 

 

54.뇌택귀매(雷澤歸妹)

歸妹(귀매) : 시집보내기는

征凶(정흉) : 적극적으로 보내려하면 흉하다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울 것이 없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歸妹(귀매) : <歸妹>는

天地之大義也(천지지대의야) : 천지의 큰 의리니,

天地不交(천지부교) : 천지가 사귀지 않으면

而萬物不興(이만물부흥) : 만물이 흉하지 아니 하나니,

歸妹人之終始也(귀매인지종시야) : <귀매>는 사람의 마침과 시작이라.

說以動(열이동) : 기뻐함으로써 움직여서

所歸妹也(소귀매야) : 시집가는 자가 누이동생니,

征凶位不當也(정흉위불당야) : '정흉'은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요.

无攸利(무유리) : '무유리'는

柔承剛也(유승강야) : <유>가 <강>의 위치에 있기 때문이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上有雷歸妹(택상유뢰귀매) : 못 위에 우뢰가 있는 것이 <귀매>니,

君子以永終知敝(군자이영종지폐) : 군자가 길이 마쳐서 떨어짐을 아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歸妹以娣(귀매이제) : 측실로 누이동생을 시집보내니

跛能履(파능리) : 절음발이처럼이라도 능히 밟을 수 있으니

征吉(정길) : 가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歸妹以娣(귀매이제) : '귀매이제'나

以恒也(이항야) : 항례에 따르는 일이요

跛能履吉(파능리길) : '파능리길'은

相承也(상승야) : 서로 도와 이음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眇能視(묘능시) : 애꾸눈도 능히 볼 수 있으니

利幽人之貞(이유인지정) : 고독한 측실의 바름을 지킴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利幽人之貞(이유인지정) : '이유인지정'은

未變常也(미변상야) :

떳떳함을 변치 않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歸妹以須(귀매이수) : 비천한 여자로 누이동생을 시집 보내니 

反歸以娣(반귀이제) : 다시 측실로서 보낸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歸妹以須(귀매이수) : '귀매이수'는

未當也(미당야) : 마땅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歸妹愆期(귀매건기) : 누이동생을 시집 보내는데 혼기를 어기니

遲歸有時(지귀유시) : 늦게 시집감은 때를 기다림이 있어서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愆期之志(건기지지) : '건기지지'는

有待而行也(유대이행야) : 기다림을 두어서 행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帝乙歸妹(제을귀매) : 제을이 누이동생을 시집보내는 것이니,

其君之袂(기군지몌) : 누이 동생인 소군의 소매가

不如其娣之袂良(부여기제지몌양) : 그 첩의 소매의 좋은 것만 같지 못하니,

月幾望吉(월기망길) : 달이 보름에 가까우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제을귀매부여기제지몌양야) : '제을귀매부여기제지몌양야'는

其位在中以貴行也(기위재중이귀행야) : 그 자리가 중에정 있어서 귀함으로써 행하니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女承筐無實(여승광무실) : 여자가 광주리를 이는데 실물이 없느니라.

士刲羊无血(사규양무혈) : 선비가 양을 찔러서 피가 없으니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운 바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上六无實(상육무실) : '상육무실'은

承虛筐也(승허광야) : 빈 광주리를 이음이라

 

【傳】 歸妹 序卦 漸者 進也. 進必有所歸 故受之以歸妹. 進則必有所至 故漸有歸義 歸妹所以繼漸也. 歸妹者 女之歸也. 妹 少女之稱. 爲卦 震上兌下 以少女 從長男也. 男動而女說 又以說而動 皆男說女女從男之義. 卦有男女配合之義者. 四 咸恒漸歸妹也. 咸 男女之相感也. 男下女 二氣感應 止而說 男女之情 相感之象. 恒 常也. 男上女下 巽順而動 陰陽皆相應 是男女居室 夫婦唱隨之常道. 漸 女歸之得其正也. 男下女而各得正位 止靜而巽順 其進有漸 男女配合 得其道也. 歸妹 女之嫁歸也. 男上女下 女從男也而有說少之義 以說而動 動以說則不得其正矣 故位皆不當. 初與上 雖當陰陽之位而陽在下 陰在上 亦不當位也. 與漸正相對 咸恒 夫婦之道 漸歸妹 女歸之義 咸與歸妹 男女之情也. 咸 止而說 歸妹 動於說 皆以說也. 恒與漸 夫婦之義也. 恒 巽而動 漸 止而巽 皆以巽順也. 男女之道 夫婦之義 備於是矣. 歸妹爲卦 澤上有雷 雷震而澤動 從之象也 物之隨動 莫如水. 男 動於上而女從之 嫁歸從男之象. 震 長男. 兌 少女. 少女 從長男 以說而動 動而相說也. 人之所說者 少女 故云妹 爲女歸之象 又有長男 說少女之義 故爲歸妹也.

歸妹는 征하면 凶하니 无攸利하리라

【傳】 以說而動 動而不當 故凶. 不當 位不當也. 征凶 動則凶也. 如卦之義 不獨女歸 无所往而利也.

【本義】 婦人 謂嫁曰歸. 妹 少女也. 兌以少女而從震之長男而其情 又爲以說而動 皆非正也. 故卦爲歸妹而卦之諸爻 自二至五 皆不得正. 三五 又皆以柔乘剛. 故其占 征凶而无所利也.

彖曰, 歸妹는 天地之大義也니

【傳】 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交感 男女配合 天地之常理也. 歸妹 女歸於男也 故云天地之大義也. 男在女上 陰從陽動 故爲女歸之象.

天地不交而萬物이 不興하나니 歸妹는 人之終始也라

【傳】 天地不交則萬物 何從而生 女之歸男 乃生生相續之道 男女交而後有生息 有生息而後 其終不窮 前者有終而後者有始 相續不窮 是人之終始也.

【本義】 釋卦名義也. 歸者 女之終 生育者 人之始.

說以動하야 所歸 妹也니

【本義】 又以卦德言之.

征凶은 位不當也오

【傳】 以二體 釋歸妹之義 男女相感 說而動者 少女之事 故以說而動 所歸者妹也. 所以征則凶者 以諸爻 皆不當位也. 所處皆不正 何動而不凶 大率以說而動 安有不失正者.

无攸利는 柔乘剛也일새라

【傳】 不唯位不當也 又有乘剛之過. 三五 皆乘剛. 男女 有尊卑之序. 夫婦 有唱隨之禮. 此常理也. 如恒 是也. 苟不由常正之道 徇情肆欲 唯說. 是動則夫婦瀆亂 男牽欲而失其剛 婦狃說而忘其順 如歸妹之乘剛 是也. 所以凶 无所往而利也. 夫陰陽之配合 男女之交媾 理之常也. 然從欲而流放 不由義理則淫邪無所不至 傷身敗德 豈人理哉. 歸妹之所以凶也.

【本義】 又以卦體 釋卦辭. 男女之交 本皆正理 唯若此卦則不得其正也.

象曰, 澤上有雷 歸妹니 君子 以하야 永終하야 知敝하니라

【傳】 雷震於上 澤隨而動 陽動於上 陰說而從 女從男之象也 故爲歸妹. 君子觀男女配合生息相續之象而以永其終 知有敝也. 永終 謂生息嗣續 永久其傳也. 知敝 謂知物 有敝壞而爲相繼之道也 女歸則有生息 故有永終之義 又夫婦之道 當常永有終 必知其有敝壞之理而戒愼之. 敝壞 謂離隙. 歸妹 說以動者也. 異乎恒之巽而動 漸之止而巽也. 少女之說 情之感動 動則失正 非夫婦正而可常之道 久必敝壞 知其必敝則當思永其終也. 天下之反目者 皆不能永終者也 不獨夫婦之道 天下之事 莫不有終有敝 莫不有可繼可久之道 觀歸妹則當思永終之戒也.

【本義】 雷動澤隨 歸妹之象. 君子觀其合之不正 知其終之有敝也. 推之事物 莫不皆然.

初九, 歸妹以娣니 跛能履라 征이면 吉하리라

【傳】 女之歸 居下而无正應 娣之象也. 剛陽 在婦人爲賢 貞之德而處卑順 娣之賢正者也. 處說居下 爲順義 娣之卑下 雖賢何所能爲 不過自善其身 以承助其君而已 如跛之能履 言不能及遠也. 然在其分爲善 故以是而行則吉也.

【本義】 初九 居下而无正應 故爲娣象 然陽剛在女子 爲賢正之德 但爲娣之賤 僅能承助其君而已 故又爲跛能履之象而其占則征吉也.

象曰, 歸妹以娣나 以恒也오 跛能履吉은 相承也일새라

【傳】 歸妹之義 以說而動 非夫婦能常之道. 九 乃剛陽有賢貞之德 雖娣之微 乃能以常者也. 雖在下 不能有所爲 如跛者之能履 然征而吉者 以其能相承助也. 能助其君 娣之吉也.

【本義】 恒 謂有常久之德.

九二, 眇能視니 利幽人之貞하니라

【傳】 九二 陽剛而得中 女之賢正者也. 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之質 動於說者也 乃女賢而配不良 故二雖賢 不能自遂 以成其內助之功 適可以善其身而小施之 如眇者之能視而已 言不能及遠也. 男女之際 當以正禮 五雖不正 二 自守其幽靜貞正 乃所利也 二有剛正之德 幽靜之人也. 二之才 如是而言利貞者 利言宜於如是之貞 非不足而爲之戒也.

【本義】 眇能視 承上爻而言. 九二 陽剛得中 女之賢也. 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不正 乃女賢而配不良 不能大成內助之功 故爲眇能視之象而其占則利幽人之貞也. 幽人 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

象曰, 利幽人之貞은 未變常也라

【傳】 守其幽貞 未失夫婦常正之道也. 世人以媟狎爲常 故以貞靜爲變常 不知乃常久之道也.

六三, 歸妹以須니 反歸以娣니라

【傳】 三 居下之上 本非賤者 以失德而无正應 故爲欲有歸而未得其歸. 須 待也. 待者 未有所適也. 六居三 不當位 德不正也. 柔而尙剛 行不順也. 爲說之主 以說求歸 動非禮也. 上无應 无受之者也 无所適 故須也. 女子之處如是 人誰取之 不可以爲人配矣 當反歸而求爲娣媵則可也 以不正而失其所也.

【本義】 六三 陰柔而不中正 又爲說之主 女之不正 人莫之取者也. 故爲未得所適而反歸爲娣之象. 或曰須 女之賤者.

象曰, 歸妹以須는 未當也일새라

【傳】 未當者 其處其德其求歸之道 皆不當 故无取之者 所以須也.

九四, 歸妹愆期니 遲歸 有時니라

【傳】 九 以陽居四 四 上體 地之高也. 陽剛 在女子 爲正德賢明者也 无正應 未得其歸也. 過時未歸 故云愆期. 女子 居貴高之地 有賢明之資 人情所願娶 故其愆期 乃爲有時. 蓋自有待 非不售也 待得佳配而後行也. 九居四 雖不當位而處柔 乃婦人之道 以无應 故爲愆期之義而聖人 推理 以女賢而愆期 蓋有待也.

【本義】 九四 以陽居上體而无正應 賢女 不輕從人而愆期以待所歸之象 正與六三相反.

象曰, 愆期之志는 有待而行也라

【傳】 所以愆期者 由己而不由彼 賢女 人所願娶 所以愆期 乃其志欲有所待 待得佳配而後行也.

六五, 帝乙歸妹니 其君之袂 不如其娣之袂 良하니 月幾望이면 吉하리라

【傳】 六五 居尊位 妹之貴高者也. 下應於二 爲下嫁之象. 王姬下嫁 自古而然 至帝乙而後 正婚姻之禮 明男女之分. 雖至貴之女 不得失柔巽之道 有貴驕之志 故易中 陰尊而謙降者則曰帝乙歸妹 泰六五是也. 貴女之歸 唯謙降以從禮 乃尊高之德也. 不事容飾以說於人也. 娣媵者以容飾爲事者也. 衣袂 所以爲容飾也. 六五 尊貴之女 尙禮而不尙飾故 其袂 不及其娣之袂 良也. 良 美好也. 月望 陰之盈也 盈則敵陽矣. 幾望 未至於盈也. 五之貴高 常不至於盈極則不亢其夫 乃爲吉也 女之處尊貴之道也.

【本義】 六五 柔中居尊 下應九二 尙德而不貴飾 故爲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 然女德之盛 无以加此 故又爲月幾望之象而占者 如之則吉也.

象曰, 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는 其位在中하야 以貴行也라

【傳】 以帝乙歸妹之道言 其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尙禮而不尙飾也. 五 以柔中 在尊高之位 以尊貴而行中道也. 柔順降屈 尙禮而不尙飾 乃中道也.

【本義】 以其有中德之貴而行 故不尙飾.

上六, 女 承筐无實이라 士 刲羊无血이니 无攸利하니라

【傳】 上六 女歸之終而无應 女歸之无終者也. 婦者 所以承先祖奉祭祀 不能奉祭祀則不可以爲婦矣. 筐篚之實 婦職所供也. 古者 房中之俎葅歜之類 后夫人 職之. 諸侯之祭 親割牲 卿大夫皆然. 割 取血以祭 禮云血祭 盛氣也. 女 當承事筐篚而无實 无實則无以祭 謂不能奉祭祀也. 夫婦 共承宗廟 婦 不能奉祭祀 乃夫不能承祭祀也. 故刲羊而无血 亦无以祭也 謂不可以承祭祀也. 婦不能奉祭祀則當離絶矣 是夫婦之无終者也 何所往利利哉.

【本義】 上六 以陰柔 居歸妹之終而无應 約婚而不終者也. 故其象 如此而於占 爲无所利也.

象曰, 上六无實은 承虛筐也라

【傳】 筐无實 是空筐也. 空筐 可以祭乎. 言不可以奉祭祀也. 女不可以承祭祀則離絶而已 是女歸之无終者也.

 

 

55.뇌화풍(雷火豊)

豊(풍) : 풍은

亨(형) : 형통하니,

王假之(왕가지) : 왕이 그러한 경지에 이르렀으니

勿憂宜日中(물우의일중) : 근심치 않아도 마땅히 해가 중천에 있으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豊大也(풍대야) : 풍은 큰것이니,

明以動(명이동) : 밝음으로써 움직임이라.

故豊(고풍) : 그러므로 풍이니,

王假之(왕가지) : '왕가지'는

尙大也(상대야) : 숭상함이 큰것이요,

勿憂宜日中(물우의일중) : '물우의일중'은

宜照天下也(의조천하야) : 마땅히 천하를 비침이라.

日中則仄(일중칙측) : 해가 가운데 위치하면 기울어지며,

月盈則食(월영칙식) : 달이 차면 먹히나니,

天地盈虛(천지영허) : 천지가 차고 비어감도

與時消息(여시소식) : 때로 더불어 줄고 부는데,

 


而況於人乎(이황어인호) : 하물며 사람이며

況於鬼神乎(황어귀신호) : 하물며 귀신에 있어서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雷電皆至豊(뇌전개지풍) : 우뢰와 번개가 다 이르는 것이 풍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折獄致刑(군자이절옥치형) :

군자가 이로써 옥을 끊어 형벌을이루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遇其配主(우기배주) : 그 짝이 되는 주인을 만나되,

雖旬无咎(수순무구) : 비록 화합하기 어려우나 허물이 없으니,

往有尙(왕유상) : 일을 수행하면 숭상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雖旬无咎(수순무구) : '수구무구'니

過旬災也(과순재야) : 평등을 지나면 재앙이리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豊其蔀(풍기부) : 그 큰 포장을 풍성함이라.

日中見斗(일중견두) : 한낮에 북두칠성을 보니

往得疑疾(왕득의질) : 가면 의심의 병을 얻으리니

有孚發若吉(유부발약길) : 믿음을 두어 발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有孚發若(유부발약) : '유부발약'은

信以發志也(신이발지야) : 믿음으로써 뜻을 발함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豊其沛(풍기패) : 그 패에 풍성함이라.

日中見沬(일중견매) : 한낮에 매를 봄이요,

折其右肱(절기우굉) : 그 오른팔을 끊으니

无咎(무구) : 허물할 데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豊其沛(풍기패) : 그 패의 풍성함라

不可大事也(부가대사야) : 큰일을 하지 못할 것이요,

折其右肱(절기우굉) : 그 오른팔을 끊으니

終不可用也(종부가용야) : 마침내 쓰지 못하니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豊其蔀(풍기부) : 그 패의 풍성함라

日中見斗(일중견두) : 한낮에 북두칠성을 봄이니,

遇其夷主吉(우기이주길) : 그 평등한 주인을 만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豊其蔀(풍기부) : 그 패의 풍성함은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요,

日中見斗(일중견두) : 한낮에 북두칠성을 봄은

幽不明也(유부명야) : 어두워서 밝지 못함이요,

 


遇其夷主(우기이주) : 그 평등한 주인을 만남은

吉行也(길행야) : 길하게 행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來章(래장) : 빛난 것을 오게 하면,

有慶譽吉(유경예길) : 경사와 명예가 있어서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六五之吉(육오지길) : '육오지길'은

有慶也(유경야) : 경사가 있음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豊其屋(풍기옥) : 그 집을 크게하고

蔀其家(부기가) : 그 집을 덮음이라.

闚其戶(규기호) : 그 집을 엿보니

閴其无人(격기무인) : 고요해서 그 사람이 없어서

三歲不覿凶(삼세불적흉) : 세 해라도 보지 못하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豊其屋(풍기옥) : '풍기옥'은

天際翔也(천제상야) : 하늘 끝까지 오름이요,

闚其戶閴其无人(규기호격기무인) : '규기호격기무인'은

自藏也(자장야) : 스스로 감춤이라

 

【傳】 豊 序卦 得其所歸者必大 故受之以豊. 物所歸聚必成其大 故歸妹之後 受之以豊也. 豊 盛大之義. 爲卦 震上離下. 震 動也. 離 明也. 以明而動 動而能明 皆致豊之道 明足以照 動足以亨然後 能致豊大也.

豊은 亨하니 王이아 假之하나니 勿憂하던 宜日中이니라

【傳】 豊爲盛大 其義自亨 極天下之光大者 唯王者能至之. 假 至也. 天位之尊 四海之富 群生之衆 王道之大 極豊之道 其唯王者乎. 豊之時 人民之繁庶 事物之殷盛 治之. 豈易周 爲可憂慮 宜如日中之盛明廣照 无所不及然後 无憂也.

【本義】 豊 大也. 以明而動 盛大之勢也 故其占有亨道焉 然王者至此. 盛極當衰則又有憂道焉 聖人以爲徒憂无益 但能守常 不至於過盛則可矣. 故戒以勿憂宜日中也.

彖曰, 豊은 大也니 明以動이라 故로 豊이니

【傳】 豊者 盛大之義 離明而震動 明動 相資而成豊大也.

【本義】 以卦德 釋卦名義.

王假之는 尙大也오

【傳】 王者 有四海之廣 兆民之衆 極天下之大也. 故豊大之道 唯王者能致之 所有旣大 其保之治之之道 亦當大也. 故王者之所尙 至大也.

勿憂宜日中은 宜照天下也라

【傳】 所有旣廣 所治旣衆 當憂慮其不能周及 宜如日中之盛明 普照天下 无所不至 則可勿憂矣. 如是然後 能保其豊大 保有豊大 豈小才小知之所能也.

【本義】 釋卦辭.

日中則昃하며 月盈則食하나니 天地盈虛도 與時消息이온 而況於人乎며 況於鬼神乎여

【傳】 旣言豊盛之至 復言其難常 以爲誡也. 日中盛極則當昃昳 月旣盈滿則有虧缺 天地之盈虛 尙與時消息 況人與鬼神乎. 盈虛 謂盛衰 消息 謂進退 天地之運 亦隨時進退也. 鬼神 謂造化之迹 於萬物盛衰 可見其消息也. 於豊盛之時而爲此誡 欲其守中 不至過盛 處豊之道 豈易也哉.

【本義】 此又發明卦辭外意 言不可過中也.

象曰, 雷電皆至 豊이니 君子 以하야 折獄致刑하니라

【傳】 雷電皆至 明震竝行也. 二體相合 故云皆至. 明動相資 成豊之象. 離 明也 照察之象. 震 動也 威斷之象. 折獄者 必照其情實 唯明克允. 致刑者 以威於姦惡 唯斷乃成. 故君子 觀雷電明動之象 以折獄致刑也. 噬嗑 言先王飭法. 豊 言君子折獄 以明在上而麗於威震. 王者之事 故爲制刑立法 以明在下而 麗於威震 君子之用 故爲折獄致刑. 旅 明在上而云君子者 旅 取愼用刑與不留獄 君子 皆當然也.

【本義】 取其威照竝行之象.

初九, 遇其配主호대 雖旬이나 无咎하니 往하면 有尙이리라

【傳】 雷電皆至 成豊之象. 明動相資 致豊之道 非明无以照 非動无以行. 相須 猶形影. 相資 猶表裏. 初九 明之初. 九四 動之初. 宜相須以成其用 故雖旬而相應. 位則相應 用則相資 故初. 謂四爲配主 己所配也. 配雖匹稱 然就之者也. 如配天以配君子 故初 於四 云配. 四 於初 云夷也. 雖旬无咎 旬 均也. 天下之相應者 常非均敵 如陰之應陽 柔之從剛 下之附上 敵則安肯相從. 唯豊之初四 其用則相資 其應則相成 故雖均是陽剛 相從而无過咎也. 蓋非明則動无所之 非動則明无所用 相資而成用 同舟則胡越 一心共難則仇怨協力 事勢使然也. 往而相從則能成其豊 故云有尙 有可嘉尙也. 在他卦則不相下而離隙矣.

【本義】 配主 謂四. 旬 均也. 謂皆陽也. 當豊之時 明動相資 故初九之遇九四 雖皆陽剛而其占 如此也.

象曰, 雖旬无咎니 過旬이면 災也리라

【傳】 聖人 因時而處宜 隨事而順理 夫勢均則不相下者 常理也. 然有雖敵而相資者則相求也. 初四 是也. 所以雖旬而无咎也. 與人同而力均者 在乎降己以相求 協力以從事 若懷先己之私 有加上之意則患當至矣. 故曰過旬災也. 均而先己 是過旬也. 一求勝則不能同矣

【本義】 戒占者 不可求勝其配 亦爻辭外意.

六二, 豊其蔀라 日中見斗니 往하면 得疑疾하리니 有孚發若하면 吉하리라

【傳】 明動相資 乃能成豊. 二爲明之主 又得中正 可謂明者也 而五 在正應之地 陰柔不正 非能動者. 二五 雖皆陰而在明動相資之時 居相應之地. 五 才不足 旣其應之才 不足資則獨明 不能成豊 旣不能成豊則喪其明功 故爲豊其蔀 日中見斗. 二 至明之才 以所應 不足與而不能成其豊 喪其明功 无明功則爲昏暗 故云見斗. 斗 昏見者也. 蔀 周匝之義 用障蔽之物 掩晦於明者也. 斗 屬陰而主運平. 象五 以陰柔而當君位 日中盛明之時 乃見斗 猶豊大之時 乃遇柔弱之主 斗以昏見 言見斗則是明喪而暗矣. 二雖至明中正之才 所遇 乃柔暗不正之君 旣不能下求於己 若往求之則反得疑猜忌疾 暗主 如是也. 然則如之何而可 夫君子之事上也 不得其心則盡其至誠 以感發其志意而已 苟誠意能動則雖昏夢可開也. 雖柔弱可輔也 雖不正可正也. 古人之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 己之誠意上達 而君見信之篤耳. 管仲之相桓公 孔明之輔後主是也. 若能以誠信 發其志意則得行其道 乃爲吉也.

【本義】 六二 居豊之時 爲離之主 至明者也而上應六五之柔暗 故爲豊蔀見斗之象.. 蔀 障蔽也. 大其障蔽 故日中而昏也. 往而從之則昏暗之主 必反見疑 唯在積其誠意 以感發之則吉. 戒占者 宜如是也. 虛中 有孚之象.

象曰, 有孚發若은 信以發志也라

【傳】 有孚發若 謂以己之孚信 感發上之心志也 苟能發則其吉可知 雖柔暗 有可發之道也.

九三, 豊其沛라 日中見沫이오 折其右肱이니 无咎니라

【傳】 沛字 古本有作旆字者 王弼以爲幡幔 則是旆也. 幡幔 圍蔽於內者 豊其沛 其暗 更甚於蔀也. 三 明體而反暗於四者 所應 陰暗故也. 三 居明體之上 陽剛得正 本能明者也. 豊之道 必明動 相資而成. 三 應於上. 上 陰柔 又无位而處震之終 旣終則止矣 不能動者也. 他卦 至終則極震 至終則止矣. 三 无上之應則不能成豊. 沫 星之微小无名數者. 見沫 暗之甚也. 豊之時而遇上六 日中而見沫者也. 右肱 人之所用 乃折矣 其无能爲可知. 賢智之才 遇明君則能有爲於天下 上无可賴之主則不能有爲 如人之折其右肱也. 人之爲 有所失則有所歸咎曰由是 故致是. 若欲動而無右肱 欲爲而上无所賴則不能而已. 更復何言 无所歸咎也.

【本義】 沛 一作旆 謂幡幔也. 其蔽 甚於蔀矣. 沫 小星也. 三 處明極而應上六 雖不可用而非咎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豊其沛라 不可大事也오 折其右肱이라 終不可用也라

【傳】 三 應於上. 上 應而无位 陰柔无勢力而處旣終 其可共濟大事乎. 旣无所賴 如右肱之折 終不可用矣.

九四, 豊其蔀라 日中見斗니 遇其夷主하면 吉하리라

【傳】 四 雖陽剛 爲動之主 又得大臣之位. 然以不中正 遇陰暗柔弱之主 豈能致豊大也 故爲豊其蔀. 蔀 周圍掩蔽之物 周圍則不大 掩蔽則不明. 日中見斗 當盛明之時 反昏暗也. 夷主 其等夷也相應 故謂之主. 初四 皆陽而居初 是其德同 又居相應之地 故爲夷主 居大臣之位而得在下之賢 同德相輔 其助豈小也哉 故吉也. 如四之才 得在下之賢 爲之助則能致豊大乎. 曰在下者 上有當位 爲之與 在上者 下有賢才 爲之助 豈无益乎 故吉也. 然而致天下之豊 有君而後能也. 五 陰柔 居尊而震體 无虛中巽順下賢之象 下雖多賢 亦將何爲 蓋非陽剛中正 不能致天下之豊也.

【本義】 象 與六二同. 夷 等夷也. 謂初九也. 其占 爲當豊而遇暗主 下就同德則吉也.

象曰, 豊其蔀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位不當 謂以不中正 居高位 所以闇而不能致豊.

日中見斗는 幽不明也일새오

【傳】 謂幽暗不能光明 君陰柔而臣不中正故也.

遇其夷主는 吉行也라

【傳】 陽剛相遇 吉之行也. 下就於初 故云行. 下求則爲吉也.

六五, 來章이면 有慶譽하야 吉하리라

【傳】 五 以陰柔之才 爲豊之主 固不能成其豊大 若能來致在下章美之才而用之則有福慶 復得美譽 所謂吉也. 六二 文明中正 章美之才也. 爲五者 誠能致之在位而委任之 可以致豊大之慶 名譽之美 故吉也. 章美之才 主二而言 然初與三四 皆陽剛之才. 五 能用賢則彙征矣. 二雖陰 有文明中正之德 大賢之在下者也. 五與二 雖非陰陽正應 在明動相資之時 有相爲用之義. 五 若能來章則有慶譽而吉也. 然六五 无虛己下賢之義 聖人設此義 以爲敎耳.

【本義】 質雖柔暗 若能來致天下之明則有慶譽而吉矣 蓋因其柔暗而設此以開之 占者 能如是則如其占矣.

象曰, 六五之吉은 有慶也라

【傳】 其所謂吉者 可以有慶福 及于天下也. 人君雖柔暗 若能用賢才則可以爲天下之福 唯患不能耳.

上六은 豊其屋하고 蔀其家라 闚其戶하니 闃其无人이라야 三歲라도 不覿이로소니 凶하리라

【傳】 六 以陰柔之質而居豊之極 處動之終 其滿假躁動甚矣. 處豊大之時 宜乎謙屈而處極高 致豊大之功. 在乎剛健 而體陰柔 當豊大之任 在乎得時 而不當位. 如上六者 處无一當 其凶可知. 豊其屋 處太高也. 蔀其家 居不明也. 以陰柔 居豊大而在无位之地 乃高亢昏暗 自絶於人. 人誰與之 故闚其戶 闃其无人也. 至於三歲之久而不知變 其凶宜矣. 不覿 謂尙不見人 蓋不變也. 六 居卦終 有變之義而不能遷 是其才不能也.

【本義】 以陰柔 居豊極 處動終 明極而反暗者也. 故爲豊大其屋而反以自蔽之象 无人不覿 亦言障蔽之深 其凶甚矣.

象曰, 豊其屋은 天際翔也오 闚其戶闃其无人은 自藏也라

【傳】 六 處豊大之極 在上而自高 若飛翔於天際 謂其高大之甚 闚其戶而无人者 雖居豊大之極而實无位之地 人以其昏暗自高大 故皆棄絶之 自藏避而弗與親也.

【本義】 藏 謂障蔽.

 

 

56.화산여(火山旅)

旅(여) : 여는

小亨(소형) : 조금 형통하고

旅貞吉(여정길) : 나그네가 바르게해서 길하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旅小亨(여소형) : '旅小亨'은

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유득중호외이순호강) : <유>효가 밖에서 중앙의 지위를 얻어 <강>효에 순응하고,

止而麗乎明(지이려호명) : 고요히 멈추어 밝은 빛 속에 선다.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小亨旅貞吉也(소형여정길야) : 조심하는 나그네의 심정으로 곧으면 길하다

旅之時義大矣哉(여지시의대의재) : 여행할 때는 바른 자세를 지켜야 한다 그 의미가  크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上有火旅(산상유화여) : 산 위에 불이 있는 것이 여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明愼用刑(군자이명신용형) : 군자가 형벌 쓰는 것을 밝게 삼가하여

以不留獄(이부류옥) : 감옥에 머무르지 아니 하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旅瑣瑣(여쇄쇄) : 나그네가 자잘하게 행동하니

斯其所取災(사기소취재) : 그 재앙을 취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旅瑣瑣(여쇄쇄) : '여쇄쇄'는

志窮災也(지궁재야) : 뜻이 궁해서 재앙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旅則次(여칙차) : 나그네가 여관에 들어가서,

懷其資(회기자) : 그 노자를 품고,

得童僕貞(득동복정) : 어린 종의 바른 자세를 얻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得童僕貞(득동복정) : 어린 종의 바른 자세를 얻었으니

終无尤也(종무우야) : 마침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旅焚其次(여분기차) : 나그네가 그 여관을 불사르고,

喪其童僕貞(상기동복정) : 그 동복의 바른 자세를 잃으니 위태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旅焚其次(여분기차) : 나그네가 그 여관을 불사르니

亦以傷矣(역이상의) : 또한 상처를 받고,

以旅與下(이려여하) : 나그네로써 아래와 더불어했으니

其義喪也(기의상야) : 그 의리를 잃어서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旅于處(여우처) :나그네가 처하게 되고

得其資斧(득기자부) : 그 노자와 도끼를 얻으나,

我心不快(아심부쾌) : 내 마음은 불쾌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旅于處(여우처) : '여우처'는

未得位也(미득위야) : 자리를 얻지 못함이니,

得其資斧(득기자부) : 그 노자와 도끼를 얻으나

心未快也(심미쾌야) : 마음이 유쾌하지 못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射雉一矢亡(사치일시망) : 꿩을 쏘아서 한 화살을 없애느니라.

終以譽命(종이예명) : 마침내 명예와 복록으로써 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終以譽命(종이예명) : 마침내 명예와 복록으로써 하니

上逮也(상체야) : 위에 미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鳥焚其巢(조분기소) : 새가 그 집을 태우니,

旅人先笑後號咷(여인선소후호도) : 나그네가 먼저는 웃고 뒤에는 부르짖음이라.

喪牛于易凶(상우우이흉) : 소를 쉽게 잃으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以旅在上(이려재상) : 나그네로써 위에 있으니,

其義焚也(기의분야) : 그 의리가 불사르는 것이요,

喪牛于易(상우우이) : 소를 쉽게 잃으니

終莫之聞也(종막지문야) : 마침내 들음이 없음이라

 

 

[傳] 旅 序卦 豊 大也. 窮大者 必失其居 故受之以旅. 豊盛 至於窮極則必失其所安. 旅所以次豊也. 爲卦 離上艮下. 山止而不遷 火行而不居 違去爲不處之象 故爲旅也. 又麗乎外 亦旅之象.

旅는 小亨코 旅貞하야 吉하니라.

[傳] 以卦才 言也 如卦之才 可以小亨 得旅之貞正而吉也.

[本義] 旅 羇旅也. 山止於下 火炎於上 爲去其所止而不處之象 故爲旅. 以六五 得中於外而順乎上下之二陽. 艮 止而離 麗於明  故其占 可以小亨而能守其旅之貞則吉 旅非常居 若可苟者 然道无不在 故自有其正 不可須臾離也.

彖曰 旅小亨은 柔 得中乎外而順乎剛하고 止而麗乎明이라 是以小亨旅貞吉也니

[傳] 六 上居五 柔得中乎外也 .麗乎上下之剛 順乎剛也. 下艮止 上離麗 止而麗於明也. 柔順而得在外之中 所止 能麗於明 是以小亨得旅之貞正而吉也 旅困之時 非陽剛中正 有助於下 不能致大亨也. 所謂得在外之中 中非一揆 旅有旅之中也 止麗於明則不失時宜 然後得處旅之道.

[本義]以卦體卦德釋卦辭

旅之時義大矣哉라.

[傳] 天下之事 當隨時各適其宜而旅爲難處 故稱其時義之大.

[本義] 旅之時 爲難處.

象曰 山上有火 旅하니 君子 以明愼用刑하며 而不留獄하니라.

[傳] 火之在高 明无不照 君子觀明照之象則以明愼用刑 明不可悖 故戒於愼明而止 亦愼象 觀火行不處之象則不留獄 獄者不得已而設 民有罪而入 豈可留滯淹久也.

[本義] 愼刑 如山 不留 如火.

初六, 旅ꝯꝯ니 斯其所取災니라.

[傳]六 以陰柔 在旅之時 處於卑下 是柔弱之人 處旅困而在卑賤 所存 汚下者也 志卑之人 旣處旅困 鄙猥ꝯ細 无所不至 乃其所以致悔辱取災咎也 ꝯꝯ 猥細之狀 當旅困之時 才質如是 上雖有援 无能爲也. 四 陽性而離體 亦非就下者也. 又在旅 與他卦爲大臣之位者異矣.

[本義] 當旅之時 以陰柔 居下位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旅ꝯꝯ는 志窮하야 라.災也

[傳] 志意 窮迫 益自取災也. 災眚 對言則有分 獨言則謂災患耳.

六二, 旅卽次하야 懷其資하고 得童僕貞이로다.

[傳] 二有柔順中正之德 柔順則衆與之 中正則處不失當 故能保其所有 童僕亦盡其忠信 雖不若五 有文明之德 上下之助 亦處旅之善者也 次舍 旅所安也 財貨 旅所資也 童僕 旅所賴也 得就次舍 懷畜其資財 又得童僕之貞良 旅之善也. 柔弱在下者 童也 剛壯處外者僕也. 二 柔順中正 故得內外之心. 在旅 所親比者 童僕也.不云吉者 旅寓之際 得免於災厲則已善矣.

[本義] 卽次則安 懷資則裕 得其童僕之貞信則无欺而有賴 旅之最吉者也.二有柔順中正之德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童僕貞은 終无尤也리라.

[傳] 羇旅之人 所賴者 童僕也. 旣得童僕之忠貞 終无尤悔矣.

九三, 旅焚其次하고 喪其童僕貞하니 厲하니라.

[傳] 處旅之道 以柔順謙下 爲先. 三 剛而不中 又居下體之上 與艮之上 有自高之象.在旅而過剛自高 致困災之道也. 自高則不順於上 故上不與而焚其次 失所安也. 上離 爲焚象 過剛則暴下 故下離而喪其童僕之貞 信謂失其心也 如此則危厲之道也.

[本義] 過剛不中 居下之上 故其象占如此. 喪其童僕則不止於失其心矣 故貞字 連下句爲義.

象曰 旅焚其次하니 亦以傷矣오 以旅與下하니 其義 喪也라.

[傳] 旅 焚失其次舍 亦以困傷矣. 以旅之時而與下之道如此 義當喪也.在旅而以過剛自高待下 必喪其忠貞 謂失其心也. 在旅而失其童僕之心 爲可危也.

[本義] 以旅之時而與下之道如此 義當喪也.

九四, 旅于處하고 得其資斧하나 我心은 不快로다.

[傳] 四 陽剛 雖不居中而處柔 在上體之下 有用柔能下之象 得旅之宜也. 以剛明之才 爲五所與 爲初所應 在旅之善者也. 然四 非正位 故雖得其處止 不若二之就次舍也. 有剛明之才 爲上下所與 乃旅而得貨財之資 器用之利也. 雖在旅 爲善 然上无剛陽之與 下唯陰柔之應 故不能伸其才行其志 其心不快也. 云我者 據四而言.

[本義] 以陽居陰 處上之下 用柔能下 故其象占如此 然非其正位 又上无剛陽之與 下唯陰柔之應 故其心有所不快也.

象曰, 旅于處는 未得位也니 得其資斧하나 心未快也라.

[傳] 四 以近君 爲當位 在旅 五 不取君義 故四爲未得位也. 曰然則以九居四 不正 爲有咎矣 曰以剛居柔 旅之宜也 九以剛明之才 欲得時而行其志 故雖得資斧 於旅爲善 其心志未快也.

六五, 射雉一矢亡이라 終以譽命이리라.

[傳] 六五 有文明柔順之德 處得中道而上下與之 處旅之至善者也. 人之處旅 能合文明之道 可謂善矣. 羇旅之人 動而或失則困辱隨之 動而无失然後爲善 離爲雉 文明之物 射雉 謂取則於文明之道而必合 如射雉 一矢而亡之 發无不中則終能致譽命也 譽 令聞也. 命 福祿也. 五 居文明之位 有文明之德 故動必中文明之道也. 五 君位 人君 无旅 旅則失位 故不取君義.

[本義] 雉 文明之物 離之象也. 六五 柔順文明 又得中道 爲離之主 故得此爻者 爲射雉之象 雖不无亡矢之費而所喪不多 終有譽命也.

象曰, 終以譽命은 上逮也일새라.

[傳] 有文明柔順之德則上下 與之. 逮 與也. 能順承於上而上 與之 爲上所逮也. 在上而得乎下 爲下所上逮也. 在旅而上下 與之 所以致譽命也. 旅者 困而未得所安之時也終以譽命 終當致譽命也. 已譽命則非旅也 困而親寡則爲旅 不必在外也.

[本義] 上逮 言其譽命 聞於上也.

上九, 鳥焚其巢니 旅人이 先笑後號咷라 喪牛于易니 凶하니라.

[傳] 鳥 飛騰處高者也. 上九 剛不中而處最高. 又離體 其亢 可知 故取鳥象. 在旅之時 謙降柔和 乃可自保而過剛自高 失其所宜安矣. 巢 鳥所安止.焚其巢 失其所安 无所止也. 在離上 爲焚象. 陽剛 自處於至高 始快其意 故先笑 旣而失安莫與 故號咷 輕易以喪其順德 所以凶也. 牛 順物 喪牛于易 謂忽易以失其順也 離火 性上 爲躁易之象 上承鳥焚其巢 故更可旅人字 不云旅人則是鳥笑哭也.

[本義] 上九 過剛 處旅之上離之極 驕而不順 凶之道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以旅在上하니 其義焚也오 喪牛于易하니 終莫之聞也라

[傳] 以旅在上而以尊高自處 豈能保其居 .其義當有焚巢之事 方以極剛自高 爲得志而笑 不知喪其順德於躁易 是終莫之聞 謂終不自聞知也 使自覺知則不至於極而號咷矣 陽剛不中而處極 固有高亢躁動之象而火復炎上則又甚焉.

 

 

57.손위풍(巽爲風)

巽(손) : <손>은

小亨(소형) : 조금 형통하니,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수행함이 이로우며

利見大人(이견대인) : 대인을 봄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重巽(중손) : 거듭한 손으로써

以申命(이신명) : 명을 펴나니,

剛巽乎中正而志行(강손호중정이지행) : <강>효가 중정에 겸손해서 뜻이 행하며,

柔皆順乎剛(유개순호강) : <유>효가 모두 <강>효에 순응함이라.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小亨(소형) : 小亨하니,

利有攸往(이유유왕) : 수행함이 이로우며

利見大人(이견대인) : 대인을 봄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隨風巽(수풍손) : 따르는 바람이 손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申命行事(군자이신명행사) : 군자가 이로써 명을 거듭해서 일을 행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進退(진퇴) : 나아가고 물러남이니,

利武人之貞(이무인지정) : 무인의 바름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進退志疑也(진퇴지의야) : '진퇴'는 뜻이 의심함이요,

利武人之貞志治也(이무인지정지치야) : '이무인지정'은 뜻이 다스러짐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巽在牀下(손재상하) : <손>효가 평상 아래에 있으니,

用史巫紛若(용사무분약) : <사>와 무당을 불러 씀이 많으면

吉无咎(길무구) : 길하고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紛若之吉(분약지길) : '분약지길'은

得中也(득중야) : 중정을 얻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頻巽吝(빈손인) : 자주 겸손함이니, 인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頻巽之吝(빈손지린) : '빈손지린'은

志窮也(지궁야) : 뜻이 궁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悔亡(회망) : 후회가 없어지니,

田獲三品(전획삼품) : 사냥하여 삼품을 얻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田獲三品(전획삼품) : '전획삼품'은

有功也(유공야) : 공이 있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貞吉悔亡(정길회망) : 바르면 길해서 뉘우침이 없어서 이롭지 않음이 없으니,

无不利无初有終(무부리무초유종) : 처음은 없고 마침은 있느니라.

先庚三日(선경삼일) : <경>효로 앞서 삼일하며,

後庚三日吉(후경삼일길) : <경>효로 뒤로 삼일하면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五之吉(구오지길) : '九五之吉'은

位正中也(위정중야) : 위가 바르고 중정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巽在牀下(손재상하) : 겸손한 것이 상아래에 있어서,

喪其資斧(상기자부) : 그 몸에 지닌 도끼를 잃으니

貞凶(정흉) : 집착하여 고집함에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巽在牀下(손재상하) : '손재상하'는

上窮也(상궁야) : 위에서 궁함이요,

喪其資斧(상기자부) : '상기자부'는

正乎凶也(정호흉야) : 바르겠는가, 흉함이라

 

[傳] 巽 序卦 旅而无所容 故受之以巽 巽者 入也 羇旅 親寡 非巽順 何所取容 苟能巽順 雖旅困之中 何往而不能入 巽所以次旅也 爲卦 一陰在二陽之下 巽順於陽 所以爲巽也.

巽은 小亨하니 利有攸往하며 利見大人하니라.

[傳] 卦之才 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也 巽與兌 皆剛中正 巽說 義亦相類而兌則亨 巽乃小亨者 兌陽之爲也 巽陰之爲也 兌柔在外 用柔也 巽柔在內 性柔也 巽之亨 所以小也.

[本義] 巽 入也. 一陰 伏於二陽之下 其性 能巽以入也 其象 爲風 亦取入義 陰爲主 故其占 爲小亨 以陰從陽 故又利有所往 然必知所從 乃得其正 故又曰利見大人也.

彖曰, 重巽으로 以申命하나니

[傳] 重巽者 上下皆巽也 上順道以出命 下奉命而順從 上下皆順 重巽之象也 又重爲重複之義 君子體重巽之義 以申復其命令 申 重復也 丁寧之謂也.

[本義] 釋卦義也 巽順而入 必究乎下 命令之象 重巽故 爲申命也.

剛이 巽乎中正而志行하며 柔 皆順乎剛이라 是以小亨하니

[傳] 以卦才言也 陽剛 居巽而得中正 巽順於中正之道也. 陽性 上 其志 在以中正之道 上行也 又上下之柔 皆巽順於剛 其才如是 雖內柔 可以小亨也.

利有攸往하며 利見大人하니라.

[傳] 巽順之道 无往不能入 故利有攸往 巽順雖善道 必知所從 能巽順於陽剛中正之大人則爲利 故利見大人也 如五二之陽剛中正 大人也 巽順 不於大人 未必不爲過也.

[本義] 以卦體 釋卦辭 剛 巽乎中正而志行 指九五 柔 謂初四.

象曰, 隨風이 巽이니 君子 以申命行事하나니라.

[傳] 兩風相重 隨風也 隨 相繼之義 君子觀重巽相繼以順之象而以申命令行政事 隨與重 上下皆順也 上 順下而出之 下 順上而從之 上下皆順 重巽之義也 命令政事 順理則合民心而民順從矣.

[本義] 隨 相繼之義.

初六, 進退니 利武人之貞이니라.

[傳] 六 以陰柔 居卑巽而不中 處最下而承剛 過於卑巽者也 陰柔之人 卑巽 太過則志意 恐畏而不安 或進或退 不知所從 其所利 在武人之貞 若能用武人剛貞之志則爲宜也 勉爲剛貞則无過卑恐畏之失矣.

[本義] 初 以陰居下 爲巽之主 卑巽之過 故爲進退不果之象 若以无人之貞 處之則有以濟其所不及而得所宜矣

象曰, 進退는 志疑也오 利武人之貞은 志治也라.

[傳] 進退不知所安者 其志疑懼也 利用武人之剛貞以立其志則其志 治也 治謂脩立也.

九二, 巽在牀下니 用史巫粉若하면 吉코 无咎리라.

[傳] 二居巽時 以陽處陰而在下 過於巽者也 牀 人之所安 巽在牀下 是過於巽 過所安矣 人之過於卑巽 非恐怯則諂說 皆非正也 二實剛中 雖巽體而居柔 爲過於巽 非有邪心也 恭巽之過 雖非正禮 可以遠恥辱絶怨咎 亦吉道也 史巫者 通誠意於神明者也 粉若 多也 苟至誠安於謙巽 能使通其誠意者 多則吉而无咎 謂其誠 足以動人也 人不察其誠意則以過巽 爲諂矣.

[本義] 二 以陽處陰而居下 有不安之意 然當巽之時 不厭其卑而二又居中 不至已甚 故其占 爲能過於巽而丁寧煩悉其辭 以自道達則可以吉而无咎 亦竭誠意以祭祀之吉占也.

象曰, 粉若之吉은 得中也일새라.

[傳] 二以居柔在下 爲過巽之象而能使通其誠意者 衆多粉然 由得中也 陽居中 爲中實之象 中旣誠實則人 自當信之 以誠意則非諂畏也 所以吉而无咎.

九三, 頻巽이니 吝하니라.

[傳] 三 以陽處剛 不得其中 又在下體之上 以剛亢之質而居巽順之時 非能巽者 勉而爲之 故屢失也 居巽之時 處下而上 臨之以巽 又四 以柔巽相親 所乘者剛而上復有重剛 雖欲不巽得乎 故頻失而頻巽 是可吝也.

[本義] 過剛不中 居下之上 非能巽者 勉爲屢失 吝之道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頻巽之吝은 志窮也라.

[傳] 三之才質 本非能巽而上 臨之以巽 承重剛而履剛 勢不得行其志 故頻失而頻巽 是其志窮困 可吝之甚也.

六四, 悔 亡하니 田獲三品이로다.

[傳] 陰柔 无援而承乘 皆剛 宜有悔也而四 以陰居陰 得巽之正 在上體之下 居上而能下也 居上之下 巽於上也 以巽臨下 巽於下也 善處如此 故得悔亡 所以得悔亡 以如田之獲三品也 田獲三]品 及於上下也 田獵之獲 分三品 一爲乾豆 一供賓客與充庖 一頒徒御. 四 能巽於上下之陽 如田之獲三品 謂遍及上下也 四之地 本有悔 以處之至善 故悔亡而後有功 天下之事 苟善處則悔或可以爲功也.

[本義] 陰柔无應 承乘皆剛 宜有悔也而以陰居陰 處上之下 故得悔亡而又爲卜田之吉占也 三品者 一爲乾豆 一爲賓客 一以充庖.

象曰, 田獲三品은 有功也라

[傳] 巽於上下 如田之獲三品而遍及上下 成巽之功也.

九五, 貞이면 吉하야 悔 亡하야 无不利니 无初有終이라 先庚三日하며 後庚三日이면 吉하니

[傳] 五居尊位 爲巽之主 命令之所出也 處得中正 盡巽之善 然巽者 柔順之道 所利在貞 非五之不足 在巽 當戒也 旣貞則吉而悔亡无所不利 貞 正中也 處巽出令 皆以中正爲吉 柔巽而不貞則有悔 安能无所不利也 命令之出 有所變更也 无初 始未善也 有終 更之使善也 若己善則何用命也 何用更也 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出命更改之道 當如是也 甲者 事之端也 庚者 變更之始也 十干 戊己爲中 過中則變 故謂之庚 事之改更 當原始要終 如先甲後甲之義 如是則吉也 解在蠱卦.

[本義] 九五 剛健中正而居巽體 故有悔 以有貞而吉也 故得亡其悔而无不利 有悔 是无初也 亡之 是有終也 庚 更也 事之變也 先庚三日 丁也 後庚三日 癸也 丁 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 癸 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有所變更而得此占者 如是則吉也.

象曰, 九五之吉은 位中正也일새라.

[傳] 九五之吉 以處正中也 得正中之道則吉而其悔亡也 正中 謂不過无不及 正得其中也 處柔巽 與出命令 唯得中爲善 失中則悔也.

上九, 巽在牀下하야 喪其資斧니 貞에 凶하니라.

[傳] 牀 人所安也 在牀下 過所安之義也. 九 居巽之極 過於巽者也. 資 所有也. 斧 以斷也. 陽剛 本有斷 以過巽而失其剛斷 失其所有 喪資斧也 居上而過巽 至於自失 在正道 爲凶也.

[本義] 巽在牀下 過於巽者也 喪其資斧 失所以斷也 如是則雖貞 亦凶矣 居巽之極 失其陽剛之德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巽在牀下는 上窮也오 喪其資斧는 正乎아 凶也라.

[傳] 巽在牀下 過於巽也 處卦之上 巽至於窮極也 居上而過極於巽 至於自失 得爲正乎 乃凶道也 巽 本善行 故疑之曰得爲正乎 復斷之曰乃凶也.

[本義] 正乎凶 言必凶.

 

 

58.태위택(兌爲澤)

兌(태) : 태는

亨(형) : 형통하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兌說也(태열야) : 태는 기뻐하는 것이니,

剛中而柔外(강중이유외) : <강>효가 중정하고 <유>효가 바깥해서,

說以利貞(열이이정) : 기뻐하고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順乎天而應乎人(순호천이응호인) : 하늘에 순하고 사람에게 응해서,

說以先民(열이선민) : 기뻐함으로써 백성에게 먼저 하면

民忘其勞(민망기로) : 백성이 그 수고로움을 잊고

說以犯難(열이범난) : 기뻐함으로써 어려움을 범하면

民忘其死(민망기사) : 백성이 그 죽음을 잊나니,

說之大民勸矣哉(열지대민권의재) : 기뻐함의 큰것이 백성이 권하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麗澤兌(려택태) : 걸린 못이 태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朋友講習(군자이붕우강습) : 군자가 친구와 강습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和兌吉(화태길) : 화해서 기뻐함이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和兌之吉(화태지길) : '화태지길'은

行未疑也(행미의야) : 행하는데 의심하지 않음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孚兌吉(부태길) : 미더워해서 기뻐함이니 길하고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孚兌之吉(부태지길) : '부태지길'은

信志也(신지야) : 뜻을 믿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來兌凶(래태흉) : 와서 기뻐함이니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來兌之凶(래태지흉) : '래태지흉'은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당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商兌未寧(상태미녕) : 기쁨을 헤아려서 편안치 아니하니,

介疾有喜(개질유희) : 분별해서 불의를 미워하면 기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四之喜(구사지희) : '구사지희'는

有慶也(유경야) : 경사가 있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孚于剝有厲(부우박유려) : 깍는데 믿으면 위태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孚于剝(부우박) : '부우박'은

位正當也(위정당야) : 자리가 정당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引兌(인태) : 이끌어서 기뻐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上六引兌(상육인태) : '상육인태'는

未光也(미광야) : 빛나지 못함이라

 

[傳] 兌 序卦 巽者 入也 入而後 說之 故受之以兌 兌者 說也 物相入則相說 相說則相入 兌所以次巽也.

兌, 亨하니 利貞하니라.

[傳] 兌 說也 說 致亨之道也 能說於物 物莫不說而與之 足以致亨 然爲說之道 利於貞正 非道求說則爲邪諂而有悔咎 故戒利貞也.

[本義] 兌 說也 一陰 進乎二陽之上 喜之見乎外也 其象爲澤 取其說萬物 又取坎水而塞其下流之象 卦體 剛中而柔外 剛中故說而亨 柔外故利於貞 蓋說有亨道而其妄說 不可以不戒 故其占如此 又柔外故爲說亨 剛中故利於貞 亦一義也.

彖曰, 兌는 說也니

[本義] 釋卦名義.

剛中而柔外하야 說以利貞이라 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하야 說以先民하면 民忌其勞하고 說以犯難하면 民忘其死하나니 說之大 民勸矣哉아.

[傳] 兌之義 說也 一陰 居二陽之上 陰說於陽而爲陽所說也 陽剛居中 中心誠實之象 柔爻在外 接物和柔之象 故爲說而能貞也 利貞 說之道 宜正也 卦有剛中之德 能貞者也 說而能貞 是以上順天理 下應人心 說道之至正至善者也 若夫違道以千百姓之譽者 苟說之道 違道不順天 千譽非應人 苟取一時之說耳 非君子之正道 君子之道 其說於民 如天地之施 感於其心而說服无斁 故以之先民則民心 說隨而忘其勞 率之以犯難則民心 說服於義而不恤其死 說道之大 民莫不知勸 勸 謂信之而勉力順從 人君之道 以人心說服爲本 故聖人贊其大.

[本義] 以卦體 釋卦辭而極言之.

象曰, 麗澤이 兌니 君子 以朋友講習하니라.

[傳] 麗澤 二澤 相附麗也 兩澤相麗 交相浸潤 互有滋益之象 故君子觀其象而以朋友講習 朋友講習 互相益也 先儒謂天下之可說 莫若朋友講習 朋友講習 固可說之大者 然當明相益之象.

[本義] 兩澤 相麗 相滋益 朋友講習 其象如此

初九, 和兌니 吉하니라.

[傳] 初雖陽爻 居說體而在最下 无所係應 是能卑下和順 以爲說而无所偏私者也 以和爲說而无所偏私 說之正也 陽剛則不卑 居下則能巽 處說則能和 无應則不偏 處說如是 所以吉也.

[本義] 以陽爻 居說體而處最下 又无係應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和兌之吉은 行未疑也일새라.

[傳] 有求而和則涉於邪諂 初隨時順處 心无所係 无所爲也 以和而已 是以吉也 象又以其處說在下而非中正 故云行未疑也 其行未有可疑 謂未見其有失也 若得中正則无是言也 說以中正爲本 爻 直陳其義 象則推而盡之.

[本義] 居卦之初 其說也正 未有所疑也.

九二, 孚兌니 吉코 悔亡하니라.

[傳] 二 承比陰柔 陰柔 小人也 說之則當有悔. 二 剛中之德 孚信內充 雖比小人 自守不失 君子和而不同 說而不失剛中 故吉而悔亡 非二之剛中則有悔矣 以自守而亡也.

[本義] 剛中 爲孚 居陰 爲悔 占者 以孚而說則吉而悔亡矣.

象曰, 孚兌之吉은 信志也일새라

[傳] 心之所存 爲志. 二 剛實居中 孚信存於中也 志存誠信 豈至說小人而自失乎 是以吉也.

六三, 來兌니 凶하니라.

[傳] 六三 陰柔不中正之人 說不以道者也 來兌 就之以求說也 比於在下之陽 枉己非道 就以求說 所以凶也 之內 爲來 上下 俱陽而獨之內者 以同體而陰性 下也 失道下行也.

[本義] 陰柔不中正 爲兌之主 上无所應而反來就二陽 以求說 凶之道也.

象曰, 來兌之凶은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自處不中正 无與而妄求說 所以凶也.

九四, 商兌未寧이니 介疾이면 有喜리라.

[傳] 四 上承中正之五而下比柔邪之三 雖剛陽而處非正. 三 陰柔 陽所說也 故不能決而商度未寧 謂擬議所從而未決 未能有定也 兩間 謂之介 分限也 地之界則加田 義乃同也 故人有節守 謂之介 若介然守正而疾遠邪惡則有喜也 從五 正也 說三 邪也. 四 近君之位 若剛介守正 疾遠邪惡 將得君以行道 福慶及物 爲有喜也 若四者 得失未有定 繫所從耳.

[本義] 四 上承九五之中正而下比六三之柔邪 故不能決而商度所說 未能有定 然疾本陽剛 故能介然守正而疾惡柔邪也 如此則有喜矣 象占如此 爲戒深矣.

象曰, 九四之喜는 有慶也라.

[傳] 所謂喜者 若守正而君 說之則得行其剛陽之道而福慶 及物也.

九五, 孚于剝이면 有厲리라.

[傳] 九五 得尊位而處中正 盡說道之善矣而聖人 復設有厲之戒 蓋堯舜之盛 未嘗无戒也 戒所當戒而已 雖聖賢在上 天下未嘗无小人 然不敢肆其惡也 聖人亦說其能勉而革面也 彼小人者 未嘗不知聖賢之可說也 如四凶 處堯朝 隱惡而順命是也 聖人非不知其終惡也 取其畏罪而强仁耳 五若誠心信小人之假善爲實善而不知其包藏則危道也 小人者 備之不至則害於善 聖人爲戒之意深矣 剝者 消陽之名 陰 消陽者也 蓋指上六 故孚于剝則危也 以五 在說之時而密比於上六 故爲之戒 雖舜之聖 且畏巧言令色 安得不戒也 說之感人 易入而可懼也如此.

[本義] 剝 謂陰能剝陽者也 九五 陽剛中正 然當說之時而居尊位 密近上六 上六陰柔 爲說之主 處說之極 能妄說以剝陽者也 故其占但戒以信于上六則有危也.

象曰, 孚于剝은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戒孚于剝者 以五處之位 正當戒也 密比陰柔 有相說之道 故戒在信之也.

[本義] 與履九五 同.

上六, 引兌라

[傳] 他卦 至極則變 兌爲說 極則愈說 上六 成說之主 居說之極 說不知已者也 故說旣極矣 又引而長之 然而不至悔咎何也 曰方言其說不知已 未見其所說善惡也 又下乘九五之中正 无所施其邪說 六三則承乘 皆非正 是以有凶.

[本義] 上六 成說之主 以陰居說之極 引下二陽 相與爲說而不能必其從也 故九五 當戒而此爻 不言其吉凶.

象曰,上六引兌 未光也라.

[傳] 說旣極矣 又引而長之 雖說之之心 不已而事理 已過 實无所說 事之盛則有光輝 旣極而强引之長 其无意味甚矣 豈有光也. 未 非必之辭. 象中多用 非必能有光輝 謂不能光也.

 

 

59.풍수환(風水渙)

渙(환) : 환은

亨(형) : 형통하니,

王假有廟(왕가유묘) : 왕이 묘당에 이르며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큰내를 건넘이 이로우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渙亨剛來而不窮(환형강래이부궁) : '환형'은 <강>효가 와서 궁하지 않고,

柔得位乎外而上同(유득위호외이상동) : <유>효가 밖에서 자리를 얻고 위로 같이 함이라.

王假有廟(왕가유묘) : '왕가유묘'는

王乃在中也(왕내재중야) : 왕이 이에 중정함이요,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이섭대천'은

乘木有功也(승목유공야) : 나무를 타서 공이 있음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風行水上渙(풍행수상환) : 바람이 물위에 행함이 환괘의 괘상이니

先王以享于帝立廟(선왕이향우제입묘) : 군자가 상제께 제사를 올리며 묘당을 세우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用拯馬壯吉(용증마장길) : 써서 구원하되 말이 건장하니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初六之吉順也(초육지길순야) : '초육지길'은 순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渙奔其机(환분기궤) : <환>에 그 책상에 달려가면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渙奔其机(환분기궤) : '환분기궤'는

得願也(득원야) : 원함을 얻음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渙其躬无悔(환기궁무회) : <환>에 그 몸이 뉘우침이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渙其躬(환기궁) : '환기궁'은

志在外也(지재외야) : 뜻이 밖에 있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渙其群元吉(환기군원길) : <환>에 그 무리함이라. 크게 길하니,

渙有丘匪夷所思(환유구비이소사) : <환>에 언덕이 있음이 평등하게 생각할 바가 아니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渙其群元吉(환기군원길) : '환기군원길'은

光大也(광대야) : 빛나고 큼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渙汗其大號(환한기대호) : <환>에 그 크게 부르짖음을 땀나듯이 하면,

渙王居无咎(환왕거무구) : <환>에 임금의 거함이니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王居无咎(왕거무구) : '왕거무구'는

正位也(정위야) : 자리가 바름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渙其血去(환기혈거) : <환>에 그 피가 가며,

逖出无咎(적출무구) : 두려운데에서 나가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渙其血(환기혈) : '환기혈'은

遠害也(원해야) : 해를 멀리함이라

 

[傳] 渙 序卦 兌者 說也 說而後 散之 故受之以渙 說則舒散也 人之氣 憂則決聚 說則舒散 故說有散義 渙所以繼兌也 爲卦巽上坎下 風行於水上 水遇風則渙散 所以爲渙也.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傳] 渙 離散也 人之離散 由乎中 人心離則散矣 治乎散 亦本於中 能收合人心則散可聚也 故卦之義 皆主於中 利貞 合渙散之道 在乎正固也.

[本義] 渙 散也 爲卦下坎上巽 風行水上 離披解散之象 故爲渙 其變則本自漸卦. 九 來居二而得中. 六 往居三 得九之位而上同於四 故其占可亨 又以祖考之精神旣散 故王者 當至於廟以聚之 又以巽木坎水 舟楫之象 故利涉大川 其曰利貞則占者之深戒也.

彖曰, 渙亨은 剛 來而不窮하고 柔 得位乎外而上同할새라

[傳] 渙之能亨者 以卦才如是也 渙之成渙 由九來居二 六上居四也 剛陽之來則不窮極於下而處得其中 柔之往則得正位於外而上同於五之中 巽順於五 乃上同也 四五 君臣之位 當渙而比 其義相通 同五 乃從中也 當渙之時而守其中則不至於離散 故能亨也.

[本義] 以卦變 釋卦辭.

王假有廟는 王乃在中也라

[傳] 王假有廟之義 在萃卦詳矣 天下離散之時 王者收合人心 至於有廟 乃是在其中也 在中 謂求得其中 攝其心之謂也. 中者 心之象 剛來而不窮 柔得位而上同 卦才之義 皆主於中也 王者拯渙之道 在得其中而已. 孟子曰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斯得民矣 享帝立廟 民心所歸從也 歸人心之道 无大於此 故云至于有廟 拯渙之道 極於此也.

利涉大川은 乘木하야 有功也라.

[傳] 治渙之道 當濟於險難而卦有乘木濟川之象 上巽 木也 下坎 水 大天也 利涉險以濟渙也 木在水上 乘木之象 乘木所以涉川也 涉則有濟渙之功 卦有是義 有是象也.

象曰, 風行水上이 渙이니 先王이 以享于帝하며 立廟하니라.

[傳] 風行水上 有渙散之象 先王觀是象 救天下之渙散 至于享帝立廟也 收合人心 无如宗廟 祭祀之報 出於其心 故享帝立廟 人心之所歸也 係人心合離散之道 无大於此.

[本義] 皆所以合其散.

初六, 用拯호대 馬 壯하니 吉하니라.

[傳] 六 居卦之初 渙之始也 始渙而拯之 又得馬壯 所以吉也 六爻 獨初不云渙者 離散之勢 辨之宜早 方始而拯之則不至於渙也 爲敎深矣 馬 人之所託也 託於壯馬 故能拯渙 馬 謂二也 二有剛中之才 初陰柔順 兩皆无應 无應則親比相求 初之柔順而託於剛中之才 以拯其渙 如得壯馬以致遠 必有濟矣 故吉也 渙拯於始 爲力則易 時之順也.

[本義] 居卦之初 渙之始也 始渙而拯之 爲力旣易 又有壯馬 其吉可知 初六 非有濟渙之才 但能順乎九二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初六之吉은 順也일새라.

[傳] 初之所以吉者 以其能順從剛中之才也 始渙而用拯 能順乎時也.

九二, 渙에 奔其机면 悔 亡하리라.

[傳] 諸爻 皆云渙 謂渙之時也 在渙離之時而處險中 其有悔可知 若能奔就所安則得悔亡也 机者 俯憑以爲安者也. 俯 就下也. 奔 急往也. 二與初 雖非正應而當渙離之時 兩皆无與 以陰陽親比 相求則相賴者也 故二 目初爲机 初 謂二爲馬 二 急就於初 以爲安則能亡其悔矣 初雖坎體而不在險中也 或疑初之柔微 何足賴 蓋渙之時 合力爲勝 先儒皆以五 爲机 非也 方渙離之時 二陽 豈能同也 若能同則成濟渙之功 當大 豈止悔亡而已. 机 謂俯就也.

[本義] 九而居二 宜有悔也 然當渙之時 來而不窮 能亡其悔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蓋九奔而二机也.

象曰. 渙奔其机는 得願也라.

[傳] 渙散之時 以合爲安 二居險中 急就於初 求安也 賴之如机而亡其悔 乃得所願也.

六三, 渙에 其躬이 无悔니라.

[傳] 三 在渙時 獨有應與 无渙散之悔也 然以陰柔之質 不中正之才 上居无位之地 豈能拯時之渙而及人也 止於其身 可以无悔而已 上加渙字 在渙之時 躬无渙之悔也.

[本義] 陰柔而不中正 有私於己之象也 然居得陽位 志在濟時 能散其私 以得无悔 故其占如此 大率此上四爻 皆因渙以濟渙者也.

象曰, 渙其躬은 志在外也일새라.

[傳] 志應於上 在外也 與上相應 故其身得免於渙而无悔 悔亡者 本有而得亡 无悔者 本无也.

六四, 渙에 其羣이라 元吉이니 渙에 有丘 匪夷所思니라.

[傳] 渙四五二爻 義相須 故通言之 彖故曰上同也. 四 巽順而正 居大臣之位. 五 剛中而正 居君位 君臣合力 剛柔相濟 以拯天下之渙者也 方渙散之時 用剛則不能使之懷附 用柔則不足爲之依歸. 四 以巽順之正道 輔剛中正之君 君臣同功 所以能濟渙也 天下渙散而能使之羣聚 可謂大善之吉也 渙有丘匪夷所思 贊美之辭也. 丘 聚之大也.方渙散而能致其大聚 其功甚大 其事甚難 其用至妙. 夷 平常也. 非平常之見 所能思及也 非大賢智 孰能如是.

[本義] 居陰得正 上承九五 當濟渙之任者也 下无應與 爲能散其朋黨之象 占者 如是則大善而吉 又言能散其小羣 以成大羣 使所散者 聚而若丘則非常人思慮之所及也.

象曰, 渙其羣元吉은 光大也라.

[傳] 稱元吉者 謂其功德光大也 元吉光大 不在五而在四者 二爻之義 通言也 於四 言其施用 於五 言其成功 君臣之分也.

九五, 渙에 汗其大號면 渙에 王居니 无咎리라.

[傳] 五與四 君臣合德 以剛中正巽順之道 治渙 得其道矣 唯在浹洽於人心則順從也 當使號令 洽於民心 如人身之汗 浹於四體 則信服而從矣 如是則可以濟天下之渙 居王位 爲稱而无咎 大號 大政令也 謂新民之大命 救渙之大政 再云渙者 上謂渙之時 下謂處渙 如是則无咎也 在四 已言元吉. 五 唯言稱其位也 渙之四五 通言者. 渙 以離散 爲害 拯之使合也 非君臣 同功合力 其能濟乎 爻義 相須 時之宜也.

[本義] 陽剛中正 以居尊位 當渙之時 能散其號令 與其居積則可以濟渙而无咎矣 故其象占如此. 九五 巽體 有號令之象.  汗 謂如汗之出而不及也. 渙王居 如陸贄所謂散小儲而成大儲之意.

象曰,王居无咎는 正位也라.

[傳] 王居 謂正位 人君之尊位也 能如五之爲則居尊位 爲稱而无咎也.

上九, 渙에 其血이 居하며 逖에 出하면 无咎리라.

[傳] 渙之諸爻 皆无係應 亦渙離之象 唯上 應於三. 三 居險陷之極. 上 若下從於彼則不能出於渙也. 險 有傷害畏懼之象 故云血惕 然九以陽剛 處渙之外 有出渙之象 又居巽之極 爲能巽順於事理 故云若能使其血去 其惕出則无咎也. 其者 所有也.渙之時 以能合 爲功 獨九 居渙之極 有係而臨險 故以能出渙遠害 爲善也.

[本義] 上九 以陽居渙極 能出乎渙 故其象占如此. 血 謂傷害. 逖 當作惕. 與小畜六四同 言渙其血則去 渙其惕則出也.

象曰, 渙其血은 遠害也라.

[傳] 若如象文 爲渙其血 乃與屯其膏同也. 義則不然 蓋血字下 脫去字 血去惕出 謂能遠害則无咎也.

 

 

60.수택절(水澤節)

節(절) : <절>은

亨(형) : 형통하니,

苦節不可貞(고절부가정) : 쓴 절은 가히 바르지 못하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節亨(절형) : '절형'은

剛柔分而剛得(강유분이강득중) : <강>효와 <유>가 나뉘어지고 강이 중을 얻음이요,

苦節不可貞(고절부가정) : '苦節不可貞'은

其道窮也(기도궁야) : 그 도가 궁함이라.

說以行險(열이행험) : 기뻐함으로써 험한데 행하고,

當位以節(당위이절) : 자리에 마땅하여서 절도있고

中正以通(중정이통) : 中正으로써 통하느니라.

天地節而四時成(천지절이사시성) : 천지가 절도있음에 사시가 이루어지나니,

節以制度(절이제도) : 절로써 법도를 지어서

不傷財(부상재) : 재물을 상하지 아니하며,

不害民(부해민) : 백성을 해롭게 하지 아니 하니라.

 


象曰(상왈)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上有水節(택상유수절) : 못 위에 물이 있는 것이 절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制數度(군자이제수도) : 군자가 이로써 절도를 지으며

議德行(의덕행) : 덕행을 의논하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不出戶庭(부출호정) : 집안을 나서지 않으면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出戶庭(부출호정) : '부출호정'이나

知通塞也(지통색야) : 통하고 막힌 것을 아느니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不出門庭凶(부출문정흉) : 집을을 나서지 아니함이라.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出門庭凶(부출문정흉) : '부출문정흉'은

失時極也(실시극야) : 때를 잃음이 극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不節若(불절약) : 절제하지 않을 것 같으면

則嗟若(칙차약) : 슬퍼하리니,

无咎(무구) : 허물할 데가 없느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節之嗟(불절지차) : '불절지차'를

又誰咎也(우수구야) : 또 누구를 허물하리오.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安節亨(안절형) : 편안한 절이니 형통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安節之亨(안절지형) : '안절지형'은

承上道也(승상도야) : 위의 도를 이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甘節(감절) : 즐겁게 절제함이라.

吉往有尙(길왕유상) : 길하니, 가면 숭상함이 있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甘節之吉(감절지길) : '감절지길'은

居位中也(거위중야) : 거주한 자리가 중정함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苦節(고절) : 괴로운 절도이니

貞凶(정흉) : 고집하면 흉하고

悔亡(회망) : 뉘우치면 흉함이 없어지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苦節貞凶(고절정흉) : '고절정흉'은

其道窮也(기도궁야) : 그 도가 궁함이라

 

[傳] 節 序卦 渙者 離也 物不可以終離 故受之以節 物旣離散則當節止之 節所以次渙也 爲卦 澤上有水 澤之容有限 澤上置水 滿則不容 爲有節之象 故爲節.

節은 亨하니 苦節은 不可貞이리라.

[傳] 事旣有節則能致亨通 故節有亨義 節貴適中 過則苦矣 節至於苦 豈能常也 不可固守以爲常 不可貞也.

[本義] 節 有限而止也. 爲卦 下兌上坎 澤上有水 其容有限 故爲節 節固自有亨道矣 又其體 陰陽各半而二五 皆陽 故其占得亨 然至於太甚則苦矣 故又戒以不可守以爲貞也.

彖曰, 節亨은 剛柔 分而剛得中할새오

[傳] 節之道 自有亨義 事有節則能亨也 又卦之才 剛柔分處 剛 得中而不過 亦所以爲節 所以能亨也.

【本義】 以卦體 釋卦辭.

苦節不可貞은 其道 窮也일새라.

[傳] 節 至於極而苦則不可堅固常守 其道 已窮極也.

[本義] 又以理 言.

說以行險하고 當位以節하고 中正以通하니라.

[傳] 以卦才 言也 內兌外坎 說以行險也 人於所說則不知已 遇艱險則思止 方說而止 爲節之義 當位以節 五居尊位 當位也 在澤上 有節也 當位而以節 主節者也 處得中正 節而能通也 中正則通 過則苦矣.

[本義] 又以卦德卦體 言之 當位中正 指五 又坎爲通.

天地節而四時成하나니 節以制度하야 不傷財하며 不害民하니라

[傳] 推言節之道 天地有節 故能成四時 无節則矢序也 聖人立制度 以爲節 故能不傷財害民 人欲之无窮也 苟非節以制度則侈肆 至於傷財害民矣.

[本義] 極言節道.

象曰, 澤上有水 節이니 君子 以制數度하며議德行하나니라.

[傳] 澤之容水有限 過則盈溢 是有節 故爲節也. 君子觀節之象 以制立數度. 凡物之大小輕重高下文質 皆有數度 所以爲節也. 數 多寡. 度 法制. 議德行者 存諸中. 爲德 發於外. 爲行 人之德行. 當義則中節. 議 謂商度求中節也.

初九, 不出戶庭이면 无咎리라.

[傳] 戶庭 戶外之庭. 門庭 門內之庭. 初 以陽在下 上復有應 非能節者也. 又當節之初 故戒之謹守 至於不出戶庭則无咎也. 初能固守 終或渝之 不謹於初 安能有卒 故於節之初爲戒 甚嚴也.

[本義] 戶庭 戶外之庭也. 陽剛得正 居節之初 未可以行 能節而止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不出戶庭이나 知通塞也니라.

[傳] 爻辭 於節之初 戒之謹守 故云不出戶庭則无咎也. 象 恐人之泥於言也. 故復明之云雖當謹守 不出戶庭 又必知時之通塞也 通則行 塞則止 義當出則出矣. 尾生之信 水至不去 不知通塞也. 故君子貞而不諒 繫辭所解 獨以言者 在人 所節 唯言與行 節於言則行可. 知 言當在先也.

九二, 不出門庭이라 凶하니라.

[傳] 二雖剛中之質 然處陰居說而承柔. 處陰 不正也. 居說 失剛也. 承柔 近邪也. 節之道 當以剛中正. 二 失其剛中之德 與九五剛中正異矣. 不出門庭 不之於外也. 謂不從於五也. 二五 非陰陽正應 故不相從. 若以剛中之道 相合則可以成節之功 唯其失德失時 是以凶也. 不合於五 乃不正之節也 以剛中正 爲節 如懲忿窒慾 損過抑有餘是也 不正之節 如嗇節於用 懦節於行 是也.

[本義] 門庭 門內之庭也. 九二 當可行之時而失剛不正 上无應與 知節而不知通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不出門庭凶은 失時 極也일새라.

[傳]  不能上從九五剛中正之道 成節之功 乃係於私暱之陰柔 是失時之至極 所以凶也. 失時 失其所宜也.

六三, 不節若이면 則嗟若하리니 无咎리라.

[傳] 六三 不中正 乘剛而臨險 固宜有咎 然柔順而和說 若能自節而順於義則可以无過 不然則凶咎 必至 可傷嗟也 故不節若 則嗟若 己所自致 无所歸咎也.

[本義] 陰柔而不中正 以當節時 非能節者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不節之嗟를 又誰咎也리오.

[傳] 節則可以免過而不能自節 以致可嗟 將誰咎乎.

[本義] 此无咎 與諸爻異 言无所歸咎也.

六四, 安節이니 亨하니라.

[傳] 四 順承九五剛中正之道是 以中正 爲節也. 以陰居陰 安於正也. 當位 爲有節之象 下應於初. 四 坎體 水也. 水 上溢 爲无節 就下 有節也 如四之義 非强節之 安於節者也 故能致亨. 節 以安爲善 强守而不安則不能常 豈能亨也.

[本義] 柔順得正 上承九五 自然有節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安節之亨은 承上道也라.

[傳] 四 能安節之義 非一. 象 獨擧其重者 上承九五剛中正之道 以爲節 足以亨矣.

餘善 亦不出於中正也.

九五, 甘節이라 吉하니 往하면 有尙하리라.

[傳] 九五 剛中正 居尊位 爲節之主 所謂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也. 在己則安行 天下則說從 節之甘美者也. 其吉可知 以此而行 其功大矣 故往則有可嘉尙也.

[本義] 所謂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甘節之吉은 居位中也일새라.

[傳] 旣居尊位 又得中道 所以吉而有功. 節 以中爲貴 得中則正矣. 正不能盡中也.

上六, 苦節이니 貞이면 凶코 悔면 亡하리라.

[傳] 上六 居節之極 節之苦者也. 居險之極 亦爲苦義 固守則凶 悔則凶亡 悔損過從中之謂也. 節之悔亡 與他卦之悔亡 辭同而義異也.

[本義] 居節之極 故爲苦節 旣處過極 故雖得正而不免於凶 然禮奢寧儉 故雖有悔而終得亡之也.

象曰, 苦節貞凶은 其道 窮也일새라.

[傳] 節旣苦而貞固守之則凶 蓋節之道 至於窮極也.

 

 

61.풍택중부(風澤中孚)

中孚(중부) : <중부>는

豚魚吉(돈어길) : 돼지와 물고기까지 하면 길하니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큰 내를 건넘이 이롭고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中孚(중부) : <중부>는

柔在內而剛得中(유재내이강득중) : <유>효가 안에 있고 강한 것이 중정을 얻음이니,

說而巽(열이손) : 기뻐하고 겸손하니

孚乃化邦也(부내화방야) : 믿음이 이에 나라를 변화하게 하느니라.

豚魚吉(돈어길) : '돈어길'은

信及豚魚也(신급돈어야) : 믿음이 돼지나 물고기까지 미침이요,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이섭대천'은

乘木舟虛也(승목주허야) : 나무를 타고 배가 빔이요

中孚以利貞(중부이이정) : <중부>하고 <이정>으로써 하면

乃應乎天也(내응호천야) : 이에 하늘이 응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澤上有風中孚(택상유풍중부) : 못 위에 바람이 있는 것이 중부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議獄緩死(군자이의옥완사) : 군자가 이로써 옥을 의논하며 죽임을 누그러뜨리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虞吉(우길) : 헤아리면 길하니,

有他不燕(유타부연) : 다름이 있으면 편안하지 못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初九虞吉(초구우길) : '초구우길'은

志未變也(지미변야) : 뜻이 변하지 아니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鳴鶴在陰(명학재음) : 우는 학이 그늘에 있거늘,

其子和之(기자화지) : 그 자식이 화답하도다.

我有好爵(아유호작) : 나에게 좋은 벼슬이 있어서

吾與爾靡之(오여이미지) : 내가 너와 더불어 얽히노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其子和之(기자화지) : '기자화지'는

中心願也(중심원야) : 중심으로 원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得敵(득적) : 적을 얻어서

或鼓或罷或泣或歌(혹고혹파혹읍혹가) : 혹 두드리고, 혹 파하고, 혹 울고, 혹 노래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或鼓或罷(혹고혹파) : '혹고혹파'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月幾望(월기망) : 달이 거의 보름이니

馬匹亡无咎(마필망무구) : 말의 짝이 없어지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馬匹亡(마필망) : '마필망'은

絶類上也(절류상야) : 무리를 끊어서 올라감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有孚攣如(유부련여) : 믿음을 두는 것이 끄는 것 같이 하면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有孚攣如(유부련여) : '유부련여'는

位正當也(위정당야) : 자리가 정당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翰音登于天(한음등우천) : 나는 소리가 하늘에 오름이니

貞凶(정흉) : 고집해서 흉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翰音登于天(한음등우천) : 날개치는 소리가 하늘 높이 오르니

何可長也(하가장야) : 어찌 오래가리오

 

【傳】中孚 序卦 節而信之 故受之以中孚 節者 爲之制節 使不得過越也 信而後能行 上能信守之 下則信從之 節而信之也 中孚所以次節也 爲卦 澤上有風 風行澤上而感于水中 爲中孚之象 感 謂感而動也 內外皆實而中虛 爲中孚之象 又二五 皆陽中實 亦爲孚義 在二體則中實 在全體則中虛 中虛 信之本 中實 信之質.

中孚는 豚魚면 吉하니 利涉大川하고 利貞하니라.

【傳】 豚躁魚冥 物之難感者也. 孚信 能感於豚魚則无不至矣 所以吉也 忠信 可以蹈水火 況涉川乎 守信之道 在乎堅正 故利於貞也.

【本義】 孚 信也 .爲卦 二陰在內 四陽在外 而二五之陽 皆得其中 以一卦言之 爲中虛 以二體言之 爲中實 皆孚信之象也 又下說以應上 上巽以順下 亦爲孚義 豚魚 无知之物 又木在澤上 外實內虛 皆舟楫之象 至信 可感豚魚 涉險難而不可以失其貞 故占者 能致豚魚之應則吉而利涉大川 又必利於貞也.

彖曰, 中孚는 柔在內而剛得中할새니

【傳】 二柔在內 中虛 爲誠之象 二剛 得上下體之中 中實 爲孚之象 卦所以爲中孚也.

說而巽할새 孚 乃化邦也니라.

【傳】 以二體 言卦之用也 上巽下說 爲上 至誠以順巽於下 下 有孚以說從其上 如是 其孚 乃能化於邦國也 若人不說從 或違拂事理 豈能化天下乎.

【本義】 以卦體卦德 釋卦名義.

豚魚吉은 信及豚魚也오

【傳】 信能及於豚魚 信道至矣  所以吉也.

利涉大川은 乘木코 舟虛也오.

【傳】 以中孚 涉險難 其利如乘木濟川而以虛舟也 舟虛則无沉覆之患 卦虛中 爲虛舟之象.

【本義】 以卦象言

中孚코 以利貞이면 乃應乎天也리라.

【傳】 中孚而貞則應乎天矣 天之道 孚貞而已.

【本義】 信而正則應乎天矣.

象曰, 澤上有風이 中孚니 君子 以議獄하며 緩死하니라.

【傳】 澤上有風 感于澤中 水體虛 故風能入之 人心虛 故物能感之 風之動乎澤 猶物之感于中 故爲中孚之象 君子觀其象 以議獄與緩死 君子之於議獄 盡其忠而已 於決死 極於惻而已 故誠意常求於緩. 緩 寬也. 於天下之事 无所不盡其忠而議獄緩死 最其大者也.

【本義】 風感水受 中孚之象 議獄緩死 中孚之意.

初九, 虞하면 吉하니 有他면 不燕하리라.

【傳】 九 當中孚之初 故戒在審其所信. 虞 度也.度其可信而後 從也. 雖有至信 若不得其所則有悔咎 故虞度而後 信則吉也. 旣得所信則當誠一 若有他則不得其燕安矣. 燕 安裕也. 有他 志不定也. 人志不定則惑而不安. 初與四 爲正應 四 巽體而居正 无不善也 爻以謀始之義大 故不取相應之義 若用應則非虞也.

【本義】 當中孚之初 上應六四 能度其可信而信之則吉 復有他焉則失其所以度之之正而不得其所安矣 戒占者之辭也.

象曰, 初九虞吉은 志未變也일새라.

【傳】 當信之始 志未有所存而虞度所信則得其正 是以吉也. 蓋其志 未有變動 志有所從則是變動 虞之不得其正矣. 在初 言求所信之道也.

九二, 鳴鶴이 在陰이어늘 其子 和之로다 我有好爵하야 吾與爾靡之하노라.

【傳】 二 剛實於中 孚之至者也 孚至則能感通 鶴鳴於幽隱之處 不聞也而其子相應和 中心之願 相通也 好爵 我有而彼亦係慕 說好爵之意同也. 有孚於中 物无不應 誠同故也. 至誠 无遠近幽深之間 故繫辭 云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不善則千里違之 言誠通也至誠感通之理 知道者 爲能識之.

【本義】 九二 中孚之實而九五 亦以中孚之實 應之 故有鶴鳴子和我爵爾靡之象 鶴在陰 謂九居二  好爵 謂得中 靡與縻同 言懿德 人之所好 故好爵 雖我之所獨有而彼亦繫戀之也.

象曰, 其子和之는 中心願也라.

【傳】 中心願 謂誠意所願也 故通而相應.

六三, 得敵하야 或鼓或罷或泣或歌로다.

【傳】 敵 對敵也 謂所交孚者 正應上九是也. 三四 皆以虛中 爲成孚之主 然所處則異. 四 得位居正 故亡匹以從上. 三 不中失正 故得敵以累志 以柔說之質 旣有所係 唯所信是從 或鼓張 或罷廢 或悲泣 或歌樂 動息憂樂 皆係乎所信也. 唯係所信 故未知吉凶 然非明達君子之所爲也.

【本義】 敵 謂上九 信之窮者. 六三 陰柔不中正 以居說極而與之爲應 故不能自主而其象如此.

象曰, 或鼓或罷는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居不當位 故无所主 唯所信是從 所處得正 則所信有方矣.

六四, 月幾望이니 馬匹亡하면 无咎리라.

【傳】 四爲成孚之主 居近君之位 處得其正而上信之至 當孚之任者也. 如月之幾望 盛之至也 已望則敵矣. 臣而敵君 禍敗必至 故以幾望 爲至盛. 馬匹亡 四與初 爲正應 匹也. 古者駕車 用四馬 不能備純色則兩眼兩黲 各一色. 又小大 必相稱 故兩馬 爲匹 謂對也. 馬者 行物也. 初 上應四而四亦進從五 皆上行 故以馬爲象. 孚道 在一 四旣從五 若復下係於初則不一而害於孚 爲有咎矣 故馬匹 亡則无咎也. 上 從五而不係於初 是亡其匹也 係初則不進 不能成孚之功也.

【本義】 六四 居陰得正 位近於君 爲月幾望之象. 馬匹 謂初與己爲匹 四乃絶之而上 以信於五 故爲馬匹亡之象. 占者如是則无咎也.

象曰, 馬匹亡은 絶類하야 上也라.

【傳】 絶其類而上從五也. 類 謂應也.

九五, 有孚 孿如면 无咎리라.

【傳】 五居君位 人君之道 當以至誠 感通天下 使天下之心信之 固結如拘孿然 則爲无咎也. 人君之孚 不能使天下固結 如是則億兆之心 安能保其不離乎.

【本義】 九五 剛健中正 中孚之實而居尊位 爲孚之主者也. 下應九二 與之同德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有孚孿如는 位正當也일새라.

【傳】 五 居君位之尊 由中正之道 能使天下 信之如拘孿之固 乃稱其位 人君之道 當如是也.

上九, 翰音이 登于天이니 貞하야 凶토다.

【傳】 翰音者 音飛而實不從 處信之終 信終則衰 忠篤內喪 華美外颺 故云翰音登天 正亦滅矣 陽性上進 風體飛颺. 九 居中孚之時 處於最上 孚於上進而不知止者也. 其極至於羽翰之音 登聞于天 貞固於此而不知變 凶可知矣. 夫子 曰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 固守而不通之謂也.

【本義】 居信之極而不知變 雖得其貞 亦凶道也 故其象占如此. 雞曰翰音 乃巽之象 居巽之極 爲登于天 雞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 信非所信而不知變 亦猶是也.

象曰, 翰音登于天이니 何可長也리오.

【傳】 守孚 至於窮極而不知變 豈可長久也. 固守而不通 如是則凶也.

 

 

62.뇌산소과(雷山小過)

小過(소과) : 소과는

亨(형) : 형통하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可小事(가소사) : 작은 일은 가능하고

不可大事(부가대사) : 큰 일은 가능하지 못하니,

飛鳥遺之音(비조유지음) : 나는 새가 소리를 남김에

不宜上(부의상) : 올라가는 것은 마땅하지 않고

宜下大吉(의하대길) : 내려오는 것은 마땅한 듯 하면, 크게 길하리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小過(소과) : 소과는

小者過而亨也(소자과이형야) :

過以利貞(과이이정) : 작은 것이 지나서 형통한 것이니,

與時行也(여시행야) : 지나되 바름이 이로운 것은 때와 더불어 행함이라.

柔得中(유득중) : <유>효가 중정을 얻음이라.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小事吉也(소사길야) : 작은 일은 길함이요,

剛失位而不中(강실위이불중) : <강>효가이 자리를 잃고 중정하지 않음이라

是以(시이) : 이로써

不可大事也(부가대사야) : 큰 일은 가능하지 아니하니라.

有飛鳥之象焉(유비조지상언) : 나는 새의 상이 있느니라.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비조유지음부의상의하대길) : 새의 모습은 보이지 않고 소리만 들리고 올라가서는 않되고 내여와야 크게 질하니

上逆而下順也(상역이하순야) : 올라가는 것은 거스리고 내려오는 것은 순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山上有雷小過(산상유뢰소과) : 산 위에 우뢰가 있는 것이 소과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行過乎恭(군자이행과호공) : 군자가 이로써 행실은 공손한데 지나치며,

喪過乎哀(상과호애) : 초상은 슬퍼하는데 지나치며,

用過乎儉(용과호검) : 쓰는 데는 검소하는데 지나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飛鳥以凶(비조이흉) : 나는 새라. 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飛鳥以凶(비조이흉) : '비조이흉'은

不可如何也(부가여하야) : 어찌 할 수 없음이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過其祖(과기조) : 그 할아버지를 지나서

遇其妣(우기비) : 그 할머니를 만남이니

不及其君(부급기군) : 그 인군에 미치지 아니하고

遇其臣无咎(우기신무구) : 그 신하를 만나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不及其君(부급기군) : '부급기군'은

臣不可過也(신부가과야) : 신하가 지나칠 수 없음이라.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弗過防之(불과방지) : 지나서 막지 못하면

從或戕之凶(종혹장지흉) : 좇아 혹 해롭게 하니라, 흉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從或戕之(종혹장지) : '종혹장지'니

凶如何也(흉여하야) : 흉이 어떠하리오.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으니,

弗過遇之(불과우지) : 지나지 아니하여 만남이니,

往厲(왕려) : 가면 위태하니라.

必戒(필계) : 반드시 경계하며,

勿用永貞(물용영정) : 길이 고집하지 말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弗過遇之(불과우지) : '불과우지'는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리가 마땅하지 아니함이요,

往厲必戒(왕려필계) : '왕려필계'는

終不可長也(종부가장야) : 마침내 자라지 못함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密雲不雨(밀운부우) : 빽빽한 구름에 비가 내리지 않음은

自我西郊(자아서교) : 내가 서쪽 교외로부터 함이니,

公弋取彼在穴(공익취피재혈) : 공이 저 구멍에 있는 것을 쏘아 취하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密雲不雨(밀운부우) : '밀운부우'는

已上也(이상야) : 이미 올라감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弗遇過之(불우과지) : 만나지 아니하여 지나니,

飛鳥離之凶(비조이지흉) : 나는 새가 떠남이라. 흉하니,

是謂災(시위재) : 이를 이르되 자신이 불러들인 재앙이라한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弗遇過之(불우과지) : '불우과지'는

已亢也(이항야) : 이미 높음이라

 

【傳】 小過 序卦 有其信者 必行之 故受之以小過. 人之所信則必行 行則過也. 小過所以繼中孚也. 爲卦 山上有雷 雷震於高 其聲過常 故爲小過 又陰居尊位 陽失位而不中 小者 過其常也. 蓋爲小者 過 又爲小事過 又爲過之小.

小過, 亨하니 利貞하니

[傳] 過者 過其常也. 若矯枉而過正 過 所以就正也. 事有時而當然 有待過而後 能亨者 故小過 自有亨義 利貞者 過之道 利於貞也 不失時宜之謂正.

可小事오 不可大事니 飛鳥遺之音에 不宜上이오 宜下면 大吉하리라.

【傳】 過 所以求就中也. 所過者 小事也. 事之大者 豈可過也. 於大過 論之詳矣. 飛鳥遺之音 謂過之不遠也. 不宜上宜下 謂宜順也. 順則大吉 過以就之 蓋順理也. 過而順理 其吉必大.

【本義】 小 謂陰也. 爲卦 四陰在外 二陽在內 陰多於陽 小者 過也. 旣過於陽 可以亨矣. 然必利於守貞則又不可以不戒也. 卦之二五 皆以柔而得中 故可小事. 三四皆以剛失位而不中 故不可大事. 卦體 內實外虛 如鳥之飛 其聲下而不上 故能致飛鳥遺音之應則宜下而大吉 亦不可大事之類也.

彖曰, 小過는 小者 過而亨也니

【傳】 陽大陰小 陰得位 剛失位而不中 是小者 過也. 故爲小事過 過之小小者 與小事 有時而當過 過之亦小 故爲小過. 事固有待過而後 能亨者 過之所以能亨也.

【本義】 以卦體 釋卦名義 與其辭.

過以利貞은 與時行也라.

【傳】 過而利於貞  謂與時行也. 時當過而過 乃非過也 時之宜也 乃所謂正也,

柔得中이라 是以小事 吉也니라.

[본의」 以二五 言.

剛失位而不中이라 是以不可大事也니라.

[본의」 以三四 言.

有飛鳥之象焉하니라.

【傳】 小過之道 於小事 有過則吉者而彖以卦才 言吉義 柔得中. 二五 居中也. 陰柔得位 能致小事吉耳 不能濟大事也. 剛失位而不中 是以不可大事. 大事 非剛陽之才 不能濟. 三 不中. 四 失位. 是以不可大事. 小過之時 自不可大事而卦才 又不堪大事 與時合也. 有飛鳥之象焉 此一句 不類彖體. 蓋解者之辭 誤入彖中. 中剛外柔 飛鳥之象 卦有此象 故就飛鳥爲義.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은 上逆而下順也일새라.

[傳] 事有時而當過 所以從宜 然豈可甚過也. 如過恭過哀過儉 大過則不可 所以在小過也. 所過 當如飛鳥之遺音 飛鳥迅疾 聲出而身已過 然豈能相遠也. 事之當過者 亦如是 身不能甚遠於聲 事不可遠過其常 在得宜耳. 不宜上宜下 更就鳥音 取宜順之義 過之道 當如飛鳥之遺音. 夫聲 逆而上則難 順而下則易 故在高則大 山上有雷 所以爲過也. 過之道 順行則吉 如飛鳥之遺音 宜順也. 所以過者 爲順乎宜也 能順乎宜 所以大吉.

象曰, 山上有雷 小過니 君子 以行過乎恭하며 喪過乎哀하며 用過乎儉하니라.

【傳】 雷震於山上 其聲過常 故爲小過. 天下之事 有時當過而不可過甚 故爲小過. 君子觀小過之象 事之宜過者則勉之. 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是也. 當過而過 乃其宜也 不當過而過則過矣.

【本義】 山上有雷 其聲小過. 三者之過 皆小者之過 可過於小而不可過於大 可以小過而不可甚過 彖所謂可小事而宜下者也.

初六, 飛鳥라 以凶이니라.

【傳】 初六 陰柔在下 小人之象 又上應於四 四復動體 小人 躁易而上有應助 於所當過 必至過甚 況不當過而過乎. 其過 如飛鳥之迅疾 所以凶也. 躁疾如是 所以過之速且遠 救止莫及也.

【本義】 初六陰柔 上應九四 又居過時 上而不下者也. 飛鳥遺音 不宜上宜下 故其象占如此 郭璞洞林 占得此者 或致羽蟲之孽.

象曰, 飛鳥以凶은 不可如何也라.

【傳】 其過之疾 如飛鳥之迅 豈容救止也. 凶其宜矣 不可如何 无所用其力也.

六二, 過其祖하야 遇其妣니 不及其君이요 遇其臣이면 无咎리라.

【傳】 陽之在上者 父之象 尊於父者 祖之象 四在三上 故爲祖. 二與五 居相應之地 同有柔中之德 志不從於三四 故過四而遇五 是過其祖也. 五 陰而尊 祖妣之象 與二同德相應 在它卦則陰陽相求 過之時 必過其常 故異也. 无所不過 故二從五 亦戒其過 不及其君遇其臣. 謂上進而不陵及於君 適當臣道則无咎也. 遇 當也. 過臣之分則其咎可知.

【本義】 六二 柔順中正 進則過三四而遇六五 是過陽而反遇陰也. 如此則不及六五而自得其分 是不及君而適遇其臣也. 皆過而不過守正得中之意 无咎之道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不及其君은 臣不可過也라.

【傳】 過之時 事无不過其常 故於上進則戒及其君 臣不可過 臣之分也.

「本義] 所以不及君而還遇臣者 以臣不可過故也.

九三, 弗過防之면 從或戕之라 凶하리라.

【傳】 小過 陰過陽失位之時 三獨居正 然在下 无所能爲而爲陰所忌惡 故有當過者. 在過防於小人 若弗過防之則或從而戕害之矣 如是則凶也. 三 於陰過之時 以陽居剛 過於剛也. 旣戒之過防則過剛 亦在所戒矣. 防小人之道 正己爲先. 三 不失正 故无必凶之義 能過防則免矣 三居下之上 居上爲下 皆如是也.

[本義] 小過之時 事每當過然後得中. 九三 以剛居正 衆陰所欲害者也而自恃其剛 不肯過爲之備 故其象占如此. 若占者 能過防之則可以免矣.

象曰, 從或戕之 凶如何也오.

【傳】 陰過之時 必害於陽 小人道盛 必害君子 當過爲之防 防之不至則爲其所戕矣. 故曰凶如何也 言其甚也.

九四, 无咎하니 弗過하야 遇之니 往이면 厲라 必戒며 勿用永貞이리라.

【傳】 四 當小過之時 以剛處柔 剛不過也. 是以无咎 旣弗過則合其宜矣 故云遇之 謂得其道也. 若往則有危 必當戒懼也. 往 去柔而以剛進也. 勿用永貞 陽性堅剛 故戒以隨宜 不可固守也. 方陰過之時 陽剛失位則君子 當隨時順處 不可固守其常也. 四 居高位而无上下之交 雖比五應初 方陰過之時 彼豈肯從陽也 故往則有厲.

【本義】 當過之時 以剛處柔 過乎恭矣 无咎之道也. 弗過遇之 言弗過於剛而 適合其宜也 往則過矣 故有厲而當戒. 陽性堅剛 故又戒以勿用永貞 言當隨時之宜 不可固守也. 或曰弗過遇之 若以六二爻例則當如此說 若依九三爻例則過遇 當如過防之義 未詳孰是 當闕 以俟知者.

象曰, 弗過遇之는 位不當也니 往厲必戒는 終不可長也일새라.

【傳】 位不當 謂處柔. 九四 當過之時 不過剛而反居柔 乃得其宜 故曰遇之 遇其宜也. 以九居四 位不當也. 居柔 乃遇其宜也. 當陰過之時 陽退縮自保足矣 終豈能長而盛也 故往則有危 必當戒也. 長 上聲 作平聲則大失易意. 以夬與剝觀之 可見與夬之象 文同而音異也.

【本義】 爻義 未明 此亦當闕.

六五, 密雲不雨는 自我西郊니 公弋取彼在穴이로다

【傳】 五 以陰柔 居尊位 雖欲過爲 豈能成功 如密雲而不能成雨. 所以不能成雨 自西郊故也. 陰不能成雨 小畜卦中已解 公弋取彼在穴. 弋 射取之也. 射 止是射. 弋 有取義. 穴 山中之空 中虛 乃空也. 在穴 指六二也. 五與二 本非相應 乃弋而取之. 五 當位 故云公. 謂公上也 同類相取 雖得之 兩陰 豈能濟大事乎 猶密雲之不能成雨也.

【本義】 以陰居尊 又當陰過之時 不能有爲而弋取六二爲助 故有此象. 在穴 陰物也 兩陰相得 其不能濟大事 可知.

象曰, 密雲不雨는 已上也라.

【傳】 陽降陰升 合則和而成雨 陰已在上 雲雖密 豈能成雨乎 陰過 不能成大之義也.

【本義】 已上 太高也.

上六, 弗遇하야 過之니 飛鳥 離之라 凶하니 是謂災眚이라.

【傳】 六 陰而動體 處過之極 不與理遇 動皆過之 其違理過常 如飛鳥之迅速 所以凶也. 離 過之遠也. 是謂災眚 是當有災眚也. 災者 天殃. 眚者 人爲 旣過之極. 豈唯人眚 天災 亦至 其凶 可知. 天理人事 皆然也.

【本義】 六 以陰居動體之上 處陰過之極 過之已高而甚遠者也. 故其象占如此. 或曰遇過 恐亦只當作過遇 義同九四 未知是否.

象曰, 弗遇過之는 已亢也라.

【傳】 居過之終 弗遇於理而過之 過已亢極 其凶宜也.

 

 

63.수화기제(水火旣濟)

旣濟(기제) : 기제는

亨小(형소) : 형통할 것이 적으니,

利貞(이정) : 바르게 함이 이로우니,

初吉終亂(초길종란) : 처음은 길하고 마침은 어지러우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旣濟亨小者亨也(기제형소자형야) : '기제형'은 작은 것이 형통함이니,

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이정강유정이위당야) : '이정'은 <강>효와 <유>효가 발라서 자리에 마땅함이라.

初吉柔得中也(초길유득중야) : '초길'은 <유>효가 중정을 얻음이요,

終止則亂其道窮也(종지칙란기도궁야) : 마침에 그치면 어지러움은 그 도가 궁함이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水在火上旣濟(수재화상기제) : 물이 불 위에 있는 것이 기제괘의 괘상이니,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군자이사환이예방지) : 군자가 이로써 근심될 것을 생각하여 미리 막느니라.

 


初九(초구) : 초구는

曳其輪(예기륜) : 그 수레를 끌며

濡其尾无咎(유기미무구) : 그 꼬리를 적시면 허물이 없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曳其輪(예기륜) : '예기륜'은

義无咎也(의무구야) : 의리가 허물이 없느니라.

 


六二(육이) : 육이는

婦喪其茀(부상기불) : 지어미가 그 포장을 잃음이니,

勿逐七日得(물축칠일득) : 좇지 않으면 7일만에 얻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七日得(칠일득) : '칠일득'은

以中道也(이중도야) : 중도로써 함이다.

 


九三(구삼) : 구삼은

高宗(고종) : 고종이

伐鬼方(벌귀방) : 귀방을 쳐서

三年克之(삼년극지) : 삼년만에 이김이니,

小人勿用(소인물용) : 소인은 쓰지 말지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三年克之憊也(삼년극지비야) : '삼년극지'는 곤함이라.

 


六四(육사) : 육사는

繻有衣(수유의) : 물이 새는데, 천을 가지고

終日戒(종일계) : 종일토록 경계함이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終日戒(종일계) : '종일계'는

有所疑也(유소의야) : 의심하는 바가 있음이라.

 


九五(구오) : 구오는

東隣殺牛(동린살우) : 동쪽 이웃의 소를 잡음이

不如西隣之禴祭實受其福(부여서린지약제실수기복) : 서쪽 이웃의 간략한 제사로 실제로 복을 받음만 못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東隣殺牛(동린살우) : '동린살우'가

不如西隣之時也(부여서린지시야) : 서쪽 이웃의 때만 같지 못하니

實受其福(실수기복) : '실수기복'은

吉大來也(길대래야) : 길함이 크게 옴이라.

 


上六(상육) : 상육은

濡其首厲(유기수려) : 그 머리를 적심이니 위태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濡其首厲(유기수려) : '유기수려'가

何可久也(하가구야) : 어찌 오래할 수 있으리오

 

【傳】 旣濟 序卦 有過物者 必濟 故受之以旣濟. 能過於物 必可以濟 故小過之後 受之以旣濟也. 爲卦 水在火上 水火相交則爲用矣 各當其用 故爲旣濟. 天下萬事 已濟之時也.

旣濟, 亨이 小니 利貞하니 初吉코 終亂하리라.

【傳】 旣濟之時 大者 旣已亨矣 小者 尙有亨也. 雖旣濟之時 不能无小未亨也. 小字在下 語當然也 若言小亨則爲亨之小也. 利貞 處旣濟之時 利在貞固以守之也. 初吉 方濟之時也. 終亂 濟極則反也.

【本義】 旣濟 事之旣成也. 爲卦 水火相交 各得其用. 六爻之位 各得其正 故爲旣濟. 亨小 當爲小亨 大抵此卦及六爻占辭 皆有警戒之意 時當然也.

彖曰, 旣濟亨은 小者 亨也니

【本義】 濟 下疑 脫小字.

利貞은 剛柔 正而位當也일새라.

【傳】 旣濟之時 大者固已亨矣 唯有小者 亨也 時旣濟矣. 固宜貞固以守之. 卦才 剛柔 正當其位 當位者 其常也 乃正固之義 利於如是之貞也. 陰陽各得正位 所以爲旣濟也.

【本義】 以卦體 言.

初吉은 柔得中也오

【傳】 二 以柔順文明而得中 故能成旣濟之功. 二居下體 方濟之初也而又善處 是以吉也.

【本義】 指六二.

終止則亂은 其道 窮也라.

【傳】 天下之事 不進則退 无一定之理. 濟之終 不進而止矣 无常止也 衰亂至矣. 蓋其道 已窮極也. 九五之才 非不善也 時極道窮 理當必變也. 聖人 至此奈何. 曰唯聖人 爲能通其變於未窮 不使至於極也 堯舜是也 故有終而无亂.

象曰, 水在火上이 旣濟니 君子 以思患而豫防之하니라.

【傳】 水火旣交 各得其用 爲旣濟. 時當旣濟 唯慮患害之生 故思而豫防 使不至於患也. 自古天下 旣濟而致禍亂者 蓋不能思慮而豫防也.

初九, 曳其輪하며 濡其尾면 无咎리라.

【傳】 初 以陽居下 上應於四 又火體 其進之志 銳也. 然時旣濟矣. 進不已則及於悔咎 故曳其輪濡其尾 乃得无咎. 輪 所以行 倒曳之 使不進也. 獸之涉水 必揭其尾 濡其尾則不能濟 方旣濟之初 能止其進 乃得无咎 不知已則至於咎也.

【本義】 輪 在下 尾 在後 初之象也. 曳輪則車不前 濡尾則狐不濟. 旣濟之初 謹戒如是 无咎之道. 占者如是則无咎矣.

象曰, 曳其輪은 義无咎也니라.

【傳】 旣濟之初而能止其進則不至於極 其義自无咎也.

六二, 婦喪其茀이니 勿逐하면 七日에 得하리라.

【傳】 二 以文明中正之德 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君 宜得行其志也. 然五 旣得尊位 時已旣濟 无復進而有爲矣 則於在下賢才 豈有求用之意 故二不得遂其行也. 自古旣濟而能用人者鮮矣. 以唐太宗之用言 尙怠於終 況其下者乎. 於斯時也 則剛中 反爲中滿. 坎離 乃爲相戾矣. 人能識時知變則可以言易矣. 二 陰也 故以婦言. 茀 婦人出門以自蔽者也 喪其茀則不可行矣. 二 不爲五之求用則不得行 如婦之喪茀也. 然中正之道 豈可廢也 時過則行矣. 逐者 從物也 從物則失其素守 故戒勿逐. 自守不失則七日 當復得也. 卦有六位 七則變矣. 七日得 謂時變也. 雖不爲上所用 中正之道 无終廢之理 不得行於今 必行於異時也 聖人之勸戒深矣.

【本義】 二 以文明中正之德 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君 宜得行其志而九五 居旣濟之時 不能下賢以行其道 故二有婦喪其茀之象. 茀 婦車之蔽 言失其所以行也 然中正之道 不可終廢 時過則行矣 故又有勿逐而自得之戒.

象曰, 七日得은 以中道也라.

【傳】 中正之道 雖不爲時所用 然无終不行之理 故喪茀七日 當復得 謂自守其中 異時必行也 不失其中則正矣.

九三, 高宗이 伐鬼方하야 三年克之니 小人勿用이니라.

【傳】 九三 當旣濟之時 以剛居剛 用剛之至也. 旣濟而用剛如是 乃高宗 伐鬼方之事 高宗必商之高宗 天下之事 旣濟而遠伐暴亂也. 威武 可及而以救民爲心 乃王者之事也 唯聖賢之君則可 若騁威武 忿不服 貪土地則殘民肆欲也. 故戒不可用小人 소인爲之則以貪忿私意也 非貪忿則莫肯爲也. 三年克之 見其勞憊之甚 聖人因九三 當旣濟而用剛 發此義以示人 爲法爲戒 豈淺見 所能及也.

【本義】 旣濟之時 以剛居剛 高宗伐鬼方之象也 三年克之 言其久而後克. 戒占者 不可輕動之意 小人勿用 占法 與師上六 同.

象曰, 三年克之는 憊也라.

【傳】 言憊 以見其事之至難 在高宗爲之則可 无高宗之心則貪忿以殃民也.

六四, 繻에 有衣袽코 終日戒니라.

【傳】 四 在濟卦而水體 故取舟爲義. 四 近君之位 當其任者也. 當旣濟之時 以防患慮變 爲急. 繻 當作濡 謂滲漏也. 舟有罅漏則塞以衣袽 有衣袽以備濡漏. 又終日戒懼不怠 慮患當如是也. 不言吉 方免於患也. 旣濟之時 免患則足矣 豈復有加也.

【本義】 旣濟之時 以柔居柔 能預備而戒懼者也 故其象如此. 程子曰 繻 當作濡 衣袽 所以塞舟之罅漏.

象曰, 終日戒는 有所疑也니라.

【傳】 終日戒懼 常疑患之將至也. 處旣濟之時 當畏愼 如是也.

九五, 東鄰殺牛 不如西鄰之禴祭 實受其福이니라.

【傳】 五 中實 孚也. 二 虛中 誠也. 故皆取祭祀爲義. 東鄰 陽也 謂五. 西鄰 陰也 謂二. 殺牛 盛祭也. 禴 薄祭也 盛不如薄者 時不同也. 二五 皆有孚誠中正之德. 二 在濟下 尙有進也 故受福. 五 處濟極 无所進矣 以至誠中正 守之 苟未至於反耳. 理无極而終不反者也 已至於極 雖善處 无如之何矣. 故爻象 唯言其時也.

【本義】 東 陽. 西 陰. 言九五 居尊而時已過 不如六二之在下而始得時也. 又當文王與紂之事 故其象占如此. 彖辭 初吉終亂 亦此意也.

象曰, 東鄰殺牛 不如西鄰之時也니 實受其福은 吉大來也라.

【傳】 五之才德 非不善 不如二之時也. 二 在下 有進之時 故中正而孚則其吉大來 所謂受福也. 吉大來者 在旣濟之時 爲大來也 亨小初吉 是也.

上六, 濡其首라 厲하니라.

【傳】 旣濟之極 固不安而危也. 又陰柔 處之而在險體之上 坎爲水 濟亦取水義 故言其窮 至於濡首 危可知也. 旣濟之終而小人處之 其敗壞 可立而待也.

【本義】 旣濟之極 險體之上而以陰柔處之 爲狐涉水而濡其首之象 占者不戒 危之道也.

象曰, 濡其首厲 何可久也리오.

【傳】 旣濟之窮 危至於濡首 其能長久乎.

 

 

64.화수미제(火水未濟)

未濟(미제) : 미제는 

亨(형) : 형통하니

小狐汔濟濡其尾(소호흘제유기미) : 작은 여우가 거의 건너서 그 꼬리를 적심이니

无攸利(무유리) : 이로울 바가 없느니라.

 


彖曰(단왈) : 단에 이르기를

未濟亨柔得中也(미제형유득중야) : '미제형'은 <유>효가 중정을 얻음이요,

小狐汔濟未出中也(소호흘제미출중야) : '소호흘제'는 가운데에서 나오지 못함이요,

 


濡其尾无攸利(유기미무유리) : '유기미무유리'는

不續終也(부속종야) : 이어서 마치지 못함이라.

雖不當位(수불당위) : 비록자리가 마땅치 않으나

剛柔應也(강유응야) : <강>효과 <유>효가 응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火在水上未濟(화재수상미제) : 불이 물 위에 있음이 미제괘의 상이니,

君子以愼辨物居方(군자이신변물거방) : 군자가 삼가하여 물건을 분별하여 방소에 거하느니라.

 


初六(초육) : 초육은

濡其尾吝(유기미인) : 그 꼬리를 적심이니 인색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濡其尾(유기미) : '유기미'는

亦不知極也(역불지극야) : 또한 알지 못함이 지극함이라.

 


九二(구이) : 구이는

曳其輪(예기륜) : 그 수레를 당기면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해서 길하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九二貞吉(구이정길) : '구이정길'은

中以行正也(중이행정야) : 중으정로써 바름을 행함이라.

 


六三(육삼) : 육삼은

未濟征凶(미제정흉) : 미제에 가면 흉하나,

利涉大川(이섭대천) : 대천을 건넘이 이로우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未濟征凶(미제정흉) : '미제정흉'은

位不當也(위불당야) : 자라가 마땅치 않음이라.

 


九四(구사) : 구사는

貞吉(정길) : 바르게 하면 길해서

悔亡(회망) : 뉘우침이 없으리니

震用伐鬼方(진용벌귀방) : 움직여 귀방을 쳐서

三年有賞于大國(삼년유상우대국) : 삼년에야 대국에서 상이 있도다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貞吉悔亡(정길회망) : '정길회망'은

志行也(지행야) : 뜻이 행해짐이라.

 


六五(육오) : 육오는

貞吉无悔(정길무회) : 바른지라. 길하여 뉘우침이 없으리니,

君子之光(군자지광) : 군자의 빛남이

有孚吉(유부길) : 미더움이 있는지라. 길하니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君子之光(군자지광) : '군자지광'은

其暉吉也(기휘길야) : 그 빛이 길함이라.

 


上九(상구) : 상구는

有孚于飮酒(유부우음주) : 술을 마시는데 미더움을 두면

无咎(무구) : 허물이 없거니와

濡其首(유기수) : 그 머리를 적시면

有孚失是(유부실시) : 미더움을 두는데 바름을 잃으리라.

 


象曰(상왈) : 상에 이르기를

飮酒濡首(음주유수) : '음주유수'가

亦不知節也(역불지절야) : 또한 절제를 알지 못함이라

 

【傳】 未濟 序卦 物不可窮也 故受之以未濟. 終焉旣濟矣. 物之窮也 物窮而不變則无不已之理. 易者 變易而不窮也 故旣濟之後 受之以未濟而終焉. 未濟則未窮也 未窮則有生生之義. 爲卦 離上坎下 火在水上 不相爲用 故爲未濟.

未濟, 亨하니 小狐 汔濟하야 濡其尾니 无攸利하니라.

【傳】 未濟之時 有亨之理而卦才 復有致亨之道 唯濟愼處 狐能度水 濡尾則不能濟 其老者 多疑畏 故履氷而聽 懼其陷也. 小者則未能畏愼 故勇於濟. 汔 當位仡 壯勇之狀. 書曰仡仡勇夫. 小狐 果於濟則濡其尾而不能濟也 未濟之時 求濟之道 當至愼則能亨 若如小狐之果則不能濟也 旣不能濟 无所利矣.

【本義】 未濟 事未成之時也. 水火不交 不相爲用. 卦之六爻 皆失其位 故爲未濟. 汔 幾也. 幾濟而濡尾 猶未濟也 占者如此 何所利哉.

彖曰, 未濟亨은 柔得中也오.

【傳】 以卦才 言也. 所以能亨者 以柔得中也. 五 以柔居尊位 居剛而應剛 得柔之中也 剛柔得中 處未濟之時 可以亨也.

【本義】 指六五言.

小狐汔濟는 未出中也오

【傳】 據二而言也. 二以剛陽 居險中 將濟者也. 又上應於五 險非可安之地 五有當從之理 故果於濟 如小狐也. 旣果於濟 故有濡尾之患 未能出於險中也.

濡其尾无攸利는 不續終也라.

【傳】 其進 銳者其退速 始雖勇於濟 不能繼續而終之 无所往而利也.

雖不當位나 剛柔 應也니라.

【傳】 雖陰陽 不當位 然剛柔 皆相應 當未濟而有與 若能重愼則有可濟之理 二以汔濟 故濡尾也. 卦之諸爻 皆不得位 故爲未濟 雜卦云未濟 男之窮也. 謂三陽 皆失位也 斯義也 聞之成都隱者.

象曰, 火在水上이 未濟니 君子 以愼辨物하야 居方하니라.

【傳】 水火不交 不相濟爲用 故爲未濟 火在水上 非其處也. 君子觀其處不當之象 以愼處於事物 辨其所當 各居其方 謂止於其所也.

【本義】 水火異物 各居其所 故君子觀象而審辨之.

初六, 濡其尾니 吝하니라

【傳】 六 以陰柔 在下 處險而應四. 處險則不安其居 有應則志行於上 然已旣陰柔而四非中正之才 不能援之以濟也. 獸之濟水 必揭其尾 尾濡則不能濟 濡其尾 言不能濟也. 不度其才力而進 終不能濟 可羞吝也.

【本義】 以陰居下 當未濟之初 未能自進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濡其尾 亦不知 極也라.

【傳】 不度其才力而進 至於濡尾 是不知之極也.

【本義】 極字 未詳 考上下韻 亦不叶 或恐是敬字 今且闕之.

九二, 曳其輪이면 貞하야 吉하리라.

【傳】 在他卦 九居二 爲居柔得中 无過剛之義也. 於未濟 聖人深取卦象以爲戒 明事上恭順之道. 未濟者 君道艱難之時也. 五 以柔處君位 而二乃剛陽之才 而居相應之地 當用者也. 剛有陵柔之義 水有勝火之象 方艱難之時 所賴者 才臣耳. 尤當盡恭順之道 故戒曳其輪則得正而吉也. 倒曳其輪 殺其勢 緩其進 戒用剛之過也. 剛過則好犯上而順不足 唐之郭子儀李晟 當艱危未濟之時 能極其恭順 所以爲得正而能保其終吉也. 於六五則言其貞吉光輝 盡君道之善 於九二則戒其恭順 盡臣道之正 盡上下之道也.

【本義】 以九二 應六五而居柔得中 爲能自止而不進 得爲下之正也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 九二貞吉은 中以行正也일새라.

【傳】 九二 得正而吉者 以曳輪而得中道 乃正也.

【本義】 九居二 本非正 以中 故得正也.

六三, 未濟에 征이면 凶하나 利涉大川하니라.

【傳】 未濟征凶 謂居險无出險之用而行則凶也 必出險而後可征. 三 以陰柔不中正之才而居險 不足以濟 未有可濟之道 出險之用而征 所以凶也. 然未濟 有可濟之道 險終 有出險之理 上有剛陽之應 若能涉險而往從之則濟矣 故利涉大川也. 然三之陰柔 豈能出險而往 非時不可 才不能也.

【本義】 陰柔不中正 居未濟之時 以征則凶 然以柔乘剛 將出乎坎 有利涉之象 故其占如此. 蓋行者 可以水浮而不可以陸走也. 或疑利字上 當有不字.

象曰, 未濟征凶은 位不當也일새라

【傳】 三 征則凶者 以位不當也 謂陰柔不中正 无濟險之才也 若能涉險以從應則利矣.

九四, 貞이면 吉하야 悔 亡하리니 震用伐鬼方하야 三年에아 有賞于大國이로다.

【傳】 九四 陽剛 居大臣之位. 上有虛中明順之主 又已出於險 未濟 已過中矣 有可濟之道也. 濟天下之艱難 非剛健之才 不能也. 九雖陽而居四 故戒以貞固則吉而悔亡 不貞則不能濟 有悔者也. 震 動之極也. 古之人 用力之甚者 伐鬼方也. 故以爲義 力勤而遠伐 至于三年然後 成功而行大國之賞 必如是 乃能濟也. 濟天下之道 當貞固如是. 四 居柔 故設此戒.

【本義】 以九居四 不正而有悔也. 能勉而貞則悔亡矣. 然以不貞之資 欲勉而貞 非極其陽剛用力之久 不能也. 故爲伐鬼方三年而受賞之象.

象曰, 貞吉悔亡은 志行也라.

【傳】 如四之才 與時合而加以貞固則能行其志 吉而悔亡 鬼方之伐 貞之至也.

六五, 貞이라 吉하야 无悔니 君子之光이 有孚라 吉하니라.

【傳】 五 文明之主 居剛而應剛 其處得中. 虛其心而陽爲之輔 雖以柔居尊 處之至正至善 无不足也. 旣得貞正 故吉而无悔 貞其固有 非戒也. 以此而濟 无不濟也. 五 文明之主 故稱其光 君子德輝之盛而功實稱之 有孚也. 上云吉 以貞也 柔而能貞 德之吉也. 下云吉 以功也. 旣光而有孚 時可濟也.

【本義】 以六居五 亦非正也. 然文明之主 居中應剛 虛心以求下之助 故得貞而吉 且无悔. 又有光輝之盛 信實而不妄 吉而又吉也.

象曰, 君子之光은 其暉 吉也라.

【傳】 光盛則有暉. 暉 光之散也. 君子積充而光盛 至於有暉 善之至也 故重云吉.

【本義】 暉者 光之散也.

上九, 有孚于飮酒면 无咎어니와 濡其首면 有孚에 失是하리라.

【傳】 九 以剛在上 剛之極也. 居明之上 明之極也. 剛極而能明則不爲躁而爲決 明能燭理 剛能斷義 居未濟之極 非得濟之位 无可濟之理則當樂天順命而已. 若否終則有傾時之變也. 未濟則无極而自濟之理 故止爲未濟之極 至誠安於義命而自樂則可无咎. 飮酒 自樂也. 不樂其處則忿躁隕穫 入于凶咎矣 若從樂而眈肆過禮 至濡其首 亦非能安其處也. 有孚 自信于中也. 失是 失其宜也. 如是則於有孚 爲失也. 人之處患難 知其无可奈何而放意不及者 豈安於義命者哉.

【本義】 以剛明 居未濟之極 時將可以有爲而自信自養 以俟命 无咎之道也. 若縱而不反 如狐之涉水而濡其首則過於自信而失其義矣.

象曰, 飮酒濡首 亦不知節也라.

【傳】 飮酒至於濡首 不知節之甚也. 所以至如是 不能安義命也 能安則不失其常矣.

 

좋아요공감

공유하기

통계

글 요소

 

'자료실 > 자료실'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석가(釋迦),공자(孔子),예수 출생년도 비교  (0)동양고전 노자와21세기  (0)주역 64괘 풀이  (0)12간지  (0)한국환상곡  (0)

2017.06.29
2016.07.04
2016.02.22
2015.12.24
2015.04.02

댓글 0

 

비밀글글쓰기

이전 

1 2 3 4 5 6 7 8 9 10 ··· 43

 다음

열기/닫기 버튼

 

 

Faust

맑고 밝게 아름답고 향기롭게 살고픈 중 장년의 베이비붐 세대.

글쓰기관리

맑고 밝게 아름답고 향기롭게 blog is powered by Kakao Corp.

'周易'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2.重地坤(중지곤)  (0) 2015.05.14
1.重天乾(중천건)  (0) 2015.05.14
주역 명칭 일람표  (0) 2014.11.12
주역 64괘  (0) 2014.11.12
易經(역경) -周易(주역)  (0) 2012.11.29

+ Recent posts